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琳自闭症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请写明注册原因,12小时内通过审核)
楼主: binfeng200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林中的鸟儿唱不停

[复制链接]
3381#
 楼主| 发表于 2011-5-28 07:03:24 | 只看该作者

re:"问候"今天本来是长周末前一...

"问候"


今天本来是长周末前一天,我们准备明天参加一个三天二夜旅行团,这是今年因为寒假和春假都因为种种原因没能出去玩而答应兄妹俩的重诺,他们翘首以盼,所以我今天回家后先把一周的衣服洗了,再准备点其他东西,十一点半才就寝.

可是刚入梦,电话响了,老婆心急火燎地说学校来电话说闻莺摔了,护士让家长领回家去.我迷迷糊糊急急如军令,到了一看没多大碍,门牙给崩了一角,嘴唇裂一道口子,应该不至于取消明天的旅行,否则不光是闻森不答应,闻莺也不愿意.因为护士按章行事,坚持让我们去看家庭医生或是看急诊,所以她妈妈半天下班后,把女儿带去看牙医和家庭医生去了.

这么一折腾,我睡意全消,不到两个小时闻森又要回来了,所以干脆就挺着,放点刚录的音乐,谷村新司,小野丽莎,象吊盐水瓶一样吊着自己的精神.同时很想把这段时间没有机会补上的一些文章写完,在迷迷糊糊的夏日里努力让自己清醒.

在两个小时闻森回来后,一旦他知道妹妹受伤的消息,按他的本性,第一个担心的事肯定会为他自己,他会担心自己的假期是不是又要泡汤了,一担心起来就会血往上冲,变得一触即发,一发即怒,全然不顾妹妹的伤势如何,别人心里如何感受,我想或许很多的孩子们尤其是男孩子们都会这样的,本来男生就是一个自我中心者,如何去关心别人如何去照顾别人的感受,这对绝大部分的男人本来就是需要学习的功课,还可能是一辈子要学习的功课,更何况是一个自闭症的孩子呢.

过去我们似乎是太以道德或人性的方面去看这个问题,说他们是天生的自闭,是天生的感情漠然,是天生的亲情缺陷,但是经过这么多年的修行,我知道了去探讨人性是没有现实意义的,我们完全可以从"技术"层面去看待这个问题:人完全可以有一份小小的私心,听到妹妹受点小伤而担心会殃及池鱼而丢了期盼以久的旅行,这本来是一个很正常的想法,相当地自然,不光是闻森这么想,其实他妹妹,我,他妈妈全都这么想,差别在于,我们不会让自己的一己之忧无限制地膨胀蔓延,我们在担心的时候同时也会顾及到其他1的因素,比如说对受伤者的同情,礼貌,亲情,等等,我们象是活在一个蜘蛛网里,触一发而动全身,而闻森更象是生活在一个单行道上,只为一个念头而思想,只为一个思想而行动.

那怎么办呢?我们能做的不是在道德意义上的批判,不是在人性意义上的自怨自艾,我需要的是当闻森一听到这个坏消息,他的焦虑立即把他逼上单行高速公路时,我得尽快地给他指引一条可以有多种分岔的路线图,让他知道不能只让一个念头来主宰自己的思维.

所以当闻森一下校车,我们在一起走进大楼的时候,我就开始了发布坏消息,到了家门口,闻森的脸色已经有点变了,他问了妹妹的伤势,但是大眼睛滴溜转着,我知道他在想什么,所以我先给他吃个定心丸,说照现在的情况,妹妹不会有大问题,应该不会取消明天的旅行,但是我卖个关子,到底怎么样,还是得听医生们怎么说,所以我们还是会有可能性取消旅行的.我们需要心里想好做好这个最坏的准备,我说不管怎么样,自己的家庭永远是要放在第一位的,我们的一生中有无数的机会去旅行去度假,但是我们只会有一个闻莺,一个闻森,我们只有这么几年里全家才会一起去旅行,等你们大了就四散了不会这么经常一起旅行,如果我们其中的一个病了,受伤了我们不得不取消旅行时,我们是应该这么做的,你有没有这个准备呢? 闻森犹豫了好一会儿,勉强说了,"我希望妹妹能尽快地好转,但是我也希望我们还能继续去旅行."

我说你的愿望我也能理解,我也希望明天我们还能去旅行,最后还得听医生的,但是我希望你等妹妹回来时能说些慰问和宽慰的话,而不是一来就问我们还能不能去旅行,这就表示我们是关心她,胜于关心还能不能去旅行.过了一会儿,他妈妈打电话回来汇报,家庭医生那里说嘴唇没事,至少不需要缝针,而牙医那里拍了片子,需不需要动点小手术,需要一周后才能复疹,这时闻森抢着过来要和妈妈说话,他到是很热切地问了妹妹的伤势,还和妹妹通了几句话表示关切,中间竟然没有一句提到旅行的事,后来他妈妈一回家就问,今天闻森表现那么好,是不是在担心明天还能不能出去玩啊?我赶紧制止了她,这是大家心知肚明的事,但是我们应该默契地配合,毕竟现在他能把自己的焦虑压在了心头,能够把自己的思维从只顾自己的感受上挣脱出来,去关注了一下妹妹,说了很得体的话,这就是一个大进步.而这样的进步真是需要我们来抛弃成见,细心引导的.

这个段落做完了,我再提到了这个"天外之灾"带来的一个小小光明面,这就是因为妹妹和妈妈去看病,她们会自己找地方吃饭,那么我们两个就自己找个地方吃了,闻森一听大喜.这后面的故事是这样的:本来因为明天要出发,所以昨天晚上我建议说,今天我们就不做饭了,我们晚饭一起去外面吃点,吃的餐馆由他们兄妹定,结果闻森要去麦当劳,妹妹要去意大利餐馆,两人各不相让,闻森一急喉咙开始彭彭响,我就出来批评了闻森,然后决定他们被取信了选择权,由我明天来定.

闻森之所以这么不肯通融,是因为他惧怕尝试新的事物,当然也惧怕新的食物,而妹妹是个谗嘴,那儿新鲜奔那里吃,妹妹和全家人一样不得不受制于闻森屈指可数的几个选择,但是毕竟妹妹的忍耐是有限度的,这时候产生的矛盾我就乐观其成,因为这对兄妹双方,也包括我都是个教育和受教育的机会.

现在闻森一听不用和妹妹来谈判去那里吃,马上就乐了,因为他知道我这里就好说多了,我问他去那里,他还是去麦当劳,我说我给你个理由为什么今天不想去麦当劳吃,闻森最喜欢这事情后面能有个理由,一个他能接受的理由,所以马上洗耳恭听,我说因为我们是随团玩,导游决定在那里吃饭就在那里吃饭,所以很可能我们会去几次快餐店,这样我们最好在家里换家别的餐馆.

这不用问,闻森马上提出去马来餐馆,到了那里,点他一直吃的烤牛肉串和干炒牛河,闻森坐在他熟悉的位置上,吃着他熟悉的食物,心中的那点焦虑一扫而光,脸上洋溢着单纯轻松的笑意.

这就是这么一个简单的人,简单的焦虑,简单的思维,可是却常常能在这个世界里给自己,给别人搞成一团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382#
 楼主| 发表于 2011-5-28 08:52:13 | 只看该作者

re:"那个忘不了黑暗的女人" 记...

"那个忘不了黑暗的女人"


记得七八年前,美国出了个华裔作家,写了本<南京大屠杀>,一时间议论纷纷,迅速冲上了纽约时报的畅销书排行榜,这对二耳不闻国外事的美国人来说真是很少见的,更何况那是一段几乎在美国无人知晓的黑暗历史.

再后来知道了作者本人,叫张纯如,来自于伊里诺大学香槟分校,那地方离我来美国的第一个学校不远,我曾去那里拜访过,美国中西部著名的大学之一,再看到了其照片,竟然是如此漂亮脱俗的年轻女性,却竟然敢于写那么沉重的话题.

再后来,她还敢去日本,被日本右倾分子威胁,但是无所畏惧,再后来,带着书和电影去了南京,回到美国继续被日本人所骚扰.

再后来,突然传来了张纯如自杀的消息,而且是自己开枪自杀的,实在无法想象这么一个优雅美丽的女人会对着自己开枪!

再后来,无数的猜测之中,家人出面披露了张纯如已经身患忧郁症多年了,事发之前已经觉察出异常,只是实在没想到这么快这么决绝.

大家都在想这么一个聪明的女性怎么会忧郁的不想活了呢?她有一个大学时期就相爱的丈夫,还有个刚两岁的儿子,事业有成,家庭美满,没有任何理由啊?

中国人就在想,肯定是那些可恶的日本右倾分子的威胁恐吓,这个忘不了过去的女人,被历史沉重的黑暗把自己美丽的生命给压跨了.她的责任感太重,把历史都无法承担的责任扛在自己的肩上.

但是最近我听说了当时还有一件事,那就是当时张纯如在怀疑自己当时两岁的儿子是不是自闭症,这下我终于明白了,原来那就是压跨骆驼的最后那根稻草了.我们谁不知道刚得知自己的孩子可能是自闭症时的那份巨大的压力和焦虑,所以一点不怀疑正是那份压力最终让那个已经忧郁的优秀的女人和母亲那么毅然决然地自绝于人生.

我不知道后来那孩子是不是真的自闭症,我记得有人说过那孩子当时也就是迟缓了点,后来很快地就跟了上去,

我想,这一定是他那个天使一样美丽的母亲在天上的佑护.




下面附上一篇别人写的回忆录:


The Woman Who Could Not Forget - 张纯如印象
                                                         一片老姜
  
今天下午终于可以歇口气。早早吃过午饭,我就躺下补觉。好几天忙的每天就睡三个小时,结果一躺下,就不省人事了。
  
醒来已经是两个小时以后,我蓬着一头乱发,睁着惺忪的睡眼,穿着一双拖鞋。下了楼,在Hotel前台漂亮小姐吃惊的眼神注视下,拿了一份The Wall Street Journal。踢踏踢踏地来到游泳池边,有一搭没一搭地看会儿报纸,再抬头看会儿池子里该凸的凸,不该凸的也凸的美女。
  
当我翻到WSJ其中的一页,看到一个黑白照的头像,好面熟,我一眼就认出来,她是张纯如,Iris Chang。看着她,眼前泳池里的美女顿时黯然失色。
  
我曾经有幸见过她几次,朋友带去的。那朋友也是她的邻居兼朋友。
  
聊得最多的是她的《The Rape of  Nanking》。聊了什么已经记不清楚了,只是记的她说了一句“A nation  let go its past is a nation without the future”(我也记不清这是不是完整的原话)。还记得她说了一些她在写书采访过程中得知的细节,和她在述说时常常红着的眼眶。
  
WSJ 的这篇文章介绍的The Woman Who Could Not Forget,是Iris的母亲写的回忆录。文章中提到她自杀前几个月有一次breakdown,被送到医院确诊为暂时性精神失常,和忧郁症。
  
我最后一次见她是她开枪自杀前一年多,她已经有一些忧郁症的端倪。她说话时常常不看人,眼神迷茫,好像在看着远方。
  
但我记得临走的时候我说了两句什么,似乎打动了她,她笑了笑。我说完了,她还看着我,也不说话,持续了几秒钟。那眼神清澈,瞬间充满灵气,充满智慧。
  
Iris是我生平见过的最美丽,最有才情的女性之一。
  
我永远也不会忘记她,The Woman Who Could Not Forget。





[upload=1246,0]张纯如.jpg[/upload]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383#
发表于 2011-5-28 09:30:29 | 只看该作者

re:原来如此。。。她也是我超喜欢的。只是这些...

原来如此。。。她也是我超喜欢的。只是这些自杀的人能不能感受到亲人的悲痛?他们改变的不仅是自己的命运,也是亲人的余生,一触即发的,永不消失的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384#
发表于 2011-5-28 11:23:05 | 只看该作者

re:我看过一些关于她的报道,见过一张她的黑白...

我看过一些关于她的报道,见过一张她的黑白照,可你这张照片给了我不同的感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385#
 楼主| 发表于 2011-6-1 06:07:47 | 只看该作者

re:海鸥掠食:

海鸥掠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386#
 楼主| 发表于 2011-6-1 06:10:52 | 只看该作者

re:巨鲸出水:

巨鲸出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387#
 楼主| 发表于 2011-6-1 06:14:45 | 只看该作者

re:海鲜拼盘:

海鲜拼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388#
 楼主| 发表于 2011-6-1 06:16:41 | 只看该作者

re:海天一色:

海天一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389#
 楼主| 发表于 2011-6-1 06:19:21 | 只看该作者

re:渔舟唱晚:

渔舟唱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390#
发表于 2011-6-1 08:02:16 | 只看该作者

re:这个世界真是不公平,有的人因为孩子拼着命...

这个世界真是不公平,有的人因为孩子拼着命想想活下去,比如于娟,比如L老师。有的人因为孩子轻易地就放弃了生命,比如张纯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391#
发表于 2011-6-1 19:04:18 | 只看该作者

re:很美很放松的感觉。

很美很放松的感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392#
发表于 2011-6-1 21:36:12 | 只看该作者

re:呵呵,那几张照片蛮不错的。去了哪里,什么...

呵呵,那几张照片蛮不错的。去了哪里,什么activity,细细说来,我们从国内回来很可能会去再去一次cape cod。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393#
 楼主| 发表于 2011-6-2 04:03:51 | 只看该作者

re:我们是随团的,所以没有多少活动,主要去了...

我们是随团的,所以没有多少活动,主要去了Martha's vineyard island,providencetown,在后者还去了观鲸.这样的地方你们去是最好的了,又近,最好能租个房子,几家人一起去住个一两个星期,去野营或者聚会,象我们这样走马观花也没有太大的意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394#
发表于 2011-6-2 04:13:35 | 只看该作者

re:Martha's vineyard is...

Martha's vineyard island 马萨葡萄园我以前去过,肯尼迪家族在那里有庄园。好像当时小肯尼迪就是从那里度假归去驾机回纽约时飞机失事的。打算这个暑假去玩一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395#
 楼主| 发表于 2011-6-2 04:54:18 | 只看该作者

re:如果你到了岛上,找个当地的导游,他就能讲...

如果你到了岛上,找个当地的导游,他就能讲出很多肯尼迪家族的故事来,当地的居民好象对这一家不错,我们的这个导游讲了些他知道的事.

当肯尼迪夫人去世后,很多人想去看看她在岛上的住所,但是房子是在密林里,私有财产不能进去,大家就只能到林子里通向那里的小道口停一停留影纪念,很多造成了交通阻塞,警察不许司机们在路口停车了,但是有一次他的一个乘客上来先把二十块钱放在他手上,大家心照不宣,到了那个道口,女客跳下车,匆匆地从地上抓起一把沙子,装进早已准备好的瓶子里,急忙离去.看不到偶像,藏一把偶像路口的沙子也是纪念.这次我们经过,司机还是给我们指了那个路口,但是不敢停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396#
发表于 2011-6-2 09:35:55 | 只看该作者

re:这粉丝当的,真是地道。话说这一家子也真是...

这粉丝当的,真是地道。话说这一家子也真是神仙一样让人喜欢眷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397#
发表于 2011-6-2 10:12:26 | 只看该作者

re:在美国随团游真是很好的选择,这次体验了一...

在美国随团游真是很好的选择,这次体验了一次,每人95美元的团费,觉得很超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398#
发表于 2011-6-2 17:11:02 | 只看该作者

re:羡慕嫉妒——不恨!为什么mei...

羡慕嫉妒——不恨!

为什么mei di guo zhu yi 的生活这么和谐惬意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399#
发表于 2011-6-2 17:13:34 | 只看该作者

re:张纯如,真是人如其名,美的如此纯粹!

张纯如,真是人如其名,美的如此纯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400#
 楼主| 发表于 2011-6-10 22:51:26 | 只看该作者

re:"无语问苍天"下面的新闻很震...

"无语问苍天"


下面的新闻很震撼,让人目瞪口呆.

可是,可是,如果当初那些孩子的家长们,当孩子一懂点事就教他们除了爸爸妈妈其他人不能碰你的PP和JJ,别人不能脱你的裤子,没有你爸爸妈妈的同意,任何人不能脱你的裤子,要脱的话,要告诉爸爸妈妈.

所以如果那个老流氓要动手了,冷不防孩子冒出一句来:"我要问爸爸妈妈",那老流氓肯定会住手的,因为他知道孩子会告诉爹妈,他的罪恶会立即暴露.

只要教孩子这么几句话,或许就幸免于魔爪了.

可是多少人会觉得自己孩子还太小,周围的人有这么好,不用着急吧.你看那个儿科医生的诊所装饰得象个迪斯尼乐园,那个医生又帅又可亲,孩子们都喜欢去,不会出事的.

这个世界上到处都有魔鬼,我们没有火眼金睛,我们打不了鬼,我们能做的就是告诉自己的孩子们,没有人可以随便扒你们的裤子,有谁要做的话,让他来问家长.

给他们说,越早越好.

其它我们还能怎么办呢?

无语问苍天.

戒网三个月.


******************************************************************************************************************************************

美国特拉华州前儿科大夫厄尔·布莱德利借职务之便强奸、性侵犯86名年龄不及3岁的幼童,恶行令人发指。法新社9日称,当地法院指控布莱德利犯有24项强奸罪,一旦罪名成立,这名“兽医”将被判终身监禁,且无权保释。

  58岁的布莱德利,已婚,育有4名子女,1994年开始行医。有证据显示,自1998年起,他屡次侵犯幼小患者,为满足变态兽欲,每次侵犯时还用录像机拍下整个过程。2009年12月,布莱德利被捕,他所拍摄的长达13小时35分钟的录像成为最有力的呈堂证供。

  特拉华州当地法院日前开庭审理了布莱德利一案。当庭播放录像时,不少受害者家长脸色惨白、哭泣不止,有人甚至控制不住情绪拍案而起,愤怒地直指屏幕大喊。资深警探斯科特·加兰对媒体称,从业多年,他从未见过如此恐怖的场面,让他“毫无心理准备”。

  录像显示,布莱德利施暴过程非常残忍,他用双手箍紧幼童脖颈,殴打反抗的孩子,一些儿童承受不住侵犯造成的剧烈疼痛凄厉惨叫,最终窒息甚至昏厥。布莱德利并不因此放过可怜的孩子,他采用人工呼吸等急救措施对受害者进行施救,待其恢复意识后继续施暴。满足兽欲后,他还要象征性地抓起儿童头部,将其抛掷到数尺外的沙发上。

  根据证物显示,一些儿童曾连续遭受数周甚至数月蹂躏。一名女童2008年11月至2009年11月被蹂躏整整一年,另一名女童自2007年6月初次接受治疗就被强奸,直到2009年2月疗程结束才摆脱噩梦。令人发指的是,极少数受害者仅有几个月大。记录布莱德利暴行的录像被检方称为“所有针对儿童犯罪中最残忍、最暴力的”。

*****************************************************************************************************************************************************


[upload=1322,0]Dr. Earl Bradley.jpg[/upload]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以琳自闭症论坛

GMT+8, 2024-6-21 13:31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