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回方姐: 乐乐在转化注意力方面...
回方姐:
乐乐在转化注意力方面基本没有问题。转换方位词?那是儿科啦。
我们家有小黑板,挂在书房里。我用它来让乐乐学抄板书。
我试图整理你想要的东西,挡不住白天在单位忙,晚上又对儿子忙,还真不容易抽时间。宽限个几天好了。我想整理的东西,以建立数量概念为例,描述从一开始到比较牢固地掌握,需要哪些步骤和教法。当然还有其他的方面。
顺便说点乐乐其他的事儿。
今年以来,乐乐在饮食上进步比较大,吃菜的范围明显宽了。蔬菜方面,黄豆芽、油菜、韭菜、白菜加入了他的接受清单,加上原本就爱吃的番茄、土豆、各类豆及豆荚、黄瓜等等,也算比较全了。
大块些的炖肉,也愿意吃了,不再需要特别做细。
我说乐乐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感觉有些开窍,一个表现是现在教给他东西,虽然也需要挖空心思来想合适的方式方法,但总可以化几个晚上之后,能够过一个坎。这对我也是一个激励,更加觉得时间的宝贵,一天天晚上都是宝贵的。
开窍的另一些方面,是指在认知上,初步有了一点自己能够延展的能力。比如抽象概念,以反义词为例,一段时间来并没有特别教,但是我和他对答的时候,比如像“爸爸长得高,乐乐长得?”之类,连续往下说,他对答如流。有时候我给出稍微开放式的,比如“山核桃很硬的,什么吃的东西很软的?”他马上答“香蕉很软的”。“哎呀,这个牛奶很烫的,什么东西很冰的?”他说“棒冰很冰的”。“这张纸很薄,什么东西很厚啊?”他瞅瞅房间里,说“被子很厚的”。这些都是首次提问,能答得比较流畅,说明脑子里对这些还是稳固了。
现在比较需要进一步去突破的认知点,不在于客观性的东西。和他看图画书,有不知道的东西,我随口告诉他一句,比如说“这个是水仙花”,他很自然地借口说“这里桌子上有水仙花的”,然后对水仙花这个称谓一般再也不会忘记了。所以在这种客观性的认知上,问题不大。
要突破的是一些逻辑认知(我不知道用“逻辑认知”来概括是否合适和全面)。联想起F斑和老虎娘提供的“鹰架式语言教学”这样的东西,我觉得对于语言能力好的孩子来说,难点不在于句子长短和结构,这些他们容易会。关键在于逻辑认知和一些情感性的认知。
比如,让乐乐说一句“两只小鸟在空中自由自在地飞”,不困难,他看图说话也能说出来。但日常生活中,这么说话的孩子反而显得有问题了。生活中语言是这样的,我想象一下:
--宝贝,今天上午你去哪里了?
--都在家里。
--为什么呀?
--妈妈骗我,本来说带我去玩的。后来她要工作。
--那你在家干嘛了?
--看动画片,无聊死了。
--怎么会无聊呢?
--我爸就买了这么几张碟,难道不无聊吗。
一个5、6岁的普通孩子,上面的话是很轻松能够完成的。这些句子都很短,但是这其中的“骗”、“本来”、“无聊”、“难道”,对于我们孩子来说是很难的。
我之前把乐乐的5W解决了。在“什么时候”的教学上,要呈现给孩子多样性。比如,“什么时候”的答案,可以是“哪一天”、“几点钟”、“上午、下午或晚上”、“...之前”、“...之后”、“...的时候”。回答“什么时候”这样的问题,答案有:
“星期天到西湖边去玩”、“7点半起床”、“早上的时候做早操”、“冬天的时候去滑雪”、“睡觉之前要刷牙”、“春节的时候去外公家”。
这才是真正掌握了“什么时候”的回答。
细细说起来会比较多。一下子写到这么晚了,罢手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