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琳自闭症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请写明注册原因,12小时内通过审核)
楼主: Admi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琢石成玉

[复制链接]
5681#
发表于 2009-12-4 14:46:57 | 只看该作者

re:晕!这才发现用错ID了。

晕!这才发现用错ID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682#
发表于 2009-12-4 18:08:34 | 只看该作者

re:就何子阿姨的问题,我想在这澄清一下。关于...

就何子阿姨的问题,我想在这澄清一下。关于交朋友的问题,我要说明我不是一个嫌贫爱富的人,如果我将来有了出息,我当然不会抛弃我的老朋友,我只是想再去扩大交往圈。
请大家谅解我,我当时是混淆了交朋友的这个概念才说出那句话的。
我可不想因为此事毁了我的名声,因为名声是很重要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683#
发表于 2009-12-4 18:14:44 | 只看该作者

re:[QUOTE][B]下面引用由[U]方静...

下面引用由[U]方静[/U]发表的内容:

梦了,每次都是被他吓醒的。
现在变成白天黑夜都不能提F了。
这时特想念T斑。


关于交朋友,哪怕顺着石头“实用主义”的思路,也能顺着这个思路拓展一下。

晚上我抽时间试着写一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684#
发表于 2009-12-4 20:36:57 | 只看该作者

re:T斑: 这几天你辛苦了,可不...

T斑:
     这几天你辛苦了,可不要熬夜了。
     先休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685#
发表于 2009-12-4 20:43:00 | 只看该作者

re:昨天石头拧着脖子为一方,我和大石头为另一...

昨天石头拧着脖子为一方,我和大石头为另一方,进行舌战。
小子很能抓理,并因为太晚了,我和大石头也不敢太恋战。
我让他到网上写下自己的观点去。他说没有时间了。
接着吃西瓜,吃着吃着,可能是润喉了,小子又要和我单挑。
我挑了一会,不想继续了,就说:让你去写没有时间,在这和我磨嘴皮怎么有时间?
小子不吭声,快速吃完。
就在收拾瓜皮的时候小子看着我,那眼神充满挑衅:你说我,你不也成天说忙忙忙,但是你还不每天打游戏?
说到这的时候,他拿起瓜皮进厨房,并回头看了看了我,很狡猾的样子,好像在说:你光说我,你看看你自己。
我冲到卧室找大石头评理去。
大石头安慰了我,说他不能一直是温顺的小猫的,总要想藏獒似地威武一下的。
等我平静了,我到石头的卧室找他:你刚才说妈妈打游戏?我也不是经常打的呀?我每天也就打10分钟,你不是还鼓励我放松一下吗?
小子也平静地看我:我只是要你知道被人说不好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686#
发表于 2009-12-4 23:28:20 | 只看该作者

re:别人见我家里有圣经,都会问:你信基督教?...

别人见我家里有圣经,都会问:你信基督教?
我都会回答:我信基督。
和《标杆人生》的作者一样,我认为基督信仰不是一个宗教,也不是一种哲理;乃是一份关系,一种生活形态。
长久以来总是争议基督徒到底因为什么得救?我认为当然是因信,但是这个信必然要带出行为。
基督徒的行为一定要与教义相符,我们的信仰必须有像基督的行为来支持。
昨天石头咄咄逼人地问我:“每个基督徒都是好人?他们信主后不犯错了?”
“我说不是,我看到太多的基督徒犯错了。比如我亲历牧师犯了淫乱罪,被揭露后还竭力把责任推到对方身上去。至于牧师喝的脸红脖子粗的事情,更是不胜其数。”
“妈妈刚信主的时候很软弱,总是让别人所做的来影响自己。但妈妈慢慢成长,学习只看耶稣,不看人。”
“那么耶稣也一定体谅我的软弱,他知道我会犯错,即使我没有信心到要退出教会,他也会原谅我的。”石头步步为营。
“神对你永不放弃,这是一定的。但是我们不要去试探神,还有犯罪了神会赦免但是罪的结果我们要担当。”
真的很喜欢这段经文:
要继续以恐惧和战兢的心,去做出(work out)你们的救恩,因在你心里做工(work in)的神,必使你的思想和行动都能按照他那美好的旨意。
我们要成长,不能一直是婴孩的模样。神已经给了我们新的生命,我们要去操练,不断地操练,让自己来成长。
神给出了如何成长的途径:
1、停止不成熟,即自私自利的想法。
2、开始成熟地思想,就是把焦点从自己转移到别人身上。
石头说做基督徒太难了,难吗?如果我们靠自己,是无法像基督的。神应许不仅会和我们同在,更与我们同工。
其实我也很软弱,我有时觉得基督徒三个字有时可以成为别人欺负我的软肋了。动不动神看着呢,好扎心的话语。
好在在学习界线的道理。基督徒更是需要界线的,设立界线是为了我更好地成为一个合乎标准的基督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687#
发表于 2009-12-5 00:05:57 | 只看该作者

re:今晚的学习内容牵涉到成熟,所以和石头有特...

今晚的学习内容牵涉到成熟,所以和石头有特别多的话可以谈。
石头对如何能成熟非常有兴趣。
我们讨论后觉得石头真的是越来越成熟了,有事实为证。
1、越来越为父母着想了。去年因为没有同意他去泰国潜水,我们觉得太贵了,他耿耿于怀,甚至抱怨这个家太穷了,连这点费用都担负不起。而今年学校再度安排活动的时
   候,石头自己选择去近的地方或者可以选择去实习。在我们同意他去潜水后,他仍然提出可以更改,他不想花太多的钱,不想让父母压力太大。
2、考虑事情的角度越来越多,不再执拗了。上学期为了去哪上大学和父母有很大的分歧,几乎到了水火不相容的地步,而这个学期自己主动提出要作多种打算。今天还上网
   查询和很多有关澳大、科大的信息,愿意全面平衡。
3、不切实际的想法越来越少。过去总是动不动就要当总统,现在偶尔也会提,但是几乎不提了。

然后我们也谈了灵命的成熟,我们彼此勉励也彼此祷告,来追求生命的成熟。

晚上也讨论了姐姐的事情。到春节,姐姐大腹便便了,回老家过年就很不方便了,加上气候完全不同。我和石头想去陪姐姐过年,让爸爸回老家陪爷爷过年。爸爸不太开心,石头有点上火,觉得爸爸爱姐姐不够。在我的提醒下,石头能比较冷静地说话,并且搬出理由:我当初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就是姐姐一个人陪着妈妈的,所以在姐姐有困难的时候,我也想在姐姐身边。
爸爸最后说如果大舅舅大舅妈或者鸿哥哥的爸爸妈妈要去陪姐姐的话,我们两个不要去抢。这一条石头不太能接受。
刚才石头悄悄对我说:归根到底是爸爸爱姐姐没有我们深。不过呢能理解,因为妈妈爱爸爸家里的人肯定也比不过爸爸,这样也就平衡了。
平衡从石头的嘴里出来的时候,特震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688#
发表于 2009-12-5 23:10:44 | 只看该作者

re:真理使我们蜕变。真理是什么呢?真是是神的...

真理使我们蜕变。真理是什么呢?真是是神的话语。神的话语在《圣经》里。
作者说一天读15分钟的《圣经》,全年就可以读完一遍圣经,真是惭愧,拿出看穷妖的劲头来读《圣经》的话,那读多少遍了?
其实不知道订了多少次读经计划了,好像没有一次超过15天计划就泡汤了,我的神,怎么办呢?
“我对你们所说的话就是灵,就是生命。”这是主耶稣说的,我怎么不关顾自己的灵命的呢?
为什么会存在这么荒凉的情况呢?为什么穷妖和电子游戏的吸引力会大过神的话语对我的吸引力呢?
想破脑袋,能想到的都是理由,我也成了总有理了。
一个很关键的地方我觉得还没有让神成为我生命中最高的权威,我对这个权威的敬畏之心是不够的。
今天出去的路上,说起老妈,哥哥告诉我最近老妈又出新招折磨人了,老公说我们是不是分担一下,接老太太过来住?
我说不行,自YY以来,最近是最长一段没有复发的时间,但几次到了边缘,包括昨天突然很低落,无法控制的低落。我想再稳固一阶段,我现在是没有能力招数太多的老太太的。我说不行明天我和弟弟商量一下,让他分担一下哥哥的重担。
大石头就和我分析为什么最近会比较好,尤其几节变化的时候,有几个病友都要住院了,都不相信我还安然无恙。那天去见林医生的时候他说:你还是来了?后来知道我状态不错他开心得要命。大石头说最重要的是每天坚持灵修,我们一家一起读《标杆人生》,读经,读《过犹不及》。我觉得第二次读《过犹不及》对我的帮助太大了。让我明白很多我该怎么做,当自己有界线的时候,真的是可以保护自己的。
婚姻辅导给我推荐了一本书,听说非常好,回到青岛就可以读了,希望对我有更大的帮助。
我盼望我真的能让耶稣作我的主,真的让圣经的标准成为我优先的考虑和作最后决定的依归。我是尝过主恩甘美的人,求神装备和使用我。
《圣经》不是用来增加我们的知识,乃是用来改变我们的生命。求神的爱充满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689#
发表于 2009-12-6 18:46:42 | 只看该作者

re:昨天临睡前照例是三人一起讨论当天的灵修内...

昨天临睡前照例是三人一起讨论当天的灵修内容。
大石头对灵命的成长是以真理代替谎言的一个过程很有感动,我说我看到这句话的时候心跳加速,真理代替谎言,结局是好的,但是那个过程呢?说明的是我们一直与谎言为伍的。
我们细细讨论有哪些谎言,因为这个谎言不仅是指你说谎,而是更可怕,你在很多时候是以错的为对的。
人人都这么做!
我们一向都这样做。
似乎合逻辑。
感觉不错。
我们仔细讨论上面这四句短句。
正好上午我和石头讨论过一个故事,其实讲的是两个孩子针对同一件事情的故事。保罗回家对爸爸说:我今天可能失去了几个朋友。爸爸问为什么?他说这几个朋友邀请他嗑药,他拒绝了。朋友说如果他坚持拒绝,那么结局只能是大家断绝关系。保罗说他选择了断绝关系,因为他认识到这样的朋友其实也不是真正的朋友。回到家的加利眼红红的,妈妈问他怎么了?他说:都是你们,总是让我这不能做,那也不能做,可是人人都是这么做的。你们害得我失去了朋友,原来加利也是拒绝了朋友要他嗑药,但是他只是为了屈从父母而拒绝,所以满心的怨怒。
当时讨论这个故事的时候,我就笑石头:你也是经常如一头犟驴:人人都是这么做的,我为什么不能做?
晚上再次接触了这句话。
人人都做的事情就是对的吗?
石头当然说不,但是他强调年轻人赶潮流是势在必行的,家长不要管得太多。涉及到品德等问题的他一定有界线。
问题是,很多时候是不知不觉的,连我们自己都不知道已经变味了,已经到那边去了。
谈到这里的时候,石头倒是很深沉地说:我们要背诵圣经里的经节,让神的话语做我们的指路明灯,还有每天祷告,求神保守,不让我们遇见试探。看来耳濡目染的小子也一套一套了。
我们也讨论了各自的读经计划。老爸是做的最好的,每天坚持读经,坚持灵修;老妈第二,虽然情绪不稳定,生命也不稳定,但还是会记得读经,记得灵修的;老小反正不太自觉,有一搭无一搭的,你们叫我,我就读,你们不叫我就溜号。
所以在后来的祷告中,我们祈求神给我们渴慕他的话语的心,如果我们不去读他的话语,不去思想他的话语,我们怎么让耶稣成为我们生命的权威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690#
发表于 2009-12-6 20:50:30 | 只看该作者

re:嫂子终于丢下哥哥赴北京照顾璐璐去了。...

嫂子终于丢下哥哥赴北京照顾璐璐去了。
刚下飞机的嫂子就接到了我的电话,说女儿脸色还行,肚子挺明显了,觉得挺奇怪的,才80天不到的怎么会这么显呢?不会是双胞胎吧?
进了璐璐租来的家里,嫂子告诉我:女儿很能干,家里整整齐齐的,干净明亮。我那女婿是不会做什么家务的,除了洗碗。
怀了孕的璐璐要自己买菜做饭,打扫卫生,还天天上班,真是了不起。表扬了她几句,说:向姑姑学的。而姑姑也是向她的姑姑学的。
今早和嫂子通话才知道我们这个孕妇其实很辛苦,她白天没有什么反应,但到了晚上是不能躺下睡的,只能靠在床上。整个晚上都是吐酸水,可怜的璐璐。
石头前前后后一直听我们谈论姐姐,也自己会和姐姐通话,看到姐姐受那么多的苦可是心疼了。
圣诞节就可以去看望璐璐了,希望那个时候反应已经能过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691#
发表于 2009-12-6 22:44:10 | 只看该作者

re:苦难,这个沉重的话题,再次被提出来。...

苦难,这个沉重的话题,再次被提出来。
在基督教史上,对苦难有很多的解释和争议。就想对ABA和RDI等教育方法一样,我只会去吸取好的有用的东西看,我怕争论,我总是躲避各种有争议的东西。

对苦难,我的认识是没有一个人是可以没有苦难的,也没有一个人喜欢苦难,但是没有一个人可以避免苦难,苦难是没有办法逃避的,那么重要的就是如何去面对苦难了。我想这是最重要的。

其实,苦难来临的时候,我们埋怨,问“为什么?”我觉得这是最正常不过的一件事情了。神一定允许我们有这样的反应。接下来该做什么呢?是不是一直埋怨下去,是不是一蹶不振,是不是……?

这么多年,我经历了太多的苦难,到今天我都不会说我不怕苦难,其实我每天的祷告当中很多时间是花在求神给我幸福的生活上。但是走到今天,无论如何我会经常想起今天开头所写的神的话语:我们这至暂至轻的苦楚,要为我们成就极重无比、永远的荣耀。

天父没有应许信祂的人会一帆风顺,却应许“我同你们天天在一起”(玛28:20)。这种“同在”其实就是一种最大的安慰,试想当我们在受苦的时候,我们心爱的人就站在身边陪伴着我们,不是加增了我们对抗苦难的力量和勇气了吗?每个人都需要安慰与鼓励,天父就是扮演着这样的角色,祂安静地参与在受苦的人之中。

    天父并没有叫我们一定要解释苦难的原因,其实祂自己也不常解释苦难存在的原因。天父只要我们“与喜乐的一同喜乐,与哭泣的一同哭泣”(罗 12:15)。因为“你们白白得来的,也要白白分施”(玛10:8)。解释受苦的原因未必能安慰受苦者,唯有认同、体会、接纳才能使悲伤的人得着安慰!

     很多时候,苦难是天父为了我们的好处而对我们的警告。我们之所以没有发现苦难对我们的益处,是因为我们没有看出苦难背后天主的祝福。比如,我们都不愿意接受疼痛,事实上疼痛是我们所希望且是必须的一部分。正如《痛苦中的信仰》中介绍麻风病患者时所说的:“这些病人的日常生活,都靠着他们的手和脚,但是却没有一个警戒的系统,来警告他们危机的来临。如果他们的足踝扭伤,筋骨和肌肉受到了伤害,但他们仍旧会一瘸一拐地行走;如果一只老鼠,在夜间把他们的手指吃掉,只有等到第二天早晨,他们才会发现。” 看来,我们要为我们的疼痛多多地感谢天主。如果没有这种警告,我们的生活早就一塌糊涂了。

    一个基督徒对待苦难的基本态度就是希望。虽然很多时候我们不知道苦难的真正原因,但对十字架上的基督总要有希望。这种希望能给予我们力量和勇气,使我们在黑暗中也毫无沮丧、决不放弃。我们要相信信实的天父,祂不会抛弃我们,不会使我们所受的苦难变得毫无意义,反而会把我们的苦难和基督的十字架一起变为荣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692#
发表于 2009-12-6 23:26:34 | 只看该作者

re:大石头晚上很忙,不能参加我们的讨论了,剩...

大石头晚上很忙,不能参加我们的讨论了,剩我们母子俩。
和小石头谈苦难,不知道多少个家庭的父母和子女是在谈这么沉重的话题的。
石头说只要我们按神的话语去经历苦难,那么苦难一定会成为祝福的。
看着他那么轻松的态度,我忍不住问:你好像很喜欢在你的身上发生苦难?
“你以为我傻啊。”石头说。
“忘了你不傻了。”我回敬道。
“没有人会喜欢苦难的,但是不是你不喜欢苦难就不来了,没办法逃避的。”石头再次说。
“你自己理解为什么神允许有苦难在我们身上发生呢?”
“是为了让我们更亲近他。”
“如果是这样,为什么要用这么残忍的方式,给我们祝福,也就是给我们很多的好处,我们不就会念着他的好,更亲近他了吗?”我说。
“可是,你得不到锻炼了。你要知道在苦难当中你可以锻炼出很多的能力。”石头很认真地说。
“那你是不是很喜乐地面对苦难的。”我问。
“做不到。告诉你,我一般都是先埋怨,然后赞美,再埋怨,然后又赞美,不过到后来埋怨越来越少,只剩赞美了。”石头真的很认真,我知道这是圣灵的工作。
“我也是。我总是很软弱,但神使我刚强。接着我又会软弱,让后我更刚强。”
“我们要赞美主的。你看看我走过的每一步,妈妈你真的要赞美主的。”石头诚恳地说,相信天父最愿意听到这样的心声的。
我觉得你这半年来,埋怨少了很多,但赞美多了很多,我真的很高兴。
妈妈你也一样。
我们俩互相吹捧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693#
发表于 2009-12-6 23:37:57 | 只看该作者

re:给姐姐推荐一本书,维克多。弗兰克的《活出...

给姐姐推荐一本书,维克多。弗兰克的《活出意义来》。(Man's Search for Meaning by Viktor Emil Frankl)
我知道你喜欢看琼瑶,不喜欢看这种书,但是,我真的是太喜欢这本书了,就算我给你留作业了,你一定要看。我已经看过很多遍了,英文版的。我在中文网上找到了,你可以下载了看。下载连接:
http://www.twango.com/media/mdmailbo-36.111/mdmailbo-36.10047
如果不行你再放狗搜一下。网上有不少地方可以下载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694#
发表于 2009-12-6 23:45:17 | 只看该作者

re:楼上的连接是中文版的书,我还找到了一些节...

楼上的连接是中文版的书,我还找到了一些节选,翻译的真不错。

========================================================
维克多·弗兰克:《活出意义来》(节选)

爱,是人类一切渴望的终极。

天使睇视那无限的荣耀,竟至于浑然忘我。

人一旦因为看不到未来而自甘沉沦,便容易有满腹的怀旧愁思。在本书前面,我们曾提到营中人喜欢回味过去,借以忘却眼前的痛苦,现状因而变得较不真实。可是,除去现状中的真实特点,很可能伏下一个危机。当事人势必容易忽略现实中的确存在着、而且可堪运用的机会。把目前的“暂时存在”当成虚幻不实的存在——这种态度本身正是使俘虏丧失其生命力的一大重要原因。人一旦有了这种态度,任何事物看在他眼里都显得毫无意义。他忘了艰困的外在环境通常能给人一个机会,让人超越自己,从而得到精神上的成长。他不把集中营的困境看成是考验内力的试金石;他不看重自己的生命,反而轻蔑它,当它是无足轻重的玩意儿。他宁可阖上眼皮,耽溺于过去。这样的人自然会觉得人生没有意义了。


我不就是集中营的俘虏么?

在昏暗的晨曦中,我们沿着处处坑洼、满是石块的道路蹒跚而行。随行的警卫不时吆喝着,并以步枪枪托驱赶我们。两脚肿痛难挨的,就得仰赖相邻难友的搀扶。一路上,大家默不作声,刺骨的寒风使人不敢开口。我旁边的一个难友,突然用竖起的衣领掩着嘴巴对我说道:“我们的太太这时候要是看到我们,不知会怎样?我倒希望她们全都呆在营里,看不到我们这副狼狈相。”

这使得我想到自己的妻子。此后,在颠踬的数里路当中,我们滑跤、绊倒,不时互相搀扶,且彼此拖拉着往前行进。当其时,我们默无一语,但两个人内心却都知道对方正在思念他的妻子。偶尔我仰视天空,见繁星渐渐隐去,淡红色的晨光由灰黑的云层中逐渐透出,整个心房不觉充满妻的音容。我听到她的答唤,看到她的笑和令人鼓舞的明朗神采。不论是梦是真,她的容颜,在当时比初升的旭日还要清朗。

突然间,一个思潮使我呆住了。我生平首遭领悟到偌多诗人所歌颂过、偌多思想家所宣扬过的一个大真理:爱,是人类一切渴望的终极。我又体悟到人间一切诗歌、思想、信念所揭示的一大奥秘:“人类的救赎,是经由爱而成于爱。”我更领悟到:一个孓然一身、别无余物的人,只要沉醉在想念心上人的思维里,仍可享受到无上的喜悦—即使只是倏忽的一瞬间。人在身陷绝境、无计可施时,唯一能做的,也许就只是以正当的方式(即光荣的方式)忍受痛苦了。当其时,他可以借着凝视爱侣留在他心版上的影像,来度过凄苦的难关。生平首遭,我总算了解到下列这句话的真义:“天使睇视那无限的荣耀,竟至于浑然忘我。”

死囚的美感经验

内在生活一旦活络起来,俘虏对艺术和自然的美也会有前所未有的体验。在美感的影响下,有时连自身的可怕遭遇都会忘得一干二净。从奥斯维辛转往巴伐利亚一集中营的途中,我们就曾透过车窗上的窥孔,凝视萨尔斯堡附近山峦沐浴在落日余晖中的美景。当时,如果有人看到我们的面容,一定不会相信我们是一批已放弃了一切生命和获释希望的俘虏。

有太多太多的实例(多具有英雄式的特质)足以证实:冷漠的态度是可以克服的,躁怒的情绪也可以控制。人“有能力”保留他的精神自由及心智的独立,即便是身心皆处于恐怖如斯的压力下,亦无不同。

在集中营呆过的我们,都还记得那些在各房舍之间安慰别人,并把自己仅余的一片面包让给别人的人。这种人即使寥若晨星,却已足以证明:人所拥有的任何东西,都可以剥夺,惟独人性最后的自由——也就是在任何境遇中选择一己态度和生活方式的自由——不能被剥夺。

……正是这种不可剥夺的精神自由,使得生命充满意义且有其目的。

忙碌而积极的生活,其目的在于使人有机会了解创造性工作的价值;悠闲而退隐的生活则使人有机会体验美、艺术,或大自然,并引为一种成就。至于既乏创意、又不悠闲的生活,也有其目的:它使人有机会提升其人格情操,并在备受外力拘限的情境下选择其生活态度。集中营俘虏虽与悠闲的生活和创意的生活无缘,但人世间有意义的,并不只是创意和悠闲而已。如果人生真有意义,痛苦自应有其意义。痛苦正如命运和死亡一样,是生命中无可抹煞的一部分。没有痛苦和死亡,人的生命就无法完整。

……我时常想起集中营一名女郎的事迹(我亲眼看到她死去),她的事迹十分简单,简单得不足一道。读者听了,也许会以为是我杜撰的,然而我却觉得这宛如一首诗。

这位女郎知道自己不久于人世,然而当我同她说话,她却显得开朗而健谈。她说:“我很庆幸命运给了我这么重的打击。过去,我养尊处优惯了,从来不把精神上的成就当一回事。”她指向土屋的窗外,又说:“那棵树,是我孤独时唯一的朋友。”从窗口望出去,她只看到那棵栗树的一根枝丫,枝丫上绽着两朵花。“ 我经常对这棵树说话。”我一听,吓了一跳,不太确定她话中的含义。她神智不清了吗?她偶然会有幻觉吗?我急忙问她那棵树有没有答腔。——“有的。”——答些什么呢?——“它对我说,‘我在这儿——我在这儿——我就是生命,永恒的生命。

超越当前的困境

我还记得自己的一个亲身经验。有一次,我随着漫长的队伍由营区步向工地。由于穿了双破鞋子,两脚满是冻疮和擦伤,几公里的路程下来,我痛得几乎掉泪。天气十分寒冷,凛冽的风飕飕吹着。我脑海里不断想着这种悲惨生涯中层出不穷的小问题。今晚有什么吃的?如果额外分配了一截香肠,我该不该拿去换一片面包?两星期前获得的“奖金”,到现在只剩下一支香烟,该不该拿去换碗汤?充做鞋带的一根电线断了,我如何才能够再弄一根来?我是否来得及赶到工地,加入我熟悉的老工作队;或者我必须到另外一个可能有凶恶监工的队里去?我该如何博取酷霸的好感,好让他分派营内的工作给我,免得我老要长途跋涉到工地做苦工?

这种叫人满脑子只想着这些芝麻小事的处境,我实在是厌倦透了。我强迫自己把思潮转向另一个主题。突然间,我看到自己置身于一间明亮、温暖、高雅的讲堂,并且站在讲坛上,面对着全场凝神静声的来宾发表演说。演说的题目则是关于集中营的心理学。那一刻我所身受的一切苦难,从遥远的科学立场看来全都变得客观起来。我就用这种办法让自己超越;在困厄的处境,我把所有的痛苦与煎熬当成前尘往事,并加以观察。这样一来,我自己以及我所受的苦难全部变成我手上一项有趣的心理学研究题目了。斯宾诺莎在他的名著《伦理学》里就曾说过:“我们只要把痛苦的情绪,塑成一幅明确清晰的图像,就不会再痛苦了。”

精神防线

对未来——自己的未来——失去信心的俘虏,必然难逃劫数。随着信念的丧失,精神防线亦告丧失,此后,自然甘心沉沦,一任身心日趋衰朽。
信心丧失与全然放弃之间,有着密切的关联。有一次我就遇到了一个非常奇特的例子。我那位资深舍监傅先生,是一位小有名气的作曲家兼词作家。有天他对我吐露心事:“医生,我想告诉你一件事。我做了个怪梦。梦中有个声音告诉我,我可以许个愿,只要我说出想知道什么,我的一切问题就可以得到圆满的解答。你猜我问了什么?我说我想知道什么时候我可以看到战争结束。你懂得我的意思吗——‘我’可以看到!我想知道什么时候我们可以获释,我们的痛苦可以告终。”

“你什么时候做了这个梦的?”我问。
“1945年2月。”他答。当时,已是3月初。
“你梦中那个声音怎么回答?”
他凑到我耳边,悄悄耳语道:“3月30日。”
傅先生告诉我这个梦的时候,还是满怀希望,深信梦中那个声音一定是铁口直断。然而,预计的日子渐渐接近,营区的战讯却全不像是我们即将在预计当日获释的样子。到了3月29日,傅先生突然病倒了,全身发高烧。3月30日,也就是预言中他会看到战事结束、痛苦告终的日子,他昏迷不醒,失去知觉。3月 31日,他死了。从一切外在迹象看来,他死于斑疹伤寒。

生命的意义
生命的意义因人而异,因日而异,甚至因时而异。因此,我们不是问生命的一般意义为何,而是问在一个人存在的某一时刻中的特殊的生命意义为何。用概括性的措辞来回答这问题,正如我们去问一位下棋圣手说:“大师,请告诉我在这世界上最好的一步棋如何下法?”根本没有所谓最好的一步棋,甚至也没有不错的一步棋,而要看弈局中某一特殊局势,以及对手的人格型态而定。

生命中的每一种情境向人提出挑战,同时提出疑难要他去解决,因此生命意义的问题事实上应该颠倒过来。人不应该去问他的生命意义是什么。他必须要认清,“他”才是被询问的人。一言以蔽之,每一个人都被生命询问,而他只有用自己的生命才能回答此问题;只有以“负责”来答覆生命。因此,“能够负责”是人类存在最重要的本质。

爱的意义
爱是进入另一个人最深人格核心之内的唯一方法。没有一个人能完全了解另一个人的本质精髓,除非爱他。借着心灵的爱情,我们才能看到所爱者的真髓特性。更甚者,我们还能看出所爱者潜藏着什么,这些潜力是应该实现却还未实现的。而且由于爱情,还可以使所爱者真的去实现那些潜能。凭借使他理会到自己能够成为什么,应该成为什么,而使他原有的潜能发掘出来。

苦难的意义
当一个人遭遇到一种无可避免的、不能逃脱的情境,当他必须面对一个无法改变的命运—比如罹患了绝症或开刀也无效的癌症等等—他就等于得到一个最后机会,去实现最高的价值与最深的意义,即苦难的意义。这时,最重要的便是:他对苦难采取了什么态度?他用怎样的态度来承担他的痛苦?

我下面要引证一个清晰的例子:
有次一位年老的医师来看我,他患了严重的忧郁症。两年前,他最挚爱的妻子死了,此后,他就一直无法克服丧妻的沮丧。现在我怎样帮助他呢?我又应该跟他说些什么呢?我避免直接告诉他任何话语,反而问他:“请问医师,如果您先离世,而尊夫人继续活着,那会是怎样的情境呢?”他说:“喔!对她来说这是可怕的!她会遭受多大的痛苦啊!”于是我回答他说:“您看,现在她免除了这痛苦,而那是因为您才使她免除的。现在您必须付代价,以继续活下去及哀悼来偿付您心爱的人免除痛苦的代价。”他不发一语但却紧紧握住我的手,然后平静地离开我的诊所。痛苦在发现意义的时候,就不成为痛苦了。

(作者弗兰克博士,是一位精神医学家。他曾是纳粹集中营里的囚犯,他的双亲、哥哥、妻子,不是死在牢营里,就是被送入煤气间。一家人大都死了,仅剩下他和妹妹。出狱后他写过《活出意义来》等书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695#
发表于 2009-12-7 00:32:17 | 只看该作者

re:其实,这本书,所有的自闭症家长都应该看,...

其实,这本书,所有的自闭症家长都应该看,特别是新家长,作者当时的处境和心路历程,和我接触过的自闭症新家长非常相似,本来是平平常常的优越日子,一夜之间就被下了地狱。求生不能,求死不得,每天面对的是非人的生活,而且看不到未来和希望。但是,这个人就是这麽坚强的走下来了,而且找到了心灵的平静,活到94岁。我最喜欢的:

everything can be taken from a man but one thing: the last of the human freedoms—to choose one's attitude in any given set of circumstances, to choose one's own way.

人所拥有的任何东西,都可以剥夺,惟独人性最后的自由——也就是在任何境遇中选择一己态度和生活方式的自由——不能被剥夺。

……正是这种不可剥夺的精神自由,使得生命充满意义且有其目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696#
发表于 2009-12-7 12:22:56 | 只看该作者

re:[QUOTE][B]下面引用由[U]忘了...

下面引用由[U]忘了我是谁[/U]发表的内容:

给姐姐推荐一本书,维克多。弗兰克的《活出意义来》。(Man's Search for Meaning by Viktor Emil Frankl)
我知道你喜欢看琼瑶,不喜欢看这种书,但是,我真的是...



让我自己到网上去下载东西,你杀了我吧。
已经把任务给女婿了。
石头自己搞英文版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697#
发表于 2009-12-7 12:27:00 | 只看该作者

re:连续两个晚上失眠,几乎半年没有出现过这样...

连续两个晚上失眠,几乎半年没有出现过这样的情况了,眼都直了。
今早老大让我不要起来,终于到8点左右的时候有了睡意,进入婴儿式睡眠,要不是电话铃响,不知道能睡到几点呢?
刚接到老大短信:老婆,我马上回家吃饭。
我回:啊
再回:我不太方便接待你。
他回:啊
过了一会电话进来:“你不方便?”
“是啊,不太方便,家里有人。”我说。
“那我在外面等等,待会再回家?”
“这样好,等我办完事你再回家。”
“成全你。”老大咬牙切齿地说。
比“我爱你”的短要丰富得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698#
发表于 2009-12-7 13:49:37 | 只看该作者

re:终于下雨了!好像珠海从来没有这么久没...

终于下雨了!
好像珠海从来没有这么久没有下雨过。
石头号召我们节约用水,拿了个水桶,把洗澡水都接出来冲厕所。尤其在要洗碗的时候,他会说攒起来一起洗吧,这样比较节约水。
我让他不要每天洗澡了,一周洗一次,这样才是节约用水。小子说不每天用沐浴露了,冲一下就出来。

昨晚临睡前小子找他的校服的运动裤,发现还没有洗。
“妈妈,你怎么忘了洗了?”口气倒是很平静的。
我一声不吭,看着他。
小子意识到了,走到我跟前晃我的手,嘻皮笑脸的。
“你是不是要把我拉出去毙了?”
“不敢不敢。”
“我是你的保姆,专管料理你的生活的。”
“不敢不敢。”小子继续嘻皮笑脸。
“告诉你,洗衣服是你自己的事情,我帮你那是我的爱心,但不是我的责任。”
“就是就是。”
拿他没有办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699#
发表于 2009-12-7 19:06:32 | 只看该作者

re:我和大石头出去办房产证的事情,没想到拿证...

我和大石头出去办房产证的事情,没想到拿证还要交钱的,真是的!
回到家,石头让我上他电脑看文强的别墅,天!这么富丽堂皇,我从来没有见过的。郁闷。
警察,公安局长,人民的公仆,住这么好。而以琳,本来应该是国家做的事情,但是却要我们这一介平民去做,没有半点资助,没有半句好话,缺还要交税,这也罢了,还经常给穿小鞋挤挤脚,吐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700#
发表于 2009-12-8 00:27:02 | 只看该作者

re:每天用主教导的主祷文祷告,而主祷文的赞美...

每天用主教导的主祷文祷告,而主祷文的赞美诗是唯一一首我能完全不要歌本可以唱下来的赞美诗。
不叫我们遇见试探,就我们脱离凶恶。所以一听见试探就害怕,就想是不是神没有听我们的祷告,掩面不看我了。
刚才向我家业余牧师求教:不是不叫我们遇见试探吗?还有我以前看书也说神不会试探我们,撒旦才试探我们。试炼是好的,试探是不好的。
业余牧师说:没错啊,谁也不会试探我们的,我们还是要祷告避免试探。但同时撒旦会利用我们所想所念来试探你的,当试探临到的时候你怎么胜过。
我以为是作者把试炼翻译成试探了呢?家里连个懂英文的都说没有,白聪明了一场。
让试探成为踏脚石而不是绊脚石,让试探成为行善的机会,只要我们依靠神,就可以的,感谢主。
作者说认识自己被试探的模式,准备应对时胜过试探非常重要的一条。
经常问自己:当我最易被引诱时,我通常有什么感受?疲倦、孤单、苦闷、沮丧、或在压力之下,也可能是当你感到伤心、愤怒、忧虑,又或者是大功告成之后,甚至是经历到灵性高峰之后。
操练自己,辨认自己最易被试探的典型模式,然后要避开这些情况,要警醒,免得陷入试探,“不让魔鬼有机可乘”。
上面的这些话对我帮助太大了。
还是要天天祷告:不叫我遇见试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以琳自闭症论坛

GMT+8, 2024-6-7 23:27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