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砌墙"
在Six Flags里面,我知道有一个地方是闻森和妹妹都想去的地方,那是在Wiggle公园里的一个幼儿游乐场,大概这是一个给低幼儿玩的地方,很少有其它的孩子能和闻森一争,他乐得自由自在,所以他一直惦记着.
而我们也正好可以做一个缓冲的地方,让他们自己玩去,我们就坐一边上自己歇会儿,但是也能看见里面的动静.只见不久后,看见了闻森在里面飞跑,赶紧去提醒他这是小孩子的活动场所,不许他这么大的孩子在里面乱跑.
但是说了没多大的用处,这原因我也看到了,因为这次里面还有一个大一点的孩子,是个男孩,年龄要比闻森小一点,但是比我女儿又好象大一点,这男孩正想着去接近闻森,很可能是想一起玩.但是闻森看到了不认识的年龄相近的男孩子去接近他时,他的本能反应却是"逃",别人一接近,他就先跑开了,那男孩子觉得闻森在示弱,更起劲地追闻森,闻森就更跑得飞快,惟恐避之而不及.
这一出戏连我女儿也看出来了,她过来献计献策说,"爸爸,你看闻森是不是要学学怎么和别人谈话啊?别人一想过来和他说话,他就早跑开了."
女儿所见极是,我照办把闻森叫过来告诉他说,你应该先和别人说说话,先搞懂别人想要干什么,不能先自己跑开来,那你怎么才知道别人想找你干什么呢?
说是这样说,但是我知道不会有效果,因为这里面的原因还会牵涉到更深一层上的心理机制,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人类或者说动物界的基本心理之一:当对手来临,你是打呢还是逃呢?一只老虎看见了一只狼,老虎知道自己有胜算,就扑上去咬;一头麋鹿看见了一头狼,麋鹿知道自己不是对手,先逃了才说.
从很多的情况上讲,闻森就是那草原上最心惊胆战的那只食草动物,他最擅长的保护自己的办法,就是逃避,就是回避,就是自我封闭.他之所以逃,是因为他感觉到了危险,是他无法克服自己的惶恐,是他看见了前面的深草之中隐藏着的莫测的危险.和食草动物不同的是,闻森面对的不是非洲大草原,却是比任何草原更广更深更莫测的"人心".他之所以逃避,不是因为他受到的是物质上的危险,而是对对方心理的"不解",因为他不知道别人来接近他的目的是什么,而且从自己的经验上也知道,即使是知道了别人的来意,自己也不见得能和别人玩得起来,所以还不如先一跑为快,省得了那些因"交流"而起的种种麻烦.
让人迷惑的是,为什么在这么一个很"和平"的游乐场上,这么一个笑眯眯地想来一起玩的孩子,却在闻森心里是"莫测"之威胁呢?这在常人眼里真是不可理解的,就象是我这个六岁的女儿也看出来了闻森的不对劲,但我想这才是这一切的根本,这是因为外界的社交关系经过了他的心理折射后,却变了样.
美国一个著名的脑神经科学家,Oliver Sacks,在1995年出了一本书,叫"来自火星上的人类学家",其中他描述了"天宝"的一些思维机制:
"it has to do ...with an implicit knowledge of social conventions and codes, of cultural presuppositions of every sort. This implicit knowledge, which every normal person accumulates and generates throughout life on the basis of experience and encounters with others,Temple seems to be largely devoid of. Lacking it, she has instead to "compute" others'feelings and intentions and states of mind, to try to make algorithmic,explicit,what for the rest of us is second nature."
他说的是,象天宝那样的人,她们缺乏的是"常人"们对人际关系所具有的直觉和经验,所以她们在和人打交道的时候往往不知所措,因为缺乏这样的"心意相通"的"心灵感知"能力,所以她们只能靠自己的"逻辑思维"来判断别人的用意,来揣摩别人的想法,她得象一部计算机一样迅速地找出一个"算法"来,她如果能"算"出别人的意图来了,她就知道怎么样去应对了,但是如果她算不出来呢?她也可能象闻森一样望风而逃了.
这个说法非常地适合于闻森这时候的心理状态,因为他"算"不出那个男孩子的"意图"来,所以他只能避而远之.但是对其它的"常人"来说,别人的意图是不需要去"算"的,因为从别人的笑脸上,从当时的环境下,你应该能估计出别人来接近你也是善意的,这里毕竟不是非洲大草原,也不是那些街头强食弱食的"neighborhood",没必要这么防备和心惊的,所以我的女儿就搞不懂了,因为她是用第一"本能"去理解的,那就是"直觉",而闻森用的是第二"本能",那是逻辑.
对于闻森来说,如果对方的意图和行为,不是那么地"明明白白我的心"的话,他是搞不清楚的,他也有直觉,也能猜测,但是这些在实际生活中事情往往不以他的意志而转移,他的那些直觉和经验用不大上,即使用了他也没把握.大人教的很多理论,很多的策略,很多的办法,实际上对他来讲是递给了他一把青龙偃月刀,他临场的时候,即使知道有天降厉器,无奈耍不起来.
所以这么一个笑脸相迎的大男孩跑过来,闻森不知道他是来和他玩的,还是来欺负他的,即使是和他玩的,那玩什么?自己理解得了吗?自己玩的起来吗?这一切都是问题,这前途不可预测,我心戚戚,怎么办?跑吧.
但是在下面的一个地方,同样是别的孩子来和他接近,他却没跑.
这是第二天的事了,我们转战到了费城的"摸摸看儿童博物馆",里面有一个模仿建筑工地的游乐区,大家可以把泡沫塑料的"砖块",象建筑工地一样运输,搬运,砌墙等等,同样的这也是一块低幼儿的活动场所,很少有那么大年龄的孩子们还会去那里玩的,即使有的话,也往往是去照顾自家的小弟弟小妹妹的.
但这也是闻森的最爱之处,他可以不用和别人竞争了,其它的小孩子也不会对他有"威胁".闻森进去后,就自顾自玩了起来,他来砌一堵墙,也没仔细考虑,就在中央的空地上砌了起来.很快地其它的小孩子引起了关注,有的孩子就过来了一起砌,闻森并没有去拒绝,因为很明显地别人来就是来砌墙的,因为闻森已经确立了这一条"算法"了,所以别人的意图不难揣摩,闻森这时候顾虑的是别的孩子是不是符合他的"砌墙规程",比如说,大的要怎么放,小的要怎么放,还好别的孩子还太少,一般会由闻森说了算.
但是这简简单单的一堵墙,也不是那么容易的,很快就有了那些捣蛋的,故意来把墙推翻,一不留神,斜刺里伸出一只小小的黑手,一捅,墙成了"柏林墙"了,那孩子的母亲一边道歉一边赶紧凌空把孩子抱走,闻森嘴一瘪,显出哭腔来,我赶紧干预,但也知道光劝慰也没什么效果,而且这么大的孩子也不应该光听好话软话了,我给闻森指出了他设计中的"漏洞",他在人来人往的"中央地带"砌墙,自然会有很多的事故,他不妨去边上靠着墙壁来"砌墙",这样又有靠山做依托,又没有人来干扰,那样才会安全.
闻森接受了我的建议,开始重起宏图,不一会儿,他妹妹也来了,但是妹妹的做法不符合闻森的"规矩",别的孩子会接受闻森的规矩,他妹妹就不会听他的了,所以我只得出来干预,判决这是闻森的设计,闻森是"总工程师",得照闻森的"规程"去做,这样没办法得罪了女儿,却能保障了工程的顺利进行.很快地这一堵墙已经在望了,我也急忙走了进去,想拍下这个"历史时刻",真是说时迟那时快,女儿把最后的半块砖砌了上去,却猛然间这堵'柏林墙"轰然倒塌,没有人去碰它,就这么地突如其来措手不及.我连照相的机会也没有.
周围的人一片惋惜,我注意地看着闻森的表情,这次真的功亏一篑,他却没有恼火,却是很胆然地接受了,我想这是因为第二次的砌墙,是帮他找到了一条正确的路,他也知道这样做的话就能成功,事实上也是眼看就要成功了,即使最后没有还是塌了,但是他已经尝到了胜利的滋味了,所以他没有必要再沮丧发脾气了.
对于情绪,很难有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办法来,而这里的一个例子可以说,与其说去疏导孩子面对挫折的消极情绪,还不如去教他如何克服挫折.
这是一开始那堵"中央地带"的墙,很快地一地狼籍,没办法留影.
这是后来"依墙而筑"的墙,还是没来得及拍下照,这里是闻森和妹妹在收拾,因为这次闻森墙塌了却没发脾气,所以还能让他们来收拾残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