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琳自闭症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请写明注册原因,12小时内通过审核)
楼主: binfeng200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林中的鸟儿唱不停

[复制链接]
561#
发表于 2007-4-13 15:13:44 | 只看该作者

re:是啊,我曾在报社里提议做他们母子的故事,...

是啊,我曾在报社里提议做他们母子的故事,选题通过了但没有人肯做,社会部的年轻记者对这类婆婆妈妈的东西没感觉,而我自己是财经部的不好越位,所以一直引以为憾!不过整个故事都是听别的记者讲的没有证实过.忽然想起来是觉得人生可悲哀的事真多,但是^^^^^我还是不愿意这样白白过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62#
 楼主| 发表于 2007-4-13 15:38:25 | 只看该作者

re:郑钧说:“《回到拉萨》的灵感来自於一个我...

郑钧说:“《回到拉萨》的灵感来自於一个我极为要好的朋友。这首歌是为了纪念我生命中最绝望的时候出现的一段欢乐时光……当时我觉得这种感觉就像我想像中的西藏,不知为什么,我从小就热衷於那些与生命神秘有关的东西。这可能与我的一些令人难以置信的亲身经历有关,於是我写了这首歌,后来为拍音乐录影带到拉萨后,我发现那个地方的确非常令人迷恋。《灰姑娘》这首歌是我半夜三点突然激动翻身下床的结果。而且一挥而就,不过挥的是眼泪……”

http://blog.sina.com.cn/u/4759f69e0100098t

看起来我没吹牛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63#
发表于 2007-4-13 16:02:57 | 只看该作者

re:中央台曾播过子尤和妈妈的故事,我看过,子...

中央台曾播过子尤和妈妈的故事,我看过,子尤的博客至今还在续写。
母与子,极不凡的一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64#
 楼主| 发表于 2007-4-14 18:54:59 | 只看该作者

re:<<扔进大海里的小金鱼---生活篇>>...

<<扔进大海里的小金鱼---生活篇>>

"牛顿是怎样练成的?"


闻森骑上了他自己的自行车,第一次去了公园里玩,进了门后,地上有一点点的坡度,他骑不动了,我就从后面推了他一把,车子动了,他蹬了几步,却停下来,下了车,返身回到刚才进门口的地方,指着地上说,"这地方低",又回到刚才车子走不动的地方,说,"这地方高,所以自行车走不动了."
原来他是在想为什么车子走不上去的原因,而且想出了这是坡度的原因.我没听说过他以前在家讲起过这样的事例,大概也是在学校里上课时学的,我是记得他们有一课是教"推"和"拉"的概念,这也是他们的"自然科学课".
他玩了自行车很久累了,就想去水龙头去喝水,闻森对这里的水龙头有着刻板性的爱好,喝了几口水后,他就在那里玩了.但他的玩法有点特别,他喜欢的是让水放满了水池后,然后看着溢出来的水流向那里,他自己也会跟着水走,边走边自言自语,我记得有一次他问过我,为什么水要流之类的话,我也是用这里高那儿低去解释给他的.
我能理解他喜欢玩这里的水龙头,燃后看着水往何处流,或者看着水慢慢地从下水道里渗下去,这里面就有一种很简单很直观的逻辑在里面,这种感觉应该能让他感到舒服,尽管周围的孩子们玩成一片,他仍然孤单只影,我行我素,但从另外一个角度讲,有多少同龄孩子会对他感兴趣的这些"力学问题"感兴趣呢?我又何必一定要牺牲闻森自己的特点,而一味地把他强塞进人群中去呢,我就有限度地容忍了闻森去玩他的这个"刻板游戏"了,只是如果是有别人也要喝水,但是他又沉浸其中不知不晓时,我才出面干预.

也难说,说不定我还真成"牛顿他爹"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65#
发表于 2007-4-14 22:35:36 | 只看该作者

re:我记不清是哪年曾在电视上看过子尤和他妈妈...

我记不清是哪年曾在电视上看过子尤和他妈妈携手挑战癌症的故事,印象极深,但没想到最后他还是没能逃脱病魔的毒掌.又一个好孩子离我们而去,心里酸酸的.
"牛顿他爹",我正在为是否要把孩子强塞进人群中而烦恼.有许多次我躲在幼儿园大门外偷看儿子他们班上的户外活动,所有的小朋友都在高高兴兴地玩滑滑梯,他开始也能玩上几把,而后就偷溜跑到一边的蔬菜王国里钻城堡.过后当老师发现这个小孩不见了,她们又得去把他找回来.每次都看得我汗颜不已.没办法,他就是觉得自己一个人玩特开心.有时候我想,有没有必要非得逼他跟大家一起集体活动呢?毕竟他们在这方面的障碍是终身存在的.可又不死心,总想看到奇迹出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66#
 楼主| 发表于 2007-4-14 23:51:37 | 只看该作者

re:我想我说的不是一味地将他强塞进孩子群里的...

我想我说的不是一味地将他强塞进孩子群里的意思,是我觉得这和同龄人能自由轻松地社交,是一项很长的任务,所以,我不想是将不会游泳的孩子赶下水去自己在水里学,而希望他能在岸上尽量学会或学多少算多少,然后再下水.
着是一个想法,但是如果是大家或班级的集体行动,我是让他一定要参加的,无论他有没有兴趣,我至少让他能跟着.
再一个是一个比较长的打算,那就是我想基本上不管怎么样的结果,他们很可能还是喜欢独处的人,长大了以后更是如此,所以有时我将他放在一边,让他自娱自乐,心想这也是尊重他本人的意愿吧,但是不能长时间让他自己玩,一会儿可以,长时间了,你就能看到他又在那里一遍遍地重复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67#
发表于 2007-4-15 00:32:24 | 只看该作者

re:Ladybug出去以后呢?”“它回家...

Ladybug出去以后呢?”
“它回家了”,我回答。
“回家后呢?”
“它找爸爸”
“找到爸爸以后呢?”
“洗脸,刷牙”
“刷牙以后呢?”
“小便”
“小便以后呢?”

类似这样的对话, 几乎每天发生在我和我那五岁半的小女儿身上。感觉她和闻森有很多相似之处。请问冯先生, 是不是高功能的孩子都会有这样的语言(逻辑推理)方面的问题呢? 她的语言能力和姐姐比起来, 简直是一个在南极一个在北极。不过现在她的中文已经没有太明显的迟缓, 英文也跟着进步了, 特别是最近三个月。

虽然她在家里和每个人的互动都很好, 交流跟本不是问题,非常开心, 也没有明显的刻板行为,有时还挺幽默, 可是一去学校,她好象变成了另外一个人,话明显少了很多, 虽然不抗拒小朋友, 可是也不会和别人玩。 上课的注意力也是很大的问题, 可是一对一的时候就好了。
现在她还在普通K2混着呢。感觉她并不需要特殊的训练,每周只是给她一个小时的英文补习和一个小时的OT。几乎每个月都看着她的进步, 可是在注意力方面, 好象进展不大。

刚做了OT 诊断, 确认有感统失调问题,主要是视觉犯围比较狭窄,视觉不容易转移。身体方面做了全面检测, 头发里的汞含量严重超标, 是正常顶限的16倍。晕啦!营养师建意排毒, 我还没拿定主意。 真想去把自己的头发也检测一下, 也许比我女儿的还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68#
 楼主| 发表于 2007-4-15 21:09:30 | 只看该作者

re:我能说的就是,其实象这样的盯着问为什么,...

我能说的就是,其实象这样的盯着问为什么,怎么样的方式,几乎所有的正常或"异常"的小孩子们都会或多或少地会经历这个阶段,我觉得不是坏事,我也尽量满足他,但是我注意到了这似乎是他的一种心理需求,他其实是知道很多的答案的,这样问是因为他知道了答案,所以他期望你给出他的答案,这好象是为了满足他的心理,一旦他知道了自己熟悉的答案,心理就觉得很踏实,我想我们讲的"刻板行为"也是这么一个心理机制在里面,因为外界世界对他们来讲太复杂,而"刻板动作"是他们熟悉的,能掌握的,心理能依赖的,所以他们就自然地沉浸于刻板动作中.

我正在看天宝的<<Emergency: Labled Autistic>>,她小时候在学校里有个绰号,叫"话痨",
她老是喜欢问同样的问题,她说她就是喜欢人家说出她心里早知道的答案来,这也是同样的一种心理,我看到了她当时做的IQ高达137!

你五岁半的小女儿可能是最喜欢那样的时候了,闻森现在还是喜欢那样问,但是他的目标也更深了一些,现在是问"为什么?"了,不管任何时候和任何问题,他的下一个问题一定是"为什么?",我开玩笑说,他现在就象是个"反射性呕吐",无论吃什么,他都要吐出个"为什么?"来,我在看他是不是真的想知道为什么,还是仅仅是一种嘴上的习惯.如果大人想以接纳的方式来接受他们的这样的行为的话,说实话有时会很烦,但愿我们做的是对的,有益的.

至于你所说的,她在家里语言交流很好,在学校里不说话,估计还是心理上的原因,也没什么特殊的训练就能让她担子能大起来,这就象我女儿在这一点象,在家小霸王,在学校禁若寒蝉,我们在想让她去多学点课外活动,学滑冰,钢琴,让她增加自信心,同时也鼓励她玩那些其他女生喜欢的东西,象王子公主的故事等等,这样也是给她创造社交机会.你不妨也试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69#
 楼主| 发表于 2007-4-16 03:27:52 | 只看该作者

re:<<扔进大海里的小金鱼---生活篇>>...

<<扔进大海里的小金鱼---生活篇>>

"你的眼睛往那儿看呢?"


http://pg.photos.yahoo.com/ph/binfeng2000ny/detail?.dir=/cabd&.dnm=4e75re2.jpg&.src=ph

这其实是一张两年前的照片了,一直觉得很有意思,现在再找出来写写.
这是2005年七月,闻森,妹妹和康淇一起在一个游乐场玩时的一个场面,闻森去那里好多次了,妹妹也去了有两三次了,而康淇是第一次.这里玩的是坐船,你可以看到这些小木船都是在一个大水池里用马达转着圈,船上还有小铃铛,小朋友可以拉响了玩,还有假的方向盘.
这些自然没什么好说的,可是我觉得这三个孩子的表情和眼神及注意力却在这张小照片里很值得好好说说.
第一个是穿黑衣服的闻森,因为他坐过这里的船很多次了,坐船本身不吸引他,他关注的是他自己有兴趣的事,那就是那一圈圈转着的轮轴.对那些均匀旋转的,周而复始的,规律一致的旋转机器,闻森有永不厌倦的兴趣,他可以不眨眼地看着,也不说话,别人没办法知道他脑子里想的是什么,或许他是什么也不想.也无论是在这里坐船,还是坐那些绕圈子的小飞机,他的兴趣永远是在转着圈的轮轴上.
第二个是穿蓝衣服的康淇,我猜是因为第一次来到这个新地方,又热又吵,我忘了那时候她有没有配眼镜,总之,她的视野范围还很小,基本上是眼神在自己的身体附近转悠,在这里她突然就发现了一个她熟悉的东西,那就是水!你们大人硬是把我放进船里,我也不知道你们要我看什么,我也没这个兴趣去搞懂这个新的玩意儿有什么好玩的,和我又有什么关系,既然我跑不了,抗议了你们也不听,只好坐这里了.但是这里有水,这我知道,好玩的很,我伸手去碰水,可是那个穿红衣服的家伙,过来说不能玩水!不玩就不玩,看看又不犯法,而且我就一直这么看下去,碍着你们什么啦?
第三个是穿黄衣服的妹妹,先是跟哥哥抢座位,然后一手把着方向盘,另一只手后来就去拉小铃铛了,眼睛看着前方,她知道马上就要开了,她知道她要玩的是什么,已经准备就绪,坐姿,安全带,眼神,注意力,心情全到位了,就只等一声令下.

所以你看,这前两个孩子都是或多或少深深浅浅地落到这个自闭症谱系里的,只有妹妹是做得和年龄场合相称的动作和心理来.比如说,孩子们的眼神,是和许多因素有关的,外界的感官刺激,内心的心理活动,对当前任务的理解和执行,还有很多因素相联系,不能割裂开来.或许我们可以这样说,对康淇来讲,在这里的障碍是自己对外界环境的不适应,对闻森来说,是自己的内心心理活动"喧宾夺主"了当前应该做的任务,这也是我一直希望能够训练他的目标之一:执行能力和注意力,最理想的前景就是,他知道了当前最主要的任务是什么,然后能有意识地把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到这上面去.
简单地讲,就是通过不断地训练和教育引导,把闻森能变到象他妹妹那样浑然天成,轻松自然,眼随心到,得心应手的状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70#
 楼主| 发表于 2007-4-17 03:09:19 | 只看该作者

re:<<扔进大海里的小金鱼---社交篇>>...

<<扔进大海里的小金鱼---社交篇>>

"谁喜欢当小狗啊?"


http://pg.photos.yahoo.com/ph/binfeng2000ny/detail?.dir=/2b0dre2&.dnm=f73are2.jpg&.src=ph

如果你看见上面的那张照片,觉得有点不舒服的话,那你肯定不是少数了,事实上,当他妈妈看见这一幕时,心里觉得很不是个滋味,悄悄跑过来问我要不要去干涉.我当时没想好,也就没去管他们兄妹两个,但是以后的情况发展并没我们想象的那么坏,反而我们似乎也明白了毕竟孩子们有孩子们的世界,有时侯成人的感情和思维是不能套上去的.
这张照片是在上星期天拍的,是我想起来可以就这事写点东西就拍了这张照,现在他们已经把这个游戏玩的很溜了,他们两个常玩的自创游戏除了这个,还有一个就是前面介绍过的"鸟妈妈,鸟爸爸"了.这个游戏他们叫"妈妈和小狗",或"爸爸和小狗",看谁是做狗而定.
简单地说,妹妹当"妈妈"时,闻森就当狗,用练武时的长腰带系紧了身子当狗链子,这个"妈妈"花样多点,要挎着她的芭比玩具,里面有手机,墨镜,梳妆盒,穿起小高跟鞋,一边用肩膀架着手机装着给人打电话,一边牵起了"小狗"说声"走",闻森就象模象样地爬了起来.
一开始他们开始玩这个的时候,我也吃不准应不应该去干涉,就悄悄地留神.前面几次都是闻森当"狗",而且是他主动要求的,到了后来,却是他妹妹觉得好玩,自己主动提出轮换着当狗了.所以我也就放了点心,毕竟他们不是把"当狗"当成是一件"贬义"的事.
从这件事,也能看出来闻森真是一个没有任何心机的孩子,只要是他认可的角色,他肯定会毫不犹豫地认真执行下去,不会有什么"非份之想"的.同时,我也在想,这样的游戏,在家里兄妹俩玩,我们能接受,要是在另外的场合呢?如果是另外一群孩子们玩,也让闻森当狗爬呢?这是游戏呢还是侮辱呢?怎样去和闻森解释呢?想起来也头痛,反正现在还没遇到,以后再说吧.

话说回来,上星期天他们俩玩这个游戏时,他妹妹突然找不到她的芭比手机了,就问妈妈要,她妈妈正忙着呢,说我不知道你的手机在那里,你自己的东西应该自己管好,别来问我.
我正好昨天找地铁卡时,翻过我老婆大衣口袋,我知道那芭比手机在那里,就出来帮妹妹找了出来.
妹妹说,"爸爸找到芭比手机了,爸爸好,妈妈不好".
闻森马上就朝妈妈"汪,汪"叫了几声.
真是一个"狗仗人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71#
发表于 2007-4-17 12:44:54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72#
发表于 2007-4-17 23:01:58 | 只看该作者

re:谢谢冯先生指点。其实我们也是想从心理上找...

谢谢冯先生指点。其实我们也是想从心理上找原因。 她曾经在一个PRESCHOOL (半天)呆了一年, 以我先生的话来讲, 那一年对她来说, 可能是恶梦一场。现在她在学芭蕾舞, 因为姐姐跳得特好, 她羡慕不已。现在她终于有了自己的芭蕾舞鞋,而且跟姐姐在同一间DANCE STUDIO, 简直把她乐坏了。

姐姐现已十一岁,从几个月大起, 专找帅哥抱。 只要帅哥一招手, 她立马投怀送抱。以至于同院的人问:“到底谁是孩子她爸?”两岁的时候, 我把她接到了新加坡, 当时接机的一位朋友, 长得不是太讨人喜欢, 她一看到我朋友, 立刻放声大哭。

姐姐基本上不解于回答妹妹那些无聊的问题, 妹妹也总是想把姐姐的东西占为己有, 而且极尽可能地贬低姐姐。昨天晚上睡觉时, 我发现她一直在拨弄她的手指,仔细一看, 皮破了。 我问她

“你手上的皮怎么啦?”
“姐姐咬掉了。”
“她为什么咬你的皮?
“姐姐很坏蛋!”
“那你是好蛋还是坏蛋?”
无语。。。。
想了一会儿, 开口了:”我是乖孩子。“

原来她也知道好蛋并不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73#
 楼主| 发表于 2007-4-24 00:33:05 | 只看该作者

re:<<扔进大海里的小金鱼---生活篇>>...

<<扔进大海里的小金鱼---生活篇>>

"走马观花和下马观花"

星期天是"地球日",天气也是反常地好,所以我们去了Bronx动物园.
本来美国动物园里的教育氛围就做的比较好,每到一处,总是有适合于青少年的图文并茂的介绍,看看那些文字和问题,本来就是一堂绝佳的生物课.因为今天是"地球日",这些知识性的图文更是随处可见.这些知识浅显易懂但又是切实可行的,比如说,在鸟类馆里的问题,"为什么鸟需要这么多的树?","我们怎样做才能保护更多的树?"
我们是动物园里的常客了,也是常年的会员,闻森在今年夏天还给他报了一星期的动物园夏令营,但是这多年了,我们在动物园里对闻森的要求和期望是起点很低,"与时俱进"的.
两三岁时,希望他能进那些黑呼呼的地方,能在人多嘈杂,或是闷热的热带雨林馆里好歹进去一会儿.
三四岁时,希望他能多多少少地接受和通融一下他的"刻板"游览路线和行程.
四五岁时,希望他能眼睛真的去"看动物",而不是任何其他他自己感兴趣却不是动物园里的当然主题.
五六岁时,希望他能多看点动物,还千方百计地引导他去看那些有趣希奇的动物.心里在一秒一秒地算着这次他的注意力"盯住"了多长,那个动物前他停留时间最长.
现在是七岁半了,过去的问题多多少少地还有遗留,新的要求也得跟上去.现在的任务大概一是继续"深入",二是得继续引导他的思维定势.
这第一条,就是得让他把上动物园作为一个"学习"的过程,而不是"游玩"的过程.过去是"上马观花",现在要的是"下马观花",最后能进化成"下马赏花".这里比叫好办的是,我们可以和他讲:"你现在是二年级学生了,你应该去读那些文字说明了,小孩子才只看动物,只玩呢".
他能听进去一点,但是坚持不了多长时间.
这里有个小插曲,在鸟类馆里,看见一家子,爸爸推着坐在小车上的老二,还有一个十几岁的儿子在一边.一路上,爸爸用了各种夸张的语气,想方设法地希望引起坐在车里那个小孩的兴趣,但是他小儿子最多也就是"惊鸿一瞥",就把眼神收回来了,原来他手里有个电子游戏机!我努力克服着做斑竹喜欢指手画脚的职业病,没去说那个爸爸几句,你把孩子手上放了个勾魂夺命的电子游戏机,你就是"卓别林再世",你也别想你儿子会好好看看面前的动物."上马"时,他手里拿了个游戏机,他还能有心思"看花"吗?大概连马都顾不上了.很多家长当然不乏爱心,但是缺的却是方法,更重要的是缺乏那种只要脑子里想一想就能想通的"常理"(common sense).其实就在我们出发去动物园时,我女儿照例想带着她的娃娃和芭比包来,被我们制止了,我们说:"你是去动物园看动物呢,还是玩芭比呢?要想玩芭比就在家里玩,要去动物园就别拿这些玩具."
这种时候,你是没办法指望孩子自己能作出正确的决定的,只能是家长主动出来帮孩子做出好的选择.

话再说回来,上面讲的闻森在这里的第二个任务,是要认识并引导他很容易就养成定势的思维习惯.
举例说:
1)在一开始的鸟类馆里,大部分是隔着玻璃看的,到了第一个橱窗,他就回头来问:"这里有几块玻璃啊?"
我知道他是等着我他早就知道的答案,但是今天我不想顺着他的意思,我说,"闻森,这里要看的是鸟,里面有几块玻璃不重要,有几块都没关系,你要这样只问玻璃却不去看鸟,人家会觉得你很傻的."
2)闻森吃了我的一闷棍,好象也明白了点,不再盯住玻璃之类的东西问了,转是转到动物身上了,但是问的是一如既往的"这里有几只什么什么啊?"
估计这样的问题还得问好几年.

说点其他的事.出了鸟类馆,又过了很多其他的馆区,经过一个鹿苑,边上围了很多人,我们过去一看,原来是在这里游荡的一只孔雀开屏了,闻森问,"为什么它把羽毛打开了呢?"
我想也别去用那些大人哄孩子的故事去哄他了,就开始性教育吧.我给他介绍这只孔雀边上那只灰头土脑的另一只孔雀,给他讲一只是雄的,一只是雌的,雄的打开屏,是为了吸引那只雌的,讨好她,这么漂亮的羽毛不是给人看的,不是它闲了无事,它是给那只心仪的雌孔雀看的.
可惜那只雌孔雀不解风情,不理不睬地走了,剩下那只招摇的情种抖着灿烂的羽毛,想不好是要继续摆着架子,还是丢点面子收回来,左右不是,在那里转着圈.大概世界上,凡是雄性动物,无论是人,还是孔雀,都是死要面子的吧,尤其在这样的大众广庭之下,满腔热情换来一个冷屁股,心里可能痛得流血,脸上却是更加的骄傲.硬是决心撑了到底.
所以它就这么张着羽毛,时不时地慢慢转一圈,别人以为它是为了显美,让游人多拍点照,其实它也是偷偷溜一眼,看看有没有新来的小娘子.有是有,可人家还是不理它.它不急闻森到急了,一直问,"它什么时候把羽毛放下收回来啊?"
我说要么我们再等等,说不定它累了就收羽毛了.但是几分钟后,妹妹急着要去吃冰淇淋,我们没等它收起屏就走了.临走,闻森口吐真言,"看来这只鸟有毛病".
对了,这我们中国话叫"花痴".

看看这位老兄:
http://pg.photos.yahoo.com/ph/binfeng2000ny/detail?.dir=2b0dre2&.dnm=8254re2.jpg&.src=ph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74#
发表于 2007-4-24 08:43:58 | 只看该作者

re:好一个花痴。

好一个花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75#
发表于 2007-4-24 21:05:26 | 只看该作者

re:中午阳阳还在为难我,让我给他画孔雀开屏,...

中午阳阳还在为难我,让我给他画孔雀开屏,晚上他就看到了孔雀开屏的照片,今天真幸运,谢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76#
 楼主| 发表于 2007-4-25 18:35:11 | 只看该作者

re:写作小结之一: "今天事,今天毕"...

写作小结之一: "今天事,今天毕"

现在这段时间里,我是让闻森自己来定社交故事的题目,也让他自己来口述故事,然后我来打字,这样就免去了因为拼写来带来的思维上的停顿和牵制.题目是我们根据具体情况而商定的,比如说,今天我要他快点做作业,因为今天晚上有钢琴课,他不愿意,想把作业懒到明天去做,我就趁机讲了"今天事今天毕"的道理,而且提议我们今天的社交故事就用这个题目,他一听来劲了,我就让他先把饭吃了,再接下来做作业,把这写社交故事作为一个"加强物"放在最后,用来"鞭策"前面任务的完成.这样,我们双方都愉快.

当然,初学写作,捉襟见肘,毛病很多,最大的毛病是"车轱轳"话.把一件事说了又说,不知道要停下来.小学生写流水帐也是很正常的事,但是闻森的问题,是水流不到头了,比如说,这里,本来他是在说,"写完了作业,爸爸让我去游乐场玩,天黑了,我们就回家.",事实上,他到这里,嘴里还在念叨着,"我们沿着路回家,爸爸打开大门,我先进去,我们再上电梯,上楼转弯.....",我只能打断他,说我们的主题就是回家作业,其他的事用不着写这么多,那不是主题里的事,这才把他给刹住了.

Social Story No. 15       Today’s Homework Finish Today



Now you are back home, and when you get home, you heard Daddy saying “today’s homework finish today”. But you don’t want to, then Daddy will put you in the chair. Daddy will give you homework , he will give you pencil or highlighter. Then you start your work.

Why we should finish homework today?  Because you have to finish homework today, if you do today’s homework tomorrow, Ms Janis will not see your homework at school. Ms Janis will be uncomfortable, then Daddy will be uncomfortable too, then Daddy will send you  back home. Then you will have to do it.

It is important to finish today’s homework today, then Daddy will let you to play and go to playground. When it is getting dark, we are coming back home.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77#
 楼主| 发表于 2007-4-26 07:26:43 | 只看该作者

re:<<扔进大海里的小金鱼---生活篇>>...

<<扔进大海里的小金鱼---生活篇>>

"闻森和康淇"

现在天越来越黑得晚,星期二晚上八点下了钢琴课后,天边还有晚霞未退,曼哈顿的都市轮廓线在落日余辉下熠熠生辉遥遥在望.
闻森说,"这里快黑了,中国就是白天了".他知道这个地理常识,每到天黑,要是他想起来就会重复着这个话题.但是今天有点不同,因为接下来他说了,"康淇和妈妈在白天里了".
----因为康淇和妈妈星期一回北京了.
方老师说,崔红她们回来后,你们在那里就少了一门亲戚了.这说的对,每次和她们见面,都是闻森和妹妹非常期盼的"节日",无论是大人孩子都快活.而我女儿早就下了精辟的结论了,"在这么多的爸爸中间,只有康淇爸爸和马可爸爸才会和我们一起玩."
康淇和闻森的程度不同,但是一点不妨碍孩子们对她的喜爱.我们在他刚认识康淇的05年,问闻森:"康淇也不会说话,你怎么还是喜欢和她玩呢?"
闻森答:"她不说话,可是她在学啊!(She is not talking, but she is learning)"
我们把这话转述给康淇妈,我们都有内心的触动.这是一句童言稚语,可是却也满含真理,不会说话,一点也不代表她不在学习.不在努力,不在进步.而这在有些自闭症孩子中尤其是这样,我前不久看的美国著名的民间组织(Cure Autism Now)的创办人Portia Iverson的自传<<奇怪的儿子>>,写他九岁多一直没语言的儿子,用了很多的办法,还接受了ABA治疗的洛瓦斯教授的亲自指导,还是没有一点语言交流的能力.直到他用了那个印度妈妈的办法,用一块字母板让孩子自己用拼写来表达饿办法后,Portia看到了他那个一直没办法交流的儿子,神奇地自己拼写出了字和句子能和她对话了.妈妈又惊又喜,但是更多的是心碎,因为她问孩子,"那么这么多年,你怎么一点都会啊?",她儿子回答(用拼写)说,"我没说话,可是我在听啊".
或许在康淇小小的世界里,她的智力和能力也象春潮满池,一旦有一天,渠开水通,就哗哗地一泻千里了.
有一次,闻森想要康淇她们晚饭后在这里过夜,我们让他自己去和客人去说,闻森盯着康淇问,"你要不要在这里过夜啊?",康淇不理他,管自己吃着饭,她妈妈在一边帮她说,"我们不在这里过夜了,我们要回家." 闻森很严肃地伸出一个指头来制止康淇妈妈,"别这样,你让她自己说".
现在我把他们的照片找出来,惊异地看到孩子们其实在这两年里长了不少的个子了,他们的进步也和他们的身体一起成长.从一开始康淇到我家时的那种紧张不安,到后来的自如,再到以后的摹仿说话,象小蜗牛一样慢慢地爬,其他人或许不觉得,我们这些家长却能看得到蜗牛底下那道闪亮的前进轨迹.而闻森呢,我们让他学习接受改变,接受尊重别人的意愿,记得刚开始的那年冬天,本来讲好等闻森钢琴课回来后,康淇她们还会在家里等他回来,可是那天突然天降暴风雪,康淇她们没法再等我们回来,就先走了.我一路上顶着风雪,一面和闻森打预防针,让他先有出现意外的准备,但是到了家,闻森一见没了康淇,仍然是暴怒大闹.以后,我们两家每次商量在星期六碰头,闻森一无例外地先要求把钢琴课取消了再说.今年不光是康淇她们要走,闻森姐姐一家也要移居香港,一下子走了两家,我们怕闻森和妹妹接受不了,就慢慢地透露给他们,没想到他们出奇地平静.
再以后,就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见到康淇了,往事不可追,来者不可预料,说不定几年后,再见康淇,她一口京片子能把闻森说得一愣愣的呢,而闻森呢,我也不知道今后他会怎么样?是被"主流"了呢,还是继续"特教"?是成为"牛顿"呢,还是"马顿"?但是不管怎样,我最希望的是,他能永葆那颗赤子之心.



2005年康淇,闻森,闻莺在自然博物馆:
http://pg.photos.yahoo.com/ph/binfeng2000ny/detail?.dir=cabd&.dnm=d237re2.jpg&.src=ph

2008年和康淇在一起:"Talk to me":
http://pg.photos.yahoo.com/ph/binfeng2000ny/detail?.dir=2b0dre2&.dnm=78f0re2.jpg&.src=ph

2008年,和康淇,康淇妈妈一起过吊桥,闻森先过,再回头帮康淇:


1) http://pg.photos.yahoo.com/ph/binfeng2000ny/detail?.dir=2b0dre2&.dnm=5938re2.jpg&.src=ph

2) http://pg.photos.yahoo.com/ph/binfeng2000ny/detail?.dir=2b0dre2&.dnm=5ad8re2.jpg&.src=ph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78#
发表于 2007-4-26 08:46:04 | 只看该作者

re:为你们感动。

为你们感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79#
 楼主| 发表于 2007-4-30 05:12:24 | 只看该作者

re:<<扔进大海里的小金鱼---生活篇>>...

<<扔进大海里的小金鱼---生活篇>>

"第二次理发"

今天下午我带闻森去了"生平"的第二次理发店里的理发.
因为有第一次的经验,他知道去店里剃头,也可以不用电动剃刀的,可以光用剪子剪,第一次看他理发完不害怕了,就马上和他敲定了一个月后再来同一家店理发,因为他的头发实在太长了,第一次又紧张,头快缩进脖子去了,我也适可而止让理发师早早停了.就等着着第二次去再披掉点头发.
前两天一直在给闻森预热,和他敲定星期天理发的事,他要求的是同样的店,同样只用剪子,理发前同样要去中餐馆吃饭,和上图书馆,这都没问题.但是他问起了是不是同样的那个小伙子给他剪,我就先打好预防针了,因为人家不一定在,即使在也不一定轮到他.我把闻森的这个心理期望先打破了,免得到时候他会失望而闹点麻烦出来.但是他也记得了上次对他的要求,就是理发时头不要乱动,每次我提醒他星期天理发的事,他就自己表一下态:"这次我头不乱动了".
结果,等我们进了门,只见那个小伙子正等活呢,精明的老板娘就认出来了,"小帅哥来了,只要披点头发下去就好了".这次闻森就好多了,我们基本上完成任务,把他两侧和后脑的头发削到了正常的可接受程度.
但是我一看事情顺利,就想得寸进尺.就要求闻森去洗头,闻森当然不干,这本来也没事先讲好的,又是第一次在外面洗头,这个他不肯的,但是他也知道在家里洗,他很恨洗发液流进眼睛里,而这里是躺着洗的,眼睛不用担心,他有点听进去了,但是要是要我硬是把他拉到椅子上躺下,闻森说,"会痛吗?要多长时间?"
理发师看到闻森那种紧张的样子,说你孩子胆子很小啊.我回答,"胆子是小,但主要还是他是个自闭症,头部各个器官都过分敏感."小伙子问那他吃药吗,我说没药可吃,现在还不知道这个自闭症是什么回事啊.
小伙子手脚很快地洗完了头,闻森觉得这洗头也没什么不愉快,一脸轻松地跳下椅子来,我趁机和他敲定了下次理发时,我们再加上洗头.
现在总算把理发的基本任务搞定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80#
发表于 2007-4-30 16:14:34 | 只看该作者

re:终于找到您这里了,慢慢地知道了秋爸爸是双...

终于找到您这里了,慢慢地知道了秋爸爸是双胞胎,知道您也有发育完全正常的女儿,在以琳的这几天,我不再心神不宁,谢谢您的回帖。您的宝贝日记还没能仔细看来,以琳“海量”的信息需要我消化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以琳自闭症论坛

GMT+8, 2024-6-8 11:32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