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琳自闭症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请写明注册原因,12小时内通过审核)
楼主: binfeng200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林中的鸟儿唱不停

[复制链接]
741#
发表于 2007-9-16 22:15:25 | 只看该作者

re:好美的歌,那种淡淡的忧伤的味道,很喜欢,...

好美的歌,那种淡淡的忧伤的味道,很喜欢,如果能听到就更好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42#
发表于 2007-9-17 09:53:51 | 只看该作者

re:百度有,在mp3搜bad day就好.鸿...

百度有,在mp3搜bad day就好.鸿鸿哥哥以前也很喜欢这首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43#
发表于 2007-9-17 17:49:19 | 只看该作者

re:这么好的歌,我喜欢,我马上回去告诉秋实,...

这么好的歌,我喜欢,我马上回去告诉秋实,让他下载,他肯定喜欢.谢谢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44#
发表于 2007-9-17 18:17:49 | 只看该作者

re:已下载,真是首不错的歌,一些伤感,一些无...

已下载,真是首不错的歌,一些伤感,一些无奈,但更多是乐观,乐观去面对生命中的一切不如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45#
 楼主| 发表于 2007-9-19 06:17:47 | 只看该作者

re:<<扔进大海里的小金鱼---生活篇>>...

<<扔进大海里的小金鱼---生活篇>>

"结婚"

吃完晚饭再玩了一会儿,我提醒闻森该做作业了:"看起来三年级的作业要比二年级多得多了,你现在就开始做吧,今天晚上我们还有钢琴课呢."
闻森问:"什么时候我才不用做作业了呢?四年级吗?"
"四年级还有,只会更多些".
"那还要等到几年级呢?"
"你要读完小学,再初中,再高中,再大学,你就可能不用做作业了"
"但我读完大学,就该找女朋友结婚了"
"谁知道呢,说不定你高中,初中就会有女朋友".
"妈妈说了,我不能和Frances(他妹妹)结婚,也不能和Yida(他表姐)结婚,我只能去找个女朋友结婚,什么是结婚啊?"
"结婚就是先要两个人都爱着对方".
"如果我和贾斯汀(他过去的同学)都爱同一个女朋友,我们就要打架了"
(你看过我写的关于闻森对自然博物馆里两头巨大的阿拉斯加麋鹿为了争夺雌鹿的笑话吗?这就是他这句话的来源)
我正想乐,闻森阻止了我,"你别说,我只是开个玩笑".
闻森继续他的"婚姻观":
"男孩不能和男孩结婚,女孩不能和女孩结婚,王子不能娶另一个王子,公主不能嫁另一个公主,我不能和另一个男孩结婚,因为我不是女的,妹妹不能和另一个女的结婚,因为她不是男的....."
我想打断他一下,这是纽约,什么事不能发生啊?还是趁机给他动摇一下刻板思维吧:"有时候,男的也能和男的结婚,女的也能和女的结婚,这是他们自己的事,人家管不了的."
闻森问:"为什么?"
"闻森,也许你大了会明白吧,现在还是做作业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46#
发表于 2007-9-19 09:11:42 | 只看该作者

re:因为王子与公主,我女儿也知道了女孩要和男...

因为王子与公主,我女儿也知道了女孩要和男孩结婚。顺理成章,她说她要和弟弟结婚。本想纠正她,但转念一想,我们小时候都上了3,4年级,大家还安排兄妹,姐弟结婚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47#
 楼主| 发表于 2007-9-22 08:48:56 | 只看该作者

re:<<扔进大海里的小金鱼---学习篇>>...

<<扔进大海里的小金鱼---学习篇>>

"狮子吼"

过去在青藏旅游时,学到了密宗的一个名词:"狮子吼",用来形容法力的威力,比如说形容黄教的教主宗咯巴,就用"十万狮子吼"来形容他的法威.

本来闻森的老师再三提醒我不要去帮他做作业,说如果你帮他做了,他在作业本上都是做对的,我们就不知道他到底自己有没有掌握.我想随乡入俗,努力按老师的要求去做,只要老师不是在作业上指明要家长帮忙的话,我坚持不插手,即使闻森有时侯拼不出字来,也宁可让他空着.我努力学着压着自己的好奇和"好为人师",只是在他按照作息时间进入作业状态后,就远远地离开,学着当"甩手掌柜".

但是今天我无意中经过时,一眼瞥见他的作业本,这火就一下子窜了上来,这是一组比大小的作业,用">"和"<"来比较两个数字的大小,很简单,但是他的符号全反了过来.我知道这是他没掌握好这符号的意义,看起来很容易,但是很容易搞错,重新和他温习了一下符号的定义,他很快就改正过来了,还指令我离开,继续上网去,好留下他自己把错的作业订正过来.

但是下一个作业是:找出下列数字的规律,猜猜下一个最可能出现的数字是什么?

152  148  144  140  136  132 ____

闻森抓了瞎,问我怎么做?我过去帮他把题意重新读几遍,让他想一想这下一个数字应该是什么.闻森想了又想,终于说出来:"是129".

这时,你就能听到我们家里也有"狮子吼"了,当然不是"十万",只是一只狮子,不是威力无穷的法师,而是"黔馿技穷"的那只.

闻森一下子变成了哭脸,他知道我当时的脸色是真正的发作,他不敢再胡来了,但是也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办,还好他现在还能控制一下情绪,但是也在"哭"的边缘了.我想让自己冷静一下,回厨房里把给自己煮的泡面倒进碗里,再出来命令闻森去洗把脸,再回来做,这样他回来后,脸上的哭相也没了,我们俩人都冷静下来了,这样才可能继续下去.

显然,闻森是知道这是一个数列排序,凭影响知道下一个数字要小,但是没去想,没去算,等他重新搬起手指数起来的时候,我才知道他数的时候跳了一位数,所以得出的结论是"129"而不是"128".这个问题找到后,后面类似问题也很容易解决了.

今天其实是这学期的第二次"狮子吼"了,第一次是开学后的第一次回家作业,老师让学暑假中三件事,闻森就写"我去公园了,我去买东西了,我去....",被我一声"狮子吼"吓回去了,那个火啊!本来为了这个暑假,安排他第一次去参加"正常孩"的夏令营,去迪斯尼世界,去宇航中心,去海洋世界,结果他都不算啊,真是把好心当成了"驴肝肺"?

其实我知道这每一次的"狮子吼",都是心虚的"狮子吼",今年来后来没太多地加强学业,主要是关注他的情绪,社交,游戏能力,这学业上没抓什么,阅读,写作上的训练若有若无,自己松懈下来了.而现在是三年级了,这作业量一下子上去了,而且老师是准备让闻森参加三年级全市统考的(正常三年级的考试),这学业不抓不行了.

和闻森商量好了,明天先去买小学生字典,以后自由游戏的时间要砍下来了,得收筋骨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48#
发表于 2007-9-22 09:29:00 | 只看该作者

re:[QUOTE]这时,你就能听到我们家...

这时,你就能听到我们家里也有"狮子吼"了,当然不是"十万",只是一只狮子,不是威力无穷的法师,而是"黔馿技穷"的那只.

我简直要喷饭了,这是写我吗?即好笑又无奈,我想今后我儿子再怎么阅读困难,不过对“河东狮吼”这句成语一定会深刻理解并牢记在心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49#
发表于 2007-9-22 10:12:27 | 只看该作者

re:奇怪,怎么好像跟你同步啊。我正想写一个“...

奇怪,怎么好像跟你同步啊。我正想写一个“检讨”,检讨自己怎么老冲女儿发脾气的, 怎么去控制压制住狮子吼。虽然我是女的,吼起来有失风度,可是我门家现在我是又当爹,又当妈。
你那天“bad day" 也是我的“bad day".
自闭孩的父母都有太相似的经历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50#
发表于 2007-9-24 11:44:02 | 只看该作者

re:冯斌:终于走马观花的读完了你这个栏目。我...

冯斌:终于走马观花的读完了你这个栏目。我很钦佩你为孩子所作的一切。你是很有心的。作为学物理出身和以电脑为业的人,对自闭症和儿童心理捉摸的如此透,还这样的能写!你不怕打字吗?
最让我钦佩的是你把自己的上班的时间留到晚上,白天又要准备闻森的晚饭,辅导功课。值得星儿爸们好好学习, 这样我们星儿妈们就省心了,也可以偶尔看看言情剧了。

虽然闻森出语言较迟,可是他进步快得惊人。我们家的一岁多就说话了,现在也还没见什么大的突破。一方面这和闻森上了好学校,有好的家教有关,另一方面,我想知道,是不是他在出语言之前的语言理解力已经很不错了?我是想琢磨一下理解力,表达力之间
的关系。谢谢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51#
 楼主| 发表于 2007-9-24 13:08:04 | 只看该作者

re:<<扔进大海里的小金鱼---生活篇>>...

<<扔进大海里的小金鱼---生活篇>>

"你想要人家怎样对待你,你先要怎样去对待人家"

今天的讲道主题之一:"所以无论何事,你们愿意人怎样对待你们,你们也要怎样对待人"(马太福音7:12

我在下面想,这何尝不是我们可以用来教育自闭症孩子社交和行为问题的法宝呢?你怎么样对人家,人家到头来也会怎样对你的.

最近闻森在家里有个不好的行为,就是讲事情不好好讲,却嚷嚷,比如说,问他吃什么,他却冲你喊:"我要吃河粉,加菠菜,加牛肉,你听见了没有啊?OK?"
这里写出来了就有些气势汹汹的,但是事实上没那么可怕,因为我们知道他这是在学着电影上某个情节和腔调.自从迪斯尼回来后,这兄妹俩用电影里的人物和语言,以及用电影里的角色制作的玩具,两人玩得个不矣乐乎,这也是我的"电影进化论"在慢慢地开花结果,这里面有很多的东西,其实可能要比那些ABA,地板时光,RDI等等的"工具型的训练"更有效,更人性,也更容易.比如说,想象力的培养,比如说学习角色的变换,从电影故事里的氛围里,就会有水到渠成的感觉.从迪斯尼回来后,我也终于想通了这个"迪斯尼之迷",过去往往是从管理上经营上读到过关于它们的报道,但是这次我才体会到了,原来这个迷在于迪斯尼创造了一个专为孩子们所设的世界,再通过这个"梦幻的世界"来向孩子们灌输那些"成人世界"的价值观念.
这就比那些直接地把儿童耳提面命地灌输"成人世界价值观念"的教育方式,更能让人接受.

话说回来了,这些电影自然给闻森和妹妹带来了无比丰富的精神生活,但是就象老邓说过的,"改革开放的窗一打开,外面的苍蝇也飞进来了",这"苍蝇"就是那些电影电视里的不良语言和行为,电影还好些,那些儿童片毕竟是严格控制的,但那些电视片里的花样就要复杂些,所以我想其实我们家里也"排毒",但是排那些"精神污染之毒".

从闻森和他妹妹相比的比较中,有一个现象也是很能让人玩味的,尽管闻森能把整本电影的台词背个滚瓜烂熟,他也能和妹妹玩个天衣无缝,但是在某些时候,还是会发觉他不知道怎么去用,什么时候可以,什么时候不可以,这个界线怎么划,没人能教他,没人能提醒他,自己还理所当然地认为自己做得没错,但不知道自己其实是越界了,等别人的负面反应回来时,他却不知所措,不知道自己错在那里,不知道别人为何怒从何来.在年幼时,大家可以以天真无邪而视之,但是大了以后,这就变成了一个"自毁长城"的陷阱了.

比如说,象闻森这样的以嚷嚷来表示自己的选择,在电影中主角甲可以和主角乙这样来,在游戏中,闻森扮演的那个角色也可以向妹妹扮演的那个角色来,但是闻森越界了,把游戏中的角色运用到了真实的世界里来了.幸好他还在家里这样来,头几次我们只是和他警告几次,但是这傻小子没听进去,继续"以嚷代说".

我火了:"你要是再这样的话,我就不再给你买任何电影了,看你还学不学!"
我老婆:"要是妈妈每天冲你也这么直嚷嚷,你高兴不高兴啊?"

本来我有点自鸣得意,觉得我的办法好,击中要害,有效遏制,今天听了布道,才觉得却还是他妈妈做的更对.难得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52#
发表于 2007-9-24 14:41:31 | 只看该作者

re:冯老师,NIUNIU2007的问题,我也...

冯老师,NIUNIU2007的问题,我也想知道。闻森的大踏步突破,除了家教,另外主要的原因是因为上了适合他的学校,一直接受系统的特殊教育,还是因为在家里有妹妹的带动,还是他本身的潜质决定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53#
 楼主| 发表于 2007-9-25 00:16:23 | 只看该作者

re:上面两位妈妈的问题,我可以说一下,这里也...

上面两位妈妈的问题,我可以说一下,这里也没机会讲一下闻森的最早几年的情况,正好再提一下:

1)闻森怀孕生产时一切正常.
2)但一直到了三周岁生日时,才开始能发A,B,C的音,这之前,因为对自闭症的无知,根本没意识到这孩子的问题远远大于"不讲话",其实也有其他的因素,如脾气很坏,刻板地排列玩具,触觉过敏,极端挑食,根本不和任何人,包括父母和家人亲热交流,这些现象等我们知道了"自闭症"时才恍然大悟,当时对着书上的一条条症状对照,觉得头上的天一下子暗无天日了.
3)三岁半进了早期干预,这一学期再加上暑假,终于能让他在课上不乱跑,并且勉强在老师的辅助下,肯和其他同学坐一起了.
4)四岁进社区小学里的特教班,一个半月后因为种种行为问题,被变相"赶"了出来,再转到以自闭症和发展性障碍为主的特殊小学.
5)在这个学校开始到现在,这主要的进步都是在这里发生的:
四岁半到五岁,把大小便训练好了,我们自己搞定的.
四岁开始能说两个字的要求
五岁半以后,在语言上进步很大.
三岁时,闻森连穿袜子都必须把里面的毛面反穿在外的,即使是最热的天,也一定要穿长袖,五岁半后开始能在海滩上玩水了.

我想我算是知耻而进的一类,我是自己把孩子给耽搁了,但是从那以后,我可以说是几乎没有一天不在看自闭症的书和资料,但是真要说到,到底是什么才是最决定因素的话,我肯定地说第一因素,还是他本来就不是严重的自闭症,就象当时我问给他诊断的医生,那些评估的标准我可以每一条都对上号,为什么还是给他"广泛性发育迟缓",而不是"自闭症"呢?她说她也讲不清楚,只是最后感觉上觉得闻森还是严格地够不上自闭症.我想这以后闻森的轨迹基本上是算"迟缓但是不断进步"型的.

第二个最重要的因素,对闻森来讲,是学校,不是求求那些主流的"普通孩子的"学校,而是那些能理解他宽容他但也是在他能力范围内推动他的学校和老师.这一点,我们算是"到退型"的,从正常的幼儿园,到了"一般的特殊教育的"的班级,最后退到了"自闭症的学校",而闻森越大后面进步越大.学校是他的主要工作场所,这方面的作用肯定是功不可没的.

说到家庭的影响,自然也有很大的功劳,无论是我们做父母的,还是他的妹妹亲戚,但是这方面的局限性很大,尤其是在国外的家庭,所谓的"陪读","辞职"对大部分家庭来讲,是一种"奢望",尤其象NIUNIU2007那样的,一个人全职工作,加两个孩子,你即使三头六臂也是管不过来的.
所以我特别想说,可能你觉得有很多的事情要做,但是你不可能有时间精力去做,硬要强求的话,只能把你自己和孩子一起逼疯.你可能只能做一件事,力所能及之下做好一件事,其他的顾不过来就顾不过来吧.
比如说,象你家NIUNIU的情况,最好的办法就是去介入她的世界,而不是"拨高"对她的要求,最简单也是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和她交谈,不要试图去教育他,教训她,而是顺着她的兴趣走,
不要去做出"家长'的架子,把你满脑子的"自闭症理论"先放在一边,固然他们现在玩的东西"都是些没有生命的玩具",我们的目的是最终把他们的兴趣引导到"人"的身上去,但是不在现在,现在他们的"程度"就只是那些"动物,那些车子",那就现在从这些东西开始好了,学他们的样趴在地上玩,学些小孩子的胡言乱语,渐渐地你就会知道他们现在是在什么程度上的了,有没有可以更进一步的台阶可上了.她不是喜欢BAMBI吗,这方面迪斯尼的衍生产品很多的,你会有很多机会去拓宽她的兴趣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54#
发表于 2007-9-25 01:50:42 | 只看该作者

re:中午溜回家赶紧敲几个字。冯斌谢谢你的推心...

中午溜回家赶紧敲几个字。冯斌谢谢你的推心置腹。我上了以琳后学到了很多,也受大家的鼓舞和感染,但也常常想是退出的时候了。掌握了很多了理论,还不如和孩子多玩十分钟, 做些好吃的饭菜。你们闻森自己看电影不要讲解,说明他潜质好,聪明。你可能想象不到我们家的女儿所有事情,任何事情,每一件事情都要教。自己的脑子不会主动思索。我看闻森,还有石头都比较全面发展, 不偏科,这其实也反映了他们潜质是好的。
像你所说,还是要少说多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55#
 楼主| 发表于 2007-9-25 11:48:20 | 只看该作者

re:<<扔进大海里的小金鱼---生活篇>>...

<<扔进大海里的小金鱼---生活篇>>

"剥离焦虑"

过去讲过的和闻森约定的迪斯尼一回来,他就要自己在他的房间里睡觉的事,一开始进行得可以,闻森兴致勃勃地参与了布置自己的房间,挑选自己的床头柜,台灯,每天有模有样地把床单按照迪斯尼宾馆里的样式平平整整地铺好,墙上贴好了卡通图案的墙纸,而第一天睡觉时,除了他自己提出的不要把房门关上的要求,一切很顺利,到是我熄灯后,看看屋子里太黑,主动提出把他的窗帘拉开些透点光进来,道了晚安后,闻森自己就睡了,到是我们两口子面面相觑:"他就这样开始自己睡了?"

要是真这样容易的话,这事儿就不正常了,我等着他会反复,会后悔,这样才算是符合他的心理特点.果然,第二天,他回过神来了,开始提出要求,让我陪他睡,我答应了,但是只许他一晚,床太小了,挤得我腰酸背痛,所以第二天,我就把这个当理由再次要求他自己睡.这样反反复复了一个星期,我建议他想不想夜里开些灯,这样就不会怕黑了,闻森同意了,我们去买了一个墙灯,柔柔地发出点小小的灯光来,正好能用在晚上.

这墙灯让闻森稳定了一会儿,至少他基本上愿意自己睡着了,但是夜里他一醒,就摸回大房间去睡觉,那时我去上班了,他妈妈就放过了他,但是我的意图就大打了折扣.这么一来,时间一长,闻森就动起了心眼了,有段时间他开始每天主动地和我告别,还让我心里很滋润,想想这傻小子也通人情了,但是不久后他妹妹打来了小报告,其实是闻森向我告别后,看我关门走了,立马就溜进他妈那边去睡了,这个看起来憨厚得象一个木桩子的儿子终于也学会耍滑头了,又是气,又是喜,气的是他敢耍滑头了,喜的是他长了心眼了,开始坏得和"正常孩子"一样了.

夜里的事我是鞭长莫及,但是我也有机会,上星期闻森写了一张"礼物单":他生日那天,他要<<汽车总动员>>里的那个Lighting McQueen玩具赛车,我们已经有一个了,但他的理由是那个车是假轮子,他要的是能滚动的轮子,还要大小能放进那辆麦克大卡车里,这样他就能根据电影情节玩了.这礼物单的第二条,是圣诞节的,他要的是chick, Flo,Sarge,这些都是那电影里其他车的名字,有些根本就不是电影里的角色,只是片尾露一下而已,但是他全知道,可见他的记忆力是不分轻重不分大小地全盘接受.

我想机会来了,对闻森说,你也知道你现在大了,没有免费的礼物了,你要自己来挣,我答应你一定满足你的要求,但是你也要答应我,你要是做不到的话,那么我也做不到我的保证了,你的礼物也就没有了.
闻森说,那我要做什么?
我说,你要整夜在自己房里睡,你要是做不到,连圣诞老人也不会答应的,你要是不在自己房里睡的话,他看了一生气,你的礼物就没了.
闻森说,那么我在十二月二十四日夜里就睡在我房间里吧.
我说,圣诞老人可没那么好骗的啊,他平时也会来看的啊.

昨天星期天夜里,本来是到了我们家铁定的睡觉时间了,但是闻森和妹妹在看一个儿童恐怖片,就来央求让他们看完,我觉得看这些片子对他们也有好处,就答应了,但是没忘记再和闻森敲敲让他自己睡.
闻森答应得好好的,但是在夜里他还是往这里跑,因为我在家,他就借口要上厕所,一共他上了厕所三次,都被我赶了回去,去了又回来,我再赶回去,我也是和他杠上了,谁让他说话不算数的,闻森一直以来睡觉都是一沾枕头就睡着的,但是昨天也里却反反复复从八点半到了零点还没睡,终于他妈妈看不下去了,跑去闻森房间里安抚他入睡了再出来.结果还没完,等夜里一点多钟,闻森又醒了,又溜了进来,这时候我饿不敢再硬顶了,赶紧招呼他上床,他象抓住了救命稻草一样,紧傍着我,很快地睡熟了.

今天等他放学回家后,我和闻森说,我们还是要谈谈你睡觉的事,你得告诉我昨天夜里你到底为什么不在你房里睡?闻森说,我听到了奇怪的声音,怕了.我建议他,如果怕声音的话,我可以给你买个收音机录音机,你可以轻轻地放着音乐睡觉.闻森说,好的,但是谁来关掉呢?我说,你可以一直开到天亮你自己关掉,或是我等你睡着后,我帮你关掉.

今天晚上,闻森睡觉时,就开着收音机,轻轻地放着他最喜欢的频道,但是他还是要求我陪他坐在一边的摇椅上,等他睡着后再离开.我看他因为昨晚没睡好而疲倦的样子,就答应了他.

在心理学上,描述新生儿因为长久地远离母亲,可能造成的心理压力,称为"剥离焦虑".这个词用到闻森这里到合适,尽管这睡觉的事远远没达到"剥离"的程度,但是对这么一个有着广泛的焦虑情节的特殊孩子,仅仅是让他把他习惯的生活作些改变,却对他来讲有着"剥离关系"般的焦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56#
 楼主| 发表于 2007-9-27 05:42:46 | 只看该作者

re:"你孩子的思维方式是什么呢?"上...

"你孩子的思维方式是什么呢?"

上星期天和贾斯汀妈妈简短地交换了一下她教儿子的一点体会,很有启发,正好这段时间在看美国有家学习辅导机构的资料:www.learningRX.com,昨天生病在家,又去借了本书,台湾出的中文版,"你为什么总是不收拾自己的房间?", 英文名字叫"Every Child has a Thinking Style", by Lanna Nakone,这其实是讲孩子的大脑思维方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们的一些日常生活习惯,比如整理房间等小事上.

我就顺着这几件事来作些笔记,否则时间一长,就拉下了:

1)贾斯汀的思维和学习方式

他妈妈说,贾斯汀的思维最大的特点就是"数字",任何事情和时候,他总是用数字的角度去思考的,比如说,他现在脑子里是想着和妈妈提他过九岁生日的事,但是他是绕着圈子,说到了第几月,他就是八岁半了,什么时候他就是八的四分之三岁了,等等,做妈的就知道这是他在想提过生日的事了.我也知道这些,第一次带贾斯汀去海滩,他就一五一十地和你讲去那里的路线,他们家在那里停过那些停车场等等,还有一次我带他和我们家的两孩子去了我家边上的游乐场,孩子们都在地上画着人物和动物等等,可是贾斯汀一坐下来,却写满了他们班级里同学的各个校车的标号,要不是我天天去接闻森的校车,知道那个号码,否则别人死也不会知道他写的那些号码是什么意思.本来他们班里的同学都不是一个区里的,大家的校车也是各管各的,但是不知怎么的他就能把其他同学的校车号码都记住了,还向我解释那辆车是载那个同学的,后来又报起了他们班同学所有人的生日.

那贾斯汀妈妈根据这个特点又做些什么呢?她先教他数学,在学了单位数,两位数后,直接就教他加法,有了"加"的概念,就直接教了"减"法,在加法的基础上,再教"乘"法,再"减"法基础上教"除"法,这样两星期下来,贾斯汀的加减乘除就会了.在语言上,他的能力就没那么强了,所以他妈妈一开始先是引入那些讲数字概念的文章,后来就引导他读些科普读物.

贾斯汀似乎在听觉上的学习能力较强,有一个现象是他老喜欢去按录音机上的'重复'键,好象是要把所有的字或音符都记住似的.这一点他和闻森两个在教会唱歌时就很象,在班上,就他们两人光听,光看,却很少跟着唱,除了很少的情况下要大人干预他们才会动动嘴,但是回家后,发现他们把每只歌都记住了,闻森现在的最大的乐趣之一,便是拿着我打印出来的歌词一只一只地唱,贾斯汀更厉害,他能自己在钢琴上把曲子弹出来.

对于过去那个很好动安静不下来的贾斯汀,他妈妈发觉他大概只有在泡澡时才能安静下来,所以她想办法,在浴室的冲浴头的下面放了把小伞,让水滴在上面落下来象下雨一样,那雨声能让贾斯汀安静下来,然后他妈妈就把那些英语的学习磁带在浴室里轻轻放着,让贾斯汀边玩边听.最近这几年,他妈妈给孩子去配了多动症的药,孩子的情况好多了,他能安静下来,自我控制了,自然学习的能力也加强了,所以这段时间他妈妈一直在劝我也给闻森去问疹一下多动症的药,这我们还犹疑,因为闻森在那些要求他安静的场合,他是能够安静的,主要的场合是在"人来疯"情况下的失控.我们想能不用就不用吧.

我一次次地发觉,只要你和任何一位星妈,或是为数不多的星爸深入谈谈,她们(他们)都是一部传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57#
 楼主| 发表于 2007-9-27 17:59:12 | 只看该作者

re:2)闻森的思维和学习方式我能想到...

2)闻森的思维和学习方式

我能想到的闻森的第一个特点,是他的"次序感",过去我写过他的"排对和配对"的心理,这就是他内心对次序感的需要.他需要有个按部就班的程序,他需要一步步地踏踏实实地做着他能把握的事情,在这里"刻板"是他的自我保护的硬甲,是他寻求安全的避风港,体会到他的这一层特殊的需要,往往能帮助他预防不必要的冲突,与他与己都有好处.

举例说,昨天晚上要他洗澡去:
"闻森,你该去洗澡了"
"不去,你没看见我正忙着吗?"---他说的"忙",是说他正在"忙着玩",他正在做他的"程序",他有他的"工作"神圣不可侵犯,他不愿意自己的这种"次序感"被外界打破.
但是这毕竟是小孩子的玩,看似认真,其实随性,看见他正把一把玩具扫帚架起来,就对他说,"那就等你把这'桥'架起来,你就去洗吧".
这里就是给他的"程序"里面加了个句号,让他知道眼前正在做的事,也就是这一个休止符号了,到了那里这个"程序"就该停了,而下一个"程序"已经给他安排好了.如果不去这样给他划一道线的话,就不知道他的"程序"会停在那里了,因为他本来就是玩吗,可以玩得无边无际,你要等他自己玩够了停下来,就不知道什么时候了,所以,我就顺势给他定了个界线.
这次他接受了,说"好",三十秒之后,他的"造桥大业"完成,他自觉地走向了浴室.
但有时侯,他意犹未尽,不会接受我的"城下之盟",他就会讨价还价,说再玩个什么才玩,我自然会接受,因为这就象是车过一站停,还是过两站停,他总会乖乖地停下来的.
你别小看了这一个步,看起来好象漫不经心的,却是我的用心所在,因为过去闻森和我在这样的即使是小小的冲突,也会以大哭大闹而结局,这其中之一的愿意当然在我,因为我不知道如何去和这样的孩子打交道,另一方面的愿意也当然在于闻森,因为他没有控制能力,往往是该做的时候不做,该停的时候又不停,对于那些他喜欢的事,如"刻板行为",自由自在的游戏等,他"起步"没问题,困难在于怎么让他停下来,他内心追求安全的本能又促使他不愿离开他那条熟悉的跑道,而来自外界的强行令行禁止必然会和他碰撞起来.
这方面那些从执行能力来描述自闭症缺陷的观点,给我很大的启示,从执行能力的角度讲,就是他不能有效地全面地做好一件任务,包括:该做什么,什么是重要的,什么是次要的,轻重缓急怎样处理,什么该开始,什么该结束,这样一来,他本来是那种内心的追求次序的本能,就被赋予了实际的可操作的,也是可控制的内涵,把他生活中的一个个任务变成为一个个独立"程序",有起始,有步骤,有结束,在他痴迷时,提醒他什么时候将是终点,什么时候应该减速,他就象是一个能干的自信的却有严谨的车手,愉快地有序地有效地执行着任务,而我的角色也慢慢从"特警",转向了"民警","交警",最后干脆变成"交通标志"了.

对于这样具有强烈的"次序感"的孩子,你弄懂了他自然大家皆大欢喜,但是带来的问题也很显而易见,这就是这些孩子基于内心本能而建立的"次序感",更精确地说,是"自我次序感",但是这样的自我愿望,能不能和外界的要求合拍呢?能不能随外界的要求而改变呢?答案是很难的,因为这些孩子的沉迷,固执,无知,使他们象是披上了一层坚硬的硬壳,要认识他们的思想固然不容易,要改变他们更难.这大概也是我们要长期征战的原因吧.


再举上面的例子,看看这些孩子的"自我次序感"是如何和外界的"大人次序感"冲突的:

如果同样的情况换成了他妈妈:

"闻森,你该洗澡了".
"不去,你没看见我正忙着吗?"---他说的"忙",是说他正在"忙着玩",他正在做他的"程序",他有他的"工作"神圣不可侵犯,他不愿意自己的这种"次序感"被外界打破.
"不去?"妈妈潜意识里不会把这小孩的儿戏当成一回要紧的事,她脑子里有她的一套"次序",闻森洗了妹妹洗,孩子们都洗完了,再大人洗,洗澡完了,可能要洗衣服,都洗完了,得收拾一下房间,两个孩子要水果吃,马上要洗脸刷牙睡觉,一天忙到头总算要完了,你还不安生还想闹?这一潜意识一意识流,语气就变了:
"你不能玩了,都什么时候了,快收拾好你的玩具,洗澡去!"
闻森狠狠地回击,"我不是跟你说了,我还要玩吗!坏妈眯!",说不定,小拳头也过去了.
"什么?你还敢打我!"
----这战火就这样一触即发了.

本来可能就是闻森用来"搭桥"的三十秒钟的时间,一个结局是和平,一个结局是战争.这就是现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nemo_柠檬 该用户已被删除
758#
发表于 2007-9-28 15:27:00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59#
发表于 2007-9-28 21:40:54 | 只看该作者

re:我也是死心眼的,还是大冯老师有办法。看来...

我也是死心眼的,还是大冯老师有办法。看来跟孩子说话还是要懂得转圈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60#
发表于 2007-9-29 09:40:10 | 只看该作者

re:知识的积累、细心的观察、深刻的分析!谢谢...

知识的积累、细心的观察、深刻的分析!谢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以琳自闭症论坛

GMT+8, 2024-6-18 21:45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