以琳自闭症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请写明注册原因,12小时内通过审核)
楼主: 燕原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走进青春期

[复制链接]
1641#
发表于 2010-2-9 12:17:52 | 只看该作者

re:燕原的帖子越来越有生活情趣了,最喜欢那些...

燕原的帖子越来越有生活情趣了,最喜欢那些人物(包括燕原)分析,即便是只言片语,情态跃然纸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42#
发表于 2010-2-9 22:34:30 | 只看该作者

re:也是最愁孩子的社会性和情感发展的问题,以...

也是最愁孩子的社会性和情感发展的问题,以后还要多取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43#
 楼主| 发表于 2010-2-10 10:04:23 | 只看该作者

re:看来我在美国过的都不是人过的日子,呵呵~...

看来我在美国过的都不是人过的日子,呵呵~~

这周节日气氛渐浓,两个孩子已经兴高采烈地把花炮买回来了,晚上趴在十几楼的窗户上,能看到一大片居民区的烟火。
让我最宽心的是,大都自从回来之后,从来没有说过北京不好,要回美国,看来在美国哭的那几次都白哭了。

头疼的事情也有,比如今天中午,姥姥要出门聚餐,人家也邀请了两个孩子同去,小都没问题,最适应出门吃饭,笑容很甜,吃饭很规矩,该说的话一句也不会说错。
对大都来说,吃饭就不是一件高兴的事情:喜欢吃的东西就那么几样,面对一桌子菜最常见的表情就是皱着眉头,保不准还会哭出来;加上在外面吃饭的感统问题,一般过不了半个小时就非要回家不可。
他自己也明白不喜欢出门吃饭,所以问他的时候,主动说不想去。

社交机会就是在这些基础问题的困难上,逐渐变少。其他孩子是年龄越大,社交机会越多;大都是年龄越大,越带不出去,因为大人也不想和不熟的人解释那么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44#
发表于 2010-2-10 11:11:25 | 只看该作者

re:要不然把大都的掌上游戏机带上,再带些他喜...

要不然把大都的掌上游戏机带上,再带些他喜欢看的书,坚持不下去的时候,找个椅子一边玩一会去,行吗?还是得给孩子创造机会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45#
 楼主| 发表于 2010-2-10 14:07:03 | 只看该作者

re:小忘的办法,小时候一直是这么做的,现在变...

小忘的办法,小时候一直是这么做的,现在变大孩子了,命令行不通,需要被说服,我感觉我这方面总是说不透。

这种外出跟不熟悉的人一起吃饭的场合,对他本人来说,首先毫无意义,而且不喜欢,还有身体上的不适感。 感统+情感+社会性,三方面的弱点都聚在这一件事情上,搞不清最关键的突破点在哪里。

感统问题,一方面是听觉视觉过度,一方面是挑食。 如果是家人出门吃饭,我们可以都妥协自己来照顾他,特意选择他爱吃东西和安静的地方,如果发现他就要超出感统承受能力,出现烦躁的情况,我们就马上回家。
然后可以逐步加些挑战,在环境和食物上,还可以加一些熟悉大都的人进来。
不过如果各方面条件都不是我们能控制的,而且吃饭的人不熟,我一般就倾向于推辞了,因为实在觉得感统这件事,不是单靠长期脱敏就能克服的,还是要以同情为主,特别是感觉他的确有生理问题,而不仅仅是心理问题。

不过从大都在迪斯尼的表现,在特定的情况下,如果是他感兴趣的东西,他可以从心理上克服大部分感统问题的影响。
所以接下来可以考虑从情感和兴趣方面入手,大概有几个方向:
1. 参与吃饭的人是大都喜欢的,比较温和的小朋友,比较熟悉的大人等 ----  问题是这种机会也不多,除了我们,其他孩子都忙的很。
2. 因为我的魅力愿意陪我出门和其他人吃饭 ---- 用脚趾头想都觉得不可能,我又不是方姐。
3. 因为对方的魅力愿意让我陪着出门吃饭 ---- 招募偶像中。。。
4. 因为好吃的菜的魅力出门吃饭 ---- 天暖了可以一试。
5. 不给他做饭,每天只能出门吃饭 ---- 我在美国就这么干的,不过回来了之后不行了,姥爷最喜欢大家在家里吃饭。

从社会性方面突破,目前没看出啥迹象,因为连吃饭这个最容易的社交机会都没把握住呢。 唯一有可能的就是拿小都同学做诱惑,如果他想和弟弟在一起玩,就必须和弟弟一起行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46#
发表于 2010-2-10 17:16:43 | 只看该作者

re:我先拿个望远镜,看看燕校长在何处“望眼欲...

我先拿个望远镜,看看燕校长在何处“望眼欲穿”看饭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47#
发表于 2010-2-10 17:18:40 | 只看该作者

re:一个楼里的一个关于语言学习的问题,请见“...

一个楼里的一个关于语言学习的问题,请见“暗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48#
发表于 2010-2-10 18:35:05 | 只看该作者

re:感统就是个狗皮膏药,啥都能贴上去。吃饭这...

感统就是个狗皮膏药,啥都能贴上去。吃饭这个东西,就那么回事,两天新鲜劲儿过了,也就是走个程式,所以大都没错到哪儿去。人家NBA的科比,还有布赖恩特,在北京打奥的时候,啥都不吃,只吃麦当劳。

我不大清楚10岁的小孩一般玩啥,只觉得为社交而社交似乎不一定对。以前那个“贵人”贴,看来真是毒害了不少人。找人下棋吧,围棋,中国象棋,有国象的底子,学起来都快。下完棋再聊聊HP, LOR, 大都是大都拿手的。

大都春节快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49#
 楼主| 发表于 2010-2-10 21:27:36 | 只看该作者

re:吃饭是文化,美国人哪儿里懂这个。感统...

吃饭是文化,美国人哪儿里懂这个。
感统是真的,我信,而且特信,这点和秋爸不一样。

下棋是大都死穴,我最近一直绕着走,生怕他进去出不来,被人说了很多次女人之心,如果是男人,一定不是我这么想的。

大都喜欢春节,因为可以放炮,这时候就不怕感统了,就是怕也不表现出来。

为社交而社交,我琢磨了几个回合,觉得也就是这两三年,我还有权威起到一些影响,以后就没这个机会了,所以还是做上一阵子吧,看看是啥个样子。

大家春节快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50#
发表于 2010-2-11 02:55:13 | 只看该作者

re:燕原地里星光灿烂,我是来学习的,趁着你们...

燕原地里星光灿烂,我是来学习的,趁着你们都睡了冒个泡,快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51#
 楼主| 发表于 2010-2-12 10:33:22 | 只看该作者

re:大都最近读历史书读出了感觉,每天晚上临睡...

大都最近读历史书读出了感觉,每天晚上临睡前给我讲故事。

前天讲的是维京人,昨天讲的是成吉思汗。 东打西拼的故事,总是能激起男孩子基因里的热血。

今天看到明朝故宫,不知道在哪里。
我说这个简单,出门上地铁,半个小时就到了。

等天暖和一些的了,去带小老外开开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52#
发表于 2010-2-12 15:16:32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53#
 楼主| 发表于 2010-2-14 10:04:29 | 只看该作者

re:年年看春晚,今年是高清。 趁着被煽出来的...

年年看春晚,今年是高清。 趁着被煽出来的五花八门情感,说说这几天对情感的体会。

看春晚的间隙,在看一本书《情感化设计》,虽然作者(Donald A. Norman )的主题是在设计领域,不过看到设计机器人情感那段,我发呆了很久,觉得还是必须要写点什么,今天先开个头。

人们了解机器人,最早是在电影里,从《星球大战》里面的R2D2和C3PO,到《Wall-E》的爱情,这些都是比较成功的拟人化的机器人,也是电影成功和票房的保证。
虽然这些外表简单的机器人,在表情表达和肢体动作上,和人类相比有很大的局限性,但是依据现代认知心理学的应用成果,好莱坞能够很好地把握住他们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让人类观众达到最大程度的移情。

比较票房失败的例子,但却可能是影响最深远的例子,是斯皮尔伯格《AI》里面的小男孩机器人。抄一部分那本书里的评价:

“David 是一个制造出来代替孩子的机器人,它在家庭中代替了一个真实孩子的位置。 David是完善的,但是有些太过于完美。 根据这个故事,David是第一个拥有“无条件的爱”的机器人,但这不是真正的爱。 也许正因为这种爱是“无条件的”,所以它看起来是做作的,过于强烈的,正常人的所有情感状态中没有与之匹配的。。。  David 单纯的爱意味着它是一个几乎时时刻刻都紧随其妈妈脚步的快乐忠实的孩子。 它的这种行为很气人,以至于最后它被养母遗弃在野外,并要它再也不要回家。”

所以说,人类在本能上,并不相信单纯的情感。 他们微妙的情感,主要依据本能,通过面部表情、语调、肢体动作、眼神等等非语言性工具来表达,这个过程可以毫无理性和逻辑思考,而达到移情、分享等一系列社会性活动的目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54#
 楼主| 发表于 2010-2-14 10:44:22 | 只看该作者

re:据说在面对面的社交活动中,大于八成的信息...

据说在面对面的社交活动中,大于八成的信息是由非语言传递的,而非语言交流的基础,和高层思维活动基本无关。

我最怕看到这种ASD和NT在大脑功能底层的区别,这就意味着现有的外力干预方法更加无能为力。

接着说那本书之前,跑个题:

因为遗产处理问题,回北京后,和我请的律师见了面。
基本上,律师们都是纯正的NT,这使得我们见面的过程很有意思。
我代表孩子们,要求依照中国法律五五分成,对方以一些我看来没有逻辑的理由,要求七三。
我方律师的表现很有代表性(我认为)。

首先,他和对方没有见过面,只通过几次电话,不过他表达了好几次对对方声音悦耳程度的满意之情。
其次为了表示忠诚(或者是认为我能理解他的暗示),向我交代对方从第一次接触就表示要给他好处,和去娱乐场所之类的邀请。
最后,我发现我完全无能为力以公正理性的逻辑和律师的情感倾向达成一致。

结果大概只能是我放弃这个律师,但是也不相信有任何中国律师能够战胜个人本能和中国国情,除非我放弃自己固执的做人原则,或者变成令人能够移情的NT。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55#
 楼主| 发表于 2010-2-14 12:49:40 | 只看该作者

re:反过来,律师也一直表示不理解我的意图。...

反过来,律师也一直表示不理解我的意图。
我注意到我说每句话的时候,他都很专心地在扑捉我的脸部表情,但是大多数情况下感觉困惑(和小都很多时候的表情一样)。
因为他扑捉不到熟悉的信号,他不相信我说的话,就是100%我的真实意图。

最后他放弃了扑捉,问清我到美国已经13年了,心里松了一口气,“文化差异”啊。

回到机器人,以目前对人工智能的研究,在不远的将来,机器人对于NT情感的理解和表达,将会比ASD人群做的更好。
有趣的是,很多人工智能研究机构,都专门有一个ASD研究小组,我认为一种对未来情境可能的预想是,对ASD的情感训练,将被一个从小就随身陪伴的情感解读和表达的智能机器人替代。(不知道是好事还是坏事)

Kismet,是MIT一个小组开发的机器人,基本上是模仿宠物狗对主人的揣摩和反应:
(抄书):
“走向Kismet,它把脸转向你,用它的眼睛直接看着你。 但是如果你只是站在那里什么也不干,Kismet就会感到无聊并环顾四周。 如果你说话,它会对声音中有情感的语调很敏感,对鼓励、有价值的称赞表现得很喜欢而且很高兴,对斥责表现得很害羞和忧伤。 Kismet的情感空间十分丰富,它能够通过动它的头、脖子、眼睛、耳朵和嘴巴来表达情感。 使它悲伤时,它的耳朵低垂下来;使它兴奋时,它就会重新振作起来;当不高兴的时候,它的头下垂,耳朵松弛,嘴巴压低。”

Kismet的操作核心是感知、情感和行为系统的交互作用,不过没有任何模仿理性的思维运算。
研究表明,人们喜爱Kismet的表现,虽然它的表情还不够复杂,但是人们倾向于自己主观解释看到的简单但是到位的表达,从而在头脑中产生拟人化复杂的解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56#
 楼主| 发表于 2010-2-15 10:48:15 | 只看该作者

re:聊情感,有一个绕不开的陷阱,就是NT对一...

聊情感,有一个绕不开的陷阱,就是NT对一切事物的复杂情感化解读。
我相信这来自于本能,也来自于生活经验,所以我的生活经验就是,一遇到多愁善感的人,就躲着走。

接着说简单的事情,希望大家也不要想复杂了。

情感这东西,据说是人类生存进化的漫长过程中发展出来的必然产物,情感不够敏感的那些基因,在危机时刻处理问题表现得不够果断,所以被淘汰了。(都是据说,大部分来源于上面那本书)

证据是,研究了一些大脑情感部分被损坏的人,他们除了不理解,不能表达情感之外,同时也做不了日常决定,比方说:今天午饭吃土豆还是萝卜?

至于ASD大脑中和情感相关的部分,到底有什么样的损害,好像还没有定论,不过明显和完全没有情感的人,表现的不同。

接着回来说NT们,如果情感的主要功能是生存进化出来的,那么看来有两个方面的原始作用:1. 在危机时刻,下意识做出选择; 2. 维系团体力量。

功能一,仿佛随着人类生活状态的变化,在退化。 比如见到蛇,感情丰富的女士一般反应最快,但是接下来的主要行为是抱头尖叫;感情比较迟钝的男士一般反应最慢,不过接下来的行为一般都不是下意识的,而是经过思考后,比较合适的行为。

这些表现和情感的原始进化功能仿佛都有差距了。 所以有人评论说,情感在今天的人类中,出现了很多变化,特别要注意的是大量的负面作用。

举一个例子:在原始功能中,焦虑的作用是使人能够集中精力,面对眼前最迫切的事情,同时大脑其他部分和身体肌肉都会处于紧张状态,聚焦在一个小范围里,随时准备应变。 但是在现代社会中,焦虑变成了让人反反复复,无所作为的负面精神状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57#
 楼主| 发表于 2010-2-15 11:45:35 | 只看该作者

re:功能一的退化,其实也好办,就是通过ABA...

功能一的退化,其实也好办,就是通过ABA,行为训练。

比如说地震的时候往哪里躲,一定要先演习,变成下意识的行为模式;还比如练兵打仗,特别是小兵,用规范化训练把基本要素都变成下意识行为模式,就行了。

人的行为,一般就是两种:下意识的,和有意识的。 ABA训练下意识的行为,那是没的说,特别管用的一点,就是如果训练有意识行为的能力还达不到的时候,而情绪引发的下意识行为不合适,那么就一定要训练出合适的下意识行为。

训练行为,总是比训练情感容易,所以接下来,大家琢磨的重点都是在,怎样利用情感因素,来训练行为,特别是资本家,如果玩不转这个,就不能说是一个称职的资本家。

比如说,资本家接到一个高技术项目,首先开始的是脑力风暴阶段,在这个阶段,团队的情绪要调整到轻松愉快,领导基本不做评论和批判,以便于大脑的发散性思维,和团队的最初情感融合。
接着,小兵们开始工作,需要高度集中注意力于细节,这时候,设定每个阶段的 Deadline,而且比大家预期稍微短一些,就是让人一直保持轻度焦虑的最好方法。

这本书是讲产品设计的,所以主要内容都是在讲,如果有一个让人一看就高兴的产品,比如Mini Cooper, ipod, iphone 等等,虽然产品本身有大量的缺点,但是也不会发愁销量。
当然每次朋友聚会,总有那么一些聪明人不屑这类产品,使劲儿向大家介绍更实用的替代品,但这不是和人类情感唱反调么,所以他们必然只能是少数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58#
 楼主| 发表于 2010-2-15 15:13:45 | 只看该作者

re:小都同学感情丰富,更喜欢哭。不过...

小都同学感情丰富,更喜欢哭。

不过在强大的社会影响力作用下,他现在已经不是小孩子的表现了,通常是有泪哭不出,在大眼睛里面转啊转啊,然后没有了。

大都和小都经常斗嘴,某天斗着斗着,大都忽然说:
你眼睛里为什么有水?
小都不好意思,一开始想否认。
大都盯着仔细看,就是有水啊。
小都只能承认是要哭了。
大都放了小都一码,嘴里还在念叨,为什么就哭了呢?

大都的哭,是惊天动地那种,只要是神经搭上了,就开始大哭,如果没人理他,安静上十分钟,哭完了就完了,感觉完全是无意识的本能行为,所以让人看着像三岁小孩儿的表现。 因为整个行为没有进脑子思考,他哭完了,也总结不出经验教训,下次依然照旧。 看来我得找本ABA的书,或者找秋爸咨询一下,这种无意识行为,能改变成另外一种行为么?

大都不明白小都的哭为什么是另外一种样子(被社会影响力给ABA化了的一种大孩子的哭法)。
不过现在他明白了,小都的哭就是这样的,而且同意了我的建议,只要弟弟眼睛里有水了,他们的斗嘴就要暂停两分钟,因为在负面情绪状态下,不适合做互动,只适合分别回复冷静状态。

大都对这种建议非常接受,能记得去观察弟弟的眼睛,不过弟弟不好意思的样子,他还是看不出来,也理解不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59#
发表于 2010-2-15 18:48:16 | 只看该作者

re:[QUOTE][B]下面引用由[U]燕原...

下面引用由[U]燕原[/U]发表的内容:

怎样利用情感因素,来训练行为..


这是我一直在考虑的,只是你这一说,把它文字化了。就是这么回事。我一直觉得行为训练有点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嫌疑,孩子是理解的要执行,不理解的也要执行。而行为如果不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上,就像是空中楼阁。假如一个孩子由于自身生理条件无法达到某个理解力水平,那么植入的行为肯定不会长久,也没有有任何意义。另一个问题是,由于孩子不理解也要执行,搞得孩子极为反感和对立,结果本来在低压力低焦虑的环境中可以自然发育出来的情感和理解力也被破坏了,那不是更糟?

用情感因素来训练行为,是一个缓慢长期的过程,要求父母有极大的耐心和智慧,不是三下两下就能出成果的,急功近利绝对不行。

谢谢燕原的读书心得,这叫一人读书,众人受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60#
 楼主| 发表于 2010-2-15 18:58:50 | 只看该作者

re:ASD 孩子在情感方面的差异,主要表现在...

ASD 孩子在情感方面的差异,主要表现在理解、表达和控制三个方面。
对孩子来说,最影响生活的,大概是控制。

这样的孩子,一般情绪发作出来,就是极端激烈的,用A博的话说,就是成熟度不高。
成熟度不高还表现在,简单的情绪有,复杂的情绪没有;内在的情绪有,和社会性相关的情绪基本没有。

如果就是控制几个简单的情绪,目标倒是比较集中:生气、焦虑、伤心、受挫、还可能有控制不住的大笑。
A博的做法,是CBT(认知行为治疗),在孩子有一定认知能力的基础上,解释情绪和行为的关系,让孩子逐渐用有意识的行为,来代替幼稚或不妥当的无意识行为,从而带到控制的目的。

A博还有一句话,说大多数AS孩子,在学校里能够压抑自己的情绪,但是在家里爆发的次数就特别频繁,使得很多老师认为,家长没有能力掌握控制孩子情绪的方法。 这样的孩子有可能一直在普通学校里生存下来,但是心里越来越多的压抑感,在青春期会影响到各个方面。

大都的情况正好相反,他在学校里一点没有压抑自己情绪的迹象(一方面是可能他没有经过任何正式的干预训练),在家里很少有让他爆发情绪的条件,反而风平浪静。 所以大都在学校虽然闹腾的厉害,不过看不出对心理有特别大的伤害。

现在大都在家读书,我没有花很大精力去关注情绪的控制问题,最大的原因是怕压抑到他的心理。 这个问题我一直没理顺,应当怎么做,慢慢再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以琳自闭症论坛

GMT+8, 2024-6-5 19:48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