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方舟子对针灸的那些狗屁看法我看都不要看了...
方舟子对针灸的那些狗屁看法我看都不要看了,“随机、对照、双盲、安慰剂”我看都成了他的口头禅了。
针灸作用的生物学原理(节选)
3 针灸现象同原始应激通道特性的关系
有学者将放射性同位素示踪物质高锝酸钠在20位受试者身上进行实验。在受试者右下肢“悬钟穴” 【即小腿外侧,腓骨短肌与趾长伸肌之间】,皮下注入同位素示踪物质高锝酸钠。结果显示示踪轨迹呈线状延伸,在清晰的主线周边,有示踪剂的弥散;在20例受试者中,有5例出现示踪轨迹分叉,针刺可使之改变;示踪轨迹的迁移速度平均约 9 cm /min,针刺后的迁移速度提高为 15 cm /min左右(对比主动脉内血流速度约为 25 cm /s, 显然示踪轨迹的迁移速度要慢得多) [9 ]。这说明示踪轨迹通道有输运高锝酸钠这种小分子物质的能力,输运的速度缓慢,刺激可改变输运路径,刺激可以加快输运的速度。这项实验显现的示踪轨迹特点,同原始应激通道的低等输运特性是一致的。
用红外热像仪,观察家兔在不同刺激下,引发长条红外辐射轨迹出现的规律。结果显示,在用点燃的的艾条作为刺激时,引发的长条红外辐射轨迹长度为6~10 cm,轨迹上的皮肤升温为0.7~1.0℃ ;在用通电的针进行皮下刺激时,引发的长条红外辐射轨迹长度为5~8 cm,轨迹上的皮肤升温为0.5~0.8℃ ;在使用针刺时,引发的长条红外辐射轨迹则较短[10]。用红外热像仪系统,对40名健康成年志愿者进行观察的结果显示,在人体皮肤上加热,在有些地方热图像仅限于局部,没有明显的扩散,更没有确定的方向。而在另一些地方进行加热,热图像呈线状双向扩展,扩展的速度明显较快。这表明,皮肤加热引发的长条红外辐射轨迹,在身体的有些地方并不出现[11]。
我们可以从上述的所有实验得出以下结论。刺激引发的长条红外辐射轨迹,都是沿生长发育途径呈长条线状延伸的;热像轨迹通道不能区别刺激的性质,并且双向传导;响应较神经慢很多;传导速度较神经、血流流速慢很多;刺激撤除后,状态恢复缓慢;传导易受干扰。因此,这些实验所显现的施针、施灸后的特点,同原始应激信息通道的发育痕迹特性以及低效的传导特性是一致的。
用形态计量学方法和硝酸镧浸染法在光镜与电镜下对大白鼠皮肤高电阻区和低电阻区的细胞结构进行比较研究,发现低阻点皮肤细胞缝隙连接的数目明显多于高阻点,其直径也较高阻点者为大。皮肤细胞的其它结构在两类皮肤点间未见区别[12]。用电镜与光镜的形态计量学方法,研究大鼠胸腹段和背部段皮肤的结构特征。结果表明无论是表皮的厚度、角质层的厚度、皮肤细胞的层数、细胞间隙体的密度和桥粒体的密度等参数,在观察区域内均未见明显差异。但是在被称为“经线”的皮肤中,细胞缝隙连接的面数密度、平均外径和平均面积均明显大于邻近皮肤。“经线”上每个皮肤细胞膜上的缝隙连接面积,为其邻近对照皮肤细胞的12倍以上[13]。上述这些现象,同原始应激通道的发育痕迹特性以及缝隙连接特性是一致的。
中医在双盲中的表现
在国际上,针灸在引起医学界极大兴趣,世界卫生组织的观点认为,针灸已被证实在减轻手术后疼痛、怀孕期反胃、化疗所产生的反胃和呕吐、牙齿疼痛方面是有效的且其副作用非常低,然而,对慢性疼痛,背部疼痛以及头痛,数据显示出模棱两可或者争议性。WHO认为很多针灸和一些草药的有效性得到了科学双盲研究的较强支持,但是对于其它的传统疗法还需要进行进一步研究,而且不能忽视未经研究的传统疗法存在的安全性及危险性等问题。WHO在2002年5月26日发表《2002-2005年传统医药研究全球策略》,邀请全球180余国将替代医学纳入该国的医疗政策。
近年在台湾,各大教学医院或地区医院均普遍开设中医部,并承担中医药临床试验的任务。例如:2006年9月24日举办的“二〇〇六中医药研究即临床病例学术研讨会”上,长庚医院北区中医部主任杨贤鸿发表《辛夷散治疗过敏性鼻炎随机双盲临床疗效评估》,在期两年的双盲实验中,共收集108位病患,完成整体实验共有60位,其中包括实验组40位、对照组20位,并针对临床症状、鼻腔阻力、鼻腔截面积、尘螨特异性免疫球蛋白、T淋巴球细胞激素之分泌等各项指标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显示,辛夷散对过敏性鼻炎患者有临床疗效,此疗效之机转包括T细胞的免疫调节及嗜中性白血球活化的影响。这是中医药科学与其医疗价值验证的眾多科研举证之一。而其它具代表性的中医科研验证结果也在台湾行政院卫生署中医药委员会网站有公开而详实的记录,提供有兴趣者一窥中医与临床的成效。
针灸临床研究中对照方法的应用研究(节选)
目前,国内外针灸研究的对照方法大体可分以下几大类[910]:
2.1 空白对照 对照组不施加任何治疗或处理,实验组正常针灸治疗。该方法便于考察针灸对某种疾病是否有疗效,在慢性疾病的诊疗过程中可以设计使用。但在实际临床实验中,有悖医学常理和医生职业道德,基本不使用。
2.2 等待或延后治疗 对照组和治疗组同时接受评价,但不同时接受治疗,对照组在延迟等待期后接受和治疗组同样的治疗。目前国内的针灸研究设计中还没有使用这样的对照方法。该法最先在国外应用于低背痛的针灸治疗研究[11],通过干预和控制疾病的自然发展来确定病情的改善是否是针灸治疗的结果或是疾病自愈。由于通常很难对病人实施盲法,而且不能控制病人主观心理作用对研究结果的影响,所以有时也会产生结果的假阳性。在临床中,患者自身治疗前后对照和等待或延后治疗对照有相似之处,但是等待或延后治疗的对照方法比自身治疗前后对照多了不同组的对照资料,更具比较性,而自身治疗前后对照会因个体差异对研究结果产生影响。同时,自身治疗前后对照在治疗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沾染和洗脱等问题,否则也会影响实验结果。因此,等待或延后治疗尽管有其不足,但在临床研究时较自身治疗前后对照更具操作性,更容易为患者所接受,可以推荐使用。
2.3 安慰针 也称非刺入性假针,模拟真的针刺刺激形式而发明的安慰针,其针尖并不刺入皮肤,只对皮肤的表皮产生较小的刺激。主要包括简单的皮表针如钝头针或牙签等工具和“安慰针具”如“Streitberger针”[12]。此外,无输出的假经皮电刺激,假激光,假电磁微波等也属于安慰针范畴。安慰针从外观上与真针相似,具有一定的蒙蔽性,一定程度上容易使用盲法,但不适合做慢性病的长期研究。针尖不刺入皮下,仅在皮肤表面实施按压刺激,这与真针刺入皮下并且要求刺入一定的深度产生“得气”感有很大的区别。已有研究[13]证明,针灸针的刺入、刺激和撤针与皮肤电活性的显著改变有关。这三个连续的操作显示出皮肤电位活性的下降。
2.4 假针刺 也称刺入性假针,其针尖刺入皮肤,作用点选在非特定作用的治疗穴位处。这种方法的优点是便于考察穴位的特异性,易于对患者施用盲法。但假针刺作为针刺治疗的对照方法也存在两点不足,一是不易区别假针刺与传统“浅刺法”。浅刺法如滥用于对照组,有可能违背假针刺的原则,使研究结果失真[14]。二是非特定作用治疗穴位的选择和定位困难。这个非特定作用的治疗穴位既要与治疗穴位保持一定的距离,又要注意不能距离太远,不仅要考虑穴位的特异性,而且要避免刺入穴位产生作用。因此,如何选取适当的穴位和如何定位对照穴是假针刺的难点。如果能找到刺入深度可以和治疗穴位刺入深度一样的对照穴位,那么对研究腧穴的特异性实验设计将是一种很好的对照方法。
2.5 标准对照 对照组采用西医标准治疗方案治疗而试验组采用正常针灸治疗。这是一种实用价值很高的对照方法,也是在临床和基础研究中都便于使用的方法。该法可以评价针灸的疗效,而且可以比较针灸治疗和药物治疗的优劣及经济效益、不良反应等,但由于不能盲闭患者和操作者,容易产生假阳性的统计结果。
国内的药物治疗对照即属于标准对照。要求所选用的药物必须为当前疗效最好的药物进行疗效对照,这样通过比较才可以考察针灸治疗的效果如何。国内的药物治疗对照有的选用临床效果得到肯定的西药作对照,有的是选用中药治疗作对照。采用中药作对照的临床研究,需要预先考察所选中药是否是临床疗效最好的治疗方式,否则不能用来对照比较针灸的疗效。
2.6 辅助对照 对照组采用主流医学的标准治疗方案治疗,试验组在标准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加针灸治疗。主流医学所采用的标准治疗方法可以是药物治疗为主加营养补充疗法,也可以是药物加理疗的标准治疗方案。这与通常采用的一些综合疗法治疗很相似,例如针灸加推拿加药物的综合治疗。辅助对照方法可以体现针灸被加入标准治疗后对疾病的改善是否有促进作用。但是针灸和其它疗法一同施用,是否存在针灸作用被某种治疗的作用削弱或减低以及针灸在其中所起到的实际效用,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2.7 不同疗法比较对照 这是一种同在针灸范畴内的比较,对照组的设计是以传统针灸疗法作对照,设计的目的是为了考察新的疗法是否优于传统的针灸疗法。新疗法是在传统针灸疗法上的继承和发挥,有其临床使用的实际意义。例如 “醒脑开窍针刺法”[15]与传统针灸疗法的对照研究。传统针灸疗法对中风病的预防和症状改善是临床疗效肯定的治疗方法,将“醒脑开窍针刺法”和传统针灸疗法进行对照,有助于通过比较而评价“醒脑开窍针刺法”的临床疗效。
2.8 针灸治疗与其他疗法对照 针刺治疗与推拿、艾灸疗法的对照研究,这种对照研究在国内已经较为广泛的使用。如果仅从判定哪种疗法对哪种疾病更加有效的角度来看,可以使用该对照方法。但是就针灸、推拿、艾灸的疗效研究本身来说,都是未知的研究因素。用未知的研究结果作为对照来评判未知的研究,其本身就不符合对照方法的设计原则。因此,在临床和基础研究中,都应该根据具体的研究目的来设计具体的对照方法,应尽量避免使用类似的用一个未知去比较另一个未知的研究方法
http://www.jclunwen.com/HTML/zhongyilunwen/201007261206512758.html
http://www.doc88.com/p-90229551780.html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10549003/
http://www.acucn.com/theory/acu/201007/44289_3.html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