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琳自闭症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请写明注册原因,12小时内通过审核)
楼主: 燕原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走进青春期

[复制链接]
1721#
 楼主| 发表于 2010-3-11 19:11:19 | 只看该作者

re:天暖了,大都开始跟大人一起出门去接弟弟放...

天暖了,大都开始跟大人一起出门去接弟弟放学,大都很喜欢去接弟弟,因为弟弟回家就可以和他一起玩傻乎乎的假扮游戏,我现在已经不和他玩这种东西了。

不过他一高兴,尾巴就藏不住,在路上手舞足蹈,东倒西歪,一路做着怪样就回来了。

我估计这个时候,冯志一声大吼,孩子可能就老实了,可惜我做不来,翻出ABA,开始学习。

试过了讲道理,不管用,他说他一路上无聊,必须要做点身体动作。
也不明白为什么人家不能接受他做怪样,为什么就一定要正正经经的呢。(没社会动力,也没尴尬的感觉)

从小没训练过的孩子大概就是这样的,底子不好,脑子里还有很多歪理,看看我的ABA是不是能进行的下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22#
 楼主| 发表于 2010-3-12 10:31:14 | 只看该作者

re:我的温柔ABA还没执行,姥姥就发怒了。...

我的温柔ABA还没执行,姥姥就发怒了。
以姥姥雷厉风行的一辈子女强人作风,我的那套都是资产阶级的玩意儿。

我打算停下来观看无产阶级是怎么整治大都的,也让他好好见识见识世界上的人不是都像我这样的。

虽然从历史的经验来看,。。。不过也许美帝国主义那套真的不灵光了呢,who knows....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23#
发表于 2010-3-12 12:31:4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tjp 于 2019-9-4 00:19 编辑

:) :) :) :)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24#
 楼主| 发表于 2010-3-12 13:38:47 | 只看该作者

re:美帝国主义在朝鲜战俘营里的确被洗脑的很惨...

美帝国主义在朝鲜战俘营里的确被洗脑的很惨,这个战后有不少心理学的研究,非常有意思。
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都是事后诸葛亮,我也得检讨一下,当年志愿军可没学过啥心理学。

上学的事情,也有朋友一直在提,不过家里人的意见倒是一致,所以就暂时在家快乐着了。
数学明天开始六年级
英语在做国内高考练习题和美国五年级教材,感觉大概同等程度。
科学和其他阅读,量一直比较大。
现在唯一抓不上去的是作文。
所以感觉如果上学老师可能也不知道怎么安排他,特别是他的中文真的很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25#
 楼主| 发表于 2010-3-13 09:53:03 | 只看该作者

re:我和姥姥分析,大都不会处理无聊的时候。...

我和姥姥分析,大都不会处理无聊的时候。

他专心的时候,大脑活动比较激烈,某些区域应当比一般人要激烈;如果一闲下来,大脑就还想去找事儿,结果就找到身体运动上去了。不能像一般人那样,可以什么事都不做,呆呆地走路或者坐着。

所以现在的策略是给无聊的时间找些安静的事情来做,特别是视觉和听觉刺激比较小的事情,让他的大脑也要习惯放松状态。

结果大都就开始当“织男”了,昨天学会了钩针的短针,今天学会了长针。昨天钩好了一个笔套,今天开始一个大工程:帽子。

顺便着,把精细也给练了。

难得大都很喜欢做这种事情,小都写作业,他就做在边上钩东西,时不时聊上一两句,把大人乐的够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26#
 楼主| 发表于 2010-3-13 12:32:59 | 只看该作者

re:接着看心理学,是罗杰斯的《个人形成论》。...

接着看心理学,是罗杰斯的《个人形成论》。

看这些书,主要不是为了大都,是为了我自己;主要不是焦虑,是越来越快乐的学习过程。
大都的变化,是一个比较慢的过程,我自己心理的变化,是一个很快的过程,看的书越杂,收益越多。
所以改变他不着急,改变我才是当前需要做的。

感情上,我喜欢罗杰斯的理论,不喜欢斯金纳的。不过仿佛在科学界,斯金纳更拿的起来。
两个几乎一样年龄的人,在二十世纪的心理学界,应当有很多可八卦的内容,据说在1956年的科学杂志上,他们还一起发表了一篇文章。

希望八卦过他们两个的朋友,提供更多好玩的线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27#
 楼主| 发表于 2010-3-13 12:35:29 | 只看该作者

re:先抄点罗杰斯的话:•...

先抄点罗杰斯的话:

•        我避免在临床关系中运用那些带有强制性的、急功近利的方法,这倒不是因为某些哲学上的理由,而是因为这些方法所产生的效果永远都是肤浅的。

•        我们只有彻底地接受自己的真实存在,我们才能够有所变化,才能够超越自己的现有存在样式。

•        我逐渐变得不再匆匆忙忙地到处安排布局、设定目标、塑造他人、操控他人,并试图把他们推上我给他们规定了的某条道路。我只是更加满足于做我自己,同时让他人做他自己。看起来这是一个消极的观点,如果我们不去对他人做些什么事情,那么生活还会剩下什么呢?然而,我的体验是,在复杂的现实生活中,我越是单纯地希望成为我自己,越是希望能够理解和接受我自己以及他人内在的真实,也就越有可能激发出更多的变化。这是我在个人生活和职业生涯中所明白的最深奥的道理之一。

•        在我的职业生涯中,我曾经一直在问这样一个问题:我如何治疗、治愈或者改变当事人?而现在我开始用下面这种方式来提出问题:我怎样为此当事人的个人成长提供一种有利的人际关系?

•        在人际关系中,我越是能够真诚透明,对当事人就越有帮助;第二,我发现越是接纳和欣赏,我就越有可能创造一种对他有利的关系;第三,我需要不断地渴望理解当事人的当下感受,理解他的各种情感和表达的个人意义,达到一种敏感的共情。

•        自我调节较差,不太胜任的咨询师往往会诱导当事人与他保持一致,而他的当事人也倾向于模仿他的样子来行事,而自我调节较好而能力强的咨询师能够耐心与当事人通过多次会谈进行互动,而不去干涉当事人发展独立自主的人格的自由。

•        有时,我努力想要弄明白,我为什么不能在各个方面接纳他。我发现通常,原因在于我自己被他的某些情感吓住了,而感到恐惧。如果我要更好地帮助别人,那我自己就必须不断成长,必须学会在这些经验领域中接纳自己。

•        在关系中我是否能够足够敏感,从而使对方不会把我的行为当成一种威胁?如果我能完全是他免于外部的威胁,那么他就能开始体验并处理他内心具有威胁性的情感和冲突。

•        外部评判一直伴随我们从幼年走向老年,成为我们生活的组成部分。我认为,对于学校、专门行业之类的机构和组织来说,这种评判具有某些社会作用,但是外部评判无法促进个人的成长。从长远的观点来看,一个积极的评判和一个消极的评判一样,都具有威胁性,所以我愿意致力于发展一种非评判性的关系,我相信,这样可以让他获得自由,去成为一个自我负责的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28#
发表于 2010-3-13 12:58:37 | 只看该作者

re:[QUOTE][B]下面引用由[U]燕原...

下面引用由[U]燕原[/U]发表的内容:

所以现在的策略是给无聊的时间找些安静的事情来做,特别是视觉和听觉刺激比较小的事情,让他的大脑也要习惯放松状态。

结果大都就开始当“织男”了,昨天学会了钩针的短针,今天学会了长针。昨天钩好了一个笔套,今天开始一个大工程:帽子。

顺便着,把精细也给练了。
...


你们一家太牛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29#
发表于 2010-3-13 14:28:41 | 只看该作者

re:大都真牛,当年我学了好几天也没学会。成了...

大都真牛,当年我学了好几天也没学会。成了全排房惟一一个不会钩东西的小女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30#
发表于 2010-3-13 17:37:30 | 只看该作者

re:那个罗杰斯太牛了,句句都说到我心坎里了。

那个罗杰斯太牛了,句句都说到我心坎里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31#
 楼主| 发表于 2010-3-13 21:33:22 | 只看该作者

re:罗杰斯的理论在教育领域,引起过很大的反响...

罗杰斯的理论在教育领域,引起过很大的反响,因为传统的课堂教育,本质上就是学生的被动行为塑造,而罗杰斯认为,能由一方教给另一方的知识,对行为很少会具有根本的影响。

1952年,哈佛大学请他去参加一个研讨会,会上都是有经验的教师,他们想听罗杰斯是如何颠覆传统教育,怎样“以学生为中心来教学”。

如果像传统的学术报告,在两个小时内,教给教师们一种新的方法,而改变他们的教学方式,正是违背罗杰斯的理论的做法。所以罗杰斯只是很坦诚地用十几分钟,讲完了自己的个人观点,然后发现下面就像炸了锅一样,开始激烈地辩论起来了。大部分声音是反对,偶尔有低调的赞同,罗杰斯一直试图和听众共情,不为自己辩护,让大家都坦诚发表自己的意见。

第二天,一位与会者对他说,你给大家带来了一个不眠之夜。他心想,你们不知不觉地参加了一节“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

我感觉美国学校在高年级,一直试图来扭转低年级不得不做的行为式教学,希望加入更多的启发式成分。不过这对老师的要求很高,以至于罗杰斯本人表示他没有兴趣去做一名教师,因为自我式学习的很多感悟是无法准确交流的。试图去和学生交流的教师到最后,总是陷入教的地位,而结果总是不令人满意。而一些共同学习者的 --- 各种不同的互动学习小组,也许是更好的方式。

还有一个重要因素是学生的动力,如果学生面对生活中的问题,很苦恼,感觉需要通过学习来解决的时候,这是最好的动力。所以,让学生真正接触生活,发现问题,是学习的先决条件。

之后,教导者的作用表现在:真实性和开放性,接纳和理解,并提供适当的资源(包括建立学习团体)。

书里还提到一个好玩的事情,就是斯金纳曾经设想过一种“教学机器”,完全准确地科学化设计,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替代老师的作用。应当对一些死的知识更有用。

发现50多年前的讨论,到今天依然没有过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32#
 楼主| 发表于 2010-3-13 21:37:14 | 只看该作者

re:来张大都的帽子:

来张大都的帽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33#
发表于 2010-3-13 22:02:31 | 只看该作者

re:CUTE,将来可以给女朋友织毛衣了。

CUTE,将来可以给女朋友织毛衣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34#
 楼主| 发表于 2010-3-14 00:24:44 | 只看该作者

re:1956年,身为哈佛大学教授的斯金纳邀请...

1956年,身为哈佛大学教授的斯金纳邀请罗杰斯和他辩论两人在行为科学上的突出分歧,辩论的结果就是科学杂志上那篇共同署名文章的来源。

我没找到原文全文来看,那么古老的文章还要收费。

不过看罗杰斯书里的意思,大体上占上风的应当是斯金纳。这个也可以理解,斯金纳做的是科学,一定很严密和富有逻辑性,在这种口头辩论上,比较占优势。

想起李天命和韩那那场辩论,是由韩那提出来的,算是一种失误吧。因为像李天命这种研究语言逻辑的人,无论什么题目,几乎不太可能失手,结论的对错都没什么意义了。

所以后来李天命出名了,而罗杰斯花了很多年的时间,仔细地接着写自己的逻辑,因为他面对的对手,是科学,而他需要维护的,是人的自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35#
发表于 2010-3-14 11:17:07 | 只看该作者

re:忍不住要夸大都,真棒!

忍不住要夸大都,真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36#
发表于 2010-3-14 11:17:29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37#
发表于 2010-3-14 20:50:10 | 只看该作者

re:我儿子的学校也课改了。现如今中国什么...

我儿子的学校也课改了。
现如今中国什么地方都要讲究‘创新’二字的,尤其在ZF体系里混,哪个级别做事都要往这上边套,想着花样创新。

班里人很多,组成了7个小组,全部先自学讨论然后再由小组推举发言人。
有些孩子特别喜欢,因为表现的机会多,尤其是组长及组长的好朋友。
有些孩子特别不喜欢,因为基本没有表现的机会,或者不懂的还是不懂,听老师讲可以,听同学讲就听不懂了。
儿子说,小组讨论的时候,老师没在同学就在悄悄谈论CS和NBA,因为小组太多,老师也管不住。
所有的作业都换成了学校的自学学案,老师们忙了整整二个学期弄这些,真是费了不少的心血。

其实什么样的形式都好,都需要好老师来带领,环境资源来配合。
能激发起孩子的学习热情才是第一位的。

现在的改革,都是一刀切。
小学中学都上了课改,有的孩子不能适应。
我看到儿子学校的门口挂上了牌,是“学生自学能力研究基地‘大意如此),估计跟楼上所说的是借的同一股东风,有不少学校都会挂上牌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38#
发表于 2010-3-14 20:56:58 | 只看该作者

re:[QUOTE][B]下面引用由[U]燕原...

下面引用由[U]燕原[/U]发表的内容:

来张大都的帽子:


g.JPG

赞一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39#
发表于 2010-3-14 21:29:01 | 只看该作者

re:大都还是个编织的天才!

大都还是个编织的天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40#
发表于 2010-3-15 00:42:21 | 只看该作者

re:[QUOTE][b]下面引用由[u]燕原...

下面引用由燕原发表的内容:

1956年,身为哈佛大学教授的斯金纳邀请罗杰斯和他辩论两人在行为科学上的突出分歧,辩论的结果就是科学杂志上那篇共同署名文章的来源。

我没找到原文全文来看,那么古老的文章还要收费。

.


燕姐姐,把你邮箱站短给我。 我有这篇文章。不要钱啊。我回北京,你陪我吃饭就好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以琳自闭症论坛

GMT+8, 2024-6-22 04:14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