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琳自闭症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请写明注册原因,12小时内通过审核)
楼主: binfeng200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林中的鸟儿唱不停

[复制链接]
4501#
发表于 2014-5-30 11:19:40 | 只看该作者

re:看见这个,想起我高中时候。。...

    看见这个,想起我高中时候。。
    高中的时候,在离家很远的县城中学上学。我住校,那时候不像现在有电话联系。

    高一,有一天课间休息的时候,我坐在靠窗户那边的五六排,突然看见我妈穿过教室挥舞着围巾(那时候叫头巾)向我走来,那时尴尬极了。

    当时心里想:就不能让门口的同学帮喊一下我,我出去就行。
                再或者走过来也行,别挥舞围巾(其实我妈就是担心我看不到她才挥舞围巾,可我当时哪管这些)。
    注解:围巾就是过去那种彩色的、叠成三角形,罩在头上的那种。

    现在想不起来当时我妈为什么事儿来学校找我,
    只记得我妈挥舞着围巾,穿过讲台前面,向我走过来的画面。

    现在我儿子跟我当时是一个年龄,和我很亲,没看出有什么顾虑。
    学校开家长会的时候点名必须我去,间隔我都以工作走不开让爸爸去开,过后他也不说什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502#
 楼主| 发表于 2014-5-30 12:55:36 | 只看该作者

re:上面的这个故事很好听,很多时候,我们回想...

上面的这个故事很好听,很多时候,我们回想起自己小时候的遗憾,就在想我们不要让我的子女们再有这样的遗憾了.

今天晚些和女儿和老婆有次交流,原因是女儿想去一个印度裔同学家去玩,但是她妈妈不同意,说自己和那家人不认识,自己不认识的人就是陌生人,女儿怎么能自己去陌生人家呢?这次我是站在女儿这边,显然当妈的太保护了,提出的理由实在是无理的,对她是陌生人,对女儿却是同学.

所以今天妈妈再提出借口,说是因为那家是伊斯兰教的,说那些人怎么怎么的,刚好网上有个消息是说巴基斯坦有个女孩抗婚,被家人用石头砸死的新闻,我就说,你把一个在回教国家里不知哪个角落里发生的事情,非要把远在万里,相隔两个世界的这个同学家联系在一起,说起来还是你没道理.

女儿就说起,那同学的父母对孩子多少严厉,因为是宗教的原因,女孩是不许有手机,更不许和男生接近的,出了家必须要戴头巾.我们就说,这些孩子们在美国长大,父母亲的宗教观到底能管得了他们多久.而对我们家来说,我是相信儿女自有儿女路的,尽管我们是华裔,但是中华民族的五千年历史也不是一定要我的儿女来继承的,他们最后都放弃了学中文,我们也同意了,对此不知道被多少人批评埋怨过.

可是我还是相信,做儿女的不一定非要按父母的价值观去走,如果做父母的,看到儿女走的路和自己当初走的不一样,应该要高兴才是.就象上面说的,如果是孩子到了这个年纪,还和自己亲,而不是象我们自己当初感到尴尬的话,那真是一种养儿育女的幸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503#
发表于 2014-5-30 19:39:02 | 只看该作者

re:能有闻莺和闻森两种迥异的儿女,也是人间一...

能有闻莺和闻森两种迥异的儿女,也是人间一大福分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504#
 楼主| 发表于 2014-6-7 02:18:58 | 只看该作者

re:"疯狂和怪咖"昨天晚餐上,和...

"疯狂和怪咖"


昨天晚餐上,和闻森,闻莺谈起了当天的新闻,是美国两个十二岁的女孩被控以蓄意谋杀罪,而且检方坚决以成人罪起诉,所以,如果她们得到了最高刑期的话,就是六十年的大狱,出来就是七十二岁了.

这耸动性的新闻起因是这两个女孩子沉迷于一个讲鬼怪故事的网站,其中之一人物叫: slenderman,是一个专杀儿童的无影无踪的鬼魅式的人物,据说是如果要想接近它,赢得它的光临,那你也必须要杀过一个儿童才够格,所以这两个有天使面孔的女孩子,就密谋了把她们的一个女朋友借口躲谜藏,把那个女孩引入了树林,然后一个把女孩按倒在地,一个在女孩身上狂刺十九刀,那女孩还没死,她们两个谎称去求助,把受伤女孩丢弃林中而不顾,所幸那女孩命不该绝,挣扎着爬出树林,向过路人呼救,这个荒谬的杀人案才被披露.

我想提到我们家来讲这件事的目的,就象很多家长和儿童心理学家想得那样,在现在的青少年和儿童几乎是天天沉迷在网络上的时候,他们的判断能力能不能让他们能分辨出网络和现实的不同?比方说,这两个小女孩会认为这个slenderman是真的,要她们真杀个人才能有机会见着它,但是还有一种情况是如果他们在网上太沉迷某种游戏的时候,尤其是那些暴力性的游戏,如"call of duty"之类的,现在的游戏如此地逼真,那些蓄意要制造大型枪杀案的罪犯们,甚至是用玩这种游戏来训练自己的军事能力的,如挪威的那个,和美国的亚当,甚至连台北那个在地铁上杀人的,也是玩这类游戏的,在台北不容易搞到枪,他就拿刀杀人.闻莺说她已经听到过她的几个同学在玩这个游戏,我说,这是全世界最热门的游戏了,但是不管是现在还是将来,我们家里都不许玩这样的游戏.在网上能够那么容易地杀人,如果有了恶念,那么真的可能就是滥杀无辜了.

听到这里,闻莺表态,说那些血腥暴力的游戏反正她从来就不喜欢,连那些战争题材的电影都不喜欢看,更何况去玩杀人游戏了,而闻森只愿意玩的唯一游戏就是超级马里奥了,他关心得当是那算不算暴力性的游戏,同时闻森要搞清楚的是,在法庭上什么年龄的界限算是成年人和未成年人的,未成年人的法庭怎么样的,这些问题原来是在我故事的一开始他就来发问的,但是我坚持他必须要听完我说才能提问,别人说话是不能插话,不管在学校里还是在家里,自己有问题必须要等别人说完后才问.所以这个问题我给了他几个参考答案,但是细节的话他可以很容易地在网络上找到.

我又把话题提到了加州的这个处男杀手,不管他有怎么样的精神,心理的问题,是不是AS,这些在我们家里讨论不是重要的方面,我需要指出来的是,那个凶手的起因仅仅是因为他一直找不到女朋友而引起的,他因为觉得自己这么好的条件,这么漂亮的混血儿,还有他可能没明说自己家里有钱,但是在学校里却是开着宝马车的,既然那些女生们没有一个愿意做他的女朋友的,没有人愿意和他接近的,那他就干脆反人类的,看见人就杀,所以他杀了三个室友,再跑到街上见谁杀谁杀了三个,等警察到了他就开枪自杀.

我说世界上大概有几百万几千万的几亿的青少年会交不到女朋友,这本来是很正常的事,除非你是又帅又聪明又有钱又是体育明星的话,那么大概有无数的女孩子向你投怀送抱,但是只有少数几个人会有这么幸运吧,很多人年轻时都没有女朋友,象我年轻时又矮又穷又没有才华,我是一直到了三十多岁才和你妈妈结婚的,在青少年时期,能得到异性的青睐不太容易,但是随着年龄的成熟,男女之间也会现实起来开始寻找婚姻伴侣.象这个凶手,因为是混血还是长得比较漂亮的,闻莺知道他还是<饥饿游戏>副导演的儿子,马上说那他家一定会很有钱,因为那是部票房收入非常高的影片,可是又有钱又帅还没有女朋友的话,闻莺说那肯定是他对人不友善了,如果对女孩子不好,他再有钱再帅,也没有人和他交朋友啊.

这些时候闻森基本上插不上话,但是我知道他也在听,而且会听进心里去,很多时候我和闻莺之间的谈话,成了闻森的社会和社交常识课,所以我一定要在这样的时候明里暗里地向他表明,如果你没有朋友,将来没有女朋友,没人愿意和你交往,恋爱,结婚,这些当然不是让人高兴的事情,但是也决不是说你就是无可救药的失败者,因为这只是你生活中的一个方面一个部分而已,你还是可以找到很多其它的乐趣和人生价值的.即使你得不到人生的一半的乐趣,但是还有另外的一半你可以尽管去争取和享受,或者即使你最后只享受到了别人人生乐趣的百分之十,也是一个非常值得自豪的事情.

闻莺说,这样的人就是一个怪咖(weirdo)了,还是远离他们不要和他们在一起好.这时候我还是得出来说一说,因为当然闻莺这话不是对闻森说的,但是事实上无论在学校里,还是在社会上,闻森的言行举止在其他孩子们眼里,就是一个怪人,我也知道闻森自己也意识到这一点,所以我得为"怪咖"说说好话.我说事实上并不是说你不合群,和别人不一样,行事言行怪异,就说他会有危险,会作出疯狂的事情来,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生活的权力,你可以选择和大家一样,跟着潮流,随波逐流,这样你不会显得另类,但是你也可以有自己的方式,不一定得去和别人一样,别人喜欢的你不是非得喜欢不可,你喜欢的却被别人看不上也没有关系,只要你觉得高兴就好,无论是归纳到大众中去,还是自己孤独一人,这都是可以接受的,只要你不强迫自己,而且还能享受自己的选择.

在加州的所谓处男凶杀案发生不久,他父母的律师就发布新闻说他很小就被诊断为AS,而且一直都是处于治疗状态的,而差不多时候那个在台北捷运挥刀杀人的郑捷没有过任何正式的诊断记录,但是从媒体对他生活和精神状态的描述,如果他去诊断的话,也是很可能会被给个AS的结论的.再加上现在有很多明确的记录来说明那个康州凶手亚当早被诊断为AS,但是他母亲费尽心机却总得不到合适的干预方法.虽然说很多的圈内人士极力反对AS和这些滥杀无辜的大型凶杀案之间的联系,但是就我个人而言,当然我们可以说,能造成这些人大开杀戒的根源,远远不只是一个AS所能说明得了的,但是作为AS,也绝对有可能给这些疯狂的反人类人格提供一个温床的,比如说他们在现实生活中的受挫,他们狭窄甚至偏激的思维方式,他们在心智上的缺乏同理能力而可能缺乏的同情心等等.

加州的一名华裔精神科医生胡啟贇说,从心理学上看,这一类的毫无人性的滥杀者,很多是因为他们认定自己本来是应该得到的某些东西,而事实上他们得不到,而在期望和现实中存在一个巨大的落差,这样的落差最终一天突破了防线,他们最后觉得只有大杀一通才能填平补齐.亚当在现实生活中有如惊慌失措的过街老鼠,即使在高中短短的一年里,他连穿越那人声熙熙攘攘的学校过道的勇气都没有,学校是专门给他配了一名辅导员,目的只是陪着他过过道,这么一个看起来绝对是弱者的人,在家里的电脑上却热衷于军事杀人游戏,他在电脑游戏中的"杀人"记录到了两万多个,所以终于他决定是该向人类摆平的时候了,他选择的第一个目标是他觉得最受辱的高中,但是学校的录像显示出亚当开着车在学校转了一圈就走了,原因可能是因为高中的校门口已经停了一辆警车,所以他转移了目标去了小学,那里没有警卫,他终于得逞.而这个加州的凶手,他觉得自己是个混血帅哥,家里又是好莱坞的,怎么会没有女朋友呢?他的偏激思维终于把这本来是一个小小的个人问题升级到了他要与人类为敌的地步.

对我来说,这些用生命和鲜血的惨案给了我们一个深刻的教训,那就是如果一个孩子从小到大生活在一个特殊的条件下,他会受到多少,多长和多深的心理伤害,一个不正常的生活,必然有不正常的心理,那些他们心灵深处日积月累的心理垃圾,我们能不能发现,体会到他们这样不为人知的失落,羞辱和自卑,而且还能找到正确有效的办法来帮他们疏导,纠偏和清理这些心理垃圾,不让这些垃圾腐臭成了毒素,这真是一个艰巨的任务.

台湾大学的教授李茂生写文章说,象郑捷那样的反社会的性格倾向,其实很多人都有,甚至说如果是一个小孩的话,说不定还有好的方面,象爱因斯坦和希特勒年轻时候都有反社会倾向,但是后来两人是完全不同的道路.关键的是当父母老师发现孩子有反社会倾向时,有没有顺着这样的偏差去理解和支持孩子的独特之处,能不能找到孩子的独特的优点,那样孩子就会找到他自己的自信,而如果学校的老师和同学们能够多做一些工作,学会如何去接受宽容这个怪咖,异端,black sheep的话,那个孩子或许就能找到一个如何和社会相处的办法来,反而以后能给社会带来独特的贡献.是不是怪咖,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能帮这样的怪咖些什么,如何他们让他们在自己与众不同的偏路上找到自己的价值和自信,不是要去一味地去"纠偏",去压抑他们的那些异端或怪异,那样最可能的是孩子慢慢养成了自己的思维和行事方式,最后成了他和人类决裂的结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505#
 楼主| 发表于 2014-6-7 02:23:40 | 只看该作者

re:闻森的精神科医生写的文章:《...

闻森的精神科医生写的文章:


《新聞眼》青少年暴力事件 防患未然


by /徐晉   

06.01.14 - 06:40 am



青少年的暴力行為一直是嚴重社會問題。聖塔芭芭拉加州大學槍擊血案、台北捷運發生的4死23傷殺人事件,和大陸復旦大學研究生對同學投毒事件,一再證明問題的嚴重性和多發性。青少年的暴力行為不僅對受害者以及家庭帶來不可挽回的損失和傷害,也對整個社會以及本人和他們的家庭造成巨大的傷害,但是青少年的暴力事件屢有發生,是什麼樣的原因造成的?什麼是危險因素呢?華人家庭如何去有效預防此類事件發生?下面舉個典型的例子說明:

Ethan今年18歲,同父母住在一起,還有一個15歲的妹妹,父母是第一代移民。Ethan出生在美國,他從小就是一位沉默少語的孩子。除了語不多,沒有多少朋友以外,他的父母並不覺得他與別的孩子有什麼不同。Ethan對學習似乎不太用心。他經常不做作業,父母對孩子的學習非常重視,對孩子的未來抱有很大的期望,為此Ethan同他的父母經常發生矛盾。

Ethan經常抱怨他的父母只在乎分數,而並不愛他。Ethan中學開始就沉迷上了電子遊戲,尤其是一些帶有暴力傾向的遊戲。Ethan對於交朋友沒有什麼興趣,他的父母也鼓勵他出去走走,交交朋友,但是他一直情願呆在家裡。

在高二的那年,他似乎對班上的一位女同學產生了興趣。由於不懂得如何同別人交往,也不懂什麼樣的行為恰當的,Ethan言語之間對那位女同學有所冒犯。女同學指控Ethan對她性騷擾,並揚言要報警。儘管此事最後終於平息下來,但是他變得更加沉默寡言,並且更加沉迷於帶有暴力傾向的電子遊戲。

Ethan的父母對他的變化憂心忡忡。但是他們不知道是什麼原因造成的這種情況,更不懂如何去幫助他。更讓他們擔心的是Ethan對學習完全喪失了興趣。一天Ethan不願起床,拒絕去上學。在爭吵之間,他與父親發生了激烈的言語和肢體衝突。Ethan衝進廚房,抓起菜刀,威脅要殺了父親。好心的鄰居在聽到激烈爭吵之後,感覺到不對,及時撥打了911。由於員警的及時趕到才避免了一場悲劇的發生。

Ethan的問題和他們家庭的痛苦,華人家長是否很熟悉?這樣的故事,我們身邊是否常見到聽到?

國際衛生組織在2012年的報告中指出,青少年的暴力行為大致分為「致命性的暴力行為」和「非致命性的暴力行為」。致命性的暴力行為事件中,經常出現武器,甚至槍枝。報告同時列出青少年暴力行為的危險因素及早期鑑別:

第一,一些青少年心理和行為的問題會預示暴力傾向。比如多動、好衝動、注意力不集中、學習成績不佳。這種行為通常表示青少年不能很好地進行邏輯思維,並進行有效的自我監控,以及對未來無法進行合理的預期和計畫。

第二,家庭關係,父母本身的行為和家庭環境在青少年暴力行為的發展有重要的作用。對孩子的行為缺乏恰當的瞭解,過度使用嚴厲的懲罰方式,甚至體罰,父母的言語上和身體上的虐待行為,以及忽視青少年各方面的需求。良好的父母與子女之間的關係,對孩子的行為有恰當的瞭解,以及一個完整的健康的家庭結構,很大程度上減少青少年暴力行為的發生的機率。

第三,毒品、酗酒、結交不良朋友,以及牽涉到幫派活動。攜帶武器,包括槍支,刀具等等都直接關係到致命性暴力的發生。

第四,社會化能力。社會化能力通常需要一個人具備包括守規矩,有責任心,包容以及信任的品質。一個無法參加正常社會交往的人,往往是由於缺乏信任,不服從正常的社會結構,偏執和自私等等。這些都會增加暴力行為的可能性。

第五,社會文化的影響。社會文化因素往往能夠影響到每一個個體的行為。當市面上充斥暴力行為的影視作品,以及電子遊戲等等往往會使暴力行為變成一種社會常態。

青少年暴力是一個嚴重的社會問題,同時也是每一個家庭需要面對的實際問題。如何在孩子成長過程當中教育他們遠離暴力行為,同時對別人的暴力行為有一個恰當的判斷並做出有效的自我保護的反應都是每一個家長需要深刻思考並做出回答的問題。

教育一個孩子獨立思考,減少衝動,增強邏輯判斷力,尊重別人也尊重自己,服從正常的社會結構是一個孩子在成長過程當中必須要做到的。如果能在充分尊重個人的獨立性,充分的發揮一個人的想像力和創造力的前提下去服從和接受正常社會結構,一個人就能夠找到各種不同的有效地和健康的方式來解決他所面對的問題和矛盾,而不需要去使用暴力。

社會化是一個人成長過程中不可缺失的一門功課。朋友就像一面鏡子。所謂「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友為鏡,可以明得失」。在正常的社會交往當中,逐漸養成有責任心、包容,以及相信別人不僅能夠讓一個人獲得更多的友情,也能夠讓一個人逐漸的學會用健康的和正面的心態面對社會和麵對自己。

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一定要避免使用過度嚴厲的懲罰。更不能使用體罰,甚至精神上和身體上的虐待。對一個孩子在身體上,行為上,甚至心理上出現的變化要有足夠的敏感和關心。不能讓孩子覺得家長除了關心分數其他都不在意。對孩子出現的各種不同的變化不要做出武斷的判斷。

對孩子的暴力傾向的行為要及時進行糾正,如不玩帶有暴力內容的電子遊戲,避免讓孩子過早接觸帶有暴力內容的影視作品。對孩子出現的帶有暴力傾向的行為,比如打架,欺負別人,要及時同學校以及有關單位進行接觸。要讓孩子知道這種行為是不可以接受。除了要教育孩子不能採用暴力的手段,每一位家長還需要教育孩子對別人的行為有所正確的判斷。對別人的暴力行為要有所瞭解。如果對自身的安全有所顧慮,就需要尋求適當途徑進行報告,並尋求幫助。

(作者為美國精神醫學會會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506#
发表于 2014-6-7 04:57:15 | 只看该作者

re:这些事让人提心吊胆,尽管自家孩子是乖乖娃...

这些事让人提心吊胆,尽管自家孩子是乖乖娃,也没能力策划这种事。这些事再次提醒我什么对孩子是重要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507#
 楼主| 发表于 2014-6-8 05:50:50 | 只看该作者

re:"HPV疫苗"闻森已经是打了...

"HPV疫苗"


闻森已经是打了第二次HPV疫苗了,过几个月还有一次对于这样的疫苗,因为是计划中的,而且还听说是免疫的,当然闻森很乐意地接受,到是当初他妈妈犹疑要不要打,因为觉得以后闻森真有机会有正常的性生活吗? 我坚持要打,将来的事情谁能说得准呢?因为他将来有没有性生活,我不知道,但是我知道的是,一旦他有了那样的机会,无论是正常的还是特别的,无论是经常的还是偶然的,有一点我是能确定的,那他一定是最高风险的那个,他连如何避险的意识也没有,或许这样说,我现在给他打了这个疫苗,是为了他将来有个万一.

有一次我和他们聊起了当他们长大到我的这个年纪的时候,他们会对他们的子女说起那些事情是他们自己小时候连想也想不到的事情呢,兄妹俩举了几个例子出来,但是我在心里有个"想不到"的事情是不能说出口的,那就是他们下一代的两性观念,肯定会是让他们也想不到的,就象是现在年轻人的性观念是我们越来越惊讶的那样.就象是现在美国出现的一个新词汇:friends with benefits, 大概有中文说,就是:可以上床,不想恋爱的好朋友.这好象比过去的几种两性关系又提供了一个新的阶层,连同名的电影也早放映了,这些所谓的风尚也很快地在世界各地的年轻人中流传开来的.因为我们家很落伍,至今没有智能手机,所以象微信之类的东西我们家就玩不了,但是我还是从那些成人网站里知道了有些软件可以"摇一摇",立即可以在周围找到愿意有性关系的"炮友",很多人可能就是为了凑这个时尚,而玩个一夜情而已.

让我们去想象下一代的生活,总会到了超出自己想象力的时候,所以我们能做到的是,给将来要出现的最坏的结果做点力所能及的预防,这个HPV疫苗本来是针对女性宫颈癌的,但是在美国也是推荐给男性打的疫苗,因为HPV中的有些病毒也是造成男性阴茎癌和肛门癌的根源,所以在美国,英国几个国家里是男女都打的.这个可以看"京虎子"的一篇科普: 为什么建议男孩接种HPV疫苗?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d08c450101dyuw.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508#
发表于 2014-6-8 06:06:49 | 只看该作者

re:又学习了:男生也推荐打这个。

又学习了:男生也推荐打这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509#
发表于 2014-6-8 08:10:56 | 只看该作者

re:“对我来说,这些用生命和鲜血的惨案给了我...

“对我来说,这些用生命和鲜血的惨案给了我们一个深刻的教训,那就是如果一个孩子从小到大生活在一个特殊的条件下,他会受到多少,多长和多深的心理伤害,一个不正常的生活,必然有不正常的心理,那些他们心灵深处日积月累的心理垃圾,我们能不能发现,体会到他们这样不为人知的失落,羞辱和自卑,而且还能找到正确有效的办法来帮他们疏导,纠偏和清理这些心理垃圾,不让这些垃圾腐臭成了毒素,这真是一个艰巨的任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510#
发表于 2014-6-8 09:02:57 | 只看该作者

re:[QUOTE][b]下面引用由[u]bi...

下面引用由binfeng2000发表的内容:

"HPV疫苗"


闻森已经是打了第二次HPV疫苗了,过几个月还有一次对于这样的疫苗,因为是计划中的,而且还听说是免疫的,当然闻森很乐意地接受,到是当初他妈妈犹疑要不要打,因为觉得以后闻森真有机...



国内有么?问问一个家长,她以前就是研究这个病的医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511#
发表于 2014-6-8 13:26:37 | 只看该作者

re:香港有,广州有

香港有,广州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512#
发表于 2014-6-10 15:05:45 | 只看该作者

re:我们这里对女孩子是建议十四岁前打疫苗,医...

我们这里对女孩子是建议十四岁前打疫苗,医疗保险承担费用。对男孩子,还没有。我最近在查资料。据我的查看,美国推行,欧洲允许但有争议,还在观察中, 日本允许但2013年下半年停止recommandation。法国2013年下半年到现在有二十几宗疫苗副作用的官司在进行,主要是免疫能力和脑神经方面的,这让我担心。个人感觉医药制造商有在施加压力,个人感觉这个疫苗的临床实验还不够成熟。妹妹估计不会打了,正面作用争议太大,副作用争议也大,如果确定副作用的危险度太大,疫苗保持期不长,打了不能免除每两年的刮宫检查...对男孩子,我是有些心动。我希望勤儿能有这方面的保护,但这个疫苗...个人决定继续观察。

我倒是有个问题,借F版的地问一下:割包皮。勤儿出生时医生建议过,我们的文化背景没这个传统,就没有考虑。不知道谁有这方面的经验、建议或想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513#
 楼主| 发表于 2014-6-10 19:53:40 | 只看该作者

re:男孩小的时候还容易开一刀,大了就不好开了...

男孩小的时候还容易开一刀,大了就不好开了,所以如果不是因为特别的原因,比如包皮过长到了容易藏垢纳污的时候,那医生可能会建议割,否则不别了吧,我们不还是好好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514#
 楼主| 发表于 2014-6-15 07:26:49 | 只看该作者

re:"小时为父子,大时做朋友"从...

"小时为父子,大时做朋友"


从新城惨案到现在,美国一共发生了70多起校园枪杀案,基本上是每周一次,这让人非常地不安,连奥巴玛也公开表示出困惑,这里面固然有很多美国枪支管理和法律的弊病,但是对我来说,更关心和伤痛的是那几个有AS的孩子们,从一开始的亚当,到近来的罗杰,这几个孩子们是从很早就被诊断有包括AS等精神障碍的,而且家里家长也费了很大的努力,象亚当的母亲一直觉得儿子有很大的精神和心理问题,但是找遍了各种医生,又谁也没有能诊断到亚当那么深层的暴力动机,有一次亚当妈妈急红了眼,干脆去医院挂了个急疹,可是任何医生也说不出个原因来,亚当的妈妈无可奈何地说:我知道我儿子肯定有大问题,可是谁能告诉我是什么,该怎么办?

与亚当妈妈求助无门相反的是,罗杰的父母亲是早已经给儿子安排了针对性的心理和精神治疗,也早觉察到了儿子可能会有凶杀的动机,甚至还要求警察去搜查过儿子的房间,但是还是挡不住这个凶杀案的发生,其中有很多美国社会和法制的原因,但也是因为对罗杰的这些心理治疗从一开始就被他抗拒了,就象我和我儿子的精神科医生谈起的那样,如果要等到一个青少年出了精神问题后才去找精神治疗,那么很可能他根本听不进去,我之所以现在就安排了闻森和徐医生定期谈话,其实我最好的期望就是让闻森从小就了解精神棵医生的地位和作用,让他培养起一个对精神科医生的了解和信任,那么如果以后他出现精神危机的话,他才可能愿意和配合精神科医生的治疗,精神治疗远不同于医学治疗,光吃药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病人和医生之间的信任和配合.

但是其实这时候对一个危机中的青少年来说,最好的医生是来自家里内部,父母亲本来是那两个最能理解和倾听孩子心声的人,但是即使是亲身父母亲,真的有那些会愿意倾听吗?或者孩子会原因倾诉吗?父母不是急疹科的医生,孩子们会主动上门去看病,而且家里父母往往是最后知道自己青少年孩子的故事的人.象亚当和罗杰这些还活着的父母亲,大概会一辈子地在痛苦反省中自责,同时也是让我们这些人警惕而自省,到了孩子进入了青春期后,亲子关系一定要有很大的改变,家长自己要改变过去亲子关系的陈规陋习,改变自己的思想和方式,培养起与孩子相互信任和依赖的关系,这样在孩子们出现精神和心理危机的时候能够首先觉察到,而且能够获得孩子的信任而一起面对.

不少华人家长现在在开始担心,如果自己家里也有一个怪僻不和群的孩子,是不是以后也会出现这样的悲剧呢?华裔精神科医生卓以定写下来如下的文章,我觉得足以让我们重新思考如何为人父母之道,尤其是为一个特殊孩子之父母之道,就抄录以纪念今年的父亲节吧:


"在这几天的有关杂誌和深度访谈节目之中,其中一位美国东北大学犯罪学教授Prof James Alan Fox,他又是「討论集体屠杀」书( Extreme Killings)的作者。他认为南加罗杰原本是个內向羞怯,不爱面对大眾的男子。为何在作案前需要花费这么多时间,这么多精力,来准备告诉大家,甚至针对全世界,说明他长期被欺凌的委屈,现在总算可以「大报仇」,来証明他不是坏人,以及他才是不公义的社会下的最后胜利者。

他留下的七分钟录影带,和141页的自传,其实一点也不特別。如果长期在监牢或是精神病院工作者,几乎天天可以听到这样子的类似委屈申冤。他们的不平,他们该如何报復这个不公义的待遇。事实上,在我们成长之中,在小学,中学,或是大学,几乎每个人都有过多少被排挤或冤枉的经验?这些千千万万的人,只有极少数会成为凶残杀手。在这千万人中,Prof Fox认为几乎没有一个专家可以说有把握地预先测知是谁会成为这样子的人。

他以为,唯一有效的方法,就是隨时事前给予他们支助,持续关爱他们。预防永远胜於治疗。我认为最好是由父母开始,父亲对於將成长的儿子的关爱更为重要。除了儿女的学校成绩之外,父母更应及早关爱子女一切生活,隨时倾听和关注。从小到大,父母应该在小孩小时就知道孩子在学校的朋友,有没有被欺负,每天都和孩子沟通,和校方保持时常联繫,让儿女从小就感到来自父母的安全感。

我十多年前,曾经看过一个心中充满怒火的年青男子。他父母先后来诊所告诉我,他们极度焦虑,他们害怕这个如此內向又暴燥,天天摔门踢墙的儿子,在学校没有一个朋友,又非常排斥去看心理医生,不以为自己有病,认为是別人不懂他而已。

我说,请他来帮忙解决你们家中的不和谐,他会来吗?於是我就在半年內,诊治了父母一家,儿子总是和大家坐得远远的。他来时的確不情不愿,初时来衣服也鬆垮邋遢,坐在椅子上,也不直视。父母子三人坐下,他开始沈默,但是专注听父母说话,渐渐会反驳,偶而会推妈妈一把。虽然表现还是愤怒,但是用非语言表达,的確有参与著一家的互动。

后来的几次,还会单独和我谈,內容有限。即使他说不喜欢现在的学校,也认为和父母在一起有压力,父母也不懂他,他也不肯参加任何父母宗教活动。半年之后,这家人就没有再在诊所出现。但是后来的十年中,在周末时,常见到这位年轻人和父亲一起在球场打球,即使有时得早早结束,但是父子之间的互动,令人宽慰。

近两年,在超级市场意外地看到他的父母。他们主动来聊天,给我看他们混血的小孙子。父亲说,十多年前从诊所离开之后,他深深体验自己过去父子关係,只集中在询问孩子的学业成绩,完全忽视了父子是要表示关怀和正面沟通和分享的。他在大学就是球队校队,先试著带著儿子打球数次,结果宣告失败。后来又带著儿子去钓鱼,露营了几次,也都不了了之。接著儿子报名美国ROTC,上了大学,他自己又更改科系,准备训练成职业军人。

虽然不是父母喜欢的,但是儿子从中成长又成熟。有时回家还会提起在高中时曾来过心理诊所,是父母一起来,表示一家人的关怀和亲密。將来他儿女如有类似问题,他定会像爸爸一般参与。这十年来,他不只一次到了阿富汗,立下很多战功,得到奖状,而且还娶了一个同僚「女花木兰」。现在一家人住在佛州,有了自己的事业和家庭。

我认识一位第三代ABC华裔退休教授C,C有个从小寡言內向的儿子,他没有朋友,只喜欢科学,和家人姐弟都很少互动,只养了一只猫。C规定自己,不管多么忙碌,周日的早晨会带著儿子去打保龄球两个小时,然后父子两一起吃汉保。数十年如一日,已经持续了三十年。我曾经好奇问过C,除此之外有谈天吗?他说基本上就讲讲今天打球的经过如何而已。

现在C的儿子早已过了四十岁,在医药中心担任科学家,有稳定的工作和收入,有个小房子,和父母住得不远。有事大家有个照顾和支助。

我希望你从这封回答信中,学会主动关怀儿子。不知你儿子爱吃的菜,你会做吗?不妨试试,譬如榨菜炒肉丝,炒两盘不同的味道,一份是多加了豆腐干,自己送去,从和他討论味道的不同开始。华裔新移民父母多半更会为了生活奔波,没有更多时间陪伴儿女。维繫亲密其实就是让他们感觉被爱和关怀。

隨著网路的发达,一家人相聚时都成了低头族是很可悲的。父母和子女每天必需花点时间单独相处,从小到大都要培养无所不谈的亲密时光。学会和他们一起做些有趣的事情,可东试西试的和儿子单独相处。那种多方嚐试亲近是多么伟大的父爱,像C教授如此用心和近乎自闭的大儿子,依然维持著周周相见的亲密关係。人的一生,不就是做好「爱与被爱」这份功课吗?

即使孩子从小就孤僻,不合群,没有朋友,不愿上学。在最早时间父母找出问题癥结。父母就要提供给儿女心理諮询,父母也要及早参与。而諮询的专业精神科或是心理治疗医生,最好具有双文化的背景。如果治疗有效,就要长期持续追踪观察。如果没有受益,也必须及早换位医生。

一般来说,小学或中学时做治疗比较有效。除了付钱给医生之外,需要打电话给医生关怀,做父母的有何方法助益儿女,或自己也掛诊,就是要採取各种方法作进一步的了解和帮忙。父母还要定时表示关心,花点时间做些可以和孩子互动的活动,处处表达父母的关怀。

身为父母,也要隨著子女成长而逐渐蜕变成不同的角色。从以往的照顾者和规范者,渐变成支持者和信赖的陪伴者。学会敞开心胸,知所进退,包容和接纳。多讚美,少批评,给予他们更多的空间,自己才能海阔天空,真正地放下!祝福你们。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515#
发表于 2014-6-15 10:48:20 | 只看该作者

re:冯版说的太透彻了!对了,先祝父亲节...

   冯版说的太透彻了!对了,先祝父亲节快乐!
   现在家庭教育主要集中在学业成绩和兴趣班上,沟通交流很不够,很是问题。而国内的严父形象深入人心,以为做父亲就是要立威,就是要严厉,更拉远孩子的距离。去年韩国火的一个节目《爸爸去哪儿》不知冯版有没有看,然后国内也引进了,大受欢迎。属于一个真人秀活动,五个明星爸爸带着自己孩子参加旅行活动,不带妈妈,娱乐成分比较大不过也算是鼓励父亲与孩子沟通交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516#
发表于 2014-6-15 14:39:38 | 只看该作者

re:父亲节,真心祝福F版这个了不起的父亲!...

父亲节,真心祝福F版这个了不起的父亲!

同时感谢您记录下这些珍贵的感悟,让很多人从中受益。

父亲节快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517#
发表于 2014-6-16 03:30:43 | 只看该作者

re:祝F版父亲节快乐!

祝F版父亲节快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518#
发表于 2014-6-16 06:29:46 | 只看该作者

re:倒腾不清楚时差,祝福冯版父亲节快乐!从您...

倒腾不清楚时差,祝福冯版父亲节快乐!从您的地里受益良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519#
发表于 2014-6-16 10:43:19 | 只看该作者

re:看得心酸。爱是永不止息。

看得心酸。爱是永不止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520#
发表于 2014-6-16 11:47:25 | 只看该作者

re:好父亲!

好父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以琳自闭症论坛

GMT+8, 2024-6-2 22:06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