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琳自闭症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请写明注册原因,12小时内通过审核)
楼主: 方静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以琳教学活动

[复制链接]
681#
发表于 2010-5-28 17:52:15 | 只看该作者

re:[QUOTE][B]下面引用由[U]日进...

下面引用由[U]日进月步[/U]发表的内容:

  
方姐不用嫉妒她,美妈比你家“小钻石”大不了几岁。
美妈还嫉妒我家格格呢,每次见了都想咬我们。


敢举报我?
下次见了,我可真咬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82#
发表于 2010-5-28 18:11:36 | 只看该作者

怎样教“什么样”

问题:怎样教“什么样”,比如说,怎样回答“他拿的是一个什么样的球?”

回答:

关于“什么样”的问题。

如果把问题答案按照词汇难度分类的话,“什么样”,“怎么样”,“为什么”之类的问题,难度在“谁”,“是什么”,“干什么”,“什么地方”之类的问题之上,可以称得是问题中的高级级别。因为,毕竟,“谁”--对应人,“是什么”--对应物,“干什么”--对应动作,“什么地方”--对应方位。还是有章可循的。但是,“什么样”对应的是特点,“怎么样”对应的是过程,“为什么”对应的是原因,这个一方面需要项目设计巧妙,另一方面,孩子必须要有悟性。就拿以上的句子为例,“什么样”包括了颜色,大小和一个抽象形容词,那么你怎么教?如果孩子会问问题的话,问:“什么样”是什么东西?那你说什么呢?是颜色,大小,多少,软硬,高矮,胖瘦。。。都是,又都不是。

所以,如果做情景教学的话,可以选三个人,每人发一个球,什么都一样,只有颜色不同,这个时候问“什么样”的问题,提示颜色的不同,然后可以换一人一个不同性质的球(比如:足球,篮球,乒乓球),不同质地的球(比如:木头的,布的,塑料的)。。。到孩子能够说出来“什么样”的时候,表示他已经理解“什么样”是个属性的概念而不是其他。然后,再加入第二个属性,完成后,加入第三个。。。随着属性的增加,不断加强的概念是让孩子明白,当被问到“什么样”的时候,尽量要做的是要找同一类东西的不同特点,是一个找特点的过程。把这个过程掌握后,如果孩子理解力可以的话,反方向再来。问“什么样”的时候帮他找一样的特点,比如说,“和你的一样颜色的”,“和弟弟一样高的”.。。。

这个教学过程需要根据孩子的水平和理解力循序渐进,不能操之过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83#
发表于 2010-5-28 18:11:36 | 只看该作者

re:[QUOTE][B]下面引用由[U]冲灵...

下面引用由[U]冲灵剑[/U]发表的内容:


个人观点,不大同意你说的做法,包括给乐乐开小灶,提前告诉他答案。因为,到了真刀真枪的时候,没有人会提前给他答案,还是有孩子会坐到熹儿旁边。你现在照顾他一回,只管一时,以后这个毛病还在。还是得让他们...



谢谢剑侠的建议,我要移到自家菜地里好好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84#
发表于 2010-5-29 07:03:42 | 只看该作者

re:冲灵剑:最近写了很多,有得罪方老师的...

冲灵剑:
最近写了很多,有得罪方老师的地方,请以琳的老师和家长多多原谅。
挂剑走人。

小柯妈在这里向剑大侠赔个不是,不当之处敬请量解。你可千万不能挂剑走人,你是我们以琳家长的知心朋友,高参。这几天光看你的贴,自家地都不种了,你的见意对我们家长来说就是及时雨,你后还要向你多多请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发表于 2010-5-29 07:22:56 | 只看该作者

re:实在抱歉,我全删了。方老师应该有合集。

实在抱歉,我全删了。方老师应该有合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86#
发表于 2010-5-29 09:17:26 | 只看该作者

re:真的是一个传说啊,来无影去无踪,留下...

  真的是一个传说啊,来无影去无踪,留下无数人的牵念......
  还望剑侠踏遍大好河山,潇洒过后,还能常回来看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87#
发表于 2010-5-29 18:43:34 | 只看该作者

re:今天和许多老师一起在教室1参加了有关一组...

今天和许多老师一起在教室1参加了有关一组课题的培训。主要的目标就是通过大家的力量去完善课题,集思广益,让每个课题更加的完整并且有更好的延伸。在此记录买卖关系的这个课题,主要步骤如下:

一.钱的认知
1.认知1元,5元,10元等面值。
2.认识钱与钱的关系。例如,2个1元是2元,5个1元是5元,2个5元是10元。
3.认识钱的大小。例如,10元>5元>1元。10元的比1元的贵。1元的比5元的便宜。
4.认识钱的用途。用钱买东西,没有钱就没办法买东西。老师和小朋友一起举例子说一说钱可以买什么,例如,钱可以买薯片,钱可以买帮帮糖等。
二.认知买卖的场所和人物关系
1.场所:超市,菜市场等即“买..去哪里”。例如,买菜要去菜市场,买牛奶要去超市等。
2.人物关系:买与卖的关系。例如,淘宝店的张丽阿姨是卖东西的,而小朋友则是买东西的。
在此,可以用图片的形式练习。例如,图上有个老伯伯在看鱼摊,小朋友要理解老伯伯是卖东西的或者老伯伯是卖鱼的。图上有个阿姨在超市里买苹果,小朋友要理解阿姨是买水果的等。
三.买卖的想法解读
1.买东西的人要说什么(即小朋友自己要说什么):“我要买…”和“…多少钱”
2.卖东西的人要说什么(即售货员要说什么):“你想要什么”“这个…元”
注意:要先学会自己说的话,然后再去学习他人要说的话。在这个环节要多做练习,为真正进行买卖的时候做好充分的准备。开始的时候,老师可以将小朋友要买的东西以及要说的每一句话写在黑板上作为提示,让小朋友按照步骤去说。在小朋友熟练之后,可以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练习,例如,宝宝要去买好多鱼,看到张丽阿姨要说什么?宝宝要去买呀土豆,看到张丽阿姨要说什么?等等。
四.情景练习
老师先示范,再让小朋友扮演,在此练习中主要介绍的是购买一种物品。
1.不给小朋友钱,让其去买东西。
要让小朋友通过亲身经历明白,没有钱是买不到东西的,买东西要给钱。
2.给小朋友固定的钱,让其去买东西。
先设定一个固定的物品和固定的价格进行买卖练习。在这个过程中主要练习小朋友与售货员的对话,对于钱的多少、大小等方面先不做考虑。
3.给小朋友较多的钱,让其去买东西。
在买的过程中,小朋友要根据售货员的要求找到相应的钱数,并且完整熟练的与售货员对话,并最终成功的买到物品。
4.购买多种物品以及物品贵贱、讲价等知识的运用和理解。
五.看卡片讲故事:小兔子去超市买糖
小兔子想要吃糖,小兔子到了超市对猫老板说:“我要买糖,糖多少钱?”猫老板回答说:“1元。”小兔子从口袋里面拿出1元钱给猫老板,猫老板给小兔子糖。小兔子花1元钱买到了糖。
老师可以通过提问,让小朋友对买卖关系以及相关联的钱、场所、人物有更确切的理解。例如,小兔子想要买什么?小兔子去哪里买的?糖多少钱?谁是买东西的,谁是卖东西的?等。最后老师可以和小朋友一起对故事作出总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88#
发表于 2010-5-29 18:52:43 | 只看该作者

re:今天去了青岛人民大会堂,观看了...

     今天去了青岛人民大会堂,观看了青岛话剧院的益演演出的《三只小猪》。偌大的人民大会堂座无虚席,满满的都是可爱的孩子们、家长、老师。有我们以琳的孩子,也有青岛市福利院的孩子。是“六一”这个只属于孩子的节日将可爱的天使们聚在了一起。演出非常精彩,简简单单的故事,他们足足演了一个小时。内容充实有趣,不时惹得全场的观众哈哈大笑,拍手叫好。
     演出中间还有和孩子们的互动,只见小猪仔和狼一个健步冲到台下,向着观众席跑来,这真是做到了演员和观众零距离的接触。孩子们个个都是亢奋起来,有的干脆让妈妈抱着,希望视野能宽广点。
     演员们初夏季节穿着厚厚的演出服,在舞台上又蹦又跳,我开玩笑的和旁边的同事说:“他们这都豁出老命了,一场演出下来还不得瘦个4,5斤。”
     事实上我们都被他们这种精神所感动,我想咱们的孩子和家长也能感受到社会给予我们的爱和关心。
     演出圆满结束了。全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演出太精彩了。
     回家的路上我一直在想,我们的孩子也许有很大一部分情节是看不懂的,但是他们被热情的演出所吸引,目不转睛,他们开心,快乐,这是“六一”儿童节给孩子们最好的礼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89#
发表于 2010-5-29 19:12:56 | 只看该作者

re:剑大侠怎么把这么好的材料都删了呢?我想您...

剑大侠怎么把这么好的材料都删了呢?我想您这么做肯定有自己的苦衷,就像方老师说的一样。不过真是太可惜了,早知道看完以后就应该复制下来,可以经常温故而知新。呵呵。不管怎样,还是要谢谢剑大侠舍弃了自己的休息时间,带给我们这么多重量级的材料,希望经常回来,给我们指点迷津。说句真心话“有您真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90#
发表于 2010-5-29 23:56:19 | 只看该作者

re:今天参加了刘老师和隨老师组织的电脑课培训...

今天参加了刘老师和隨老师组织的电脑课培训,学到了,感受到石磊老师对孩子的爱心,一节课下来的淡定温和,真的很感染人,也值得我们去学习,马焕业老师和孩子中途的音乐互动也真的很棒!一直教一二组的电脑,从来没有涉及三四五组的课题,听了刘夏老师,胡亚群等老老师们的传授的经验和课题,真的学到很多很多,学到很多新的方法,最后,刘老师给我们看了徐蕾老师和赵向东老师给孩子们上课的录像,徐老师的课堂上,融入孩子相互间互动合作,竞争,认知都很棒,赵老师给孩子课题的讲解非常详细。我们新老师真的应多多学习,老师们真的很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91#
发表于 2010-5-30 08:26:32 | 只看该作者

re:周六参加电脑组的培训,看到了新老...

    周六参加电脑组的培训,看到了新老师的上课,课前准备是很充分的,可见新老师是很用心的来教孩子,他们上课的眼神、热情、和温和的语气都很受孩子和家长们的喜爱,但他们的教学经验还是不够,特别在课题的把握,内容的难易程度,孩子的掌握程度以及教学中的辅助技巧等方面都需要平日的学习、摸索和揣摩,只有这样教学经验也就积累得多了。以琳的老教师都是这样过来的,只有付出才有回报。经验的积累就是我们的财富!我们一起加油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92#
发表于 2010-5-30 08:42:48 | 只看该作者

re:看了上面的帖子,大家各有收获啊。...

   看了上面的帖子,大家各有收获啊。
   昨天,我们数学组在刘大组长的带领下,组织去北宅摘樱桃了,其中的乐趣,大家的合作团结及樱桃的甜蜜就省提了,过段时间可能会看到我们的照片。
   我想说的是,孩子如果参加这样的实践活动,除了感觉其中乐趣外,会同时学到很多东西。
   如:知道了樱桃原来是这样长在树上的、怎样的樱桃是酸的,怎样的樱桃是甜的(通过品尝总结)。
     还会发现,树的顶端的樱桃又红又大、吃樱桃时为防止拉肚子,在吃时,要吞咽几个樱桃核(当地居民的忠告)、如何摘樱桃(用手指向旁边斜掰或掐)、
     临走时,所摘的樱桃不能随便带走,要称重后付钱带走(最好跟师傅讲讲价,便宜一些,我们讲到了20元3斤)等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93#
发表于 2010-5-30 08:48:59 | 只看该作者

re:对孩子来说,也算是别开生面的一...

     对孩子来说,也算是别开生面的一堂情景课。
     当然,还要声明一下,本来出去是玩的,可别拿出上课教孩子学习的架势,搞不好,孩子会不开心,你也很郁闷。
     我所说的是让孩子多动手、多品味、多观察等,家长在旁边做引导、告诉和回答即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94#
发表于 2010-5-30 12:40:03 | 只看该作者

re:周六给四(2)C的小朋友上了一节电脑公开...

周六给四(2)C的小朋友上了一节电脑公开课
上课内容:1.听歌  小花狗
           2.游戏  找小狗 听小狗怎样叫
           3.看ABA图片中的小狗图片 听动物音效中小狗的声音 (让小朋友们把游戏中的卡通形象和象声词落实到真实的图片和声音中去)
           4.听歌  王老先生有块地 (继续强调小狗汪汪叫)
           5.游戏  找蝴蝶(追视)
           6.听歌  幸福拍手歌(模仿)
           7.游戏  点泡泡(练习点鼠标)
           8.听歌  虫儿飞
    我的课程设计思路是:这节课的重点放在认识小狗上,通过游戏、图片、音效、儿歌来给小朋友们介绍和强化小狗的形象和声音;另外还安排了两个小游戏,一个训练孩子的追视能力,一个让孩子练习点鼠标;每个游戏之间安排一首歌来让孩子们休息放松一下
    上完课之后老师们给了我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1.对小狗的认知可以先看洪恩宝宝中介绍小狗的动画,再看图片、听声音,最后玩游戏作为类化
           2.四(2)组的小朋友可以多做一些模仿,可以多利用软件中的动作图片让小朋友们做模仿
           3.较有趣味的游戏(如点泡泡)可以放在前面做,吸引孩子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4.多给孩子表达的机会并且多变换一些问问题的方式,如:玩什么游戏了?玩的是——、小狗怎么叫?汪汪叫得是什么?
           5.多关注一下还没有玩游戏的小朋友,比如说“看谁坐得最好,下一个就找谁来玩游戏”来约束一下孩子的行为
           6.刚开始上课听歌时最好不做模仿,可以更好的平复孩子们的情绪;听歌做模仿时关掉画面,让孩子的注意力集中在老师的动作上
             做模仿的时候可以带领孩子们站起来活动,增加一些与孩子们的互动,活跃课堂气氛,也让孩子们保持在一个较为活跃的状态
           7.选择玩游戏的孩子时多换一些方式,如:叫名字、老师指谁谁就来玩、老师看谁谁就上来玩、举手等
           8.上课的节奏可以再慢一些,游戏和儿歌的数量可以再少一些,这样可以多给一些时间在课程的侧重点上,便于孩子的理解和记忆
     通过这次培训自己的收获真是很多,看到了自己上课的不足之处,知道了改正的方法,还记下了许多老师上课的宝贵经验,对今后上电脑课信心增加了不少,谢谢各位老师
     另外还要特别感谢一下我们四(2)C的小朋友们,之前还很担心换了上课时间小朋友们会不适应 结果四个小朋友全都表现的相当出色 WJX每次都积极举手 ZCL还是那么喜欢yeah DZ完成任务后还是那么开心 年纪最小的LHX依然坚持走乖乖路线 孩子们的从容让原本很紧张的我也平静了不少  孩子们的可爱表现也让课堂气氛更加融洽  谢谢小朋友们 谢谢家长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95#
发表于 2010-5-30 13:58:38 | 只看该作者

re:...

                                                              有关听觉训练的课题
1,听觉与词语群记忆相结合
如:西瓜 桃子 大象  飞机
指令:你听到了什么?(我说了什么?)
原则:由少到多,由简到难
拓展:
a、—我有没有说西瓜?我说桃子了吗?
   —说(西瓜/桃子)了。
b、—我有没有说牛奶?我说香蕉了吗?  
   —没有说(牛奶/ 香蕉)。
c、—我说的西瓜(桃子/大象/飞机)是什么类的?
d、—我有没有说水果(动物/交通工具)?说了什么水果(动物/交通工具)?
e、—我说的水果里有绿色的吗?还有什么颜色的?
f、—我说的水果里有小猴子爱吃的吗?是什么?
目的:为理解句子成分提取信息打基础。


2、听觉与数字串记忆相结合
   如:5  8  2  4  9  1
指令:听听老师说了哪些数字?
原则:由少到多,循序渐进递增,语速语调也可适当调整。
拓展:可参考上面听觉与词语群记忆相结合的内容。另外,可以与单双数这一知识点相结合,借鉴上面与类别结合的实例。


3、仿说句子——逐渐添加句子成分
如:我有苹果。
    我有一个苹果。
        我有一个红红的苹果。
        我有一个又红又大的苹果。
原则:语调可在所添加的句子成分上有所侧重。


4、颠倒所听词语、数字、简单句子的顺序
(1)        牙刷——刷牙  哈密瓜——瓜密哈  公共汽车——车汽共公 亡羊补牢——牢补羊亡
(2)        1  8  4  6——6  4  8  1         7  5  8  3  2  1——1  2  3  8  5  7
(3)        我爱妈妈——妈妈爱我   梨是水果——果水是梨
注意:颠倒顺序这项练习对孩子的听觉记忆是个挑战,突破这一项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改善孩子的听觉能力。但是,一定要适可而止,不能强度太大,更不可频率过高,以防孩子进入一味反说所听内容而不是提取信息理解所听内容的怪圈。


5、听觉与数量相结合
(1)        孩子在不看的情况下,感知声音的数量,如:拍了几下手/桌子。节奏上可由一
般节奏到有变化的节奏,也可以加干扰,如跺脚。
(2)        物品数量。听有几个苹果:a 、苹果 苹果 西瓜  b、苹果 西瓜 苹果 草莓
(3)        类别数量。听有几个动物:a 、大象 小鸭 火龙果b、小狗 小鸭  火车 松鼠
(4)        形状数量。听有几个三角形:a 、红色三角形  蓝色圆形  绿色三角形
(5)        听有几个男的/女的:叔叔  阿姨  弟弟  妹妹(哪几个)
(6)        有几个会飞的:蜻蜓 小鸟 青蛙 蝴蝶
(7)        听有几个数字:a 、5  4  3  7       b、5  8  1  6  7  3
(8)        侧重某个数字,如:听有几个3:3  4  5  6  3,还可以转换指令:听重复了几:7  1  7  4  7


6、设定范围,听漏数了几
(1)从1到6:1 2 3 5 6,漏数了几(没有数几)?
(2)从6到10:6  8  9  10,没有数几?
(3)从1 到10:1  2   4  5  6  7  9  10,没有数几和几?  
    (4)2  8  1  3  7  4 ——2  8  3  7  4,漏了几?


7、哪个不是一类的:飞机  轮船 苹果,让孩子完整表达:苹果不是一类的。也可以让孩子进一步去表达,为什么苹果不是一类的。在处理信息的同时,也巩固了孩子对因果关系及类别的理解与应用。


8、听觉与替代相结合
(1)类别与动作:听到水果就拍拍头,动物——跺脚,交通工具——拍桌子
(2)类别与语言表达:听到水果就说,“今天天气不错”,动物——“我喜欢和小朋友一起玩”,“交通工具——发脾气是不对的”。
(3)听故事,听到故事中的关键词,如:《龟兔赛跑》中的“乌龟”,就拍拍手。或者,听到“乌龟”就画一个圆,故事听完后看有几个圆,提问,故事中提到了几次小乌龟?这样,与数量也有交集,同时又多了一项练习。


9、听觉与序数相结合
    如:苹果  大象  轮船
(1)        第一个是什么?第二个?第三个?大象是第几个?轮船是不是第一个?
(2)        第一个是什么类的?交通工具是第几个?


10、简单句子的分析与信息反馈,以及小故事的理解与信息处理。
  (1)动物与食物的对应关系:小狗和小猫都爱吃鱼对吗?
  (2)功用:扫把和牙刷哪一个是/不是扫地用的?
  (3)对比性描述:红色三角形和红色圆形/大的蓝色正方形和小的黄色正方形,它们的什么是一样/不一样的?
(4)星期六,张老师去易初莲花买了一包海苔,三个苹果,五支铅笔。请问,你听到了哪些数字?谁去买东西了?张老师还是王老师?去哪买的?什么时候去的?买了什么?几个苹果?有没有买写字用的?张老师喜欢吃什么?
  (5)小狗要请好朋友们到家里做客,它准备了很多好吃的,有鱼、桃子、松果、胡萝卜,请问,他请的好朋友都有谁呢?
  (6)柜子里从上往下放着苹果、香蕉、荔枝、葡萄,分别给爷爷、奶奶、叔叔、姐姐,请问苹果给谁吃了?叔叔吃的什么?黄色的、弯弯的像月牙的水果给谁吃了?最上面的是谁吃的?从上往下第二个给谁吃了?

……

总之,听觉训练与听觉记忆是密不可分的,但又不能单单停留在听觉记忆的层面上,而应该更侧重于听觉理解的练习,听觉理解是在听觉记忆的基础上的,基础打好之后,便进入借助听觉理解提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过程,能用到的课题由浅入深有很多,上面的只是冰山一角,在横向上还可以拓展,往纵向上也可以延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96#
发表于 2010-5-30 16:41:54 | 只看该作者

re:视觉训练的一些方法:1、用手势:老师...

视觉训练的一些方法:
1、用手势:老师伸出手指,然后放下,问孩子看到几?从一个数字到两个数字到三个数字,一步一步的增加难度。一般加到
2、用数字卡片:老师在卡片上写上数字开始的时候可以是两个数字,然后在一个一个的数字加。一般加到6--7个数字就可以了。(老师一开始会一个一个指,以便于孩子记忆。后来老师只是拿着卡片,比较慢的从孩子面前划过去,然后让孩子说看到什么。)
3、用数字卡片:现在把视觉记忆和数的前后结合起来。开始老师先是用手势来进入课题:老师伸出手指,让孩子说老师伸出的数字的后面是几?然后在用数字卡面来说,还是把卡片慢慢的从孩子的面前划过,然后让孩子说数字的后面的那个数字。从两个数字开始一个一个的数字加最多加到四个数字(如果孩子的能力好的话还可以在加)
4、使用动作卡片:
a.老师描述动作卡片上小朋友穿的衣服,老师收走卡片然后问孩子:卡片上小朋友穿的是什么颜色的衣服?
b.让孩子看卡片然后收走,问孩子:卡片上小朋友在干什么? 比如是在搬椅子。再问:搬椅子的小朋友穿什么颜色的衣服?
还有既可以提高孩子的视觉又可以提高孩子的速度:
1、在黑板上画格子,格子多少按照自己孩子的能力来定,可以10个数字也可以20个数字或者30个都行。在格子上随意的写数字,然后让孩子按照顺序找出来。
2、在一张纸上写上很多字母,有大写的有小写的,让孩子找到你所规定要找的。比如:找 a H F o  等
3、在一张格子纸上画一个简笔的小动物,比如青蛙,让孩子看青蛙的腿在哪个格子上,他也要画在那个格子上。
其实还有很多的方法可以训练孩子的视觉,我只是把其中的一点记录了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97#
发表于 2010-5-30 16:54:50 | 只看该作者

re:2010年5月28日电脑组培训 ...

  2010年5月28日电脑组培训  
  有石老师给四2C的孩子上课。我和石老师都教这个组别的孩子,这个组别的孩子年龄较小,认知都不太好,但是整堂电脑课,石老师都把控孩子都特别好,课堂气氛很好,针对孩子设计了很好的课题,而且石老师对孩子的那种爱是可以从他的脸上看到的,我想家长也会很喜欢这样的老师。
  有马老师给四2C的还在上课。因为是周六,所以只来了两个孩子上课,马老师作为一个新老师面对这样的情况,有点紧张,有点不知所措,但是马老师和孩子的互动特别好,孩子家长辅助业很及时和到位。
   我们教4组的孩子,远远不如教一组二组的孩子那么好教,我们要把一个软件分解到最初级的,我们四组的孩子有时候还是用不了,做不会,我们会常常把模仿和跟读作为我们学习的重点,要用心。
  最后我们看了徐老师的电脑课,他给一2A组的小朋友上课,真是太精彩了,徐老师很认真的设置课题,整堂课太有感觉了,羡慕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98#
发表于 2010-5-30 20:06:05 | 只看该作者

re:周六在教室一参加培训,对于钱的使用即买卖...

周六在教室一参加培训,对于钱的使用即买卖,这个课题接触的真不多,看到刘老师在课程的设计和课题介入上都很有自己的想法,也有想过如果自己教这个课题会怎样一步一步的深入,要求孩子有怎样的能力才能进行这个课题,怎么给孩子泛化,听到其他老师的点评,也更加丰富了自己的想法,学到了更多有用的东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99#
发表于 2010-5-30 20:07:06 | 只看该作者

re:周六参加了一组的个训培训,有关视觉、听觉...

周六参加了一组的个训培训,有关视觉、听觉、买卖关系和大小排序的培训,以公开课的形式展现给大家的。视觉和听觉的练习平时都在做,但真的泛化及深入的没有到这个程度上,平时没有一组的课,好羡慕!说实话买卖关系的课题 真没做过,没有一点思路,这下拓展了我的思路,很感谢唐老师等精彩的总结归纳!董老师第一次上课准备的也非常充分,看得出来他的用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00#
发表于 2010-5-30 20:56:02 | 只看该作者

re:教师1 课题:大小排序...

教师1    课题:大小排序       一组

一.视觉
(一)视觉记忆
1.实物(雪花片):三种不同型号的雪花片,按照大中小的排列放到桌子上,让孩子去那最大的和最小的看

,并让孩子表达“最大的是黄色的雪花片,最小的是白色的雪花片。”
2.卡片:4张卡片上分别画不同大小的圆形,孩子去拿最大的和最小的。
       卡片的改错:老师把卡片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其中存在错误),问孩子“从大到小拍,对不对   

                 ”孩子不但要表达不对而且要改错。
  卡片:西瓜、樱桃、苹果、南瓜、大蒜、西红柿
       “把蔬菜从大到小排列” 孩子排列完成后,接着提问“蔬菜是怎么排列的?”
       “把水果从小到大排列” 孩子排列完成后,接着提问“水果是怎么排列的?”
(二)视觉搜索
三个相同的套杯,三把不同大小的钥匙,把钥匙分别放在每个套杯下,移动套杯,最终让孩子去寻找最大

的(最小的)


二.听觉
还是凭借听觉记忆,来完成的部分
1."西瓜、樱桃、苹果,什么是最大的(最小的)"
  "西瓜、樱桃、苹果,什么是最大的(最小的)"
2."西瓜、樱桃、苹果,从大到小排"
  "西瓜、樱桃、苹果,从小到大排"
三独立完成
用画画的方式进行的部分
1.孩子听从老师的指令一个一个画三角形,分别画了三个不同大小,并从大到小排列的三角形
2.“画3个三角形,从大到小排(从小到大排)。”孩子自己画出或者有进行一定的辅助进行。


1.加入一些理解性的问题   
如:山上有红花、黄花、蓝花,红花最大,蓝花最小,蜜蜂停在了蓝花上面,它是最大还是最小的?
2.生活中的运用
爷爷70岁、爸爸35岁、孩子6岁,把3人从大到小排(从小到大排)。
爸爸、妈妈、宝宝的衣服的排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以琳自闭症论坛

GMT+8, 2024-6-5 14:41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