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琳自闭症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请写明注册原因,12小时内通过审核)
楼主: 叶子201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康康成长记(非典型的孩子)

[复制链接]
121#
发表于 2013-10-10 16:25:00 | 只看该作者

re:向康妈学习,这种情况我也经常碰到,但我总...

向康妈学习,这种情况我也经常碰到,但我总是硬性的说不行,实在是要讲讲方法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2#
 楼主| 发表于 2013-10-10 16:33:44 | 只看该作者

re:感谢小米妈妈和我分享了杨宗仁教授...

    感谢小米妈妈和我分享了杨宗仁教授的讲座录音,我把这些录音放到了我的QQ空间,我听后受益匪浅。我在2013年10月9日听了录音,我觉得康之所以有今天的进步,是因为我在不知不觉中用到了杨教授所讲的方法来教育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3#
发表于 2013-10-16 22:39:34 | 只看该作者

re:康康妈,怎么这么久没上来啦?还好吧

康康妈,怎么这么久没上来啦?还好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4#
 楼主| 发表于 2013-10-17 16:08:02 | 只看该作者

re:20131010(周四)...

    20131010(周四)
    早上,康正准备上学,一出门,他就看到邻居的车停在我们家门口,原来是爆胎了,康马上回到家告诉我,并拉着我的手出去看。让我看完后,他又回到家里用他的手放在嘴巴前当作咪跟其他人说,“紧急播报,伯伯的车爆胎了,快出去看呀。”他拉着婷婷的手跑出门外,其他人也跟了出去,康指着那个爆了的轮胎告诉其他人,“快看呀,就是这个轮胎,都凹下去了,整部车都歪斜了。”等邻居下车时,康对他说,“伯伯,你的车爆胎了,快拿你的后备轮胎更换吧。”邻居摸着他的头说,“好的,我知道了。”
    20131011(周五)
    由于昨天下午急着带康去上小主持人的课,康放学时看到我就跟我走了,当时我没在意康还没背书包。碰巧昨晚也忘记了帮他收拾书包,今天早上打算收拾书包时才发现找不到书包。康爸马上责怪我精心在意。我在全家人面前讲,这件事我是有不对,我急着走,没留意康的书包。其实很多事情,让康在幼儿园经历一下是好事,上了小学我们家长是不能进入学校的,以后他就会记住放学要记得带上书包了。我跟康强调了,放学一定要记得带上书包,拿书包是你自己的任务,妈妈记性不好,经常会忘记一些事,你自己的事一定要自己记住。
    20131012(周六)
    晚上,因为我买了一个和婷婷一样的玩具给康,加上在康的教育上跟婆婆有不同的意见,我跟婆婆吵架了。
    我的观点:婷婷还小,暂时还不肯把自己的玩具借给康,交换也不肯,康又很想买婷婷的玩具,所以我买了一个一样的玩具给康。毕竟婷婷是康的唐妹,她不是我的女儿,很多事情我只能对康有所要求而不能对婷婷怎样。
    婆婆的观点:认为我过于迁就康,难道要把所有别人有的玩具都给康买吗?
    我:因为我们和婷婷是住在一起的,如果不是婷婷的玩具,而是别的小孩的玩具,我是不会买给康的,现在的情况是:康每天都想着拿自己的玩具跟婷婷交换,婷婷都不肯,婷婷每次都要大哭,康也因此而哭闹,我只是不想两个小孩子,天天都为一个玩具而哭。我知道婷婷还小,很多时我们应该迁就她,每次她要康手中的玩具,我都要求康借给她玩,但婷婷的玩具却不肯借给康,有时我们也应该考虑一下康的感受,久而久知会让康形成错觉:年龄小就什么都行,什么都得迁就她,康的心理会不平衡,会对婷婷的好感减退,甚至不喜欢跟她玩,我当然不希望出现这种状况。
    婆婆:康有那么多的玩具那么多的车,为什么不能对他进行说教,叫他玩别的玩具呢?
    我:暂时这段时间康都很想玩那个玩具,而且难得他喜欢了一个不是车的玩具,我却一次都不能给他玩,婷婷也不肯一起玩,玩具也不算太贵,所以我才买了一个。
    婆婆:就是你个当妈的能力太低,这点小事都搞不定。
    我:康虽然6岁了,但我们不能用一个6岁孩子的标准来要求他。
    婆婆:就是你这样的妈妈经常降低对孩子的要求,所以他长期心智发育不成熟。
    婆婆的话让我一夜失眠,我也在反省着我对康教育中的不足。
    康看到我和婆婆吵架,他事后问我,“妈妈你和奶奶吵架了吗?”我说,是呀,奶奶批评了妈妈,因为我给你买了一个餐厅玩具,这个玩具是拼装的太大了,你的玩具太多了,而且婷婷也有一个,买一样的玩具太浪费钱了,我们家都没有地方放了,所以奶奶很生气。
    在2013年前(康5岁半前),我曾经是一个很有威严的母亲,那时每到晚上就强迫康进行这样那样的训练,加上缺乏耐心,甚至训斥他,大声地吼他,有时他甚至会被我骂到全身发抖,有时我还会打他,不过打他是少数,后来我也反思了自己的教育方法。2013年的我改变了,我不再是一个严厉的母亲,不是再是一个监督员,我成了康的小伙伴,和他一起玩,一起欢笑,一起学习。我也欣喜地看到了康的变化,看到了他的进步。在康走出孤独前,我仍然希望做他的小伙伴,与他一路同行。现在的康会第一赶时间和我分享他的欢乐与忧愁,我才能更好、更快地引导他的行为,给他适当的帮助,我将和康一起努力,一起进步,一起成长。
    20131013(周日)
    上午带康和婷婷一起去儿童乐园玩,在那里遇到了康米奇英语班的同学AMY,康马上去找婷婷,把婷婷带到AMY的面前,给婷婷介绍了他米奇英语班的同学叫AMY,同时也向AMY介绍了婷婷,婷婷的英文名叫wendy。然后,他们三个人一起去了玩跳弹床和沙池。康最近大胆了很多,还玩了三次吊索,我夸康,“康,你现在好厉害了,越来越勇敢了,都敢玩吊索了,还连续玩了三次,是一个真正的小勇士了。”从儿童乐园出来就有一个玩具店,康又想我给他买玩具,我说,“买个和婷婷一样的马车好不好?”康说,“不买了,买了奶奶会生气的。”(康真的越来越懂事了。)
    今天我给婆婆发了信息道歉:妈,对不起,昨晚我说话过于激动,顶撞了你,我说话缺乏技巧,无形中令你难堪,我以后会努力改进,其实我并无恶意,我也知道旁观者清,对于康的教育,我们有着不同的意见,康是一个特殊的孩子,我看了很多书,我希望用对他更有帮助的方法来教育他,目前比较有效的方法是互动游戏和通过他有兴趣的玩具来引导和提高他的能力,我知道买重复的玩具会浪费钱和造成家里的混乱,但我很高兴看到康喜欢那个餐厅玩具,我希望康的世界里除了车还有更多其他的东西。妈,真的对不起。
    婆婆回复我:我会永远爱你们的!
    在康在成长过程中,如果不是婆婆坚持带康去做感统训练,康不会有今天的进步,康一路走来,婆婆也付出了很多的艰辛,这么多年来为了有更多的时间教康,家务也是婆婆在做,其实我和康都是很幸福的。一家人在一起,难免有意见不合的时候,难免会有口角,会吵架,我能做到的就是尽量避免在孩子面前吵架,若真的吵架也将对事不对人,这样才不会留下怨恨,当然及时道歉也很重要。
    20131014(周一)
    今天轮到康他们班升国旗,有10个同学当小旗手,其他同学表演舞蹈《最炫民族风》。早上康洗漱完,就要我播放《最炫民族风》的音乐让他练习一次舞蹈再上学。我播放了音乐,但康跳着跳着就忘了,康对我说,“妈妈,我不会跳。”我说,“康,不会也没关系的。旁边还有其他同学,到时表演如果真的忘记了可以看一下左右两边的同学。”康表演得还算不错,节奏还行,走位也没错,就是动作不到位,比上学期已经有很大进步了。
    20131015(周二)
    早上康六点醒来上厕所,发现我不在他身边,他直到隔壁房间来找我,康问,“妈妈,你在干什么?”我说,“妈妈在做功课呀,妈妈白天要上班,晚上要陪你,我都没时间做功课了,所以我只能早上早早起床做功课。妈妈和你一样也是需要学习,需要做功课的。你快回去睡吧。”说完,康就回房睡了。很多的书在单位看很不方便,加上单位经常会比较忙也没时间看,一般我都是早上六点起来看书和写康的日记,写好草稿再输入电脑会快很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5#
 楼主| 发表于 2013-10-17 16:09:16 | 只看该作者

re:慢飞的天使,谢谢你的关心。没什么,只...

  慢飞的天使,谢谢你的关心。没什么,只是最近工作特别忙,都没时间上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6#
 楼主| 发表于 2013-10-23 11:56:19 | 只看该作者

re:20131017(周四)...

    20131017(周四)
    晚上六点,婷婷的老师来家访。康也帮忙招呼,给老师倒水。老师快要走时,康还会问老师要不要在我们家吃饭,还会送老师走,康的表现还不错,不害羞。
    20131019(周六)
    幼儿园到深圳大梅沙秋游。这一次秋游让我看到了康与同学交往的情况。康能与同学交流,能跟随同学一起玩,眼神还是有点欠缺。这里还有值得高兴的一幕:我们到了大梅沙,下车后,导游有一个写着大三班的牌子让一个同学拿着,康也想拿着来当小领队 ,他对同学说:“zfy这个牌 子有点重,要不要我帮你一把?”那个同学就顺手把牌子给了他。这次的经验让康体验到了,有时要一样东西,不用哭闹,也不用动手抢,只要想好怎样说就行。也正是我平时在家总是跟他强调:有什么想法要用嘴巴说出来,不用哭,也不用动手抢;有问题和困难,我们可以动脑筋想办法解决,在日复一日的强化中起了作用。
    20131020(周日)
    昨天玩了一天,康有些累,今天我没带他出去,让他在家和婷婷玩。婷婷看到康手里拿着一本《蓝精灵》的书就要抢,康跑过来委屈地跟我说:“妈妈,婷婷她抢我的书。”我说:“康,你长大了,其实很多事情你是可以自己解决的。”康跑回房间拿了另一本《蓝精灵》的书给婷婷。康跟我说,“妈妈,我拿了一本《蓝精灵》书给婷婷。”我夸他:“康,妈妈太高兴了,我看到你能自己解决问题了,拿一本书给婷婷她就不会抢你的书啦。”康开心地和婷婷继续玩了起来。
    20131021(周一)
    今天带康去看邹小兵。上午智力测试,下午看邹小兵。康智力测试的结果:言语105,操作87,智商96。(正常是90-130,大于130属于聪明)由于康的数学部分得分很低,直接影响了各方面的分数。邹看了结果,他说,“这个结果很奇怪,与他5岁时的测试结果相比差别很大。(5岁时的结果:言语98,操作112,智商105),这次的结果显示他的语言、领悟能力有进步,操作反而差了,数学一定要加强,不能简单地让他做数学题,这样的教学方法不适合他,一定要在生活中教,要有实物,还要还原数学的本来面目,大小、多少、轻重、快慢这些概念要让孩子体验而不是用语言告诉他,要让他通过生活经验的累积来明白数的概念。”我说:“其实我平时也是这样教的,我也是通过实物点数来做加减法的,他好象就是没往心里记的感觉。”邹:“那就只能一直这样教下去,从具体到概念,教到他会为止,没有更好的方法,就是一层纸他没捅破,捅破了就行了。”
    我还把平时遇到的问题问了邹教授:
    1、平时让康写字,一写他就趴在桌面、犯困、没精神,懒洋洋的,总有这样那样的借口。
    邹:要把写字变成好玩的一件事,先不要在纸上写,给他一面指定的墙,在墙上写呀、画呀,从涂鸦开始,然后再逐步到纸上,在纸上也是从涂鸦开始,慢慢过渡。
    2、上课不专心,答非所问。
    邹:不专心只是表象,实际的核心问题是社会交往障碍,要理解接纳包容(“理解接纳包容”这六个字是邹强调的重点,在短短二十分钟里邹强调了近10次),要让孩子有“荣辱观”。(他给了我一张行为处方--《如何提高自闭症孩子的注意力》)
    3、当不良行为出现时是阻止还是忽略?
    邹:既不是阻止也不是忽略。是要用一个有意义的活动让孩子忙起来,让他没有时间没有机会做这些行为。(例如和孩子一起玩球,一起下棋,总之是有意见的活动。)
    4、有人说不能喝牛奶。
    邹:关于喝奶的问题,先要看孩子有没有不良反应,要作一个对比,喝和不喝有没有特别的变化。如果喝奶,孩子变得烦躁、哭闹,甚至出现更多的行为问题,那就不要喝了,如果没有什么区别,就可以喝。
    5、如果半年后,我再来看,是做智力测试还是做评估好些?
    邹:最好一次做智测,下一次做评估,这次轮着来做,最能反映问题,你测试后拿着结果来看我,我一下就能给你建议,就知道怎样指导你了。
    6、我把康10月晚上的课程表(周一至周五)给邹看了,问他这个课程表是否合适?
    邹:可以,挺好的。课程表的优点在于有变化,每天都有不同的内容。最好把周六、周日也加上去。
    我:周末一般我都是带康出去玩,所以没写。
    邹:出去玩也可以写下来,让他成为一个有计划的人,将来孩子读小学就懂得看课程表,就没那么头痛了。
    邹总结:不要光看到孩子有这样那样的问题,要把孩子所有的问题都解决是不可能的。对他不要有太多的要求,整天都是学业、学业,他会生活在痛苦之中,解决好最主要的问题就行了,主要的问题是改善社会交往的能力,只要社会交往能力提高了,很多问题都能解决。其实孩子已经进步很大了,他的交流、领悟变得这么好,真的很难得,一般来说,这些方面是很难提高的,回去加强在生活中教他数学,突破数学这个关就好了。
    邹还推荐我买他主编的一本书《与你同行》--自闭症儿童家长必读(29元),这本书的编委是众多的自闭症专家,在中山三院的岭南分院有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7#
 楼主| 发表于 2013-10-23 12:09:47 | 只看该作者

re:如何提高自闭症孩子的注意力(中山...

    如何提高自闭症孩子的注意力(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儿童行为处方)

    在自闭症训练中,家长感觉到一个最大困难是孩子注意力不能集中,其实这只是表面现象,在注意力不集中的背后依然是社会交往障碍。因此改善社会交往才是提高注意力的关键。此外家长可以通过以下训练去提高孩子的注意力:
    1、一般正常孩子年龄越小,注意力也是越不集中,需要认识,要理解接纳包容。
    2、对于在幼儿园或者上学的自闭症孩子,如果孩子的注意力分散和多动没有对班级造成太大的影响,可以适当提醒和指出,但是不要过度指责和批评他们,家长和老师可以在取得一定的共识的前提下,可以不干预!
    3、自闭症儿童的注意力是选择性的,与多动症(ADHD)可能存在很大的区别,也需要理解接纳包容。自闭症儿童有特殊的学习注意能力,可能并不需要像普通儿童一样的注意力,孩子也可以获得相应的知识,美国电影“自闭历程”中天宝在上学时的一堂课的场景很形象地表达了这个现象。我们认为自闭症孩子可能具有相对较强的内隐性学习或记忆能力,内隐性学习记忆与外显性学习或记忆不同,孩子可以“一心两用”,因此对于其感兴趣的内容,自闭症儿童可能不需要那么样的注意力集中,就可以较快地掌握学习记忆的内容。
    4、结构化教育的方法(合理的课程安排、程序表、针对性的视觉提示、针对孩子特点的课室的布置、个性化的课程时间设置等等)是改善自闭症儿童注意力的好办法。
    5、兴趣是注意力集中的最重要来源。安排好恰当的训练学习内容可以提高自闭症儿童的注意力。
    6、执行功能缺陷以及中央凝聚功能薄弱和心理理论缺陷与注意力集中有关,相关的训练可以改善注意力。请参加相关训练内容加以训练。
    7、普通孩子其实也很多注意力不集中的。很多孩子之所以注意力集中,是因为对老师所讲的内容感兴趣;或者因为想得到老师的表扬;或者希望避免老师的批评。即他们有正常的“荣辱观”,这是社会交往方面的问题。自闭症儿童的注意力缺陷与社会交往障碍密切相关,当社会交往障碍改善,则注意力集中会相应有所改善。因此,“荣辱”训练可以改善自闭症儿童注意力。
    8、有一些药物可以改善自闭症儿童的注意力缺陷。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选择使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8#
 楼主| 发表于 2013-10-31 10:31:48 | 只看该作者

re:20131022(周二)...

    20131022(周二)
    康早上起床后,跟我说,“妈妈,我脚痛、头晕,不想上学。”我说,“哦,不舒服呀。妈妈昨天在火车上抱着你睡觉,现在腰痛、颈也痛,不过我没有发烧,所以我还是照样上班,你呢?”康说,“那我也去上学吧。”(太好了,不用哄就自觉上学了。)
晚上,康跟我说,今天在幼儿园当了小主播,老师还奖励了他一朵红花,现在他有3朵红花了。我趁机表扬了他。爷爷回来了,他还要给爷爷讲《蓝精灵》的故事,我给了他一个绰号“故事大王”,我希望他从喜欢听故事变成喜欢讲故事的人。
    20131023(周三)
    我问了老师,康昨天当小主播的情况。老师说,康讲得还不错,由于是播放幻灯片《快乐的国庆假期》,图文并茂,班上的小朋友都听得很认真,给了康不少掌声,而且老师还奖励了他一朵红花。
    20131025(周五)
    这两天我肠胃炎,请假在家休息,虽然有点难受,但我觉得好幸福。因为康每天放学回来见到我的第一句话就是问我,“妈妈,你好点没?”我说,“好多了。康,妈妈觉得好开心、好幸福呀,有你关心我,我的病会好的很快的。”今天早上康问我有没有不舒服,我说,“好多了,就是肚子还有点痛。”康说:“不如我帮你按摩吧。”我说,好呀。康用他那温暖的小手帮我按摩着,按完问我有没有好点。我说,“好很多了。康,谢谢你。”趁着在家休息的机会,我抓紧时间把杨宗仁教授的讲座录音听完了。杨教授讲得太好了,重点讲解了教育孩子的策略、方法及目标。如果我能在康2岁多的时候听到杨教授的录音,我相信经过4年努力,康已经走出孤独了。现在静下心来回想,康5岁前我真的是不太会教,白白地浪费了宝贵的时间,真的是可惜呀,现在只能抓住黄金恢复期的最后一年了我要全力以赴教康,希望明年的9月康能顺利上小学适应小学的生活。杨教授说的很对,他说,“我们的孩子不是要赢在起点,最重要的是能走到终点,不要在乎孩子是在1岁会讲话还是在3岁会讲话,最重要的是他学会了讲话,在漫漫人生路中,掌握生活技能是重中之中,晚一点掌握也没关系,最重要的是他能掌握。”(杨宗仁教授的讲座录音,我放在我的QQ日志里。)
    20131027(周日)
    我们全家一起到广州喝喜酒。我们提前到了酒店,喜宴还没开始。康对这里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到处走走看看,还到了舞台上当起了小主持。康看着舞台上新郎新娘的巨型海报和蛋糕对我说,“妈妈,以后我结婚,我也要这样的婚纱照,也要这样的巨型蛋糕。”我说,“好呀,到时妈妈一定会为你准备一个隆重的婚礼。不过你要到25岁以后才能结婚哦。”(如果这一天真的到来,我是多么的幸福呀。)
    20131029(周二)
    康去了上小主持人的课,我看了他上课的情况,不太安份,老师也管得不严,有些小朋友会走动、搞小动作。我跟老师沟通了一下,康专注力不太好,如果发现了请提醒一下他。开始康还跟奶奶讲条件说不想上课,结果到了培训学校后,等了一会老师才到,康居然兴奋地跟老师说,“老师你终于来了,我都等你好久了。”
    20131030(周三)
    我跟康爸商量好了,从今天开始我们回到家就和康一起练拍球、跳绳、跨栏,不要象以前那样总是大人在监督他做。医生说得对,我们和他一起运动、一起比赛,他才会觉得有意思,不会那么反感。今晚的效果果然不错,康拍球能拍8个,我要求他每次拍10个球,拍10次就结束。结果康和我讲条件,说10次太多,康爸同意他拍6次,第一晚先将就一下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9#
 楼主| 发表于 2013-11-1 09:06:52 | 只看该作者

re:20131031(周四)...

    20131031(周四)
    今晚本来康是要去上“小主持”的课,由于他比较反感,我已经跟培训学校的老师沟通了,原本每周二、四上课,从下周起改为周四才上,每周上一次就行了。医生说过,他没兴趣的课程上了等于白花钱,他根本是听不进的。我之所以让他继续上课,是因为周四的课程中有表演课,其实也就是互动游戏课,这个课康很喜欢,可惜是隔周的周四才上课,不是每周都有。
    放学时,奶奶去接康,康一见到奶奶就问,“奶奶,今天去不去上”小主持”的课?”奶奶说:“不上,下星期四才上。”康说,“奶奶,你又想骗我,星期二也是说好不上的,后来又去了上。”(今天不让他上课是很正确的,不然康会觉得奶奶总是撒谎,每次都骗他去上课。)他爸没空,放学是叔叔开车去接他,回家时康还不让叔叔经过培训学校那条路,正好另一条路在堵车,就走了培训学校那条路,一到了培训学校,康就紧张地跟叔叔说,“叔叔,别停车,今天不上“小主持”,要一直往前开,我要回家。”(看来康的抗拒心理真的很强)不上课也好,回到家,因为不用上“小主持”,康很开心,做运动变得很积极,放下书包就催奶奶把跳床拿出来,他要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0#
 楼主| 发表于 2013-11-1 10:01:07 | 只看该作者

re:10个互动小游戏的玩法1、盖...

  10个互动小游戏的玩法

1、盖棉被:一副扑克牌,当翻到红牌时就打下去,翻到黑牌就不打,如果打错黑牌要扣一个红牌,最后看谁的红牌多,谁就赢。

2、双人玩石头剪刀布(手、脚):①结合“小明”玩石头剪刀布:“小明、小明、小小明”(边念边双击对方手掌),“上上”(自已双手向上拍掌)、“下下”(自己双手向下拍掌)、“左左”(自己向左双手拍掌)、“右右”(自己向右拍掌)、“前前”(自己向前拍掌)、“后后”(自己向后拍掌),“火车钻山洞”(自己双手握掌在胸前转),然后就出石头、剪刀、布,赢了就可以对输的人抓痒痒。
②用脚玩:双脚并拢代表石头、双脚前后打开是剪刀、双脚横着打开是布。

3、变变变:放5部车在桌面,让两人闭上眼睛,然后说“3、2、1、变”,我就拿走其中一部,让他们说出,我拿走了哪部车。

4、跑跑停:一个人做主持人要大家跟着他跑或者做别的动作(螃蟹走、大人国、小人国等),然后突然喊停,停顿时做一个定型动作另外两个人也要照着他来做;

5、猜猜看:①牌大小?:放一个牌在桌面,跟据拿牌人的表情猜出拿牌人手中的牌是跟桌面的片一样还是大、小;②钮扣在哪只手里?:根据拿扣子的人的表情,猜出钮扣在哪只手中;③钮扣在哪个杯里?:桌面放三个纸杯,把钮扣放在其中一个杯中,移动杯的位置,经过几次转换后,让他们猜出钮扣在哪个杯中;④模仿一个动物或表情,让孩子猜,如大象、小狗、生气等等;

6、寻宝:触觉游戏,把不同材质的物品放在一个布袋里让他们拿出指定物品,如不锈汤匙、塑料小球、钥匙、毛绒玩具小狗、木的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圆形、牙刷、卡片等放八至十个物品,玩这个游戏可以促进他们的触觉发展;

7、老师说:①两步指令:“老师说,摸头发、摸鼻子”在游戏中融入两步的指令,突然有一次就不讲“老师说”,直接说“摸头发、摸鼻子”,如果照做了就输,这个游戏的原则是先听到“老师说”再按指令做相应的动作。②表情:“老师说,生气”把我们的表情融入到游戏中;

8、大风吹:①在他们面前摆放一些玩具,另摆放一个空的凳子,我说到一个玩具,他们就要斗快拿到玩具坐到空的凳子上。如:“大风吹,吹到消防车”,他们俩人就斗快拿到消防车坐到空的凳子上就算赢;②也可以根据孩子的特点来说,如:“大风吹,吹到穿白衣服的人”,然后穿白衣服的人就坐到空凳子上。

9、口香糖:“口香糖贴哪里,贴到沙发上”,其实就是孩子假装自己是口香糖,听到口令后两人斗快整个人趴到沙发上,其实可以有很多的变化,例如说“口香糖贴哪里,贴到大门上”等等;

10、开炮:每人手里拿一辆坦克,在他们面前摆5部车,我说到哪部车就向它开炮。

    一般来说,我玩的这些游戏都是3个人一起玩,我带着康和婷婷一起玩,我和康、婷对面而坐(对面而坐,这一点很重要,这做就可以在不知不觉中训练到孩子对我们的关注、对视),我先来当主持人,发指令他们两人照着做,然后由他们两人轮流当主持人。游戏结束后,我会给他们奖励零食,所以他们一吃完晚饭就会提醒我玩游戏。
    (在此特别感谢小语妈妈的分享,好多游戏我都是从小语妈妈那里学来的,有些我稍作改动,游戏其实是很灵活的,最好能根据孩子的爱好来编排,我儿子喜欢车,所以我在很多游戏中用了车,最好能根据孩子的兴趣和爱好选择不同的玩具,他会玩得更投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1#
 楼主| 发表于 2013-11-5 15:10:56 | 只看该作者

re:杨宗仁教育讲座(笔记)...

    杨宗仁教育讲座(笔记)

     我们干预孩子的五大互动策略、三大发展目标:
    五大策略:1、有来有往的互动;2、前后立即观念:行为前后要有关联,先跟随孩子,要父母与孩子如胶似膝,才能让孩子跟随你;3、分享控制权,让孩子有主动性;4、要充满情感,生动;5、随顺他的能力、兴趣、行为形态。
    三大发展目标:第一、要让孩子对人有兴趣;第二、让孩子学会注意别人、观察别人,进而模仿别人;第三、对人的意图、想法、感受的了解。
    自闭症儿童核心的困难——文化学习的困难。
    我们要帮助孩子学会生活上的文化。生活中的文化——大部分人共同的说法、做法、想法。如:1、听讲座时调整手机为静音或关机。这是对讲者、听者的尊重。2、跟人打招呼,挥手,说早安,问一下别人去哪里。3、举手之劳帮助别人,随手帮别人捡起地面的东西(做法),“给你”(说法),想帮助别人(想法)。
即使是高功能的孩子与人沟通也是缺乏技巧的。台湾的孩子周宇强,很会画画,一幅画能卖2万台币,高中时就赚了100万台币。周宇强开画展时,他的长辈跟他说,“宇强,你长得好帅嘢。”宇强:“谁像你长得那么老,那么凸,那么丑。”长辈:“宇强,你的画展那么好,真希望十年后能再看到你的画展。”宇强:“但是我不知道你能不能活到十年后?”(宇强没做到尊重长者,融入生活文化还是有困难。)
    文化学习的第一步,要对人和物产生兴趣。自闭症儿童最大的特点就是对物的兴趣超过了人。
    每个国家有不同的文化,在美国可以直接叫教授的名字,在中国不可以。了解不同的文化,我们的孩子才能更好地生活。
    有来有往的互动、交流、合作,要有利他的行为,才能更好地融入社会,要对社会、家庭有贡献。从说法、做法、想法开始,教育孩子要有利他的行为。先训练孩子做家务,这是利他行为。让孩子学会自己收拾玩具,父母有意无意间讲给孩子听,“哦,会帮妈妈开门了。”AS的孩子,非常自我中心,角色扮演游戏只肯当医生,不肯当病人,以我为尊。AS的孩子一上公交车,他说:“妈妈,你看那个阿姨好胖。”虽然他讲的是实话,但这样的话很伤害别人,很难在社会立足。应让孩子从小学会多说善言。
据统计,高功能的孩子就业率不会比低功能高,全职自闭症就业率不到10%,比其他残疾的人更低。一个高功能的自闭症者就业,一开始就想到他自己的福利,一开始就问,“两天休假能不能分成4个半天来休?能不能分成8个2小时来休?”他们很难在社会立足。
    先做人,再做事,最后才做学问。很多父母都颠倒了顺序:学问→做事→做人。能否就业,最终取决于做人、做事、工作。我们的孩子有能力做学问,却无法工作,不能很好地做人,要训练他们,让他们8岁学会洗碗,15岁学会做饭。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最重要的教学方法是父母的示范。奶奶说口渴了,爸妈马上给奶奶倒水。做父母先要学好传统的文化,孝顺父母。要小孩子情绪稳定,父母先要情绪稳定,不要打骂孩子。先改变自己,再改变孩子。很多家长,教育孩子效果不好,原因是家长的心态没有调整好。情绪是宇宙共通的语言,家长情绪不调整,孩子进步慢。父母必须先调整自己的想法,调整自己的心态。你的想法虽然没有说出来,但是孩子感受到了。让孩子“开心”、快乐,孩子才能把“心”打开。
没有语言的孩子,先和孩子玩互动游戏,学会指物等简单的手势,一年后孩子会出现语言。先要让孩子有语言,才教认知。
一定要多做有来有往的互动。自闭最可怕的在于他不肯和你互动。文化学习,学会手势、语言代表什么。互动过程中要有一些中断,让孩子发现这个变化。当孩子看你了,马上表扬他,拥抱他。而不是简单地跟孩子说,“看我”、“妈妈的眼睛在哪里”。
    随顺而走,意义深远。父母必须放下种种的想法,把孩子带出来,也把自己带出来了。家里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是上课时间和地点。重点不在于口语,在于有来有往的互动。学习语言其实是一个非常困难的过程。我们的孩子意图解读有困难,社会性动机不足。我们一定要随顺他的能力、兴趣、行为形态,根据孩子的发展能力来教很重要。教孩子一定要生动、表情丰富,让孩子觉得温暖。百分之百接纳孩子,放下身段,享受和孩子在一起的时光。最高的境界是:一切顺其自然。最新的教育理念是:在家里教,先教会家长,训练家长1小时,相当于训练孩子30小时,节省了大量的干预费用,加深了亲子的感情。亲子的感情是无法用任何东西来替代的。(广州中山三院和岭南分院就有这种家长培训班,家长带着孩子一起学习1个月,家长学会在家中怎样教孩子,半日制,一个月5000元。邹小兵教授的理念也是在家中训练,这是自闭症干预的新模式。)
喂饭,可训练对视。对孩子主动性行为的出现,要抓住机会给予回应。如果孩子喜欢视觉刺激就玩陀罗。通过游戏教会孩子文化。手指指事,极重度的孩子要教1年,教会胜利的手势要教2年。(我们都是幸运的,因为我们很多的孩子都不用教这么久。)要和孩子玩,也要让孩子学会各种规则。先教会非语言的沟通,先学会手势、观察,音的模仿。
    目标、方向正确了,孩子一定会进步。要把每一个发展的里程碑,做得扎实,不能草率往前进,我们的孩子不是要赢在起跑点,而是要有能力跑到终点。不要介意是1岁讲话还是3岁讲话,重要的是学会了讲话,能力发展出来了。有案例证明,从2岁多一直干预到6岁多,走到终点了。慢慢走才不会跌倒,要以社会性能力为主,重视情绪。刚开始会很慢,后面会越来越快。有动机,有快乐的情绪,才能走到终点,规矩一定要懂。先学会做人,再学会做事,规矩很重要。如:叫孩子收玩具,当孩子能力不够时,只说:“收收。”如果说:“怎么还不快点收玩具呀。”(这些等于废话,孩子根据听不懂。)我们要在战略上轻视自闭症,战术上重视自闭症。家长的心态、想法是战略,干预的策略是战术。慢慢走,稳扎稳打,才不会跌倒。不要前面拼命塞东西,孩子没有主动性,孩子会觉得很讨厌,每天怎么这么多课,童年怎么这么悲惨,这样他就走不下去了。如果他能继续往前走,就没问题了。总之,能走到终点,一定要有动机,情绪好才能走到终点。要有快乐的情绪,但规矩不能废,生活规矩一定要学。我们一定要有接纳、感恩的心态。珍惜和孩子在一起的缘份,抱着感恩的心,随顺而从。要着重认知建构,着重主动性问题解决。从小问题开始,着重认知建构。生活中文化的建构:穿错了鞋子,怎么办;自己上厕所,自己冲水;进屋后脱鞋;饭前、便后洗手;吃饭等老人先吃;自己收拾玩具……。一方面让孩子开心学习,另一方面让孩子学会传统的文化。等孩子开心了,就规矩多一点,家长要学会阴阳之道。教学一定要灵活变通,要看孩子的反应,要让孩子更加合作。创造自我升华的文化,家长不改变,无法改变孩子。(杨教授说他自己天天读《弟子规》,天天反省自己,才能改变自己,要读上千遍才行。)普通孩子3-4岁会意图理解,5-8岁能了解别人的奸计。了解动作的意义很重要,1周和孩子的互动干预不得低于25小时,每天至少3.5小时。多多益善,越多效果越好。持续的干预让孩子对人有兴趣,其实我们的孩子有能力看人,但他倾向于不看;有能力模仿,但他倾向于不模仿。这是能力的运用不是能力的教导。
    只要有念头,就会消耗能力,我们做家长的别想太多。看到便做。(看到垃圾在地面,顺手捡起扔到垃圾桶。)骂别人其实是惩罚自己,影响内分泌。1秒钟我们就会有1千兆念头,如果你从早到晚就保持一个念头——如何让孩子进步,如果你的心里只有孩子,你就会和孩子合二为一。直接把力量传递给孩子。副面的念头,杀伤力很大。要心存善念,要感恩。很多家长选择离婚,怨之大,恨之强呀。家长心态不改变,五大策略很难使用。家长一定要情绪稳定,孩子才能情绪稳定。重点:教子就是教已。
    我们要学会4个方面:布施、利他、爱语、同侍。1、布施有3方面:(1)财布施:在孩子身上花费体力、时间、金钱。(2)法布施:教会孩子解决问题的方法。(3)无畏布施:让他在生活中没有恐惧,不害怕。(把孩子推到人多的地方,等于把他推到火坑,丢到恐惧的深渊。孩子看到人多就恐惧,不能硬迫孩子跟小朋友玩。不能随便说,“我把你丢掉,把你卖了。”这些话,他们会以为是真的。要多带孩子参加各种社交活动,如宴会、婚礼等。)(4)同侍:与孩子生活在一起,不能随便把孩子丢给阿姨。为了孩子要学忍辱,外出时忍受异样的眼光。
    当你模仿孩子时,他没有办法不关注你,笑容更多,表情更多,动作更多,这一切都是因为孩子“开心”,把“心”打开了,就会有无限的能量。抓起容易,放下难。摇头容易,点头难。理解先于表达,一定要先让孩子理解。孩子仿说的原因就是不理解。有反复、大量的互动就理解了。不理解,没有安全感,就会固执。一句简单的口令,“预备,开始。”是两件事,预备(蹲下),开始(开始跑)。通过活动加上口语,孩子就能理解。(重复多次,才能理解。)开始一定要在活动中教,在桌面上教,书面上教是以后再教。要让孩子从小爱上钱,通过做家务赚钱,学会种种家务,以后才会积极工作赚钱。
    人的七大感观知觉,越迟钝,就会越喜欢。摇摇停、骑马,停的时候,孩子就会与大人产生互动。社会性目标就是要孩子身体摇动,看大人。吹泡泡——视觉刺激,触觉刺激,孩子摸、踩,看大人的眼睛。家长要准备30-50个活动,孩子可能 1-2分钟就没兴趣了。要跟孩子玩他喜欢的感观活动。开始就是要让孩子多看,多做动作,多发出不同的声音。由点而线,由线而面。一看妈妈,妈妈就摇。看妈妈就是社会性目标。要让孩子顿悟,找出规律,强迫孩子看,他就没有动机,效果就不好。过多的协助,孩子主动性就会变差,协助要恰到好处。要让孩子学会观察自然的提示,如:桌面有饼干,人多的地方,(声音、文字、卡片、动作的提示要尽量少用,用多了会让孩子缺乏主动性)。想办法提高孩子的主动性,观察能力。
不良行为要不要制止?自我刺激要不要制止?要让孩子忙起来,要和孩子互动,要让他的生活充实、让他过得很有意义,当他的社会性能力提升了,不良行为会逐步减少,甚至消失。无聊才会出现自我刺激行为,人的注意力总要找一个出口。制止孩子的刺激行为是浪费时间。
    我们要和孩子分享人生的所见所闻。当孩子跟我们讲工商银行、农业银行的时候,我会跟他讲,“哦,那边还有一个招商银行哦。”追逐孩子的兴趣,根据孩子的兴趣展开话题。要勇敢地面对,抓住机会让孩子练习分享手指指事。当孩子喜欢听歌,妈妈就学会所有的歌,唱给他听,孩子按妈妈的鼻子唱一首,按耳朵唱另一首,按眼睛再唱另一首,妈妈把自己当成一个人肉CD机,这样孩子就会和你互动起来,因为太好玩了。最怕是孩子对什么都没有兴趣,这样的孩子最难教。不想吃,不想玩,怎样教?这样的孩子太难教了。关键是要学会转个弯让孩子的兴趣转移到父母身上来,要找准切入点——孩子的兴趣。防堵解决不了问题,重在疏导。互动中父母应多创造中断的机会,让孩子学会修补沟通的中断。
    分享式注意力的培养很重要。它的两个目标:1、社会定向(看人、听人、观察人、接近人、情感交流);2、分享式注意力(这是一个核心的能力)。这两个重要的能力通常要训练1-2年,多玩互动交流的游戏6小时/天,最好10小时/天。注意力的分享是分享式注意力的一部分。注意力的分享包括:①眼神注视的分享;②情绪分享:快乐、悲伤……;③意图分享(告诉妈妈电话响了);④双向互动分享(分享环境中的人、事、物)。即使是高功能的孩子,在跟人沟通时也只有口语,没有表情、手势。人之间的沟通30%会有中断,但人们懂得修补,而我们的孩子不懂得修补这种中断。福利院的孩子不喜欢跟人互动,因为没有机会与人互动,在他们的印象中,人只是喂饭、换尿布的。所以我们要抓住每个跟孩子互动的机会。
    我们要均衡发展孩子的四大能力:注意力分享、情绪分享、意图分享、双向互动分享。要沟通,先要引起别人的注意,要教孩子,不能只教认知、语言,社会性、情绪、沟通也要教。例子:哥哥(自闭)说,“妈妈,掉下来了。”妈妈:“什么掉下来了?”哥哥:“咖啡”。妈妈:“什么颜色的?”哥哥:“咖啡色的。”(妈妈太注重教哥哥认知)妹妹(正常):“咖啡好好玩。”妈妈:“咖啡好好玩呀。”(妈妈注重和妹妹分享)
    教自闭症儿童的重点,把他当成一般儿童看待,他才能越来越正常,自闭症儿童需要有快乐的童年,只是他们的能力有待提高。分享式注意力的提升,重点是先跟随孩子的兴趣,先跟随孩子的注意力,孩子在注意什么,就跟他分享什么。要孩子有跟随的能力,才能学会知识,才能看老师,学会更多的知识。自闭症儿童学知识学不会,就因为他没有注意你,没有看你,所以他学不会。
    例子:哥哥(自闭):“好吃”。妈妈:“什么好吃?”(只注意认知、语言,忽略了沟通、分享)妈妈可以这样说:“真好吃呀,好香呀,给我也吃一块,好不好?”(这样的回答才是有效沟通、分享)好多的家长常问孩子同一个问题,问十遍二十遍。孩子长大后就会学着一个问题问爸妈十几二十遍。其实这些行为都是从爸妈那里学来的。父母不要老用考孩子的方法来教孩子认知,如“这是什么?”会的为什么要问呢?不会的问也没有用。要用孩子感兴趣,听得懂的语言和孩子沟通。教孩子要自然,诱发他的社会性。根据孩子的能力、语言自然地来教孩子。例如:孩子正在看一盏灯,能力好的孩子,我们可以说:“咦,这是一盏红色的灯,好漂亮呀。”如果能力不太好的孩子,我们可以说:“咦,灯灯。”如果能力很好的孩子,我们可以说:“咦,这是一盏亚光牌的红色灯哦。”教学的重点是跟随孩子的注意来教,注意到什么,就适时教什么。分享式注意的干预方式,是示范给他看。有研究表明,有兄弟姐妹的自闭症儿童,他们的分享式注意力会比较好,因为他们在一起玩的时候,自闭症儿童也不知不觉学到了。有些弟妹会从爸妈那里学来教哥哥(自闭)的一些招式。例如:妹妹问:“哥哥,这是什么?”哥哥:“不知道。”妹妹:“妈妈说过了,这叫矿泉水,说呀。”弟妹的这种教学方法,肯定是从爸妈那里学来的。自然就是美,自然就是道,合乎自然,就合首天地运转的大道,千万不要太刻意。自然就是最好的干预方式,教学应该是综合性的。
    孩子用手指,可能是要求,也有可能是分享。先训练用手指的要求,再学用手指来分享。要求是分享的基础。先训练接触性手指指事要求,慢慢拉长距离。例子:妈妈用手指指着杯说:“喝这个。”妈妈指,孩子来拿;孩子指,妈妈来拿;两种情形都要进行训练。我们可以在特别的情景中对孩子进行结构化训练。例如:逛商场时,妈妈:“宝贝,给我拿那个饮料。” (这是要求)当孩子拿对时,妈妈说:“谢谢,对了,就是这个。”妈妈:“咦,这个是台湾进口的饮料哦。”(这是分享)帮助孩子发展分享式注意力,有3个重要的机制:1、互相模仿,就会注意到对方在注意什么。2、汇聚:孩子注意什么,父母跟着注意什么;父母注意什么,孩子注意什么;想办法把孩子拉过来,注意你在注意的事物。3、一来一往的互动经验的累积。先学会需要性的交流,再学会分享式交流。我们有两种训练方法:1、在生活中训练;2、结构化训练。人类的交流80%是非语言的(手指、眼神、动作)。我们的孩子在看我们的时候,其实他们看的是我们的嘴,看着我们的嘴在动,并没有真正看我们的眼睛。
    我们要透过社会互动,发展孩子的情绪。正常孩子1-2岁会自言自语,4-5岁大声讲变成小声讲,6岁以后变成在心里讲。普通孩子会在意别人的想法。例如:挖鼻孔这个行为,挖鼻孔没有问题,问题在于要在别人看不到的地方挖(厕所)。由于我们的孩子缺乏社会性机制的转化——在意别人的看法,他们的社会性能力差,中、轻度的孩子的社会性停留在3岁以下,重度的孩子的社会性停留在3个月以下。社会性能力的障碍,影响了认知、语言、情绪、肢体动作等多方面的发展,所以我们教育孩子切入的重点是提高社会性能力的发展。多进行社会性参照训练,如:能不能吃糖,用点头表示可以,摇头表示不行(这是同意的参照)。大孩子(小学六年级),他做动作、发出声音让老师参照,他玩得不亦乐乎。我们看到沟通的力量,参照的力量,分享的力量,比我们想象中大。一般孩子2岁4个月就会了。让孩子表现,你参照更重要,这个更难训练。跟孩子讲故事,把生活中的照片给孩子看,制作成生活故事,给他讲解是很不错的。(我制作的幻灯片《快乐的国庆假期》,有相片再配上文字,也就是杨教授这里所讲的生活故事。)
    在生活中分享,创造一个结构化的环境作分享,在墙上贴一些图片作分享,这些图片要经常换,分享只能一次。分享跟要求要分开,很多家长把分享当作了精神虐待。例如:我跟太太说:“太太,你换了个新发型呀。”当这句话连续讲三次之后,太太就会觉得,“老公,你今天是不是有病。”这就是很多家长的错误做法,分享只能说一次,不需要多次重复。尽量在家里创造结构化的环境作分享,从近距离开始,变成中距离,远距离;从转头开始,手指、眼神。在家里做,到外面做,到超市中做,做泛化,逐步把孩子的相关能力提升起来。两个基础性能力是:社会性定向、分享式注意力。一定要把这两个能力好好地训练,好好地提升。通过种种的活动,种种的对象来教孩子。要抱着春城无处不飞花,人生到处有学习的精神来教孩子。如果孩子的能力更好,那我们就和孩子玩假扮性游戏,角色扮演游戏,创造性戏剧的游戏。角色扮演游戏:例如:1、叫孩子起床上学。让孩子分别扮演妈妈、爸爸、孩子,每一回合只需40秒,3个回合只要2分钟,通过这样的游戏让孩子了解别人内心的想法。2、热水烫伤事件。假装有热水出来,假装被热水烫伤。玩游戏时,最好让孩子们自己商量玩什么,自己决定角色,对话的内容也让他们自己想,这样对孩子是最好的训练。可以让他们多玩过家家、买卖水果、警察抓小偷等等的游戏。让他们自己多想,他们就能动脑筋、沟通,从而提升他们对人的了解。如果真有困难的时候,再给他一个剧本,有相应的对白,不得已才做这个事情。创造性戏剧,可以考验孩子各种表达能力、创造能力,从而提升社会性、情绪表达、沟通的能力。有些孩子在玩热水烫伤事件这个假扮性游戏时,孩子会把假当真,以为自己真的烫伤了,他会真的哭起来。假做真时,假亦真。真做假时,真亦假。我们的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事情是假的,他们当真了,很多事情是开玩笑的,他们也当作是真的,他们就会有情绪。玩这种游戏是作想法解读的训练、心智解读的训练,了解别人内心想法的训练,这是很高级的能力,很重要。玩热水烫伤事件的游戏时,妈妈会假装被热水烫伤,问孩子怎么办?孩子会说,“冲冷水,然后搽药膏。”我和一个孩子玩警察抓小偷的游戏,一个一年级的孩子(高功能自闭症儿童),我抓到他,跟他说抓他到警察局,他当真了,他以为真的会被抓去警察局,很难过,当场就哭了。他跟妈妈说,“这个坏人抓我。”我们的孩子很多时,会以假当真,因此他们就会有情绪。人生最主要是念头问题,如果你认为这件事是真的,那就是真的,心里上是真的,就会有心里问题,你认为他是假的,他就是假的,重点是他怎么想,不在于事实是什么。我们的孩子的想法,常常跟事实不一样,给他带来额外的困扰,这是心理上的真实性。例如,我太太和我是大学同学,我太太和我结婚以前认为:杨宗仁是个有为青年,她情绪就很好,每天都过着幸福、快乐的生活。结婚后,她觉得,杨宗仁怎么这么烂,烂得无以复加,她觉得她瞎眼才会嫁给杨宗仁。婚前婚后都是同一个人,想法不同,情绪就会不同。各位要注意这个事实,我们认识超过30年,他认为我好,她情绪就好。婚前她是睁开眼睛在挑,挑了杨宗仁。婚后,她觉得两只眼睛都瞎了,才挑到杨宗仁,闭着眼睛找,也会找到一个比杨宗仁好的。现在退休了,年纪大了,她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是人生的智慧,人生就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要太认真,也不要完全看不到,这是我太太的智慧,不可低估呀。
    玩游戏就是要让孩子了解何为真,何为假,通过游戏,了解别人的想法。人生如戏,戏如人生,你慢慢发觉,你是在演一场戏,实际上不但是一场戏,更是一场梦,人生如梦,梦如人生,希望大家做一个好梦。如果能看破,你会发现自闭症也是假的,祝大家做个好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2#
发表于 2013-11-6 09:18:29 | 只看该作者

re:非常好的资料,谢谢了,

非常好的资料,谢谢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3#
 楼主| 发表于 2013-11-6 11:28:29 | 只看该作者

re:我很认同杨宗仁教授的观点,自闭症...

    我很认同杨宗仁教授的观点,自闭症儿童和普通儿童一样,他们也应该拥有快乐的童年,只是他们的能力需要提升。他们的问题在于社会性能力发育缓慢,中、轻度的孩子即使他们的年龄早已超过3岁,但他们的社会性能力停留在3岁以内,重度的孩子他们的社会性能力在3个月以内,他们缺乏社会性机制的转化——在意别人的看法。正是他们的社会性能力低下,影响了认知、语言、情绪、肢体动作等多方面的发展,所以我们教育孩子,切入的重点应该是提高孩子社会性能力的发展。让孩子快乐地生活、快乐地学习,随顺而教,要让孩子学会各种规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4#
 楼主| 发表于 2013-11-6 11:31:26 | 只看该作者

re:20131102(周六)...

    20131102(周六)
    上午是康米奇英语的公开课,我和康爸一起的听了课。听完课,感觉很失望,整节课40分钟,老师讲的内容只有3个单词,2个句子,内容太少,而且过于重复。虽然有一些互动,也有一些游戏,整体感觉内容太小,也不够生动。康常走神,其他的小朋友也有走神现象,特别是男生,感觉这种教学方式不太适合康,更适合年龄小一些3、4岁的孩子。正考虑到期是否继续续费。
    20131103(周日)
    我们带康和他舅舅一家一起去了外公的猪场和菜地玩。猪场里养了几十只大猪,另外还有四只可爱的小猪。猪场旁边就是菜地,菜地里种了好几种蔬菜,菜地旁边还种着香蕉和木瓜。康今天特别开心,对这里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他和表弟、表妹三人,这里看看,那里逛逛,然后在菜地边跑来跑去,追逐着。中午我们去了海南羊庄吃火锅,康的胃口很好,吃了好多的羊肉和羊肉钣,吃完了还吵着要,好久都没看过康吃得这么开心了。
    20131104(周一)
    康上画画课,画的是七星瓢虫,康画的是一片大树叶上有3只瓢虫。对比其他小朋友,康的瓢虫数量有点少,不过我对他要求不高,肯画就行了。早上在幼儿园我跟老师聊了一下,老师说康今天自己画了一幅画,画的是一个人和火箭。康跟老师解释,是火箭把这个人载上太空。我感谢了老师对康的帮助和引导。这幅画是这个学期康自己完成的第一幅画,之前的画,都是老师抓着他的手画,然后他才肯涂颜色,不然,他就坐在那里发呆,不肯动手。老师曾安慰我,“康来到一个新的班只有他一个插班生,确实需要一点时间适应,慢慢来吧。”我真的很感谢老师们对康的理解和包容。其实康有能力自己画,之所以不肯画,是因为他内心对这个班有一点抵触,现在看来,我可以放心了。康最近还跟我说了一句我很开心的话:“妈妈,现在的大三班已经不是新的了,它已经变旧了。”从这句话我感觉到,康已经慢慢融入到大三班这个大家庭了。
    20131105(周二)
    放学时,康忘了背书包,妈妈提醒了他,“康,你的书包呢?”康对奶奶说:“奶奶,幸亏你提醒我,不然我的书包落在幼儿园了,谢谢你。”我回家后,奶奶第一时间跟我讲了这件事,夸康懂事了,现在很会说话。我说,“是呀,康越来越懂事了。”(其实康的这句话完全是学我的,我经常让康提我拿东西,例如雨伞、接送卡等。他提醒我后,我就是这样跟他说的,“康,幸亏你提醒妈妈拿卡,不然我就没拿卡了,谢谢你。”康的这个举动让我深刻地体会到榜样的力量,我们希望孩子多说善言,首先我们做父母的要以身作则,平常多跟孩子讲这样的话,他会在不知不觉中学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5#
 楼主| 发表于 2013-11-7 09:54:40 | 只看该作者

re:20131106(周三)...

    20131106(周三)
    康的唐妹婷婷生病了,他们俩都在客厅里玩,康拿在消防车边走边发出“BEBU、BEBU”的声音。婷婷觉得康的声音很烦,她在大叫。婷婷的爸妈以及奶奶、爷爷都在叫康别吵了,妹妹在生病,让一下她吧。我并没有简单的阻止康的行为,我问康,“康,你为什么一定要发出’bebu、bebu’的声音呢?”康说,“我正在执行任务,那边发生了火灾,我正去救火呢。”我说,“哦,原来是这样呀。康,婷婷在生病,我希望你能让一下她。在我们家是很多人住在一起的,这里不只你一个人。我希望你能做你高兴的事,同时不会让别人不高兴。我觉得你可以到饭厅这边继续玩,也可以考虑到门口去玩,这样婷婷就不会不高兴了。你觉得可以吗?”康接受了我的建议,到门口玩去了。(我觉得很多的时候,我们不能简单的制止孩子的行为,因为这些行为在他的角度来看,并没有什么错,只是在一个大环境中,这样的行为会对别人造成影响,他只是不懂得站在别人的角度来考虑问题。我要在日常中多跟康讲解要多理解别人,遇到问题时,我们可以想办法,尽量做到自己高兴,别人也高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6#
 楼主| 发表于 2013-11-14 10:38:20 | 只看该作者

re:20131107(周四)...

    20131107(周四)
    康今天上小主持的课,我看了他上课的情况。由于今天的这堂课是表演课(其实就是互动游戏),在一个舞蹈室里上课,康对墙上的大镜子兴趣很大,经常自己看着镜子做动作,没留意老师,所以我决定不再上这个课了,上了也只是白白浪费时间和钱而已。康听说不用上课很开心,我跟他约定小主持可以不上,周二至周五在家要增加读字卡的内容,周六、周日两天要在家里当小主持,给爷爷、奶奶讲旅游的故事或者是书上的故事。康爽快地答应了,还补充了一句,“妈妈,我还肯一回家就做运动的。”(多做运动也好,对纠正康的感统失调帮助很大)
    20131110(周日)
    这两天带康到香港迪士尼乐园玩。康在乐园里玩得很开心,坐了火车(坐了四次)、老爷车、双层巴士、木筏、船,玩了一些机动游戏。像巴斯光年这类游戏,坐在车上进入了一个比较暗的房间里,康有些害怕,坐到一半就说想下车,我跟他解释了要到出口才能下车的。还看了米奇音乐剧、狮子王剧场、米奇3D电影,这个电影的效果很迫真,会有风和喷水,康比较害怕,康爸一直都抱着他。晚上的烟花汇演也很精彩,值得一看。
    20131111(周一)
    康爸今天没空,康没去上画画课,我让他在家里涂色,他选了一本《蓝精灵》的画册来涂,康现在涂色进步很大,大部分可以不出界了。昨晚康在电视里看到欧阳夏丹,晚上他跟我讲了一句搞笑的话:“妈妈,怎么欧阳夏丹晚上做主持人,白天也做主持人呢?”我说,“因为欧阳夏丹是一个很优秀的主持人,她主持的节目比较多,所以她很忙,白天、晚上都做主持人。”康说,“哦,原来她是24小时营业的呀。”我跟康解释,“只有商店、快餐店才叫营业,人是工作的,欧阳夏丹也不会24小时工作的,她工作一段时间后是可以休息的。”
    20131113(周三)
    最近,我买了一个青少年专用的篮球给康,他很喜欢这个新球,这几天拍球特别起劲,今天就能拍35下。(康的唐妹才3岁多,能拍60下,可见他们之间的差距。)晚上我给康讲了《精准教育》书上的内容:1、四种材料的杯子(塑料杯、不锈钢杯、玻璃杯、陶瓷杯)及家中有什么相同材料的物品。2、装上冷水和热水后,不同的杯子摸上去会有什么感觉。康还是有一点安全意识,当我把较热的水倒入四个不同材料的杯中让康去摸,康跟我说,“妈妈,我不摸,这样会烫死我的,都冒热气了。”我说,“不用怕,你只用一只手指摸一下就行了,这样就不用担心烫伤了。”3、开水是怎么来的?4、洗澡时的注意事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7#
 楼主| 发表于 2013-11-29 15:27:48 | 只看该作者

re:20131114(周四)...

    20131114(周四)
    早上,康见到外公主动跟他打招呼,“公公,早上好。”康看到外公在抽烟,还说了一句,“公公,这里是禁止吸烟的,防止火灾。”(最近康晚上都在看消防员山姆,看来从中学到了一些消防安全的知识)由于我们的车坏了,我们要借用康婶婶的车,康就主动问婶婶,“婶婶,今天我们能借一下你的车吗?”婶婶说,“可以。”康又说,“婶婶,不用担心,我们的车明天就能修好的,明天一定还给你。”(康最近与人的交流有很大的进步。)
    20131121(周四)
    昨天我的朋友新居入伙请客,我带上康一起去了吃饭。康一见到我的朋友就问:“叔叔,我们什么时候能参观一下你的新房子。”我朋友高兴地说,“康康,吃完饭一起去我家玩。”吃完饭,我们一起去了朋友的新居,康对这个新房子很感兴趣,参观了每一个房间,他对我朋友说,“叔叔,你的新房子好漂亮呀。”(康最近与人交流进步比较大,感觉他说的话比较靠谱了,较能切合主题。)
    20131123(周六)
    康最近喜欢上了看《爸爸去哪儿》,晚上康的叔叔正在看电视,康跟我说想看《爸爸去哪儿》,我跟康说,“康,现在叔叔正在看电视,如果你想看别的节目,你应该问一下叔叔,还要问一下婷婷,因为这里是一楼大厅,所有的东西都是公共的,电视机也是。”康征求了叔叔和婷婷的意见,他们都同意看《爸爸去哪儿》。我们一起看了这个节目(一楼的电视机连接着电脑主机,可以通过上网在电视里看电影等),我也觉得这个节目很不错,看到了爸爸们是怎样和孩子相处的,也能让康看到一些我们没有经历过的生活情景,从中能学到一些知识。
    20131124(周日)
    今天是一个开心的日子,我让康量了一下,身高112.5CM,体重18KG,虽然还是没达标,但比8月时高了一点,也重了一点。由于我和康爸都最近比较忙,周末经常加班,好久没带康去森林公园玩了。今天打算带康和婷婷一起去玩的,谁知下起了雨,康不高兴地嘟着嘴对我说,“妈妈,下雨了,怎么去森林公园呀?”我对他说,“康,天气是会变化的,说不定等一下天气就会变好的。如果等下还是下雨,我们就改变计划,在家里看电影吧。”康无奈地点点头。过了半小时,雨停了,太阳出来了,康高兴地拉着我看外面的阳光。我说,“康,你看,妈妈说过吧。天气是会变化的,现在的天气多好呀,阳光灿烂的,我们叫上婷婷、叔叔和奶奶一起去森林公园爬山吧。”
我们坐上康叔叔的车出发了,在车上康说想看巧虎的DVD,我说:“康,你想看巧虎的DVD是吧,车上还有婷婷,你问一下婷婷的意见,你们俩商量好看什么,然后叫叔叔播给你们看。”(幸好婷婷也同意看巧虎,以往两个小家伙会因为大家要看不同的动画片而吵闹)。康和婷婷一口气就爬到了半山亭。下山时,康和婷婷还要玩赛跑,我说,“现在是下坡有点危险,可以赛跑,但一定要有大人保护,我和奶奶站在终点迎接你们,你们才可以开始跑哦。”康和婷婷兴致很高,一连跑了好几回,最后康累得想让我抱,我说,“康,跑了这么多次,妈妈知道你很累,你已经长大了,妈妈抱不动你了,我可以牵着你慢慢走,等会有水泥墩的地方,我们还可以坐下来休息一下。”下山到了一个拐角处,康说要走那条林荫小路,我和康、奶奶、婷婷四人一起走,这段路比较偏辟,沿路都没有看到其他人,走了一小段,我跟康说:“康,这条小路太少人,只有我们四个人在走,这条路不太安全,万一有坏人就麻烦了,我们还是回去走大路吧,人比较多的路会安全些。”康还补充:“是呀,那条路有警察巡逻的。”我说,“康,你说的很对,刚才走的那条大路有警察巡逻,就算有坏人,警察也会抓他的,所以那条路是比较安全的。”(在生活中,我会抓住时机跟康讲一些安全方面的常识)
    20131127(周三)
    早上康出门时,突然跟我讲:“妈妈,要带图书漂流的故事书回学校。”我说,“现在快要迟到,下午奶奶接你的时候再拿书去交可以吗?”康不同意,急得快要哭了,他说,“早上就要交,如果不交,老师会批评的,如果交了老师就会表扬的。”(太好了,康开始有邹教授强调的“荣辱感”了,以前忘记带东西,他从来不会在乎。)往年幼儿园是4月份“读书月”才开始图书漂流的,虽然我有点怀疑,但我还是选择了相信康,我帮他找出了他指定的故事书《小马过河》。到了幼儿园,我看到别的小朋友也带了图书。我问了老师,老师说,“是班上的小朋友自己说想搞图书飘流活动,昨天布置了带图书,从今天就开始图书飘流,不过这一次只是交换图书看,不用写读书心得。”(幸亏我相信了康,原来他说的都是真的)
叔叔买了一个玩沙的桌子和一些沙(决明子)给婷婷和康玩,康玩得很投入,但我很不高兴看到的是,康这几天每天都要拿一艘玩具船在沙里演示“泰坦尼克号”沉船的过程,演示的很认真,很仔细,最后用一大堆的沙把船淹没。(这件事是我的失误,由于之前参观海洋世界的航母馆时,康看到了“泰坦尼克号”的模型,回家后我让康看了“泰坦尼克号”的电影,没想到沉船的这一幕,他的印象特别深,这个电影他看了好几次,最后我不得不禁止他看,这个电影的结局太悲惨了,我不应该太小让康看这些场面。我没有想到康会对沉船这一幕到了沉迷的地步,这几天每天他都要拿船来演示。从这件事上我反思了以往的一些错误做法,由于康对交通工具兴趣比较大,一些负面的新闻例如飞机坠毁、汽车撞车、火车出轨、沉船等,康一看到报纸或电视新闻有这些内容,他都会很感兴趣,一定要看。我觉得我不应该再主动的让康看这些内容了,这样会让他从小积累负面的信息。从现在开始我应该让康接触更多的正面信息,让他积聚更多的正能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8#
 楼主| 发表于 2013-11-29 17:32:28 | 只看该作者

re:怎样早期发现儿童自闭症(摘自--广州...


怎样早期发现儿童自闭症(摘自--广州中山三院儿童发育中心)

对于六个月以上婴儿,如果发生以下情况,请注意自闭症可能:
一、6个月不能被逗乐(表现出大声笑),眼睛很少注视人;
二、10个月左右对自己名字没反应,听力正常;
三、12月对言语指令没有反应,没有咿呀学语,没有动作手势语言;不能进行目光跟随;对于动作模仿不感兴趣;
四、16个月不说任何词汇,对语言反应少,不理睬别人说话;
五、18个月不能用手指指物或用眼睛追随他人手指指向,没有显示参照与给与行为;
六、24月没有自发的双词短语;
七、任何年龄阶段出现语言功能倒退或社交技能倒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9#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4 21:05:35 | 只看该作者

re:20131129(周五)...

    20131129(周五)
  晚上康爸外出吃饭,康爸回来后对康说,“康,有一个特别好看的节目,你一定喜欢看。”康很期待,缠着他爸要看,原来是“嫦娥三号探月”的3D演示片。康高兴极了,一连看了3次,还找出了他的火箭玩具,边看边演示火箭升空分离的全过程。我也顺势跟他约定,从今天起不再演示沉船了,改成演示火箭升空,康高兴地答应了。(太好了,终于找到了一个合适的目标把沉船的演示转移了。)
  20131130(周六)
  康的米奇英语班举行字母操大赛,康的表现还不错,由于练习的较少,康不太会跳,但自我介绍还不错,不怯场,声音也比较大,最后得了三等奖。康是第一个上台领奖的,他太高兴了,一离开教室,康就对我说,“妈妈,我赢了。”我说,“嗯,康,你表现的很淡定,自我介绍也讲的很大声,下次如果再有比赛,我们多练习几次,就更好了。”康还和特等奖的同学合影留念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0#
 楼主| 发表于 2013-12-20 16:47:04 | 只看该作者

re:20131201(周日)...

    20131201(周日)
    到森林公园玩,在这次的活动中我们和康一起玩了3个互动游戏:赛跑、火箭发射、掉到坑里了。(在掉到坑里了这个游戏中我还给康讲了小毛驴的故事)下山时我们还一起观察了小蚂蚁运食物。
    20131202(星期一)
    早上康一起床,康爸就打开电脑给康看了“嫦娥三号”升空的新闻,我跟他解释了,前几天看到的是电脑制作的模拟演示,今天看到的才是真正的“嫦娥三号”探月,这一次的发射很成功。晚上,康和我一起改装了一下他的火箭玩具,我们对照“嫦娥三号”的图片,把图标、型号、火箭上的文字都写好用标签纸贴在了火箭上,我跟他说,“康,你看这样改装一下,我们的旧火箭就变成’嫦娥三号’了,这样我们就不用又买新玩具,你都变成玩具专家了。”
    20131205(周四)
    早上奶奶跟我说,康在学校捣乱,别的同学正在玩积木,他一走过去一手就把别人的积木推倒。奶奶提醒我,从小要重视孩子的性格及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培养。到了幼儿园,我跟老师说起这件事,老师说:“康有几次这样的情况,当时已经告诉他这样是不对的,康也答应下次不会这样了,不过他还是会重犯。老师还说,“其实他内心是想跟同学一起玩,只是他不懂得合作,所以他用了这种捣乱的方法想引起孩子们的注意。(他的行为是不好,需要改正,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也说明他的社会性进步了,他想和别人玩了,只是参与的方式要改善。)晚上我和他玩了角色扮演游戏--调皮的小斯:四个人一起玩,两个人在玩积木,一个是老师,一个是小斯,小斯就是那个捣乱者,分别让康扮演了3个不同的角色,让他从中体会不同人物的感受。(希望通过这样的游戏改善他的不良行为。)
    12月6日(周五)
    关于作业的思考——减负
    上周开始,康每晚的数学作业是加法题20题(信纸刚好1页),这20题的数学,康也有了他的应对策略:拖拉、磨蹭、玩笔,坐着发呆,注意力不在题目上,就这20题足足要花40分钟,硬是把第二个训练项目挤掉了。(康的做法确实让我体会到了什么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原因是他有畏难情绪,觉得太多了,很难完成。)从这周开始,我把康的数学题改为10题,另外再写三行数字(30个),这样康的速度就开始快起来了,可以在20分钟内完成。我还跟康说,“妈妈决定从今天开始,让你有多一点时间玩,只要你能快点完成功课,你就可以玩5分钟,然后再做第二个功课,可以吗?”康高兴地说,“可以。”
康的数学一直是我头痛的问题,最大的问题在于他没往心里记,有实物让他点着来算,他会,但是如果没有实物,他就不会算了。我也总结了一下对康有效的数学学习方法:1、作业量不能太多;2、内容上学习新内容的同时兼顾复习;3、实物点数、写、读三结合,让他记得更牢;4、学习速度不能太快,一周只学一个内容(如5以内加法)。
    20131207(周六)
    大三班组织班级活动,目的地是深圳光明农场。全班集合时,康发现班上的女生ABC没到,当时我让他问了老师,老师说,“ABC的妈妈怀孕了,不方便参加活动,所以她没报名。”
睡前我和康聊了一会。
    康说:“妈妈,ABC的妈妈怀孕了,所以ABC没去旅游。”
    我说:“是呀,怀孕了出去旅游不方便,坐车坐得太久不太好。”
    康问:“妈妈,你怀孕的时候也是呆在家里的吗?”
    我说:“是呀,我当时也没去旅游。”
    康问:“呆在家里,可不可以走来走的?”
    我:“可以呀 。”
    康问:“妈妈,你(肚子里)还有孩子吗?”
    我:“我的孩子就是你呀,你已经生出来了。”
    康问:“我以后长大了也会有孩子吗?”
    我说:“会呀,等你长大了,结婚了,你老婆也会有孩子的。你喜欢男孩还是女孩?”
    康说:“男孩。”
    我说:“其实男孩、女孩子都一样好,都是你的孩子。”
    康和同学的对话:
    EFG说:“康,我家有好多的汽车,去我家玩吧。”
    康说:“不行,我很忙,我还有很多事要做 。”
    另一个同学BQD说:“康我们一起跳绳吧。”
    康说:“别打扰我,我还有事呢?”
    简单的两句对话,感觉到康的内心其实还不是很喜欢这些同学,但我今天感到高兴的有两点:一是他留意到有一个同学没来;二是他终于能喊出几个同学的名字了。以前问他,他只是说是大三班的同学,问他名字,总是说不知道。
    康的表现就如老师所说的,能和同学一起上课,一起参加集活动,但私下和同学一起玩,还不是玩得很好。(我也不再勉强他和同学玩了,让他慢慢适应吧。)
    20131208(周日)
    我们一家三口去了南门山公园玩。在车上为了不让康专注于看车窗,我和他聊起天来,一般我们的聊天内容是路上看到的车,我看到路边有一些车,在车顶上放着一个较大的牌写着“二手车”,我跟康说,“康,你看,这些车是二手车,就是新车用了一段时间后要卖给别人,就是二手车。”
    康跟我说,“妈妈,我们的车也要变成二手车卖给别人吗?”
    我说,“是呀,等我们的新车到了,我们这部车也会卖给别人的。”
    经过一座山时,看到有一些烟,康就跟我说,“妈妈,快看,着火了,快打119报警吧。”
    我说,“康,你认真看一下,那是有人在山上烧垃圾,垃圾堆旁边的树和草并没有着火,如果只是烧垃圾,这种情况是不用报警的。如果除了垃圾,周围的树和草都着火了就一定报警了。其实在山上烧垃圾是很危险的,很容易引起火灾,所以我们会看到山上有‘严禁烟火’的警示牌。”
    康说,“油罐车也有‘严禁烟火’这几个字的。”
    我说,“嗯,对呀,油罐车里装的是油也是很容易着火的,所以要提醒大家‘严禁烟火’。”
    我们到了公园后,康提出要骑单车,我们就去了服务区,康说想租一部(2+1)双人单车,车头带有一个小孩坐位,这样他就可以不用踩了。看到他这么开心,我答应他了。沿途康还主动停下来几次照相,他说要把特别的风景拍下来。回家后,我让他把照片播放给家人看了。
    20131209(周一)
    晚上,康的奶奶跟我说,她接康时,有个女同学ABC跟她说,康今天很不乖,不听老师的话,奶奶并没有马上批评他,而是先问老师,同学说的是否属实。老师说,“没有呀,康今天表现很好。”奶奶再次走到这位女同学身边说,“ABC,        我问了老师,老师说康今天很听话哦,他没有不乖。”ABC调皮地吐了吐舌头。我肯定了奶奶的做法,我说,“妈,你这样做 太对了,对付谎言最好的办法就是捅破它。”
    20131211(周三)
    中午,我和老公长谈了康的教育。我对老公说:时间过得很快,一转眼就半年了,按照6月康的评估报告和当时和康会的那份训练计划,康有很多项目还是没达标,星期六他们班秋游后,我这几个晚上都失眠了,晚上常思考康的情况。9月康就要读小学了,他的状态让我很担心,他走神还是比较厉害,主动和同学玩这方面还是没有意识。我知道他的内心不喜欢这个班的同学是主要的原因。医生说的很对,康是不应该重读大班的。正确的做法是推迟一年上幼儿园(4岁读小班,然后一直跟班上),现在终于明白为什么医生会这样说,4岁读幼儿园,他的能力更接近三岁,更容易适应,也不会有重读的心理负担。 康的老师也跟我说了她朋友小孩子的情况,那个孩子的情况跟康差不多,一年级考试的分数只有几分。我也很担心康到时会是这样。所以我很希望你能像杨教授说的那样,学会“放下”,放下你自己,把时间都给儿子,剩下的8个月可以说是康的冲刺阶段了,晚上的互动游戏一定要继续玩,我想你也加入。康看动画片时(这时我通常在洗澡,康爸陪他看),我希望你不要玩手机,陪他一起看,看完后问康一些剧情,要他复述出来。我希望看动画片也能成为训练康的一个手段。我们要充分利用它,训练得多了,对康的理解能力会有提高。老师说,康现在只能回答最直接的问题,如果要用两句话来表达,康就答不上了。我希望在我和康做功课的时间里,你可以上网,其他时间都作出牺牲都给儿子,我们不可能照顾康一辈子,提升他的能力是关键。我希望明年康七岁时再带他做一次评估,看他的程度。老公并没有作出回应。我知道他已经答应了。这几年来,其实他也看到我每天都把时间花在康身上,而且今年6月开始,我经常早上是6点钟起康看书,研究怎样教儿子。经过几夜失眠,我决定重新振作起来,希望我们齐心协力,康有更大的进步。如果康能有6岁的水平,读小学就问题不大了。
    20131212(周四)
    今天我看了小斌斌爷爷的书《孤独症的快乐疗法》,看了后我才知道原来10以内加减法是一些自闭症儿童很难跨越的难关,小斌斌他用4年学会了10个数,用7年才学会了10以内的加减法。看来要康学会10以内加减法也得花些时间,加1他会了,加2的他还是要点数才能做出来,没想到10以内加减法康会这么难掌握。小斌斌是一个重度的孩子,他在12岁达到了康复,这也给了我很大信心。
    20131213(周五)
    康的叔叔明天一早要去广州考试,所以他今晚就去广州住。叔叔快要走时,康对叔叔说:“叔叔,你要快点了,不然就赶不急坐和谐号火车了。叔叔,真希望你能考第一名。”(虽然康的数学一直让我很头痛,但他会关心家人,会对家人说一些善言,这一点还是让我很欣慰。
我买了两把海绵剑给康和婷婷,一吃完饭,他俩就一起玩起了打斗游戏。玩了一会儿,康就把剑当成了吸尘器,他把剑伸入沙发和地板的空隙,他告诉我,他要搞清洁。过了一会,他又把剑当成了消防车的水管,他和婷婷玩起了消防员灭火的游戏。
    20131214(周六)
    中午我带着康一起去喝喜酒,这是一家比较普通的餐厅。
    康问我,“妈妈,等一下新娘子进场会不会关灯的?”(因为不久前带康去参加过一个五星级酒店的婚宴,酒店布置得很漂亮,有红地毯、舞台,那个婚礼比较隆重还有婚庆公司的主持,康对那个婚礼印象很深。)
    我说:“不会的,这次的婚礼仪式比较简单,隆重的仪式才会有主持人,开场才会关灯的。”
    康说,“妈妈,我结婚时要去AAA酒店,我喜欢那里的舞台。”
    我说:“好呀。”
    康说:“可是妈妈,我还没找到同伴呢?”
    我说:“你说的是新娘子吧?”
    康:“是的。我能不能和MM结婚?”
    我说:“不行,她是你的表妹,是你的亲人,你不能和她结婚。”
    康:“那我能不能和婷婷的姐姐(表姐)结婚。”
    我:“可以,但是要她喜欢你,你也喜欢她才行。你喜欢她吗?“
    康:“超级喜欢。”(其实他们只见过几次面)
    由于婷婷的爸妈去了广州考试,我跟康爸商量,等下我带婷婷午睡。被康听到了,康不肯,他说:“妈妈,不好,我想跟你睡,因为我爱你。”
    我跟康说:“那好吧,我跟你和婷婷一起睡吧。”
    晚上,康跟叔叔聊天:
    康:“叔叔,你今晚就可以看到月球车登陆月球了,它现在正在寻找着陆地点。”
    叔叔问康:“康,火车能上月球吗?”
    康:“不行,火车不会飞。”
    叔叔:“那飞机能飞,飞机能上月球吗?”
    康:“不行,飞机不会喷火。”
    叔叔:“那什么才能上月球?”
    康:“火箭呀。”
    叔叔:“你能上月球吗?”
    康:“等我长大了,我当太空人当然可以上月球啦。”
    (没想到最近康在聊天这方面进步这么大,聊天越来越靠谱了)
    20131215(周日)
    今天我去了参加同学的聚会,康晚上睡前跟我说:“妈妈,我今天想你了。”
    我说:“爸爸说你今天午睡时很快就睡着了,是吧。”
    康说:“是的,我睡觉时也想你了。”
    我拥抱着康说:“康康,我爱你。”
    康对我说:“妈妈,我爱你。”我们互道晚安。
    (虽然只是简短的几句话,足以让我感动。)
    20131216(周一)
    今天天气转冷了,奶奶没让康做大运动,改成了拍球、做数学题和画画。康现在拍球能拍50下了,但拍得不是很高。奶奶拿出了康做的数学题,我看了一下,做了满满一页,没有空行,一共有26题,奶奶说他一口气完成的,不到20分钟就做完了。奶奶对我说,“有时对康就是要严厉一点,我用很凶的眼神看着他,他就老老实实坐着一动也不敢动了,你就是对他不够严厉。”(其实我也可以严厉,只是我不想,我不想让康觉得学习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
    20131217(周二)
    康的英语老师来家访。吃完饭,康就问我:“妈妈,老师有车吗?要不要我们去接她?”我说:“老师应该没有车,我问问看要不要去接她吧。”我问了老师后,决定再上康一起去接她。老师到我家后,我让康给老师倒了杯水。今晚康的表现还不错。能和老师聊上几句,最大的问题是没有眼神交流。
    老师问:“康,你觉得上英语课好不好玩?”
    康:“好玩。”
    老师:“你觉得上英语课累不累?”
    康:“累。”
    老师:“你觉得是爸爸妈妈上班累还是你上英语课累?”
    康:“爸爸妈妈上班累。”
    老师:“你长大了要不要上班?”
    康:“等爸爸妈妈老了不能上班了,我就去上班。”
    老师:“康,你好懂事呀。”
    我和老师聊了近一个小时,康忍不住问了老师:“老师,我的小礼物是什么?”(星期天老师给我打电话说要来家访,当时她就跟康说起要送他小礼物的事,康一直惦记着。)
老师把小礼物给了康,他开心极了。
    20131218(周二)
    看到奶奶给康的数学题量是26题他都完成了,我也试着给他增加一些题量,我在信纸上写了16道题,这一次我用了一点小技巧,我没有空行,每行写两题,一共写8行,只写了半页信纸,下面半页是空的,我跟康说,从今天晚上开始,只要做半页就行了,也不用写数字了,写完就读30个加法的卡片(每个卡片写着一道题,字比较大,如:1+1=2),完成了就可以玩5分钟。康果然没有反抗,专心完成了题目。这16题中,有8题是+2的内容,有8题是+1的内容,+1的部分都会了,+2的题目还要用实物来点数才做得出来。我跟康说,会做的题目可以不用点了,直接把答案写出来,这样会更快,有更多的时间可以玩。通过不断的学习加复习,让康体会到数学他也是能学会的,只是需要多学几次。希望在康读小学前能学会10以内的加减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以琳自闭症论坛

GMT+8, 2024-6-17 03:03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