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琳自闭症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请写明注册原因,12小时内通过审核)
楼主: 燕原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走进青春期

[复制链接]
861#
 楼主| 发表于 2009-9-18 12:13:24 | 只看该作者

re:25、想克服负担过重现象,就得使学生有自...

25、想克服负担过重现象,就得使学生有自由支配的时间

作者做校长的时候,整个下午时间,学生是不需要上课的,他们可以选择参加一百多个课外小组活动,或者自由阅读,参加劳动等等。 他认为,下半天的活动,也是脑力活动:“下半天进行的脑力活动,应当是知识的扩充和转化。”

26、要教会儿童利用自由支配的时间

“教会儿童利用自由支配的时间,不是靠口头解释(年龄小的孩子还不懂这些解释),而是要靠组织活动,靠示范,靠集体劳动。”

我们现在也有半天的空闲,我组织的很不好,电视和电脑占的比重太大,体育活动不足,争取回国后能有更有益的安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62#
 楼主| 发表于 2009-9-18 23:43:30 | 只看该作者

re:27、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最喜欢做的事2...

27、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最喜欢做的事
28、用劳动的爱好来教育学生

佩服大师那么能写,我都写不下去了。
光鼓励看书的话,就每页都有。我和大都一样,最不耐烦反反复复说话。 (小声批评大师灌水,嘻嘻)

我中学里最喜欢的老师是几何老师,老师很酷,上课最准时,信步走进来,两只白粉笔一摆,就开始吹牛讲笑话。 讲到30分钟准时刹车,开始在黑板上画图讲题。 45分钟准时下课,写满一黑板,画几何图从来不用尺,写字工整优美,所有的一切都像艺术作品。 老师当然是男的,高大帅气,现在退休了,专门研究高考数学出题规律,每年都大体正确,所以还可以到处去吹牛。

最不喜欢的老师是代数老师,典型的女班主任形象,风风火火,早上课五分钟,晚下课十分钟,一道题讲三遍,黑板擦无数回,我在第一排就吃灰来着。 这种老师认真,但是不思考,不关心学生的反应,不懂得互动,只知道任何东西讲三遍,你们大概就都记住了。

上学的时候,觉得老师每年都教这些,会不会很烦。 的确有些老师会烦,从上课的态度一下就能看出来,还是佩服个别老师能教出艺术。 现在想想,烦是没有道理的,如果老师不是单单教书,而是重点育人的话,为啥会烦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63#
发表于 2009-9-19 00:22:37 | 只看该作者

re:[QUOTE][B]下面引用由[U]燕原...

下面引用由[U]燕原[/U]发表的内容:

27、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最喜欢做的事
28、用劳动的爱好来教育学生

佩服大师那么能写,我都写不下去了。
光鼓励看书的话,就每页都有。我和大都一样,最不耐烦反反复复说话。 (小声批评大师灌水,嘻...


大师灌水是为了强化再强化,不是为了盖楼跑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64#
 楼主| 发表于 2009-9-19 00:26:54 | 只看该作者

re:29、怎样使学生注意力集中还是要...

29、怎样使学生注意力集中

还是要靠兴趣,其次是氛围和榜样影响,老师自己是不是一个有趣的人,是不是有好奇心,喜欢探索,热爱生活,有积极的心态。 兴趣面太窄,就多读书,外出,体验。。。。一个长期的过程吧。

现在切身体会到,当老师需要耐心。 眼看着孩子长得太快,难免着急,心态就不好,越着急越达不到效果。

所以还有另一个大师说过“不疾而速”,老师的心态最重要啊。

30、谈谈直观性问题

直观的东西很容易引起兴趣,但是到一定年龄,需要过度到以抽象概念为主的学习。

“在运用直观性时,必须考虑到怎样由具体过渡到抽象,直观手段在课的哪一个阶段上将不再是需要的,那时学生已经不应当把注意力放在直观手段上。这是智育的一条很重要的原则:直观手段只是在促进思维积极化的一定阶段上才是需要的”

我觉得数学是最好的例子,但是怎样把数学的经验泛化到其他领域,特别是社会性方面。 直观的行为讲解,具体的交流实例,特定的社交故事,需要在一定的阶段上升到抽象的思维模式。 好像越写越有方向感了,嘻嘻,继续努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65#
 楼主| 发表于 2009-9-19 00:40:41 | 只看该作者

re:[QUOTE][b]下面引用由[u]na...

下面引用由nabt发表的内容:



大师灌水是为了强化再强化,不是为了盖楼跑马..


原来灌水是为了强化,恩,民工明白了,盖楼就是要结实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66#
 楼主| 发表于 2009-9-19 01:54:46 | 只看该作者

re:31、给准备教一年级的教师的建议...

31、给准备教一年级的教师的建议

了解孩子,健康状况的影响,家庭环境的影响。

就不批评国内老师了,一个班五六十号人,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要批评,也是批评一些家长自己,不全心去了解孩子,不关心家庭关系的良性循环,大师看了都要哭。

32、怎样在学龄前期研究儿童的思维

“人的思维有两种基本类型:一种是逻辑——分析思维或称数学逻辑,一种是艺术思维或称形象思维。”

两种思维都需要发展,偏门就会学习困难,但是也可能会有偏门天份。
我是理性思维为主的,优美的自然现象,只有到了极致,才会让我感动,看一般的日出日落,花开花谢,人来人往,我实在是写不出诗来。
对于我自己来说,感性是能够培养的么,小时候不知道,至少现在是培养不出来了,但是我能够理解林妹妹,欣赏她,因为感情的真实。(实在是不能欣赏宝姐姐的现实主义)

“儿童的思维在运算进度(亦可以称为思考速度)上也是有区别的。”
“一些儿童的思维非常活跃。”  -- 联系事物快,容易举一反三。
“另一些儿童的思维则完全不同,我想把它称为稳定集中性的思维。如果儿童的思想集中在一件什么事物上,他就很难转移到别的东西上去。”

-- AS是比较典型的稳定集中思维。
稳定有稳定的好处,专心做数学题可以一个小时不动窝。
不足之处,明显表现在和人交流的过程中,因为交流需要快速思维活动,孩子跟不上,接受信息慢,思考慢,表达也慢。 只有宽松的交流环境,才能对培养孩子的能力形成正反馈,有压力的环境容易产生太多负面影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67#
 楼主| 发表于 2009-9-19 03:25:45 | 只看该作者

re:33、给刚参加学校工作的教师的几点建议...

33、给刚参加学校工作的教师的几点建议

这不包括我,嘻嘻,建议80后好好读一下。

34、怎样发展儿童的思维和智力

“多年的经验表明,有必要给学生上一种专门的“思维课”。早在学龄前期,就可以经常上这种课。从一年级开学起,思维课就成为智育的一部分。所谓思维课,这就是生动地、直接地感知周围世界中的形象、画面、现象和事物,并进行逻辑分析,获取新知识,进行思维练习,找因果关系。”

除了数学,词汇,语法,写作等的基础练习和阅读之外,其他功课,科学,社会学,历史,音乐,美术等等方面,都可以用思维课的模式统一起来,包括生活中的一点一滴,如果老师有心,每一分钟,都可以变成学习。

35、怎样培养记忆力

好像有很多专门的书讲这个,记忆力是我们的优势,所以略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68#
 楼主| 发表于 2009-9-19 03:30:59 | 只看该作者

re:36、要爱惜和发展青少年的记忆力...

36、要爱惜和发展青少年的记忆力

关于背书,有很多种说法,不管小时候有益没有,三四年级以上的孩子再花大量时间背书,就没啥特别的积极意义了。

取消闭卷考试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69#
发表于 2009-9-19 16:51:52 | 只看该作者

re:[QUOTE][B]下面引用由[U]燕原...

下面引用由[U]燕原[/U]发表的内容:

30、谈谈直观性问题

直观的东西很容易引起兴趣,但是到一定年龄,需要过度到以抽象概念为主的学习。

“在运用直观性时,必须考虑到怎样由具体过渡到抽象,直观手段在课的哪一个阶段上将不再是需要的,那时学生已经不应当把注意力放在直观手段上。这是智育的一条很重要的原则:直观手段只是在促进思维积极化的一定阶段上才是需要的”

我觉得数学是最好的例子,但是怎样把数学的经验泛化到其他领域,特别是社会性方面。 直观的行为讲解,具体的交流实例,特定的社交故事,需要在一定的阶段上升到抽象的思维模式。 好像越写越有方向感了,嘻嘻,继续努力。。。


盖房子啊~~树屋,方向方法早就有啦,就是没动手而已..人人都能成大师[EM0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70#
 楼主| 发表于 2009-9-19 23:41:59 | 只看该作者

re:树屋啊树屋,等我回北京就找地方造,哼哼。...

树屋啊树屋,等我回北京就找地方造,哼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71#
 楼主| 发表于 2009-9-20 00:17:08 | 只看该作者

re:大都很喜欢电视上的智力问答节目,所以我上...

大都很喜欢电视上的智力问答节目,所以我上半年买了游戏:Are You Smarter than a 5th Grader。

他一直没做,最近才翻出来,今天的情绪爆发点就是这个游戏了。 做不出来,焦虑,做错了,焦虑,没一刻安生的时候。

比如刚刚来问我的这道题:in what kingdom are bacteria classified?

一起Google吧,wiki说的还挺全,但是太模糊了,因为有 five kingdoms, six -kingdoms and three-domain system 几个系统。
大都不耐烦看,或者说看不懂这些名词,我也看的发晕。
大都着急的不行,说你就说一个,我写上。
我说那就接着查 wiki answer.

看来不是我一个人晕,wiki answer 里面的解释也是五花八门的,具体有
Monera
eubacteria or archaebacteria
Prokaryota

这些在 wiki 里面都解释了,不同系统里面分类的不一样,不同的生物学家们的观点也不一样。 科学本来就不是一个总有标准答案的学科。

大都已经快哭了,他才不管大家想什么,他就想把那道题做对。
我们看了半天,商量用Monera
结果答案是Prokaryota

大都很失望,不想听我再罗嗦其他的,跑了。 我追在后面说,你的游戏答案有问题,他说,我不管,这道题做错了,分就没了。

感想:
评分制度就是害人,这种游戏以后不买了,单一答案的考试我们也尽量绕着走。

他喜欢这种游戏,因为符合他的刻板,单一,完美化的思维逻辑,任何模糊的,其他逻辑的思维过程,他无法接受。 当他陷在这种游戏的氛围中,思维稳定不变化,我也很难把其他方式灌输到他脑子里去。

需要做的就是淡化这种环境,少做标准化考试,多讨论问题的各种可能性,让他思路活起来,多一些链接渠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72#
 楼主| 发表于 2009-9-20 03:01:09 | 只看该作者

re:37、培养儿童对图画的爱好我越想...

37、培养儿童对图画的爱好

我越想画画这件事吧,越觉得奇妙。

小时候我很喜欢画画的,一开始当然是瞎画,后来家长买来书让我照着画。 照着画这件事可能是做坏了,因为无论我怎么画,我都不可能和书上的一模一样,焦虑就开始了,到最后开始抵触画画这件事。

上小学的时候,图画老师经常在体育课的时候,把我叫去她办公室,画我。 可能因为我乖吧,可以一动不动,呵呵。 然后我就又喜欢上画画了,因为老师画的根本就不像我。

上中学的时候,我又不喜欢了,因为老师总说我色彩搭配的不对,每次都积极主动帮我调色,然后满意地离开。

上大学的时候,不学画画了,学工程制图,这个我不喜欢,因为太精细了,做不到。

后来,等我有了时间,买了画笔,坐下来想画画的时候,我发现我画不出任何东西了。。。。

“我力求使绘画在儿童的精神生活中占有应得的地位。当我们乘船沿着德聂伯河到基辅去的时候,男女孩子们对沿岸的草地、山岭、树林和草原深处的丘岗的美非常赞赏,他们就竭力把这所有的美景用线条和色彩描绘下来。”

看到了,画下来,表达一种喜悦,成为精神生活的一部分,就足够了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73#
 楼主| 发表于 2009-9-20 09:55:16 | 只看该作者

re:38、怎样训练儿童流利地书写1....

38、怎样训练儿童流利地书写

1. 精细动作训练
2. 拼写训练
3. 一边思考一边写训练
4. 文字的内在优美性训练

这个过程很复杂,我还没想的太明白,为什么F版可以把道理写成散文,T版可以5分钟写1000字都有逻辑性,我写的东西就只有干货,没有果汁。 和读书多少关系不大,我读的书够多够杂了,但是没有转化成写作模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74#
发表于 2009-9-20 12:47:15 | 只看该作者

re:谢谢燕园,你的思维课一段对我太有启发了,...

谢谢燕园,你的思维课一段对我太有启发了,我整日发愁孩子的思维方式奇怪幼稚,不知如何干预,看到你这里,感觉找到了方法,非常感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75#
发表于 2009-9-20 14:36:55 | 只看该作者

re:[QUOTE][B]下面引用由[U]燕原...

下面引用由[U]燕原[/U]发表的内容:

“不疾而速”,老师的心态最重要...


此言堪称特教箴言!我刚才跟妻子探讨这个问题,妻子对燕西侠此论心悦诚服,诚恳自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76#
发表于 2009-9-20 14:38:56 | 只看该作者

re:[QUOTE][B]下面引用由[U]燕原...

下面引用由[U]燕原[/U]发表的内容:

“我力求使绘画在儿童的精神生活中占有应得的地位。当我们乘船沿着德聂伯河到基辅去的时候,男女孩子们对沿岸的草地、山岭、树林和草原深处的丘岗的美非常赞赏,他们就竭力把这所有的美景用线条和色彩描绘下来。”...


虽是引文,但太有情趣了,所以还是要感谢西侠的援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77#
发表于 2009-9-20 14:45:47 | 只看该作者

re:[QUOTE][B]下面引用由[U]燕原...

下面引用由[U]燕原[/U]发表的内容:

37、培养儿童对图画的爱好

我越想画画这件事吧,越觉得奇妙。

小时候我很喜欢画画的,一开始当然是瞎画,后来家长买来书让我照着画。 照着画这件事可能是做坏了,因为无论我怎么画,我都不可能和...



这段写得特别好,很受启发,兴趣很是重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78#
发表于 2009-9-20 23:24:02 | 只看该作者

re:燕原:不知道你读过John Holt的‘...

燕原:不知道你读过John Holt的‘How Children Fail’没有。我正在读,讲的是学校教育如何把学生教糊涂的。英国的很多做家庭教学的父母很推崇他的理念。我读了也觉得很有启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79#
发表于 2009-9-20 23:32:19 | 只看该作者

re:难得又见到BLACKEYE,一直觉得你很...

难得又见到BLACKEYE,一直觉得你很睿智,对孩子的教育有独到见解,多写写吧,最好把书的主要观点概括出来,省了我们读书的时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80#
 楼主| 发表于 2009-9-21 04:02:19 | 只看该作者

re:[QUOTE][b]下面引用由[u]月儿...

下面引用由月儿明发表的内容:

谢谢燕园,你的思维课一段对我太有启发了,我整日发愁孩子的思维方式奇怪幼稚,不知如何干预,看到你这里,感觉找到了方法,非常感谢!!


本着AS的思维精神,追到15页,终于看到老家长的帖子,接着又追到博客。

谢谢光临,有机会回北京联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以琳自闭症论坛

GMT+8, 2024-6-25 15:18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