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琳自闭症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请写明注册原因,12小时内通过审核)
楼主: 燕原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走进青春期

[复制链接]
5421#
发表于 2012-7-4 21:18:04 | 只看该作者

re:[QUOTE][B]下面引用由[U]燕原...

下面引用由[U]燕原[/U]发表的内容:

上面推荐过《thinking,fast and slow》,再推荐一次,中文版七月出,中信的快速翻译质量如何不知道,还挺贵。

这本是《纽约时报》2011年十大好书,网上能找到英文电子版。

...


听上去太诱人了,我也找到了英文版,会和你一起看,愿意讨论的话也可以交流,不过,是本五百多页的书,够我看一阵子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422#
 楼主| 发表于 2012-7-4 21:29:32 | 只看该作者

re:你要看太好了,我就不用卡在系统1上,生想...

你要看太好了,我就不用卡在系统1上,生想也想不出来那东西到底是什么了。

我现在看着系统2特别少的NT就特想去分析,也希望他们都来看书,毕竟这就是用来帮助他们少点决策错误,少盲目相信直觉的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423#
发表于 2012-7-5 06:32:02 | 只看该作者

re:你的介绍看了一半就想到AS系统1肯定不行...

你的介绍看了一半就想到AS系统1肯定不行,但不知道能用系统2弥补多少。看后面果然是你的想法。
比起整个人生,我们更在意人生的结局?对我好像不是,仔细想想,如果现在就是结局,我都觉得挺好,看到方老师对这个世界还有如此大爱大恨,感觉她比我NT太多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424#
 楼主| 发表于 2012-7-5 07:45:22 | 只看该作者

re:生个孩子,就放不下这个世界了。像...

生个孩子,就放不下这个世界了。

像我这样读物理的,很早就知道人的渺小和无用,但一把孩子抱在手里,日日夜夜地养着,就感觉虽然天地之大,智能生命基因绵延的力量的确是宇宙中最闪光的一个偶然,能胜过一切其他必然而冰冷的自然规律。

这大概就是李淼说的,爱是宇宙中最真实的东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425#
发表于 2012-7-5 08:21:22 | 只看该作者

re:[QUOTE][B]下面引用由[U]燕原...

下面引用由[U]燕原[/U]发表的内容:

生个孩子,就放不下这个世界了。

像我这样读物理的,很早就知道人的渺小和无用,但一把孩子抱在手里,日日夜夜地养着,就感觉虽然天地之大,智能生命基因绵延的力量的确是宇宙中最闪光的一个偶然,能胜过一切...


天!“最闪光的一个偶然,能胜过一切。。能胜过一切其他必然而冰冷的自然规律。“,这都NT的快琼瑶了。
我真的不感动于生命,对于我自己的生命,我觉得是我爹妈多此一举,对于幼小的孩子,我总觉得他这一辈子还得经历多少痛苦,大概我是特殊孩子看多了。

为了放不下这个世界而生孩子?这理由太不能让我接受了。
我觉得人有的时候就得活得动物一点的好,一问为什么,这世界大概得回到恐龙时代了,能问出一件有意义的事情吗?
爱就是能让许多无法用理性解释的事情发生的灵丹妙药,但有时候最害人的也是这个东西。看破了也就那么回事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426#
 楼主| 发表于 2012-7-5 08:30:26 | 只看该作者

re:你生了就知道了,不生永远不知道。...

你生了就知道了,不生永远不知道。

多神奇的一件事儿啊。

虽然说都是被基因绑架的生命体,但也算体验一把宇宙中最有趣的事情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427#
发表于 2012-7-5 09:04:26 | 只看该作者

re:顺一下燕原说的前因后果:不是因为放不...

顺一下燕原说的前因后果:
不是因为放不下而生,而是生之前根本想不到。生了之后,真的会放不下。

有自己的孩子确是很奇妙的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428#
发表于 2012-7-5 09:39:51 | 只看该作者

re:倒是心底跟盈盈有共鸣。觉得是件很奇妙...

倒是心底跟盈盈有共鸣。
觉得是件很奇妙的事情,但不是件很美好的事情。
如果俺爹娘说当初生俺是为了体验一下做nt父母的乐趣,那俺会在心底bs他们的自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429#
 楼主| 发表于 2012-7-5 09:50:35 | 只看该作者

re:不是说母爱是单纯的美好或者有乐趣(有趣不...

不是说母爱是单纯的美好或者有乐趣(有趣不是有乐趣,而是极致好奇心)。
而是这个东西,是宇宙中最奇妙的一个现象,体验了才知道,不体验永远想象不出来,既然想象不出来,就不是说生之前是为了好奇或者乐趣而生的,大多数人都是随大流或者稀里糊涂就生了。

但只要生了,体验了之后,就发现爱情相比而言,不够基本,不够广大,虽然可能在某个时间段更激情,但没有母爱这样复杂和长久,从某种角度会改变一个人。

总之,不体验的话,可能生命的确少了那么些东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430#
发表于 2012-7-5 10:01:50 | 只看该作者

re:在一般意义上讲的,没有具体到谁家的孩子。...

在一般意义上讲的,没有具体到谁家的孩子。

心境会有二个方向,都会体会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431#
 楼主| 发表于 2012-7-5 10:06:51 | 只看该作者

re:如果人生观不是结局,不是享乐,不是世俗的...

如果人生观不是结局,不是享乐,不是世俗的名利,或者一生平安,而是体验各种经历,挑战自己的感受和理性极限的话,母爱这个环节绝对不应当错过。

而且体验越多的人,越容易同理各种人和各种现象,也就相当于人生的体验随着理解他人而更加扩展了吧。

当然愿意持这种人生观的人,一般都好奇心强,不甘寂寞,有自信,愿意承担风险,属于人类历史中喜欢探索新大陆的那一类人的基因后代。

不过从根本上来讲,人类就应当保持着这种探索基因,那些相对保守的原始人在自然选择中应当更容易被淘汰。

这和系统1,系统2无关,和NT/AS无关,我认为是更原始更基本的基因动力。
天宝感觉不到爱情,有点可惜,也许是没有在对的时间遇到对的人。
但如果她真的有宝宝,我认为她会是有母爱的那种人,因为她都会很原始地同理动物,自然应当保留着最原始的有利于基因繁衍的母爱。也许反而是复杂的人可能会对原始感受体会得不够深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432#
发表于 2012-7-5 11:01:39 | 只看该作者

re:我相信,任何一个人,在任何人生的阶段,都...

我相信,任何一个人,在任何人生的阶段,都无法预先评判自己将来会有怎样的想法变化和情感变化。原因在于未来体验的不可知。

我平时和年轻人聊天的时候,比如恋爱,just to it,在你没直接经验之前,靠文学影视作品来体验爱情是不可能的。同样,在没结婚两口子过日子之前,永远无法体会夫妇间的磨合、妥协、沟通是怎么回事。

为人父为人母,更是这样。我们单位内部论坛里,有个小伙子发起一个话题,说自己不想要小孩,但父母都给予了压力,他在帖子里陈述了方方面面尚未ready的理由(包括生活安排和心理上的)。跟帖很有趣,大部分都是告诉楼主,“在你手里抱着一个你自己的孩子的时候,你所有的这些顾虑大都不再存在,你眼里只有这个孩子,并下决心要给他好的未来。” 这是大部分年轻的父母给予的回应。

读着这些跟帖,有些感动。的确是这样的。

说到人生的意义和乐趣,我个人化的表达是:

“在走向终点的旅途中,尽量有更丰富的体验,包括自己生活和情感体验,包括体验人类积淀下来的艺术和所有美好的东西,包括自然和人文的风景。在过程中,能够被爱,也能够充分的给予爱。并且,让自己保持新鲜的探索心。生活的乐趣时常在点滴的幸福感受中,比如大汗淋漓运动之后的一瓶冰镇佳得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433#
发表于 2012-7-5 14:46:58 | 只看该作者

SXY

俺觉得俺身边离不开像T版这样通达又亦师亦友的朋友,呵呵。

何子姐说的对,不同的心境感受也不同,最近周围总有消沉的消息,一个认识多年的长辈突然中风成了植物人,一个客户小伙子YY后ZS了,两个年轻的教会姊妹相继得了很重的病,方姐又突发这一险,不由地就感到悲观萎靡,昨晚不停地做恶梦,大汗淋漓,早晨起来果然头疼难受,刚刚服了药躺下,但愿信义能睡着,俺也可以多休息一会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434#
发表于 2012-7-5 14:59:12 | 只看该作者

re:在《围城》里,方鸿渐讲过一个比喻。他说当...

在《围城》里,方鸿渐讲过一个比喻。他说当我们把收音机调到某个频道的时候,听到一段说书或者戏文,会觉得突然怎么来了这么一段。但是,任何一个频道的节目,都是一直安排着在播的,都有上下文和前因后果。

钱先生在写这段的时候,是想说世间的每一个人,每一个家庭,都有各自的际遇,都平行地在随着时间推移。旦夕祸福悲欢离合,都在发生,只不过我们不知道。知道的都是碰巧知道了。

适当地钝感一点吧。老毛对外宾戏谑地说:我改变不了什么大事情,只能改变中南海一带。当然他是在说瞎话,不必理会他。不过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能在乎、能关注的,也的确是咫尺之内,其余的我们鞭长莫及。

地球在不停地转,如果我们用google地图来从万米高空一直缩放到市井巷陌,多少悲欢在发生。我们能注视的,也很有限。注视着,适可而止,不要太过投入,有提供实质性帮助的机会,已经非常难得,再劳神费心,扛不住。

大家都好自为之。大家都管好了自己,比什么都重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435#
 楼主| 发表于 2012-7-5 20:08:38 | 只看该作者

re:我四舅突然去世,我妈给人的感觉是一下老了...

我四舅突然去世,我妈给人的感觉是一下老了五岁,她自己都害怕自己的身体变化,但兄弟姐妹们每天陷在那里面出不来,每天通话,每天伤感和气愤,中间还有很多不为人道的内幕和家庭纠纷,不是一个简单过世带来的 Grief。

我和我爸能做的就是排解我妈,其他人管不到了.说是突然,但里面也有必然,比如十几年没做过体检,比如婚姻从一开始就矛盾重重。我和我爸都是天生容易钝感和理性的人,我妈就是天生特别敏感的人,生理上也经常表现出对环境特别敏感,这类人遇到事情就很难排解自己,虽然道理也明白,也知道自己的特征,也知道这样对自己不好,但做不到。

家人只能给安排一些活动吧,比如带着小都运动,多做些开心的事情,作息规律,饮食正常,相当于养慢性病一样,好好给养过来。

我还得多说一句,这和NT/AS特征也无关,不要把所有情感上的事情和NT/AS挂钩,不要把AS的概念过于泛化,这对理解AS没有益处。我老公去世的时候,我的表现也完全是书上 Grief 的特征,没有什么太大的差异,除了我不懂什么是 guilty。通常的心理咨询对我没用,但书上科学的范式对我有用,就是怎么做对自己恢复有好处,怎么做没好处,我刻板照做,我的系统2比系统1强大,让我三年 Grief 的后半期和其他人表现不同,生活作息更正常。但三年就得是三年,没有超出科学的预测范围,这些都是最基本的基因表现,文科地说是最基本的人性。如果泛化到评论AS是连最基本的人性都没有的话,也是一种误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436#
 楼主| 发表于 2012-7-5 20:34:38 | 只看该作者

re:看来科普系统1 和系统 2 迫在眉睫,呵...

看来科普系统1 和系统 2 迫在眉睫,呵呵,看T版每天熟练运作系统2,经常被误解成AS,实在也是一种不公平。

系统2 人人都可以练习,因为是思维训练,和情感系统是否敏感基本无关,和AS/NT也无关,AS里面也有情感特别敏感的案例。在系统2的思维训练上,AS反而可能有些障碍,毕竟还刻板和狭隘么,回路少,对抽象概念不容易接受,虽然系统1受损,但受损的系统1对系统2依然有影响,不是说系统2就更容易建立起来,可能比NT还要难上一些。只不过对AS来说,建立系统2比NT更有迫切性,对生活更不可缺少,所以但凡生活还行的AS,系统2必然是比较发达的。

对NT来说,只要明白系统 1 是无意识的自动运作过程,受情感,记忆,经验影响比较大,给出的判断不容易客观,在分析事物上容易有偏见,虽然在大多数场合,特别是社交场合中是高效和不费力的思维,但在关键问题上并不那么靠谱。如果心理上能接受这点,那么给自己主动多来点有意识的逻辑思维训练,并且在某些场合有意识去控制系统1的影响,就行了。这对于任何NT都是只有好处没有坏处的思维训练,而且在中国教育体系中是被极大忽视了的一个方面。

还有一个容易被误解的方面是,认为系统1是人性,孩子要自由发展,保持人性,就不需要系统2去控制系统1。
我不是教育中的放任自由派,我依赖系统2,也喜欢系统2的理性客观,认为是人类高级思维发展的表现。所以我的观点是,把系统1当成高贵的“人性”的一部分而不去控制和管理(不是说压抑和排斥),不应当是教育的目标。

NT孩子的教育是我更关心的,因为我不是那么有把握能教育好小都,所以我想得会比大都更多一些。
我认为系统2和系统1在NT孩子身上,不是对立的系统,不是说系统2被培养了,孩子对人情,美感,直觉,文科上的感受等的能力就会下降,就会成为刻板的理科生,这些也都是误解。而任何误解,普遍都来源于系统2不发达的人,消除误解最直接的方法不是解释,而是培养每个人的系统2,特别是从孩子做起。(成年人一般都特固执,嘻嘻)

我接着慢慢看书去,细节还没看到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437#
发表于 2012-7-5 21:17:28 | 只看该作者

re:谢谢两位,慢慢品味去,情感上的坎总是难以...

谢谢两位,慢慢品味去,情感上的坎总是难以逾越,尤其是对生命的无奈,希望我也能想的明白,更活得明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438#
发表于 2012-7-5 21:48:43 | 只看该作者

re:我的系统1和系统2不分伯仲。但会用系统2...

我的系统1和系统2不分伯仲。但会用系统2的结果覆盖系统1的结果,并且不喜欢表达系统1的输出。

系统1的输出不可靠,容易出错,尽管有时候似乎会显得精准。生活中要多用系统2,诸事容易稳妥。

用系统2和AS无关。任何一个NT的成熟标志都应该是系统2。

---说这些的时候,脑子里有很多实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439#
 楼主| 发表于 2012-7-5 21:54:32 | 只看该作者

re:关键是这句:“不喜欢表达系统1的输出”。...

关键是这句:“不喜欢表达系统1的输出”。

如果明知对方喜欢听系统1 的输出,你就是不喜欢表达,我认为这不是系统 2 理性管理的结果,而是心理上不认同的表现,感觉是系统 1 的范畴。

我和你的区别在于:

对我来说,是不会表达“系统1 的输出”,因为我系统 1 根本表达不出来什么,我只能模仿其他人系统 1 的输出,但我有些时候不喜欢去模仿,喜欢表现本来的自我,模仿让我感觉是在欺骗,违背我的道德感,就要看不同场合下,到底是维系自己道德感重要还是讨好他人达成自己的利益重要。在论坛上,当然道德感重要。所以对我来说,这中间有更多道德和利益的天平,情感天平不能说没有,但不是主要因素。而且很多时候,我模仿得很差,特别是对我没发展出来的那些情感,比如羡慕,还不如本来面目给人的感觉好呢,需要仔细权衡利弊之后选择做真实的自己还是带某个面具。

对你来说,是不认同一些人不努力发展系统2,所以不认同系统1的表达。给人的感觉主要决定因素是情感,或者是没经过利益权衡的价值观选择。

所以你还是NT,呵呵,比较不狡猾的那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440#
发表于 2012-7-5 22:20:00 | 只看该作者

re:我之所以不喜欢表达系统1,是心里的某种自...

我之所以不喜欢表达系统1,是心里的某种自我角色定位。

因为我认为要表达系统1的,不缺我,因此我的表达可以略去。另,我甚至会认为系统1的表达往往流于不成熟或于事无补。

在我的工作内容中,极度需要用系统2修正系统1,否则绝对无法做好管理。这种多年的训练会深切地塑造一个人。例子太多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以琳自闭症论坛

GMT+8, 2024-6-5 17:52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