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琳自闭症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请写明注册原因,12小时内通过审核)
楼主: 燕原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走进青春期

[复制链接]
5401#
发表于 2012-7-1 13:39:58 | 只看该作者

re:deleted

deleted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402#
 楼主| 发表于 2012-7-1 20:08:35 | 只看该作者

re:真诚的话就别改 5392,连我的跟贴都改...

真诚的话就别改 5392,连我的跟贴都改。

我挺无语的,一同作为志愿者应当是坦诚相对的同事,无私帮助家长是责任,如果说出什么不负责任的话,我肯定会真诚道歉的。

但你这样一来,好像我的 5393 没头没尾,来源是什么都隐藏了,真诚体现在哪儿呢?
我没误解原来的 5392,如果让人感觉我误解了现在的 5392,我不得不解释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403#
发表于 2012-7-1 20:41:26 | 只看该作者

re:[QUOTE][B]下面引用由[U]燕原...

下面引用由[U]燕原[/U]发表的内容:

真诚的话就别改 5392,连我的跟贴都改。

我挺无语的,一同作为志愿者应当是坦诚相对的同事,无私帮助家长是责任,如果说出什么不负责任的话,我肯定会真诚道歉的。

但你这样一来,好像我的 53...


你前面说要倚老卖老,指点我一二。我一高兴就在5392开始撒娇,没想到被你平地一声断喝下了最后通牒,当时我都没反应过来。后来想大概是我那话说的玩笑开大了,赶紧改吧。不过我只改了我自己写的部分,你写的我可一个字都没改。如果惹你不快,我道歉,前面的定语随你加。

各位看官,我跟燕原讨论问题,请记住两条:1.如果我们两个有一个错了,错的那个肯定是我。2.如果觉得是燕原错了,参见第一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404#
 楼主| 发表于 2012-7-1 21:03:30 | 只看该作者

re:你的确很NT。就当我是夸你的吧。...

你的确很NT。
就当我是夸你的吧。

NT技巧的确有用,但如果我学,就感觉自己道德感下降;如果不学,就不招人喜欢,哪怕说的都有理。
我暂时还选择坚持自我,为了表示对社会还没有绝望到底,孩子们要面临的社会总会比现在强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405#
发表于 2012-7-2 02:55:55 | 只看该作者

re:[QUOTE][B]下面引用由[U]盈盈...

下面引用由[U]盈盈一水间[/U]发表的内容:

  

每天3小时桌面学习?学点什么呢?你自己教还是请人教?孩子能坐得住?



我很开心能得到您的关注,也很愿意回答这些问题,但在燕原的家里进行是否失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406#
发表于 2012-7-2 08:15:25 | 只看该作者

re:[QUOTE][B]下面引用由[U]L女...

下面引用由[U]L女士[/U]发表的内容:

我很开心能得到您的关注,也很愿意回答这些问题,但在燕原的家里进行是否失礼?


燕原好像不大会讲太多礼数吧,况且我和她都是志愿者,如果能帮到你是我们的责任,不用客气。

我今天晚上有事先得走了,你有时间就留个话,我回头看。知道你是特别用心的家长,抱抱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407#
发表于 2012-7-2 09:28:19 | 只看该作者

re:燕原,我不客气了,就在您家里图个方便请教...

燕原,我不客气了,就在您家里图个方便请教名师了,机会难得呀。如果您认为不合适,请告诉我。鞠躬。

盈盈,请让我在回答问题之前,说说我让孩子做桌面学习的理由和目的。鞠躬。
理由:
1、语言是人类相互沟通的常见手段,文字是语言的表记方式。孩子要融入社会,就必须穷极一生来努力学文字,练语言。哪怕终生只掌握了一点点,都比一点点都没有掌握强。
2、桌面学习成本低、实施起来方便、安全、轻松。
3、用桌面学习来填充孩子的闲暇时间。
4、如果孩子将来能以读东西、写东西为乐并打发闲暇时间,则会减少看护人的麻烦。培养孩子独立读书写字的习惯和兴趣,是我作为孩子的妈妈在有生之年必须要做的努力。
目的:
孩子能自觉地、单独地读点东西、些点东西并以此为乐。

下面回答问题
1、你自己教还是请人教?
从去年托管中心上了轨道以后至今是我自己教,以前一直都是请人教。家教中有中专生、大专生、本课生和幼儿老师,没有专业特教人士。有男的、也有女的。
2、每天3小时桌面学习?
是的,这是我们的日常生活安排。以前家教的工作时间是下午1:30~5:00(或6:00);现在的桌面学习时间是下午2:30~5:00。晚上10:30~11:00(写日记)。
3、孩子能坐得住?
开始那几年情绪问题严重,不仅坐不住,还常常抓、咬、撞老师或打自己的头。从12岁情绪问题消退以后,坐下来的时间逐渐延长,懂得申请休息或上厕所或喝水。实际的学习时间会因此而打些折扣。
4、学点什么呢?
孩子上学期间,除了配合学校学习人教版的“全日制培智学校教科书(试用本)”之外,还读一些儿歌、儿童故事、生活常识和抄写、算术、画画、唱歌等。教学方案由我制定,由家教实施,每个教案重复二天或三天,不是每天更新。
孩子目前的学习内容是人教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数学》及其教辅练习。形式有课文朗读及抄写、内容讲解及问答、笔头练习及听写日记。

随机附2006年10月12日教学日记一则供参考。
教学内容:
   ①白板上的短文:朗读3遍,然后做下列问答练习3次。
  张海迪不能(      ),只能(      )着读书、写字,但她学习了(      )、(      )物理、(      )、 医学和外语等知识,翻译了(      )。
   ②《儿歌》:朗读P216(5次),复习朗读P215~209(各1次)。
   ③《自救》:朗读第60招3遍,然后做下列问答练习3次。
      发现食物中毒A:要多(      ),用手挖(      ),把吃下去的食物(      )。B:做好全身(      ), C:及时告诉大人(      ),D:赶快到医院      。
   ④《大拇指》:听5遍,然后做下列问答练习3次。
      从前有对夫妻生下一个只有(      )大的孩子。夫妻俩叫他“(      )”,有人要买下大拇指,爸爸同意吗?大拇指对爸爸说:“(      )”
   ⑤《数学》:做P23~25练习,读加法口诀表2次。
   ⑥ 抄写:2页
   ⑦ 涂鸦:2页
附加内容:(5:00PM~6:00PM)
    去公园散步或拍球或骑自行车。
家教(哥哥)留言:
    今天各项功课都做得很好,虽然做数学练习的时候他嚷着“休息”,但我跟他说何时才下课之后,他还是很听话地继续完成功课。
    今天我们还是去骑车。昨天我教他学刹车(用刹车器,不用双腿),他有点明白了,但今天又常常忘记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408#
发表于 2012-7-2 09:41:45 | 只看该作者

re:[QUOTE][B]下面引用由[U]L女...

下面引用由[U]L女士[/U]发表的内容:

燕原,我不客气了,就在您家里图个方便请教名师了,机会难得呀。如果您认为不合适,请告诉我。鞠躬。

盈盈,请让我在回答问题之前,说说我让孩子做桌面学习的理由和目的。鞠躬。
理由:
1、语言是人类...


真是太好的经验. 对我们这些功能不高的大孩子的教育和养育尤其有借鉴价值. 真希望L女士自己开贴写写孩子的成长,进步,和困难. 你是一个聪明能干的好妈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409#
发表于 2012-7-2 10:38:17 | 只看该作者

re:L女士实在太谦卑,太用心,向你致敬...

   L女士实在太谦卑,太用心,向你致敬!

   桌面学习确实对我们的孩子更有利,当然孩子的社会经验还不是很多,社会化能力培养还是更重要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410#
 楼主| 发表于 2012-7-2 20:18:44 | 只看该作者

re:原来我老公在的时候,我家每天晚上都有至少...

原来我老公在的时候,我家每天晚上都有至少三个客人,要不凑不成一桌下四人军旗,呵呵。
周末一般是十个左右,先运动,吃完午饭去钓鱼,回来一起做鱼晚宴。

所以我习惯了很多年的热闹,大家随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411#
发表于 2012-7-3 07:35:10 | 只看该作者

re:[QUOTE][B]下面引用由[U]L女...

下面引用由[U]L女士[/U]发表的内容:

燕原,我不客气了,就在您家里图个方便请教名师了,机会难得呀。如果您认为不合适,请告诉我。鞠躬。

盈盈,请让我在回答问题之前,说说我让孩子做桌面学习的理由和目的。鞠躬。
理由:
1、语言是人类...


快别这么客气了,真是不好意思。

你写的我仔细看过了,好的地方就不说了,提一些建议吧。因为不了解孩子的程度,肯定有说得不对的地方,供参考。

对比较小的孩子来说,我们做桌面一般做认知和精细比较多。原因就像你说的做桌面比较能够排除干扰,让孩子专注地做一件事情。

你的孩子现在年龄大了,当然我们不要再跟教小孩子一样的教他。认知和精细的教学,可以偏向于生活的应用。

如果你孩子以后不会再去上学,我建议就不要教他什么人教版的语文了,因为即使是在我们看来比较简单的词汇,对于他来说也许就很难理解而且也没用。比如说你举的例子,张海迪是谁?物理,化学是什么?干什么用的?
就像你说的,希望对他来说,阅读和写作可以是他和我们的一个交流工具。那我们不妨根据他的日常生活和理解能力,给他编一些短“课文”,像便条啊,去什么地方的路线啊,简单的说明书啊,甚至简单的菜谱啊,广告啊什么的,都可以。学会了马上可以学以致用,一时学不会,在日常生活中有大把的机会可以练习。不要小看生活中的常用词汇,比如说像,“搬”,“湿”,“叠”这样的字,生活中经常用,但对于低功能的孩子能认能写并不容易。

精细方面,建议让他多练习一些常用工具,比如说,剪刀,锤子,钳子什么的,如果怕真菜刀危险,也可以拿塑料刀教他切切黄瓜什么的。

这是我现在能想到的一些,希望能对你的桌面教学有帮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412#
 楼主| 发表于 2012-7-3 07:46:27 | 只看该作者

re:我的问题是,这是2006年的日记,又过去...

我的问题是,这是2006年的日记,又过去了六年,现在语文和数学学到什么程度了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413#
发表于 2012-7-3 07:48:59 | 只看该作者

re:[QUOTE][B]下面引用由[U]燕原...

下面引用由[U]燕原[/U]发表的内容:

我的问题是,这是2006年的日记,又过去了六年,现在语文和数学学到什么程度了呢?


“孩子目前的学习内容是人教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数学》及其教辅练习。形式有课文朗读及抄写、内容讲解及问答、笔头练习及听写日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414#
 楼主| 发表于 2012-7-3 08:08:44 | 只看该作者

re:没说几年级啊。

没说几年级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415#
发表于 2012-7-3 10:23:47 | 只看该作者

re:可以说,我在孩子桌面教学方面一直都是闭门...

可以说,我在孩子桌面教学方面一直都是闭门造车,能得到名师的指教和点评,这是我多年来的心愿,今天如愿以尝了。那个喜悦呀 ~~~

盈盈说得非常有道理,我很认同。

我们现在所用的教材,都是我多年前准备好的,由于孩子功能太低,学得很慢,还没有走过一遍就放弃不用,我觉得浪费。抱着开卷有益的观点,我打算尽快在这一、两年内带孩子把整套教材走一遍。然后尝试带孩子涉足电脑和网络的学习。使学习工具更加简单,学习内容更加丰富多彩、新鲜时尚。

家里给孩子做抄写练习的纸和笔还有很多,也是我多年前准备好的。我是不喜欢浪费的人,孩子的书写工夫也需要继续练习才行。孩子目前的程度,还没有达到一个普通小学毕业生的水平,怎么样的学习,对他都是有益的。

关于实用性的单词、用语和使用技能,我偏向在生活中教学,这也是我选择自己带孩子而不请用保姆和家教的理由之一。
我希望通过教材的学习,在提高孩子读、写能力的同时,也接受一点系统的、循序渐进认知及思维训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416#
 楼主| 发表于 2012-7-4 01:49:31 | 只看该作者

re:上面推荐过《thinking,fast...

上面推荐过《thinking,fast and slow》,再推荐一次,中文版七月出,中信的快速翻译质量如何不知道,还挺贵。

这本是《纽约时报》2011年十大好书,网上能找到英文电子版。

“丹尼尔•卡尼曼是历史上最有影响力的心理学家之一,也必然是现今在世的最重要的心理学家。他在揭示人类思维的显著特征方面很有天赋,多数研究成果成为了经典的教材和引用频率很高的至理名言。他的研究打开了社会心理学、认知科学、对理性与幸福的研究,以及他和他的合作者阿莫斯•特沃斯基共同推动的行为经济学的新局面(2002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思考,快与慢》的问世是个重磅事件。”

“  在书中,卡尼曼会带领我们体验一次思维的终极之旅。他认为,我们的大脑有快与慢两种作决定的方式。常用的无意识的“系统1”依赖情感、记忆和经验迅速作出判断,它见闻广博,使我们能够迅速对眼前的情况作出反应。但系统1也很容易上当,它固守“眼见即为事实”的原则,任由损失厌恶和乐观偏见之类的错觉引导我们作出错误的选择。有意识的“系统2”通过调动注意力来分析和解决问题,并作出决定,它比较慢,不容易出错,但它很懒惰,经常走捷径,直接采纳系统1的直觉型判断结果。
  为了使读者真切体会到系统1和系统2这两个主角的特点,卡尼曼介绍了很多经典有趣的行为实验,指出我们在什么情况下可以相信自己的直觉,什么时候不能相信;指导我们如何在商场、职场和个人生活中作出更好的选择,以及如何运用不同技巧来避免那些常常使我们陷入麻烦的思维失误。
  本书将会彻底改变你对思考的看法。”


对于AS来说,系统1肯定受损严重,思维依赖系统2更多。
(从我成年后做事的经历来说,虽然经常会起冲突或被误解,但我的决策很少是错误的,往往是NT们想得不全面,或感情用事不理性,我的自信心就这样有根据地膨胀起来了,呵呵。)

不同的NT,在不同情景下,对于系统1和系统2的依赖也有侧重,如果遇到当前在系统1模式的NT,我还是保持沉默为好,或者等对方调整到系统2再开始对话。

最让我好奇的还是系统1的运作过程,这本书我下了英文版,还没顾上看,希望里面有能解答我疑惑的段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417#
 楼主| 发表于 2012-7-4 02:04:05 | 只看该作者

re:目录 · · · · · ·本...

目录  · · · · · ·

本书所获赞誉 // XI
序言 // XIII

第一部分 系统1,系统2 // 001

第1章 一张愤怒的脸和一道乘法题 // 003
行为与注意力 // 004
系统1遇到麻烦,系统2会出面解决 // 008
冲突与自我控制 // 009
看上去不等长实际上等长的两条线 // 011
两个虚拟出来的角色 // 013

第2章 电影的主角与配角 // 015
瞳孔是人类思维活动的灵敏指示器 // 015
为什么我们看不见那只大猩猩? // 020

第3章 惰性思维与延迟满足的矛盾 // 023
又累又饿的保释官司更可能否定保释申请 // 025
脱口而出的错误答案 // 028
今天得到1 000美元,1年后得到1万美元,你选哪个? // 030

第4章 联想的神奇力量 // 034
启动效应:让人不知不觉微笑的铅笔 // 036
你会自觉投到盒子里多少钱? // 038

第5章 你的直觉有可能只是错觉 // 043
由记忆造成的错觉 // 044
什么样的信息更容易让人信服? // 046
股票代码上口,回报率也相对较高 // 048
创新是发生在能让人联想无限的环境中的 // 051

第6章 意料之外与情理之中 // 055
从第一次的惊喜到第二次的习以为常 // 055
简的钱包是怎么丢的呢? // 058

第7章 字母“B”与数字“13” // 063
是什么让你相信了那些荒谬之词? // 064
光环效应与群体的智慧 // 066
眼见为实的想法往往让我们仓促作出决定 // 069

第8章 我们究竟是如何作出判断的? // 073
看照片预测竞选胜出者,为何其准确率可以高达70%? // 074
平均长度与总长度是完全不同的数量概念 // 076
与强度等级匹配的描述 // 077
思维的发散性让我们作出直觉性判断 // 078

第9章 目标问题与启发性问题形影不离 // 081
找个相对简单的问题来作答 // 081
立体启发法:远处的物体看上去更高大 // 083
情感启发式:因为喜欢,所以认同 // 086

第二部分 启发法与偏见 // 089

第10章 大数法则与小数定律 // 091
小样本的出错风险可能高达50% // 094
信任多于质疑的普遍性偏见 // 095
对随机事件作出因果解释必然是错的 // 097

第11章 锚定效应在生活中随处可见 // 101
对锚定值的调整常常是不足的 // 102
暗示就是一种锚定效应 // 104
作为这幢房子的主人,你能接受的最低售价是多少? // 105
锚定效应何时适用,何时不适用? // 107

第12章 科学地利用可得性启发法 // 111
意识到自己的偏见有利于团队关系融洽 // 112
偏见会影响我们对自己或他人的看法 // 114

第13章 焦虑情绪与风险政策的设计 // 119
被闪电击中与食物中毒,哪种意外致死率更高? // 120
如何避免小概率的风险事件演变成公共危机? // 122

第14章 猜一下,汤姆的专业是什么? // 127
依据典型性作出预测是下意识的行为 // 130
典型性启发的两宗罪 // 132
用贝叶斯定理来约束直觉 // 134

第15章 琳达问题的社会效应 // 136
琳达不可能只是一名普通的银行出纳吧? // 137
少即是多的逻辑悖论 // 140

第16章 因果关系胜过统计信息 // 147
因果关系基础比率与思维定式 // 148
我们并没有自己想的那样乐于助人 // 151

第17章 所有表现都会回归平均值 // 156
第二次的表现与第一次并无因果联系 // 157
回归现象的意义不亚于发现万有引力 // 160

第18章 如何让直觉性预测更恰当有效? // 166
偏离预测方向的直觉 // 167
对直觉性预测的偏见进行修正 // 170
两位教授候选人,应该选择哪一位? // 172

第三部分 过度自信与决策错误 // 177

第19章 “知道”的错觉 // 179
后见之明的社会成本 // 182
真的存在能让企业基业长青的秘诀吗? // 184

第20章 未来是不可预测的 // 189
士兵测评的有效性错觉 // 189
投资股票的技能错觉 // 192
主观自信与专业文化认知错觉的提供了生存的土壤 // 196
专家预测的准确度比不上扔飞镖的猴子 // 197

第21章 直觉判断与公式运算,熟优熟劣? // 201
专家预测比不上简单运算准确 // 202
让许多业内人士烦恼的运算法 // 206
“闭上眼睛”的直觉判断比主观判断更可取 // 208

第22章 什么时候可以相信专家的直觉? // 211
直觉就在眨眼之间 // 212
专家型直觉的习得 // 214
环境有规律可循,直觉才可相信 // 216
直觉的对错评估 // 219

第23章 努力养成采纳外部意见的决策习惯 // 221
比起外部意见,我们更偏向内部意见 // 223
规划谬误:过于乐观的计划随处可见 // 225
减少决策错误的有效方法 // 226

第24章 乐观主义是一柄双刃剑 // 230
乐观主义者过度自信的代价 // 230
竞争忽视:为何大片会扎堆上映? // 234
是你太糟糕而不是我太笨拙 // 236
事前验尸:部分克服乐观偏差的方法 // 238

第四部分 选择与风险 // 241

第25章 事关风险与财富的抉择 // 243
面对风险,我们不是理性的经济人 // 244
伯努利的财富效用理论错在哪里? // 246

第26章 更人性化的前景理论 // 252
面对财富,你会选择规避风险还是冒险一搏? // 253
损失厌恶:对方损的反应比对盈余的反应大得多 // 257
前景理论无法应对令人失望的事 // 260

第27章 禀赋效应与市场交易 // 263
人们为什么不愿意割舍自己已拥有的东西? // 266
像商人那样思考和交易 // 271

第28章 经济交易的参照点——公平性 // 274
目标就是参照点 // 276
我们为什么不愿意改变现状? // 278
商人提价或降低员工工资的行为公平吗? // 279

第29章 对结果可能性的权衡 // 283
可能性效应与确定性效应 // 283
著名经济学家也难逃阿莱斯悖论的陷阱 // 285
决策权重的大小取决于人们的担忧程度 // 287
四重模式:可能性与决策权重的关系模型 // 289
可能性效应影响下的风险决策 // 292

第30章 被过分关注的罕见事件 // 295
你认为一支三流球队获得NBA总冠军的可能性有多大? // 296
画面感越强,决策权重越大 // 298
对风险的表述方式不同,所做决策可能截然相反 // 301
罕见事件又为何会被忽视? // 303

第31章 能带来长远收益的风险政策 // 307
宽框架还是窄框架? // 308
聪明的投资者不会每天都看股票行情表 // 309
风险政策可能抵消风险厌恶的偏见 // 312

第32章 心理账户是如何影响我们的选择的? // 314
你会卖掉盈利的股票还是亏损的股票? // 314
哪种选择会让你更后悔? // 318
因为害怕将来后悔而作出不理性的选择 // 321

第33章 评估结果的逆转 // 325
开启经济学与心理学的跨界交流 // 326
综合评估引发偏好逆转 // 328
同类案件判罚的力度为何不一样? // 331

第34章 善用框架效应,让生活更美好 // 334
情感的框架效应很难抵档 // 335
用框架性政策助推人们作出更好的选择 // 338

第五部分 两个自我 // 345

第35章 体验效用与决策效用的不一致 // 347
如何测量体验效用? // 348
记忆自我夸大了痛苦体验 // 351
记忆没那么可靠 // 353

第36章 人生如戏 // 355
比起整个人生,我们更在意人生的结局 // 355
关于上一次旅行,你还能记起多少? // 357

第37章 你有多幸福? // 360
测量经验自我的幸福感 // 361
幸福的方法 // 364

第38章 思考生活 // 367
生活满意度: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 // 368
被放大了的幸福错觉 // 371
千万不要忽略时间的作用 // 375

结语 // 377
附录A 不确定性下的判断:启发法和偏见 // 387
附录B 选择、价值以及框架 // 405
致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418#
发表于 2012-7-4 06:57:06 | 只看该作者

re:[QUOTE][B]下面引用由[U]L女...

下面引用由[U]L女士[/U]发表的内容:

我们现在所用的教材,都是我多年前准备好的,由于孩子功能太低,学得很慢,还没有走过一遍就放弃不用,我觉得浪费。抱着开卷有益的观点,我打算尽快在这一、两年内带孩子把整套教材走一遍。然后尝试带孩子涉足电脑和网络的学习。使学习工具更加简单,学习内容更加丰富多彩、新鲜时尚。

家里给孩子做抄写练习的纸和笔还有很多,也是我多年前准备好的。我是不喜欢浪费的人,孩子的书写工夫也需要继续练习才行。孩子目前的程度,还没有达到一个普通小学毕业生的水平,怎么样的学习,对他都是有益的。

关于实用性的单词、用语和使用技能,我偏向在生活中教学,这也是我选择自己带孩子而不请用保姆和家教的理由之一。
我希望通过教材的学习,在提高孩子读、写能力的同时,也接受一点系统的、循序渐进认知及思维训练。


恕我直言,那些教材纸张和笔加起来有没有五百块钱?我觉得这不应该成为制定孩子学习方向的一个考虑因素。
我们的孩子是特殊孩子,对他的水平不应该拿普通小学生的标准来要求他。普通小学里学的很多东西对他都用不上,是浪费时间。
并不是“怎么样的学习,对他都是有益的”。桌面学习尤其是这样,太容易了学不到东西,太难了容易引发厌学情绪。我不知道你每天做完桌面有没有总结一下,他今天到底学会了什么?如果只是朗读和抄写,他对他读的写的部分理解的有多少?在生活中能用到吗?有些高功能的孩子,能写上千汉字,背几百唐诗宋词,课本全能背下来,可连基本的交流都成问题。
“我希望通过教材的学习,在提高孩子读、写能力的同时,也接受一点系统的、循序渐进认知及思维训练”这个愿望是好的,但是,要知道教材是给普通孩子编的,没有考虑特殊孩子的特殊性,所以,我很怀疑孩子能从中能有多少收获。人教版的小学课本因为家长问我问题,我也看过一点,到了年级高一点,各种榜样,各种情怀,各种矫情,别说不适合特殊孩子,要我说对普通孩子也没啥好处。唉!难怪网上好多家长要去找民国老课本给孩子读,那个多朴实纯净啊。扯远了。

个人意见,供参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419#
发表于 2012-7-4 10:40:50 | 只看该作者

re:人教版的教材确实越上高年级越没趣,我曾多...

人教版的教材确实越上高年级越没趣,我曾多次想终止使用。但出于节俭的本性和没有找到更合适的替换缘故,我就折中地告诉自己:“尽快在这一、两年内带孩子把整套教材走一遍”,在这过程中,我要努力去思考、寻找更合适的。现在有了您的点拨,我好象有点开窍了。

我有经常盘点孩子学到了多少?得数往往是很少或0,我安慰自己:孩子是低功能,进步迟缓,我现在是给他做量的积累,量不够就不会有质的变化。爱是恒久忍耐。

5406楼读者,看来我并不是一个聪明能干的妈妈,我要闭关修炼去,现在还不是开贴写写孩子进步和困难的时候。

盈盈,请给我一点实践时间,以后有缘再在什么地方相见。
谢谢您的关心和指教。鞠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420#
发表于 2012-7-4 21:13:29 | 只看该作者

re:[QUOTE][B]下面引用由[U]L女...

下面引用由[U]L女士[/U]发表的内容:

人教版的教材确实越上高年级越没趣,我曾多次想终止使用。但出于节俭的本性和没有找到更合适的替换缘故,我就折中地告诉自己:“尽快在这一、两年内带孩子把整套教材走一遍”,在这过程中,我要努力去思考、寻找更合...


节俭的本性不应该做为是不是应该用这个教材的理由,就好比你不小心买错了药,但你再有节俭的本性也不会让孩子将错就错吃下去。孩子的时间比起这些钱来说是更加宝贵的,而且还是一两年的时间。别的不多说了,祝福你和孩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以琳自闭症论坛

GMT+8, 2024-6-2 15:40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