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琳自闭症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请写明注册原因,12小时内通过审核)
楼主: 燕原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走进青春期

[复制链接]
4081#
发表于 2011-9-22 12:36:47 | 只看该作者

re:我那套里连个A字都没有,本来好像是让AS...

我那套里连个A字都没有,本来好像是让ASD孩子和其他孩子一起“social"的,但是讲的课题我们心领神会,比如说,今天给闻森读的这个是”common sense":一个男孩去另一个男孩家里过夜,早上发觉忘了带牙刷,就用了主人家的,主人就告诉了妈妈,妈妈就和客人说,你留着那牙刷吧,我给我儿子一个新的。所以这里面就有很多没有明说的common sense.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082#
发表于 2011-9-22 12:38:33 | 只看该作者

re:这也算是与时俱进的中国特色啦。最近有机会...

这也算是与时俱进的中国特色啦。最近有机会看到民国时期的国语课本,感觉各方面真得比现在用的好多啦。在中国现在似乎不讲套话人们就不会讲话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083#
发表于 2011-9-22 12:55:21 | 只看该作者

re:而且,好像不用比喻句和套典故,别人就会认...

而且,好像不用比喻句和套典故,别人就会认为没文化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084#
 楼主| 发表于 2011-9-22 13:25:43 | 只看该作者

re:[QUOTE][b]下面引用由[u]bi...

下面引用由binfeng2000发表的内容:

我那套里连个A字都没有,本来好像是让ASD孩子和其他孩子一起“social"的,但是讲的课题我们心领神会,比如说,今天给闻森读的这个是”common sense":一个男孩去另一个男孩家里过夜,早上发...


这种小故事的确不错,有空你多写点吧,生活中的,俺们大家记得了,随时给孩子讲出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085#
发表于 2011-9-22 18:51:40 | 只看该作者

re:"红小兵,齐上阵,大家都来狠狠批"...

"红小兵,齐上阵,大家都来狠狠批"
  --我家地里228页4560楼的视频字幕

ToM听起来很美,但它实践的失败之处,从上面这些例题设计上就可以看出,它还是没有抓住自闭儿缺陷的重点和特点,如4072的鲍比吃得上吃不上巧克力,或者,猪八戒找得到扒子与否,“这跟我有什么关系?我不care。”

自闭儿不care身外之物之人是有名的,如果跟他没关、或不够刺激的话。而跟他有关的,哪怕极小的细节刺激,他都hold不住。

ABA的social story的成功实践则在于,它不仅仅是听故事,更重要的是找有机会实践故事,常用剧本和彩排的形式,来让自闭儿体验这些故事,尤其对高功能的。

CBT,也和ABA密切相关,同门兄弟,都是行为矫正那套原理,不过特别之处在于它关心的重点是内隐的行为,就是我们常说的、但在ABA中不用的"动机、思维"之类的孩子的那些想法,显然它只好应用于大一些的孩子,那些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生活经历,有了些基本能力,能归纳和分析行为的先后因果,并表达自己的想法的孩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086#
 楼主| 发表于 2011-9-22 19:23:10 | 只看该作者

re:没听说社交故事是ABA的啊,social...

没听说社交故事是ABA的啊,social story在所有书里都要加TM,是Carol Grey注册的,现在仿佛是10.0版,需要买。

CBT是认知行为派的,和ABA关系也不是特别的大,至少ABA的书里从来不提CBT,CBT的书里也没有ABA的影子,估计历史隔阂挺深的。

整个一个营私结党么,我力挺四爷,反对八爷,是谁的就是谁的,哪儿来这么多关系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087#
 楼主| 发表于 2011-9-22 19:34:18 | 只看该作者

re:不care周围的孩子,共同注意力没过关,...

不care周围的孩子,共同注意力没过关,本应不会接着做ToM的,先练RJA和IJA。
如果你感觉AS成年人大部分过于自私,不care周围的人,我认为很大程度上是后天经历导致的。
大都有非常单纯的和人交流的愿望,但是不太理解对方想法,我感觉这是典型的共同注意力问题不大,主要问题在ToM上的一类高功能孩子。

ToM怎么训练,我不清楚。
我能感觉到大都思维能力有进步,进而绕弯的题能做出来不少,这应当是综合能力吧,不是每天盯着ToM练出来的。
不过我没有办法把一个厌恶说谎的人,变成一个喜欢骗人的人,我感觉NT孩子三四岁就发展出天生的这种喜爱,比如包石头当糖,我感觉这是ToM的一部分,不过无法证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088#
 楼主| 发表于 2011-9-22 19:48:12 | 只看该作者

re:当然我们的道德教育体系一直在努力把天生喜...

当然我们的道德教育体系一直在努力把天生喜欢说谎的NT们,变成诚实的好人,不过我认为这个努力基本是失败的。

天生是什么就是什么,不需要道德审判,只需要依法治国,对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089#
发表于 2011-9-22 20:03:40 | 只看该作者

re:“至少ABA的书里从来不提CBT,CBT...

“至少ABA的书里从来不提CBT,CBT的书里也没有ABA的影子”

提的。即便提法可以是“对方是顺着我方思路扩展出来的”。

也许以此可以鉴别好书坏书,凡是不互提的就是狭隘的坏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090#
 楼主| 发表于 2011-9-22 21:06:16 | 只看该作者

re:查了,这本书上没有CBT,坏书,哼!...

查了,这本书上没有CBT,坏书,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091#
 楼主| 发表于 2011-9-23 07:43:50 | 只看该作者

re:第七篇,行为问题之前我想把很多书...

第七篇,行为问题

之前我想把很多书上的一个概念先说一下,在做行为分析的时候,首先必须考虑常见疾病的影响,和ASD内在特殊敏感问题的影响。

比如肠胃问题,在儿童期NT孩子里面也有24%,ASD孩子里面可能更多。一位接收ASD孩子的肠胃医生说,对于不会说话和表达能力不好的ASD孩子来说,比如胃液倒流带来的痛苦,他们会反应成为奇怪的刻板动作,来减轻疼痛,而不是和大人交流自己不舒服。一旦服药缓解病症,刻板行为也就消失了。
还比如感官问题,例如斜视,也会带来古怪的重复行为,这种情况下,首先要去看医生,而不是上ABA。

ASD孩子因为疾病和感官问题带来的古怪表现,可能超出家长的生活常识,谁会想到孩子不愿意睡觉是因为胃疼。
这之间的联系的确很难分析判断,所以每个家长都需要仔细观察,因为和孩子接触时间最多,去看十分钟专家,或者描述成文字讲给其他家长听,也许都到不了点上。

还有一个话题是某种禁食方法是否能明显消除刻板行为。对有些孩子,非常明显,对有些孩子,没有影响,家长往往需要通过实践来判定,而内在机制,目前还不能说是明确的。

上面这些都是身体问题,孩子可能还有情绪问题,而表现出来的行为和NT孩子在同样情况下表现出来的行为也许会不一样,导致家长凭社会常识和经验看不出来孩子是过度焦虑了。

因为行为判断是目前诊断ASD的标准,也许新家长会认为,刻板行为越少,孩子的自闭症是不是越轻,是不是离康复又进了一步。
我感觉这不是因果关系,因为用行为做诊断,是个目前一个没办法的办法,以后肯定会上更准确的医学标准,大脑扫描或者基因。消去某些极端的刻板行为,比如自伤,攻击等破坏性行为,某些不利于专心训练和社会融合的行为,某些对日常生活造成严重干扰的行为,那整个家庭的生活质量和学习效率也就提高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092#
发表于 2011-9-23 08:43:48 | 只看该作者

re:燕博士,你好。很长时间不见你的帖子,心里...

燕博士,你好。很长时间不见你的帖子,心里很挂念。
孩子在家上学,效果真不错,让人羡慕。
真可惜,我这个当妈的,因为自己的能力达不到,不敢让孩子坚持走下去,只在家学习了一个学期。
但就是这一个学期,孩子的进步也很大。具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会做阅读题,遇到数学应用题孩子也敢去思考了。
孩子重回学校遇到的麻烦就是:在家学习因为是自学为主,写得慢,我也没有管他。现在在学校老师说他最大的问题是写作业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093#
 楼主| 发表于 2011-9-23 08:53:00 | 只看该作者

re:慢点就少写点,嘻嘻。你是老师,肯...

慢点就少写点,嘻嘻。

你是老师,肯定比我这方面懂,我不瞎提建议了哦。
国内的功课压力太大,其实想想也没啥用,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094#
发表于 2011-9-23 10:15:27 | 只看该作者

re:同时我想请教的是:你家俩孩子在家里能玩的...

同时我想请教的是:你家俩孩子在家里能玩的花样百出,请问你是怎么训练孩子互动做游戏这一块的?
还有你家孩子在假期与同龄孩子也能玩得那么好,真是太好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095#
发表于 2011-9-23 10:19:05 | 只看该作者

re:用于干预自闭症的各类方法,总体上大的分类...

用于干预自闭症的各类方法,总体上大的分类就那几类,按心理学派的那几大门派划。
行为学派类的,ABA,VB,CBT,正向行为支持,社交故事,结构化....这门派下的各个分支,几乎都有大量的成功实践证据。ABA是最经典最广泛,它的成功带动了其他,学了它,必触类旁通。
发展学派类,讲人格,讲认知发展规律的,DIR,PCI,RDI,地板....,虽然这些的理论基础在心理学上比行为学派是更为时髦,但它们在实践中却长久以来一直得不到足够的成功证据。
还有其他没落的学派的,比如精神分析,沙盘推演之类等等,只能算是些小玩闹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096#
 楼主| 发表于 2011-9-23 15:17:02 | 只看该作者

re:花样百出主要是大都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好,和...

花样百出主要是大都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好,和NT孩子的路子很不一样,也算是天性的一部分吧。

这个训练不出来,能训练出来的,总是一些最基本的东西,如果训练师野心太大,往往就要出问题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097#
 楼主| 发表于 2011-9-23 19:29:35 | 只看该作者

re:4093楼可以当广告来看,其他不评论。...

4093楼可以当广告来看,其他不评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098#
 楼主| 发表于 2011-9-25 09:25:42 | 只看该作者

re:从市场营销,可以看出大量影响行为的例子。...

从市场营销,可以看出大量影响行为的例子。NT们很容易被社会影响,其他还有美女,音乐,宣传口号,榜样,偶像等等。
有些时候,我感觉ABA用在NT上面,远比用在ASD上效果好,因为能影响ASD的环境因素实在是少了点,我们很较真,很自我中心,不喜欢和人比,不尊敬不崇拜,对音乐和口号等符号化的东西没感觉,所以看广告如垃圾,看政客如小丑,看组织为传销形式。

回到ABA处理行为问题,研究的比较多的应当是小年龄和低功能方面,比较激烈的行为,比如自伤。
在一些养护机构中,往往延续着传统的肢体束缚来处理自伤行为的办法,这个效果肯定是很差的,如果有自伤行为,肯定情绪是激烈的,讲道理是不通的,但是如果被强制束缚肢体,情绪只会更差,起不到消减自伤行为的效果。其他有效的方法还有服药,比如利培酮。
ABA对于传统的处理手法是个革命性的挑战,更人性化,更科学化,不过仿佛在处理激烈自伤行为方面,一直以来也不是立竿见影那么有效,所以总有研究来分析。

对于一个行为,总是有强化才会有持续性,这个强化一般分三种:社会性正强化,社会性负强化,和自我刺激强化。

比如孩子通过自伤行为得到了父母的关注,就是社会性正强化,哪怕父母是在严厉批评孩子不能这样做,或者镇定地告诉孩子不能这样做,要那样做,这都给孩子提供了需要的关注。
如果孩子通过自伤行为来逃避任务,而每次都达到了目的,这就是社会性负强化。
如果孩子通过自伤行为来发泄情绪,让自己心里好过一点,这就是自我刺激强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099#
 楼主| 发表于 2011-9-25 09:31:25 | 只看该作者

re:很多NT家长都是天生ABA,我妈就这样。...

很多NT家长都是天生ABA,我妈就这样。

管小都的一套一套,用到大都身上不好使。
我旁观者清,能看出一些道理。
不过对我老妈来说,就是这个孩子太难管,脾气一下就上来了,大都依然很茫然。

要想在ASD孩子身上用好ABA,比天生用在NT孩子身上要难,需要大量的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100#
发表于 2011-9-25 09:34:37 | 只看该作者

re:这个“难”管的难,就变成专业了。

这个“难”管的难,就变成专业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以琳自闭症论坛

GMT+8, 2024-6-4 07:56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