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琳自闭症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请写明注册原因,12小时内通过审核)
楼主: 燕原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走进青春期

[复制链接]
741#
 楼主| 发表于 2009-7-29 23:43:40 | 只看该作者

re:何子姐不是戒网戒出特意功能吧 [EM04...

何子姐不是戒网戒出特意功能吧 [EM04]

清理屋子,买东西,装箱,来不及给大都准备太多作业了,就全部先数学吧,大概我们回来,四年级数学就做完了,也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42#
 楼主| 发表于 2009-7-30 22:13:01 | 只看该作者

re:天宝说,大部分人是听觉学习为主,情感思维...

天宝说,大部分人是听觉学习为主,情感思维大于逻辑思维。

和一些朋友的交流也证实了这个,他们小时候是需要听老师不停地讲,才能掌握知识的,自己读书就没有效率。 这也证实了,我们这些个别视觉学习为主的人,从小就觉得上课是浪费,读书自学很简单。

这几天大都做《新加坡数学》,我基本不需要讲太多,教材本身就适合视觉学习,加上大量各种形式的练习题,视觉+逻辑+练习,他学的轻松也快。

对于语文来说,难点在感情体会,对于交流来说,难点在听觉理解。 我和大都还有一个一致的地方,就是对音乐都没感觉,得好好想一想这个听觉+感情,要从哪里入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43#
发表于 2009-7-31 04:06:32 | 只看该作者

re:最近督促女儿做一些数学习题,很生气,也很...

最近督促女儿做一些数学习题,很生气,也很无奈。
都马上升四年级了,乘法也学过了,可计算长方形的面积居然还是靠数上面的小方块的数目.让她计算一个长12 inch,宽2 inch的长方行的面积,她要找纸和笔画格子数,真服了她了。至于单位干脆就是瞎猜:inch, feet, cm, square,就是蒙不到square inch上去。很气愤这样的问题还需要教,也担心一时压不住火要骂人的,干脆告诉她自己去google找出计算方法。结果,她还真的搞明白了,原来就是长x宽。
记得农村有句土话“xx是属犟驴子的,赶着不走,打着倒缩”,女儿的学习就有这么一点儿顽固劲儿,不教不学,教了照样还是没听进去,拿她没辙。唯一感兴趣的,侦探、恐怖类小说。怎么才能让她主动学习,大人不用操心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44#
 楼主| 发表于 2009-7-31 08:25:10 | 只看该作者

re:女孩子没几个感兴趣数学,我高中的时候,是...

女孩子没几个感兴趣数学,我高中的时候,是为了要比下去几个男生,特高兴。 上了大学,比谁也比不下去了,马上就没兴趣了。

对没兴趣的东西怎么产生动力,打个比方,比如我最不爱听音乐会,偏偏有人不请我吃牛排,就喜欢听音乐会,

第一: 延迟满足,听完音乐会,表现好,就有牛排吃。 可以给表现定等级,来决定吃的牛排的档次。 也许吃了十头好牛之后,觉得音乐会也不差呢。
第二: 目标激励,如果每次都不吃牛排,改听音乐会,每个月就有花差花差若干大文。 既然这样,那就只能听了,反正没其他事情做,也许听着听着就听出感觉了。
第三: 自我挑战,不听音乐会,就被批不高雅,没档次,小吃货等等,不服气,就听出档次看看。
第四: 外在诱惑,如果是优秀的大帅哥,上刀山都不在话下,不就听个音乐会么,牛排靠边站。
第五: 内在诱惑,不听音乐就泡不上心上人,动力啊。 不过也难说,找个爱吃牛排的,不是两全其美,哼哼。。。。

没跑题吧,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45#
 楼主| 发表于 2009-8-1 04:02:42 | 只看该作者

re:去了趟 2009 Southeast H...

去了趟 2009 Southeast Homeschool Expo , 有一堆目录可以看了。

人很多,有经验的家长都拉着小车,大把大把地选书。 没有发现针对特殊孩子的展台,大部分 Homeschool 还都是宗教原因为主的。 我在那种场合,听人介绍,基本要花很大精力来控制自己,看来感统还是没过关,人像木头。 具体问了几家专门训练写作的,画画的,觉得有启发,具体的还是回家慢慢看材料吧,谁让我们不是听觉学习呢。

这周数学进行的比较顺利,大都第一次碰到三步应用题,在学校里没做过,我画图,讲了两道,他理解的不错,看来美国学校这方面训练基本没有,要找些国内的题做做了。

下周再加一项词汇,用 Wordly Wise 3000 book 4,一周一个单元练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46#
发表于 2009-8-1 06:46:22 | 只看该作者

re:因为儿子心算两位数的带进位加法百分百比姐...

因为儿子心算两位数的带进位加法百分百比姐姐快且正确,所以今天开始把女儿的三年纪的数学homework给六岁的儿子做。同时考虑把儿子一年级的数学homework给姐姐做,看看她要不要倒回去重新学起。
你的这些激励就是高层次的ABA吧,看来对于“正常”的孩子也得加点儿料了。有时甚至我都怀疑我这个女儿算不算“正常”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47#
发表于 2009-8-1 12:32:15 | 只看该作者

re:八月回国?真好的计划,这样大都不想动也得...

八月回国?真好的计划,这样大都不想动也得动了。我看出来了。。。我建议要多听音乐会,理由参照第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48#
 楼主| 发表于 2009-8-2 23:19:18 | 只看该作者

re:所以怪不得现在ABA都不给糖豆了,改拥抱...

所以怪不得现在ABA都不给糖豆了,改拥抱了呢。 可惜本老妈魅力不够,如果拥抱能让大都每天出门运动,那就太划算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49#
 楼主| 发表于 2009-8-2 23:21:02 | 只看该作者

re:我家“正常”小宝,现在需要ABA吃饭慢的...

我家“正常”小宝,现在需要ABA吃饭慢的问题,要不开学了,早饭总也来不及吃完,急得姥姥要喂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50#
 楼主| 发表于 2009-8-2 23:47:17 | 只看该作者

re:社会关系中的十条潜规则, by Temp...

社会关系中的十条潜规则, by Temple Grandin and Sean Barron

第一. 规矩不是死的

每次开车出去,大都都死盯着速度表,超过一点就开始紧张。 看了书上的原则,我打算经常开始叨叨这个。

1. 一般来说,规矩只是行动指导,不是严格要求。 速度限制如果是 35MPH,说明我们可以开 30-40MPH 都没问题,人不是机器,不可能严格时刻开 35MPH,当然太快了不行。

2. 开车时候要注意的重要等级,看路况是第一位的,看速度表不是。 如果太频繁地看速度表,就不能很好地看路况,如果撞到车,撞到人,闯红灯,那是比超速一点点严重太多的事情,所以严格开 35MPH 是不可能,也不是最优先考虑的事情。

3. 开 40MPH 以上的确不好,因为路是按照 35MPH 最安全设计的,一般开 45MPH 以上,警察就要抓了。

4. 开太慢了也不好,因为一般来说,所有人都开的差不多一个速度比较安全,太慢的车,在路上,也是危险因素。

书上的原则:

因为孩子的黑白思维,要从小加入各个层次的灰色思维,所以教规矩的时候,第一,要指出任何规矩都是指导范围,和很多因素相关,不是独立和严格不变的; 第二,规矩是分层次的,比如闯红灯就比超速 5MPH 严重; 第三,焦虑也要分层次,超速 5MPH 就焦虑是没必要的。

大都对我的解释有点茫然,看来需要经常说道说道。 书上还说,对规矩的灵活性要从小时候就教,否则孩子容易建立一个非常严格的自我规范体系,等青春期的时候,就会对不严格的大人和朋友,产生抵触情绪,不利于社会关系的建立。

天宝说,她对社会的认识,就像一个数据库的积累,数据越多,对自己的行为指导就越有效。 所以要让孩子尽量多接触各种社会事务,犯错误不要紧,要紧的是一件事在他脑子中建立了什么样的数据记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51#
 楼主| 发表于 2009-8-3 01:06:57 | 只看该作者

re:第二,所有事情不是同等程度重要的。...

第二,所有事情不是同等程度重要的。

包括规矩,人的关系,社交行为等等,就是说,如果大脑数据库里,社会性数据放的足够多了之后,我们要进行分类和排序,这样调用的时候才能快速有效。

所以说,从小做概念,分类和排序的认知训练是必须的,进一步,8-10岁开始,在分类排序的基础上,做逻辑分析和推理判断,是社会性能力提高的基础。

分类排序的学习也要遵从灵活性,多练习不同条件,环境下的排列组合,各种逻辑关系,分析各种变化方式。

在熟悉了物体和事件的排列之后,加进人的因素,对不同人的需求做相应调整和妥协。

我想,这条原则,要尽量加入到每天的课程学习和  Unit study 里面,多练习,才有保证能用到社交环境中去。 比如学习植物的分类,就可以根据人的需求,做不同的方式,不是百科全书上的单一模式。

对“正常”孩子来说,他们的社会行为来自实时和他人的反馈 + 自我经验 + 大脑天生的关联性 + 以感觉情绪为主的记忆模式,一切都是快速的。 对机器大脑来说,以单一数据为主的记忆 + 天生关联性不好 + 没有完整有效的实时外界反馈,就需要大量的历史经验,和有效的排序搜索逻辑 (像机器人啊)。 不过好处是,随着日久年深,如果数据足够多,程序足够好,大脑足够灵活,这个机器人是可以完成大量准确的社交任务的,而且不容易受外界干扰出错,呵呵。

天宝的书看多了,发现她情感方面真的非常弱,不过逻辑方面非常强。 我想大多数的孩子,没有那么极端,如果情感能缓慢发展的话,可以变成半机器人,就不那么累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52#
发表于 2009-8-3 10:42:06 | 只看该作者

re:楼上看天宝啊,天宝可是被RDI 的G博士...

楼上看天宝啊,天宝可是被RDI 的G博士当反面教材的。

我最近正看的一本书, look me in the eye, by john elder robison, 很不错,作者是AS. 天宝也说这本书写得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53#
 楼主| 发表于 2009-8-3 11:43:29 | 只看该作者

re:look me in the eye,在...

look me in the eye,在书店翻了一下,觉得作者功能比天宝高,天宝算是挺典型情感差的,我看视频对她的感觉也是如此,太冷。

天宝和另一位作者Sean Barron的感性化,成为完全对立面,也算是上面那本书的特点吧,一个理性的一个感性的,在一条路上走,但是怀有不同的心态,大部分人应当是介于他们两种状态之间。

G博士是不是觉得天宝如果训练的早,很可能就更感性了?  小时候训练感性没错的,孩子大了,我有不同意见,理性的训练要多,感性的要特别小心,如果感性的多了,很容易青春期失控。

我个人觉得 NT 专家们的评价总不全得我心,和看圈内人的书的感觉就是不一样,G博士的书很权威,ATTWOOD 博士的书也很权威,但是总少点什么东西,说不明白。 A博士十月份在美国巡回报告,在考虑是不是去趟 Orlando 聆听一下下,会有更多体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54#
发表于 2009-8-3 16:08:52 | 只看该作者

re:look me in the eye 的...

look me in the eye 的作者,和天宝,都是IQ很高的人,天宝小时候的IQ是135,所以拿"天才"的亲身经验来做一般人社交的实战手册,是行不通的.无论如何是A博士,还是G博士,还是T博士,都有这个"少点什么东西",这个东西就是"一个十岁的孩子,智商一般的,糊里糊涂的,丢三落四的,情绪抵触的,思维偏激的,那什么才是他或她能够理解的,能够接受的,能够消化的,能够学会的".  我有时候真想"焚书",焚自闭症的社交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55#
发表于 2009-8-3 16:23:40 | 只看该作者

re:半机器人,就是我啊啊啊啊啊啊~~~~~~...

半机器人,就是我啊啊啊啊啊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56#
发表于 2009-8-3 16:56:20 | 只看该作者

re:[QUOTE][B]下面引用由[U]燕原...

下面引用由[U]燕原[/U]发表的内容:

第二,所有事情不是同等程度重要的。

包括规矩,人的关系,社交行为等等,就是说,如果大脑数据库里,社会性数据放的足够多了之后,我们要进行分类和排序,这样调用的时候才能快速有效。

所以说,从小...


关于这一点,我有经验可谈。孩子大一点,让他们接触“统筹学” 和“决策学”是很好的办法。我自从学了“统筹学”,就没有再出现过丢三拉四。自从学会“决策学”,基本上所有的复杂事情都会用“决策树”来解决。

PS:都是自学。有阅读能力的,扔两本入门书籍给他们就OK了。那些方法逻辑性强,又条理清晰,我想AS孩子是很容易接受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57#
 楼主| 发表于 2009-8-3 22:57:10 | 只看该作者

re:F版明见,天宝的社会性经历,的确对IQ1...

F版明见,天宝的社会性经历,的确对IQ130以上的人群更合适。 无论是数据记忆,还是分析,统筹,应用能力,对这类人群,都容易掌握,比走情感 + 非语言融合来的有效。 从我自身的感觉来说,我觉得对大都,先理性,后感性培养,可能会少吃点苦头,最怕孩子抑郁,心理问题,想自杀等等。。。。

如果G博士批评天宝,每年到处演讲这些个会不会误导大多数人,我想天宝可能有所认识了,在这本书里,她反复说了几次,是针对聪明的高功能和AS。

look me in the eye 的作者,感觉和虎娘和我类似,不那么典型,发展路程也没那么艰难,所以看过之后,觉得能用在程度更深的孩子身上的经验不多。

Sean Barron 的成长更艰难一点,他的学业介于BC之间,从小就非常不容易控制情绪,他的进步大概是在二十多岁才比较明显,通过和成年人的交流,自己的思考,领悟了不少东西,小时候的经历看着都痛苦。 他自己后来觉得也许 homeschool 对他更合适,我感觉他没有特别典型的ZB障碍,发育迟缓是一定的,因为学校,父母,社会的不理解,吃了不少苦头,有心理阴影。

A博士这次巡回报告好像主讲情感和友谊,这个话题我最不明白,友谊是能训练出来的么? 所以觉得有必要去听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58#
 楼主| 发表于 2009-8-4 05:48:28 | 只看该作者

re:网上看见一段话,真想打作者,想起从小到大...

网上看见一段话,真想打作者,想起从小到大,所有不确定的社会性游戏给我带来的焦虑和心理障碍,枪椅子,丢手绢,击鼓传花等等,到现在也没明白乐趣在哪里。

  “孤独症是一种广泛性发育障碍,在我国的发病率不断升高。针对孤独症儿童的教育和治疗也日益引起相关领域的关注。孤独症有三大特征:社会交往障碍,语言和言语障碍,行为刻板兴趣狭窄。而社会交往障碍是孤独症儿童的核心障碍,针对这一核心障碍,游戏课的设置有其不言而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游戏能给儿童带来快乐。游戏中常常会有许多不确定的因素,这种不可预计的偶然性,让儿童体验到意想不到的乐趣。游戏是人类从儿童成长为成人的过程中的一种自然现象,任何国家任何民族的儿童,都是在游戏的欢乐中获得发展而长大成人的。特别是孤独症儿童,游戏可以拉进孩子与别人之间的身体距离,让他们互动起来,学到社会生活的规则。在游戏课中,儿童会比较放松。”

所以不管家人还是老师,理解始终是第一位啊。


朋友最近一致认为,大都从外在表现来看,比两年前要差。 应当不能说孩子在退步,从进步的角度来看,我觉得是因为他现在情感发展的比以前强烈了,能更多地表达焦虑和不满,还有可以体会到读书的乐趣后,开始主动排斥一些他不喜欢的事情。 但是同时,控制情绪和思维部分不够,表达和交流能力也弱,所以表现出来比两年前还要情绪化,不讲理,和幼稚。

反思一下,最近对大都的表现严厉了一些,因为小都的快速社会化成长,让我对大都的社会性年龄水平估计过高,所以最近心态不好。 现在需要把要求放低一些,再宽容一些,从最基础的行为,情感解释,观察,交流中入手,慢慢做一阵子功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59#
发表于 2009-8-4 17:07:53 | 只看该作者

re:燕原:我们从下学期起也要做home ed...

燕原:我们从下学期起也要做home education了,握握手。我们这个小子完全不能忍受学校,再让他上学真的要精神崩溃了。

你上面说的分类排序的学习,我也觉得我儿子这方面有很大问题,而且要命的是,它是感官层次上的问题,从认知层次上教效果甚微。他还不像大都可以下棋,他的预见能力和计划组织信息的能力不是一般的差。

关于AS儿童的干预,我和你有同感。专家说的不一定靠谱,患者的经验也不一定都有普遍性,只能靠家长根据孩子的情况一点点摸索。目前干预的主流概念是要让孩子向NT靠拢,以便将来融入社会。这个目标当然是对的,但是我们常常对于孩子融入社会这个问题过于焦虑,而对孩子的问题所在并不了解,所以有时候起了反作用,有时候操之过急,揠苗助长,反倒打乱了孩子内在的系统。家庭教学的一个好处就是,立马融入社会的压力减轻了,孩子获得了自由成长的时间和空间,家长可以根据情况安排他的学习和社交,这种灵活性是学校系统无法提供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60#
 楼主| 发表于 2009-8-4 22:25:44 | 只看该作者

re:握手,希望常来冒泡啊。最近感觉到...

握手,希望常来冒泡啊。

最近感觉到 home school 单靠我自己的力量一定不行,要发挥各方面各种资源,在美国太孤单了,觉得国内会好一点,继续尝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以琳自闭症论坛

GMT+8, 2024-6-7 22:49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