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琳自闭症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请写明注册原因,12小时内通过审核)
楼主: binfeng200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关于RDI理解实践的读书笔记

[复制链接]
141#
发表于 2006-7-3 14:05:20 | 只看该作者

re:推荐大家看一下:特殊兒教養寶典(上)(下...

推荐大家看一下:特殊兒教養寶典(上)(下)
书中强调假扮游戏、游戏式干扰对特殊儿童身心发展的作用,感觉可以跟RDI配合起来使用。

國內外專家齊聲讚譽,特殊兒療育的新嘗試   

         國際知名早期療育權威葛林斯班醫師和兒童心理學家薇德博士,首度攜手將獲獎的研究成果及豐富的臨床經驗結合,匯整成一套特殊兒童教養指引。這套教養指引適用於所有「有特殊需求的孩子」,包括自閉症、廣泛性發展障礙、認知遲緩、語言遲緩、智能障礙、唐氏症、腦性麻痺、注意力欠缺症,以及聽力障礙、視覺障礙、感覺統合障礙等所有發展障礙問題。

         本書作者提出一個全新的觀點,幫助讀者重新認識這些障礙的特性,跳脫診斷標籤的限制,具體了解每個孩子個別的優點或問題;同時也示範一些必備的技巧、具體方法,以協助孩子掌握重要的里程碑,充分發展智力及情緒潛力。此外,作者葛林斯班著名的「地板時間」療法,能夠協助家長、教師及相關人員,利用類似遊戲的互動方式,幫助孩子確實提昇發展層級,並掌握過去不被看好的創造力和抽象思考能力。書中也舉出一些真實的案例,深刻描寫養育特殊兒童的酸甜苦辣心路歷程。

★內容簡介★

本書是國際知名早期療育權威葛林斯班醫師和兒童心理學家薇德博士,兩人首度攜手將獲獎的研究成果及豐富的臨床經驗結合,匯整而成的一套特殊兒童教養指引。

這套有清楚步驟的統整方法,適用於所有「有特殊需求的孩子」,包括自閉症、廣泛性發展障礙、認知遲緩、語言遲緩、智能障礙、唐氏症、腦性麻痺、注意力欠缺症,以及聽力障礙、視覺障礙、感覺統合障礙等所有發展障礙問題。

作者提出一個全新的觀點,幫助讀者重新認識這些障礙的特性,跳脫診斷標籤的限制,具體了解每個孩子個別的優點或問題;同時也示範一些必備的技巧、具體方法,以協助孩子掌握重要的里程碑,充分發展智力及情緒潛力。

書中介紹了葛林斯班著名的「地板時間」療法,能夠協助家長、教師及相關人員,利用類似遊戲的互動方式,幫助孩子確實提昇發展層級,並掌握過去不被看好的創造力和抽象思考能力。書中也舉出一些真實的案例,深刻描寫養育特殊兒童的酸甜苦辣心路歷程。

上冊內容包括:「第一部份:發掘每一位兒童的個別優、缺點,發展能力及障礙」以及「第二部份:促進情緒和智力的成長」:詳細說明「地板時間」療法的獨特技巧,以及如何應用在幫助特殊兒童增進其注意力、參與及親密關係、雙向溝通、表達感受和想法、發展邏輯思考能力。

★作者簡介★

◆史丹利‧葛林斯班醫師   

        國際知名的兒童心智科權威,美國精神醫學、行為科學及小兒醫學領域的臨床教授,也是一位臨床兒童精神科醫師、兒童心理分析家,曾擔任過美國國家心理衛生研究院臨床兒童發展方案的負責人。由於在工作上的傑出表現及貢獻,曾獲得許多學術獎項。有超過一百篇的學術著作,同時也是二十七本書的主編或作者,包括:《心靈的成長》(The Growth of the Mind),《嬰兒和兒童前期》(Infancy and Early Childhood),《發展取向的心理治療》(Developmentally Based Psychotherapy)等。

◆塞麗娜‧薇德博士   

        開業的臨床心理學家,擅長於嬰兒及年幼兒童的診斷及治療工作。是精神醫學院嬰兒心理衛生方案的教授,也是「零到三歲」方案負責人、委員、諮詢專家。有豐富的專業論著,帶領過三十次以上國內暨國際研討會,探討複雜發展問題的診斷治療。

 
◆羅冰‧西門絲  
         作家,著作包括《哭泣之後:父母親傾訴養育殘障子女的心路歷程》(After Tears: Parents Talk about Raising a Child with a Disability)、以及《互為一體的夫妻:療愈及轉化的故事》(The Couples Who Became Each Other: Tales of Healing and Transformation)。

★譯者簡介★

劉瓊瑛     

美國密西根大學社會工作研究院碩士,有二十多年兒童及家庭心理衛生臨床工作經驗,目前除在大學兼課及擔任臨床社工督導之外,並積極投入國內早期療育工作。譯有《ADDH兒童的迷思》、《結構派家族治療入門》、《回家》、《弱勢家庭的處遇》等多本專業書籍。

★精采內容摘要★

傳統上,我們常使用「症候群」的方式來檢視有特殊需求的兒童,譬如一些全世界通用的標籤如「自閉的」、「自閉相關障礙 」、「廣泛性發展障礙」、「智能障礙」、「唐氏症」等。同時我們也按照這些標籤來推斷預後狀況;譬如自閉的孩子,就被預期未來能發展的空間極為有限。這些孩子不被看好能進入大學就讀、或具有獨立生活的能力。智能障礙的孩子則被分類成不同的障礙程度,不同程度的孩子各有其既定的發展極限。

大部份的標籤反映出孩子的問題具有慢性化及終生障礙的特性;而伴隨這些標籤的障礙類型及預後狀況,也成為專業人員建議父母及父母設定未來目標的主要依據。

  這些假說的背後有一個支持的信念,認為被歸類為同一種症候群的孩子,彼此之間非常相似,且相同處應該多於相異點!不過最近幾年,當我們把研究重心由已經被診斷多年的大孩子轉移到才剛剛出現問題的嬰兒或年幼孩子時,卻發現很不一樣的現象──習慣被歸為同一種障礙類別的兒童,其實彼此之間還是有很大的差異;某些個案之間的相異處甚至多過於其相同點!我們發現每一個孩子都有其各自的神經系統,以及獨特的發展頭腦;每一個孩子絕對都是一種個別的類別!因此我們根據這樣的發現,發展出一套新方法來觀察及治療有特殊需求的兒童。

  這個方法必須仰賴父母親及專業人員有能力處理每個兒童神經系統的特性,能夠根據孩子的獨特性建立適切的治療方法,而非遵循以所有相同診斷兒童為對象的標準方案。父母親及專業人員若要執行這套方法,必須充分認識孩子的獨特型態;這些型態不只包括孩子的生理層面,還要涉及孩子如何與其周遭環境及他人互動。有了這些了解,才有可能針對個別兒童的需要,量身訂做一套合適的治療方法。

這套方法對於孩子的預後及發展有顯著的效果。許多診斷為自閉相關障礙的兒童都變得能與人熱絡互動且神情愉悅──與自閉症的定義剛好相反的特質。許多診斷為智能障礙的兒童也都能發展出與人溝通、推理、及問題解決的能力。


http://www.jcpublishing.com.tw/Products/Products_Detail.aspx?id=29
http://www.jcpublishing.com.tw/Products/Products_Detail.aspx?id=3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2#
发表于 2006-7-3 18:30:48 | 只看该作者

re:有位家长推荐了这个网页,对RDI理念还不...

有位家长推荐了这个网页,对RDI理念还不太明白者不妨看看:
ttp://star-angel.idv.tw/modules.php?name=Forums&file=viewtopic&t=2067
http://star-angel.idv.tw/modules.php?name=Forums&file=viewtopic&t=2074
http://star-angel.idv.tw/modules.php?name=Forums&file=viewtopic&t=2083
感谢飞飞爸及时翻译,我又明白了互动的广义的概念,中班教科书上有个例子就很好:两人分别拿张报纸放在胸前,举起双手轮流跑过来跑过去,报纸不掉,既有互动,又有智能提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3#
发表于 2006-7-4 15:27:31 | 只看该作者

re:谢谢BINFENG和飞飞爸,还有感恩,经...

谢谢BINFENG和飞飞爸,还有感恩,经过你们的解释,帮我理解得更清楚一些了!

我也想到幼儿园老师组织的活动中和孩子们自己的玩耍中有许多这样的活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4#
发表于 2006-7-8 19:26:19 | 只看该作者

re:协调扮演游戏:大家假装一起喝酒,然后...

协调扮演游戏:
大家假装一起喝酒,然后一起举杯,一起喝
这应该就是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5#
发表于 2006-7-16 11:51:05 | 只看该作者

re:楚老师来了,我们一样滴喜欢你,希望你因为...

楚老师来了,我们一样滴喜欢你,希望你因为你的爱心和才学而成长的更有力量。我们需要象你一样的特教老师!欢迎楚老师经常来“串门发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6#
发表于 2006-7-17 08:05:43 | 只看该作者

re:请教一个问题:RDI里面的活动是否包...

请教一个问题:
RDI里面的活动是否包括以食物为媒介的活动?
比如参照能力
有个孩子平时是很少参照的,但是如果给他吃一段时间的瓜子,然后把瓜子逐渐偏离最初的位置、逐渐的隐藏起来,这时候附以手势,孩子就能够参照手势找到瓜子。
请问,这是否表明孩子是有参照的能力的只是兴趣范围比较窄的关系?还是说这个孩子的参照只是停留在初级阶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7#
发表于 2006-7-18 17:38:34 | 只看该作者

re:我看到过一个比较有意义的参考数字——80...

我看到过一个比较有意义的参考数字——80%——如果孩子有80%的时间能够进行我们认为比较自然的参照行为,则认为孩子比较好地掌握了参照能力,因此我想认为这个孩子还处于参照的初级阶段应该是比较合理的。

另外,在一些关于婴儿发育的资料中讲述了孩子情感发育过程——孩子首先学会跟随父母的情绪变化,继而学会借用父母的观点、继而又学会理解别人的意图、然后学会分享内心世界、最后能够与伙伴拥有共同的回忆和期待。RDI其实是吸纳了些展理论而提出的,因此我们可以看到RDI的第一阶段是“情绪分享”——(基本上)就是“学会跟随父母的情绪而起伏”,然后第二阶段是“社会参照”——(基本上)就是“学会借用父母的观点”。看看这套发展理论,我们又能更好地理解RDI的阶段——参照是孩子在遇到不确定性的时候寻求从父母的眼神或肢体语言获得参考信息的动机和能力。
对“参照”有了这样一层理解,再来看上面说到的孩子找瓜子的例子,我们可以有更细致的观察。当瓜子被藏起后,我们也许可以有几个观察点——
1,孩子是否发现了变化(瓜子没了,这是一个不确定性),
2,孩子是否主动寻求你的目光或手势了;
3,孩子是否能从你的目光和手势获得信息了;
4,孩子是否能够根据获取的信息正确找到瓜子了。
有了这样的细分,我们对不同程度的孩子就可以有不同的期待,程度好的我们期待他能成功自然地完成整个过程,情况较差的孩子,也许他感到不确定性后只能看看你然后无法继续参照,但是这简单地顿一顿、看一看,正是孩子寻求参照的动机的表现,是一种十分可喜的现象,家长应该学会从这种观察中看到孩子的能力和希望,并小心地保护和强化这种动机(如进一步放慢节奏或提供协助如把瓜子放在一个其实非常非常容易发现的地方),直到孩子不但有参照的动机而且有参照的能力

还值得一提的是第一阶段“情绪分享”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基础,如果孩子在如上述藏瓜子的活动中连一点点向你寻求参照信息的意思都没有,那很可能是第一阶段都尚未巩固。孩子之所以首先向父母寻求参照,是因为他们在前期的共处中建立了依赖关系,在情绪分享的过程中,孩子逐渐相信父母的行为是安全地、可信赖的,所以当他们感到疑惑的时候,他们愿意“寻求借用父母的观点”——就是参照了。可见由情绪分享发展到参照能力是十分自然的过程,如果没有情绪分享,就不会有参照的动机,也就不会有参照信息的获取和应用等更复杂综合的能力了。其基础性重要性再怎么强调也不为过。

--飞飞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8#
发表于 2006-8-13 23:08:32 | 只看该作者

re:[COLOR=blue]【转贴】浅谈RD...

【转贴】浅谈RDI (1) (把感恩推荐的帖子内容帖过来)

我住在美国, 孩子在三岁时诊断出自闭症, 之后接受了一年半的ABA治疗, 学区提供一个星期十五个小时的ABA, 加上一星期九个小时的特殊儿童的幼儿园, 孩子在细动作方面的进步最大. 会自己扣扣子, 剪贴, 等等. 可是在人际互动和在语言方面几乎停滞不前. 在他三岁时, 我一点都不担心他的发展, 但是到四岁左右的时候, 我非常担心. 忧心不已.

快三岁时, 会说一点话, 偶尔有句子出现. 认很多的图片, 大多是中文, 会约两三百个常用英文. 大多是妈妈教的. 喜欢找妈妈玩, 偶尔跟哥哥玩. 眼睛看着人的时间还蛮多的. 认得所有英文字母, 认数字1~10, 认大部分的形状和颜色 会数数到二十(中英文都会). 其它的发展和其它两三岁小孩差不多, 除了说话表达能力差了些.

四岁时, 还是只会说一点点话, 认图还都是中文, 认知方面增加很少, 越来越少眼神接触, 因为口语表达不好, 因为沮丧就大哭的机率增加很多.

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 为什么以他三岁的程度, 四岁时却没有进步太多. 后来发现孩子并不适合用ABA来教导. 那用什么才合适呢? 自己做了 一些研究以后, 决定做RDI (Relationship Development Intervention).

RDI 是由一个或是一组顾问来指导父母, 保母或老师来和小孩做治疗. 中文方面的书籍有下面两本(解开人际关系之谜和儿童人际关系发展手册) . 在台湾还没有认证的RDI顾问, 美国也不是很多地方都有. 往往有些父母要开车一两小时去做治疗. 在台湾如果想做的话有两个方法, 一个是买上面两本书来研究一下, 照着手册上面的方法和自己的孩子做练习. 另一个是找一个机会带孩子来美国或是离台湾比较近的地方找有认证的RDI治疗师做RDA(Relationship Development Assessment), 看看小朋友是在哪一个程度, 应该由哪一个阶段开始作. 之后每个月或是每两个星期寄录像带给顾问看, 用电话讨论应该再做哪些新的活动, 旧的活动有哪些应该改进的地方. (要找顾问请到http://www.rdiconnect.com/RDI/consultants.asp)

我的孩子做了五个月的RDI, 姑且不论进步多少, 就光是每次孩子眼神发亮的盯着我, 很开心的要求我跟他一起玩RDI的游戏时, 我就非常感激这种治疗方法. 用这种融入生活 (life style) 的治疗方法, 我们一起洗衣服, 洗菜, 煮饭, 擦窗户, 洗澡, 散步……等等, 在这些活动中我们一起分享生活的乐趣, 让我觉得和这样一个小朋友一起生活有着无限大的乐趣. 更何况他现在开始会用眼神询问这是对的还是错的, 用眼睛解读别人的脸上表情的认同或不认同.

我很想把一些我上的课和做的一些游戏, 在网络上和大家一起分享. 我的小孩由第一级(Level 1: Novice)的第零个阶段( stage0:regulation, deregulation, regulation )开始, 现在大部分在做第一阶段(stage1: attend 专心)和第二阶段(stage2: reference 参照能力)的活动.

书上没有第零个阶段, 第零个阶段是让孩子注意到游戏的惯性(pattern), 突然终止, 让小孩要求游戏继续下去. 例如一个大人抱着孩子做下来, 轻轻的前后摇摆, 好像抱着小婴儿摇晃一样, 嘴里说着’摇呀, 摇呀, 停止.’ (rock, rock, stop) 摇两下就停下来, 再摇两下再停下来, 这样重复好几次, 一直到大人和小孩都很习惯这样摇晃的频率, 然后突然在某一次”停”的时候, 完全停下来不动, 不再继续摇晃, 看看孩子的背会不会试着往后压或是往前摇, 这就是互动的开始, 孩子在修补刚刚终止的动作, 所以大人再继续帮他摇.

下面有一些这个阶段( stage0:regulation, deregulation, regulation的活动给大家参考
1 rock, rock, stop (摇呀, 摇呀, 停止)同上
2. roll, roll, stop (滚呀, 滚呀, 停止) : 让小孩趴在花生球, 大龙球或是大一点的充汽球上, 往前滚, 往后滚, 停止, 嘴里说着’滚呀, 滚呀, 停止.’ (roll, roll, stop) 前滚后滚就停下来, 再滚两下再停下来, 这样重复好几次, 一直到大人和小孩都很习惯这样滚动的频率, 然后突然在某一次”停”的时候, 完全停下来不动, 不再继续滚, 看看孩子会不会试着球上滚动, 这就是互动的开始, 孩子在修补刚刚终止的动作, 所以大人再继续帮他滚.
3. walk, walk, walk, stop (走, 走, 走, 停): 大人牵着小孩的手, 走几步路, 停下来, 这样重复好几次, 一直到大人和小孩都很习惯这样走路的频率, 然后突然在某一次”停”的时候, 完全停下来不动, 不再继续走, 看看孩子会不会拉着大人往前走, 这就是互动的开始, 孩子在修补刚刚终止的动作, 所以大人再继续牵着他的手往前走. 如果孩子可以做的很好, 就不要牵手, 改成两个人拉着手帕, 如果拉着手帕也做得很好, 就不要牵手了, 让他自己走. 只是, 现在如果他要你继续走, 必须要有眼神的接触, 必须要抬起头来看着大人, 才能继续刚刚的动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9#
发表于 2006-8-13 23:10:20 | 只看该作者

re:[COLOR=blue]【转贴】浅谈RD...

【转贴】浅谈RDI(2)  

人际关系的发展每一个阶段有每一个阶段的重要性, 当我买了解开人际关系之谜和儿童人际关系发展手册的书籍回来, 也买了DVD影片( Going to the heart of autism, http://www.rdiconnect.com/resources/viewResource.asp?pid=200), 照着里面的活动跟自己小孩玩, 很奇怪的是, 小孩的反应有的和预期的一样, 有的和预期的不一样, 自己土法炼钢, 练了一阵子, 效果并不好. 找了RDI顾问以后, 才知道还有一个第零阶段( stage0:regulation, deregulation, regulation ). 没有第零个阶段, 做第一阶段(stage1: attend 专心)的效果也就受到了影响. 跟游戏治疗(floor time)以小孩为中心不太一样, RDI是以大人为中心的活动. 要得到孩子的注意以前(第一阶段stage1: attend 专心), 必须先让它能够跟大人建立密切的关系, 第零阶段的活动, 大多在教导孩子们习惯大人的存在与相处的模式.

再介绍一些第零阶段( stage0:regulation, deregulation, regulation )的活动
帮忙家务
1. 洗衣服: 带孩子洗衣服, 把洗衣桶放在大人旁边, 孩子站在洗衣机前面, 如果孩子不够高的话, 就让他踩在凳子上. 大人把脏衣服一件一件(或一小堆一小堆)拿给小孩, 小孩再把衣服丢进洗衣机. 大人一边递衣服, 嘴巴一边说, ‘洗衣机, 洗衣机, 洗衣服’ 这样重复好几次, 一直到大人和小孩都很习惯这样的频率, 然后突然在某一次把正要把衣服拿给小孩的时候, 抓住衣服不放手(或是把衣服拿很高), 有的孩子在这时候会用力拉衣服, 这时候你就可以把衣服给他, 让他把衣服放进去. 如果你的孩子抬起头来看着你, 你就要给他一个很大的微笑, 再把衣服给他, 当孩子抬起头来看着你的次数愈来越多时, 这时候表示, 你已经可以加入一些第一阶段的活动了.
2. 擦桌子: 拿一条大的抹布, 可以让大人和孩子一起把手放在上面, 刚开始可以抓着孩子的手, 轻轻的擦桌子, 一边擦一边说’擦桌子, 擦桌子, 停下来’ 擦两下就停下来, 再擦两下再停下来, 这样重复好几次, 一直到大人和小孩都很习惯这样擦桌子的频率, 然后突然在某一次”停”的时候, 完全停下来不动, 不再继续擦, 让孩子在修补刚刚终止的动作, 所以大人再继续帮他擦. 熟悉了了以后, 不要抓着他的手, 让他把手放在抹布的另一边, 两个人一起做.
3. 打蛋: 把蛋打在容器中, 握着孩子的手拿筷子或打蛋器打蛋. 一边搅拌一边说’打蛋, 打蛋, 停’ 打两下就停下来, 再打两下再停下来, 这样重复好几次, 一直到大人和小孩都很习惯这样打蛋的频率, 然后突然在某一次”停”的时候, 完全停下来不动, 不再继续搅拌, 让孩子在修补刚刚终止的动作.

在顾问(RDI certified consultant)那里做的活动和书上的活动不太一样, 而且针对我的孩子的情形坐一些修改. 我陆陆续续会把每星期学到的东西贴出来和大家分享, 下次我会贴一些第一阶段的活动. 家长如果有孩子年纪在四岁以下, 非常建议从第零阶段开始. 如果觉得自己孩子程度很好, 也要从他的能力以下的一两个阶段开始. 不要急, 做得过程, 大人要能够享受和他一起玩的乐趣. 孩子很敏感, 把RDI当功课做和把RDI当作一起玩的活动, 效果差很多. 本来RDI就是要教孩子体会人际互动的乐趣, 如果连大人都不能体会和享受和自己孩子互动的乐趣, 那要如何让孩子知道走出自己的世界和别人互动是一件多么有趣的事. 孩子看到爸爸妈妈和自己互动时发亮的眼神和开心的笑容, 这就是对孩子们最大的鼓励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0#
发表于 2006-8-13 23:13:07 | 只看该作者

re:[COLOR=blue]【转贴】浅谈RD...

【转贴】浅谈RDI(3)

做RDI特别注意的 一点是要常常小小变化一下内容, 例如上次提到的洗衣服,
洗衣服:
带孩子洗衣服, 把洗衣桶放在大人旁边, 孩子站在洗衣机前面, 如果孩子不够高的话, 就让他踩在凳子上. 大人把脏衣服一件一件(或一小堆一小堆)拿给小孩, 小孩再把衣服丢进洗衣机. 大人一边递衣服, 嘴巴一边说, ‘洗衣机, 洗衣机, 洗衣服’ 这样重复好几次, 一直到大人和小孩都很习惯这样的频率, 然后突然在某一次把正要把衣服拿给小孩的时候, 抓住衣服不放手(或是把衣服拿很高), 有的孩子在这时候会用力拉衣服, 这时候你就可以把衣服给他, 让他把衣服放进去. 如果你的孩子抬起头来看着你, 你就要给他一个很大的微笑, 再把衣服给他,
做了几次以后, 可以稍微改变一下, 例如在某一次把正要把衣服拿给小孩的时候, 抓住衣服不放手, 或是把衣服拿很高, 或是丢给他, 或是把衣服抛高让孩子接住, 或是孩子本来看准了, 就眼神离开, 只是伸手过去拿, 在孩子伸手的时候, 大人突然把衣服抽离开, 让孩子扑个空, 再把衣服拿在靠近眼睛的地方, 等他瞄你一眼的时候再给他衣服等等, 最主要的是抓住他的视线, 让他能够看着你.

不能请顾问, 自己做RDI也可以做得很好. 只是有一些循序渐进的窍门不好拿捏. 还有一些顾问重视的地方, 我们自己却忽略了. 自己做的时候, 如果有可能的话, 把它录像起来, 自己看自己哪里做得好, 哪里做得不好, 作一张表自己填写, 主要有下面几个问题:
1. 孩子是否投入活动中
2. 孩子是否眼神接触的频繁
3. 大人是否对孩子的反应给予适当的鼓励
4. 活动的难易程度如何, 孩子是否由活动中得到互动的乐趣
5. 大人是否由互动中得到乐趣

有时候我们急着要教孩子一些技巧而忘记了我们本来的目的, 那就是让孩子享受到互动的乐趣. 活动的程序是否正确并不重要. 例如有一次, 我们在做”我的想法是……”的活动. 我和小孩一起画一张图, 是一个人. 大人先说’我的想法是…脸’, 然后再纸上画一个大脸. 大人把蜡笔递给小孩, 小孩接着说’我的主意是…眼睛’, 然后小朋友会自己画一个眼睛, 画完以后会把蜡笔递给大人, 大人接着说’我的想法是…耳朵’, 然后再纸上画一个耳朵. 大人再把蜡笔递给小孩, 如此这般, 完成一张图画. 我活动的时候, 孩子常常漏说”我的想法是……”, 我要记得提醒他说”我的想法是……”, 而且, 当小朋友画完一个部位时, 没有把蜡笔交出来 还想在自己一直画下去, 我常常提醒他, 换妈妈画了. 我自己觉得这个活动孩子并没有参与得很好. 可是顾问一看到录像带, 就一直很高兴的说, ‘太好了, 太好了, 你看小朋友一直有很好的眼神接触, 而且他非常注意大人在画什么, 互动实在是太好了’. 这时候, 我才知道, 我自己太专注于要孩子照着游戏规则玩, 而忽略了他的眼神接触和互动的乐趣. 所以, 如果有可能的话, 家长把活动录像起来, 再看一次, 感觉会很不一样.

书(解开人际关系之谜和儿童人际关系发展手册)写得不错, 只是有一些活动是一连串上去的, 像是在第零阶段的一些活动可以一直延伸到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一直上去. 同样的活动因为小孩所在的阶段不同, 而稍稍有些不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1#
发表于 2006-8-13 23:19:43 | 只看该作者

re:[COLOR=blue]【转贴】浅谈RD...

【转贴】浅谈RDI 4

自己做RDI时, 做一张check list, 有哪些活动, 每天纪录. 每个星期更新一次活动, 看看哪一个可以继续做下去, 哪一个太难了先暂停, 哪一个已经驾轻就熟, 可以换下一个活动, 对刚刚开始的人很有帮助.

刚开始第零阶段的功课要做得扎实, 我们做了大约三个月的时间, 网络上有人说他们做了六个月的时间还在做第零阶段. 尽管我们现在大部分都在第一和第二阶段, 每天还是多少做一些第零阶段的活动.

下面是一些stage0, stage1的活动, 有一些活动, 我自己分不太清楚, 哪一个是第零阶段或第一阶段.
1.把第零阶段的活动串在一起, 最开始可以两个, 再来三个串在一起. 再来四个串在一起. (请参考浅谈rdi1和浅谈rdi2) 例如: rock, rock, stop (摇呀, 摇呀, 停止)+ roll, roll, stop (滚呀, 滚呀, 停止). 先做rock, rock, stop (摇呀, 摇呀, 停止)做一两分钟以后, 换到roll, roll, stop (滚呀, 滚呀, 停止) 做一两分钟以后, 再换到rock, rock, stop (摇呀, 摇呀, 停止), 再换到roll, roll, stop (滚呀, 滚呀, 停止) 做一两分钟, 刚开始由大人引导变换活动, 如此重复几次以后, 大人和小朋友都很熟悉这样的频率了, 在变换场景时, 不要由大人引导, 等待小朋友自己走到下一个场景.

2.放气球: 把气球吹满气以后, 在小朋友面前说’1, 2, 3, 放’, 如果小朋友喜欢的话, 放了几次, 他捡气球回来给大人时, 做一些吸引他注意的声音, 确定他有眼神接触, 才开始吹气球, 吹到一半, 吸一口气, 可是不吹出去, 等小朋友也学你吸一口气, 吹吹吹时, 在继续接下去吹. (或者是有眼神接触也可以, 看哪一个小朋友比较容易做到, 就选那一个做)

3.擦玻璃: 材料: 报纸或抹布两份, 清洁剂(喷玻璃用)两份. 在公寓得落地窗, 小朋友和大人一个人站在室内, 一个人站在室外. 一个人拿着一个抹布和一瓶喷玻璃清洁剂(如果怕危险, 里面可以装水让小朋友喷), 小朋友要能一上一下, 或是一左一又跟着大人擦玻璃, 大人擦到哪里, 小朋友要跟着擦到那里, 大人喷玻璃, 小朋友也要跟着喷. 透过玻璃, 眼神的接触, 分享情绪, 在擦玻璃时都可以加进去. 如果小朋友只想透过玻璃跟你击掌, 亲一下, 或是做鬼脸, 那也非常好. 如果他还没有办法跟着大人隔着玻璃做, 最开始就让他跟在大人旁边乱抹乱擦就可以了, 那也是很好玩的.

另外, 我把回复一位访客的问题也贴在里面, 给大家参考

眼神训练慢慢来

做一些有趣的事情吸引他的注意
stage 1 Attend
讲话讲到一半, 突然听下来, 让他看着你再继续
(先假装失声, 如果他不看你, 做一个很夸张的抽气声, 口吃或奇怪的声音, 如果他还是不看你, 你就假装手抓着喉咙, 说不出声音, 把自己的脸慢慢贴近他的脸, 确定他的眼神和你接触, 给他一个奖励的微笑, 再继续说下去)
多做一些RDI第一和第二阶段的游戏, 参考书籍有两本: 解开人际关系之谜和儿童人际关系发展手册

stage 2 Reference
Mr. Potato Head 是美国小孩常玩的玩具, 一个马铃薯形状的头, 上面有一些洞洞, 可以插入眼睛, 鼻子, 等五官. 大人坐在旁边, 刚开始时, 大人手里拿着马铃薯头, 小朋友前面有一堆五官, 要小朋友看着大人的脸部表情, 决定哪一个五官是大人希望小朋友放在头上的, 大人不说话, 可以点头或摇头表示是或不是, 可以用微笑或哭脸表示, 也可以挤眉弄眼的来表示. 如果小朋友不看你就自行决定五官要插进去, 你可以把马铃薯的头抽走, 有可以大声咳嗽或抽气提醒他注意, 如果你抽走马铃薯头, 小孩很疑惑不知道怎么做下一步, 你可以口头提示他试一试拿另一个, 所有的五官都是大人决定要拿哪一个. 如果这一个步骤做得很好, 多玩几次以后, 下一步就要连放五官的位置都是要参照大人的表情决定. 所以到后来, 小朋友需要拿起一个五官---参照大人的脸部表情---试着不同洞的位置, 一边试, 一边参照大人的表情, 不对要一个洞换一个洞, 继续看大人的脸---再拿起一个五官---参照大人的脸部表情---试着不同洞的位置, 一边试, 一边参照大人的表情, 不对要一个洞换一个洞, 继续看大人的脸---一直到所有的洞都插好了----看看成品, 用力的大笑或嘲笑他的眼睛长在脚上, 嘴巴长在头上, 手长在鼻子上等等. 活动中, 一个小朋友要看几十次甚至几百次才有可能完成. 哈哈, 他多看你一眼, 你就多赚到一次.

多做几种这些活动, 几个月下来, 他的眼神就会进步很多. 我们弟弟现在每次都有事没事就跑来看我是不是有什么好笑的表情, 他的aba治疗师也都大力称赞他的眼神接触增加, 时间拉长很多.

没有Mr. Potato head, 我用积木也照玩, 拼图也照玩, 随便剪个纸或是碎布当作是五官, 在纸上或是布上画一个圆圈当作脸, 也可以玩得很开心喔. 加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2#
发表于 2006-8-14 15:14:31 | 只看该作者

re:[B][COLOR=blue]RDI不仅...

RDI不仅仅应用于自闭症儿童的教育

当我听到月儿明提到RDI理论时,觉得很棒。这些理论实际对于普通儿童也是有效的,只是我们应用了,没有上升到理论。

昨天与蕊儿在家中,她要与我“蹬脚”比赛。
我们脚板对脚板,然后听口令:“一、二、三”开蹬。
她说我赖皮,还没有开始就蹬,让我听她的口令。
她要求是前后蹬,我偏要往两边蹬,把二人的腿劈成八字。
我们玩了一遍又一遍,从沙发上玩到地板上。
她叫:“爸爸,快来救我!”
我喊:“老公,快来救我!”

她在卧房看书,我凑过脸去,张大嘴巴,朝她的脸使劲“空”咬下去,拔腿就跑,她拔腿就追,都逃到了“避风港”身边。“避风港”笑我们“两个疯子!”

呵呵,这应该是100%的RDI模式吧。
蕊儿:12岁,普通儿童,丫丫的表姐。暑假后就读初中了!

在她小时候,我们几乎每天傍晚都要带她到草地踢球,在草地或地板上“划船”,在家打玩具“保龄球”以及坐在二郎腿上“摇啊摇”的游戏等。这些游戏实际上也适合于自闭症儿童的RDI训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3#
发表于 2006-8-14 18:59:07 | 只看该作者

re:是的,其实RDI可以说只是还孩子一个正常...

是的,其实RDI可以说只是还孩子一个正常的心智成长过程而已,人际关系成长理论是RDI的最核心理论,绝大多数正常的孩子都是沿这样的过程成长的,只不过正常的孩子发展过程十分流畅迅速以至于我们不会去仔细去拆分来观察其过程,而自闭症孩子则需要我们放慢脚步耐心地循序渐进地培养每一阶段的功能而已。

上周去参加了一次自闭症讲座,谈到语言训练时,老师展示了一张普通话发音的顺序表,这张表告诉我们诸如:b m 等发音时最容易、一般在几岁形成;zh ch sh等翘舌音是比较晚才形成的等信息。有了这张表可以评估孩子发音发育到什么阶段,现阶段应该着重培养哪些发音等,十分实用。飞飞虽然没有语言问题,但是这张表给我的冲击还是巨大的,不禁发出感叹“专业的就是不一样!”。继而引起的共鸣是,RDI不正是同样的道理吗?——一套细致的发展理论提供仔细评估和循序渐进的可能。
RDI又是有难度的,“爬、坐、站、走、跑”“b m——zh ch sh”的发展顺序都十分易于理解,而人际关系发展的顺序则较为抽象,因此需要更细心地去琢磨和体会,也需要我们在这里不断地讨论和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4#
发表于 2006-8-14 23:36:07 | 只看该作者

re:今天才第一次看到这么多关于RDI的讨论,...

今天才第一次看到这么多关于RDI的讨论,感觉很有吸引力,只是本人还从没实践过,真有些心急!请问RDI的书在那些网站可以买到,具体书名是什么?中山三院的书可以吗?我还没买就看到一些帖子上写的哪些书已过时了。能否介绍一些最新的书籍,中文的。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5#
 楼主| 发表于 2006-8-15 12:47:30 | 只看该作者

re:《揭开人际关系之谜》和《儿童人际发展手册...

《揭开人际关系之谜》和《儿童人际发展手册>>
目前RDI正式出版的书有3本,都是1.0版本。

其中翻译成简体中文的有两本,分别是《活动手册》的上、下册,上册是1-3级,下册是4-6级。
中山三院出版(好像是两本120人民币)电话号码:20-87563296

翻译成繁体中文的也有两本,分别是《活动手册》上册以及《解开人机关系之谜》,是台湾九周文化
出版社出版,加上邮寄费两本大约260人民币左右,在台湾金石网站可以订购:http://www.kingstone.com.tw/

光盘目前没有中文版,只能从美国买英文版的,3.0版本,150美金。

至于过时不过时的说法,也不适用这里,他们的版本是在更新,但都是在原来的基础上补充,没什么过时的隐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6#
发表于 2006-8-15 15:55:23 | 只看该作者

re:不可懈怠孩子到达RDI第三四阶段...

不可懈怠

孩子到达RDI第三四阶段后,就能自发的和小朋友进行部分游戏了,这时候家长特别容易懈怠,比如我[em12],现在基本上没有紧扣RDI的目标来活动,与孩子在一起都是顺其自然的玩,没有主动去设计一些“机关”,加入RDI活动的元素。现在我也是迷途知返了,既然认同这个理论,就应该坚持下去!

我自己感觉在活动中培养孩子的自信心特别重要。虽然我们在“训练”,但不能给孩子压力,只要他显示承受不了这种变化,就应该赶快退回去,等我们想到更好的办法再继续进
行!其实较低阶段的活动多做点时间也没有任何坏处,基础打得牢,以后进展更快!

刻板与协调
刻板与协调是一对矛盾。RDI第一级第三阶段是协调,第四阶段是变化,目标都是孩子能接受变化,并自发调整自己的行动来配合这种变化,最后是以变化为乐。当达到以变化为乐事的时候其刻板行为应该有很大的改善了吧。

所以我们并不刻意地纠正孩子的刻板行为(转移注意力不属于强行纠正),对孩子上课下位子之类的事也是作为一种衡量的指标,当孩子的RDI水平提高后,这些就会自动减退。从丫丫的身上,我确实看到了效果,以前我很头疼的纪律问题,现在基本上没有了,当然,她现在还在幼儿园中班,还没有经受上小学的考验,所以我们还需要继续努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7#
发表于 2006-8-15 16:44:18 | 只看该作者

re:中山三院的书不能邮寄,外地的买不到啊,怎...

中山三院的书不能邮寄,外地的买不到啊,怎么办????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8#
发表于 2006-8-15 17:27:14 | 只看该作者

re:好一句“不可懈怠”!我等懈怠久已!今...

好一句“不可懈怠”!
我等懈怠久已!今年春节前我就计划写一份飞飞情况的总结,拖拖拉拉到3月份终于写好,并提醒自己要有计划,转眼半年又过去了,期间去过以琳观摩、接触阅读了不少RDI资料、“买”了不少相关书籍、与很多家长有过交流,有过不少“赶紧做计划”的冲动,可是至今仍然是没有计划!甚至最近感觉有意义的活动越来越少了,本来我把发帖作为提醒自己不断学习的一种方式,可是一忙(忙?借口!懒散是真!)就连帖子也少写了!
最后发现怎样提高自己的执行力反而是最大的问题!可恨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9#
发表于 2006-8-15 22:00:19 | 只看该作者

求助

今天才第一次看到这么多关于RDI的讨论,感觉很有吸引力,只是本人还从没实践过,真有些心急!请问RDI的书在那些网站可以买到,具体书名是什么?中山三院的书可以吗?我还没买就看到一些帖子上写的哪些书已过时了。能否介绍一些最新的书籍,中文的。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0#
发表于 2006-8-16 23:23:12 | 只看该作者

感谢binfeng2000!

不好意思!昨天我查了一下用户专区,没看到回复的帖子,所以又发了一帖。这时我才看到binfeng2000已经把我的问题答复的非常清楚,在此表示感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以琳自闭症论坛

GMT+8, 2024-11-25 00:56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