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琳自闭症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请写明注册原因,12小时内通过审核)
楼主: 燕原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走进青春期

[复制链接]
4001#
发表于 2011-9-14 12:27:04 | 只看该作者

re:嗯,你找了本有趣的书:一个数理逻辑学家,...

嗯,你找了本有趣的书:一个数理逻辑学家,一个艺术家和一个音乐家,都是在规则和次序中找到美及价值。

当我处于音乐启蒙时期,有人试图影响我去发现巴赫世界的美丽,也让我意识到这种音乐是属于脱俗并且有着自我崇高气质的人所有的,然而我对于巴赫的欣赏直到今日还处于幼稚的阶段,这让我常常感到自己情感的低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002#
 楼主| 发表于 2011-9-15 07:53:38 | 只看该作者

re:音乐比图像对我来说就更抽象了,里面的美很...

音乐比图像对我来说就更抽象了,里面的美很难体会。

我记得上大学的时候,学校礼堂放样板戏,大家都能跟着唱,场面特别壮观。不过这应当不是美,而是小时候经历的共鸣。也许这种空白的音乐经历,对我们重新去发现古典音乐有好处,因为可以屏蔽社会和记忆的影响,和纯音乐交流。

大都喜欢古典音乐,不喜欢太吵闹的,所以我有机会开车的时候和他一起听,他感觉很安静,我啥也没感觉,呵呵,因为多任务处理本来就难。可以说至今为止,还没有过能打动我心的音乐,也许还不到时候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003#
 楼主| 发表于 2011-9-17 08:30:34 | 只看该作者

re:Behavioral Foundatio...

Behavioral Foundations of Effective Autism Treatment

这本书挺新,出版社送编辑的,因为大概肯定这里没人买。是为了ABA五十大庆(1961-2011)出的一本论文综述,里面16篇文章,不同的人写的,俺一个也不认识,一部分理论,一部分实践,都是REVIEW文章。

ABA会长肯定不看这书,太累,字特别小,用放大镜合适了,我晚上催眠用的,看两眼就迷糊了。

不过这是我崇拜的那种书,也就是说挺理科权威感觉的,看得懂看不懂另说,我心里喜欢就行。
所以每天早上起来,赶紧把昨天晚上迷糊的东西写点下来,省得白看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004#
 楼主| 发表于 2011-9-17 08:51:49 | 只看该作者

re:ABA从学术上来说,是1968年Baer...

ABA从学术上来说,是1968年Baer,Worf,Risley正式提出的,不过可以追溯到1961年的Ferster。

Ferster对ABA研究的影响现在来看不能说是正面的,过于批评了家长对待孩子的方式,导致没有群众基础,结果让ABA就一直这样不冷不热了30年,直到Lovaas著名的1989年文章,当然还有特有群众基础的199X年那本数窗户的书,才炒热了起来。

炒热的结果,对学术界不是坏事,有钱好办事么,所以2000年以后,ABA方面的研究还是非常多的,新理论也层出不穷。学术界和群众运动我得声明是两码事,学术界文科的东西越少越好,当然也有政治,不过和市面上的派系争斗还是有区别的,Lovaas对学术的贡献是明确的,问题也是很多的,如果实验结果不能重复,那就只是一个历史人物而已,大家接着往前走就行了。

第一篇文章:Behavioral Theory of Autism:Lessons from Fifty Years of Research by Crighton Newsom

介绍了
Ferster:Autistic Behaviors Obey Laws of Learning
Lovaas and Smith: Autistic Behaviors Are Remediable Developmental Delays
Bijou and Ghezzi: Autistic Behaviors Begin as Escape/Avoidance Behaviors
Spradlin and Brady: Autistic Behaviors Result from Stimulus Control Deficits
Drash and Tudor: Autistic Behaviors Reflect Verbal Behavior Deficits
Thompson: Autistic Behaviors Result from Modifiable Brain Abnormalities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005#
 楼主| 发表于 2011-9-17 09:56:25 | 只看该作者

re:第一篇的总结说:1.儿童的行为和...

第一篇的总结说:

1.儿童的行为和环境相关联,改变环境可以改变儿童行为。这个结论仿佛很明显,不过也是50年来通过大量怀疑和假设和实践,才确立下来的ABA的基础原则。

(我补充:相关联和因果关系是两回事,证明相关联不难,证明因果关系不容易,一个果可能来自很多因,不要只找到一个就万事大吉,换个环境,孩子的行为可能就变化了,而且孩子的生理内因,也可以算作客观环境影响)

2.作者认为,这50年来ABA的发展是健康的,其中保证成功的最有效一点是分解,也就是首先要把孩子的ASD特征分解处理,而不是上来就作为一个整体来对待,这样的分解保证了针对每个孩子的训练细节是不同的。

(我补充:把复杂情况分解成分支是科学研究和解决问题的重要任务,最近的一个科学发现来自UC DAVIS的MIND研究所,他们分解出了可能是ASD的第一个小分支,对应18-24个月产生孤独症特征的退化型男孩,他们普遍在4-5个月时,大脑有异常过大生长;生物机制目前还不明确,不过算是一个重要突破了,他们把这个同五十年前分解出癌症的不同分支的意义等同。癌症目前有两百多个分支,对应不同的治疗方案。)

3.虽然各个理论都遵循行为分析的基本原则,但是关注的重点不同,所导出的训练策略也针对不同方面。
  关注的方面有:强化机制,基础认知,感官问题对行为的影响,社会环境的不一致性给孩子带来的困难,神经系统和行为的关系以及干预策略等。

4.经过50年的论证和研究,行为分析的最基本原则和参数得到了一致认同,虽然在不同方向上有不同的概念和策略体系,但是基础没变。

5.随着科技的发展,原来认为不可观察的大脑活动方面,目前也可能有条件观察,这将把行为分析带向更深入的层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006#
 楼主| 发表于 2011-9-17 10:10:25 | 只看该作者

re:先行为分析,再行为干预,不过我越来越发现...

先行为分析,再行为干预,不过我越来越发现“帮我一把”里面的大部分提问是:我孩子有这个行为,怎么办?

唯一的答案是,先做行为分析。

怎么做,还是会长来吧,我抖腿去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007#
 楼主| 发表于 2011-9-18 09:54:13 | 只看该作者

re:第二篇:Autism: A behavi...

第二篇:Autism: A behavioral systems approach by Gary Novak & Martha Pelaez

这篇文章关注的重点是婴幼儿期社会性行为的发育。各种不同的社会性行为表现,比如面孔识别,刺激选择,本能互动,共同注意力,社会参照等等,在普通婴幼儿发育中都有固定的阶段和模式,对ASD婴幼儿来说,就好象遇到了一个坎,过不去,如果一个阶段过不去,下一个阶段也来不了。

原因是动态的,因为孩子在发育;也是多层面的,从基因到大脑结构到外在环境。从大脑异常发育到显露行为问题,中间往往有延迟,就像上面说的退化型ASD,大脑异常增长是在4-5个月,显露ASD行为特征是在18-24个月,这个中间发生了什么?如果在这个中间加入行为干预,是否会改变婴幼儿行为模式?这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只能慢慢从行为分析入手,比如如果了解共同注意力越多,干预策略才能越有效。

早早期诊断和干预是当前研究的一个重点,对于非退化型的ASD孩子来说,典型ASD特征可能在12个月以前就表现,而大脑异常可能出生就有。比如普通婴儿的共同注意力是9-12个月发展出来的,ASD婴幼儿通常就表现不出来,但是在表现之前,还有更原始的机制不起作用。科学家们除了在基因上挖根,在行为分析上也不想闲着,总希望在外界影响这块再努努力,因为儿童的行为模式除了ASD和人格内因,也必然和环境,记忆,心理发展等有关,那么肯定是越早走上环境正轨越好。

另外,除了看到问题之外,同时要看到孩子都有隐藏的潜力,怎么发掘潜力也是研究关注的方面。某些潜力可能因为感官问题过于严重而屏蔽,比如一些孩子感官特别容易过载,当过载的时候儿童下意识关闭感官通道来保护自己,或者只留一项感官,比如触觉还保持正常。如果在安静合适的环境中,孩子的潜在能力才有机会发展和展现。

这篇是讲研究动态的,也有涉及到训练策略,比如训练共同注意力,不过没有做深入分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008#
发表于 2011-9-18 11:10:44 | 只看该作者

re:终于等到天女散花了,接几朵回家。

终于等到天女散花了,接几朵回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009#
 楼主| 发表于 2011-9-19 11:20:17 | 只看该作者

re:第三篇是总结怎么统一学术名词和规范的。...

第三篇是总结怎么统一学术名词和规范的。

行为分析从斯金纳开始,在很多领域都有应用,在每个领域内的概念都有领域内特点,在ASD领域内,也经过了大量研究和统一化,比如Functional,Reward/Reinforcer,Nonverbal,Self-Initiation,还有专业人员的BCBA等,都需要圈内的统一的定义和规范。

文章后面还讲了对推广行为分析法到大众之中的研究,如果术语太多,会导致负面情绪,如果常用语太多,怎么保证宣传内容的一致性。也包括专业人员如何同家长用文科包装交流理科内容,并且用通俗的非技术语言转化文科词汇(比如动机,愿望,心情,个性),或者其他词汇(智力,大脑状态),或者孩子的整体表现(攻击性,情绪暴躁,社会性不强)进入行为分析框架,获得家长的理解和配合。

因为ASD孩子行为模式的根源是两方面的,基因和环境。行为分析之后的行为干预,最多也就能解决外在环境对行为的影响,这也需要和家长沟通清楚。

为了保证行为干预的技术性和灵活性,研究发现目前的专业人员一方面需要提高技术水平,ABA博士生的一学期基础专业课对于大多数ABA老师来说感觉过于复杂,但是应当是必须的理论基础,而灵活性就需要大量的具体实践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010#
 楼主| 发表于 2011-9-19 11:36:12 | 只看该作者

re:上一篇文章中还提到了研究中发现孩子的发育...

上一篇文章中还提到了研究中发现孩子的发育呈现两极化,包括智力和社会性等方面。比如3-4岁诊断的孩子,在8-9岁智商测试中,一半提高了,一半降低了,均值不变,智商变化平均值是23分。

具体是发育中的基因还是环境影响,没有看到深入研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011#
发表于 2011-9-19 13:01:34 | 只看该作者

re:太好了。我已经严重老花眼,能读到这么小的...

太好了。我已经严重老花眼,能读到这么小的,但是中文的,太好了。至少纠正我的一个错误观念,我一直以为巴普洛夫流哈喇子的狗,是ABA的始祖。

比好书更吸引我的,是燕博括弧里的好夹带,我也想就燕博4003的“我补充”做些“我夹带”:
(1)环境、行为、既往经历,是ABA“讲学习”的三件套,号称以此揭示了人类包括动物学习过程的奥秘。不过那只是在个体水平上,一旦进入分子水平,那就是ABA鞭长莫及的部分了,他们还没人敢说,燕博大嘴一张说了。可生理内因算环境呢,还算行为呢?
不好说,比如若能即时观察到神经元的放电上存在的生理问题,那完全可以说这个放电是行为,如同血压心率一样。且也有成功地矫正这类比如一害羞就满脸潮红的案例、再比如特工骗过测谎仪的训练。这样按ABA说,吃药就是通过环境改变行为了。
总结性口号:让ABA只停留在个体水平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012#
发表于 2011-9-19 13:13:39 | 只看该作者

re:燕博士,你翻译的书出版了吗?很佩...

燕博士,你翻译的书出版了吗?

很佩服燕博,能看那么高深的英文书籍,最厉害的是能把那么深奥的术语用浅显的中文说出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013#
 楼主| 发表于 2011-9-19 13:17:48 | 只看该作者

re:我迷迷糊糊,肯定不够严谨,1961应当是...

我迷迷糊糊,肯定不够严谨,1961应当是ASD方面ABA的开端,这本书是纯ASD领域研究总结,不包括其他方面的ABA。

环境这个概念看来有模糊的地方,不先定义好了没法统一规范。
我看了第三章之后,认识有所提高,现在认同人体之外的叫环境,人体之内的叫生理内因。(心理因素也可以算作生理内因吧)

除了影响行为,环境也可以影响生理内因,最直接的是吃药,比较间接的是通过行为模式的反复应用,比如那个和孩子玩能导致睾酮降低。

另外,不喜欢会长上来就批评的态度,这个态度在学术圈里很影响评教授,在群众运动中很容易树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014#
 楼主| 发表于 2011-9-19 13:20:50 | 只看该作者

re:不过我写这么半天,不就是等着人来斗嘴的么...

不过我写这么半天,不就是等着人来斗嘴的么,要不怎么提高关注度啊,矛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015#
 楼主| 发表于 2011-9-19 13:27:58 | 只看该作者

re:QBB倾向于把行为概念扩大化,只要是能被...

QBB倾向于把行为概念扩大化,只要是能被检测数据的都算行为,比如脉搏,睾酮指标等。
我不反对,因为生理概念比较静态,行为是动态的,比如看到几级美女心跳多少是可以量化的,所以可以起到强化作用。

这样行为学家就能搞更多的钱来,别都给基因那边分走了,也是好事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016#
发表于 2011-9-19 13:28:42 | 只看该作者

re:要敞亮,不要矛盾。我正是在以抬杠来顶,我...

要敞亮,不要矛盾。我正是在以抬杠来顶,我顶定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017#
 楼主| 发表于 2011-9-19 13:34:27 | 只看该作者

re:所以我感觉我的内因算环境一说,大方向上也...

所以我感觉我的内因算环境一说,大方向上也没错啊,以后如果有基因药品了,基因也算环境了。

而服药就是行为了。

这样很扩大化吧,对咱行为学家YY起来多有利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018#
 楼主| 发表于 2011-9-19 13:52:37 | 只看该作者

re:[QUOTE][b]下面引用由[u]da...

下面引用由daluobo发表的内容:

燕博士,你翻译的书出版了吗?

很佩服燕博,能看那么高深的英文书籍,最厉害的是能把那么深奥的术语用浅显的中文说出来。


名字没起好不敢出。
国内的出版周期大概是半年到一年吧,编辑照顾我们理科生不会写作文,所以只意译,他们拿回去还得照着文科大众语言重写一遍。
家长如果懂外语,一般都会被抓差的,特别是老家长,孩子不累人的那种,因为圈子外的人翻译的东西没法看。

我现在看的这本书是综述,不算很高深,但是比较学术的,不大众,我感觉适合做ABA专业的博士入门指导,每篇文章之后都有大概50篇参考文献,读完之后就可以开题了。

我一边看步步惊心,一边看书,算是走马观花,如果读博士肯定不能这个态度。
不过就是走马观花,也发现专业人员一贯给家长的科普太少了,他们光埋头做事,把科普领域交给商业人员的态度也是不对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019#
发表于 2011-9-19 15:11:43 | 只看该作者

re:[QUOTE][B]下面引用由[U]燕原...

下面引用由[U]燕原[/U]发表的内容:

上一篇文章中还提到了研究中发现孩子的发育呈现两极化,包括智力和社会性等方面。比如3-4岁诊断的孩子,在8-9岁智商测试中,一半提高了,一半降低了,均值不变,智商变化平均值是23分。

具体是发育中...

燕博士,据说人的智商测定是根据其所在的年龄段的平均值来确定的,而且正常的情况下,其智商是基本不变的。也就是说,从小孩子长成大人,虽然其能力不断提高,但由于参照系改变,智商保持不变。

而我们的孩子,你这里提到的‘两极分化’,如果用‘正常化’来表述的话,那就是有一半孩子离正常化远了,而另一半则更靠近。

我感兴趣的是这种‘分化’是因为他们的大脑发育程度还是因为他们的社会能力不同而造成的。前者是内因,靠非医学的手段无法改变;后者是环境,通过训练等手段可以改善。

另外,‘均值不变,智商变化平均值是23分’,这句话我没懂。

学生不敢拜见会长,只有请燕博士赐教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020#
 楼主| 发表于 2011-9-19 16:11:49 | 只看该作者

re:这个地方吸引我注意了一下,不过懒得去查文...

这个地方吸引我注意了一下,不过懒得去查文献,智商测试到底能测出什么能力,我现在感觉很疑惑。

原文是在非线性发育的小标题下的一段:
Studies of changes over time in individuals diagnosed as autistic typically employ group designs that mask individual developmental patterns. Yet follow-up studies reporting individual data have shown individual variation in autistic behaviors over time. For instance, Sigman(1998) reported that while there was only small change in mean IQ differences in children 8 to 9 years after preschool-age diagnosis, about half of the children increased "markedly" in IQ scores and about half decreased. The differences of those increasing and those decreasing both showed mean change scores of about 23 IQ points.

Sigman, M. (1998). The Emanuel Miller Memorial Lecture 1997: Change and continuity in the development of children with autism. Journal of Child Psychology and Psychiatry, 39, 817-827.

这个题目下面接着写到:高功能的孩子,因为环境影响而获得的进步更明显,包括社会性和情感交流。总结句是:虽然群体研究反应了孤独症的连续性,但是个体研究表现出独特的变化轨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以琳自闭症论坛

GMT+8, 2024-11-26 14:31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