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琳自闭症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请写明注册原因,12小时内通过审核)
楼主: binfeng200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林中的鸟儿唱不停

[复制链接]
3101#
发表于 2010-11-25 19:46:55 | 只看该作者

re:我觉得高功能就利用高功能的优势,有些问题...

我觉得高功能就利用高功能的优势,有些问题可以用他的高功能给你借一些力,让他提高自我的能力,这个对他今后的发展是最重要的。这方面F大哥最近做得没得说,忍不住夸一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102#
 楼主| 发表于 2010-11-26 02:27:20 | 只看该作者

re:这几天出门在外,借别人家的电脑先把下面的...

这几天出门在外,借别人家的电脑先把下面的文章收藏一下。讲“负面思维”的好处:

http://www.oprah.com/spirit/Defensive-Pessimism-How-Negative-Thinking-Can-Pay-Off

The Power of Negative Thinking

By Tim Jarvis
Oprah.com   |   February 17, 2009  Cheer up. Be happy. Find the silver lining. Smile.

If you didn't know any better, you might say we're a country that preaches optimism. But some 30 to 35 percent of Americans employ a calculated form of negative thinking—called defensive pessimism—that can lead to very positive results, according to Julie K. Norem, PhD, a professor of psychology at Wellesley College.

We're not talking about a general disposition to see the glass half-empty: "Defensive pessimism is a strategy used in specific situations to manage anxiety, fear, and worry," says Norem, who has conducted seminal research on the subject. "Defensive pessimists," she says, "prepare for a situation by setting low expectations for themselves, then follow up with a very detailed assessment of everything that may go wrong." Once they've imagined the full range of bad outcomes, they start figuring out how they'll handle them, and that gives them a sense of control.

"What's intriguing about defensive pessimists," adds Lawrence Sanna, PhD, a professor of psychology at the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at Chapel Hill, who has also studied the phenomenon, "is that they tend to be very successful people, and so their low opinion of the outcome isn't realistic; they use it to motivate themselves to perform better." For example, an executive is getting ready to pitch a project, and she thinks beforehand, "The client is going to be really difficult; he's not going to like my proposal. I have to make sure I explain things very clearly." "She uses defensive pessimism as a tool to work through all the possibilities so she's prepared for everything, even failure," Sanna says. "And if she does fail, she's ready for it, so it's not so catastrophic."

If all this sounds familiar (take the quiz to see if you use defensive pessimism), a piece of advice from the experts may give you a lift: Don't listen to appeals from friends or family to look on the bright side. "Research shows that if you pressure defensive pessimists into being optimistic, or try to manipulate their mood, their performance deteriorates," says Andrew J. Elliot, PhD, professor of psychology at the University of Rochester. One of the most frequent comments Norem got after publishing The Positive Power of Negative Thinking in 2001 was "Thank you. I can finally tell my mother to shut up."

The Hidden Benefits of Anger, Cursing and Negativity

http://www.oprah.com/health/The-Hidden-Benefits-of-Cursing-Negativity-and-Gossi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103#
发表于 2010-11-26 10:21:12 | 只看该作者

re:[QUOTE][B]下面引用由[U]bi...

下面引用由[U]binfeng2000[/U]发表的内容:

这可不是啰嗦啊,这就是事实啊.有时候我劝别人说,低功能孩子有低功能的优点,高功能孩子有高功能的缺点,我想常常别人会觉得我是站着说话的那一位,但是其实说如果我真的有一个低功能孩子的话,我估计我是能够帮到他,他也愿意我去帮他的,两大皆喜;而对于闻森来说,我以及他的老师们,其实更遗憾和担心的是,他的才能,潜力没有充分地发挥出来,他的很多自身的心理因素制约了他,虽然他是一个当初还不能马上确疹的自闭症,怎么也算一个高功能,但是同时他有点多动症,强迫症,焦虑症,还会有其他的吗?我还不知道,但是迟早他会在行为上浮县出来的.所以很多时候我自己完全不知所措,我只有面对一个具体的情况,才可能搞些清楚,才可能明白点过来,事情过去后再用生花妙笔这么一写,别人全在夸好爸爸,其实我知道我的德性,写文章出来主要是理理思路,长长见识,怎么着也是给自己一个极大的安慰吧


F志是前人栽树给后人乘凉啊,对你来说虽然是事后的生花妙笔,对我们这些后来的家长可就是字字珠玑啊。
所以,这好爸爸还得继续夸下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104#
发表于 2010-11-26 14:06:07 | 只看该作者

re:闻森幸运的地方就在于他有一个好爸爸。我现...

闻森幸运的地方就在于他有一个好爸爸。我现在的工作中接的大部分的案子都是有极端行为问题的低功能的孩子,在我们为他们提供帮助的过程里,最让人沮丧的部分并不是孩子的行为问题,而是父母不愿望为孩子而付出。在同情的同时,已经说不出来是幸还是不幸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105#
 楼主| 发表于 2010-11-28 14:35:26 | 只看该作者

re:"第一次风险分析" 上周...

"第一次风险分析"



上周三,闻森的校车到家后,车上的助理告诉我闻森把书包里的东西全翻了出来,再一样样放回去,不知道他在做啥.我就问了闻森怎么回事,他说他的DSI找不着了,他把书包里翻了个遍,一样样拿出来找,没有,他把座位地下前后左右看了个遍,没有.他的宝贝游戏机找不着了!

自从上个月给闻森买了DSI,正是不出所料,电子游戏机迅速地成了闻森最热中的内容,尽管我们家里的电子游戏革命是他妹妹引起的,我们自己在家里从来不玩任何电子游戏,但是他妹妹并没有把电子游戏当成是唯一的娱乐,因为她还有很多感兴趣的东西,但是对于闻森,本来就兴趣缺缺,他基本的兴趣就是那些他周而复始地熟悉的内容,非常地单调刻板,所以一开始我是觉得电子游戏太复杂了,有意让他妹妹先买,再来引导闻森,结果前面几天闻森还需要求教他妹妹,后来马上他就无师自通,反过来去指点妹妹了.我觉得这并不是说闻森这方面的理解力强,而更是这游戏创造者设计得好,能让一个孩子自主地自发地学习.

所以玩电子游戏成了闻森最大的愿望,按我们和他们兄妹俩的协定,他们不能连续玩超过一个小时,但是事实上我们总会放宽些;他在学校里是不能玩的,这个规矩他很遵守,但是我们让他去问过校车司机,答道在车上可以玩,因为过去闻森每天化在上学路上单程就几乎是两小时,实在太长了些,再加上这段时间里我们鼓励他创造多多的机会来自娱自乐尽量放松,所以我们是容许他带DSI去学校在车上玩的.所以突然今天他找不着自己的宝贝游戏机了,我预想他应该会发急,甚至会情绪崩溃,但是,很让我又惊又喜的是,他还很镇静.

我说那你是想做作业前谈呢还是做作业后谈呢?闻森说,先谈这个事情,所以我们就坐下来讨论,我需要帮他理清头绪的是:他是在那个时候才发现不见了游戏机的?但是这个答案很明显,是闻森上了校车回家时,他习惯性地打开书包想拿出游戏机来玩,却发现找不着了,他把书包里的东西一件件翻出来检查,没找到,再在座位下四处搜查,还没有,所以这车上回程的时候肯定是没有的.那么现在我们需要回忆的是"什么时候"是他最后一次见到他的游戏机的呢?他说想不起来,所以我们必须得分段回忆:他上课时不可能带游戏机去的,所以在学校里只剩下了校车到校后一段时间,和午餐休息的一段时间了,午餐时他也是不准玩游戏的,所以就剩下到校后的一段时间了.把焦点锁定后,闻森也想起来了,他是一手握着游戏机,一手提着书包下车的.他没有把游戏机收起来放进书包里去,这就是一个错误的源泉,我们可以针对性地再讨论,现在是继续搞清楚这游戏机丢在那里了;我问闻森下了车他先去那里,他说是先去了学校餐厅的.再往后他就完全想不起来还见过游戏机没有了.

这样我们就能基本上确定这游戏机是丢在餐厅里了,我得先给闻森打个预防针:这餐厅里人很多,可能是你老师捡到了,那你可能还能找回来,但是如果那个孩子捡到了,他又不想交给老师的话,那你的游戏机可就找不回来了.我把最坏的结果给他垫个底,但是很快地说出我的最好的估计是因为那天他的助理黛西没来,新代班的助理可能没有注意到,所以明天我们给学校打个电话,很可能就会找到了.因为我们这么一步步地分析过来,对最坏和最好的情况都有了心理准备,所以闻森一点也不急,也不慌,很平静地做完作业,没了游戏玩他就玩其它的东西了.

但是等他妈妈回来,把事情一说,他妈却急了,又得追问他丢在那里了,又得埋怨他丢三拉四,结果闻森立即就急了,眼泪汪汪地装着要打电话给心理医生,问有没有专治"好忘事"的药.我一看,一个情绪化的妈妈,碰到另一个更情绪化的儿子,这就不是好事儿,马上把他妈妈喝住了,让她别插手了,我自己去学校.我本来是想让闻森自己去找老师说的,但是他说自己说不清楚,我也知道这游戏机对闻森现阶段的意义重大,我怎么也得当成大事去做.东西已经丢了,再抱怨有什么用,还真得需要我来帮他慢慢地分析,一层层地给他心里打底.

结果第二天我到了他学校里他融合班自己的教室里,闻森已经上课去了,他的书包留在自己的桌上,我打开一看,那游戏机已经放在里面了,这心就松了一半,后来老师来说是她看见了这游戏机给拉在桌上,心想这人多眼杂的,防不住那个孩子顺手牵羊了去,就收了起来了.我谢了老师,再把前两个星期发生的一件闻森拒绝做作业的事件和老师和助理勾通了一下,就回家了.

等闻森乐哈哈地回了家,我一反常态,说我们先来谈谈这事儿,游戏机是找回来了,可是我们的教训在那里呢?你为什么会丢了呢?以后你可以怎么预防呢?闻森一如老花招,怪自己的记性不好,老忘事,这是闻森现在越来越多的手段,当他知道得越多,一方面是"自知",另一方面也拿来"自责",所以我还是得给他再分析一下,让他知道问题究竟出在那里.

我的意见是,他这次的问题出在两条,一是习惯的问题,一是风险的问题,而恰恰不是记性的问题,他的记性其实是我们家里公认的最强的,当然不是说他能把该记的记住,没必要记的他却过目不忘.

先说第一条:如果他养成了习惯,游戏机玩完了就收起来放进书包里,那就不会这样丢了,对不对?听起来是很理所当然的,但是现实中有两个难关,第一个难关是当校车到学校时,车上的助理不会听任孩子们磨磨蹭蹭的,肯定会催,闻森这样的孩子不大可能有定力,会稳稳地坐定了,收拾好书包再下去,他应该是急着下车,一手拿着游戏机,一手提着书包,跟着其他人下了车,被引导进了餐厅,而在那里,不知怎么得,他一分心,随手把游戏机往哪儿一放,恰恰这时候又有其它的事情来需要闻森的注意力,所以他不知觉地就把游戏机给忘了.所以我就拿这个例子给他解释养成习惯是如何地重要,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的损失.

第二个难关是所谓的执行能力的问题,很久以前,我天真地想,既然这些孩子行事刻板,那么我们正好不就可以来因势利导帮他们培养起一个按部就班严谨有序的生活和工作习惯吗?后来我被现实教育过来了,这不是一回事,刻板是刻板,执行能力是执行能力,这世上没有这么便宜的事,我知道有些功能高的孩子,如石头是养成了很好的严谨有序的生活和工作习惯,也有的稍微低功能的孩子用了很多的工作日程表等工具,也能养成好习惯,但是碰到闻森身上就得不到成果,我一方面不能象教低功能孩子那样教他,这样立即会引起他的反感;但是同时他有做不到象高功能孩子那样的自觉,所以这还是我的一项长期任务.

那么我要说的第二点,也是我们第一次讨论的,就是"风险性",闻森的宝贝游戏机失而复得,这本来就足以让他肯洗耳恭听了.我先说很多的细节上我们可以来改进,比如说,不要把游戏片全放在一起,那么如果丢了你至少还有一部分;比如说,在游戏机盒子上写上电话和名字,这样如果有人捡到了又愿意送回来,他就可以打电话来,否则即使他想送回来也不知道怎么找到我们.

但是我更想说的是,让闻森考虑他这样带游戏机去学校,风险会有多大,是不是值得再带去学校了,因为原来他上学去要将近来回四小时,现在换了三次校车后,他现在只需要化不到两小时了,所以原来让他在车上玩游戏的一个主要理由就不存在了,而且他妈妈担心儿子玩游戏太过火了,反而会影响情绪和学业,所以正好我们提出来让他不要再在车上玩游戏了,一方面可以顺应他妈妈的意思在车上放松,另一方面也可以为闻森着想,把游戏机留在家里,就自然地降低了丢了的风险,所以这么一说,闻森欣然同意了以后不再带游戏机上学去了.

但接着闻森有动了脑子,因为我们在感恩节那天去马可家做客,那天他家除了他们兄妹俩,还有三个年幼的表兄弟在那里,闻森就问了,因为有那么多孩子们在那里,他是不是还可以拿他的游戏机去呢?那些孩子也会拿走他的游戏机吗?我说当然你可以拿去玩了,即使是说万一你忘了带回来了,或者是那个孩子喜欢你的游戏机自己藏起来了,但是马可家的大人看见了,肯定会告诉我们,还会送过来的.因为我们两家是朋友啊,不是你学校里的那些孩子们啊,我们和他们不一定认识,所以如果他们捡到了,他们不一定会送回来,他们的家长即使看见了,也不一定会让孩子把游戏机送回来,他们很可能就把游戏机留在了自己的家里了.所以这就是朋友和不是朋友的差别.

所以,闻森对"社会性"的认识,就是在那些很细微的地方,和我们差了一层,其它孩子到了这个地方,往往凭直觉就知道了该怎么做,而闻森缺的是那份直觉,他非得这么想明白了才行.

还有这几天的一则花絮:闻森自己破天荒地开始吃糖!尽管只吃一种,就是上次隔壁老太给闻莺的十几个巧克力豆豆,闻莺不太喜欢,就拉在了桌上,没想到闻森自己去尝了尝,就一直吃了起来,每天吃上一两颗的,都快十一年了,从没有软硬兼施地能让他尝一口各种各样的糖果,却在现在也不知道什么原因,他自己就吃了起来,我们家里一项不平等政策:闻莺被严格控制糖果和冰淇淋,一般是一星期才能吃一次,除非有很特别特别的奖励;但是我们早就公开宣布,只要闻森肯尝一尝任何糖果或冰淇淋,他要吃多少就能得到多少.闻莺对这样的不平等没意见,因为她知道闻森永远不会吃这些甜食,但是现在突然发生了对我们来说的一个"巨变".

那么这巨变的风险在那里呢?闻莺已经有两颗蛀牙了,而闻森的牙好好的,那么风险在于闻森迟早也会有蛀牙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106#
 楼主| 发表于 2010-11-30 01:35:55 | 只看该作者

re:"一百分难买一教训"很长时间...

"一百分难买一教训"


很长时间没来说说闻莺的事了,抽今天有空突击一下:


前段时间闻莺小姐做了件事让我很高兴,她们班新来了位中国同学,英语几乎不会,或者说在国内学了英语,但是到了真实的英语环境里一开始肯定还是象个哑巴和聋子,听不懂和说不出,所以她老师就来征求小朋友的帮助了,问那位可以给新同学当当翻译,结果是班里的另一个女生克英举手了,克英是个好孩子,中文尤其讲得很好,家里是辛辛苦苦地开外卖店的,但是孩子很懂事很有出息,这就是那些福建移民们最好的梦想了.

我们听了这个故事后就问闻莺你怎么不举手呢?她辩解说那时她上了厠所,再说克英的中文本来就比她好,但是接下来的科学课老师再征求帮忙时,她就举了手,我听了很高兴,终于她被我们赶鸭子上架一样逼着上了两年的中文学校,到了今天才算是真正地派上了点用场.我说这样吧,我也不来奖励了,我就和你握握手吧,象个大人一样,这确实是最让我高兴和自豪的事情了.

小女生成长就象雨后的春笋,一夜不见窜高了一截,昨天不知道怎么地我老婆讲到了孩子一到青春期就不会再听家长的话了,闻莺急忙表态说自己决不会的,还把矛头转移,说真要是到青春期,那闻森比她大两岁,你也得先对付着闻森吧.我说本来女生就比男生要早到青春期,这不光是年龄的因素,还有心理的因素,闻森不是省油的灯,你也不会是省油的灯,谁更费油还难说呢.

兄妹俩相互较劲了这么多年了,也就是这一两年来终于开始和谐了.闻森过去总是机械地做着"哥哥"的样子,比如如果他妹妹需要什么而我们不同意的话,闻森就会过来帮腔,但是那只是做了姿态而已,因为没碰到闻森的切身利益,而现在,如果闻莺想玩闻森的玩具或游戏的时候,闻森越来越有协商的空间了.毕竟是孩子们越来越大了,心理总会或早或迟地成熟的,但这也是我们的一贯方针起的主要效果,我们家的决定必须是大家一致同意的,尤其是他们兄妹俩必须达成妥协,否则我们不会偏袒某一方的.

但是对于象闻森那样的表面上真看不出来有什么的异常,但是如果你一密切接触就会发现问题层出不穷的孩子,怎么把他放在一个合适的地位,这对他妹妹确实是一个难题,连我们自己也没有一个明确的思想.我想既然我们也不知道怎么办,就让他们兄妹俩在斗争中成长吧,只要我们把握着公平以及实际的大方向就行了.如果闻森是一个很明显的低功能的孩子,那么从小这兄妹俩之间的关系肯定就明确了,妹妹不光要学会忍让,还得从小学会照顾哥哥,但是如果是闻森这个样子,很难说服小时候的闻莺她哥哥是有"病"的,直到她长大了一些后,我们才给她解释了闻森的状况以及特殊学校的事情,这才让她终于明白了为什么她会有这么一个难处的哥哥,这帮她解决了许多的疑惑,或许我们早就应该这么对她解释,但是那时候不知道怎么办,也就是看着自己和他们一起从实践中摸索了.

我想最好的结局就是:闻森以自己的方式成长着,无论是好是坏;闻莺以自己的轨迹成长着,我们也没必要去期望她一定要出类拔萃.但是我们一定是要一起成长的,而这个所谓"一起成长",对于典型的美国孩子来说,必然终止于青春期,到了女孩十七八岁的时候,她可能连旅游都不想和家人去了.本来我们知道她是有点美术天赋的,尤其是色彩感觉非常好,在学校里给一些作业涂了色,拿回来一看同样的花啊草啊,她涂的色彩就非常悦目,我们挑了两幅装了镜框,一幅上次回国送了她外公做寿礼,一幅我们挂在了她房间.我们是非常希望她能够去正式地学学美术,老师也给她找过,但是她不愿意学,尤其是看着别人枯坐一室画素描更是望而却步,我们觉得她不去发挥自己的天赋很是可惜,但是也没有去逼她,反而是这学期她自己挑了一个课外活动是烹饪课,又是她一年级那个她最喜欢的老师带了课,所以她欢天喜地地去了,我们还等着那一天她能带回来她自己烤的小点心呢.

但是毕竟她心中是有遗憾的,也是前不久,那天好象是她妈妈回家时地铁坏了,我和闻森去接闻莺回家,正好我们隔壁的赛莉也被她爸爸接了回家,我们就一起边说边走,她爸爸说他们刚有了一个小女儿,才两星期,我就问赛莉是不是喜欢有了一个小妹妹可以一起玩啊,有提起了闻莺过去也很想有一个姐姐能和她一起玩,这时闻莺很快地接了一句:"但我不要一个上特教学校的姐姐".我一听,立即制止了她,但是也没有再说下去,反而闻森没听清楚,一个劲地问怎么回事,我把话题岔了过去.我能理解她的心情,但是不容许这话说出来伤害了闻森.

也是这个学期,闻莺有了第一次的考试失败,一次是数学考试,考了六十几分,一次是科学课考试,据说更糟,连分数我也没去问.她妈妈有点慌了,因为从没想到这个鬼精灵的女儿还会考试出问题,就拿出了威风,买了一堆课外辅导作业,每天加码,严词历色,所以母女俩开始口角愈演愈烈,我劝她妈妈,真是没必要为了这个而和女儿对着干的,你要想想,我们这个女儿是将来肯定翅膀一硬就飞走的,如果你不和她在这个时候关系搞好的,等到了青春期,她根本不会吃你这一套了,那时候你请都请不回来,何必现在就开始对着干呢.我们家两个孩子,估计闻莺是翅膀一硬就会走的,而闻森翅膀即使硬了,还会留在我们身边或者是留在我们附近的,所以她应该是对闻莺要宽容些,对闻森却可以严格些,而不是现在她做得恰恰相反.

基本上闻莺的教育上是她妈妈做主,我识相能不说就不说,否则每次两人就吵架,我等她妈妈来商量,就把自己的看法说出来,我的看法是我也看了她上次失败的数学考卷了,那次的失分主要是她审题不清,所以一大段题目一分没得,这就是审题的问题了,这不是你多做练习就能补上来的,至于科学课,据说是她听不大懂,所以我就把以后对她科学课的辅导揽了过来,再加一个写作辅导.

上次的家长会我也去了,和老师见面时,她妈妈问老师闻莺这两次考试没考好,是不是需要一些特别的辅导,我就趁机把我的看法说了出来,我说就数学考试而言,那是她审题的问题,也是她做作业或是考试十太急急忙忙急于于早点完成的原因造成的,而她之所以老是急急忙忙,一个原因是她的功课太多了,除了学校作业,还有家里布置的课外读物,所以她就急着想完成,老师同意,说这确实是一个原因,闻莺不是不懂,而是一时间没仔细,所以真的不用去补课外作业的.

老师说,那次她看到了闻莺拿回了考卷,看到了分数后,自己惊得连下巴也差点掉了,她相信这次肯定是给了闻莺一个大教训,下次她肯定会仔细审题的.过去我老听说我老婆对这个老师不大满意,说她不怎么管作业,但是我这一次见了面,我觉得这老师是大事不糊涂的.她的看法我非常赞同,我也得把这个思想在我们家里发扬光大:"考试考砸了得个大教训,要比考个一百分更有益."

再说,有了那次谈话后,我老婆的看法终于有所改变,把课外作业能削就削了,能给笑脸就给了笑脸了,能让她玩就让她玩了.终于母女俩又和谐了,从上次我们对闻森考试考砸了的经历,到了这次对闻莺考试考砸的经历,我们,大人和孩子,都学到了很多考卷外的很多东西,这些东西比分数要宝贵得多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107#
发表于 2010-11-30 13:03:07 | 只看该作者

re:[QUOTE][B]下面引用由[U]bi...

下面引用由[U]binfeng2000[/U]发表的内容:

再说,有了那次谈话后,我老婆的看法终于有所改变,把课外作业能削就削了,能给笑脸就给了笑脸了,能让她玩就让她玩了.终于母女俩又和谐了,从上次我们对闻森考试考砸了的经历,到了这次对闻莺考试考砸的经历,我们,大人和孩子,都学到了很多考卷外的很多东西,这些东西比分数要宝贵得多了..


楼主事后的生花妙笔对我们来说太有用了,真可谓字字珠玑啊!好爸爸继续坚持啊!这么多粉丝在等待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108#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 07:10:39 | 只看该作者

re:"瘾" 有一次在RDI的讲座...

"瘾"


有一次在RDI的讲座之后,Dr.G,我称他为"顾思定",和他爱人雪莉医生分别和大家交谈,雪莉医生也是心理科医生,也是RDI的共同创造者,但是行事低调,象个平常家的老外婆.那天不知道是谁提起了孩子玩电子游戏上瘾的事情,雪莉医生就说了,以她的经验和很多同行的看法,孩子们对这些电子产品能上瘾,而且这个瘾头和上那些物质瘾癖,如醺酒吸毒等等,在心理程度上是一致的,所以她是倡导把电子产品上瘾提高到和"物质滥用"(substance abuse)一样的高度.

我好几年前就记住了这段话,我知道有朝一日我们家里也会出现这个问题的,尽管我过去一直没在家里买过任何的电子游戏,但是真需要的时候我也不会拒绝,因为这些如果是洪水猛兽的话,那本来我们就是挡不住的,就象是性知识也好,行为问题也好,还有现在这个游戏上瘾也好,这些事情总有一天会面临到闻森身上,但是越早越好,因为他现在的这个年龄我们还有机会可以控制住他,等他到了十七八以后,我们很难说服他,也很难控制他了.

我觉得前段时间给他们兄妹俩买了iPOD,DSi这些电子玩艺儿并没有错,对于闻莺影响不大,但是对于闻森可就一下子就上瘾了,整天惦记着玩游戏,一玩就停不下来,每次需要从虎口夺牙让他把游戏停下来.当初给他买DSI,一个主要的原因是那时候他精神焦虑,我们迫切需要有些东西有足够的吸引力来让他分散注意力,这是一时之急需,而且我也觉得平时他闲下来时,多是以那些重复的熟悉的不费精力的刻板内容来自娱自乐,让他玩玩电子游戏也不失为一个刺激,事实上还有另一方面,他们兄妹俩也以游戏为新的纽带,彼此亲密了很多.

这就是一个引虎上山,帮闻森把妖怪给吓退了;但是另一方面也是引狼入室,这就是上瘾的问题了,闻森对这个上瘾我一点不奇怪,因为他的兴趣太狭窄了,好不容易有了一个他既顺手又能驾驭的事情,他当然就会一根筋地不肯放手了.这其实和他的很多刻板行为一样,客观上是他的能力造成的他的狭窄.就象是上一次我们来讨论这个电子游戏已经让闻森上瘾的问题时,闻莺插嘴说,那我上瘾了没有?我说没有,因为你还有其他很多的事情会吸引你的注意力,你一做完功课就急着要看那些迪斯尼频道里的少女连续剧,要么就是和我看"动物世界",如果没有可看的,你要么玩电子游戏,要么听歌,要么玩娃娃,你有很多兴趣,所以不会只对一样东西上瘾的,而闻森的根源恰恰在这里.

我想我是早已对此有心理准备的,所以来了我也不怕,对付上瘾就跟对付刻板一样,我不可能去杜绝它,也不可能一声令下挥刀自断,我能做的是限制它,给闻森设立很多的"边界条件",在这个情况下你可以玩,在那个情况下你就不可以玩,这里最早的限制是在学校里不能玩,这个他第一天就去问清楚了,但是他找到了缺口就是在校车上是可以玩的,他只要跨进校门关掉就行了.我上次再利用了他差一点丢掉的事实,建议他不要带去学校了,这样就把线划在学校外面了,至少砍掉了在校车上连续玩差不多两小时的时间.上次感恩节出门去玩,闻森立即提出是不是不是容许在途中车上玩,这个我同意了.还有一个限制是我们当初答应买游戏机时候立的规矩,不能连续玩一个小时以上,所以这个规矩再拿出来强调,给他们一个限制.

我的观点是我们是不可能彻底地摈弃这些电子诱惑的,即使是小时候被我们运用家长权威,强力抵制在外,那样的孩子长大后就对这样的诱惑没有从小培养锻炼的抵抗力的,如果他们在青春期或成年后再上瘾,至少对我们家长来说那就真是束手无策望天兴叹了.所以不如现在就让问题出现在台面上,我们可以来面对.重要的应该不是把诱惑拒之门外,重要的应该是培养我们以及孩子们有自我约束的能力,现在我们是软硬兼施地强加于他们,希望有一天他们能学会自我制约.这也叫"自知之明"吧.

上个星期用了"风险"的事例来说服他不要把电子游戏机带学校里去,他说得好好的,但是到了这星期等他上学时,他又反悔了,趁着早上只有他妈妈一个人,又在纠缠要带游戏机去,星期一被他妈妈挡了回去,今天早上越演越烈,他妈妈没办法打了电话给我,我说如果拗不过他就给了他,我等他回来再来处理.

怎么再来说服他,我有主意,昨天我看DSI的说明书,上面提到了可能造成的风险,第一讲到的是引起"颠痫"的可能性,我那时让闻森过来看,没想到他说他知道可能性是千分之四,我知道这个天生的负面思维者,早已经把说明书里关于危害性的部分看过了,就象他一定会去看药瓶上或是产品说明书里的"警告"栏一样,我们谈了一下颠痫是什么,有那些人得这种病,有多少人得这种病,但是我觉得这千分之四的数字对闻森好象没有吓阻力量,所以今天他又在那里想钻他妈妈的空子.

等闻森回来后,我把YOUTUBE里关于"颠痫"的录像节目一一地调了出来,一一地给他看,这图画的震撼力确实是文字语言所不能及的,闻森这就活生生地知道了颠痫的危害了,这足以让他真正地考虑把游戏时间削减的问题,也让他明白我们这样做的目的不是与他为难,而是真的为他的健康考虑,我对他说;我们既要让你得到游戏的快乐,也要保障你身体和精神的健康.

但是我又不想把事情夸大化,尤其是闻森这样的思维风格,因为他马上就在担心他自己是不是会得颠痫?究竟玩了多长时间的游戏会有可能得颠痫?我们家里有没有人得这个?我认识的人有没有这个?怎么知道我的大脑里会有没有潜伏的颠痫?如果我睡着时得了颠痫怎么办?如果我只是看书看电视玩玩具也会得颠痫?

我既想让他明白这个颠痫的风险,但是也不想让他过度担忧,所以我得非常小心地咬文嚼字,该严肃的时候严肃,该放松的时候放松,今天和他再一次敲定了,以后还是不拿游戏机去学校了,等妈妈回来大家再一次当面讲清楚,免得这家伙背后搞鬼,而且我们还是得遵守不能连续玩一小时的游戏机的规矩,刚才让他玩了一小时,时间到了就通知他停了下来,闻森说我真的有点头晕了,这难道会是颠痫吗?会有麻烦吗?我笑笑说,当然没事的,我们今天还等着去吃你的生日晚宴呢.


P.S  在吃饭时,闻森提出来因为星期五下午是自由活动时间,学校是容许他们玩电子游戏的,那是不是他可以在星期五带去学校,而星期一到星期四就不带了,我说这是一个很合理的理由,我们就同意了.他是他用自己的正当理由给自己的边界往自己那里挪了一挪,这就是他应该学会的协商本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109#
发表于 2010-12-1 07:27:00 | 只看该作者

re:生日快乐!

生日快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110#
发表于 2010-12-1 07:57:17 | 只看该作者

re:哈哈,就是这样往负性的极端走去。单纯...

哈哈,就是这样往负性的极端走去。
单纯得可爱。

闻森,生日快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111#
发表于 2010-12-1 08:26:21 | 只看该作者

re:闻森,生日快乐!今天要为爸爸妈妈做一...

闻森,生日快乐!
今天要为爸爸妈妈做一件让他们快乐的事情哦!因为是父母给了你生命,用心的把你养大。有好爸爸好妈妈是一件多么值得感恩的事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112#
发表于 2010-12-1 08:40:14 | 只看该作者

re:祝福小男子汉生日快乐!成长快乐!...

祝福小男子汉生日快乐!
成长快乐!
健康快乐每一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113#
发表于 2010-12-1 08:47:41 | 只看该作者

re:生日快乐! 闻森那么喜欢电子产品,玮...

生日快乐!
闻森那么喜欢电子产品,玮玮甚至比他还要更厉害些,对玮来说任何的电子产品,对他的喜引力都超出了我们的想像。
他可以不吃饭、不睡觉地疯玩、疯看那些电子产品。
以前每次让他停下来,他都会闹情绪,都像是发生一场可怕的战争。
所以每次都很后悔答应了他玩这个。
后来我只好用替代的办法,即让他停下来玩电子产品,然后答应他另一个他喜欢的活动。
渐渐随着要求停下来的次数不断增多,他似乎已经能够接受停下来的要求。
现在只要跟他讲明玩到什么时间停一来,一般他都能够接受,没有再像以前那么抗拒。
现在甚至都不需要提前跟他预约或者提示。

现在我一般将他喜欢玩的电子产品,当成完成某项任务的强化物,答应他完成任务可以玩几分钟电子产品。
我发现,给他玩一个小时和玩五分钟的效果是一样的,可能在他还没有时间的观念。只要告诉他时钟的针指到哪里就停下来。
到时间,他一般都会自觉接受停下来的要求。如果他还不想停下来,可以跟他一起去看一下时钟,他一般都会接受要求。

对于玩电子产品,现在也是很节制,轻易不会让他玩,尽力发展他别的兴趣,比如运动等,所以渐渐他对这些电子产品的兴趣也淡了下来,他甚至几个周都没有玩电脑了。
现在有时候我自己玩电脑的时候,他也不像以前那样跟我争抢,这在以前是不敢想像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114#
发表于 2010-12-1 08:52:41 | 只看该作者

re:我总是错过别人的生日。这次可赶上了,闻森...

我总是错过别人的生日。这次可赶上了,闻森同学生日快乐!吃好喝好,长个子、穿新衣,烦恼全都一边去!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115#
发表于 2010-12-1 08:59:42 | 只看该作者

re:呵呵,总是错过别人的生日,米兔米兔!...

呵呵,总是错过别人的生日,米兔米兔!

生日快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116#
发表于 2010-12-1 10:57:43 | 只看该作者

re:闻森,生日快乐!但愿没有错过哦!

闻森,生日快乐!但愿没有错过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117#
发表于 2010-12-1 12:28:47 | 只看该作者

re:祝闻森生日快乐!

祝闻森生日快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118#
发表于 2010-12-1 12:47:45 | 只看该作者

re:记得去年这时候,我就追问过f版,闻森到底...

记得去年这时候,我就追问过f版,闻森到底是11月30号还是12月1号的生日,因为时差嘛,我根据老大的发帖时间、字里行间的意思还仔细推敲了一下。呵呵。过得真快啊!

闻森,武阿姨祝你生日快乐!你在一束“鲜艳的绢花”旁的照片,真得很阳光!希望你一直都开开心心,快快乐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119#
发表于 2010-12-1 12:55:35 | 只看该作者

re:[QUOTE][B]下面引用由[U]bi...

下面引用由[U]binfeng2000[/U]发表的内容:

"一百分难买一教训"


很长时间没来说说闻莺的事了,抽今天有空突击一下:


前段时间闻莺小姐做了件事让我很高兴,她们班新来了位中国同学,英语几乎不会,或者说在国内学了英语,但是到了真实...

说实话,我最喜欢看你写莺莺了。女儿翅膀硬了就飞走,故对莺莺和谐宽容对闻森严厉的观点,深得我心。f大哥,真得希望有时间能和嫂子八一八女儿的教育问题,方便的话,悄我一个嫂子的mai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120#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 12:57:00 | 只看该作者

re:是11月30号,当地时间。

是11月30号,当地时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以琳自闭症论坛

GMT+8, 2024-6-2 21:33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