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琳自闭症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请写明注册原因,12小时内通过审核)
楼主: binfeng200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关于RDI理解实践的读书笔记

[复制链接]
41#
发表于 2005-12-22 09:51:45 | 只看该作者

Re:关于RDI理解实践的读书笔记

工具性互动和情感分享型互动



这两天在看RDI的书,看到工具型互动与情感分享型互动,觉得很受启发。以前我们不懂得它们间的差别,只觉得孩子只要主动邀请或参与我们的游戏就是很好的表现了,现在看来我们可以更多发起情感分享式的互动。

我想举个例子,丫丫常要求我和她玩守株待兔的游戏,但在这里面,她不允许我们变角色,变台词,我一定要扮演老狼和农夫,而她扮演小兔子和农夫的老婆,说的话一定是那几句,这就是要严格遵照剧本的工具式互动了。

在送丫去幼儿园的路上,我用不同的方式走过地上的小格子,有时双脚蹦,有时单脚跳,有时跨过去,丫丫这时会开心地自动模仿我的动作变化而前进,这应该是属于情感分享式互动吧,因为她会参照,调整自己来配合我。

不知我分析得对不对,飞飞爸多指教啊!另外,谢谢你给大家分享这么多宝贵的资料!



丫丫2001年8月生,一个可爱的小姑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2#
发表于 2005-12-23 11:43:04 | 只看该作者

Re:关于RDI理解实践的读书笔记

再贡献一篇关于社交型语言的文章,原文有一些我认为不是很重要的部分我就没全译了,有些地方则是自己理解后在重新写出来的,算是意译,水平有限,还是建议大家看看原文。



飞飞爸

------------------------------------------------------------

http://www.rdiconnect.com/archive/newsletters/06102004/default.htm





强调“交流”比“语言”更重要



接着上一期的话题,我们继续讨论社交分享型交流的重要性。

很高兴经常可以从RDI的最前线――在线交流中得到反馈,最近的一次交流中,一个家长说“最近我们决定试一下使用陈述型的语言来和小孩交流(而不像以前那样提很多问题)。我们对结果感到十分惊喜,我们发现孩子对于陈述性的语句的响应确实要比对问句的响应要多。我们因被孩子忽略无视的沮丧感也因此降低了。”



在RDI中,我们鼓励家长80%时间使用社交分享型语言,20%可以使用指令性语言,包括训练时间和日常生活时间,主要有三个重要的目的:

1)为孩子树立榜样;

2)增强前额皮质的执行功能;

3)鼓励互动交流;

下面逐条来说明一下:



1. 树立社交分享型交流地榜样

一个有趣的现象是,我们这些“正常”的家长在与自闭症儿童进行对话时往往过多地使用了指令性语言。大家可以自测一下,想想你向小孩发问或者发命令的频率,你会发现出奇的高!如果我们希望小孩更多地使用社交分享型语言,那么首先我们自己要先多用,给孩子做个榜样。

(我们不能狭隘地把“榜样”理解为一些“显而易见”的行为,小孩子的模返能力真的是很强的,对于很多我们不以为然的细节习惯,都可能潜移默化地传授给孩子,包括语言、行为甚至性格,不要低估了自己的影响力,为了孩子,尽快改掉自己的坏习惯,给孩子做个好榜样吧。--飞飞爸)



我们认为以8/2原则来使用社交分享型语言和指令型语言是比较健康合理地,询问、请求、命令等指令型语言固然有其使用的必要性,而我们的目的是要建立一个广泛使用社交分享型语言的环境。





经验分享:请求他人分享观点、感觉和意见,分享、说明、讲述、示范

调节和修补:尝试通过自我的或者相互的交流提高协调性

好奇心:表达一种好奇心

参照:在困惑的时候参照别人的情绪反应

Allying: strengthening emotional bonds (the "we-go"). Celebrating, encouraging, bonding, empathizing, commiserating. Co-creating, joking.

(这一句不懂译,大家自己看吧)

期待:计划未来、预演

反思:反思过去的经验

(上面列举的是一些社交分享型语言的具体分类,我们期待孩子最后懂得真正地发至内心地使用这样的语言,但是首先我们自己要多用,原文列出这些类型,我想来想去好像都译得都不是很准确,建议大家还是自己去看看原文吧吧--飞飞爸)





2. 强化前额皮质的执行功能

研究发现自闭症患者有共同的信息处理紊乱问题,他们缺乏整合大脑“情感部分”(边缘系统)和“执行中心部分”(前额皮质)信息的能力。不管孩子有怎样的并发现象,不管孩子的功能有多高,这种信息处理的问题最终导致了大脑迅速地进入“信息过载”的状态。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自闭症儿童总是倾向于限制变化而建立一个静态的系统。这种拒绝“动态系统”的来降低自身焦虑的倾向,对于自闭症孩子的交流、社交功能、解决问题的能力、灵活性、适应性、情感发展和执行功能都有重大的影响。

最近一份研究显示,社交分享型的交流能够刺激大脑前额皮质,而指令型语言不会。可以测试一下你自己有没有这种感觉,假设我们正在看一幅农场的图画,有马、驴子、山羊和鸭子,想象一下以下两句话哪一句更能让你产生联想:1)指着驴子说“这是什么动物?”;2)指着驴子说“哦,好胖一只驴子!它好像在笑诶!”

我们从多年的康复研究中了解到,受损的或未充分发育的大脑区域是可以通过治疗得到强化的,RDI的目标就是刺激和强化大脑情感部分和执行中心部分的回路,建议使用更多的社交分享型语言已经成为RDI2.0的一个核心内容。



3. 鼓励互动交流

通过使用社交分享型语言,我们希望达到的目的是“邀请”(而不是命令或要求)孩子进行互动交流。提出预设正确答案的问题、请求、提供选择、命令会给孩子造成压力,这些语言是指令型的而不是社交分享型的。

在最近一次网上消息板上,一个家长提供了很好的实例:“读完上一期关于社交分享型和社交工具型语言的文章后,我们决定试一下。我们使用社交分享型语言得到的反应比起不断向他发问要更快更多,我们觉得很惊喜!

例如,我看到孩子的身上有一些棕色的油漆,往常,我可能会问“你身上那些是棕色油漆吗?“”是怎么弄到的?“,我很可能需要重复问一次,然后可能得到一个不冷不热的简单回复,今天我换了个说法”我看到你身上好像有些棕色的油漆“”我觉得很奇怪是怎么弄到的?“,孩子立刻生动地开始解释他是怎样在课室里突然撞到棕色油漆然后把衣服弄脏的”

(对于文章中引用到部分家长很正面很立杆见影的效果,我觉得不必过分夸大,具体情况不同,我相信也不是每个孩子一听到社交分享式的语言就会马上变了样似的,事情总是需要一个过程的,关键的是要从根本上理解我们为什么要更多地使用社交分享型的语言,更多地使用社交分享型语言是如何对孩子产生影响的,然后持之以恒,改变我们的语言习惯--飞飞爸)

注意使用社交分享型语言的意图是“邀请”孩子参加互动。有一个家长曾经在在线交流中提到了如何利用社交分享型语言来“提取答案”,例如想知道孩子在学校的情况怎样。经验分享是一个相对复杂的活动,RDI的一项原则是做一些与发展水平想适应的活动,如果孩子对于分享他在学校的情况不感兴趣,那么很可能这个话题并不适合孩子。所有孩子,包括正常的孩子,他们都会分享属于他们发展级别的事物。在最初的级别,孩子能够分享多种的“元主题”如:即时的感情、怪脸、运动或者协调活动,我们越多地使用社交分享型语言,我们就越自然地聚焦于情绪分享。







<font size="1" color="darkblue">Edited by - panhj 重新编辑於 2005/12/23  11:44:43</font>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3#
发表于 2005-12-23 11:58:38 | 只看该作者

Re:关于RDI理解实践的读书笔记

这一篇文章,我没有全译,只是觉得后半截谈到社交分享型语言的部分很有参考价值。



--飞飞爸



---------------------------------------------------------------------------------------------

http://www.rdiconnect.com/archive/newsletters/04192005/default.htm





建立邀请式的交流环境

改变交流环境可以有效地改变孩子的语言使用情况,他们会更愿意和你交流并且愿意扩展出更多的交流方式,你可以做以下一些事情:

提高非语言交流部分的重要性

放慢说话的速度、使用更少的词句以增强思想过程

不要增加非交流性的言语

尝试使用简短的语句,如果孩子只能说两三个词的短语,那么你也要保持说两三个词的短语,如果孩子完全没有语言,则用很短的短语。

在孩子没有给出一个有意义的响应时,不要自己不停地说

强调交流的质量胜于数量

确保三思而后“言”,确保在期待一个响应前给孩子提供足够的思考时间(45秒)

按8/2原则使用社交分享型和指令型语言



社交分享型语言包括

分享情绪反应

比较、对比

回忆

头脑风暴

计划未来

肯定你的情感

增强协调

调解误会



例子:

“哇!”“太棒了!”“我们成功了!”

“我更喜欢那部黑色的车。”

“昨天我们看到一只可爱的小狗”

“红色这件可能比较合适。”

“明天我们打算做巧克力饼”

“我爱你!”

“这东西太重了!”

“我来啦!”

“对不起,我是说午饭前,不是午饭后”



指令式语言包括

取得特定信息或物品

让某人作出特定的响应

在相关的环境下背诵特定脚本

提示以得到特定响应

测试知识



举例:

“穿上外套。”

“你要哪一个?”

“今天做什么了?”

“把气球给我。”

“别去那边,过来这边”

“说‘谢谢!’”

“说‘再见!’”

“这是什么颜色?”

“看着我。”

“正确的答案是什么?”

“这个是什么?”(“这个英语怎么说?”)





-----------

飞飞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4#
 楼主| 发表于 2005-12-23 13:24:45 | 只看该作者

Re:关于RDI理解实践的读书笔记

一点点参考:关于80/20定律



80/20定律是一个没有多少科学论证,但可以从日常经验中得到启示的自然规则。它由美国作家Richard Koch 在他的 <<80/20 定律 :如何以最少的代价获取最多的成就>>中提出来的。

自然界和社会学有很多现象是和80/20有关的,比如:80/20是所谓的‘黄金分割’的一部分,社会上往往是20%的人口却享有80%的财富,等等。这里RDI也是借用了这个概念,“在RDI中,我们鼓励家长80%时间使用社交分享型语言,20%可以使用指令性语言,包括训练时间和日常生活时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5#
发表于 2005-12-23 13:40:55 | 只看该作者

Re:关于RDI理解实践的读书笔记

是的,对社交分享型和工具型语言使用8/2原则只是强调要更多的使用社交分享型语言的一个参考比例而已,并非刻板的要求。





-----------

飞飞爸



<font size="1" color="darkblue">Edited by - panhj 重新编辑於 2005/12/24  11:36:56</font>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6#
发表于 2005-12-30 14:10:53 | 只看该作者

Re:关于RDI理解实践的读书笔记

关于指令性语言与描述性语言,谈一点自已的体会:

指令性语言往往是提出明确的要求,让孩子做什么事或回答什么问题,我个人认为在孩子早期训练中或是在理解能力没到的情况下还是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因为这种语言易于理解,要求明确,对于星儿来说容易接受,但它们也要不可避免的负面作用:容易造成刻板,比如有的孩子父母不发指令就站那儿不动了,也不会主动陈述事件,由于旁边的人(父母和老师等)过多地使用指令性的语言,也会造成孩子不会使用描述性的语言,没有模仿对象啊,所以在生活中我个人觉得两者的确是要有个配比的问题,至于80:20这个比例,我的看法是不一定要那么准,其实我们可以把ABA的东西和RDI的结合起来,比如在给孩子发指令的时候,同时使用描述性语言,如叫孩子拿杯子的时候,同时用夸张的语气说:“哇!这个杯子真漂亮,有一条鱼在上面。”我们可以把拿杯子的指令反过来看作是一种辅助,当发现孩子感兴趣以后,慢慢把辅助退去,只说描述性的语言了,如果孩子感兴趣地把杯子拿来看了,或是跟着描述了,就达到目的了,而且慢慢也可以把描述性语言的比重增大,我觉得用这种方式来增加描述性语言比直接撤去指令性语言,换成描述性语言可能会好一些, 特别是对一些习惯了用ABA的方法来训练孩子的父母,或者是孩子还不能正确理解描述性语言的时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7#
发表于 2005-12-30 17:38:16 | 只看该作者

Re:关于RDI理解实践的读书笔记

<BLOCKQUOTE id=quote><font size=1 face="宋体, Arial, Helvetica" id=quote>quote:<hr height=1 noshade id=quote><b>此文由leicolen发表</b>。



     其实我们可以把ABA的东西和RDI的结合起来,比如在给孩子发指令的时候,同时使用描述性语言,如叫孩子拿杯子的时候,同时用夸张的语气说:“哇!这个杯子真漂亮,有一条鱼在上面。”我们可以把拿杯子的指令反过来看作是一种辅助,当发现孩子感兴趣以后,慢慢把辅助退去,只说描述性的语言了,如果孩子感兴趣地把杯子拿来看了,或是跟着描述了,就达到目的了,而且慢慢也可以把描述性语言的比重增大,我觉得用这种方式来增加描述性语言比直接撤去指令性语言,换成描述性语言可能会好一些, 特别是对一些习惯了用ABA的方法来训练孩子的父母,或者是孩子还不能正确理解描述性语言的时候。



<hr height=1 noshade id=quote></font id=quote></BLOCKQUOTE id=quote>

看了这段话,使我明白了许多,一直以来我都不知道怎样减少指令性语言还能达到我的目的.谢谢.非常感谢,以琳真的是一个宝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8#
发表于 2006-1-16 21:06:53 | 只看该作者

Re:关于RDI理解实践的读书笔记

和RDI有间接关系的一点分享:

周六下午在中山三院参加RDI培训时,非常高兴和(飞到花园里的)飞飞以及飞飞爸妈、(每天进步一小步的)小然以及小然爸妈、还有(小山成长记录的主角)小山以及小山妈妈见了面,大家第一次见面,真是开心!

看到掉了一个门牙的小山在教室的门口沙发上和一个小女孩伙伴在很自然地交流,还自豪而洪亮地对我们说:我考了个“双百”,还评上了三好学生!

问飞飞“飞飞,你在干什么呀?”飞飞看着我的眼睛说“我在写我的名字”。哇噻,“飞飞”两个字还真写得象模象样的啊!

问小然:“上学的地方XX冷还是深圳冷呀?”

回答“XX冷”,然后就跑开了。



看到宝贝们的进步,让我们觉得欣慰,对将来也多了许多的信心!





无论前面是风雨是阳光,我们和琳琳(2002年10月12日生)都将积极面对并继续微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9#
发表于 2006-1-11 14:26:22 | 只看该作者

Re:关于RDI理解实践的读书笔记

一段时间没有发帖子了,最近“事件记忆”“动机”“Declarative”几个概念总在我脑海里转,对飞飞的观察,事件记忆的缺陷十分明显,很多相片拿给他看往往只注意到其中无关紧要的细节;问起他高兴不高兴,总说高兴,问起他为什么高兴,总说一些于人无关的东西,心焦心急啊!如何是好?RDI所谓SpotLight/Lable方法始终未能很好把握,尚缺乏很深刻的体会,拍照录像似乎很难操作。动机,动机,我们总是说飞飞缺乏和小朋友一起玩的动机,怎样培养动机?RDI说事件记忆就是动机。Declarative似乎还好一些,起码我还是比较注意的,可是飞飞妈...,唉!



前几天加入了一个yaohoo的RDI组,发现信息和资源还挺不少的,有一篇题为

“LACK OF FEELINGS OF COMPETENCY

--AS AN OBSTACLE TO SUCCESS IN DYNAMIC SYSTEMS”的文章给了我不少提示,甚至可以说让我兴奋不已,它帮我把一些概念和关系理解得更清楚,它提供的操作指南又很具体实用,特翻译出来共享给大家。



飞飞爸





-----------------------------------------------------------------------------------------------



缺乏成就感——在动态系统获得成功的障碍





许多被诊断为自闭症的孩子十分缺乏自尊(成就感),这明显影响了他们在解决问题、协助别人解决问题甚至情感分享方面的动机和技巧。即使是在很简单的问题面前,他们也常常显得非常被动、缺乏情绪调节能力。如果能够在早期干预中直接建立成就感的记忆,将有利于孩子更容易地在动态系统中学习各种功能和技巧,本文为建立成就感提供了指南,并且提供了一些可以让小孩尝试去克服的“问题”。



成就感建立指南



1,记住:你的焦点是建立孩子解决问题(/协助解决问题)的动机,一旦形成了动机,有关的技巧和顺从性会自然形成,动机来自于对成功经历的记忆,因此从最简单的问题着手(如:把东西放到小孩能够得着的地方然后让小孩协助拿到)



2,首先,一边做示范一边讲述你是怎样解决特定问题的,(如:“哦!我的袜子掉了!没关系,我把它拣起来!”)。当然,最好的陈述就是用夸张的非语言陈述(如姿势、面部表情、声音等),但是为了明白起见,我们举了使用语言进行陈述的例子。只要突出非语言陈述(或简短的语言描述),就可以使本文所提供的做法适用于缺乏语言能力的孩子。



3,下一步,让孩子知道你又遇到了类似的问题,并且需要他的帮助。注意不要直接要求他们怎么做,而是简单地表明你遇到的问题,并间接暗示需要帮助(如:“唉呀!我的衬衫又掉地上了!”)[注释:请记住,所谓陈述性(不管是语言的还是非语言的),其特点在于不需要孩子对这些话有直接的相应,说这些陈述性话语的目的在于突出地让孩子感觉到有一个让他们解决问题的机会]



令一种突出“问题”的方法是具体指出孩子有能力解决某个问题,如:



“我想你一定知道扫把在哪里吧!”

“我想你一定知道这个怎么弄吧!”

“这对我来说太难了,不过你也许可以做得到!”



另外还可以用开玩笑的语气来进行表达,但前提是孩子要具备理解这种语气的能力,如果孩子只能刻板地从字面来理解这些玩笑,则不能采用这个方法

“你不懂怎么做吧!”

“你做不到的!”

“你不喜欢玩这个游戏是吧!”





4,如果孩子在运用示范的方法上有困难的话,可以间接提示“我知道该怎么做了…”然后至少等上45秒让孩子有足够的时间来处理信息,当孩子用好奇的眼神看着你并向你表达“该怎么做”的意思的时候,就是你再次示范如何解决问题或再次进行间接提示的最好时机。最关键的一点就是,等待孩子向你进行学习的动机。

[

请特别注意这个时刻,不要再空泛的谈动机了,“和小朋友玩”是基于很多复杂的基础的,现在没有形成,急也没用,还是好好把握孩子用惊奇的眼光看着你的时刻吧,可以明显感受到,这就是孩子动机闪现的一刻。

--飞飞爸

]



5,一旦孩子帮助你完成了一件事情,注意强调他所提供的帮助的重要性。一个人对于自身能力的认识,很大程度上是指一个人对于自己在给别人提供帮助时的角色和意义的理解。



你找到豌豆了!现在我们可以吃晚饭了!

现在我们可以穿上干净的衣服了!

我们做了一个这么漂亮的鸟屋,很快会有一些鸟过来这里住了。

谢谢你!这样弟弟就可以蘸点番茄酱了。



6,事件记忆的目标是对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成就感进行编码和回忆,因此,将相片或图画用于事件回忆时,一般需要两张,对应于问题出现和问题被解决的情境。



7,用并行框架(“同一件事情”)——顺序(“轮流”)或同时进行,这会在保持任务足够简单的基础上,让孩子感受到角色的变换。



8,情感分享和生产性的不确定性应该暂时延后,可以使用他们,但是不应该作为焦点,焦点应该放在让孩子感到成为一个成功的助手上。

[

注:

以上8条我这样分类,

第1条强调了这个指南的目的;

第2到5条是具体的操作方法,个人认为很有实用价值,值得反复体会、实践以至于变成我们对待孩子的一种习惯性做法;

第6至8条是一些相关的辅助信息

飞飞爸

]



一些可以一起解决的问题:

需要一个不在面前的物品

找东西

移动重物

忘了某个明显的事情

建立或重建一个结构

修补做过头或做得不到位的事情如投掷、跳跃等

处理溢出、掉下的东西





-----------

飞飞爸



<font size="1" color="darkblue">Edited by - panhj 重新编辑於 2006/01/11  14:36:51</font>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0#
 楼主| 发表于 2006-1-11 20:59:17 | 只看该作者

Re:关于RDI理解实践的读书笔记

飞飞爸真盖了。



请问你加入的是那个RDI YAHOO GROUP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1#
发表于 2006-1-12 12:22:31 | 只看该作者

Re:关于RDI理解实践的读书笔记

谢谢飞飞爸!真是太棒了,茅塞顿开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2#
发表于 2006-1-12 13:33:29 | 只看该作者

Re:关于RDI理解实践的读书笔记

感谢大家的支持!

刚接触RDI时,我并不知道以琳,也没打算发帖什么的,是飞飞妈不断地鼓励我上来的,现在想想,发帖至少有这样一些好处:

1,检验一下自己是否真的理解了一些观点,RDI中文资料太少太少了,没办法只能读英文的,自己英文水平又一般般,有些东西看了似懂非懂,中学时一个物理老师有一句口头禅我至今仍然记得——“似懂非懂,其实就是不懂”,我不相信我看了英文资料后那种朦胧的感觉,那就是似懂非懂,就是不懂,所以我让自己翻译,这推动我进一步地思考和分析,对于加强理解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2,写给飞飞妈看,这就不多说了,希望飞飞妈能够理解我的良苦用心,不要枉费我的心血,实实在在地沉下心来学习、思考和实践,半点浮躁不得,一切为了孩子啊!

3,制造话题,吸引大家一起讨论,以便加深理解。对于学习,我有一个很深刻的体会,一个观点、一个概念(例如“动机”),阅读过各种相关资料、进行过充分展开讨论后再回头看,跟只是简单的“知道”相比感觉是完全不一样的,充分理解一个概念后对于个人思维和行为的影响也比只是“知道”要深远、持久得多。这让我想起“庖丁解牛”,庖丁眼中的牛和我们眼中的牛一样吗?我们去解牛跟庖丁解牛,效果一样吗?答案显而易见。在RDI的理解上我们谁都不是庖丁,但我希望大家可以一起解RDI这头牛,说得更有抱负一些,一起解自闭症这头牛!希望通过不断地“解牛”,最后大家都成为“庖丁”!

4,如果观点和翻译基本正确,没有误导群众的话,也算是对社会的一点贡献。再次声明,本人知识基础和英语水平有限,大家有可能的话尽可能看原文,我的译文只能作参考,有什么谬误之处还希望大家指出。

5,结交了各位好朋友,这也不多说了,搞技术的,说不出感性的话来!



飞飞爸



附:

上一篇文章是在http://health.groups.yahoo.com/group/RDI_NC 里找到的

另外RDI网站上还提供了很多网络群组的链接,http://www.rdiconnect.com/RDI/RDISupportGroups.asp,我还没时间一个个去看,大家可以一起去挖掘一下啊,外国人在这方面已经走得很远啦!





<font size="1" color="darkblue">Edited by - panhj 重新编辑於 2006/01/12  13:34:06</font>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3#
发表于 2006-1-13 10:31:57 | 只看该作者

Re:关于RDI理解实践的读书笔记

一个活动的困惑



RDI第一阶段的活动中有一个是从盒子里拿出一个东西,故意说成是另一样,比如,拿出一个帽子,故意说,这是一双袜子,目的是让孩子分享幽默。



我试着做了一次,活动之前,我很担心丫丫会来纠正我“这不是袜子,这是帽子”,如果这样怎么办呢?



还好,当我用夸张的表情把帽子穿到脚上时,丫丫一直很开心地看着我,还附和我“这是一支袜子”,还学我把帽子往脚上穿。



我又拿出一条丫的小短裤,说这是帽子,然后把它戴在头上摇头晃脑,丫丫也特高兴地把她的小短裤戴在头上。



不过,可能是我准备不充分,加上自己对这个活动的理解也不到位,第三项拿出来的东西,丫丫好象就不感兴趣了,直接纠正我“这不是笔,这是梳子”然后就跑了



我觉得这个项目的开始比自己想象的要好,但到底应该怎样做呢?每次做几种东西比较好?



我想应该由家长主持多做几次,让孩子对规则有所领悟后,才能给孩子机会让她从盒里拿东西,并故意说错名称,这一步比较难啊。



丫丫2001年8月生,一个可爱的小姑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4#
发表于 2006-1-13 10:56:56 | 只看该作者

Re:关于RDI理解实践的读书笔记

分享幽默!惊讶!丫丫能做到吗?要求高不高?我甚至不确定同龄的普通孩子能否做到。

单独靠她自己,丫丫出现的这种困惑肯定是必然的。

要么就加上一个爸爸,在旁边点破这个幽默,像说:“哈哈,妈妈把裤子戴在头上了!太可笑了!”。这样会不会好一点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5#
发表于 2006-1-13 11:11:09 | 只看该作者

Re:关于RDI理解实践的读书笔记

我觉得对我们的孩子是要求挺高的呀。首先他得很清楚你拿的是什么,然后对你说错了会惊讶,看到你的表情又能领会你是故意说错,从而觉得有趣。



另外这个活动的目的并不是让孩子来纠正,而是和我一起享受这种故意犯错的幽默吧,好象是只存在于我俩之间的密码交流。



我的粗浅的理解是,让孩子自己“体会”这点最重要,所以我们要减少语言的干扰(也许我们觉得是在帮助她理解)。其实过多语言就象是拿着语言的鞭子不停地抽着孩子前进,这样他自己的思考和情感都没有时间和机会发展。所以我能理解飞飞爸总说不能废话太多,不过理解归理解,轮到自己,还是经常“废话太多,事后后悔”<img src="images/icon_smile_blush.gif" border=0>



丫丫2001年8月生,一个可爱的小姑娘。



<font size="1" color="darkblue">Edited by - 月儿明 重新编辑於 2006/01/13  11:38:43</font>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6#
 楼主| 发表于 2006-1-16 22:33:27 | 只看该作者

Re:关于RDI理解实践的读书笔记

在RDI的YAHOO GROUP上有个家长观察到了她正常发育的一个儿子具有怎样的灵活性的,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差距来:



“今天我观察到一个脑发育正常(NT) 的儿童是怎样具有“思维灵活性”(FLEXIBLE THINKING) 的,把这个和那些没有正常儿童可以作比较的家长分享,应该是一件乐事。



今天早上我们在一个室内游乐场玩,我两岁半的儿子甘比想坐在一个地方,但那已尽被一大一小俩兄弟占了。起先甘比坐过去,要那俩兄弟挪开他好去坐,但他们朝他喊:“不,不” 。甘比回头看我,但马上明白他不可能从他妈那里得到有益的帮助,所以又回去和那兄弟俩去吵,但他们寸土不让。然后甘比怒视着他们,冲向出口处,但又在门槛儿上粘着好象要人家明白他真要走似的,但他一直偷偷地回头看他有没有得到自己所希望的效果,那两个有没有动窝。他明白这一招也不会灵,又走回去了,脑子里又有了个新主意。他告诉他们应该去爬那个大木梁,很好玩的,他们不理。他又指了一个爬墙的地方,很好玩的,人家不理;又建议一个小山洞,很好玩的,人家不理;滑梯很好玩的,不理;小山包很好玩,爬上山顶在滑下来,真好玩,----不理;甘比想了几分钟,说了句:“看我的!” ,就跑过去把自己所说的每个都玩了一遍,玩完每一个都兴奋地大喊“真好玩!” 那俩兄弟中小的那个有一阵子受不了,想跳出圈外,但被他哥哥一把拉回来,命令到“别动!” 。甘比终于他已经想尽办法还是没用,就想回到我这里来告状,看到他一脸的失望,我建议我们去玩小火车吧,他马上同意这是个好主意。



每个能和人讨价还价这么长时间的孩子,长大了都会是个出色的律师 ----让我惊讶的是甘比的灵活思维。一个方案行不同,马上换一个。不光是用不同的策略,而且同一个策略也会有所不同。如果他明白自己达不到目的,他也会乐意转移兴趣,接受另一个目标。正常孩子的思维能力真是个奇妙无比的东西。 (SHELLEY)”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7#
发表于 2006-1-17 11:55:48 | 只看该作者

Re:关于RDI理解实践的读书笔记

<BLOCKQUOTE id=quote><font size=1 face="宋体, Arial, Helvetica" id=quote>quote:<hr height=1 noshade id=quote><b>此文由月儿明发表</b>。



......,所以我们要减少语言的干扰(也许我们觉得是在帮助她理解)。其实过多语言就象是拿着语言的鞭子不停地抽着孩子前进,这样他自己的思考和情感都没有时间和机会发展。

......

不过理解归理解,轮到自己,还是经常“废话太多,事后后悔”



<hr height=1 noshade id=quote></font id=quote></BLOCKQUOTE id=quote>

月儿明这翻话说得好!

“这样他自己的思考和情感都没有时间和机会发展。”==〉“这样(过多直接提示)他(孩子)没有机会!”

看到了吗?原来我们常常没有给我们的孩子机会,这是多么严重的错误!

反复地学习和讨论RDI之后,我现在知道“给孩子提供机会”是训练的最基本技巧之一,很多具体的方法,归根到地都是给孩子提供“机会”,都可以用“机会论”来解释。例如,敲敲桌子以吸引孩子的注意,这就是提供一个让孩子“主动”转移注意力的机会;例如在兴奋地活动中突然暂停,就是提供一个让孩子“主动”发起下一轮活动的机会;例如用declarative的语言说“我的xxx不见了!”就是提供一个机会让孩子“主动”地帮你找东西......当然,推而广之,我们也应该给自己一个机会去给孩子机会,通过不断地实践、体会,让自己形成随时准备给孩子提供机会的动机和习惯。



我想不存在“理解但是做不到”的理由!按照我们家长对孩子的关爱,我想只要知道是有益的事情,我们都会倾尽全力去做到,所谓“理解但是做不到”其实只是理解还不够深刻!有时侯是骨子里的信心问题!(注意我不是在批评月儿明理解不够深刻,只是分析一下常说的“理解但是做不到”这句话背后的本质,以便能更好地“理解”并“做得到”。学习RDI有一段时间了,我现在对于怎样把一个RDI观点引入我们的思想直至让这个观点成为我们行动的指南也有一些体会,这个引入、理解、成为行动向导本身需要一个过程,不断地“反思”是加速理解的方法,我在论坛上发帖其实也是我自觉寻找机会加深理解的一种手段,当然如果发的帖子同时也有助于激发讨论、增强理解的话,我会更高兴!)



飞飞爸



<font size="1" color="darkblue">Edited by - panhj 重新编辑於 2006/01/17  12:47:36</font>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8#
发表于 2006-1-17 14:14:57 | 只看该作者

Re:关于RDI理解实践的读书笔记

关于动机



各位家长在实践RDI过程中的感想和经验让我受益非浅,我在对孩子训练中也在学着葫芦画瓢,努力应用一些RDI概念和活动来干预孩子。

关于培养孩子“动机”方面,我学ABA过程中有些理解,也可能是误解。谈一下,和大家交流。



我的理解,在ABA中不讲动机,只讲行为。

这一点让人很容易觉得ABA“舍本逐末”嘛!我在刚开始接触ABA的时候,也是很不理解,也是这么认为。

我们都是很希望“寻本溯源”。最好了解孩子是怎么想的,想从孩子的思维着手来改变他的行为。

像多数家长的想法一样,我通常会说孩子,“哦!他想喝奶了,他想要玩具!”等等。

看到孩子这样做或那样做,觉得总是有原因的,通常都以为是因为他“想”这样做,他“想”那样做。



所以,曾以为,在考虑孩子为什么会这样做的时候,总是觉得如果我们搞清楚了孩子是如何想的就好办了。并且以为,我们教孩子,就是让他按照我们推荐的思路去想,这样他们就会做有意义的事,而杜绝他那些怪异的想法和思路,从而矫正他的负面行为。

我不说这样的看法完全错误(也许真的是错的)。我想去商店买点儿东西在前,随后才会行动起来,穿衣出门去采购。



思想在前,行为在后,这是我们都有的实际经历。

可是,在干预孩子的时候,你怎么知道孩子是如何想的?他的动机是什么?

没法儿观察,没法儿测量。只能是猜测!



比如,根据以往的经验,我猜孩子现在是想喝水了,但我可能猜错了。

这才有了这种现象,家长在孩子哭闹的时候,一会儿递上吃的,一会儿递上玩的,只盼哪一样可以哄住他停止哭闹。

我们已经知道,这些都是不妥的。

既然孩子的思想和动机是不可以被观察测量的,更加上,我们的孩子在表达自我感受上存在障碍,那么把它当作我们的干预对象和训练目标,显然也是无的放矢的。

尽管思想在前,行为在后,但是如果简单地联系起来考虑:要想去改变行为,就从思想入手,这听起来很有逻辑,一旦真正操作起来却是无从下手了。原因就在于思想或动机是无法控制的。

ABA恰恰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理解和应用于训练操作的。就是以行为的结果来影响孩子对行为的改进,并以行为发生的刺激控制来增强孩子正确行为的完成的可能性。



说到“本”,思想或动机的物质根本,那是大脑细胞的运作过程,可能涉及到神经生物学的诸多专业术语来,离子通道,膜电位,分子信号传导等等等等。从这些分子水平上研究大脑的意识思维,高深得很,那才是我们要寻求的终极“本”,属于奔向诺贝尔奖的研究方向,即使是各个神经细胞插上电极(有此类研究),获得的突破性进展,但对于了解思维这一生命现象,也只能算皮毛的皮毛,可以说,没法指望。

但是,行为科学的理论与实践,大量成功的实例与应用,的确给我们指导了一条对孩子可行的干预路线:从行为干预着手,不关注动机。



ABA中有“行为功能分析”这很重要的一个部分。它也是分析某项行为的发生前后的各种因素,从而确定该行为的意义。与分析行为的动机所不同的是,它不涉及内心世界的思维过程,仅涉及环境与经历。虽然专业的行为治疗师在做分析时,需要询问孩子的主观想法和感受,也会做出许多的主观判断,有猜测的成分,可能分析错误,这也许是技术问题,但是他进行分析的依据,都是可以被观察、被量化的行为事件。



思想或者动机,是不是行为的一种类型?严格地说,是。因为它是客观存在的,而且我们自己可以观察纪录到自己思想意识,知道自己何时在恐惧、焦虑、气愤状态下的思维过程。但是,思维属于“内隐”的行为,无法被他人观察记录,因而在作为训练者的家长,很难在这方面进行有效的操作。所以,ABA在用于孩子的行为矫正方面,基本上都是从外在表现出的行为着手。

行为的发生和后果,最终会对孩子的思维过程产生影响,像RDI中的“事件记忆”而获得动机,应该就是以往经历对当下行为的影响。这样说起来,训练孩子做“甜蜜的回忆”,从而增加他再次主动作为的机会,应该是很好的手段。

当然,ABA也肯定认同认知发展方面的科学观点,像分类、命名等等认知发展过程的规律性,在ABA训练项目设置上就是很重要的依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9#
发表于 2006-1-17 16:53:44 | 只看该作者

Re:关于RDI理解实践的读书笔记

<BLOCKQUOTE id=quote><font size=1 face="宋体, Arial, Helvetica" id=quote>quote:<hr height=1 noshade id=quote><b>此文由panhj发表</b>。



所谓“理解但是做不到”其实只是理解还不够深刻!<hr height=1 noshade id=quote></font id=quote></BLOCKQUOTE id=quote>



非常同意,还是理解不够深刻!



今天丫丫的老师批评我了,因为我在教丫折纸时话太多<img src="images/icon_smile_blush.gif" border=0>



另外我们发现丫丫现在非常喜欢模仿语言,经常把我们在训练中的一些话不分场合地去问别的小朋友。还有,丫丫的控制欲望似乎很强,只要她掌握了规则就想来主导,前面有位前辈说这样的孩子在社会参照的发展方面障碍更大。



因此语言干扰的问题必须克服,我得时刻提醒自己!



丫丫2001年8月生,一个可爱的小姑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0#
发表于 2006-1-18 01:04:03 | 只看该作者

Re:关于RDI理解实践的读书笔记



秋爸爸,孩子的思想和动机其实是不难发掘的,我举个我儿子学写数字的例子。



我儿子在3岁左右时,有机构的特教老师建议我教孩子写数字,我在家教了3、5天孩子很抗拒,到后来看到笔都不想拿,没办法1个星期后我只好放弃。我儿子是个超级汽车迷,我想不愿写数字,画汽车总可以了吧,果然儿子非常感兴趣,很快汽车画得有模有样,慢慢地自己晓得画车窗车门车灯电车的电线等等,画汽车的同时练习了模仿、运笔和画各种形状,他甚至会用鼠标在电脑上画汽车,整个过程没有强化物,没有逼迫,完全自觉自愿。一年过去了儿子开始写数字了,没有教他多少自己拿笔就会写了,而且有入迷的迹象。



孩子的兴趣也许可能成为他最好的动机。我个人认为ABA是个很不错的干预办法,但是也不能太拘泥于此,比如为了教小孩数数,让孩子坐到桌前10遍20遍的数,而且10遍里面还要达到一定的百分比才能说明他会了,否则还得练,想想看那个孩子哪还会有什么动机。其实我们可以找孩子喜欢的东西来数,喜欢车的可以数车,喜欢球的可以数球,好吃的可以数吃的东西。洗澡的时候可以数孩子的手指头,上楼的时候可以数台阶和楼层.....。

以上是我粗浅的看法,还望大家指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以琳自闭症论坛

GMT+8, 2024-4-30 19:11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