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琳自闭症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请写明注册原因,12小时内通过审核)
楼主: 方静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以琳教学活动

[复制链接]
481#
发表于 2010-5-1 19:31:16 | 只看该作者

re:真想去参观一下啊,见识一下呵呵

真想去参观一下啊,见识一下呵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82#
发表于 2010-5-2 20:24:03 | 只看该作者

re:上次去白珊的时候也是很激动,小班的高老师...

上次去白珊的时候也是很激动,小班的高老师给我很深的印象,对于孩子一种全新的认识,这样的活动很好很强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83#
发表于 2010-5-5 20:03:42 | 只看该作者

re:我也想去~ 强烈申请~ 其实,...

  我也想去~ 强烈申请~
  其实,普通幼儿园的孩子都有自己不用的表现,我去过小学的托管班,看他们放学以后的样子,还是真闹心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84#
发表于 2010-5-6 13:09:55 | 只看该作者

re:我也想去看看,找点灵感

我也想去看看,找点灵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85#
发表于 2010-5-8 13:39:37 | 只看该作者

re:今天有幸参加了一组的培训,(地点:音乐1...

今天有幸参加了一组的培训,(地点:音乐1)。现将培训内容总结如下:
我们今天培训的宗旨是:老师们集思广益讨论一组的孩子可教的课题,做到深入浅出。
分享的第一个课题是“简单描述”(以水果类卡片为例),由张志辉老师主导,初晓、刘夏、于瑞波、王海霞、姜荣、唐晓艳等老师参与讨论。课题步骤如下:
一、        理解与表达
(一)老师分别提问某一水果的颜色、形状、味道、怎么吃、怎么洗等,小朋友来回答。如:“香蕉是什么颜色的?”“黄色的”。
(二)待小朋友能熟练回答以上问题后,老师示范连起来描述,然后让小朋友来复述。
(三)有卡片提示的情况下,老师来描述,小朋友拿卡片。如:“老师喜欢吃一种水果,它形状弯弯的像月亮一样,黄色的,要剥皮吃的,请你拿给老师”。然后交换角色,让小朋友当老师。
(四)无卡片提示,以猜谜语的方式来理解。猜谜语时从易到难,起初描述的较口语化,如:有一种水果,形状弯弯的像月亮一样,黄色的,要剥皮吃的。逐渐增加难度,进行书面化的描述。
此过程中,注意扩充小朋友的词汇,使他们的形容词更丰富,动词、量词等的使用更准确及对物品的描述更细致。如,描述颜色时,可说“绿绿的”、“绿油油的”“五颜六色的”等等;描述衣服时,可具体说出“牛仔裤”、“T恤”等。
另外,要给孩子建立描述的顺序感,如,描述人物时,可按从上倒下的顺序来说。起初要固定描述的模式,适时丰富化、普通化(可以交换信息的方式)。
老师的引导性语言也要丰富,如“你来描述一下”、“你来形容一下”等,让小朋友知道总结性、概括性的词语也很重要。
在理解的过程中,也要给他思考的时间及发挥的空间。
描述给孩子的东西要准确,形象。
二、        泛化
(一)        老师讲故事,然后提问小朋友。
例:有一天,小猴过生日,动物们到他家做客,小狗说:“我喜欢吃又红又圆的水果”,小猫说:“我喜欢吃像天上弯弯的月亮一样的水果”,小羊说:“我喜欢吃黄色的像橄榄球一样的水果”。
提问:老师说了几种水果?哪三种?小狗喜欢吃什么?等
(二)        交换信息,小朋友讲一个类似的水果的故事。
(三)        延伸到其他类别。
(四)        描述人物(人的穿着、打扮等)。描述人物时,先描述老师,然后可观察班上的同学来描述。
(五)        加入想象,泛化到生活中。如:挂在天上的,像圆盘一样的是什么。或者,生活中小朋友吃到一个东西,但又不知叫什么名字,可以回家描述给妈妈,问问妈妈这究竟是什么。
(六)        加入时间、地点、人物的描述。说一句完整的话。
(七)        老师描述物品,小朋友根据描述画出来。
(八)        对简单事件的描述、回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86#
发表于 2010-5-8 19:49:43 | 只看该作者

re:分享的第二个课题是:时钟。由王春娇老师主...

分享的第二个课题是:时钟。由王春娇老师主导,刘夏、初晓、姜荣、唐晓艳等老师参与讨论。掌握时间观念对每个人都很重要,对孩子也是如此,只有这样,做事才会有纪律性。此课题的操作步骤如下:
一、        感知
(一)        告知钟表的作用(看时间)和构造(有数字和指针)。
(二)        感知数字(12个数字,及每个数字排列的顺序和位置)。
先读数字1-12。熟悉后,老师可把钟表上的数字抠下来,让小朋友按上去,即使钟表放歪了,他也要知道每个数字应在什么地方。
(三)        感知指针。
比较一下长短,因为时针和分针比较抽象,所以命名:“长针”、“短针”即可。
(四)感知指针走的方向是按顺时针走的。告诉他就是按这个顺序走。让孩子拨一拨。
二、        理解
(一)        整点
这里有两个方案:一是,直接告诉孩子,长针指12时是整点,短针指到几就是几点;二是,画12个钟表,每个整点都画出来,让孩子自己观察整点时长针都是指到12,记住长针指到12就是整点,那短针指到几就是几点。
接下来,理解长针和短针的关系:长针走一圈时短针走一格。老师一圈一圈的拨长针,让孩子观察分别是几点。
接下来,就要教小朋友写时间了。如:8:00。
(二)        半点
教半点的前提是,理解“过了”“还没到”是什么意思。
告诉孩子,长针指到6时是半点。短针过了几点就说几点半。
(三)        分钟
学习几点几分的前提是会按群计数。
先教孩子拨长针(顺时针方向),每拨一格数一次,5个5个地数。然后告诉孩子,短针过了几点就是“几点多”。至于多多少,则要数长针,长针指到1就数5,长针指到2就数10,以此类推。
三、        泛化
(一)告诉孩子几点干什么。如,8点上学,12点吃午饭,4:40放学等等。
(二)制作时间表格。规定几点至几点干什么。
(三)告诉孩子几点至几点是什么时候。如,6点至8点是早晨,8点至12点是上午等。还可告诉他,每个时间段会做什么事情。让他知道一天中有两个8点,这两个8点做的事情不一样。
(四)老师描述一件事情,让孩子想想应该发生在几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87#
发表于 2010-5-8 22:17:19 | 只看该作者

re:今天的培训分三个组进行,一组的个训课老师...

今天的培训分三个组进行,一组的个训课老师都参加了今天的培训。有九个老师分别演示和讲解九个课题,再有其他老师为这九个课题提出更好的建议或增添更多的闪光点。九个课题分别是:简单的描述、认识钟表、身体部位的功用、常用量词、一家三口人的姓名及关系、职业、简单问句的应用、人称代词、比较找相同找不同(属性片)。各位老师都把自己上课的经验给大家分享,这样使大家对课题的思路更加的清晰。大家都觉着学了好多东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88#
发表于 2010-5-9 07:39:45 | 只看该作者

re:教学活动2010.5.8 音乐...

教学活动
2010.5.8    音乐二   周6    一组教学课题讨论

   量词--------郭爱红老师
1.        感知理解 :
(1)先告知学的是量词。
(2)分类:例:学‘个’〈从水果类中找能用‘个’来用量词的,如:一个苹果, 一个釉子,一个橘子。。。。。。。。〉和动物类的进行分类,之后总结。
(3)学会一种量词后,加量,例:‘只’〈动物类〉‘个’〈 水果类〉进行分类,总结。
(4)学‘辆’〈交通工具类〉从中找出可用量词的与动物类的进行分类,总结。
(4)当宝宝把常规性的量词熟练后,加入特殊量词,例:一头大象,一架飞机,一匹马,一条鱼。。。。。。。〈老师要先示范,然后让宝宝放,最后总结〉
(5)        认字卡:只,个,匹,头,架,件。。。。。。
(6)        拿字卡与类别进行分类,总结,表达。
2、数量变化〈例:二只猪,四条鱼,七匹马。。。。。〉
3、改变学习形式:
1.填空题〈例:一〈 〉梨,二〈 〉鱼,五〈 〉马。。。。。〉
2。改错题〈例:一件猫------改错:一件衣服〉
3.听力改错〈例:一件猫------改错:一件衣服〉夸张语气到平常语气。
4.想象表达〈看卡片讲句子/讲小故事,用量词〉
5.想象表达〈讲故事,加量词,例:有一天,小名与小红一起去动物园。他们看到了,一〈  〉大象。他们往前走,看见一〈  〉假山,山上有三〈  〉猴子。又往前走,来到了水池,水池里有许多〈  〉小鱼。。。。。。。。。。〉
注意事项:
先教常规性的在教特殊的量词。
如果出现一个物品两种说法,例:一串葡萄,也可说一个葡萄。那就先固定说一个,等到宝宝对量词很熟后,在加一种说法。


一家三口人的姓名及关系------------刘勃舒老师
1。你们家有几口人?
2。都有谁?---拿出照片----你看这是谁?〈准备一家三口人的照片〉
3。让宝宝把一家三口的姓名说出来,老师把姓名写在一张纸上,例:
         周名---------爸爸
         李心---------妈妈
         周新鸣------我
刚开始不加人称代词,先让宝宝明白谁是爸爸,谁是妈妈。
一.        问宝宝:“周名是爸爸,李心是妈妈,那谁是儿子?
         周新鸣-----------儿子
         周名--------------爸爸
         李心--------------妈妈
二.        提问:周新鸣是周名的什么?〈儿子〉
         周新鸣是李心的什么?〈儿子〉
         周名是周新鸣的什么?〈爸爸〉
        李心是周新鸣的什么?〈妈妈〉拿出照片,告知宝宝爸爸,妈妈,周新鸣是一家人。周名,李心,周新鸣是一家人。
5。周名是谁?〈告知爸爸就是父亲〉
        周名〈父亲〉---------------周新鸣〈儿子〉他们是父子关系
6.谁是父亲?谁是儿子?
7、周名和周新鸣是什么关系?------父亲和儿子是什么关系?
8、教母子关系〈同上〉
9、拿出照片总结一下。爸爸和妈妈,谁是男的?谁是女的?         
       周名〈丈夫〉----------------李心〈妻子〉
男的就叫“丈夫”,女的就叫“妻子”。
10。周名〈丈夫〉----------------李心〈妻子〉,那“丈夫” 是谁?“妻子” 是谁?周名是谁?李心是谁?〈提问〉
11。告知丈夫和妻子是夫妻关系。

点评〈注意事项〉:
1。最好先问:周名是谁?〈爸爸〉那爸爸是谁?〈周名〉周名叫周新鸣什么?〈儿子〉
2。注意不要一直周名姓周,周新鸣也姓周考宝宝,可以先用别人的照片和自己的照片一起。还有要先让宝宝理解:什么是父亲?什么是儿子?
3.问你家有几口人?“口”对大部分来说宝宝不太理解,最好问:你家有几个人?。你家有几口人?最后在问。
4。向下延伸,要注意“姓”〈例:周名姓周,周新鸣也姓周。宝宝和爸爸一个姓。〉周名姓周,周新鸣也姓周。他们是父子关系。
5.一个游戏〈可在语言课和个训课用的〉:一个爸爸叫周名和一个妈妈叫李心生了一个宝宝。〈让孩子给宝宝起名字,宝宝的名字要姓周,因为爸爸姓周〉


职业----------------杜萍老师
分四个部分:
1、感知:叔叔在干什么?〈叔叔在给小朋友看病〉老师总结:给宝宝看病的是医生。阿姨在干什么?〈阿姨在给小朋友剪头发〉老师总结:给宝宝剪头发的是理发师。。。。。。。。。。。
2、        配对:场所放上〈老师在幼儿园里上课〉。。。。。。。。。类似一些场所。〈让宝宝理解,灌输职业概念〉。
3、        分类:场所:理发店      幼儿园       医院
               理发师       老师        医生
               剪头发       上学        看病
               剪刀         粉笔        听诊器
以上是让宝宝拿卡片分类。分好后提问〈表达〉例:理发师在哪里剪头发?在理发店干什么?想剪头发去哪里?。。。。。。
4、        泛化:a。情景。B。改错。C。讲故事。D。运用生活当中去。
点评〈注意事项〉:
1。老师要注意口型。。加入交通工具,打什么电话。
2。设置场景要注意先让宝宝当自己,老师当医生。之后在互换角色。
3。向下深入:与梦想联系,可以想长大要当什么。。。。。老师设置情景。
4。注意:职业是工作。在饭店里的是厨师,开出租车的和开公共汽车的是司机。
5。要教好职业和坏职业。
6。让宝宝根据人物的特点,衣服,语言。。。去辨认职业。
7。妈妈上班了才是老师,下班了才是妈妈〈换了衣服,没有工具〉
8。看图讲故事:加入表情〈例:小偷看见警察什么表情。。。。。。。〉人际关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89#
发表于 2010-5-9 07:50:25 | 只看该作者

re:参加完周六的一组分组活动,看到了几位...

  参加完周六的一组分组活动,看到了几位老师所提出的课题,老师们都说得很好,希望通过这次的培训,能让我们一组的老师们在教学上能有更大的进步,在课题上能有更好的深入,感谢各位老师培训,也希望大家能将周六培训的内容总结一下,更好的应用在个训课以及大课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90#
发表于 2010-5-9 09:22:19 | 只看该作者

re:参加周六的一组培训活动,使我学到了许多的...

参加周六的一组培训活动,使我学到了许多的教学方法,开阔了我以往的教学思路,看到许多的课题都有很深的内容。这次活动也让我明白了一些课题如何延伸,如何与实际生活相联系。一些与实际生活相联系的课题内容对于一组的孩子即将走入新的学习环境,如何去适应新的学习环境是很重要的。值得我们去思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91#
发表于 2010-5-9 11:17:45 | 只看该作者

re:周6的培训让我受益匪浅,也让我有很多思考...

周6的培训让我受益匪浅,也让我有很多思考,老师们加油[EM0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92#
发表于 2010-5-9 11:59:35 | 只看该作者

re:今天一口气把这一栏至今为止的25页全部看...

今天一口气把这一栏至今为止的25页全部看完了,真是如获至宝啊!把很多适合我家圆圆的教学方法全部打印出来,回家好好研究,然后整理出来给圆圆上课。因为她的胳膊还没有好,所以只能在家修养了,希望她快点好起来,来以琳继续学习!感谢各位老师的辛勤工作,还有方老师的认真和努力,你们是最可爱的人!!爱你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93#
发表于 2010-5-9 13:06:00 | 只看该作者

re:第三个课题是身体部位的功用。由孙红老师主...

第三个课题是身体部位的功用。由孙红老师主导,于瑞波、高晓丽、刘夏、初晓、王凤王海霞、姜荣、唐晓艳等老师参与讨论。以嘴巴为例,操作步骤如下:
一、        感知与理解
首先,给孩子吃薯片(告诉他张开嘴巴,让他知道吃和嘴巴有关),然后提问“用哪里吃得”,辅助回答“用嘴巴吃”。
然后,读卡片,提问“用哪里读的”,辅助回答“用嘴巴读”。
再者,读书,提问“用哪里读的”, 辅助回答“用嘴巴读”。
及时总结,嘴巴可以干什么(吃薯片、读卡片、读书)。
再次,让孩子喝口水,提问“用哪里喝水”,辅助回答“用嘴巴喝水”。
再次总结“嘴巴可以干什么”,告诉孩子“嘴巴的用处可真大”。
接下来,休息一会,让孩子唱首歌给大家听,唱完后总结“嘴巴还可以唱歌”。
上课时孩子表现得好,奖励吃糖。让他品尝一下味道。总结“嘴巴还可以尝味道”。
注意,在此过程中,一定要让孩子有足够的感知,而且是亲自真实的体验,感知后要说出正确的感受,如酸、辣、苦、甜等。要让身体部位和事件联系起来,及时总结。
另外,理解时一定要细化,如,不能只说“嘴巴可以吃东西”,要具体说出嘴巴可以吃什么(薯片、米饭、面包等)。尽量给孩子自己思考的机会,可以给他一个大框架,让他自己想,如告诉他嘴巴可以吹,让他想吹什么。
再者,老师提问的问句要多样化,灵活自然。
二、        泛化
(一)        泛化到生活经验。如吃到辣的东西该怎么办。
让孩子吃个很辣的东西,体验到辣的感觉,然后,告诉他“很辣,快吃点薯片,喝点凉开水,这样就不辣了”。
(二)        让孩子有同理心,如妈妈吃到辣的东西时他该怎么办,妈妈累了他该怎么办(给妈妈捶捶背等)。
要想让孩子能理解到你的感受,首先要让他有深刻的自身感受。
(三)        告诉他嘴巴的好处。如,迷路时可以问路,遇到困难时可以求助。在生活中,尽量让孩子多帮助别人,这样他的体会会更深。
(四)        泛化到其他身体部位的功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94#
发表于 2010-5-9 15:17:39 | 只看该作者

re:本周六参加音乐二的培训,真的感觉受益匪浅...

本周六参加音乐二的培训,真的感觉受益匪浅啊,从来没有教过一家三口的姓名及关系,每天上课,从来也没有把这个问题作为一个课题来研究过,其实这个是咱们孩子很重要的一个问题,通过培训,我从老师们那里得到了很多的意见和见解,真的是受益匪浅呐,回去我整理一下,也给自己的孩子上上这个课题。
希望以后多得到这种培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95#
发表于 2010-5-9 17:16:48 | 只看该作者

re:本周六参加了在音乐3进行的培训,简单问句...

本周六参加了在音乐3进行的培训,简单问句、人称代词、属性块的相同及不同...非常感谢操作的老师,还有樊老师和傅老师的精彩点评,让我受益匪浅,从中学到了很多,希望能有更多这样的学习机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96#
发表于 2010-5-9 21:28:36 | 只看该作者

re:通过在音乐三的培训。开阔了自己的一些思路...

通过在音乐三的培训。开阔了自己的一些思路,大家集思广益,互相交流学习,,让每个人都收获颇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97#
发表于 2010-5-10 01:41:00 | 只看该作者

re:2010-5-8 星期六...

2010-5-8       星期六      音乐教室3       一组课题讨论
课题一:简单问句      操作老师:张君
前提:学此课题需具备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及理解能力
基本操作步骤:
一、感知,理解
教具:卡片
通过老师提问“这是什么”孩子回答的形式,让孩子听,熟悉“这是什么”这个问句。
家长:“哎,这个我不认识,老师,这是什么啊?”通过第三者让孩子对问句“这是什么”加深印象,这个时候就要让孩子知道,这些东西我们是不认识才要问的。
想让孩子表达,听是第一步。所以一定要让孩子多听。
二、表达
1、第三者示范:
先找出孩子不认识的卡片,让第三者辅助“这些卡片我们不认识,我们来问问老师,这是什么吧!”然后先由第三者发问:“老师,这是什么?”让孩子听,然后让孩子表达“你也来问问老师,这是什么”。如果是在家,我们可以利用更多的人来提问“这是什么?”,然后再让孩子表达。
此时第三者的辅助要及时,可以先是让孩子仿说,然后一起说,再到只提示一两个字,最后让孩子独立表达。
2、字卡提示:
对于认字的孩子,可以使用字卡提示的办法。这时我们可以用“角色互换”的游戏让孩子当老师来提问“学生”,让孩子记住这个问句。孩子可以先看着字卡提问,然后逐渐撤销字卡提示。
三、泛化
1、与物品属性,如颜色、形状、类别、味道等结合提问,让孩子充分理解“什么”的含义。
2、与物品功用结合提问,如:“这是怎么用的?”“这是干什么用的?”“这怎么玩?”
3、与方位结合提问,如:“这上面是什么?”“这里面有什么?”
4、与社交结合提问,如:“你是谁?”“他是谁?”“你在干什么?”“你叫什么名字?”“这是谁的东西?”
5、与“这是什么?”并列的有“那是什么?”可以跟在“这是什么?”的后面进行学习。
6、与“人物”“地点”“时间”“事件”“情绪”等结合提问,如“你在哪里?”“什么时候去超市?”“你开心吗?”
生活中还有很多问句,在这就不一一列举。
四、注意事项
1、对于孩子认识的东西要提醒他们“认识的就不用问了,不认识的才能问”避免他们明知故问。那么家长在这段时间里和孩子交流的时候也要注意,不要频繁的“明知故问”,多用分享式的语言,让孩子养成良好的表达习惯。
2、多用示范的方法,让孩子自然的学习。
3、注意语气与生活情景的结合。
4、学习问句时,要创设多一些情景,让孩子有机会来表达疑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98#
发表于 2010-5-10 01:46:09 | 只看该作者

re:课题二:人称代词 操作老师:张...

课题二:人称代词      操作老师:张帆
学人称代词需具备的前提:有一定的认知基础、认识自己和他人的身体部位,认识自己和他人的物品、能分清自己和父母老师
基本操作步骤:
一、先用称呼代入,以称呼来区分宝宝和老师
1、理解:让孩子听指令做动作“指指张老师,拍拍宝宝”孩子做对后总结:“对了,这是张老师,这是宝宝。”
   注意,这个时候我们总结用的是“这是”,不能用“我是张老师”。
2、理解+表达:动作模仿,如摸头发,然后老师表达:“这是老师的头发”让孩子表达:“这是宝宝的头发”。
从表达身体部位到随身物品,如:“这是老师的衣服”孩子:“这是宝宝的衣服”。
二、“我”的学习
1、通过身体部位学习:
先以仿说的形式,让孩子通过仿说,先感知,然后理解,最后表达。如拍拍腿,
老师:这是老师的腿。     孩子:这是宝宝的腿。
老师:这是我的腿。       孩子:这是我的腿。
(多次回合后)老师提问:“这是谁的腿?”孩子回答:“我的腿”
2、通过随身物品学习,如衣服:
老师:这是老师的衣服。    孩子:这是宝宝的衣服。
老师:这是我的衣服。      孩子:这是我的衣服。
老师:这是谁的衣服?      孩子:我的衣服。
3、通过卡片学习:
                 老师:老师有西瓜。        孩子:宝宝有香蕉。
                 老师:我有西瓜。          孩子:我有香蕉。
                 老师:谁有香蕉?          孩子:我有香蕉。
4、通过玩具,食物等学习“我”的方法就不一一列举了。步骤同上。
5、表达:老师:“这是谁的耳朵?”孩子:“我的耳朵”
6、理解“我”是动态的,老师可以说“这是我的衣服”,妈妈也可以说“我的衣服”。
重点:就是要让孩子学会“我”指的是自己,不是别人,要能区分:我有什么,老师或妈妈有什么。
注意:在学“我”的时候其他人称代词先不出现,可用称呼代替,以免孩子混淆。
三、“你”
1、理解:
老师用手指着孩子的眼睛鼻子等五官,说:“这是你的眼睛。”“这是你的鼻子。”
2、理解+表达:
老师一手指孩子的五官或肢体,另一手拉孩子的手指自己的五官或肢体,老师:“指指你的鼻子。”即孩子和老师互相指对方的鼻子,然后老师要总结:“这是你的鼻子”,多次后可让孩子跟着表达“这是你的”。
3、用其他物品理解和表达,方法同上。
4、表达:
老师指着自己的五官或衣服,问孩子:“这是谁的衣服?”孩子:“你的”
辅助可以从动作辅助到口型提示,一步步撤销。
重点:让孩子理解,“你”即为正在和自己交流的人。
注意:
     一开始教你的时候要先固定一个人,如老师和孩子在做练习,那么回家家长就先不做这个“你”的练习,以免孩子会混淆。
     “你”“我”需要孩子很明白和熟练运用后才能家长或老师才能将它们混合使用。
四、“他”
“他”较“你”容易理解,我们可以通过第三者和有人物的卡片来让孩子进行学习,让孩子明白“他”即第三个人就可以。
1、老师指着孩子家长发问:“他是谁?”或家长做动作,老师:“他在干什么?”等,让孩子用“他”来表达。
2、看人物动作卡片,老师:“他在干什么?”“他有没有扎头发”等,让孩子用“他”表达。
注意:“他”和“你”这两个人称代词因孩子而异,可以先教“他”,也可以先教“你”。
五、泛化延伸
1、分东西:“这是你的,这是他的,这是我的。”
2、邀请:“你来我们家玩吧。”
3、与物品归属结合,学习保护自己的东西:“这是我的,别抢!”
4、交换:“我们交换吧!”“我用薯片换你的彩虹糖吧。”
5、借和还:“借你的铅笔用一下,可以吗?”“还给你。”
6、夸奖:“你的鞋子真漂亮!”“他的书包很好看!”
7、攀比和炫耀:“我爸爸是警察,他很厉害!”
8、“你我他”和“你们我们他们的区别”:“你我他”是单数,指的是一个人,“你们我们他们”指的是俩个人以上,且“你们我们他们”划分不是固定的,还会因自己的立场不一样而变化,如:妈妈和爸爸他们在做饭,一会妈妈陪我,我们一起写作业。
9、询问:“你是谁?”“你住在哪里?”
10、讲故事或别人描述一件事情时让孩子进行人称代词转化后转述。
11、同义词,如,表示“我”的词有:自己、咱、俺都表示“我”。那么有些地方有方言,家长可以视情况教孩子的理解和接受能力教孩子。
12、告状:“妈妈,他打我!”
13、接打电话以及传话:“妈妈,今天姥姥打电话来让你去她那。”
14、让家人帮忙做某事:“妈妈,给我买糖吧。”
15、介绍自己和他人:“我是张晓武的同学。”“他是我妈妈。”
16、转换人称代词:和老师面对面说话时:“我是明明,你是老师,她是妈妈。”和妈妈说话时:“我是明明,你是妈妈,她是老师。”
17、轮流:“该我了”“该他了”“你等等”
类似的课题还有很多,家长和老师可以在生活中发现,生活中教学。只要能结合生活即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99#
发表于 2010-5-10 01:47:54 | 只看该作者

re:课题三:属性片的相同和不同...

课题三:属性片的相同和不同            操作老师:陈瑾
教具:属性片
前提:配对,分类、认识颜色及形状、可以总结归纳颜色和形状都有哪些、明白一样和不一样
步骤:
一、“一样的”
1、理解“一样的”:
老师:宝宝,这是什么颜色?           宝宝:红色
老师:宝宝,你把颜色一样的放一起。/把颜色一样的给我。
老师:这是红色的,这也是红色的,它们的颜色是一样的,它们一样的是颜色。
2、表达:
步骤如上,在老师总结完后让孩子及时仿说,,然后让孩子接句表达,最后一定要让孩子完整表达。直到孩子可以回答老师的提问,“它们的什么是一样的?”
注意:形状也按如上步骤进行,但要在孩子很清楚“颜色一样”之后才能教“形状一样”。
      教“颜色一样”和“形状一样”时出示的属性片应用不同形同色和同形不同色的,以免孩子混淆。
二、“不一样的”
1、理解+表达:
老师:宝宝,这是什么颜色?           宝宝:红色
老师:那这个是什么颜色?             宝宝:绿色
老师:这个是红色,这个是绿色,它们的颜色是不一样的,它们不一样的是颜色。
2、表达:
老师:它们什么不一样?               宝宝:颜色不一样。
注意:形状也如上方法进行教学,但要在孩子“颜色不一样”很清楚明白后才可进行。
      教“颜色不一样”时出示属性片只能用同形不同色的,避免出现形状也不一样以免孩子混淆。教“形状不一样”时用的属性片也应只用同色不同形。
三、“一样”和“不一样”混合表达
1、视觉:宝宝可看着属性片回答,老师的提问顺序如下:
“它们什么一样?”
“它们什么不一样?”
“它们什么一样,什么不一样?”
2、听觉:要求问句从简单到难,从短到长,增加孩子的听辨能力。
例如:
“红色和红色什么是一样的?”
“三角形和三角形什么是一样的?”
“红色三角形和蓝色三角形什么是一样的?”
“红色三角形和蓝色三角形什么是不一样的?”
“红色三角形和蓝色三角形什么是一样的,什么是不一样的?”
一、注意事项
1、提问的句型,应用比较符合语法的“它们什么是一样的?”熟练后可以转过来问“他们的颜色一样吗?”
2、这是一个思维练习的课题,主要目的就是让孩子学习自己提取信息,所以当孩子可以看到属性片便能回答关于“什么一样,什么不一样”的问题时,我们要及时泛化到生活中去,将知识点连成线,才能变成知识面。
二、泛化
1、与物品的属性结合,如:类别、厚薄、大小、数量、味道等。
2、互动小游戏:说同类型的,如:太阳是红的,苹果是红的。/草莓不是绿的,柠檬不是绿的。
3、互动小游戏:接句,如:老师说:锅盖是圆形的。  妈妈说:锅是圆形的。  宝宝:锅盖和锅都是圆形的。
4、句型:是••••••也是••••••都是••••••/不是••••••也不是••••••都不是••••••
5、与生活结合,如:“为什么妈妈和姐姐去女厕所,爸爸和姐姐去男厕所”“为什么小明和丁丁都在这个教室上课”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00#
发表于 2010-5-10 12:35:51 | 只看该作者

re:各位同仁太厉害了,把周六的培训记得这么详...

各位同仁太厉害了,把周六的培训记得这么详细!收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以琳自闭症论坛

GMT+8, 2024-6-5 16:54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