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琳自闭症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请写明注册原因,12小时内通过审核)
楼主: binfeng200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林中的鸟儿唱不停

[复制链接]
701#
发表于 2007-8-4 21:59:04 | 只看该作者

re:当女人这样说时,作为老公,最聪明的做法就...

当女人这样说时,作为老公,最聪明的做法就是连声说是是是,你是对的,以后一定照做!最好还能顺便教训一下孩子,瞧,又惹妈妈生气了吧! 至于以后呢,不用真的去教,也不用真的去扒裤子.嘿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02#
 楼主| 发表于 2007-8-5 08:27:30 | 只看该作者

re:<<扔进大海里的美人鱼---社交篇>>...

<<扔进大海里的美人鱼---社交篇>>


今天应该算是一个我们全家翘首以待的日子,其实原因很不足以为常人道:因为我女儿的好朋友丽娜第一次要到我家来玩.本来是一个小儿间戏耍的小事,但是对我们这样经历的家庭,我们知道这样小事背后的重大意义,我们心里是把它当成一个重大的节日来庆祝.

其实今天闻森也不错,在武术课后就把同班的刘安妮又请到了家里,安妮也喜欢来玩,但是闻森除了咋呼一下,也就没了游戏的招了,倒是两个女孩玩起了芭比娃娃.

在康淇,及闻森表姐一家走后,我们也觉得是必须给孩子们找些新朋友的时候了,除了闻森同班的贾斯汀外,先从周围的中国孩子们身上打主意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03#
 楼主| 发表于 2007-8-6 05:59:03 | 只看该作者

re:<<扔进大海的小金鱼---生活篇>>...

<<扔进大海的小金鱼---生活篇>>

"排队和配对"

妈妈:"马可家下星期天要去中国了."
闻森:"为什么?"
妈妈:"去度假啊."
闻森:"那他们什么时候回来?"
妈妈:"九月四号."
闻森:"Now, we are matched."
妈妈一头雾水:"match什么啊?"
我答道:"去年我们回国度假不也是九月四号回来的吗?今年他们也是九月四号回国,这就配上对了吗."
妈妈:"去年的事我怎么还记的清楚?你们父子俩的思维方式倒是一样的啊."
----不是我们的思维方式一样,是老爸我天天和自闭症儿子泡在一起,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交叉感染的.

我常常想,如果要描述闻森的几个基本心理状态的话,这"排队配对"绝对是其中之一的了,从小时候,他一遍遍地排玩具,排字母,排鞋子,排家人谁先进门的顺序,排有资格先抱妹妹等等,从过去的行为上动作上的"物质性"的排队配对,到现在语言上思维上的"心理性"的排对配对,这是万变不离其宗,一以贯之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04#
 楼主| 发表于 2007-8-6 12:08:38 | 只看该作者

re:<<扔进大海的小金鱼---生活篇>>...

<<扔进大海的小金鱼---生活篇>>

"完美结局"

上上个星期天,兄妹俩一起去了理发店,是闻森包定的那家店,其间妹妹终于被说服将她的长发削薄一些,而闻森呢,第一次用电动刨子剃了小平头,第一次在店里洗发,基本上是很顺利地完成了.理了短发的儿子,再也不象过去我拿剪刀剪到那样坑坑洼洼,干净利落,眉清目秀,真美少年也!
回想起这七年多的儿子理发经历,真是能写一大篇的:
从需要三个大人死抱住,到两个大人抱住,到一个大人抱住,到只需要一个女人(他妈妈)抱住;
从不需要人抱住,自己能坐住五分钟,到十分钟,到半小时;
从一开始每次的鬼哭狼嚎,到现在的不出声;
从根本不接受电动刨子,并且还不接受大剪刀,只能用小剪刀,到不接受电动刨子,但接受大剪刀剪几下,大部分用小剪刀完成,到能接受电动刨子推几下,剩下由剪刀完成;
从根本不愿进理发店一步,在门口大哭大闹,到肯进去,但是只愿看几分钟,到愿意让理发师理,但是只许用剪刀削发,不能用推子;到今天全用电动刨子剃了小平头,还洗了头.
这中间还有一段闻森坚决要求留长发以逃过理发一关,我们本来也让他留了头发起来,但是和他约法三章,每天洗头,如果有人取笑他留长发象女孩时,他能有所准备.但后来天气渐热,还是他的OT老师(精细动作训练老师)主动提出来帮闻森理发,她是半用电动刨子,半用剪刀理得,这是闻森第一次接受了电动刨子,这以后我就趁热打铁软硬兼施地逼着闻森最后冲击了一次理发店.

这次理完发,大家是非常地轻松,对我来讲,不仅以后免了份体力活,也使我免了那份怕这手剪的头,让儿子在外面受人讥笑的那份担心,而对闻森来说,他心里的轻松也是显而易见的,他终于克服了对电动刨子,对理发店的那种恐惧.

七年九个月,日本鬼子都快打败了,我们家的刺儿头也终于解决了.

本来还以为这已经是个完美结局了,但是好事还没完呢.
回到家,我在电脑前看帖呢,突然闻森从背后爬上了椅背,说爸爸我给你理发吧.
我回头一看,他不知怎么把那个松下儿童理发器给找出来了,在我头上比划呢.
闻森说,"我们没有围裙啊".
我顺手把那钢琴键盘上的挡尘布给了他,说:"Just pretend".
其实我们家全套的理发工具都有,正宗理发店里的围裙也有,但是我故意给他别的,引他去玩"假想游戏".还有我们为了让他多熟悉理发,还特地给他买了一套理发店玩具,尽管这好象大多是给女孩玩的,但是我们也让他和妹妹一起玩.但现在我已经没必要提醒他去拿那套玩具玩了.
闻森在我的大光头上煞有介事地理起了发,中间突然发觉他需要梳子,就下了椅子找,让我满意的是他没去拿真的梳子,而是拿了一块字母软垫的一条边边,上面有些小小的锯齿,闻森说我就当它是梳子了.
一会儿妹妹也来凑热闹了,两人在我的大光头上捣鼓,一会儿听妹妹说,"我们给爸爸一点Shining Flower Lotion吧",连我也不知道那是什么,估计是她的那些芭比游戏中的玩意儿吧.

我在他们的刀剪之下想,从现实到游戏,现在我才真正能算"完美结局"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05#
发表于 2007-8-6 13:30:52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06#
 楼主| 发表于 2007-8-9 19:05:55 | 只看该作者

re:<<扔进大海的小金鱼---生活篇>>...

<<扔进大海的小金鱼---生活篇>>

"照价赔偿"

过去我们为了安怃孩子,如果他们被什么物件碰痛了,就装作打物件的样子,口里说,"看你下次还敢不敢这样?",这时小儿的注意力一分散,气一消,哭也就马上能止住了,想来很多家长都用过这一招.
当我们现在用来应付妹妹时,闻森也就主动地担起了"安怃者"的角色,每当妹妹跌倒了,碰痛了,闻森忙不叠地就去"惩罚物体"去了,他不懂这"打"只是也幌子而已,主要的还是在言词安慰,所以他的打就是真打,气势汹汹地,毫不手软地打,但是他不懂得去言语安慰妹妹.过去我看到这应该算是个好现象,毕竟他是在替妹妹出气,能替他人想,这是怎么着也是应该鼓励的,我也就没去制止他,但是自己也懒了,没去进一步地去指导他.
这样放任自流的结果,是闻森下手越来越重了,因为我没去和他讲明白这其实只是一个"假装游戏",他却一味地当真,人长结实了,下手也真的越来越重,个子长了,心眼没跟着长多少,所以这傻小子一动就出边了.
昨天晚上,妹妹临睡觉前,踩在一块塑料玩具上,摔在地上,本来她也就不愿意去睡觉,这样一来,趁机大哭,闻森分奔出来,也没问,看见妹妹懒在地上,边上是一块塑料板,也不知道是怎想,他就认定了是这块塑料板惹的祸,马上就抡起来摔打,一下子打飞了一个角.
这下也轮到我生气了,我说,闻森没你这样的,你弄坏了玩具,这玩具是我买的,你得拿自己的钱出来赔我.
闻森瞪起一双牛眼,向我示威.这时他妈妈也参加进来,说上次你把我的发夹扔进了垃圾桶,你说好要赔我的.
闻森没办法了,搬来凳子,上壁柜拿下来他存钱的盒子,里面找出一个二毛五的硬币给我,但是其他的二毛五的硬币早已被我换成了纸币,所以他妈妈就找不到了她的二毛五的硬币,她就自己找出了两个一毛的和一个五分的,说这是赔我的.
闻森赶紧拉着他妈,"我要看看".
妈妈给他看了,说这小财迷.

我得把这个功课补上了,免得闻森想帮人,还犯错误受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07#
发表于 2007-8-12 03:59:23 | 只看该作者

re:"...我记得当我们看到初到美国的女儿在...

"...我记得当我们看到初到美国的女儿在游戏场与素不相识,语言不通的异族女孩玩在一起,你能听到我们心头一块大石头砰然落地的声音"--引用你2005年的一段话.
我的泪都要出来了, 我心里的这个石头没有落地, 我的老二和他姐姐一样, 都不和别的孩子玩, 不管是相识与不相识, 语言通与不通.
我有两个自闭倾向儿, 曾经幻想过老二应是正常的吧? 没有, 是冷酷的没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08#
 楼主| 发表于 2007-8-12 05:36:21 | 只看该作者

re:<<扔进大海里的小金鱼---生活篇>...


<<扔进大海里的小金鱼---生活篇>>

"红莓花儿开"

至今在闻森挑食的问题上,我们没多大的作为,也没成功的经验,但也没有投入太多的精力,基本上是顺其自然,偶尔边上促进一下.

比如说,他现在还是只吃两样水果:葡萄和香蕉.葡萄还必须是美国这里的提子,连中国
新疆那美味的马奶子葡萄都不行,害得老外公当初在上海到处给他提子,买回来一堆一
堆的,闻森尝一口,只要不是他熟悉的味道,就再也不碰一下了,留下我们忙着打扫残
局.这同样也是闻森当初学钢琴课时的强化物,商老师每次给他上课前总先要看看冰箱
里还有没有葡萄了,没的话,赶紧出去买.

我们平时并没做多少的努力在这上面,过去在他不吃任何蔬菜时确实很伤神,化了很大
的心思在上面,每天闻森的大偏象石头一样硬硬的,而他最刻板的时候,除了清水煮的面
条,干白米饭之外,其他一概不碰一下,不吃任何蔬菜,肉类,这个偏食的问题,象一块大石头重重地压在心上,因为怕他的营养不良,尽管想了种种办法,但是没多大本质上的改进,不过每次去看医生,医生总是劝我们说,你看他不是长得很好吗,检查起来一点没问题,闻森的身体也是确实棒,从小到大,他生病的次数都曲指可数,或许上帝真是象医生所说的,给了这些孩子特殊的眷顾,这样刻板的饮食,换成其他的孩子,说不定还真成了营养不良了.

所以到现在我的努力的目标和结果,就是保证他的基本的膳食里包括了基本的营养要素:有饭或面,有蔬菜(只吃切碎了做成菜饭的青菜,或是和排骨敦烂的冬瓜),肉只吃热狗,火腿肠,炸鸡块(只吃麦当劳一家的)和意大利通心粉里的肉丸子,白煮蛋或炒蛋,只吃韭菜馅的饺子,吃喝苹果汁和橙汁,和偶然的牛奶.再加上常年不断的葡萄,这就是我们儿子的基本膳食了.

围绕着这个基本国策,剩下的就是怎么具体操作下"得寸进尺"了,举例说,平时他回家后的那顿饭是我来做的,我们家常年备足的是整箱的鸡汤罐头,和新鲜的青菜,因为菜饭是他唯一的能愿意吃而且我们能保证一定数量蔬菜的"共同市场",这还是他奶奶来时,很偶然地一次,闻森竟然肯吃了,我们如获至宝,就一直坚持至今.

闻森外婆笑称我们给闻森做法象是给月子婆做饭一样,人家做一个月,我们做了已经七年,还遥遥无期.比如说,月子婆一是嘴刁,一家人围着转,另外一个就是想方设法地给里面加营养了.每天回家,先要问闻森今天想吃什么,好在他的选择一般不是这老一套,就是另外一个老一套,我想法弄点花样,这花样的选择余地也很小,基本上是在肉类上打主意,比如说,现在他尝了一下午餐肉,觉得可以接受,就会每天要求吃午餐肉,我再试试其他的肉一起他愿不愿意,比如说意大利通心粉里的肉丸子,可不可以和这个午餐肉放进中国式的菜饭里去?他一听这意大利通心粉里的肉丸子也是他愿意吃的,就同意了,这样我就可以在连续几个月吃的午餐肉菜饭的"刻板"里,加上了一个"变数",这个变数越来越多越来越大的话,我就可能大大地从"肉菜饭"的简单膳食上更进一步了.

所以每天在他放学回家后,我们的第一件重要的事,是先定下他要吃的饭,我就开始了:取一颗青菜切碎,一开始时,将菜切得很碎,这样容易混进白米饭里,因为他会拒绝一切饭里面不是白色的食物,以后他习惯了,这菜就切得越来越大了,争取以后能让他接受能吃整片的青菜,再将肉切丁,下油锅和菜略炒,加鸡汤,加米饭,大火滚一分钟不到,熄火后不揭盖闷十分钟左右,一打开,肉香,菜香,鸡汤香,米饭香,扑鼻而来,我儿子能吃一大碗,比我吃得还多,这也是他一天中正儿八经的一顿饭了,想想每天的那一整颗小青菜,加肉,加鸡汤,加一大碗饭,这营养的三大要素:蛋白质,淀粉,维生素都有份了,这心里就真得踏实多了.

这基本国策保障好了,剩下的"对外开放"就可以缓缓而行了.比如说,每次买菜带他们兄妹去,自己点自己要吃的,但是只要自己点的,回家做了就必须吃,至少尝一下,这对嘴谗的妹妹是求之不得,对闻森就是一个挑战了,在他慢慢长大时,这个偏食的心理因素也越来越明显,那就是他对所有那些过去没尝过的食物的本能畏惧,没吃过就怕吃,但是怕吃没吃过的东西,就永远不会尝新食物了.闻森面对新食物的第一个反应是:"我过去吃过这个吗?",上次在我家里给他妹妹过生日,大家切开蛋糕,我知道闻森绝对不会吃奶油蛋糕的,但是他以前吃过小纸杯的蛋糕,就从大蛋糕里挖出一小块来,对闻森说,"来吃这个纸杯蛋糕吧",闻森疑惑地看着:"这个东西我以前吃过吗?",我说谎不打折,"你吃过啊,两岁时在上海外婆家就吃过",闻森犹犹豫豫小小地尝了一口,觉得还能接受,就把那小块蛋糕给吃下去了,边上的贾斯汀妈妈会意地一笑,说她过去也是这样哄着儿子尝新食物的.

其实闻森自己现在也是想尝那些新食物的,只是要看他能不能跨过自己心里的那道坎,好几次他答应了好好的,但买回家后真要吃的时候就又退缩了,这草莓就是这样,好几次买了回来,他在商场里信誓旦旦,但回家后却只肯咬蚊子大的一口,让人很丧气,但是还是没去责怪他,让他慢慢地把自己的信心养起来.

两个月前,也就是我们出车祸的第二天,我们是和马可一家去农场里摘草莓,可以边摘边吃,新鲜的草莓真是人世的一大的绣惑,我怂恿闻森也边摘边吃,他一口回绝,我吓他说,这是草莓农场,你进来却不吃,农场的人会把你关在这里的.他听了勉强同意了,但是只肯吃一口,我们两人就沿着田垄,我来挑那些成熟的草莓,他先吃一口,再递回来我吃,这样边吃边玩,不知觉地也吃了有十几个了.

有了这次的经历垫底,两星期前我们在路边水果摊里买他喜欢的葡萄时,闻森突然提出要买草莓,而且自己先下保证:"我保证回家吃."回家后,把草莓洗干净了,他妹妹早张开大口,一个个吃起来了,而闻森安安静静地坐在我边上,神情有些紧张,有些严肃,有些郑重其事,小心翼翼地拿起一颗草莓,小小地从顶端咬一口,慢慢咽下,觉得心里踏实了,再小心地咬一口,他长长的睫毛上下扑闪着,掩饰着心里的不安,但也象翅膀那样鼓动着勇气的风,终于一口一口,他慢慢地第一次吃完了整盘的草莓,然后,站起来说,"我还要".

我这时想,如果没有这个儿子,我绝对一辈子都想象不到一个孩子会这样艰难地学着去吃可口的草莓,我们生活中不知道有多少这样的奇迹,却被我们熟视无睹,被我们"生在福中不知福".或许当我们一旦降低到了一个自闭症孩子的处境后,再回头看自己的人生,是不是会觉得过去自己很多时候哭着喊着,寻死觅活的时候,好象是有点"无病呻咛"了一点?

我儿子的眉目很清秀,尤其是在他专注地尝试着自己的勇气时,就好象是蒙上了一层圣洁的光辉,我心里响起了一只熟悉的歌:

"红莓花儿开,处处放光彩,
有一位少年真是我心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09#
发表于 2007-8-12 17:44:16 | 只看该作者

re:或许当我们一旦降低到了一个自闭症孩子的处...

或许当我们一旦降低到了一个自闭症孩子的处境后,再回头看自己的人生,是不是会觉得过去自己很多时候哭着喊着,寻死觅活的时候,好象是有点"无病呻咛"了一点?
是。
年少时那些厌学的日子,为情所困的日子,
初到异国他乡那些寂寞的日子,艰辛的日子,
每天乘火车往返于两个城市之间上课和打工,半夜坐在火车上赶作业的日子,
周末在餐厅赚钱,从上午到晚上,支撑下去的信念就是再多做一个小时吧,就可以买张电话卡,给家里打电话了。
曾经庆幸,那样的日子,终于一去不复返了。在如今看来,却根本不值一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10#
发表于 2007-8-12 21:24:26 | 只看该作者

re:很感人

很感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11#
发表于 2007-8-13 00:33:00 | 只看该作者

re:[QUOTE][b]下面引用由[u]bi...

下面引用由binfeng2000发表的内容:


这时想,如果没有这个儿子,我绝对一辈子都想象不到一个孩子会这样艰难地学着去吃可口的草莓,

这让我回想起麦克第一次吃冰淇淋的情景,是犹豫了许久不敢吃,被爸爸偷袭喂了一口,赶紧连连吐出来,然后站在路边不停地嚎啕大哭...
后来成了最爱吃的食物后,我便在里面加进小块的水果,并慢慢增加水果的比例,直至最后可以整块整块地吃水果.
当然,最主要还是归功于当时在迦南时,老师强制性的喂食米饭疏菜,使他能更大范围地接受其它食物.在这让我借这块宝地再向你们表达深深的谢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12#
发表于 2007-8-13 08:48:29 | 只看该作者

re:他们就是那样非常艰难而虔诚地学习生活,学...

他们就是那样非常艰难而虔诚地学习生活,学会了一样就单纯地开心和自豪,被吓到就大哭,有时还要不明不白地被我们嫌……上帝保佑我们的孩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13#
 楼主| 发表于 2007-8-18 08:29:05 | 只看该作者

re:<<扔进大海里的小金鱼---生活篇>>...

<<扔进大海里的小金鱼---生活篇>>

"宝贝和垃圾"

每天闻森和妹妹洗完澡后,照例要在浴缸里玩些时候,我们给他们准备有很多的泡澡用的玩具,现在一般是先让他们自己洗澡后,再容许他们自己自由地玩一会儿.
可今天闻森突然发现问题,问:"我的那个放泡泡澡肥皂水的白瓶子怎么没有了?"
我说,"可能是你妈妈清理时扔了吧."
"为什么要扔?"
"因为那是空瓶子啊,里面的肥皂水早就用完了,所以这瓶子就成垃圾了."
闻森有点急,"这是我的船啊."
我觉得这里面有东西可教: "对啊,你是把空瓶子当船,可是父母却把空瓶子当垃圾,同样一样东西,你想的和人家想的有时候是不一样的."
"父母应该听孩子的."这是闻森最近常常挂在嘴上的口号,一有对他不利的时候,他就把这句口号抬出来.我就把这当成是所谓"青春期前奏曲"之一吧.
"闻森,现在我们找不到这个瓶子啦,早被垃圾车拉走了,这样好不好?下次再有空瓶子,你想留下来的话,要先和爸爸妈妈讲清楚,我们就不会把它当垃圾扔掉了."
闻森同意了,"下一次,我要和妈妈说,她就不会当垃圾扔了,我就能留下来当船玩了."

其实我想,这"心智论"做了那么些弯弯肠子的心理试验,说白了不就是一个事实吗,同样一件东西,在孩子眼里可能是宝,在家长眼里可能是垃圾,怎样能够从自己的眼里,理解到人家的想法,这就是我们要下的功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14#
发表于 2007-8-18 10:47:51 | 只看该作者

re:很佩服闻森爸爸的细心且理性的分析,有同感...

很佩服闻森爸爸的细心且理性的分析,有同感.每个人看待事物的角度不一样,得到的快乐也不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15#
发表于 2007-8-18 21:26:20 | 只看该作者

re:闻森一定会越来越棒,因为他有一个好爸爸!

闻森一定会越来越棒,因为他有一个好爸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16#
 楼主| 发表于 2007-8-28 14:57:44 | 只看该作者

re:<<扔进大海里的美人鱼---生活篇>>...

<<扔进大海里的美人鱼---生活篇>>

"生活意义大概就是林子里这只鸟唱歌多些,那只鸟唱歌少些"

八月十八号那天很忙,早上上完夜班回家,先带儿子去柔道班,完了后去贾斯汀家,因为他妈妈联系了一些附近的一些华人自闭症孩子的家庭,据说都是些家里有至少语言不通困难的,看看大家能不能相帮些什么,而第二天,我们就要飞往佛罗里达的迪斯尼世界去度假.

在儿子上课时,我想去买杯冰咖提神,排在前头的一位先生回头向我招呼,我昏沉沉地一时没想起来他是谁,随口迎合着,脑子却醒了,这才想起这是我老婆过去一位同事的丈夫,他们就住在这附近,早些年我们去他家作过客,后来他们夫妻俩也来过我家里,但是我们家两个小祖宗闹得,他老婆说实在受不了这分闹劲,匆匆告辞了.据说这以后这俩口子就打定了主意不要孩子了,做"幸福的丁客族",那男方家里是一脉单传,老人家急得成病,但是这里的女方顽强抵抗,老公脾气好,小俩口天高皇帝远,乐得逍遥自在.

话说我和她先生短短地聊了几句,他告诉我他们就要搬家了,把这里的小套卖了,在郊外长岛买了套别墅,却带着半英亩的园子,这足以让城里的"鼠辈"们羡慕不已了.说话间,他匆匆地告别,说是马上要去坐邮轮去加勒比海度假去,也是下星期天回来,但我想这和我们那时拖儿带女精疲力尽的样子肯定是大不一样的.

下午的聚会暂且不表,大家天天在这里说这些,不说也罢.

晚上回家收拾行李,女儿在一边无事,自己在纸上涂鸦,过了会儿,自己跑过来要我帮忙把她的几页纸装订成"书",我随手帮她钉了起来,让她自己一边玩去,也没去注意她画了些什么.但是她跑过去打开了钢琴,把她的"书"放在谱架上,煞有介事地弹奏起来了.这些勾起了我的兴趣,赶紧照了两张相,然后坐在她身后,让她给我讲她画了些什么:第一页是我们一家四口,第二页是她在采花,第三页又加上了闻森在玩老鼠,第四页是猫爸爸妈妈和猫宝宝,第五页画了一些花,她却说不出个什么来.我让她从头再弹一遍,她就坐正了身子,学着闻森的样子,双手弹奏,其实她自己还刚开始学琴不久,还是在学单手单指.

其实她画得不成形,弹得不成调,可是我很有兴趣地在这乱哄哄的气氛里,静静地享受这难得的遐想,我想我们生儿育女为什么呢?----这问题问得有点傻,不如这样问:我们生儿育女能给我们带来什么乐趣吧?或许这其中之一,便是叫着"憧憬".或者说尤其是象我们这样的在有了一个"异常"的儿子后,上天赐福给我们一个"正常"的女儿,我们幸运地发觉了原来一个孩子正常地发育时,就象是高速公路上的一个个路标,到了一个地方,一定会出现那个地方的标志物的,也一定在你的车里的里程表上显示出来,如果你觉得你跑过了头还没到你应该到的地方,那基本上就是你就是你跑错了方向,什么地方有问题了.跟着我女儿一路跑过来,我们就知道这是走在"顺路"上了,到了一个年龄,就出来了这个年龄段的收获和麻烦,不象当初她哥哥那样,"迟缓"得让人心焦心疑心神不安,终于发觉我们也中了"自闭症"这个魔道了.

而现在呢,我就在女儿煞有介事的琴声中想:这会不会是她天才的第一步呢?要是的话,老爸已经拍下了这历史性的一刻,即使不是音乐天才(估计也不是),至少说明她有音乐喜好吧?但是根据她见异思迁的本性,即使以后彻底放弃了钢琴(估计以后她会放弃的,不象她哥哥一根筋到底),但至少说明她有想象力吧?但真要说是这些胡涂乱抹中有什么想象的种子,我也不大相信,那就至少说明她还有模仿能力吧?但是她都五岁了,这样的模范能力已经不能拿来炫耀了,那还剩什么可以让我浮想连翩的呢?那就算她的游戏能力吧,好歹她能自娱自乐,即使就那么难得的一会儿,但怎么也算是让我耳根清静了一会儿吧.

看看窗外夜色阑珊,不由地想起了那对幸福的鸳鸯,不知道他们现在在飞机上呢还是在邮轮上?那真是人生最佳风景处,年轻力强,有钱有闲,在天堂般的绝色海滩上一尽鱼水之欢,我老婆说要是我们没有儿女的话,这不就是我们的生活吗?我是个理科生,不会生活在"虚拟语气"里,我只会打比方:就象是片大林子吧,有些鸟多唱些歌,少吃点食;有些鸟少唱些歌,多吃点食,这"人间正道"就是他唱他的歌,你吃你的食,各行其乐,互不攀比,或许你羡慕他的歌,他却眼谗你的食,要是比来比去,连鸟都要被气死,何况人乎?-----"鸟尤如此,人何以堪?"


[照片两幅]

1.http://photo.163.com/photos/binfeng2000ny/134834614/3734062418/
2.http://photo.163.com/photos/binfeng2000ny/134834614/3734062418/#373405614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17#
发表于 2007-8-28 17:40:45 | 只看该作者

re:有时候想如果当初这样,也许..........

有时候想如果当初这样,也许.......
其实生活中没有那么多也许,过来后觉得生活原来如此.
回想过去的一段时光,自己的耐受力还挺强.渐渐地少了年少的轻狂,多了几分真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18#
 楼主| 发表于 2007-8-29 01:48:35 | 只看该作者

re:<<扔进大海里的小金鱼---生活篇>>...

<<扔进大海里的小金鱼---生活篇>>

"闻森,你也能说'不'!"

从七月一号到八月十七号,是闻森的"夏季班",他们的IEP是以十二月为学年的,这个暑期也是当课排的,但是其实大部分时间是玩,只不过形式上还是和平时上课一样.

学校从星期一到星期五,总会安排一项比较大的活动,比方说,星期一是游泳或戏水,星期二是购物,星期三是看电影或打保龄球,星期四可能是野餐,星期五可能去餐馆吃午饭等等,一天下来,估计文化课没上多少.

过去每星期一的游泳戏水总是闻森的最爱,但是这次开学后的第一个星期一没去游泳,因为天气太热,等到下一个星期一他们去了游泳池,回来后问闻森玩了怎么样,他却不说一句.还是在星期天去教堂时碰到了和他同班的贾斯汀,才知道老师让他们两个明天都不用带游泳衣了,因为这对难兄难弟一起拒绝下游泳池,老师说那你们就在教室里待着吧.这时候再紧盯着闻森问,他才说出原因,是因为这学期去的游泳池没有下水的台阶,一下子就到了水里,尽管那还是浅水池,但是闻森还是怕,因为他所谓的"游泳"只是站在台阶上走走,水都不能过腰,否则他怕得要命.

但是既然不能去游泳,自己待在教室里行吗?有人看着吗?我特地叮嘱闻森,如果他觉得待在教室里无聊了,就让老师打电话回来,我去提前接他回来.等星期一上午,我急不可待地打电话去学校,接电话的是学校的护士,也是华裔,她保证说孩子留在教室里没问题的,今天就是她留校值班,学生留校也不是无事可做,总会把他们的时间排充实的.等闻森回家后,问他今天留在学校里怎么样,他说自己做些数学题,很好,不觉得有一点无聊啊.

看他无动于衷的样子,真想我替他担的那份心还不如拿去喂狗呢,但是这也是个机会,我想现在是应该强化他怎么学会"拒绝",怎么学会说"不"的时候了.这第一点,如果是碰到这样自己实在不愿意的事,自己应该主动地向老师,家长,大人表示,用语言,而不是用情绪,不是用动作;第二点,用强调词"非常","真的"等语气来表达自己的感受;第三,接受或建议折衷的办法;第四,准备好因为自己的"独特"而可能引来的奚落嘲笑讽刺,这一点尤其重要,因为随着年龄的越来越大,他的与众不同也会越来越明显,在无论怎样的文化和生活环境中,我们都不可能地避免自己的孩子被别人"另类",被别人作弄,要想去阻止每一个人是不可能的,最好的防御武器就是修炼孩子的 “内功”,让他自己学会去辨别去对抗去坚持.对于现在他的这个认知能力,我想最好的是事先给他打好预防针,在某些情况下,他可能会受到别的孩子的戏弄,比如说因为怕水,其他孩子会笑他胆小;当初他决定留长发时,提醒他可能其他孩子会笑话他看上去象女孩.这样的情况下,要坚定他自己做的决定并没有错,他完全可以不用去游泳,只要老师同意,他也尽可以留长发,别人嘲笑,是他们的不对.要把可能会发生的负面反应就可能地想具体,免得到时候孩子真的被人取笑时,却搞不懂人家是什么意思.

我想今后更多的是要培养他的自信心,知已之短,也知己之长,让他尽可能地有自己做主的权利和机会,很多的生活细节上能让他做主就尽量让他做主,著名的自闭症人士天宝回忆说,她非常感激当初她母亲给了她机会培养了自己的自信心,母亲不是靠说教和训斥,而是让她有机会在那些细小的事情上锻炼自己.对闻森来说,学会说 “不”,或许这是第一步,也应该是很重要的一步,这说起来好象有点不大对路,对于这个事事畏缩不前,事事需要别人推一把逼一下的孩子,学会了说不会不会以后成了他的挡箭牌?或许可能吧,但我没办法去管这么多,至少我相信在这样的场合里,教他学会说不,是正确的.而事实上,在成人世界里,有时侯说NO却要比说YES需要更多的勇气.

闻森的暑期班结束后,从八月十三号到十七号,我们给他订了在布朗士动物园里的一周夏令营,这也是我们第一次尝试 “放手”让他去普通孩子的活动中去,这夏令营是全国范围内报名的,所以一般孩子们相互不认识,早上送过去,下午接回来,根据现在闻森的情况,我已经不担心他会出现什么问题了,所以在登记填表时问孩子有没有什么问题时,我大笔一挥说NO.但是我知道有个难关闻森会碰到,因为这里面有一天的活动是在蝴蝶馆里,本来是很多孩子的最喜欢的地方之一,对闻森却如深入虎穴,因为他怕极了蝴蝶,苍蝇,飞蛾之类有着小翅膀飞来飞去的小动物,这个活动我们是半年前就订好的,是闻森看完介绍点头同意后我才去预定的,但是当时我故意隐瞒了蝴蝶馆的事,因为当时要讲给他听的话,他马上就会拒绝去的.

等第一天下午他结束出来后,问他感觉怎样,他说比学校要好多了-----他一点不傻.第二天开始,慢慢透露给他星期四有蝴蝶馆活动,他一听立即紧张起来了,说我实在是很不喜欢蝴蝶的,非常非常不喜欢,我赶紧跟这说,别担心,我们来想办法.
闻森说, “你能不能和老师说我不要去蝴蝶馆呢?”
我说,我一定和老师说,但是你自己在星期四的时候也要向老师说,否则老师可能会忘记的.
闻森说, “我可不可以不进去,只在外面等着呢?”
我说,我不是老师,这是老师的决定,你星期四时向老师提出来,如果老师同意你留在外面,那你不能乱跑,否则要跑丢了;但是如果老师不同意你留在外面呢?那你可不可以牵着老师的手进去呢?你可以离开蝴蝶远远的,如果还害怕,就闭上眼.
闻森说, “好的,我保证.”

星期四下午,我多少有点不安地等着闻森出来,一见面自然问他蝴蝶馆的事,他一脸轻松地说, “我在外面等他们了”.我不想再问细节了,这一脸的笑容就足够了.

我想如果当时闻森有能力听我的感想的话,我会说些什么呢?或许我会说,其实不管生活中什么样的恐惧,大的小的,其实都只是暂时的,一时的,有的人勇敢地一跨脚战胜恐惧,有的人一闭眼熬过了恐惧,有的人早早地躲开了恐惧,无论是那种方式,无所谓对错,重要的是恐惧终将过去,重要的是过去后你还能不能面露微笑.
1: http://photo.163.com/photos/binfeng2000ny/134834614/3734049989/
2: http://photo.163.com/photos/binfeng2000ny/134834614/3734049989/#3734040908
3; http://photo.163.com/photos/binfeng2000ny/134834614/3734049989/#373403449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19#
发表于 2007-8-29 08:17:04 | 只看该作者

re:“我想今后更多的是要培养他的自信心,知已...

“我想今后更多的是要培养他的自信心,知已之短,也知己之长,让他尽可能地有自己做主的权利和机会,很多的生活细节上能让他做主就尽量让他做主,著名的自闭症人士天宝回忆说,她非常感激当初她母亲给了她机会培养了自己的自信心,母亲不是靠说教和训斥,而是让她有机会在那些细小的事情上锻炼自己.”

闻森的表现真棒。

这一周儿子去军训了,不像小学五年级军训的时候,我好像心安了些,也不会想到要去探营,最多就是挨教官的训而已,我想这也是他必须要适应的生活。我们最终的目标是要让孩子自己学会飞,做一个不怕生活的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20#
发表于 2007-8-29 11:11:39 | 只看该作者

re:您好!我的孩子96年8月出生,想和您交流...

您好!我的孩子96年8月出生,想和您交流,给您发了悄悄话,请查看,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以琳自闭症论坛

GMT+8, 2024-6-18 21:46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