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星星的裂痕"
星期天我带闻森和闻莺去看<fault in our stars>,我就姑且按现在流行的韩剧,翻译成这个名字吧,看到了网上翻译成"幸福生活背后的缺憾",实在不能苟同,就象那些把自闭症孩子们奉为天上天使下凡而不得碰一碰的人那样,这部电影讲的是那些从小到大一直生活在癌症死亡威胁之下的青少年们,如果说那是"幸福生活"的话,不是你太愚腐了,就是你太脱节了.
电影是闻莺要求看的,是因为她周围的女同学们几乎人人都看过了,本来是计划上星期看的,但是没排出时间来,只好趁星期天一早的早场电影,而事先她妈妈已经声明她不想看这本电影,征询了闻森的意见,出乎意料我意外他同意去看了,本来我想这部电影会是他归入到"女孩电影"一类的,他应该会拒绝,但是他妹妹简单介绍了一些剧情后,他却同意了,我想可能是因为里面讲的是患癌症的青少年,闻森对疾病的兴趣要大于谈情说爱的兴趣.
所以在去电影院的路上,我有意提起了他们妈妈不想看这部电影,我问他们:你们知道为什么吗?闻莺马上回答,说我知道,我也知道她知道,所以没有继续问下去,我在等闻森的回答,但是显然他想不出答案来,就没再接腔.但是我还想搞明白另一个问题,就是为什么闻森会同意看这部"情爱片"呢?我不大可能直接去问题,就拐个弯问闻莺她们班里有多少女生看过了,又有多少男生看过呢?她回答说只要是认识的女生都看过了,但是男生们是不屑看这个的,他们看的是<变形金钢>之类的,这时候闻森跳了出来,抢着说,但是还会有象我一样的男生看这个电影的,可见男生和男生也是不一样的,这正中我的下怀,我再一次给闻森打定心针:如果你和别人不一样,这很正常,不要为自己和别人做的不一样,想得不一样而感到遗憾或羞愧.
到了电影院入场时,检票的收了票后,主动地递上一盒纸巾,我恍然大悟原来这就是传说中的"催泪大片"了,女儿嗖嗖地抽了好几张,本来我觉得自己应该不需要就没拿,但是一秒钟后改了主意还是抽了一张,而闻森不为所动,看也不看一眼,我心想今天看完电影后,我们三个是不是落泪了,是可以作为一个有没有自闭症的辅助诊断标准的.
电影确实催人泪下,我很喜欢的是这种电影所显示出来的那种态度:为什么残疾的人就需要怜悯呢?为什么他们就不能旅游,不能谈恋爱,不能有自己的主见和想法,也更羡慕那个阳光般明媚的男孩,看到那样的男孩,我总是情不自禁地想:为什么我们就不能有这样阳光的儿子或女儿呢?或者说我们怎么能够培养出这么一个阳关的孩子来呢?我更知道这不光是在演一个电影,确实在美国,即使是在那些有各种各样的残疾人身上和心里,我还是能看见,听见,遇见那很多充满了阳光心态的人,这让我深深地爱着这个国家,因为我知道不是只靠他们自己的力量,而是这整个国家,整个社会,整个民族,来帮助哺育出他们内心中那颗阳光的种子.
据说宇宙星空里有的星星本身就是一颗巨大的钻石,所以当然会发出璀璨的光芒来,但是我们更知道有的星星只是一团永恒的火球,有的是毫无生命的荒漠,有的可能就象这电影的名字一样有无可弥补的缺陷和裂痕,但是,它们在我们眼里全是那么一闪一闪亮晶晶.
所以我觉得我能理解我为什么在看完后没哭没掉眼泪了,因为不知道为什么,看完后我心里很少有悲伤的感觉,觉得少年虽然故去,却象犹活人间,凡是有阳光处皆有其笑脸,再问了下女儿,说是擦过好几次眼泪了,闻森我没问,因为他坐在我边上,我一直在眼角眉梢看着他,知道他没有动情,或者说即使他动了我们也不知道因为他没有表示出一点点痕迹来.
出了电影院,我们在走向停车场的时候,闻森突然说了,这下我知道妈妈为什么不想看这电影了,因为外公也得了癌,而且今天还是父亲节!过了两个多小时,看完了这个电影,终于闻森领悟到了我在车上的问题.
我们边走边说起了这个电影,我特地提起了秋宝宝,因为这是离他们关系最近的一个得过癌的孩子了,他们还记得宝宝,一起问起现在宝宝的状况,我说宝宝现在的状况很好,可以说是康复了.这样就联系起来了一个是七十多岁的外公,一个是十岁左右的宝宝,闻森就开始纠缠在一个问题上:是到了老年后得了癌更容易康复呢?还是小时候得癌更容易康复?按他的逻辑,人到了老年身体机能开始了退化,所以应该是更难康复了.我说,那么如果一个小孩子得癌的话,他本来的身体就还没有发育好,不就是更难康复了吗?其实这样比较是没有意思的,因为如果一个人得了癌症,不管是老是小,都会尽全力去治疗的,而不会去关心到底会是小时候得癌还是老了得癌好,他们只是一心想要治疗,因为现在为止大部分的癌症都没有有效的肯定能够治愈的方法.但是最重要的一点,却是在得癌症之前,或许我们有一天也会得到,或许我们一辈子也不会,但是只要我们一天不得那些绝症,我们就要好好地享受健康的快乐,享受自己的乐趣,享受自己喜欢的美食,享受自己喜欢的游戏,这样才对得其自己,也对得其那些不幸的病人们.
闻森之所以来看这本电影,当然不是因为这男女主角有一段动人的爱情故事,他还没到那个程度,他其实关心的是那些绝症,关心的是自己会不会也摊上那些绝症,这本来是些杞人忧天的事情,但是对一个从小有那么广泛的焦虑心理的特殊孩子来说,却是合理的很,但是这些年来,闻森最大的进步也就在于此了,他慢慢地从几乎是见什么就担心什么的焦虑状态下走了出来,我想有很多原因助了他一臂之力,其中之一就是徐医生说的要用理性的逻辑思维去帮助他把思路想清楚,把利害关系想清楚,把事情的合理性和可能性想清楚,这样他就能从那些毫无根据的胡思乱想中自己把头绪理清,自己不让自己陷入焦虑的泥潭里去.前几年我还担心着他到了青春期后那样的焦虑状态应该怎么办,我还特意买了几本书,这几天偶然看到其中之一的关于用瑜迦的办法来帮助青少年克服焦虑心理的书,我买了连看也没看过,否则说是连看也不必看了,就任它在那里沐浴灰尘,浪费了十几块钱,我却高兴得很,高兴的是用不着那些东西了,现在可以这么来边谈电影边给他讲道理,这样的办法去做瑜迦更好,也更轻松.那天找个时间就把那些用不上的书捐给图书馆了.
回家的路上,我对他们说,既然你们都很清楚了为什么妈妈不想看这电影的原因,那么回家后,除非是你妈妈自己提起的,否则我们就不在她面前说起这电影的内容了,好不好?两人都同意,到了家进了门,妈妈已经饭菜准备好了,马上就开饭,不久,妈妈问了,这电影怎么样啊?闻莺说了句,你知道竟然检票员会在门口发纸巾哦,但是很快她就不再多说了,而闻森却大声地说,我现在知道你为什么不去看这电影了,我心想我还是白打预防针了,这也难怪闻森,因为有时侯人是无心深入却随口问问的,有的人却是看似无心其实是用心很深,要辨别出来,真不全是逻辑和经验能够全部搞定的,很大程度却是靠人与人之间的直觉,就象是这里本来我们家里60%的话都是闻莺讲的,今天这里她却只说了一句就埋头吃饭了,而闻森却想着他搞清楚了为什么,而且还想讲出来,闻森缺乏的是那平常人所具有的"心有灵犀一点通",所以他常常会显得那样地怪异和格格不入,这才是最艰巨的任务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