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琳自闭症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请写明注册原因,12小时内通过审核)
楼主: 老郭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我的酸甜苦辣

[复制链接]
441#
 楼主| 发表于 2008-11-4 21:41:16 | 只看该作者

抑郁症

晚上听了梁医生有关抑郁症的讲座,我问了他有关预防方面的问题。专家的意思是: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身体好)+不承受不能承受的压力(心理好)就可以有效预防。心理好,取决于正确的世界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42#
 楼主| 发表于 2008-11-5 08:09:50 | 只看该作者

蜗牛

早上散步时,儿子突然发现叶子上爬有很多蜗牛,他非常有兴趣,我就摘下一片有蜗牛的叶子给他。看看蜗牛的壳,蜗牛的触角……随后,我给他讲了个蜗牛的故事“从前有个小蜗牛问爸爸,为什么蜗牛要背壳呢?爸爸说蜗牛软啊。小蜗牛问蚯蚓软,为什么没有壳?爸爸说蚯蚓靠地保护啊。毛毛虫软,为什么没有壳?毛毛虫会变成蝴蝶,靠天空保护啊。我们蜗牛不靠天,不靠地,靠自己的壳保护自己。”我问儿子:“你靠什么保护自己?”“住在家里啊”“那在外面呢?”“我会武术”“是啊,要靠自己的本领,所以要在幼儿园多向老师学习啊”儿子想养小蜗牛,我问他“你知道蜗牛喜欢吃什么?蜗牛喜欢玩什么?蜗牛有什么用?……”他说不出来。我告诉他,到网上搜一搜。我告诉他,他自己搜出了蜗牛的知识。对蜗牛有了大概的了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43#
 楼主| 发表于 2008-11-5 11:24:58 | 只看该作者

防备法利赛人的酵和希律的酵

读《圣经》马可福音第八章第十五节,感触颇深,让我们来共同分享神的话语吧! 原文是:耶稣嘱咐他们说:“你们要谨慎,防备法利赛人的酵和希律的酵。” 法利赛人的酵和希律的酵代表两种极端错误的现象,是撒但对付基督徒的利器:前者叫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堕落到表面上爱主,实际上并不爱祂的情况中;后者叫我们把主丢在一边,索性去爱世界和贪恋情欲。作为一名基督徒应时时警醒自己,要从内心去实实在在的爱主,让主常驻我们心中,让主掌管我们的一生,而不是象法例赛人那样只是从表面上爱主。爱主的含义,我个人的理解是,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应努力地活出主的样子来,以此来荣耀主,同时也会使我们属灵的新生命不断地成长、不断的强壮。同时,在面对或处理任何事情之时,我们应时时警醒自己,神家的事情永远是第一位的,主的事情永远是第一位的,这是不容置疑的。在爱主的基础上,我们才会更好的爱世界、爱他人…… 让我们常常祷告,常常警醒,应时时刻刻防备法利赛人和希律的酵,求主时时洁净我们的心,让我们终身荣神益人,让我们活出主的样子,荣耀我主基督耶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44#
发表于 2008-11-5 11:58:09 | 只看该作者

re:听命胜于献祭,郭爸爸分析地真是准确,如果...

听命胜于献祭,郭爸爸分析地真是准确,如果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活出基督的样子应该比到处传讲福音更得主的喜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45#
发表于 2008-11-5 12:44:20 | 只看该作者

re:老郭 你真棒!子行也一样!

老郭 你真棒!子行也一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46#
发表于 2008-11-5 20:03:57 | 只看该作者

re:太喜欢“蜗牛”那一篇了!老郭,你实在是个...

太喜欢“蜗牛”那一篇了!老郭,你实在是个艺术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47#
 楼主| 发表于 2008-11-5 20:29:03 | 只看该作者

蹦床

楼上三位,我好惭愧。
中午参加聚会,牧师提到一点对我启发很大:除了客观上读懂一段经文,更要思考,上帝借着这段经文,想告诉我什么?
下午接儿子后,儿子要蹦床,整整70分钟。这期间,有些很有意思的片段。1.一开始,只有儿子一个人在玩,来了两个三岁的孩子,他们也想蹦,他们的家长说他们小,两个孩子说他们大了。家长说“他小你大”,意思是说难道郭子行小,你们大?!我儿子听见了,哈哈大笑说“我大你小”。2.过了一会儿,上来一个属猴的和一个也属马的孩子,儿子问他们的名字和属相后,说“那我们就是双马奔腾了”,说着就和那个属马的孩子一起学马跑的样子。3.看到蹦床是灰黑色,就问我“爸爸,什么是灰不拉几?”我告诉他就是这种颜色,他就一字一顿地说“是灰--不--拉--几吗?”边说边笑。有点扣字眼了。4.一个孩子指着天空中正在飞过的飞机,说是“航空战斗机”,我儿子看了一眼,马上说“明明是民航客机,哪里是战斗机?”。总感觉,儿子越来越关注环境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48#
发表于 2008-11-5 21:29:30 | 只看该作者

re:看了你楼上关于抑郁症那段心理的阐述觉得很...

看了你楼上关于抑郁症那段心理的阐述觉得很贴切呢
真的是不要去承受不能承受的压力,如果非要那样,那么抑郁症迟早有一半的爆发可能。。。。
所以我们这样的家长一定要尽量自我释放,自我解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49#
 楼主| 发表于 2008-11-5 23:14:48 | 只看该作者

医学中有个反射弧的概念,意思是说,机体接受刺激,经过神经系统处理后,再做出反应,这是一个完整的反射弧。只有正确的接受,正确的处理,正确的反应,才是正确的反射。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就出了问题。因此,干预的前提是正确判断问题所在,才能针对性地采取措施。以刷牙为例:每次刷牙,儿子总有一些反应。我想,应该从这三个环节来帮他。1.是不是感觉的问题?如牙膏的问题?刷牙的部位问题?刷牙的力度问题?刷牙的时间问题?等等。2.是不是意识上的问题?3.是不是手腕动作的协调支配问题?同时,要给他做出他力所能及的正确的示范。这样,才是真正帮他解决问题之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50#
 楼主| 发表于 2008-11-6 11:03:29 | 只看该作者

谁是我的邻舍呢?

早上,读路加福音10:25-37好撒玛利亚人。耶稣的比喻让我明白什么是邻舍,更教会了我该如何去做邻舍。结合早上看到豆子的经历(http://www.elimautism.org/leadbbs/a/a.asp?B=71&ID=6177&Ar=305868&AUpflag=1&Ap=16&Aq=1),上帝通过这篇经文告诉我该怎么做。感谢天地的主!你将这些事向婴孩显出来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51#
 楼主| 发表于 2008-11-6 16:04:50 | 只看该作者

感覺知覺--- 花花世界是孩子的第一個老師

感覺知覺 ~ 花花世界是孩子的第一個老師

by 前台安医院小儿复健科主任 陈达德

孩子與外界互動的第一步就是靠著感覺(sensory)去體會,接收來自環境中的各種訊息……這就是寶寶的全世界,
在孩子在成長中每天不斷的經歷各種感覺,經由皮膚的神經系統和大腦中樞神經產生互動,慢慢的把所有的經驗累積,成為記憶聯結起來,感覺便能轉變為知覺(perception)。當孩子對於外界刺激有著良好的感覺與正確的認知,就能做出更精細的認知及思考以及適宜的動作與行為反應,所以感覺知覺功能對於兒童的發展影響非常大,是整個成長的關鍵與基礎。
感官發展系統與感覺知覺功能包含有
觸覺(tactile) (主要發展期0~2歲)
前庭覺(vestibular) (主要發展期4歲~7歲)
本體覺(proprioceptive) (主要發展期7~9歲)
聽覺(auditory)
視覺(visual)

感知活動與遊戲設計重點
        原始觸覺---感統刷、觸覺球、沙堡組、觸覺辨識箱
        先進觸覺---神祕袋、手指膏
        前庭覺---彈跳鞋、跳床
        本體覺---拉繩踩高蹺、平衡木、塗鴉、手腳模印
        聽知覺---聽覺配對、韻律音樂盒
        視知覺---視知覺圖卡(Where System)、視知覺圖卡(What Syste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52#
 楼主| 发表于 2008-11-6 16:05:47 | 只看该作者

都会富裕生活背后的隐忧

都会富裕生活背后的隐忧
--- 漫谈儿童发展危机 ---

by 前台安医院小儿复健科主任  陈达德

隐忧浮现
许多的照顾者,包括家长及老师,一定会发现到,今日的孩童跟以往的孩子有颇大的差异,不论是在生理成长上还是菜单现上,都有明显的改变。然而,这些改变,虽然不少是正向的,诸如身高体重、学习资源等等,但却仍许多反而是负向的,诸如学习注意力、情绪行为等等。对于悉心尽力教养孩童的照顾者来说,这是令人不解、无力且挫折的议题,同时也暴露出今日环境中儿童发展的真正危机所在---理论上来说,台湾这几十年来快速的发展,早已进入开发成熟的富裕社会,相对之下孩童所能获得的重视、资源以及照顾,应远远超过过去艰苦年代环境所能提供的,但事实却证明,儿童发展的问题不但没有随着社会的富足而减低,甚至在部份快速发展的都会地区反而有严重化的情形产生。

被忽略的危机
儿童发展问题增加的核心因素主要有二:一是环境的改变,二是家长观念的差异。随者社会的发展,都会化一向是不可避免、甚至是广受欢迎的趋势,都会化有其经济考虑等优点,但对于儿童发展,它则是严重且广被忽略的发展有害因子。

环境改变
都会化的特色有三:一是人口密度高---众多的人口集中在相对狭小的区域里,使得每个人平均能分配到的活动空间也随之受限;二是人工化环境---城市是典型的人造产物,城市内小到路砖、大至楼房,一切的一切都是人工化的建设,而人工化的结果便是材质种类固定单调,以孩童的学校为例,除了木头(如地板)、塑料(如玩具)、布料(如衣物)等以外,就很难接触到其他不同的材质,其相对于乡下或非都会化地区环境所能接触到的材质种类、形式与接触频率,当然不能相比;三是方便的生活形态---都市生活是讲求效率以及省力的,不论食、衣、住、行,一切都尽可能用机器或专人来代劳、代步,甚至娱乐,也多偏向静态(如看电影电视)或小肌肉动作(如打电动、下棋)的活动,即使是成人,也都会感受到在城市中的活动量与运动量都会缺乏不足。

以儿童发展的观点来看,空间的大小与位移的多寡呈正比,而位移的量又直接反应前庭刺激的量,所以空间的不足便强烈暗示者前庭刺激量的不足;至于人工化环境材质种类的单调,则反应着触觉刺激的种类与程度受到剥夺与限制;而省力过度讲究效率的生活形态,则直接限制了本体刺激量的取得。不幸的是,触觉系统(0-2岁)、前庭系统(4-7岁)以及本体系统(7-9岁)恰恰是儿童发展的三大基础系统,就如同红、黄、蓝、绿四原色架构出百万色系一样,成熟个体所有进阶复杂的功能都是依赖这三大基础系统的变化成熟与相互整合为基础,逐渐与外界互动进而发展而来的,倘若环境直接限制者三大基础系统的正常发展,则众多的儿童发展问题产生也就不足为奇了。

观念落差
儿童的生长发展可以粗分为两大领域,一是生理成长---即是指孩童的生理构造在物理性质上的正向变化过程,例如身高长高、体重增重等等;其二则为功能发展---其意味着孩童的功能表现在复杂度与分化度上的精进现象,好比手变灵巧、技能学习变多等等。生理成长的重要影响因子是营养与疾病,提供孩童适当足量的营养以及良好的疾病预防与治疗资源,孩童自然会有着良好的生理成长﹔相似地,功能发展的重要影响因子则是刺激与机会,唯有提供孩童亲自尝试的机会以及多元且大量的知觉动作刺激经验,孩童方能发展出健全且强大的菜单现。功能发展需要靠生理成长方可不断精进,相反的,生理成长亦需藉由功能发展才能良好发育,生理成长与功能发展两者是互为基础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

以往的社会环境下,儿童发展主要的隐忧皆主要在于生理成长的部份,营养不足、疾病蔓延以及遗传问题是常见的发展危机,相对地却因为环境自然,提供丰富且多元的知觉动作经验,孩童在功能发展方面大多没有太多障碍或问题;今日的社会环境,孩童的营养已不是问题,疾病也随医疗的进步早已不构成重大威胁,甚至优生学的观念也普遍地减低遗传相关问题,但讽刺的是,由于都会化的环境造成孩童知觉经验的剥夺与不足,儿童发展的隐忧反而转移到功能发展的部份。

然而育儿知识与观念大多来自长辈的育儿模式,就像习俗的承传一般,儿女会在潜移默化中学习父母的育儿模式,并在成年后以类似的模式不知不觉地再影响着下一代。传统的社会中长辈对于营养与疾病非常注重,但对功能发展却毫无概念,这种育儿模式到了今日,虽然承传的过程中也会因为环境的变迁而有逐渐的改变,但改变的速度毕竟敢不上今日物质环境变化的速度,造成今日大多数的家长还是用类似的观念来养育孩童,因而使得环境影响的程度大增。

再者,家长常用成人的价值观看待儿童的周遭活动与发展,并因为普遍缺乏儿童发展与功能发展的相关知识与认知,而常危害了孩童的正常发展,揠苗助长(例如︰精细功能理论上到七八岁才成熟---但两岁就要求握笔)、缘木求鱼(例如︰基础知觉动作经验累积后方能内化为认知---但小时候却只偏废认知念书而竟杜绝游戏活动)、失衡偏废(例如︰功能发展就如同生理成长一般,营养均衡量足可造就良好生理成长,知觉动作经验也要种类多元且丰富方能有良好功能发展---但家长买玩具却只买精细动作的玩具,其他粗动作、触觉、语言性等等玩具却都没有)等等谬误的教养观念充斥在一般社会认知中,严重限制、误导、阻害了孩童的正常发展以及生活质量。

解决之道
    诚如以上所言,环境资源与教养能力(parenting skills)是影响今日孩童健全成长发展最重要的决定因素。环境资源也许难以大幅度的改变(都会化生活毕竟有其现实生活的必要考虑,完全回归自然健康的环境,例如森林小学的概念,对于大多数中产阶级以下社经地位的家庭,是难以实现的梦想),但照顾者发展知识的补足以及教养能力的提升却是相对简易可行的,而藉由教养知识与能力的提升,不但能减缓不良环境对于孩童发展的冲击,更可以适度弥补、甚至局部改善孩童的环境资源,使孩童虽在都会环境下却仍能保有良好的生长发展。因此,如何将最新且正确的发展相关理论与实用手法知识,浅显普遍且自然实用地传递给所有孩童照顾者,将传统生硬的专业医疗理论转成为照顾者的教养基本常识,藉此加强孩童照顾者的整体教养能力,将是今日的当务之急,其也是健全儿童发展理念---如何积极有效地开发孩童潜能,同时预防抑制发展障碍产生---的必要之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53#
 楼主| 发表于 2008-11-6 16:06:38 | 只看该作者

亲子剧场与儿童发展

亲子剧场与儿童发展
by 前台安医院小儿复健科主任 陈达德

亲子剧场一向是最受孩子喜爱的活动之一,子不但可以藉此与父母分享自己的快乐喜悦以及成长发现,更可藉由父母陪伴的宝贵时光来增进亲子互动与亲子关系,这将对孩子的环境适应以及人际互动能力有着深远与重要的影响。
亲子剧场的故事内容是经由专业设计的结果,不但能满足学龄前后孩童角色扮演与情节故事的假想想象发展,更能藉由角色的认同使孩童参与到故事的进行与游戏的互动,这对于开启孩童的创造想象能力、发展孩童的社交技巧以及学习因果顺序概念等等,都有着极其自然但必然的正面效果。
此外,儿童剧场故事常以日常生活为主题,藉此讲述儿童种种的亲身经验感受以及最常面对的各种情绪,且由于故事只像是在说他人的事,本身并不带针对个人的威胁性,孩童可以在听故事之余做出自由的选择,藉此使其乐于去认识各种人的行为以及感觉,也不自觉地认同该人物的行为与感觉,进而认识自己的行为与感受,这对于处于他律阶段为主的孩童而言,是发展行为规范与心理情绪最好、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最后,亲子剧场的所有道具与设备的制作,也都是孩童亲自参与的结果,藉由这些图画、黏贴、上色等等步骤,不但有助于孩童意象化功能的发展,更提供多元大量的触觉刺激与精细手功能经验,这对孩童的认知、情绪、专注力以及工具操作等等功能而言都是非常好的发展资源。
近年来流行的黑光剧表演,亦是儿童剧场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方式,其主要藉由提供强烈对比的视觉刺激来吸引孩童的注意力与兴趣,同时排除背景对象的刺激干扰,是一种针对三岁以上孩童精心设计的舞台表演形式,同时针对孩童的专注力以及压力缓解能力限制,在每隔10~15分钟休憩间断亮灯,使孩童能有最良好的舞台观赏经验与效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54#
 楼主| 发表于 2008-11-6 16:07:19 | 只看该作者

体育运动是儿童发展的基础

体育运动是儿童发展的基础

by 前台安医院小儿复健科主任 陈达德

就如同上天赐与的种子,只要有适合良好的环境,就一定会努力地发芽茁壮;孩童的发展亦是如此,只要有良好的照顾支持以及适当的环境刺激经验,多可以发展出良好的功能与能力,使得孩子能健康成长、效率学习、志趣成就、快乐生活。除了提供充足的营养外,足量且多元的环境刺激经验更是成长不可或缺的重大因子,而体育运动以及游戏活动等就是提供环境刺激最重要、也是最自然的方式。
藉由体育运动以及游戏活动,孩子可以获得大量的本体刺激、前庭刺激、以及触觉刺激,这些刺激不但可以帮助孩童发展成长的三大基础系统---触觉系统、前庭系统以及本体系统,加强基础功能的发展---诸如冲动控制、触觉区辨、空间概念、顺序性、肌耐力、身体概念等等能力,更可促进整合并发展其他精进的功能---诸如感觉统合、手眼协调、动作计划、精细操作等等能力。藉此发展出良好的近端肌肉功能、粗动作功能以及精细动作能力,而已唯有以上能力的发展,方能内化发展出高阶的认知能力、学习能力以及一般社会所关注的智力,并藉由如此自然且扎实功能发展,良好的社会互动、人际相处、情绪行为功能才能继续发展出来,这也才能建构出身心健康、功能健全的理想全人发展。
由于近年来生活环境以及生活形态的剧烈改变,孩童普遍缺乏体育运动以及相关的知觉动作刺激经验,以致造成许许多多的儿童发展问题,小从睡眠障碍、情绪障碍、进食挑食、身高体重发展落后,大至动作发展拙劣、学业学习障碍、社交互动障碍、甚至自闭症、过动症、知觉动作功能障碍等等,都是近年来儿童发展常见的问题,这些问题看似复杂难解,但其实都是可以预防以及改善的,而方法却也都不难且都是家长可以做到的,增加体育运动经验就是其中最好的方法之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55#
 楼主| 发表于 2008-11-6 16:16:30 | 只看该作者

体感性动作计划能力不良

体感性动作计划能力不良
by 前台安医院小儿复健科主任  陈达德

小红是一个六岁的小女孩,个性活泼,外表看起来与一般小孩一样可爱,但在父母眼中却有着不为外人所知的困扰---从小小红便在发展上需要比别的小孩多一点帮助,例如走路虽跌跌撞撞,但在帮助引导之下亦可以跟上别的小孩一样地学走,当初对此也不以为意,直到随者年纪的增长,以往的困扰越显明显。小红与童年的小孩比起来,动作总是比较笨拙,对于触觉区辨的能力也十分迟钝,身体概念总是很差而常会撞东碰西,对于时间节拍的掌控与顺序性的概念总是一塌糊涂,在日常生活技能与活动学习上也十分缓慢,例如老是学不会系鞋带等等。等到上了幼儿园以及小学后,困扰已经变成令人担心的问题---跟其他小孩玩办家家酒或玩积木有障碍而被排挤,学习握笔写字上有缺陷,语言学习与发音上亦有困难,令人忧虑的学习与学校适应困难问题也隐然浮现。

事实上,小红就是所谓体感性动作计划能力不良(somatodyspraxia)的典型表现。

体感性动作计划能力不良可以分成两部份来说明,一是所谓动作计划能力(praxia),其源自于希腊文,意指”基于意念所产生的动作”,凡任何原因造成动作计划能力失调者,皆称为动作计划能力不良症(dyspraxia);二是所谓的体感性(somato-),此一词是指身体的,即是指身体的感觉(somatosensory),其便是触觉与本体觉的合称。由此可知,所谓的体感性动作计划能力不良,便是各种动作计划能力不良症其中一种导因于身体感觉功能失调的动作计划能力不良症。事实上,对于体感性动作计划能力不良较严谨的定义是: 1.它必定是一种发展性的动作计划能力失调 2.它一定伴随着触觉以及本体觉功能的失调 3.它可能有时会伴随有前庭-本体觉处理功能失调(vestibular-proprioceptive processing disorder)的现象。

    体感性动作计划能力不良在出生后前几年是以最轻微的形式表现---例如撞倒东西,或者是在生活各方面比同年际的孩子需要多一点的帮助等等,但是由于这些孩子通常最终都能达到正常的发展里程,所以常常不被发现而以”个别差异”的理由予以合理化或忽略。

到了学龄前期的时候,问题会变得更明显---孩子对于拼图、剪贴、涂色、游乐场设备的使用等等方面能力有困难,然而学龄前期的课程提供孩子个别活动的选择权,体感性动作计划能力不良的小孩常常会藉此来逃避他们有困难的活动,因而再一次地,问题又被认为是”个别偏好”或是”个别风格”而不被正视或发现。

到了入小学低年级的时候,先前不被承认的问题终于变得更加明显且确定,其原因一是学龄孩童的学校、家庭及玩乐活动变得高度地结构化;二是在许多的情形下,孩童不再被允许选择逃避参与活动,许多团体的参与是被要求的。除此以外,组织性的运动及体育教育此时也渐渐地变得重要,而有体感性动作计划能力不良的孩子在这些领域常会经历困难与挫折。

    到了三四年级阶段的时候,手写能力的要求急遽地增加。这类孩童在学业成果上的表现无法到达对于一般孩童的期望,而产生了严重的落差问题,而这些落差问题可能导因于1.视觉动作整合能力不良(poor visuomotor skills) 2.精细动作功能不良 3.对于计划所需的数据接收与记忆模式处理能力不良等等。对于这类的孩子,最后更可能会导致降级、缺乏动机或自尊等等。
   
甚至到了成年,体感性动作计划能力不良更可能会限制了个人对于职业的选择,或影响到休闲活动的选择等等。

    总体来说,体感性动作计划能力不良会影响个案对于自己能力的信任与控制感,间接会影响个案的自主性、自尊感以及自我满意度,这些改变会转化并影响个案的”行动意愿”或”内在动机”。对于同时有学习及动作问题的小孩,特别容易有低自尊感的危险,而此现象称为”发展性双重危机”(developmental double jeopardy)。

对于这类的小孩,需要严谨精确的复健专业评估(例如职能治疗、物理治疗等等),并需要接受感觉统合以及相关的复健治疗,藉由治疗活动对于既有发展模式的加强与引导,将有此类问题的孩童重新导入正常发展的途径。身为父母亲或老师以及其他关心孩童发展的人士,也应注意各种可能的发展障碍,对于发展上有落后或不足的孩童,不要一味地责难或鞭策,如果能够有多一份体谅与关怀,或许能够更容易了解孩童的心声,并帮助他们有更健全的发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56#
 楼主| 发表于 2008-11-6 20:36:54 | 只看该作者

礼貌

蹦床时,一个陌生的四岁男孩主动喊我“叔叔好”,给了我很多启示。我也要求儿子看到新来的小朋友都要和他们打招呼,并要和他们的父母亲打招呼。小朋友离开的时候,也一定要打招呼。这不仅单纯是礼貌问题,更是提高他关注周围人的变化。要养成习惯。开心的一个小时。
再次读陈达德的文章,让我意识到该如何散步,要给孩子提供丰富的刺激及恰当的反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57#
发表于 2008-11-6 21:19:04 | 只看该作者

re:谢谢老郭分享陈医生的文章,学到了不少。看...

谢谢老郭分享陈医生的文章,学到了不少。看来,陪孩子足量有效地玩,需要最宝贵的就是————时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58#
 楼主| 发表于 2008-11-7 11:26:31 | 只看该作者

耶和华是我的牧者,我必不至缺乏。

耶和华是我牧者

大卫的诗

耶和华是我的牧者,我必不至缺乏。他使我躺卧在青草地上,领我在可安歇的水边;他使我的灵魂苏醒,为自己的名引导我走义路。我虽然行过死荫的幽谷,也不怕遭害,因为你与我同在;你的杖,你的竿,都安慰我。在我敌人面前,你为我摆设筵席;你用油膏了我的头,使我的福杯满溢。我一生一世必有恩惠慈爱随着我,我且要住在耶和华的殿中,直到永远。

                                                                                  ---- 诗篇23
http://lukezhang.org/preaching/God%20is%20my%20shepherd.pdf
读完,思考,感慨颇多。就这么回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59#
 楼主| 发表于 2008-11-7 14:02:23 | 只看该作者

插话

最近一段时间,在外边玩的时候,儿子最突出的一个地方,就是插话。无论大人的,还是小朋友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60#
发表于 2008-11-7 14:11:53 | 只看该作者

re:[QUOTE][B]下面引用由[U]老郭...

下面引用由[U]老郭[/U]发表的内容:

早上散步时,儿子突然发现叶子上爬有很多蜗牛,他非常有兴趣,我就摘下一片有蜗牛的叶子给他。看看蜗牛的壳,蜗牛的触角……随后,我给他讲了个蜗牛的故事“从前有个小蜗牛问爸爸,为什么蜗牛要背壳呢?爸爸说蜗牛软...


子行爸爸:你的帖子真好,里面有很多启发孩子思考的好方法,教孩子真是一门艺术,值得细细阅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以琳自闭症论坛

GMT+8, 2024-6-12 05:33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