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琳自闭症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请写明注册原因,12小时内通过审核)
楼主: 燕原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走进青春期

[复制链接]
1661#
 楼主| 发表于 2010-2-15 19:00:47 | 只看该作者

re:[QUOTE][b]下面引用由[u]bl...

下面引用由blackeye发表的内容:



这是我一直在考虑的,只是你这一说,把它文字化了。就是这么回事。我一直觉得行为训练有点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嫌疑,孩子是理解的要执行,不理解的也要执行。而行为如果不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上,就像是空中楼...


写完了上面的,才看见你回的,我也是反复犹豫不知道该怎么做,接着讨论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62#
发表于 2010-2-15 19:43:35 | 只看该作者

re:我看你对大都做的就是典范,其实就是‘不做...

我看你对大都做的就是典范,其实就是‘不做’,‘无为而治’。当然这是说高功能的孩子,因为一般地说,这些孩子一些基本的能力是有的,只是发育滞后。我觉得对这些孩子来说,和家人有良好的依恋关系对于他们的心理健康很重要,而心理健康是发展出其他能力的必要条件。为了孩子的心理健康,家人要做很多妥协,这些妥协在正统的育儿理论里都是不可接受的,但是作为自闭儿的家长,我们只能非正统。比如说你有时避免带大都出门吃饭,就是非正统的办法。正统的理论是说要尽可能地把孩子往人群里带。我发现,当孩子的焦虑降低之后,当孩子有了选择和控制做什么不做什么的自由之后,他们会自我训练,会慢慢地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做出各种尝试(比如吃以前不吃的东西,读以前拒绝读的书),从而扩大自己的能力范围。家长的作用,是观察孩子,了解孩子,巧妙地为孩子提供一个适当的环境和无数的机会,让孩子自己成长,绝不揠苗助长。家长的问题主要是,第一,不相信孩子会长;第二,不能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63#
 楼主| 发表于 2010-2-16 09:30:44 | 只看该作者

re:我看A博的书的时候,我认为他提出的很多问...

我看A博的书的时候,我认为他提出的很多问题是二级问题,就是说,不是孩子本质的问题,而是孩子在社会环境和成人压力下产生的附加问题,其中大多数是和心理有关的。 他书上提到,65%的成人AS有严重的心理问题,在我看来,这些问题都不是本质问题,如果环境和教育得当,是可以避免的。

从大都的表现来看,三年级在学校里,他开始出现一些二级问题,比如不自信,焦虑导致的睡眠问题,回避和其他孩子玩等等。 所以和小都在家的互动也慢慢变差。

经过半年调整,再和小都聚在一起,他的二级问题基本上没有了,现在的表现是一级问题变得更加明显。 不过我想这是好事,因为一级问题都是根本问题,是自然的形成的,不是人为的,应当不影响到他的自然成长和发育。 而且在适当的环境和影响下,会往好的方向,而不是差的方向发展。

我想,一级问题,大体上包括:感统问题,注意力问题,情感问题,社会性问题,思维狭隘问题。 各种行为问题,是这些问题的表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64#
 楼主| 发表于 2010-2-16 09:38:21 | 只看该作者

re:一级问题里,我感觉不应当包括语言问题,因...

一级问题里,我感觉不应当包括语言问题,因为语言不是本能层面上的,大概算是一种行为。 (所以说要用ABA教语言)

大都在语言方面的问题,都能归结到情感,社会性和思维方式方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65#
发表于 2010-2-16 10:34:11 | 只看该作者

re:先给燕校长拜个年。燕学堂的两个学生各有特...

先给燕校长拜个年。燕学堂的两个学生各有特色,燕校长因材施教,目前工作开展的不是一般好。生活也很滋润,羡慕一个先。

语言是表现形式,内在的情感,社会性,和思维是通过语言或者文字表现出来的。ABA所训练的语言在我看来是功能性的语言居多。而想表达社会性和思想性的语言则是更复杂的了。还是情感为主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66#
发表于 2010-2-16 10:38:39 | 只看该作者

re:[QUOTE][B]下面引用由[U]燕原...

下面引用由[U]燕原[/U]发表的内容:

小都同学感情丰富,更喜欢哭。

不过在强大的社会影响力作用下,他现在已经不是小孩子的表现了,通常是有泪哭不出,在大眼睛里面转啊转啊,然后没有了。

大都和小都经常斗嘴,某天斗着斗着,大都忽然说:
你眼睛里为什么有水?
小都不好意思,一开始想否认。
大都盯着仔细看,就是有水啊。
小都只能承认是要哭了。
大都放了小都一码,嘴里还在念叨,为什么就哭了呢?


嘿嘿,我看这一段太有感觉了,因为DD在不久以前还这样说:“妈妈,我的眼睛里有水了!”然后趴在我身上蹭他眼里的水。
用了很长时间的ABA,DD才明白了,那就是哭,哭是怎么来的,哭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每个人都会哭···。接着,碰到大小事,他都哭得稀里哗啦,也不再找老妈蹭干眼睛了。现在的ABA目标是,有些小事,比如什么什么的,就不要大哭大叫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67#
 楼主| 发表于 2010-2-16 18:51:50 | 只看该作者

re:看了半天,就我最不像过年的,呵呵。...

看了半天,就我最不像过年的,呵呵。

我家整个不传统,虽然最基本的事情都做了,三十放炮,初一饺子。
从周一开始,孩子们按正规作息写作业,我就开始接着读书了。

接着说情感吧。

激发复杂情感,应当是RDI和地板之类的比较靠谱。近朱者赤,和感情丰富又不反感的人每天待着,慢慢就熏陶出来了,和我在一起就没戏。
熏陶的最佳时间,除了三到六岁,大概就是青春期到谈完恋爱,过了这个窗口期,就难了。
熏陶的最佳人选,小时候是妈,然后是女朋友,到了结婚,我感觉就晚了,不过可能还有一个弥补机会,生个精豆儿一样的女儿,像闻莺那样的。

观察情感,用CBT的理念来做,我感觉可行,需要的就是认知和敏感度。 我觉得我和大都的敏感度都还不错,只是经常用的不是地方。
理解情感,更难一点,大概NT女朋友自己也不明白,也说不清。
表达情感,是最难的一点,如果表达的不到位,表达的太简单,表达的和NT不一样,对方的移情就出不来,社会性就缺了最关键的一点,一直打入不了NT内部潜伏。

看成人AS的回忆记录,发现大多数人小时候的记忆主要被负面情感所包围,这是我最感痛心的地方。
我小时候家里管的少,学校里成绩好,老师也拿我没办法,所以没有特别多的负面记忆,但是快乐的记忆也很少,导致我现在依然是个感情不丰富的人。
我受不了美国学校和专家们对情绪引发的行为问题,如临大敌的感觉(我后来觉得是西方人的文化根子所致,他们对于控制不了情绪的人,认为是不文明的表现,是必须要严加纠正的行为)。

所以平衡了又平衡,从小打进NT内部的欲望,远不如给孩子提供身心和心理健康成长的环境更重要。情感这个说起来太复杂的问题,也就慢慢简单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68#
发表于 2010-2-17 01:14:07 | 只看该作者

re:[QUOTE][b]下面引用由[u]燕原...

下面引用由燕原发表的内容:

看了半天,就我最不像过年的,呵呵。

.

咦,你不拜年,没有人批评你吗?我都挨砖了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69#
 楼主| 发表于 2010-2-17 10:00:03 | 只看该作者

re:嘻嘻,因为我拜的太早了,参见1649楼。...

嘻嘻,因为我拜的太早了,参见1649楼。
然后我就开始加班了,据说春节加班有三倍工资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70#
 楼主| 发表于 2010-2-17 17:14:17 | 只看该作者

re:今天举办了家庭运动会。比赛项目:wi...

今天举办了家庭运动会。
比赛项目:wii sport resort 里的乒乓球
比赛选手:姥姥,妈妈,大都,小都
平常训练水平:大都第一,小都最差
              姥姥和妈妈中游

比赛采取双循环制,因为分左站位和右站位;每盘三局两胜,姥爷做裁判。
运动员们热情高涨,都充分发挥了水平,比赛精彩紧张,没有让球作弊现象。

小都心理素质最好,专心冷静,最后赢得第二名。
大都在第二盘输给妈妈之后,哭了一会儿,满地找借口,生气,想放弃比赛;虽然最后调整了情绪,再次投入比赛,但是影响了水平发挥,最后和姥姥并列第三名(积分一样)。

最后家庭一致同意,这类比赛要每月举行。

大都的表现比我想象的好,情感趋于复杂化,虽然表现出来的行为不够运动员素质,不过我们接着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71#
 楼主| 发表于 2010-2-19 12:07:52 | 只看该作者

re:姥姥对小都严格,我对大都放松,短期来看没...

姥姥对小都严格,我对大都放松,短期来看没什么问题,长期结果不知道。

严格和放松的管理,针对的都是行为。 所以秋爸爸把一切教育孩子的方法都归结于行为管理,我一时也找不出理由来辩论。 因为行为管理可以是以认知为基础的,不一定都是训练无意识行为的那种强化物和反复练习的模式。
只不过,我还想加上两个教育因素:环境和心态。 (虽然秋爸爸觉得这些都不是科学,因为根本无法调控)

不过先不谈ABA,先说说我对行为规范的想法。

管理行为,就应当先有一个行为规范。 这个行为规范的制定,是纯社会性的。

然后问题就来了,AS说,我们有我们的行为习惯(包括语言、情感表达和思维表现),如果我们的习惯并不影响到他人,只是你们看不惯,为什么就要求我们改变呢?
关于这个问题,我自己是这么平衡的:
在人群中,遵守社会行为规范,在独处时,适当回复自己喜欢的行为,不一定要求每时每刻都和NT一模一样。
这大概是为什么很多人发现网上的我,和现实中的我差别很大,因为网上的我是自信的AS,现实中的我是不自信的伪NT。

以上是AS成人的说法,对于孩子,有一个矛盾。
就是孩子毕竟是孩子,需要一些严格的做法,因为就是对待NT孩子,也是需要雕琢的。
不过对AS孩子,分寸很难掌握。
太严格了,或者太NT社会化了,容易影响到AS的自我认同。

如果家长认为社会认同比自我认同更重要,那么倒是好选择了。
不过我是持相反观点的那类人,我觉得一个不能认同自己的人,他的社会性也必然是虚伪的,和不实在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72#
发表于 2010-2-19 12:28:06 | 只看该作者

re:[QUOTE][b]下面引用由[u]燕原...

下面引用由燕原发表的内容:

这大概是为什么很多人发现网上的我,和现实中的我差别很大,因为网上的我是自信的AS,现实中的我是不自信的伪NT。
..

这一壶,我也不能提,在网下我是属于很安静,优秀听众那种人,幼儿园老师跟我妈说,你这个孩子,蔫坏!大学毕业的时候,有男生给我留言:我对你的印象是沉默寡言。。。blablabla..。所以,你还比我强,还敢去见人。我早想明白了,见我这种人,极其没意思,就网上歇着算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73#
发表于 2010-2-19 15:07:25 | 只看该作者

re:[QUOTE][b]下面引用由[u]燕原...

下面引用由燕原发表的内容:
我还想加上两个教育因素:环境和心态。 (虽然秋爸爸觉得这些都不是科学,因为根本无法调控)...


是科学,是科学,都是。
ABA很强调行为的环境因素,特定的场合特定的刺激。
心态也是,过高的目标过低的目标都不利教育的效率。

比如小便,我家孩子现在在街头还是直接拉到路边树下解决,这个行为规范我们比较松,因为他们是男孩,是小孩。但以后肯定会越来越严格了。可即使现在,在超市,商场,公交上,我是要求他们憋住,找到厕所解决。

行为习惯的养成,训练时,常需要一致性,尽可能地人前人后一样,那最好。
当然,如果要考虑环境变化,那就相当于多一道训练项目,不同环境不同的预案。
ASD这方面的麻烦多,是难点。要么像雨人那样刻板地见红灯就停在马路中间挡住车,要么注意力极易分散,在环境复杂的多种刺激下,忘掉了原有的预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74#
 楼主| 发表于 2010-2-19 17:56:53 | 只看该作者

re:秋爸爸今天特像T版,我一时没找出漏洞,估...

秋爸爸今天特像T版,我一时没找出漏洞,估计得宝马来了。

我很想见小忘,你越谦虚我越想见,你悄悄来北京吧,我保证谁都不告诉,行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75#
发表于 2010-2-20 09:44:52 | 只看该作者

re:[QUOTE][b]下面引用由[u]燕原...

下面引用由燕原发表的内容:

秋爸爸今天特像T版,我一时没找出漏洞,估计得宝马来了。

我很想见小忘,你越谦虚我越想见,你悄悄来北京吧,我保证谁都不告诉,行不?


那我上北京去,咱俩私奔了算了。嘘!悄悄的进村,打枪的不要。反正我不爱说话,你也不自信,挺般配的哈。现在开始攒银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76#
 楼主| 发表于 2010-2-20 11:03:29 | 只看该作者

re:那就这么说好了哦,进村的时候给个鸡毛信。...

那就这么说好了哦,进村的时候给个鸡毛信。

不过,你确定连秋爸爸都不想见?  秋爸爸和他表态的一致,“人前人后一样”,台上台下也一样,所以只要是秋粉,都特有 loyalty。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77#
 楼主| 发表于 2010-2-20 11:15:38 | 只看该作者

re:今天看了一眼焦虑症和抑郁症,据说孩子在1...

今天看了一眼焦虑症和抑郁症,据说孩子在10-12岁期间,搞不好就会有迹象。

有一个很简单的判定标准,如果孩子经常担忧一件事请,反复说:“如果这样,可怎么办啊?”

1. 如果孩子能够很快平静下来,和大人聊天,商量解决办法,同意尝试,也认可一些积极的建议,那就没事。
2. 孩子情绪一直不能平静,哪怕是好容易平静了,一点小事又让他焦虑起来,接着担忧一些也许是不可能发生的事情,那就离焦虑症不远了,需要心理治疗方案。
3. 如果孩子经常焦虑,到了后来,认为某个最坏的结果是必然会产生的,任何谈话辅导都改变不了他的想法,甚至他自己主观上想改变,都无能为力的时候,就要当抑郁症来处理,看医生吃药了。

如果孩子语言表达能力不够强,很难描述出自己的情绪和感觉,大人就需要仔细观察孩子的行为,不能认为孩子不说,就是没事。
如果刻板行为明显增加,包括频繁洗手,排列物品,数东西的数目等,就说明焦虑心理的程度已经很高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78#
 楼主| 发表于 2010-2-21 11:06:43 | 只看该作者

re:1500元的board game(Sta...

1500元的board game(Starcraft, 原价$80,北京人是有钱),把我累惨了。

大都看了三天说明书,然后开始教我和小都,这是大都强项,说的头头是道,我和小都东倒西歪,听了两个小时的课,没听懂多少。 感觉小都比我强一点,我先撑不住了,找个借口溜出来上网。

让我RDI大都,大概是没戏了,开始动脑筋发展大学生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79#
发表于 2010-2-21 19:12:26 | 只看该作者

re:关于焦虑症和抑郁症,英国全国自闭症协会网...

关于焦虑症和抑郁症,英国全国自闭症协会网站上有一篇文章,里面有一些数据。

http://www.nas.org.uk/nas/jsp/polopoly.jsp?d=128&a=3346

其中这一段:‘Muris et al (1998) found that 84.1% of children with pervasive developmental disorder met the full criteria of at least one anxiety disorder (phobia, panic disorder, separation anxiety disorder, avoidant disorder, overanxious disorder, obsessive compulsive disorder). This does not necessarily go away as the child grows older.’说的是84.1%的ASD孩子有符合临床诊断标准的焦虑症,而且长大了也不一定会消失。

我儿子从小就显得很焦虑,5-6岁会表达之后就说他怕死,怕长大,怕离开家。他怕的东西还有很多,现在仍然如此。医生给了他generalised anxiety disorder(GAD)的诊断。但是在家上学这半年,没有给他压力,他的转变非常大。虽然他还是个焦虑型的孩子,但是他每天都很快乐,他怕的那些东西慢慢地就淡化了,他也很少提起。以前他需要我在卧室里陪着他直到他睡着了再走,因为他怕黑怕鬼。现在他可以自己在床上看书,看累了自己关灯睡觉,不要陪了。他的睡眠质量也提高了,以前极少做梦,如果有梦也都是恶梦。现在做梦多了,而且开始梦到日常生活。

我想说的是,孩子如果有焦虑症抑郁症,我认为最重要的是改变环境,而不是做什么治疗或者使用药物,除非万不得已。我们的医生也给开了利陪酮,我放着没用,因为我发现孩子的情况在变好,只要我们不强迫他以我们的方式行事,只要我们去了解他的方式,尽量以他的方式行事,他就不那么焦虑了,而他也更能听从我们的某些要求,更能控制自己的情绪,更愿意尝试新事物,更主动地去克服自己的焦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80#
发表于 2010-2-21 21:03:40 | 只看该作者

re:[QUOTE][B]下面引用由[U]燕原...

下面引用由[U]燕原[/U]发表的内容:

我看A博的书的时候,我认为他提出的很多问题是二级问题,就是说,不是孩子本质的问题,而是孩子在社会环境和成人压力下产生的附加问题,其中大多数是和心理有关的。 他书上提到,65%的成人AS有严重的心理问题...

特别认同
用一级问题二级问题来区分这些问题最好不过了,我以前喜欢用天生的和症状来描述,总觉得词不达意。[EM0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以琳自闭症论坛

GMT+8, 2024-6-22 03:56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