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有个很著名的经济学家Thomas Sowell自己也有个说话晚的儿子,所以他自己也做了长时间的探索,写了本书,叫<<爱因斯坦症状---说话晚的聪明孩子>>,他发现很多说话晚的孩子们都来自一些高知家庭,很多从事于逻辑思维要求高的行业,这些孩子们很多也有数理逻辑,音乐等天赋,并且很多孩子们长大后也能不治而愈的.
作者不仅与心理学家合作,有近二百多个案例做研究基础,还引用了很多历史名人,如爱因斯坦,费曼,舒伯特.舒曼的夫人,19世纪的著名钢琴家克拉拉,等等.其实,现在已退休的原GE老板魏儿奇也是个说话晚,但以后终成大器的例子.
看起来,"贵人语迟"也许有一定的事实基础,但不幸的是,这样的好事落不到自闭症儿童的身上.因为"语迟"只是自闭症的一种表现,而不是全部."贵人语迟"对我造成的祸害我是有切肤之痛的.我们当时也很早知道了儿子语言的迟缓,远远落后于同龄人,但无论是家里的老人,还是我自己,都抱着这个"贵人语迟"的幻想,而没有积极地寻求治疗.我自己也和很多人一样,也是个"语迟者".现在回想起来,当时我们太专注于语言上的问题,而没有把其他的一些问题联系起来,比如,给他理发,洗澡,训练上廁所等这么困难,这么挑食,我们只以为是我们的教养方式的问题,自己花了很多的时间来带孩子,孩子也得不到理解和治疗受了很多的苦,直到偶然的机会,我看到了一本自闭症的书,这才明白了原来"语迟"和这所有的其他问题都是联系在一起的,叫"自闭症".但这时候从发现问题起,已经一年半过去了,从两岁到三岁半,多么好的早期干预时机就被一句"贵人语迟"给耽误了.
中国人几千年来,确实有很多的真知灼见,一句"贵人语迟",多么形象精炼,但它也和许多传统的中华文化一样,对于逻辑是模糊不清的,"贵人"小时候不一定"语迟","语迟"者长大后并非能成为"贵人",如果"语迟"加上种种行为问题的话,那就很可能是自闭症了,"贵人"很可能就"累人"了.Sowell自己也在书中强调他的案例中不包括自闭症.我知道很多家里的老人,甚至做父亲的,还会有"贵人语迟"的想法,每次看到人家这么说,我总要大发一通议论,因为自己有切肤之痛,也希望能澄清一下"贵人语迟"背后的迷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