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琳自闭症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请写明注册原因,12小时内通过审核)
楼主: binfeng200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林中的鸟儿唱不停

[复制链接]
681#
 楼主| 发表于 2007-7-17 01:47:01 | 只看该作者

re:<<扔进大海里的小金鱼---生活篇>>...

<<扔进大海里的小金鱼---生活篇>>

"造反有理"

我们家有条铁规,就是晚上八点睡觉.这一方面是为了闻森的作息时间,因为他永远是六点半就起床的,中午从来不睡,所以到了八点后,一般他就困了.后来也因为他的校车七点就来接了,所以我们这个八点睡觉的家规就这么一直做了下来.
但这其实对妹妹来说,是不合理的,因为她在幼儿园里是睡了午觉的,这八点对她讲太早了些,而且她过去在外婆家,都是随外公看电视到深夜才睡的.本来也是想只让闻森在八点睡,妹妹可以晚些,但是试了一段时间,妹妹在外面吵,闻森因为妹妹妈妈没来同睡,也不安心,最主要的是我觉得妹妹人小心大,我一定要在家里树立起一个大家都不得不遵守的铁规来,家里一定要有一个人关键时刻说话算数的人,我就选了这一条了.所以不管是小孩哭,大人叫,耍赖撒泼,讨价还价,我一概不听,关掉电视,关掉灯,赶去睡觉.闻森比较实心眼,不管怎么闹,过十分钟就呼呼大睡了,而妹妹基本上要在床上翻来覆去一个多小时才能睡着,为了这,小丫头没少挨骂挨打.
这样做已经两年了,基本上已经没有抵抗了,尽管每次在就寝前,他们照例要看点动画片,这也是我在他们点头同意看到八点立即关掉后,我才点头同意的.他们不答应,我也不会让他们看.这样即使他们到了点以后,一般片子还没完,他们会要求把光盘"静止",而不是"停止",这样他们还能明天接着看,这我也就认可了.
当然会有很多的"抵制反抗"运动,形形色色的都有,都软硬兼施地镇压或是化解下去了,已经记不得那些具体的细节了,不过最近的例子是闻森不知从那里学了句"父母也要听孩子的",常常堂而煌之拿来做反抗的大旗,这小子越来越不好对付了,我也只能小心地和他兜圈子,说,只要是孩子讲的合理的,父母才会听.

昨天我们去了教堂,又在贾斯汀家学圣经,游戏,完了后又去买鞋,回来后吃饭洗澡后,差不多七点四十了,兄妹俩还要看卡通片,我让他们保证八点钟关掉后,才答应了他们.我自己转身上电脑去了,一会儿,闻森悄悄过来,在我耳边说,"我要看完这一集后,再看一集,然后我就关掉,我保证,OK?"
尽管他这是请求,但是他没等我回应,就赶回去看电视去了,不过我还是很乐意地答应了他.我高兴的是他在尝试着另一种的方式,更柔和更理智些,也更技巧些,不再用大吵大闹,或是生搬硬套某句话,却是耳语一番,这样反而就顺利地达到了目的.我们常说,"造反有理",但是一个劲地蛮干,最多也就是做个"烈士"罢了,而那些造反得有理有节的,常常能作出实质性的成功.
要是闻森能学会这一点,那他在人际关系上就能游刃有余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82#
 楼主| 发表于 2007-7-17 14:34:32 | 只看该作者

re:<<扔进大海里的小金鱼---查经班里的故...

<<扔进大海里的小金鱼---查经班里的故事>>

"第二次周日查经班"

因为我们到了教堂晚了十几分钟,因为我们又加入了吉祥母子俩,我们三家人进教堂时,那些孩子们已经唱了一会儿了,闻森和贾斯汀并排坐着,两个人都很安静,虽然不象其它的孩子们那样熟悉赞美歌,但是看得出来他们两个都很专注,而后来在其他地方,我还听见了闻森已经能哼出来其中的一首歌来了,我也不会唱,所以需要去找那些赞美诗歌的资料了.
我想经过了第一次,这两个孩子已经知道了这里的"流程",所以他们心定了,尤其是贾斯汀,不再离座找老师问这问那了.而新来的五岁的吉祥小朋友,初来这里还不熟悉,偶尔还说话,但是却能跟着曲调打拍子.
唱完歌,是分年级的学习班,因为上次贾斯汀和闻森在一起的效果不好,所以上次我们就商定了这次两人分开各上各的班.所以一唱完歌,闻森就回头找我,要我跟他一起到两年级班上去.我一口答应了.
这次的老师不是上次的,估计她们也是轮换的,我跟老师简单地介绍了闻森的特殊情况后,得到了容许让我坐闻森后边.上课时其实我也没怎么干预,基本上是闻森自己完成的,除了老师转换内容时,他的注意力没有很快调整跟上,让我从背后提醒了几次,还有就是去了两次厕所,这是"阶级斗争新动向",钢琴课上也开始有借机偷懒的嫌疑了,他妈妈的说法是:"闻森终于开始学会耍心眼了".
课上还有的作业是抄写经文,闻森的精细动作仍然需要很大的提高,他现在也愿意写小写字了,但是笔划很大,字母之间的空格很开,而字与字之间却不留空,让人没法读.我只好和老师解释了一下.后来贾斯汀妈妈给了我一招,让我在本子上先划好一格格,让他每一格只写一个字,试了一下,果然有效.
在座的孩子们中,男女各半,能愿意来周日查经班的男孩,一般还是那些家教比较严,而且自己也是比较早熟些的,这里的几个男孩一看就是这样的类型,认认真真的样子,专心读书,积极抢答,而几个女生呢,没那么认真,却会上课开小差,聊东家长西家短的,如果过去,我或许也会去批评这些小女生,可现在我却知道了这其实就叫"正常发育阶段的社交能力",这种"闲聊"或许我们这些孩子永远也不会.
老师讲课前,告诉孩子们她准备了三个玩具,谁发言认真就给谁,结果两个踊跃发言的男生众望所归地得到了,老师没去挑第三个,就直接把玩具奖给了闻森,说他听课认真,其实闻森一次也没举手发言过,唯一一次被点到名时,他借口上厕所开溜了.
但是素不相识的老师还是在他的心理上额外地浇了一次赞赏的甘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83#
 楼主| 发表于 2007-7-18 05:27:16 | 只看该作者

re:<<扔进大海里的小金鱼---生活篇>>...

<<扔进大海里的小金鱼---生活篇>>

"让他作主"

我那个杜撰的"青春期前奏",让秋爸爸也吓了一跳,不至于吧,现在孩子三岁就想着青春期怎么办,还想不想活了?
不过,对于我这个"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实际情况下,我却是晕呼了,不知道怎么下手,之前特意去看了一本讲"自闭症和青春期,性发展"的书,但是那是对那些已经是性成熟的,或者说是正经历着成熟的孩子和大人的,昨天还看了一个新浪博客,说母亲自己的身体是孩子最好的青春期教材,这有些太出格了吧,除了西方那些倡导"天体运动"的人,大概没有人能接受得了这样训练的.

闻森还没到青春期,但是这青春期就是那历史的火车头,浩浩荡荡,电闪雷鸣,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地前进着,说远还远,说到就到,在这总有一天非来不可的历史时刻前,我们能做的不外是两种可能,一种是那些匆匆忙忙的,抬头一看,怎么火车就进站了呢?赶紧挤上车去,推推攘攘的,千方百计地找到自己的位置,喘口气安顿下来了,又抬头一看,怎么已经到了下站了.
另一种,就是早也准备就绪了,行李早打好了,车票检查了一遍又一遍,车箱位置在那里也知道,路上的吃食也备好了,消闲的读物买好了,就等这车到了,从容不迫地上了车,安安定定地开始了自己的旅程.

尽管不知道现在这阶段该给闻森准备些什么,但是从常识来看,既然是孩子大了开始有自己的力量和意志了,那么我们也应该顺势给他展示力量和意志的空间和时间了.与其死霸着自己的领地,不如分点出来给孩子做"演武场".

今天因为钢琴课换到了昨天了,闻森放学回家后,我们没有什么已定的时间表,我和闻森说,"要不要今天你来订这个时间表,看看你怎么安排今天的日程,我告诉你我要做的,你也写下你要做的,我要做的就是今天我们要清洗老鼠笼子了."
闻森很来劲,立即写了下面的日程表,(当然有些字是我拼给他的):

07/17/07

4:00 eat
4:30 homework
5:00 wash hamster cage
5:20 go to playground
6:00 go back home
6:45 take a bath
7:00 watch movie
8:00 go to bed

这也是我们一贯的routine了......行了,不能写了,已经是5:23了,闻森已经在催我了.他这是"权力在手,过期作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84#
发表于 2007-7-18 08:21:33 | 只看该作者

re:台湾的龙应台女士就是这么做的,她做二胎产...

台湾的龙应台女士就是这么做的,她做二胎产检时老大跟进去,产科医生一边检查一边对老大讲解----那时老大五、六岁的样子。不过人家是两个正常的孩子啊。不知我们能不能照搬。我儿子十岁了,还没有表现出什么好奇来。以前四岁多时有过一阵,现在好像忘记了,除了个别时候有时磨擦鸡鸡,但制止一下就好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85#
 楼主| 发表于 2007-7-19 04:56:03 | 只看该作者

re:<<扔进大海里的小金鱼---生活篇>>...

<<扔进大海里的小金鱼---生活篇>>

"让他作主,行吗?"


接着上次的话题.
话说,我们在闻森的催促下,虽然比他安排的时间晚了四五分钟,但是我们还是在五点二十七分到了游乐场,他定下离开游乐场的时间是六点整.
今天的场子里人不少,但是能和闻森稍微玩一下的孩子不多,所以闻森还是基本上自顾自地玩,我在看新到的杂志,一会儿不知不觉地过去了,我猛一看表,六点零六分了.
我把闻森叫来,"你看现在的时间,六点零六分了,你说好六点回家的,我们是不是该走了."
闻森眼睛看着地面,没看我,说,"我时间表没拿来,我不知道什么时间回家".
这一下子呛住了我,因为一般情况下,他是会个劲地抵制或是来讨价还价的,但今天他采取了"装傻滑头",这也是对我这样的第一次.但不是他的第一次,他的第一次这样耍赖也是在不久前,闻森突然那几天在钢琴课上老要去厕所,一节课去两次,把商老师惹毛了,说你这点小鬼头还能瞒得过我,我跟着你去厕所,你在我面前尿出来.结果,闻森没见过这个阵势,本来可能也没尿,在老师面前出了洋相,商老师一句话,以后下课了才尿,给我老实待着.
我们听说了后,反而高兴了,因为这小子好象终于开了点窍,学会了耍花招了.以前我老婆一再夸口的说闻森从来没说过瞎话,现在和以后可能就不敢再下这样的结论了.
孩子进步了,我们高兴,孩子学"坏"了,我们也高兴,大概也只有我们这个特殊的群体中才会有的共鸣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86#
 楼主| 发表于 2007-7-20 13:32:53 | 只看该作者

re:"我家四帖药"天黑欲下雨,...

"我家四帖药"


天黑欲下雨,
老爸夜班去,
家人齐叮咛:

闻森: "see you tomorrow",我正接一个香港来的电话,就吱吱唔唔应付他,一边往外走,闻森不让,追出来说,我一定要听到你也说"see you tomorrow",我只好放下电话,和他说了句"see you tomorrow",他才回去睡了.------这不是刻板表现吗?只好严格遵守了.

老婆:"要下雨了,开车小心点."  -------"我知道,你烦不烦"  (车祸后遗症之一)

女儿:"Daddy,Have a good trip!" ------我们都笑了,因为没想到她还能说这个,以前没听她说过,也没教过她,估计是她自己那里学来的.

在我家,闻森象是一帖"强化剂",老婆是一帖"清洁剂",(不光是洗碗洗衣服的那种,还是专管清洗各种不良行为不良语言),女儿是帖"安慰剂".
而我希望是帖"十全大补膏",专治百病,一贴就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87#
 楼主| 发表于 2007-7-24 00:18:33 | 只看该作者

re:<<扔进大海里的小金鱼---生活篇>>...

<<扔进大海里的小金鱼---生活篇>>

"摊牌"

昨天在科学馆里,闻森和我又对上眼了,原因可能是我看他玩火车的时间太长了,而我们带贾斯汀母子俩第一次来这里,我想带他们去别的场馆看看,但是闻森和妹妹一进来就直奔学前区里,妹妹玩购物烹饪,闻森和贾斯汀就一头扎进了小火车里了.
看看时间不早了,我试了三次,才把大家说通了,大家一起出了学前儿童游乐区,准备带贾斯汀他们去看其他地方区,但是闻森还有没完的事,一路上问我什么时候出门,我说因为时间不早了,我们带贾斯汀再看一个地方就出这里,但闻森不干,他一定要再玩三个地方才回家,一般地说我们来这里也是至少玩四五个地方才走的,今天这么匆忙是第一次,可是我们不是自己一家,而是两家人,各有各的时间安排,而且在这之前我们已经玩了不少了,我还是坚持只看一个,而闻森坚持要看两个,说着说着,闻森鼓起腮帮子瞪起眼来了,他妈妈为了息事宁人,赶紧将儿子拉了过去,但是闻森还不解气,一路走着,一边说着狠话,让警卫把我关起来,让火箭把我送到月球上去(因为科学馆里有火箭的模型).
我制止了他几次,还不见效,把我惹火了,我说今天我就要在你的客人面前,在大众广庭之下收拾你.我一把把闻森从他妈妈面前拉开,他妈妈想来劝,被我喊开了,闻森想反抗,我一把用手掐着他的腮帮子,跟他说你再这样,我就会让你痛.闻森总算消停了,但还是怒目而视,我觉得现在是他可以听进去的时候了,就很严肃地警告他,以后如果他还是这样用瞪眼,用发火,用诅咒,用狠话来表示不满的话,我就到你学校去找你老师去,要是你好好说话,我可以答应你,你要是这个态度,我一点也不会让你,你今天就得听我的,我们再看一个地方就走.
因为我的一只耳朵有听力问题,所以从小我的嗓门就大,这样在科学馆的大厅里大叫大嚷,估计形象很不好,但是不管怎么样,闻森被我震住了,我问他听明白了没有,他一开始还有点犟头倔脑的,我又去掐了他一把腮帮子,他总算答应了一声.
我老婆和贾斯汀妈妈都理解我这样做的用意,在一边也没干涉,还好不一会儿,闻森就冷静下来了,还过来和我搭话,我的气头还没消呢,没理他,他妈妈在一边提醒说你儿子在向你讨饶呢.我还是没理他.
闻森见我不搭他的话,就过来抱起我的手臂往里走,我想该给他的台阶下了,就问他想干什么,他说要往北馆去,原来他是想让贾斯汀他们看新的地方,我就急忙招呼了大家前去.
闻森这一抱,也让我心理释然,毕竟不管他和我怎么闹,我还是他生活里最注重的人,这不是仅仅因为我是他的父亲,而是我在他身上付出得最多,我是他最理解,最信任,最可靠的人,但也是最无情,最严厉,最催促的人,对前者,我心如所愿,对后者,我无可奈何.
或许,父子间永远是一条爱恨交加的路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88#
 楼主| 发表于 2007-7-24 00:39:42 | 只看该作者

re:<<扔进大海里的美人鱼---生活篇>>...

<<扔进大海里的美人鱼---生活篇>>

"生日礼物"

下星期天是妹妹的生日,本来她是计划在她班上开个小生日派对的,但是不巧今年的生日是星期天,我们就问她怎么样,她说不在学校里办了,在家里办,但是她还是要给同学准备礼物袋.
我问她,该准备些什么,她说,男生喜欢车,女生喜欢公主,而且她还举了两个好朋友的喜好:"丽娜要灰姑娘的,格林娜要美人鱼的...",我一听,说好了好了,我们还是让你自己去挑吧.
本来是一件小事,但细想一下,却觉得很感慨,我女儿马上五岁了,她不是一个社交方面出色的孩子,至今在班里不敢主动发言,即使非讲不可,也是象蚊子叫,但在家里象个小蛮女,但这一切不妨碍她去观察,摹仿其他的孩子,即使在班里不说话,但她的注意力始终地跟着班上的一举一动,回家后可以把今天班上的新闻一五一十地描绘出来,她知道每个孩子的喜好,自己有一个小圈子(里面全是长头发的美女,其他的女孩被她们自然而然排斥了出去,也难怪我一说要给她剪头,就哭的昏天黑地的.
我女儿已经可以给朋友设计出个性化的礼物来了,这小小的事情了,却蕴涵着很多儿童发展心理上的深奥道理,因为你需要有社交能力,有观察能力,有希望取悦于人的愿望,有能保持友谊的能力和行为,有个人的社交小圈子,有对别人个性的理解和尊重,等等,我还真不知道那天闻森能到这一步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89#
 楼主| 发表于 2007-7-24 08:16:36 | 只看该作者

re:<<扔进大海里的小金鱼---社交篇>>...

<<扔进大海里的小金鱼---社交篇>>

"数字人"

和两个高功能的或者说是爱斯伯格症的孩子,一起去一个他们熟悉也喜欢的地方,那会怎么样呢?
有一点可能是共同的,那就是你会一路上听到详细的路线指引,不管你是不是愿意听.
上星期六和星期天,因为贾斯汀妈妈要上周末班,(他爸爸在外地工作),所以我们自告奋勇地帮她带孩子.
贾斯汀提出要去琼斯海滩,我们答应了,吃完午饭,我们就动身了.刚开动车,贾斯汀就问我走那条道,是走高速呢还是走小道,我说当然走的是高速,贾斯汀就打开了话匣子,你要走Grand Central Parkway, 在31出口转到Melbrook Parkway,但是你要走中间偏左的那条道,那是31A,那才是到琼斯海滩的,你不能转到右边的31出口,那是去另外一条道的,要是你走错了,没能从31A出口出去,那你就从后面的32出口出去,再转回到高速,再从30出口上高速,再走31A到Melbrook Parkway,一直走,到了9N出口,我们就到了,上次我们家去的时候是停在5号停车场里的,再以前我们还停4号和6号,这次你能停在3号吗?

据贾斯汀妈妈讲,他孩子学加减乘除,只用了两个星期,我也知道他自己读少儿版的圣经,去年就读了三百多页了,贾斯汀是闻森班里唯一通过纽约普通小学三年级统考的孩子,但是从最近几次的观察来看,很多核心的问题,即使对这么一个"认知能力很强,学业优秀"的孩子来讲,他还是有很多问题,就象他妈妈心里很明白的那样,而对于闻森妈妈来说,她的结论是:"闻森,你和贾斯汀除了名不一样,其他都是一样的,连姓也一样,"这没讲出来的话,就是连两人的缺点也是一样的,换句话说,学业优秀并不一定就能帮一个孩子彻底改变了自闭症的阴影.

在车上,因为三个孩子们是左在一起的,我们没办法控制,三个人一起疯,一起闹,但是一会儿妹妹就哭起来了,说贾斯汀掐她,妈妈回头看,果然是一道红印子,妈妈问贾斯汀为什么掐妹妹,贾斯汀说,是因为闻森想掐妹妹,但是闻森是隔着贾斯汀的,够不着,所以他去掐了妹妹;妈妈问,你知不知道掐人了,妹妹会痛吗?贾斯汀问,真的会痛吗?妈妈说,当然了,你看都有红印子了,妹妹还哭了,当然是你掐痛她了.你不能再掐她了,再这样,我们要么取消去海滩,要么达电话告诉你妈妈.
我们知道这些孩子,所以也没客气,明确地给他指出行为的后果,这要是碰到其他不明事理的家长,肯定要责怪贾斯汀,你这么大的孩子了,这么会不懂掐人,人会痛吗?肯定是装的,但是我们能理解,不是他不明白,而是他的注意力只在行为本身上,(为什么闻森可以,我不可以?为什么掐人会痛,掐多重才会痛?)但是他完全对这个行为的后果,也就是对方的感觉是完全漠不关心的,不是他狠心,而是他可能是天生的迟钝.我也有另外一个例子,说明闻森在看到我手指被割破时的表现,真是如出一徹,以后写出来补上.

在海滩上,我们往回走的时候,贾斯汀边走边抓起沙子撒,风吹沙子到了边上躺着的人身上,人家不满地起身,看是谁在捣乱,但是贾斯汀已经走远了,只能让跟着后头的我给人家道歉.突然,前面有一个女人躺在沙子上晒日光浴,正好躺在贾斯汀走的道上,结果他想也没想,一脚就跨了过去,人家惊异地起身,我跟在后头不知怎么给人家解释好.

据说柏拉图的<<理想国>>里把那些没有精神生活的人,叫着"数字人",我想从一个角度来讲,正是这些孩子们的写照,以后,只要一提到自闭症,我就会想起了这个场景来,一个漂亮的小男孩,毫不犹豫地,视若无物地一脚从躺在沙滩上的漂亮女郎身上跨了过去,留下别人在纳闷,这是那个星球上来的人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90#
 楼主| 发表于 2007-7-25 15:59:18 | 只看该作者

re:<<扔进大海里的美人鱼---生活篇>>...

<<扔进大海里的美人鱼---生活篇>>

"美人鱼和机器鱼"

第一: 美人鱼的故事

妹妹从冰箱里拿出饮料盒,想直接对着嘴喝,被妈妈厉声制止住了,妹妹只好倒爱杯子里喝.
妈妈去开冰箱,突然里面的什么东西掉在地上,啪地打烂了.妈妈气恼地说了声:"Shit".
妹妹有点紧张,以为又是自己闯什么祸了.
妈妈在边上看见了,忙安慰:"这不是你的错,是妈妈自己弄的."
妹妹松快了许多,说:"妈妈你当心哦".

第二: 机器鱼的故事

前几天,我给闻森做饭时,让罐头盒拉开了一个小口子,就用创可贴贴上.
后来闻森在厕所里看见了,就开始了他的一连篇的问题:
"你是在做什么时割伤手的?是烧饭吗?"
"你是什么时候割伤手的?是我还在学校里,还是在校车上,还是我已经在家里了?"
"你伤的是左手?右手?食指,中指,小指,无名指?"
"什么时候你的皮肤才会好?今天?明天?一星期?"

有些问题是他不知道,比方说什么时侯割伤的,有些问题是他明知故问,比方说那个手指,他能一眼看见的,但是他还是一个个问了过来,可能是他学过了这几个手指的名字,就自己问自己来过把瘾.而问我几天才会皮肤复原,是我们读过一本儿童杂志,上面有伤口何时愈合的图解.

但是他就不会问我最希望听到的话:"爸爸你痛吗?", "爸爸你要当心哦".

心智论的 Simon-Baron Cohen把人的基本思维能力从某个方面归结为"系统性思维"和"同情性思维",我觉得没有比这上面的两个小故事更能形象化地印证这个说法了:
妹妹听到了是妈妈闯了点小祸后,我不知道是她有没有去看打烂的什么,但是她已经设身处地地替妈妈担心了,让她当心.她的"同情性思维"占了上风.她也会去"研究"打烂的是什么,但是那对她来讲提不起很大的兴趣来,这时候她的"系统性思维"很自然地让位给了"同情性思维",所以她表现出来的这么的合理和令人愉快.

而闻森呢?光埋头于事实中,丝毫不漏,层层面面,尽自己的知识和经验来搞清事实,但是他却完全没有去想过"同情于事件的主角",他的"同情性思维"被他的"系统性思维"掩盖得无影无踪了,让人觉得完全失去了"同情性思维",就象是 Simon-Baron Cohen说的,"自闭症就象是系统性思维走向了极端的表现".所以,当贾斯汀去掐妹妹,当闻森在姐姐着急时哈哈大乐,当石头在妈妈的哭泣之中狂笑,这些你没法用你自己的眼光去看他们的,这就是他们的缺陷,我们的悲哀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91#
 楼主| 发表于 2007-7-27 05:48:46 | 只看该作者

re:<<扔进大海里的小金鱼---生活篇>>...

<<扔进大海里的小金鱼---生活篇>>

"在无情和有序之间"

星期二中午,商老师家出了车祸.
这事情从头讲起来很让人伤感.十一年前,商老师带着才八岁的女儿来美国上音乐学院,举目无亲,语言不通,但是十一年后,女儿从著名的音乐学院毕业,老公从北京来美国团聚,一家人绿卡办妥.但是商老师依然不会英文,这其中的辛苦真是一言难尽.
这母女俩已经十一年没回家了,归心似箭呢,商老师的幼儿园还有暑期班,只好八月和郎朗他妈妈搭伴回国,但是女儿急着回家,就在星期二先走,结果就在去机场的路上,一辆垃圾车野蛮换道,商老师他爱人把车撞了.
这一家人急啊,又要赶飞机,又怕警察来了,自己不懂英文解释不清,一家人撂在了路上干着急,只好打电话给我求救,我正睡觉呢,一听立即就过去了.
好不容易把事情弄好了,她女儿也顺利上了飞机,我问商老师,今天晚上的钢琴课还上吗,她说还得上啊,不上她就少一次收入啊.
因为我和她老公说好了,在他们的车修好前,他们可以用我那辆旧车,晚上上课时我把她老公到我家来取车,所以我就在上课去的路上,事先给闻森讲了车祸的事,也讲了商老师家要来我家取旧车,免得等上完课后,他看见商老师爱人和我们一起回来时,又要问个不停.
结果我等着闻森听完这个故事后的反应,他只说了一句:"now their car and our car are matched." 意思是说,他们家的车,和我们家的新车,都是碰撞过了,配上对了.象我们的配对游戏训练一样,这个车,那个车,如果它们都出过车祸碰撞过,我们就把它们放一起.
本来是一个让人百感交际的移民故事,结果在我儿子面前成了一个没有任何感情色彩的筹码.
当然我不想期望他这个年纪能体会到这个故事后面的情感色彩,但是可以想象,即使以后有合适他理解能力范围的故事,他的反应可能还是会这样,象被过滤过一样,条理逻辑事实数据留了下来,感情却一丝不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92#
 楼主| 发表于 2007-7-29 08:59:20 | 只看该作者

re:<<扔进大海里的小金鱼---生活篇>>...

<<扔进大海里的小金鱼---生活篇>>

"在无情和有序之间"(续)

UCLA的心理学教授Marian Sigman是一位世界著名的自闭症专家,她和她的科研小组主要是从儿童发展心理学的角度去研究自闭症的,简单地说,就是通过观察自闭症儿童和其他的发展迟缓的儿童,如唐氏症,低能儿童,以及做对比的正常发育的儿童,来探讨什么是自闭症儿童的核心缺陷.其中一个问题就是自闭症儿童的感情因素.
这方面的实验,她用了一个小录像来描述,挑选的是一到一岁半的儿童,这里选的一个是唐氏症的孩子,一个是自闭症的孩子,这唐氏症的孩子基本上当时就能确定的了,而自闭症的孩子当时是怀疑对象,等到了以后才确疹的,所以这总的研究项目是一个长达十几年的跟踪研究.
这个片段是这样的,一边是妈妈在玩一个玩具,就是用小榔头把一个个的积木块敲进一个玩具盒里,小孩在边上看,研究者在屋外通过录像观察.在妈妈敲了一会儿后,突然装着自己不小心敲到了自己的手了,丢下榔头假装哭泣,这时候看这两组孩子的反应:
唐氏症的孩子,是先往妈妈那边看一眼,有点关心的意思,但是毕竟这么小还不知道怎么办好,所以他就注意到了妈妈丢下的榔头,学着敲打起来了.
而自闭症的孩子呢,他的视线基本上就没离开过榔头,等妈妈丢下榔头哭泣的时候,他根本就没望过去一眼,而是马上抓起了榔头,一板一眼地敲了起来.

对这个自闭症的孩子来讲,这"有序"远比"有情"要重要,或者说他当时根本就没有"有情"这个心思,这个孩子的心思全部地集中在一个行为动作上,这个连续的动作形成了一个"有序状态",这个动作一直做下去,前面的动作直接预示了后面的动作,让人心里很踏实,这个自闭症的孩子就全身心地沉浸于其中,就象是一辆赛车进入了跑道,飞速运转,再也无栖旁顾了,当这个"有序状态"被突然打破,也就是妈妈打到了手,丢下榔头的时候,这孩子的心理惯性却停不下来了,他的这个"有序状态"是不太容易被改变的,相反的是他要自己出手来"继续保持"这个"有序状态",所以他急着马上就去抓起榔头,继续把一个个的积木敲完为止.这对他来讲,这是一个"继续保持一个有序状态"的过程,但是在旁观者看来,这孩子就是一个"无情无义"的人.

这就引出了这么一个话题,这自闭症的孩子真是那么天生地就"无情无义"还是因为他们自身的某些缺陷而不能正确地表达自己的感情?作为一个星爸,我的看法当然是后者.我不知道这个研究的结果是什么,或许他们现在也不知道答案,我买了这个教授的书,可是没时间看下去,但是我心里早已经有了定论,那就是这些孩子,无论是低功能的,还是高功能的,无论是能表达的,还是不能表达的,他们和我们一样具有正常的感情,但是问题不是出在他们真是"天生的无情",问题是出在他们不能正确地表达和合理地表示,从这个试验的例子里,我宁可把这个自闭症的孩子看成是过于"沉迷于"自己的"有序状态"里,而"无暇顾及"另一个突发事件,也就是妈妈失手后的哭泣,他的思维方式是"单频道,单车道,单方面"的,上了一个车道后,不可能拐弯,换道,转向或停顿,他以自己的方式从妈妈那里"接过了方向盘",继续着路程,但是这在常人眼里是不正常的,因为常人,即使是唐氏症的孩子,他们的思维方式也是"多频道,多车道,多方面'的,这就使得唐氏症的孩子至少能在妈妈哭泣的时候,向妈妈看几眼,因为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办好,再回头摹仿着刚才的游戏.
所以,这个自闭症孩子的"无情无义",不是他天生的,而是他的思维能力,理解能力,社交能力等阻碍了他正确地表达感情.而这样的缺陷,正是我们通过不懈的具体的细致的努力,而能把孩子教会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93#
发表于 2007-7-29 19:50:47 | 只看该作者

re:我很赞同楼主的意见。“星儿”一样有感情的...

我很赞同楼主的意见。“星儿”一样有感情的。几年前,我遇到了一个比较典型的自闭儿童,当时应该差不多有7岁了,基本没有语言,跟人不亲。但我跟他玩了一阵子,他居然老要跟我,我抱着他,跟他玩,他笑的特别开心。还跟我学了“喝水”这个单词,而且一改平时发音很微弱的习惯,是大声喊出来的。喊的时候还很有成就感的样子。我想说的,“星儿”一样有感情的,你对他的友善、亲热,他是明白的。说不好听一点,连狗都会跟喜欢它的人亲啊!因此,“星儿”的感情要靠以心换心,靠激发,靠培养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94#
 楼主| 发表于 2007-7-31 04:58:21 | 只看该作者

re:(今天看到篇文章,想贴上来又觉得没地方合...

(今天看到篇文章,想贴上来又觉得没地方合适,不想贴吧,又实在是舍不得,只好放在自家园子里了,应该有些家里还有"芹菜"光碟的人会喜欢听这个故事吧.)

他人的爱情─蔡琴与杨德昌的故事


【袁琼琼】我跟蔡琴认识的时候她还在念实践家专。那时候她已经唱红了〈恰似你的温柔〉。我家住大直,刚好在她学校旁边。她上学之前老是会到我家来绕一下。
那时的蔡琴有两个,一个是上学前带了水果面包跑来我家聊天的蔡琴。

另一个就是晚上在西餐厅里驻唱的蔡琴。

在我家待著的大学生蔡琴,人非常素朴。大半穿件大衬衫,牛仔裤,戴眼镜,总是身上东一袋西一袋揹著。蔡琴喜欢同时做很多事,三头六臂一般,我们围著大餐桌,她一边做她家专的功课,用丝线编不知道什么东西,各色各样的丝线,一绺绺放在桌上,五彩缤纷,旁边堆著卤味、饼干点心、水果。她就一下说这一下说那,很灵巧地用丝线编织著,之后放下丝线,跑去洗手,因为那丝线很娇贵,只要有手汗,就会沾出阴影,色就不鲜了。

洗完了手就再来编东西,和聊天。

西餐厅里驻唱的蔡琴就非常华丽了。穿著小礼服,头发蓬蓬梳上去。戴着眼镜。她那时还是戴眼镜,到《读你》那张唱片才拿下。

蔡琴腿很美,这件事好像从来没人注意,她总穿小礼服,裙边在膝上三公分,适好露出她自己的修长的匀称的美腿。

那时候她正和杨德昌在谈恋爱。

这可能是她喜欢跑来找我的原因。



两个人我都认识。杨德昌刚拍完《海滩的一天》,如日中天。

他是个小眯眯眼,又满脸橘子皮,不过就是很有「导演气质」。人瘦高,长腿。总穿紧绷的牛仔裤。刚从美国念电影回来。

当时台湾电影新浪潮刚兴起,侯孝贤、柯一正、杨德昌、陶德辰、张毅、新艺城的虞戡平,一缸子年轻导演中,杨德昌最像「导演」。讲得夸张点,他简直是由顶至踵地带著「导演」气息。有很多导演像别的行业,有很多导演不像「导演」,但是杨德昌是那种电影里的「导演」,你绝不会把他误认为是别种身分,不管他是不是坐在导演椅上。

他就是比任何别人看上去更像个「导演」。就像王家卫比李安或者吴宇森更像个「导演」。仅只外表状态,便已有绝大的说服力。

王家卫和杨德昌都是上海人,每个上海人都是商人,娘胎里就带了精明的生意眼。他们本能知道包装和内容一样有价值,或许还更有价值。

杨德昌那时留长发,在脑后紮著小辫。人笔直。戴金边眼镜,笑起来有点小酒窝,不大讲话。带点羞怯感。

他是个很丑,可是很迷人的男人。



我结婚很早。后来开始写小说,出一点小名,于是交了一堆女朋友。都是单身。结婚的只有我,至少在表面状态,我有一个属于我的男人,是「爱情成功者」。

那时候大家都年轻,不知道有丈夫不代表成功,婚姻的存续不代表你的爱情美满,甚至不代表有爱情。
因为大家都不懂,我便因为结过婚的缘故,成为了那个「最懂」的人。

蔡琴老是来跟我聊杨德昌,问我:「他这样说是什么意思?他这样做是什么意思?」

我那时也写完了〈自己的天空〉,大概多少也觉得自己懂吧,于是就从自己那其实很有限,却凭着想像无限延伸的爱情经验里找话语给她「开示」。

我们聊天,往往讲到一半,她会忽然站起来。「我要走了。」因为上课时间到了,或者要去录音,要去录像,或者别的约会。

她说走就走,动作快速收好大包小包,马上离开。

然后下次见面,可能隔几小时后,可能隔几天后,她可以把前头这话头再提起来继续聊。

我时常因为想把话继续聊完跟著她跑。当然也是爱玩,可以跑到电视台、广播电台、唱片公司,看那些在我生活范围以外的人和环境。

那时候的蔡琴,其实年轻,身量小小,可是很有种大姊头架势。除了上学前来我家找我的时候,其它时间她身边总是带著一堆人。她妹妹,她助理,她宣传,她电台节目助理,制作人,朋友……

总之那时候跟著她到处转,每次一块吃饭都是一桌人。

我还跟著她跑去看她唱西餐厅,第一次看到舞台的后台。花团锦簇的秀服挂在横放墙角的铁衣架上,伴舞群就在那些五彩缤纷的服装后换衣服,在蓝的绿的橘的黄的紫的缎子面料中间袒露她们并不洁白的皮肉,弯下腰调整胸口粉馥的肉团,或者把极短热裤挤出来的臀肉推回面料里去。而男歌手就坐在旁边,对身旁肉慾横流的景象视若无睹。

那非常鲜烈的印象让我写了〈众生〉那个短篇。

在她跟杨德昌最「盛」时期,杨德昌可能不知道,许多时候,蔡琴打电话给他时,旁边有个听众我。两人讲完话,蔡琴就会把他说什么她说什么搬给我听,然后表情严肃,眼瞪大大问:「他这样说是什么意思?」



爱情是最让人头昏的事情,任何人站到爱情面前都变成傻子。我现在回想,我给蔡琴的建议和指点,大约任何一个路人甲都可以做到,全世界的每一个人都比她清楚比她聪明,而我们比她强的就是:「我们是局外人。」

杨德昌那里有没有爱情顾问不知道,但是蔡小姐这里是有的。而顾问的最大功能,现在想来,不是解决问题,甚至也不是提供答案。

顾问的最大功能其实是做救生员。

谈恋爱,如果真的是心放在上头的话,就像洗三温暖,绝对是忽冷忽热的。

陷在感情里的那个人,绝对是心律不整的。顾问的功用就是在心房紧缩的时候打气,心房膨胀的时候警告。
那个人飞上去的时候拉她下来,掉下去的时候,抓她上来。

很容易的。我说过,任何一个路人甲都做得到。



有一天,那天又跟著蔡琴去看她驻唱。她穿著浅蓝色小礼服。束腰,腰以下微微蓬著。当然,小礼服及膝,她站在台上时,露出直直长长的,笔直并著的小腿。

我在台下看她。那一场是十点多,唱完非常晚了。那阵子她特别地不安定。因为直到那时候抓摸不住杨德昌什么心思。

唱完了我和她回她的住处去。

蔡琴跟我说她受不了,已经给杨德昌发了最后通牒,如果这男人还不给她个明确定位,她大约就要走掉了。

她怕得要死。她在去餐厅前跟杨德昌说,等他想清楚,叫他留话在她的答录机里。

我还记得那小小的客厅,藤编沙发,米白色沙发垫,透明的浅青色玻璃茶几。

答录机就在茶几上放著。蔡琴进了门先去察看,看到答录机上显示了有留言,她立刻整张脸煞白,像要昏倒。

她说我不要听我不要听完了完了。

「他一定是来拒绝我的。」她说。

然后她开始走来走去,穿著那浅蓝色小礼服,像一团移动的海水。走了半天坐下来。看着答录机,发呆。然后说:「我不要听了。我要洗掉。」

顾问劝她不要洗掉,也许是好消息。

「那你帮我听。」

可是顾问不会操弄她的答录机呀,万一不小心洗掉了,那不是很可惜吗?

于是蔡琴坐下来,我们一起盯著那答录机,好像那是个怪兽。没人敢动它。

后来。蔡琴CALL机响了。

她看一眼号码,马上跳起来。杨德昌CALL她。她问:我要不要打过去?

打啊。顾问说。蔡琴说不行我还没有听他答录机里的回话。

那就听啦。

不行,他如果拒绝我怎么办。他如果……那我就会……

蔡小姐预想了一大堆「诺斯特拉达姆斯」预言里才会发生的事情,同时间又很实际地问我:「你今天可不可以不回去?」她说要没有人陪的话,这个晚上她过不去了。

这时候电话响了。蔡小姐去接。我这旁观者看来,她很沉稳,镇定,正常。她说:我刚回家。好,等下我再打给你。

放下电话她才说那是杨德昌打来的,杨德昌问她听答录没有,叫她去听。

这时我们才去动答录机。按了「play」之后,毫无声响。那静默至少也有一分钟之久。之后,是一声长长的,长长的叹息。

然后,那个必须下决定的男人说了话:

「你叫我怎么说呢?」

这就是杨德昌的全部答复。

蔡琴进房间去给杨德昌打电话。出来的时候脸润润的,眼睛发红,跟我说她要去杨德昌家。

我陪她一起到杨德昌济南路的住家。黑夜里,杨德昌出来开门,他那高高瘦瘦的身形遮蔽了蔡琴。他把那浅蓝色的女孩圈进手弯里,关上了他家的红漆大门。

之后,两人就结婚了。



报上刊出杨德昌过世的消息。也同时刊出了他对他与蔡琴婚姻的八字评语:「十年感情,一片空白。」

然而这个空白的感情,不也是从那样美好的阶段开始起步的吗?

在这十年里,一段感情是如何从呵护和拥抱,变成了一片空白的呢?

我深信,在那个夜里,杨德昌把他水蓝色的女孩圈进臂弯里的时候;在蔡琴,让自己顺从那男人隐没入红色大门的时候,两个人都不是为了让面前的十年一片空白的。

但是,依旧空白了。



我只是忍不住又想起蔡琴在我家里用彩线编织的画面,想起她编了几下之后跑去洗手,因为那色线很娇嫩,如果手上有手汗,就会沾上汗渍。

可惜婚姻不能像编织,只要用洁净的手维护,就可以永远鲜丽美好。

手承诺了洁净,丝线便承诺永不变色。

大约是因为手和丝线都无知吧。无知,不知道这世界可以变异。不知道这世界可以不必永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95#
发表于 2007-7-31 09:34:25 | 只看该作者

re:杨德昌的「十年感情,一片空白。」是话里有...

杨德昌的「十年感情,一片空白。」是话里有话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96#
发表于 2007-7-31 14:39:55 | 只看该作者

re:所以,这个自闭症孩子的"无情无义",不是...

所以,这个自闭症孩子的"无情无义",不是他天生的,而是他的思维能力,理解能力,社交能力等阻碍了他正确地表达感情.而这样的缺陷,正是我们通过不懈的具体的细致的努力,而能把孩子教会的.
完全赞同!
所以,在机器鱼的故事里,闻森问了那么多的问题,就是表达他的关心的方式,其实就是在问,爸爸你疼不疼,你要当心。我坚信是这样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97#
发表于 2007-8-1 08:47:05 | 只看该作者

re:是啊,他的表达虽然那么古怪,但却有自己的...

是啊,他的表达虽然那么古怪,但却有自己的感情和关注在里边。
别忽视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98#
 楼主| 发表于 2007-8-3 18:31:42 | 只看该作者

re:<<扔进大海里的小金鱼---生活篇>>...

<<扔进大海里的小金鱼---生活篇>>

"天下女人皆神经"

"喂,你还不去管管你儿子?又尿到马桶盖上去了".
"你说给他听就行了,他又不是故意的."
"怎么不是?!,他就是故意的."
"我让他捏着小鸡头尿,不然会湿了裤子,尿一急,这一捏,这水不冲出去了吗,就一点点,他马上就往回收了,怎么就故意的了?"
"这种事你不去教他,还让我去教?"
"行了,你不满意,写篇社交故事给他".
----还让我教? 我们小时候可是尿墙角的.


"喂,你以后儿子回来先扒开他内裤看看,这大便没擦干净,捂了一天了!!"
"这又不是天天这样的,他大便很好,有这么一个月一两次,也没什么大不了啊"
"这么大热的天,你就让他这么捂着?"
"不就这么一点吗?也没人能闻出来,有什么大惊小怪的."
---你就为了这么点偶然事件,让我天天去扒儿子的裤子,人家的自尊还要不要了?

更可怕的是,我小小的女儿也开始了:
"爸爸,你车开太快了!"
"怎么快了,我才开五十,这里限速是六十五"
----车祸后遗症之一,不知是她自己学的,还是她妈妈背后教的,反正这神经兮兮可能是天生的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99#
发表于 2007-8-3 21:20:40 | 只看该作者

re:虽然神经一词比较刺耳,但也说得是事实。我...

虽然神经一词比较刺耳,但也说得是事实。我发现我对于自己不能掌控的事情就特别焦虑,总觉得别人肯定也弄不好,说呀说个没完,唉,改不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00#
发表于 2007-8-3 22:08:10 | 只看该作者

re:写得深刻,我觉得至少不是鸟儿们妈妈会生气...

写得深刻,我觉得至少不是鸟儿们妈妈会生气,要是我也会一样得表现。也许是女人的共性。嘿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以琳自闭症论坛

GMT+8, 2024-6-15 20:17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