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琳自闭症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请写明注册原因,12小时内通过审核)
楼主: binfeng200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林中的鸟儿唱不停

[复制链接]
3301#
发表于 2011-4-10 14:28:35 | 只看该作者

re:http://baby.163.com/...

http://baby.163.com/special/0026468D/qcqdx.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302#
发表于 2011-4-10 14:32:01 | 只看该作者

re:应当说自闭症孩子的青春期内容还是会有所不...

应当说自闭症孩子的青春期内容还是会有所不同的,还要有更细的内容,像冯班上贴中列的一些等。

文字要求要往孩子的水平上靠,最好是图片更多些更好。

这基本就是要靠父母自己去重新准备的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303#
 楼主| 发表于 2011-4-10 21:31:43 | 只看该作者

re:很多网上关于心教育和青春期的内容,大部分...

很多网上关于心教育和青春期的内容,大部分也是陈词烂调,很多是用大人的说教去"压制","纠正","拨乱反正"孩子们真实的,生理性的感受和想法,所以,我想我们第二次的性教育,应该是我自己来编教学内容了,就是不知道我有没有这个时间和精力拿下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304#
发表于 2011-4-10 21:34:26 | 只看该作者

re:[QUOTE][B]下面引用由[U]bi...

下面引用由[U]binfeng2000[/U]发表的内容:

这两天才得到以琳的教学光盘,每天下班回家急着看,越看越觉得自己在认识上,实践上的不足。所幸照我儿子目前的状况,应该不用再进机构专门训练了,否则我肯定会为没能到以琳受训而抱憾。联想到大雪先生初到以琳经历...

Mr. Feng,

How to get 以琳的教学光盘? I am close to NY, just a couple of states away. Thanks.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305#
 楼主| 发表于 2011-4-10 21:56:49 | 只看该作者

re:我原来有的光盘后来送人了,你如果需要大概...

我原来有的光盘后来送人了,你如果需要大概就只能去以琳邮购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306#
发表于 2011-4-11 09:27:52 | 只看该作者

re:[QUOTE][B]下面引用由[U]bi...

下面引用由[U]binfeng2000[/U]发表的内容:

我原来有的光盘后来送人了,你如果需要大概就只能去以琳邮购了.


Thanks.  I will e-mail them to find out how to purchase.  I didn't find the link to their store.  
So much impressed by all your posting and the efforts you have been done for your kids and other kids.  

God bless you and the kids.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307#
 楼主| 发表于 2011-4-21 11:20:27 | 只看该作者

re:"三杯茶"闻森学校里给了张通...

"三杯茶"


闻森学校里给了张通知,说是六年级的语文课和社会课联手,准备用"三杯茶"做教材,把阅读和历史地理政治联系在一起讲,让家长们准备好这本书的"young reader edition",或者可称学生版,下个月开始进行,如果想买便宜的,可以统一由学校购买,大概只要六块钱,但是得等上个一两个星期,我对闻森说我们就自己去书店找,因为早买好,我们先在家读一遍,等下个月学校里开始读就算预习过了.

我非常欣赏学校里能拿这本书做教材,而且不光是拿来当书读,应该还会学习地理,学习文化,学习种族和宗教,这本书出名了这么久,我却没读过,本来我想正好这次和闻森一起读了,但是上星期六去图书馆看到了这书的中译本,到底是中文读得快,一天内见缝插针就把书看完了.

书里讲的是巴基斯坦的故事,但是喀拉昆仑山脉绵延千里,也伸展到了新疆的南疆,所以书中讲到了路中交通之艰险,让我不禁回忆起当初从阿里到叶城的路上,从海拔六千米三天里一路冲下山,到了叶城是海拔三百米,在那么险要的地方行车,真可以说有无数的因素能让你车毁人亡,所以回头想想,老天开眼,让我留下小命,那么这条命真不该虚度而对不起老天之青眼.

这个星期是学校的春假,上次寒假他们兄妹俩双双得病,只能困于家中,所以很早就答应了他们春假里一定得出去玩,但是他们妈妈有三天的培训班,所以我们就在她的培训中心住下,我带着两孩子到处找地方玩,到了晚上回来再象征性地做点功课,所以今天也是我们读这本"三杯茶"的第一天.

本来我想先让闻森自己读一遍,但是很快地发现了这不可能,不光是生词,还有很多的地理和国家知识他不懂,所以还是我带他国一起读.我先把书放下,先讲书上附着的地图,讲巴基斯坦在那里,讲喀拉昆仑山脉,讲K2峰,这样讲对闻森来说还不够有针对性,我再提到了k2峰是海拔八千六百多米,而珠穆拉玛峰是海拔八千八百多米,这世界第一高峰和第二高峰就差了两百多米,拿数字给闻森一对比,这K2就活生生地耸立在闻森的脑海里了.

这书中开篇讲作者当时迷路的那个冰川,冰川不是固定的,其实这是一条冰河,还在以每天四英寸的距离移动着,但是当书中写到:"这时候葛瑞格行走的速度怎么也比不上冰川的速度了",闻森怎么也理解不了,人怎么会比不过一天只移动四英寸的速度呢?就是他人不动,只要把鞋子放下来,就比四英寸还多啊,他不明白的是这只是一个夸大的比喻,比喻主人公精疲力竭了,实在挪不开步子了.

但是后来讲到了高山反应,讲到了高山上的空气稀薄从而能让人人缺氧,我想正好这个时候甩开书本,来温习一下闻森科学课学过的大气,气压等知识,所以我们再讨论了为什么高山上离太阳近反而寒冷,平原上里太阳远为什么温暖,为什么高原上气压低而平原上气压高,为什么高原上空气稀薄而平原上空气充沛,我提起了当初我在拉萨知道的一些知识,拉萨海拔只是三千六百多米,但是空气中的氧气含量只有在平原上氧气含量的60%,也就是说我们在平原上每呼吸两口的空气,在拉萨就需要吸三口了,人在高原上会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和代价.闻森比划着自己也大口地吸了三口气,作艰苦状,但也至少对高原上的艰辛有了最初步的认识.

今天大家都累坏了,下午在爱迪生曾经的工厂里的化学车间里参观时,那个胖园警让我看着点闻森,说他好象累得东倒西歪了,可千万别把那些宝贝瓶瓶罐罐打翻了,生平第一次这么近距离地离伟人曾经的世界这么近,真是让让人激动,所以这次破天荒地买了三本关于爱迪生的书,闻莺已经把那些从小时候孵蛋到新婚夜不归的故事全读了一篇,闻森实在太累了,只知道了爱迪生发明灯泡的事,而我买了一本"爱迪生语录选",这个曾经被老师认为是"愚笨"而劝退的孩子,长大后却这么地充满了智慧和勇气.

今天的这本"三杯茶"只读了第一章,但是效果很好,我和闻森这段时间因为他的数学作业而关系搞得非常不好,跟猫和老鼠一样地敌对,我得抓好这个阅读的机会把两个人的关系搞上正路,而从另一个角度讲,象作者那样虔诚的基督教徒,却能为穆斯林感恩,还能不辞辛苦地为那些山民们服务,这对我来说这才是最高尚最忠诚的信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308#
发表于 2011-4-21 11:37:24 | 只看该作者

re:冯版那么有耐心。想想自己,不知道有多久多...

冯版那么有耐心。想想自己,不知道有多久多久没有给儿子讲解过学业,或者共同阅读过什么读物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309#
发表于 2011-4-21 23:30:05 | 只看该作者

re:[QUOTE][B]下面引用由[U]bi...

下面引用由[U]binfeng2000[/U]发表的内容:

"三杯茶"


闻森学校里给了张通知,说是六年级的语文课和社会课联手,准备用"三杯茶"做教材,把阅读和历史地理政治联系在一起讲,让家长们准备好这本书的"young reader edition"...


要是我辅导闻森读这本书,就只能抓瞎了,因为对天文地理我一窍不通。
等着让闻森来辅导我了,给我补上一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310#
 楼主| 发表于 2011-4-22 11:52:21 | 只看该作者

re:"富足和贫乏""三杯茶"里讲...

"富足和贫乏"


"三杯茶"里讲到了作者第一次看到当地孩子们读书时的情景,村长领着他去村里的"学校"里看看,他们来到了一个空旷的平地上,上面有78个男孩和4个女孩跪在霜冻的大地上写字,但他们用的笔只是一截截树枝,在泥土上划地为纸,这样的一个触目惊心的景象却只让闻森对数字感兴趣,他笑了起来说,"怎么只有五个女生呢?"

我想这段的重点还真不在只有五个女生身上,作者当然是想读者受一次"震撼教育",看看当地孩子们的艰辛生活,但是说实话,闻森听了以后一点反应不过来,我想毕竟这些事情离他太远了,远到了匪夷所思,他怎么会自然地想到这一层呢?闻森的问题也提得对,这么悬殊的男女比例却是有很深的原因.这个问题不解释清楚了,闻森的思维也就被阻在外头了.

为什么女生上学的会那么少呢?这个问题对我们来讲可以理解,但是对一个长在纽约的孩子就很难讲得明白,过去我还以为是宗教的原因,但是书里引用了一个由逊尼派的宗教大法官对作者发的一个判决,明确地指出了伊斯兰教义中并没有不让女孩上学的内容,所以这还是贫穷的原因,如果家里只能负担起一个孩子上学的话,那只然会把男孩放在首位.闻森搞不懂,那不上学不就更好吗?我说那些孩子不能上学,可不会象你那样在家光玩了,那些孩子们得帮家里干活,闻森还是心怀疑问,帮家里干活又能干多少呢?到底是学校里的homework累呢,还是家里的housework累呢?他不知道的是那些孩子的"家务活",就是种地放羊,完全不是他能想象到的.

接着再讲这段话的重点,也就是全书的重点之一,是作者描述的当地孩子们的艰苦生活,促使作者许下了宏愿,要帮这个村建一座学校.如果不细讲,闻森都不会注意到那些孩子们跪在地上干什么,或许对他来讲,在家里,甚至在书店里,席地一坐,就势一躺,都是平常的事,但是对那些孩子们来说,他们跪着不是他们想跪,而是根本没有桌椅板凳,我让闻森自己跪着试试看,看他能跪多久,马上就会知道这不是件乐事.如果没有桌椅板凳已经让他惊诧的话,那么再说他们还没有笔,也没有纸呢,那能算是上学吗?

当这些被闻森想当然地不加思索地认为是天经地义的"必需品",却成了那些巴基斯坦孩子们想都不敢想的"梦想"之物,这才让闻森明白过来了,那也是一个事实,是和他同一个地球上却是完全不同的世界,那个世界里的孩子们有学校但没教师,有地而坐却没桌椅板凳,有乘法口诀表练习,但是没有纸和笔可写,所以当书中的作者发誓说,"我要帮你们建座学校",这时候闻森才真的懂了.

可巧的是,晚饭时女儿不知道怎么说了起来,要是她以后上不了大学怎么办呢?她妈妈说,那你很可能就找不到一份好工作了,女儿嘴硬说,找不到好工作就找份差工作,她妈妈就拿最近地方新闻上关于麦当劳招工的事和女儿算笔账,那则新闻说麦当牢招工,吸引了几十倍于应招人数的纽约客来报名,但是麦当劳是不会付你高工资的,在纽约是以每小时八块计,那就能算出来一个月除了缴税还能自己剩多少,再以我们家附近的房租为例,交完房租后再算算还有钱吃饭吗?还有钱度假吗?这么一算,小姑娘自知这个玩笑不好开.

然后女儿问,那我上大学的钱,你们会帮我付吗?她妈妈过去半认真半打趣地和她说过,以后上大学,学费就自己去找贷款吧,等毕业上班后再自己慢慢地还.女儿年纪小人却精,这样的话是不会忘记的,时不时地拿出来试探一下投石问路,所以我们也不能把话说死了,只是说我们希望以后你们上大学时,能象你们的爸爸妈妈一样,自己赚钱缴学费.

如果仔细一想的话,我发觉现在我们对兄妹俩大约百分之八十以上的要求,都是一口拒绝的,从小到象今天在书店里闻莺要买一本小说书,是一套系列中的一本,她已经看完了在家里有的那一本,还想继续看这个系列的书,在书架上找到了一本拿来请求我买,我拒绝了,因为类似的书图书馆里有,而且这是系列书,看了一本还想看第二本,那最后就得把全套书都买了,而且基本上看完了就不会重新再去读的,这样的书就没必要买,但是昨天在爱迪生的纪念馆里,我们一口气买了三本书,那是因为有纪念意义,而且我们希望这样的关于爱迪生的事迹能放在家里,我们可以读了又读,这样的书才有购买的价值.女儿接着挑了本"功夫熊猫2"的小小说来,我到是想推荐给闻森的,因为这电影下个月就上映了,但是对闻莺来说不一样,我说我可以买这本书,但是你也要想好了,你看了故事再在下个月看电影时,内容都已经知道了,那再看电影还会有意思吗?女儿听了,立即撒手不买了.

过去我还听进去了"穷养儿,富养女"的说法,现在我连这也否决了,无论是儿子还是女儿,都是"穷养"的好,让他们中的大部分愿望给于拒绝,不让他们想得到啥就轻松地得到,这样才能让他们知道一切来之不易,才能倍加珍惜,这一点我很庆幸我们是独自一家在美国,双方家里都没有其他亲戚在这里,所以我们完全能掌控自己的孩子们,而我每次回国,最让我难堪的就是看见了朋友或亲戚中的小孩子们,尤其是男孩子们,被举家上下地宠着,大人们抢着送礼,争着送钱,孩子想要啥立马就能得到,从小生长在这样"富足"的生活里,长大后会可能出现怎么样的心理和精神状态呢?我觉得那是可怕的一代,这一代人已经成人了,当这代人里有"药家鑫",有捅了自己母亲九刀的留学生,我是觉得真是一点也不奇怪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311#
发表于 2011-4-22 21:52:54 | 只看该作者

re:[QUOTE][B]下面引用由[U]bi...

下面引用由[U]binfeng2000[/U]发表的内容:

为什么女生上学的会那么少呢?这个问题对我们来讲可以理解,但是对一个长在纽约的孩子就很难讲得明白,过去我还以为是宗教的原因...

与阿富汗接壤的一带,是巴基斯坦最贫穷和最保守的地方,那里的女生极少上学。近十几年,越来越多的学校成立,也有越来越多的女生可以接受教育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312#
发表于 2011-4-22 22:54:53 | 只看该作者

re:已经认真拜读了两篇《三杯茶》,很有收获,...

已经认真拜读了两篇《三杯茶》,很有收获,和版主挺有共鸣,儿女还是穷养的好。药家鑫这样的学生也就是富养的结果,判决已下虽然可以抵住民愤,但两条生命就这样损失,实在挺可悲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313#
发表于 2011-4-23 02:44:04 | 只看该作者

re:给F版推荐两本书:1.Samue...

给F版推荐两本书:

1.Samuel Eaton's Day: A Day in the Life of a Pilgrim Boy
http://www.amazon.com/Samuel-Eatons-Day-Life-Pilgrim/dp/0590480537

2.Sarah Morton's Day: A A Day in the Life of a Pilgrim Girl
http://www.amazon.com/gp/product/0590474006/ref=pd_lpo_k2_dp_sr_2?pf_rd_p=486539851&pf_rd_s=lpo-top-stripe-1&pf_rd_t=201&pf_rd_i=0590480537&pf_rd_m=ATVPDKIKX0DER&pf_rd_r=0XC67JKAN0WR74KQHQ9B

图书馆里应该有的,里面有图片帮助理解,可以让闻森知道,当年不上学的美国孩子们都得忙着干什么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314#
发表于 2011-4-23 08:12:39 | 只看该作者

re:在中国,很多的孩子处于两种情况:被溺爱和...

在中国,很多的孩子处于两种情况:被溺爱和被逼迫。前者是孩子被给予过度的物质和过度的保护,后者是被要求过度的能力和成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315#
 楼主| 发表于 2011-4-23 09:09:04 | 只看该作者

re:二十年前我在西宁旅行时住在一家家庭旅馆里...

二十年前我在西宁旅行时住在一家家庭旅馆里,那家有两个女儿一个小儿子,那小儿子跟我混熟了就讲了很多他家里的事,他大姐本来是在中央民族学院读书的,但是一年后她父母觉得孩子到了花花世界里会变质的,就把女儿叫了回来退了学,对他们来说,保持穆斯林的传统比上学更重要,我想二十年后这样能甘心退学的女孩子也会越来越少的。

本来我们也是打算在上个寒假里去威廉斯堡的那个古迹民俗保护区去玩得,这样能让他们亲眼看看过去的生活,但是说实在他们比较抗拒,我发觉现在的孩子们越来越不对历史感兴趣了,这方面肯定是和环境有关,过去我们能接触到的最多书,书里又基本是历史书,所以我们老是想回到从前;现在的孩子是玩电子游戏长大的,屏幕上接触的都是些超现实的未来派的东西,难怪他们对历史不感兴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316#
发表于 2011-4-23 10:49:22 | 只看该作者

re:“The story of the wo...

“The story of the world" 那套儿童历史书,前面提到怎么做才能让孩子对历史感兴趣,我认为还挺有道理的。

大都那套书看了三遍了,就是QBB说吃饭的时候不理人,光理书的那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317#
 楼主| 发表于 2011-4-26 02:00:53 | 只看该作者

re:"成长"我们在外面晃了五天终...

"成长"


我们在外面晃了五天终于回家了,我再续假一天,因为学校还要放两天假,而且今天闻森要去考那个英国皇家钢琴考试的三级证书,另外他们两个的假期作业还需要扫底完成,所以今天和闻森商定了,除了继续阅读"三杯茶"以外,他还得温习一下要考的三只曲子,他的商老师回北京去办退休手续去了,所以只靠闻森自己练习自己去考,但是我们估计他没问题的,当然为了这第一次的钢琴考试保险点,我们上次还是写了个情况说明去给了试点的老师,对方说她们见过了不少自闭症的孩子来考级,都有经验了,不用担心的,我说我写了个说明,只是想万一闻森出现反常情况,考官心里有些数,但是我们不想要特殊对待,他通不过也不要紧,我们本来就是来试一试的,我们也对闻森做好失败的预备.

今天早上说好读两章,开始后不久,闻莺在一边蠢蠢欲动,我就让她一起过来了听,第三章介绍了作者的成长经历,他才三个月大就随着父母去了非洲,父母亲是虔诚的基督教徒,父亲办了坦桑尼亚的第一家基督教医院后才回国的,作者才十一岁就攀登了非洲第一高峰的乞里马扎罗峰,闻森听到这里吃惊不小,因为他也是十一岁了.作者有个小妹妹,后来是因为在睡梦中颠痫发作因无人看见而死亡,因为闻森玩的电子游戏机的说明书上是列举了长时间玩电子游戏可能会触发颠痫的警告,这也是我用来让他们学会自觉克制玩游戏的法宝之一,所以闻森和闻莺他们对"颠痫"不陌生,碰到这样的良机,我正好把"颠痫"的危害结合书上的例子再温习一遍.

第四章开始讲作者的募捐经历了,他开始不知道怎么募捐,发了580份信,只收到了一张认捐的支票,作者的第一份支票还是从孩子们里得到的,作者的母亲后来在一个小学里当校长,她把儿子请了去,让他给孩子们讲巴基斯坦的孩子们的艰苦生活,孩子们发起了"Pennie for Pakistan"的活动,就是把家里的分币收集起来捐了出来,学校里的孩子们收集了几万个分币,最后送给了作者一张六百多元的支票,这也是作者收到的第一笔捐款,闻莺听了很高兴,因为她们学校里每年都来收集各人准备的分币,叫"Pennie harvest",每年纽约市的小学生们可以这样募捐几百万美元来支持慈善事业,本来这些很抽象的活动,结果在这里闻莺看到了活生生的例子.

这两章讲完后,我照常问他们有什么要问的吗,结果闻森要了书本去,一声不响地翻到作者在非洲时的那一节,指着一段话问这个是什么意思,我一看吃惊不小,因为那一段话是讲作者的小妹妹的病因,他妈妈一直认为妹妹的颠痫是她在三岁时打的天花疫苗而引起的,原文是:"As a toddler she had a bad reaction to a shot of smallbox vaccine",闻森就问了,这"bad reaction"到底是什么意思呢?我想还是那句老话,闻森就是一个天生的消极思维者,别看他平时轻轻松松一副很容易满足的笑脸,但是这是经不起风吹草动的,就是这么一句话,又触到了他的那根神经,我不知道他对疫苗和副作用知道的有多少,但这是个机会我们可以来好好说说.我说确实有些孩子们会对疫苗针有些不良反应的,但是那些认为孩子是因为打了疫苗才会得病的人,可能并不知道这孩子原来就有了病根,正好在打了疫苗以后才被发现或者是被触发了,至于到底是什么原因,现在还没有一个定论,也就是说现在还搞不清楚,但是我们确实听到过在世界各地都有孩子打了疫苗后得重病或者死亡的事件,只不过相对于那些受惠于疫苗的孩子们来说,出意外的那些孩子们的数量是极少极少的,至少我们家里的孩子们从来就是按时打各种疫苗,我们从来没有过任何不良反应,我们也没有听说过那个我们熟悉的人打了疫苗后会有不良的结果,所以我们打疫苗是安全的,这时闻莺举证说她只是打的时候有点痛就哭了会,但是打完后就没事了,没有任何"不良反应",闻森听了并没有异议,但是我打赌明年他在接种疫苗的时候,他会再提出这个"bad reaction"的话题来的.

闻莺是第一次看这本书,等她看了书中的照片,才知道这是真人真事,我让他们看"三杯茶"的网站,作者和他的机构还计划在未来的十年里在巴基斯坦和阿富汗再建45所小学,我们就商量着捐款的事,我提议说如果闻森今天通过了钢琴三级考试,我们就以他的名义捐笔钱吧,这主意得到了大家的赞同,但是立即闻森说,万一我没通过呢?闻森现在对"失败"这个词非常地敏感,所以他原话说的是"what if I accidently not pass?"

我说你通过了我们捐,没通过我们也捐,本来就是一个"good try",再说不管有没有通过,今天晚上我们说好了下馆子庆贺的.

上午我让闻森练习一下他要考的三个曲子,他弹得很认真,也很正确,照那么弹,过级没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318#
 楼主| 发表于 2011-4-26 03:49:14 | 只看该作者

re:"三个小姐妹" 这次在康州,...

"三个小姐妹"


这次在康州,又认识了一家朋友,家里有个大儿子是典型的自闭症,却有个精灵漂亮的小妹妹,所以和我们家,和马可家情况基本一致,早就说好要认识一下的,这三个男孩子我们不期望他们能玩到一块儿去,但是三个小丫头肯定能自己唱出一台戏出来.

等新朋友一家来了,闻森和闻莺都已经事先打过招呼了,闻森热情地问候了一圈,接下来就自己玩去了,闻莺却跑过来悄悄地问,这家的大哥哥是不是也是上特教学校的?我们说当然是,其实我们现在在美国的几家朋友基本上都是些特殊孩子的家庭,这点不用告诉她她自己也能看出来,这样的好处是她不会对哥哥们的一些异常行为而不解了.

但是新来的小妹妹丽丽却象鱼儿进了水一样融合进了小姐妹的圈子里,她本来和马可家的妹妹美姬就熟,闻莺和美姬熟,这么一来三姐妹立即混熟了,这里面闻莺比她们大了两岁,所以不大情愿地当起了姐妹头.

等到了吃饭时,因为三家人老老小小,一个餐桌坐不下了,就另开一桌让孩子坐里屋去,但是闻森不乐意,坚持要和大人们坐一桌,这个"前青春期"男孩正努力地把自己和"孩子们"划上个界线,而他妈妈去里屋转了一圈看看孩子们吃得怎么样,回来说闻莺正和两个小姐妹淘解释什么叫"特殊教育".

其实对于象我们这么的既有正常孩子又有特殊孩子的家庭来说,这手心手背都是肉,这钢丝绳也不好走,无论是那个正常的孩子从家里感觉到父母太偏心了,还是在外面因为自己兄弟的异常举动而难为情,这些孩子从小会受到特别的压力,还有些家庭的自闭症孩子比较严重,父母从小就得教育起另一个子女长大后得担负起照顾兄弟姐妹的责任来,这对孩子们真是勉为其难的.

象马可他们家在康州,兄妹俩只能上同一所学校,坐同一辆校车,这小妹妹的压力立即就逃不掉了,本来小妹妹就还小,就小一下受到了这么大的压力,确实是够她受得,反过来她在外面受到的委屈,她以后会把账算在兄弟和父母头上,所以家里有正常孩子的父母,千万别为了那个特殊孩子而疯狂,而不顾一切,别以为那个孩子是正常发育的就可以忽视,我也读到过有些孩子们会在特殊家庭里成长得非常出色,从小就能帮助父母,对自己特殊的兄弟姐妹不离不弃不歧视不泄气,但是这背后肯定是父母亲作了很大的努力.

相比之下我们家算是幸运的,兄妹俩年纪差得不大,作为妹妹心智还成熟得早点,而闻森现在也没有明显的异常行为了,兄妹俩人不在一个学校里,所以闻莺没有了那天天都有的社会压力,她的那些小姐妹们来家玩,尽管闻森从来不去参与,但是那些小姑娘们还是很快地感觉到了异样,她们会告诉闻莺你哥哥怪怪的,这在一开始确实给了她一定的压力,比如她很长时间里不想邀请别人来我家玩,对于这个她妈妈强令她对等,人家邀请她去玩,她也必须邀请别人来我家玩,否则妈妈不惜取消她的playdate.

对我们来说,尽管事实上不可能一碗水完全端平,我们也得口头上表面上作到一视同仁,作为妹妹绝对不得以自己的心智成熟而欺负或藐视哥哥,而哥哥也不得赖在自己的"残疾"借口上可以"仗势欺人",如果发生这样的事情,我们对兄妹俩是严厉打击决不姑息的.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讲,对于我们家来说,闻森长大后尽管会有种种困难,但还不至于非得依靠他妹妹才能独立生活,所以我们从来不去要求闻莺长大后要担负起照顾哥哥的责任,这两个孩子各自有各自的生活道路要走,我们不能在小小的肩膀上加上一副沉重的担子.

再说了那天三姐妹晚饭后接着玩,不知道过了多少时间,一个妈妈来报告说,她们闹矛盾了,本来是玩一个游戏,按她们商定的内容是两个姐妹上大学去了,另一个还在读高中,这就需要这两个小的来抓阄谁读高中,结果美姬抽上了读高中,小妹妹却动了气,说是凭什么你们都去上大学留我读高中,一气不玩了,也绝交了.

一个妈妈去劝了,不行,另一个妈妈也去劝了,无效,再一个妈妈去劝了,未果,又一个爸爸去试试,没用,我下楼去取东西时也顺便去劝了劝,小妹妹躲在车库里的壁柜里,紧闭双眼坚决不听调解,这委屈真是够大的了,我无可奈何,只好告败.

再过来好一会儿,一个妈妈过来报喜说,问题解决了,两个女孩写了张条子递了进去让生气者选择,纸上写道:"你还愿意和我们做朋友吗?"下面是选择题:1)YES;2)NO;3)MAYBE,结果小妹妹选了3),既给了自己面子,又顺水推舟地和好了,立即三姐妹重新扔入到了热火朝天的过家家活动中去了.

我们几个大人在那里一致夸这第三个选择题出得好,既给了足够的面子,又给了条挣脱困境的出路,这个办法应该是闻莺的主意了,回家一问,果然如此,但她说这样的事对她不希奇了,在学校里和各种朋友之间就经常用这个方法来解决问题的,这真是实践中长出的智慧啊.

但是等星期天回到家后,临睡前闻莺却呜呜地哭了起来,我们吃惊不小,赶紧套话,原来是这样的:本来她答应了米娅星期一在她家过夜的,这是早早说好的,但是临到了头小丫头左想右想不踏实,觉得自己和米娅还没亲密到这个地步,但是碍于脸面当时不想扫别人的兴,所以在心里煎熬起自己来了,我们说这还不好办吗?妈妈明天去找个借口推掉好了,但是你以后得和我们说清楚,那些小朋友你是愿意去过夜的,那么其它小朋友的家长来邀请我们就直接帮你推脱了就行了.

小丫头如释重负,擦擦脸去睡觉去了,我心里笑着想:"还是老不出山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319#
发表于 2011-4-26 23:09:29 | 只看该作者

re:[QUOTE][B]下面引用由[U]bi...

下面引用由[U]binfeng2000[/U]发表的内容:
  “对我们来说,尽管事实上不可能一碗水完全端平,我们也得口头上表面上作到一视同仁,作为妹妹绝对不得以自己的心智成熟而欺负或藐视哥哥,而哥哥也不得赖在自己的"残疾"借口上可以"仗势欺人",如果发生这样的事情,我们对兄妹俩是严厉打击决不姑息的.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讲,对于我们家来说,闻森长大后尽管会有种种困难,但还不至于非得依靠他妹妹才能独立生活,所以我们从来不去要求闻莺长大后要担负起照顾哥哥的责任,这两个孩子各自有各自的生活道路要走,我们不能在小小的肩膀上加上一副沉重的担子.”...


《三个小姐妹》写得挺有趣的,但看了闻森爸爸写父母如何对待俩孩子,让我很佩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320#
发表于 2011-4-28 21:53:19 | 只看该作者

re:冯版写的活灵活现 -- 你们的春假过的很...

冯版写的活灵活现 -- 你们的春假过的很充实快乐啊!我们上周春假还下雪了呢!只有周末出去day trip了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以琳自闭症论坛

GMT+8, 2024-6-21 13:44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