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琳自闭症论坛

标题: 也无风雨也无晴 [打印本页]

作者: 女儿是天使    时间: 2007-10-1 02:34
标题: 也无风雨也无晴
诊断

嘟嘟在两周岁体检时的表现是,叫名不应,无目光对视,奇异的玩耍方式,语言词汇自一岁半以后停止发展,甚至倒退,其它生活自理行为也有退步。
07年三月,被瑞士苏黎世大学儿童医院诊断为“疑似自闭症谱系发育障碍”。医生说,以她的权限,不能判断是或不是,以及处于谱系的哪一位置。
07年七月,接受苏黎世幼儿精神卫生研究所精神科专家诊断,结果“不作结论”。尽管如此,我们得到了该中心的ABA训练名额。

作者: pallas2008    时间: 2007-10-1 02:44
标题: re:终于开始给天使记录了?加油!...
终于开始给天使记录了?
加油!

共同努力!坚持到最大限度!
作者: 女儿是天使    时间: 2007-10-1 03:05
标题: re:准备工作在将近三个月的时间里,一...
准备工作

在将近三个月的时间里,一直在做ABA的准备工作。期间,我们被中心安排了十几个interview,做了数不清的问卷调查,被安排去见语言治疗师,以判断是否需要语言治疗师的介入,孩子的爸爸和我分别做了心理测试,嘟嘟又被训练师和当初诊断她的精神科专家一起interview了一次,另外是摄像,观察孩子分别和父亲母亲之间的互动,早教中心的老师也提供了个人意见......
负责嘟嘟的训练师在所有这些资料到手的第二天通知我,治疗小组已经设计出针对嘟嘟的训练方案,他们确信,可以开始了。
作者: 女儿是天使    时间: 2007-10-1 03:10
标题: re:根据嘟嘟的兴趣和特点,她的ABA第一堂课...
根据嘟嘟的兴趣和特点,她的ABA第一堂课是图片交流。
作者: gmom    时间: 2007-10-1 08:30
标题: re:good news. Ny son ju...
good news. Ny son just began his ABA training. We can exchange the training information.
作者: 福东爸    时间: 2007-10-1 21:29
标题: re:关注中
关注中
作者: 女儿是天使    时间: 2007-10-2 16:24
标题: re:嘟嘟有严重的刻板行为,配对。按形状,按颜...
嘟嘟有严重的刻板行为,配对。按形状,按颜色,按图案,按功能,按大小、重量。。。反复比较,不断取舍,乐此不疲。半年前,刚整明白,这种行为属自闭症三大核心障碍之一,随即如梦初醒!长久以来心头的困惑得以真相大白。下面是刚上以琳时发的一个帖。

孩子为什么痴迷于配对呢?

女儿从大约九个月起就喜欢用两只手同时拿两件相同或类似的东西.例如,左手一颗糖右手一颗糖,左手一个爸爸的手机右手一个妈妈的手机,左手一个电视遥控器右手一个DVD遥控器,左手一个大指甲刀右手一个小指甲刀.那时只觉得十分有趣,并且有点不可思议她怎么总能同时发现两个一样的东西.一岁过后还是这样,甚至两把小椅子也是一手拉一个,两个大瓶子一手提一个,一肩背一个书包,一手拿电子琴另一手就奔向电脑键盘.她的分类标准十分清晰,一个蓝色米老鼠配一个红色米老鼠,或是蓝色米老鼠配一个蓝色唐老鸭,而绝不会用红色米老鼠配蓝色的唐老鸭.两只汽球放一起,两个皮球放一起,而绝不会用汽球配皮球.而且我不明白她的眼力和记忆力为什么那么好,无论那东西在抽屉里或是掉到床底下,她总知道.她对正常的游戏方式不感兴趣,但对任何物品都感兴趣,只要把它们配上对.在一堆笔里她随意就取到两支一样的,一堆照片中她轻而易举找到两张背景人物相同的.
我曾经利用过她配对的心理.例如医生说她怎么不会往上搭积木呢.我就试探她,把积木分两组,一组搭三层另一组搭两层,她就很自然在两层的上面再搭一层,为的是让它们看起来一样高.然后我明白,并不是她不会搭积木,而是不愿意做.
请问这是怎么回事呢? 是她的身体需要她经常配对吗?

作者: 女儿是天使    时间: 2007-10-2 18:31
标题: re:嘟嘟配对的兴趣和范围随年龄增长不断扩大,...
嘟嘟配对的兴趣和范围随年龄增长不断扩大,基本上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如上面所列,配的是客观上的同类。

第二阶段,她不再满足于相同的东西,而是按照她自己的思路去寻找那些表面上不同,但又有相似性的物品。因此在我家会经常看到折叠伞和一束花被摆在一起,大猩猩和老佛爷在一起,汽车和大象在一起,玩具鸡大腿和铲子在一起,闹钟和相框在一起。就在这个阶段,我意识到她是真的“病”了。并且这个阶段她的脾气很坏,当她找不到替代物时就表现得很烦躁。好在,很快迎来了第三阶段。

这时,她甚至不再需要替代物品,而是随时随地去配对。就是说,只要她拥有一件物品,就一定会找到“另一半”。比如,她拾起一个安慰奶嘴,那奶嘴是个不规则的大半圆型,随即就奔向我家垫在沙发腿底下那个小垫。原来,那小垫是个圆形,却不知什么时候坏掉一部分,正巧变成一个不规则的大半圆型,这就对上了。再比如,我们逛家具店,她跑到一间样品房的书架上抻出一本书,又很快跑到另一间房里扛个枕头出来,众人看个小孩挺费劲拿这么大枕头都觉有趣,然后她把书和枕头一并摆在沙发上,我们恍然大悟,原来都是长方形,图案竟然十分相象!

颜色上,她现在可以接受所有的颜色。对还是要配的,但不像过去只配相同相近的,而是用红配兰,白配黑,橙色配浅绿,褐色配深绿,金色配灰色。。。有什么配什么。

她的情绪明显好转,很少发脾气了。我想,这一定和她可配物件的范围无限扩展有关。


作者: 女儿是天使    时间: 2007-10-2 22:39
标题: re:刚刚读到冯斌先生写的,自闭症孩子的"焦虑...
刚刚读到冯斌先生写的,自闭症孩子的"焦虑感"并不是象疾病一样可能是天生的,而是他们一出生后就经历的各种困难和挫折把他们逼成这样的"忧心忡忡"。

这又唤起了我的自责情绪。

孩子从出生到三个月大时,有我妈妈帮我。妈妈回国后,我一人在家带孩子,后来要工作了,在孩子六个月时,请我姨来照看嘟嘟。三个月签证到期,我继续找人。孩子九个月,我们找到一个西藏的 babysitter,会讲德文和英文,三个月后,她坦白,和孩子单独在家,不自觉地就讲藏文,这人也不能再用了。

孩子爸爸的母语是乌尔都语。所以,嘟嘟一岁以前所听的语言,有中文、英文、乌尔都语、藏语,这还没算外面大街上讲的德语和瑞士德语。

虽然嘟嘟的医生跟我“发誓”,自闭症和教养方式无关,一个正常的孩子可以同时适应七种语言,但仍象朋友一样跟我聊说,可能,嘟嘟的环境对她来说太复杂了,她本身不喜欢改变,而我家,人来,人又走,多语言,她收到了太多的信息,但她没有能力去处理那么多信息。配对,就是她寻求安全感的一种方式。

可是,又能怎么办呢?

只怪生孩子之前准备工作不足,无论经济上,还是精神上。瑞士严格限制托儿所,不少妇女还在怀孕期就开始排队等名额了,价格就不要说了,我来来回回给家人办三个月签证买机票外加回国的礼物都比付给托儿所划算。孩子没发现问题时,我每天都在焦虑之中,挖空心思地想谁能帮我带孩子。

如果一切能重来。。。

到现在,都有国内的亲戚说,挺好的一个孩子,被你们搞成这样,今天说这个话,明天说那个话。。。
作者: 女儿是天使    时间: 2007-10-3 16:55
标题: re:ABA训练小组由一名资深训练师带4个学生...
ABA训练小组由一名资深训练师带4个学生组成,学心理学的研究生。
他们以PECS(图片交流系统)为切入点,作为嘟嘟的第一个训练内容。开始参与训练的是两名资深训练师。在前两周,只用每周两次,每次1-1.5小时让孩子熟悉PECS。第三周开始,每天安排1-1.5小时PECS。从第二个月,才加进小组其他成员和新的训练内容,时间加到每周20小时。
作者: oy    时间: 2007-10-3 17:10
标题: re:can dudu talk a litt...
can dudu talk a little bit? or she is totally non-verbal so far?

I am not a big fan for PECS. if the child has a little talking, i prefer to
push language. if no talking at all, PECS is good.

best wishes for dudu!

作者: larryma    时间: 2007-10-4 09:28
标题: re:说实话我很喜欢pecs,只是儿子现在会叫...
说实话我很喜欢pecs,只是儿子现在会叫mama,再加上会做help的手势以后,他再也
不主动用pecs.成天就跑到我面前,mama, help(手势)。他的语言训练师希望他能多
用手势,我觉的太难,我自己都记不住。pecs就简单多了,所有他想要的东西照张
像打印出来都可以做成卡片。
作者: 秋爸爸    时间: 2007-10-4 14:42
标题: re:据有的研究表明,图片交换系统,或者手语类...
据有的研究表明,图片交换系统,或者手语类的教学,会促进语言发育,而不会成为障碍。因为这些自闭儿的教学,是针对交流行为本身的,而非仅限于交流工具(图片/语言)的使用。
作者: 女儿是天使    时间: 2007-10-4 16:18
标题: re:嘟嘟不算有语言,只能说有发音。比如她说“...
嘟嘟不算有语言,只能说有发音。比如她说“BABA BABY DUDU",但如果你问她名字,问她WHOSE BABY,她是不会回答的。用的最好最准确的主动语言是“妈妈”,还有拒绝时说“NEIN”(德语,NO),以及想在我们身上骑马时说“骑”。大多数时间是在胡言乱语。上个月语言治疗师给出的评估是18个月。因为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语言,同时发音器官和功能完好,我们和语言治疗师以及ABA训练师三方达成一致意见,两年之内,着重行为干预,不考虑额外的SPEECH THERAPY。另外,既然英语和德语都不是我们的母语,而嘟嘟是要在瑞士上学和生活的,今后的训练语言定为德语。因此,可以把她看成是完全没有语言能力的。

嘟嘟是绝对的视觉优势,这一点,早在不知道自闭以前,我们就注意到了。很早她可以区分哪杯里是芬达,哪杯是桔汁,可以区分哪杯是雪碧,哪杯是白水。如果肚子饿了,跟她说等一等她听不懂,让她看一看火上锅里煮的东西她就安静了。她喜欢坐车,早上赖床我们跟她说坐车出去她没反应,给她看看车钥匙就立刻见效。

她不用手指物(一岁半以前指过),没有共同注意力,不用语言表达需求,但可以辨认物体。日常生活中,如果她想吃什么东西,就自己去或拉我们去冰箱直接取她想要的。想喝水就给我一瓶她想喝的饮料和一个杯子。要我开微波炉就是在告诉我她想吃热的,尽管里面是空的。要我开烤箱就是在说她想吃比萨饼,尽管里面是空的。想吃鸡蛋羹就给我一个生鸡蛋,想吃面条就给我一包方便面。如果她要出门就给我们拿外衣,空腹出门得绕开麦当劳,不然她是一定要进去的。

喜欢看吹泡泡。想玩的时候就自己把小瓶拿来,放在我手里,我一手拿住瓶子不动,她就把我另一只手放在瓶盖上,我拧开盖又不动,她就把盖子连同小棒拿出来给我,我推给她,她就再推给我,到脸前。都不用语言。

我相信,这个时候,使用图片交流系统,是会对她有帮助的。

对于刚发展起语言的孩子,比如OY的孩子,是不是还需要PECS,或许你可以参考一下李芳的一个老帖子:
http://www.elimautism.org/leadbbs/Announce/Announce.asp?BoardID=5&ID=3888

我会参加ABA训练组三次图片交流系统的WORKSHOP,有什么体会再写出来。


作者: 女儿是天使    时间: 2007-10-8 04:53
标题: re:给爸爸的图画书和大多数爸爸一样,...
给爸爸的图画书

和大多数爸爸一样,嘟嘟的爸爸对自闭症理论不感兴趣。我想,家里要做的事,实在太多,各人有各人的分工,也是不错的,便也不强求。不料,在训练师那里,却没有通过。

训练师给爸爸拿来一本书,小小的,几十页精美图画,每页配上两三句简短解释,就囊括了自闭症理论的基础。例如,第一页,一个叫麦克的男孩将三轮车翻转,玩车轮,他的爸爸坐在沙发上叫他一起玩皮球,麦克不理睬;第二页,爸爸强行去拉麦克的胳膊,麦克脸上流露出很难受的神情;第三页,麦克的爸爸跪在地板上和麦克一起玩车轮。

嘟嘟爸爸很快被这本书吸引了,边看边念叨,怎么每张画都跟嘟嘟一样啊,抖手、配对、站在桥上看河水、让沙土从手指间落下、目不转睛看电视(屏幕上竟然是天线宝宝,这个我们倒是没看过)。。。至此,爸爸终于读完第一本有关自闭症的书。

看来,对付自闭症孩子的爸爸,对ABA训练师来说,小菜一碟。


作者: niuniu2007    时间: 2007-10-8 07:49
标题: re:[QUOTE]嘟嘟配对的兴趣和范...
嘟嘟配对的兴趣和范围随年龄增长不断扩大,基本上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如上面所列,配的是客观上的同类。

第二阶段,她不再满足于相同的东西,而是按照她自己的思路去寻找那些表面上不同,...

可能是我的孩子们从来没有出过配对的现象,我还有点羡慕呢。我当年教3岁的女儿“一样”“不一样",她学不会,我记得我嗓音也提高了,我和她的情绪都很不好,我急,她要哭。(其实这样的情景每次在教她新的东西时都会发生。。。)。
我想,你们嘟嘟早就已经明白了一样不一样的概念了。
作者: rachel    时间: 2007-10-8 13:18
标题: re:我的儿子跟嘟嘟是同年同月生。也是在1岁半...
我的儿子跟嘟嘟是同年同月生。也是在1岁半时明显能力退化。程度应该也接近。你们的条件较好,有专门的团队来训练孩子。我们也有外国国籍,但孩子的爸爸事业在国内,我们也只能选择留下。
前段时间孩子进步不大心里很焦虑。这些天看了不少东西,心态平和多了,,也没有花太多精力在孩子的桌面练习上,只是常带他出去走,边走边说边看,感觉轻松多了。孩子只要是身体没有问题,也总是很活泼快乐的样子,互动回应不错。感觉顿悟的一天好像不远了!
一起加油!
作者: 女儿是天使    时间: 2007-10-8 23:07
标题: re:非常感谢大家的关注。pallas...
非常感谢大家的关注。

pallas2008:怎么好多天没有给AMY作记录了?这两天看书,有个细节让我受启发,受教育,受感动,就是它一直强调父母是在“帮助”孩子,从始至终没有使用“教”这个词。你别给自己和AMY太大压力了。

gmom:很盼望能分享到你的宝贵经验。为了上以琳我特意下载了谷歌拼音中文输入,虽然还是慢也能将就着用。你要不要试试看?

福东爸:同样关注着您的孩子,让我们一起努力!

oy:你的孩子进步好大哦!有你这么细心和有智慧的妈妈,文文一定会很快走出孤独。

larryma:羡慕啊!兴兴可以做那么好的假象游戏,真是难怪训练师说他不是自闭。语言不用着急,一定会慢慢跟上来的。

秋爸爸:谢谢你的光临,希望经常得到你的指点。

niuniu2007:如果早知道有个自闭症,在嘟嘟一岁前就能发现问题了。可惜长达一年多的时间里,没人能解释我的疑问,直到她两岁,医生看她这样玩,用了一个词,special。

rachel:仔细看过了维文的成长记录,应该说,嘟嘟和维文两岁时的程度很接近,性格也是活波型,喜欢听赞扬。维文自二月份的进步突飞猛进,尤其在语言和生活自理上,而嘟嘟除了注意力明显提高,与人对视没有问题,其它方面没有实质性突破。依然是有选择的听指令,有选择的模仿。曾经“说”出来的词不少,但常常是无意识的,要么说过一两次就再不说了,使我无法判断她到底懂多少。维文是我们努力的目标!
作者: gmom    时间: 2007-10-9 06:21
标题: re:I think following th...
I think following the one step direction is the most critical training from the beginning. From the simplist command: "Come here", "sit down" to train.
When my son follows the ABA therapist direction, he can follow other therapists', like OT,Speech therapist.
Don't hurry. My son's ABA therapist said, some kids need take one month to follow "sit down" command, then sit just one minute.
I think "有选择的听指令,有选择的模仿" is compliance issue. When you solve this problem, you can see the big break through, at least for my son.
作者: 女儿是天使    时间: 2007-10-9 15:49
标题: re:谢谢GMOM。象过来、坐下这样的简单...
谢谢GMOM。
象过来、坐下这样的简单指令,嘟嘟是可以听的,但有时需要重复几遍。
第一周的图片交流是个简单的操作,当嘟嘟想要得到某样东西时,必需用相同的图片来交换,而不能直接伸手去取物品,其中一个训练师辅助她完成这个动作。
嘟嘟可以允许训练师接触她的身体,没有躲闪和叫喊,出人意料。
竟可以关上门和两位训练师安安静静在房间里待上一个半小时,对我来说已然是个奇迹。

作者: gmom    时间: 2007-10-9 22:48
标题: re:For simple command,...
For simple command, my ABA therapist said, only give 2 times. First time, give the verbal command. Wait several seconds. If the kid can respond, OK. If no, repeat the command. wait severl seconds. If no, physically help the kids to finish the command.
The rule is: don't repeat the simple command multiple times.(ABA said this is two strike rule).
If you repeat the command again and again, the kid will not respond after first or second time. later, the training will become harder.
作者: 女儿是天使    时间: 2007-10-15 01:39
标题: re:主动献吻嘟嘟目前经历的是图片交流...
主动献吻

嘟嘟目前经历的是图片交流的第一阶段,这个阶段,只要求她用眼前的图片换取眼前的实物。一个作为沟通对象的训练师坐在她对面,从工具箱里每次只拿出一件玩具,观察嘟嘟的反应。作为辅助人员的训练师(实际上这个训练师是具备更加丰富经验的)同时将对应的相同图片摆放在位于嘟嘟和沟通对象中间的桌面上。如果嘟嘟对这个玩具不感兴趣,收起玩具和图片。当嘟嘟感兴趣某件玩具要伸手拿时,辅助人员帮助她拾起桌上的图片,递给沟通对象。沟通对象把玩具交给嘟嘟的同时,念出玩具的名称。嘟嘟被允许玩玩具15到20秒。

在第三次课结束时,训练师告诉我们,有些时候,嘟嘟可以离开辅助,自己用图片交换玩具了。就在同一天,嘟嘟学会向爸爸妈妈主动献吻了。

不用怀疑,嘟嘟是爱我们的,但她常常会躲开我们的亲吻和拥抱。让她听从“亲亲”这个指令,是近一两个月的事,而且还有附加条件,必须和她脸对脸正坐,说出“亲亲”的同时身体向她靠近,她才会比较配合。由于近来她喜欢让我们给她吹泡泡,我们便常利用这个机会要求她“亲亲”,通常这时她不会拒绝。这一天,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当我停止吹泡泡时,她没有象过去那样,飞快的甚至是粗鲁的把我拿着棒棒的手推到我脸前,而是径直跑过来献上一吻,我激动之余没忘了立刻夸赞和继续吹泡泡以表奖励。

从这以后,她那个“推手”的动作完全消失了,每当她希望我们继续吹泡泡,就主动过来亲一下,有时她觉得亲的位置不对,还要重新补一个,太有意思了!而让她服从“亲亲”这个指令,也从此变得容易起来,很多时候,甚至不需要语言,只要一个身体暗示或一个眼神,她就可以从一定距离以外的地方过来做这个动作。

虽然用亲吻换取吹泡泡并不是PECS课堂上的训练内容,但这个举动本身印证了PECS最基本的理念,就是使孩子在有需求的基础上主动表达。她要明白,先“付出”一些,才能“得到”一些。

一个突然的小小的进步,让我更加确定,有时候她不服从明明是她能力范围内的指令,并不是她不理解那个指令的含义,她的触觉也没有敏感到不能忍受亲吻的地步。这些,是可以通过行为矫正得以改变的。大量重复的听指令练习和触觉上的脱敏可以肯定地说不能解决根本的问题。如何调动起她的“主动性”才是关键。
作者: 女儿是天使    时间: 2007-10-16 03:58
标题: re:今天为止,上了六次PECS。稍稍加大了一...
今天为止,上了六次PECS。稍稍加大了一点难度,嘟嘟需要把粘在本子上的图片摘下来交给沟通对象换取实物。训练师记录,今天一个半小时的训练中,嘟嘟不用辅助主动完成的交换次数为70次。用来交流的物品也不仅限于工具箱中的玩具,开始扩展到日常的吃喝。这个阶段并不要求区分和选择图片,强调的只是交换意识,因此没有准备的图片尚可用一张空白的代替。但我们要抓紧制作日常所需的大量图片了。


作者: melon    时间: 2007-10-16 07:05
标题: re:你们在美国吗?我这里还有不少PECS的图...
你们在美国吗?我这里还有不少PECS的图片,都是过塑了的,是以前甜瓜不太会说话的时候用的。你如果需要我可以给你。

下面引用由女儿是天使发表的内容:

今天为止,上了六次PECS。稍稍加大了一点难度,嘟嘟需要把粘在本子上的图片摘下来交给沟通对象换取实物。训练师记录,今天一个半小时的训练中,嘟嘟不用辅助主动完成的交换次数为70次。用来交流的物品也不仅限...


作者: 女儿是天使    时间: 2007-10-16 17:57
标题: re:谢谢MELON妈妈!我们住在瑞士,嘟...
谢谢MELON妈妈!
我们住在瑞士,嘟嘟训练的机构由美国LOVAAS INSTITUTE (NEW JERSEY)管理。可能训练方法上和甜瓜的有很多相似之处。
给你发了站内消息,请查收。
作者: 我有希望    时间: 2007-10-17 22:18
标题: re:请问你们在瑞士,为什么会由美国LOVAA...
请问你们在瑞士,为什么会由美国LOVAAS INSTITUTE管理呢? 他们是怎么管理的呢? 我不住在美国,我该怎么联系他们? 谢谢.
作者: 女儿是天使    时间: 2007-10-18 19:01
标题: re:我有希望:不知你在哪里?嘟嘟...
我有希望:

不知你在哪里?
嘟嘟接受训练的苏黎世青少年及幼儿精神卫生研究中心是瑞士诊断和治疗自闭症最权威的机构之一,在行政上职能上当然它是完全独立的,但它的ABA是和LOVAAS INSTITUT (NJ)合作的。LOVAAS的人定期来瑞士,登门造访每个接受训练的孩子和家庭。机构的全部训练师都是在LOVAAS学习过的。当然,不包括普通的教员。在瑞士“训练师”是一个很严格的定义,他们的工资是政府发的,能力不必怀疑,严格区分于普通的INSTRUCTOR和在校研究生---尽管这些人也具备相关的专业背景和治疗孩子的经验---他们的工钱是要我们自付或是向基金会申请的。

虽然同是LOVAAS,在同一个机构训练,但针对每个孩子的实际情况会有不完全相同的方法和程序,只能说大体上是一致的。我也观摩过其他不同程度的孩子的训练,互相比较是没有意义的。孩子最终的康复程度,取决于孩子自身的潜能。还有,父母的配合和努力是非常重要的。
作者: 我有希望    时间: 2007-10-18 21:55
标题: re:[QUOTE][b]下面引用由[u]女儿...
下面引用由女儿是天使发表的内容:

我有希望:

不知你在哪里?
嘟嘟接受训练的苏黎世青少年及幼儿精神卫生研究中心是瑞士诊断和治疗自闭症最权威的机构之一,在行政上职能上当然它是完全独立的,但它的ABA是和LOVAAS INSTIT...


真不错.我也在LOVAAS找到一个当地的网址,但是不知道是不是值得信任.你孩子恢复的怎么样了
作者: 女儿是天使    时间: 2007-10-18 22:59
标题: re:我有希望:你在北美吗?和这里...
我有希望:
你在北美吗?

和这里很多宝贝记录不一样,我是还没等看到进步,训练刚刚开始就在这里开帖了:-)
瑞士的义务教育是从5岁开始,如果没有特殊的情况,我们会跟着这个机构密集训练到嘟嘟5岁。这期间如果他们认为她有能力去一些玩乐小组之类的也会负责联系和陪同。到了上KINDERGARTEN和上学时,由机构负责联系他们认为适合嘟嘟能力的学校,如果有必要,在整个小学期间会持续行为干预。所以我很想把这些从一开始都记录下来。

你可以看到我之前的笔记,这个月是训练的第一个月,也许以机构的算法,下月才是正是开始。这个月的安排是循序渐进的,到现在嘟嘟见过了治疗小组5人中的3个。从下个月,她将开始和所有人的训练,时间加到每天4小时。

不管未来如何,可以说目前我是相当满意的。嘟嘟和她们配合得很好,出乎我的意料。她现在开始进入PECS第二阶段的训练。
作者: 我有希望    时间: 2007-10-19 19:17
标题: re:我在英国.我们现在还没有来自专家的帮助呢...
我在英国.我们现在还没有来自专家的帮助呢.他们还在做ASSESSMENT,要到明年一月才有结果. 但是我们想请一个PRIVATE SPEECH THERAPIST来帮助我女儿,因为我不想在等待了,我们的起点已经很晚了. 希望可以看到你女儿的更大进步,别忘了和我们分享. 祝福你们.
作者: 女儿是天使    时间: 2007-10-20 03:59
标题: re:训练师说,嘟嘟主动亲吻我们换取需求正是P...
训练师说,嘟嘟主动亲吻我们换取需求正是PECS训练在起作用。我还沉浸在喜悦里意犹未尽,训练师提醒,要拒绝嘟嘟的献吻了。说,图片交流已经开始渗透到嘟嘟的日常生活中,她需要明白,亲吻是用来表示欢迎告别和道晚安的,不是用来提要求的。如果她有需求,就要用“正当”的表达方式,用图片来交换。
作者: 女儿是天使    时间: 2007-10-23 05:23
标题: re:图片交流训练中,辅助人员只能从孩子身后或...
图片交流训练中,辅助人员只能从孩子身后或旁边做动作上的辅助,不能有任何语言上或眼神上的提示。这一点,我虽然知其然,却不大知其所以然,所以在实际操作中一不留神就犯了忌。今天参加了ABA小组的学习会,经训练师一讲,才明白了坚持这条原则的重要性。辅助人员为的是帮助孩子完成和沟通对象的交流,如果增加了语言和眼神上的示意,变成了辅助人员和孩子之间的交流,从而打断了孩子自发和沟通对象的交流过程,还会使孩子产生依赖---等待辅助人员作出提示才开始行动,这样不利于交流主动性的培养,大大增加了辅助人员淡化和退出的难度。
作者: Ean妈妈    时间: 2007-10-23 17:15
标题: re:谢谢你的解释,纠正了我的错误。我自己在给...
谢谢你的解释,纠正了我的错误。我自己在给孩子做图片交流,Ean 两天就明白了。老举着酸奶图片,不能一天吃3次吧?我又不给他交换食物了。把图片收起来了。也许应该等专业的人来指导。这么多的名堂阿。
作者: 女儿是天使    时间: 2007-10-23 22:42
标题: re:Ean妈妈:祝Ean生日快乐!...
Ean妈妈:

祝Ean生日快乐!

用图片换食物的确是特别好的训练机会。在最初的训练中,一次图片交换动作只能换得一勺酸奶,而不是整瓶哦!如果一瓶酸奶分几十口吃完,就是连续几十次强化训练机会。他每想吃一口,都需要拿图片甚至很费力地从本子上把图片撕下来递到你手里,这本身也是训练孩子忍耐和等待的过程,可能开始他会不耐烦,做多几次就习惯了。而你每喂他一口,都念一遍"YOGURT",如果他的理解力和记忆力都没问题,这个词也该印在他脑子里了,虽然他不一定马上开口说出来。

还有一些起始阶段的细节,也许对你今后的操作能有帮助:
1.最开始不要单独训练孩子,否则你一人同时充当沟通对象和辅助人员,等于犯了一样的错误。
2.PECS有句话是“第一口是免费的”。先让孩子吃一口尝到甜头,激发起他的欲望,不要从一开始就对他提要求。我们的训练师总强调,任何时候不能让孩子失去学习的兴趣。
3.当他有要求时,一定要用图片来换,当他没有主动要求时,你可以自己决定连续多给他几勺(酸奶)。
4.要等到他把图片主动递到你手里,你才给他吃,不要先伸手期待他的图片,也不要一手接图片另一只手已经去喂他食物。
5.接到他的图片后迅速让他得到食物,通常的要求是半秒之内。
6.你要负责及时把图片贴回到本子上,以便开始下一轮交换,不要让他举在手里。
7.如果他总拿酸奶的图片来找你,当然不能每次都满足他,如何拒绝他的要求,属于后面的训练内容。
8.他拿了酸奶的图片并不一定表示他真的想喝酸奶,如何弄清楚这一点,也是后面的训练内容。

目前想到的,先这么多。在最开始,由专业的人员来操作,是再好不过了。虽然说PECS训练本身可以起到激发孩子欲望和兴趣的作用,也同时就是教孩子识别图片、区分图片和做选择的过程,但如果一个孩子已经有比较广泛的兴趣(无论吃的玩的或是任何什么),具备认知图片和物品的能力,无疑会使学习的进程大大加快。你若能从这些方面多做些准备,可能对日后的训练更有利。

个人意见,供参考。






作者: 女儿是天使    时间: 2007-10-24 15:04
标题: re:长期计划10月22日第一次小...
长期计划


10月22日第一次小组开会,训练师把训练的长中短期计划一一罗列开来,我们心里也有了底。
总的说来,训练以LOVAAS为基础,并有改动,将会涉及的理论有:

UCLA-Modell(Lovaas)
Verbal Behavior(Carbone)
Pivotal Response Model (Koegel, Camarata)

Denver Modell (Rogers, Hall)
Developmental Intervention Model (Greenspan and Wieder)

TEACCH
作者: 女儿是天使    时间: 2007-10-24 20:52
标题: re:中期计划全年度的训练计划基本...
中期计划


全年度的训练计划基本是两大主线,一是交流,二是玩具。交流以图片交换为起点,玩具以拼图为起点。这两个项目开展起来后,才开始对视、听指令、动作模仿、认知等训练。

训练师强调的是,一年之中,只重交流和游戏,对嘟嘟的语言发展不会刻意PUSH,完全顺其自然,只求理解词义听从指令,不求开口,连“仿说”也只列为选择项目。他们的目标是一年之后,嘟嘟可以接受和不同的人在一起,接受不熟悉的环境,在公共场所遵守规则,可以融入象聚会这样的场合,在游乐场能模仿其他孩子玩耍,生活自理。说话则不在必定的目标之内。

据训练师判断,嘟嘟是能够明白语言的含义的,不存在理解词义的困难,而且她喜欢尝试发出不同的音节,眼神对视好,这些是有利的。

知道什么是一样的,什么是不一样的。相信配对、分类这些训练对嘟嘟是不难的。

最大难点:发起共同注意力。
作者: 女儿是天使    时间: 2007-10-24 21:10
标题: re:短期计划PECS正在进行二、...
短期计划


PECS正在进行二、三阶段的训练,其中有一点是专门为嘟嘟设计的。原始教材中对孩子的眼神没有要求,训练师要求嘟嘟在递图片时确保和交流对象有眼神对视,认为这是她能够做得到的。
作者: 女儿是天使    时间: 2007-10-24 21:45
标题: re:取消早教中心的早期干预服务嘟...
取消早教中心的早期干预服务


嘟嘟之前有接受早教中心的每周一到两次的干预,那里针对的是所有发育迟缓的孩子,有的是自闭,有的不是。几个月下来,什么变化也看不到,我们决定把全部的时间让位给ABA,取消早教中心的服务。因为这两种方法本身就有点背道而驰的味道。比如,嘟嘟玩吸管,早教中心的老师就陪着嘟嘟玩吸管,嘟嘟在每间屋子里穿来跑去,早教中心的老师也跟着她跑,从来没有安安静静地呆满一个小时。ABA就不一样,训练师令我们把所有坏掉的、不是玩具的玩具丢掉,虽然那些破烂东西可能对嘟嘟有特别的意义,都是她“研究”的对象,但训练师说,我们需要让她懂得,哪些是好的,哪些是坏掉的,什么是该玩的,什么是不该玩的。我赞成。而且,重要的是能看到结果啊。嘟嘟可以跟着ABA训练师关起门来呆两个小时都不必休息,说明她是喜欢和适应的。一段时间之后,ABA的时间加到每周35小时,事实上也没有多余的时间分给其它机构了。
作者: 女儿是天使    时间: 2007-10-30 00:09
标题: re:按照训练师的方案,重新整理了一下嘟嘟的房...
按照训练师的方案,重新整理了一下嘟嘟的房间。购置了若干大小各异的白色透明塑料盒子,玩具和其它嘟嘟感兴趣的东西分类放在里面,摆放在开放的玩具架上,只有当需要时才取出来。这样,房间里视野之内的东西不会显得杂乱,有利于集中注意力。从前用来装玩具的粉红色盒子不适合再用,因为透明度不够,带门的玩具柜也不宜再用。理想的效果是要嘟嘟见得到,但摸不着。
作者: 女儿是天使    时间: 2007-11-2 23:45
标题: re:一岁以前能发现自闭吗?嘟嘟的...
一岁以前能发现自闭吗?


嘟嘟的发展是一岁半到两岁之间开始停滞和倒退的,一些行为,诸如发脾气、抖手更是在两岁半左右才出现的,但我仍然相信,自闭是天生的,和疫苗之类没有必然关系。

只是,如果按照当前医学界公布出来的那些一岁以前可能出现的“症状”,恐怕嘟嘟要漏诊了。嘟嘟从小声音嘹亮,饿了尿了累了会哭,其它时间都是高高兴兴的。出生第二天就有微笑了,因为有个可爱酒窝所以印象深刻。五个月叫妈妈,十个月以后有很多的咿呀学语,所有见过她的人都说,将来她会讲话了一定会整天讲个不停。睡觉前喜欢听我说歌谣。现在回想她小时候的眼神的确和别的小孩不太一样,但无论如何也算不上异常。六个月体检时医生特意喊她名字,有反应的。唯一能对号入座的是从没用手指给我们她想要的东西。

那么,嘟嘟一岁前有没有异常的表现呢?在了解了那么多有关自闭的信息之后,我可以肯定,有!还很多。确切地说,其实在当时就注意到了,但把那些表现都当成优点和个性了。
1.从不把东西往嘴里放,因而不必担心她把不该吃的吞下去。
2.是我们家的卫生监督员,地上有一根头发丝她都要捡起来,精细动作还可以。
3.九个月就开始配对了。
4.六个月时就很喜欢看电视,最喜欢“同一首歌”的光盘,安安静静一动不动听上十首。那时我很感欣慰,觉得毕竟是中华血脉啊,妈妈喜爱的歌女儿也喜欢。
5.在漆黑的屋子里,我们什么都看不到,她能准确的摸到地上的一支笔。
6.视觉能力强。我曾经在文章里读到过,婴儿还分辨不出颜色,而且视力比较弱,远一点的物体看不清。究竟到多大他们的视力才接近成人,我忘记了,但很清楚嘟嘟是个反例,所以在当时我还怀疑这个说法。嘟嘟从睡在她的婴儿床的第一天就非常迷恋我贴在墙上的那些漂亮的卡通画,睡醒了就对着它们笑。记得在她六个月大时有一天抱着她在阳台上,她突然乐起来,朝着她看的方向望去,原来是爸爸朝家中走来,四层楼,还隔着一条马路,她也看得到。
7.别的孩子一岁前都会手拿块面包自己吃了,很奇怪为什么嘟嘟不会。
8.一直都不会用奶瓶,断了母乳就用杯子了。一岁的孩子很少用杯子用得那么好的,我觉得不用奶瓶还保护牙齿,何乐不为。
9.对环境十分敏感,虽然刚四五个月大,也只有在自己家里才好好睡觉,带她出趟门总是很麻烦。
10.晚上很晚才能入睡。
12.从一出生就对声音过于敏感,她睡觉时我们拔掉电话线,轻轻开关门,不能用正常的声音讲话,不能冲马桶,还得祈祷着街上千万别过救火车。朋友来坐客看到这情形说是我“惯”出来的。
13.一群孩子在一起,只要听到别的孩子一哭,嘟嘟就大哭。
14.对陌生人反应激烈。
15.一周岁带她回国,把她放在亲戚家,和老公单独去逛街。回来时亲戚说两个小时她闹着非要出门,还奔向电梯。那时觉得这么小的孩子怎么这么难哄呢,怎么还认路呢。
16.不喜欢玩娃娃,甚至厌恶,要么碰都不碰,要么就扔掉。
17.喜欢细小的、细节的东西。对漂亮的花朵视而不见,钟爱小草。


作者: 女儿是天使    时间: 2007-11-4 01:30
标题: re:财务危机。不管怎样,我一定会让训练继...
财务危机。
不管怎样,我一定会让训练继续下去。
办法总会找到的。
生活已经一团糟,不在乎再糟一点。
我要好好好好地想一想。
作者: vivian    时间: 2007-11-4 04:06
标题: re:女儿是天使,不知瑞士有没有给残疾...
女儿是天使,

不知瑞士有没有给残疾孩子的特殊教育津贴? 你有没有和当地的家长机构联络? 或许他们可以帮助你寻求资助.瑞士是个高福利国家,相信你一定可以找到援助:市政府,教育部,残疾机构,医院,福利组织,工作单位的企业委员会等等,他们都有可能提供经济援助.不要焦虑,路靠人走,一定会有办法的.
作者: Ean妈妈    时间: 2007-11-6 12:13
标题: re:理解,说起来保险应该Cover呀。不过你...
理解,说起来保险应该Cover呀。不过你一定有苦衷。
我们还没得到诊断,保险不给付。还没开始训练呢。
作者: 女儿是天使    时间: 2007-11-6 23:39
标题: re:vivian:谢谢你的提示!昨天和训练师...
vivian:谢谢你的提示!昨天和训练师沟通过了,虽然做了最坏的打算,但似乎真的不是没有转机。

对特殊的学龄前孩子,瑞士政府提供的早教中心特教服务及每周三小时以内的语言训练是免费的,我们没有享用,觉得集中ABA训练更加适合嘟嘟目前的能力。

在瑞士针对自闭症的训练费用不由医疗保险COVER,而是归残疾保障部门承担,但他们的义务是只承担持国家认证的训练师的费用。这里的ABA治疗小组通常都是一位资深训练师带四个学徒,其中两名有经验,包括一个INSTRUCTOR,两名在校实习生。政府必须承担的费用是资深训练师的费用,其他四个学徒的工资没有那么昂贵,可加起来也不是小数目,政府能支付多少就看运气了。这时,光有医生的诊断和意见还不够,政府残障部门的医疗人员要亲自见过孩子才决定补助金额。见过嘟嘟之后,我们的申请被拒绝了,他们多一分钱也不付,说等到08年六月,就是嘟嘟三岁半时我们可以再次提出申请,政府会根据那时孩子的情况再做新的决定。

昨天和训练师谈过了,她把政府寄来的信带回去给机构的领导了,说也许由他们出面向政府解释能起一些作用。之前机构也帮我们向基金会提出了申请,本来对这个没敢抱太多希望,幸运的是基金会资助了一笔款,先可以支撑几个月。THANKS GOD!

机构归国家原来有这样的好处,训练师们为了而且只为了孩子的需要全力以赴。
作者: 女儿是天使    时间: 2007-11-7 02:16
标题: re:谢谢给我留悄悄话的朋友,令我无限感动。...
谢谢给我留悄悄话的朋友,令我无限感动。

虽说这是个高福利的国家,可不是每个有自闭症孩子的家庭都能承受ABA这样的训练。机构和家庭签署的合同里约定,父母一人必须全程陪同,因为需要辅助,更因为机构负责的是孩子的教育,对孩子的安全没有责任。因此除非一个人放弃工作,没有别的办法。我家是嘟嘟爸爸辞职了。不是因为我的工作多么有前途,相反我的工作压力相对比较小,算计起来保住我的工作两个人照顾嘟嘟的时间相加起来会比较多。合同中还约定,家长训练孩子的任务不能只由一方担当,除周末外父亲和母亲每周至少各一次亲自参与治疗,所以在目前嘟嘟每周的20小时训练时间里,包括了老公2小时,我2小时,训练师亲自指导我们操作。此外,几天一个MEETING,几天一个WORKSHOP,这些都必须父母双方出席。我们还经常被布置阅读指定的书籍。如果一个家庭有两个或三个以上孩子,这样的付出无论是经济上还是精力上时间上都是难以想象和不现实的。一个月下来,嘟嘟的进步还不明显,老公的自闭症知识倒是有了质的飞跃。
作者: oy    时间: 2007-11-7 14:20
标题: re:没有想到他们对父母的要求这么高。...
没有想到他们对父母的要求这么高。

安慰安慰你,大家都不容易。

你们付出这么多,相信小天使不会让你们失望的。Best wishes!



以上文本借助www.InputKing.com在线中文输入法输入

作者: rachel    时间: 2007-11-7 16:57
标题: re:嘟嘟的图片交换已经到第二、三期了,好羡慕...
嘟嘟的图片交换已经到第二、三期了,好羡慕!关注着,愿嘟嘟每天进步多一点!
作者: 女儿是天使    时间: 2007-11-7 19:57
标题: re:谢谢OY,也祝福你的大小宝贝。谢谢R...
谢谢OY,也祝福你的大小宝贝。
谢谢RACHEL,祝福维文。

训练开始一个月了,嘟嘟进步小小,但还是有的。
最让我高兴的是:
从别人手中抢东西的现象大大减少,这不得不归功于图片交流。
要抱她时,主动伸出双臂让人抱,不象过去溜到地上。
给她指令,她会抱抱和亲亲小娃娃,这在过去将近三年里还从没发生过,我看着有一点滑稽:)

还有一些变化在不知不觉中发生。我们的ABA训练还没正式教模仿动作,但嘟嘟有时会学我拍手踢腿吐舌头,还有时模仿一两声我的发音,不是在我的要求下,是她自己主动的。试着带她去了两次过去她一进去就尖叫的那家购物中心,顺利过关!现在我有一点明白为什么他们把图片交流安排在模仿动作一系列的训练之前,好象通过图片交流,她某根沉睡的神经被激活了,使接下来要做的变得容易了,我不得其解,不懂这之间有什么关联。也许,就象自闭不必追究原因一样,PECS和ABA为什么科学也不是我有能力和有必要去琢磨的。

的确,嘟嘟的图片交流非常顺利,进度超前,即使在她情绪不高和疲倦的时候也能做得很好,每个训练师的评语都是SUPER。相比之下,游戏的进展比较缓慢。她太刻板的配对和抖手了,对其它的简直无暇以顾。这周起,开始加多游戏的内容。

小组又开过会了,听指令的练习从下周开始。为什么不是模仿动作呢?不是要先从“这样做”开始吗?他们直接念“拍手”,不明白,也没容得问。讲了太多东西,四个小时呀,训练师问,是不是觉得太多了?我心不在焉念叨着是太多了。我知道她什么意思,也知道她一定误会了我的意思。我不是因为她讲解得多消化不了,而是怀疑嘟嘟能达到预定的这些目标吗?让她挑出黄色她就挑黄色,让她挑出巧克力她就挑巧克力?让她过来坐在椅子上她就会过来坐好?这些原本是她这个年龄的孩子早该会做的事,在我看来竟这样神秘和充满挑战。






作者: 女儿是天使    时间: 2007-11-8 16:38
标题: re:看过了训练师的示范,经过了小组角色轮换的...
看过了训练师的示范,经过了小组角色轮换的实践,回头再读gmom对听指令练习的提醒,才算是彻底领悟,简简单单几句话听起来容易做起来却是大学问啊。ABA的理论方法读上十遍也抵不上看专家实际操作一次,操作得不正确,多少小时也无效啊。一个拍手的动作应该怎样辅助经训练师演示和讲解才让我惊讶过去的无知。我应该把注意力从嘟嘟身上转移到我自己身上了。如果做得“对”,孩子是不应该没有进步的。嘟嘟的康复我无力掌控,但尽可能最大限度的帮助到她,是我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做得到的。
作者: niuniu2007    时间: 2007-11-9 11:05
标题: re:真为嘟嘟的进步感到高兴!真的很不容易。你...
真为嘟嘟的进步感到高兴!真的很不容易。你们做得很好, 值得骄傲。
作者: 女儿是天使    时间: 2007-11-13 00:41
标题: re:其实,我更在意的不是她的进步,我最最关注...
其实,我更在意的不是她的进步,我最最关注的,是她能不能快乐。

结婚后,对是否要孩子犹豫不决。老公说,孩子至少还是要有一个,孩子就象房间里摆放的玫瑰花,会把家点缀得更漂亮。于是我给老公出了若干道测试题,诸如,有了孩子后是更爱孩子还是更爱我?如果我跟孩子吵架了他会帮着谁?要是孩子半夜饿了哭闹而我还想继续睡觉,他会怎么做?在我得到了一份满意的答卷之后就有了嘟嘟。现在想来那些话是多么的无聊和没有意义啊。

我的生活被彻底的颠覆了。嘟嘟从出生,我带起来就不顺利,但这种不安只有我一个人能察觉。的确,她的成长发育和其他孩子看起来别无两样,但我不明白,为什么和她在一起我常常感到很紧张,为什么别的妈妈可以推着孩子悠闲的散步晒太阳而我不能,为什么别的妈妈可以带孩子逛商场会朋友而我不能,为什么十几个妈妈在社区一起给孩子做婴儿按摩时都很享受,只有嘟嘟大哭不止让我落荒而逃,为什么她从没在晚上十二点以前入睡过而且夜里每个小时都醒来一次,为什么她睡觉时我一点声音都不能出?周围的人都责怪我,这么漂亮这么健康的孩子(嘟嘟一岁前从没生过病)我怎么还不知足呢?还有什么可抱怨的呢?每个人的反应都让我相信,孩子好好的,问题出在我身上。在嘟嘟一岁半到两岁之间,我愈加困惑,为什么我体会不到人们常说的带孩子的乐趣呢,我总是很累很烦躁,就是不明白是哪里出了问题。我想,等她大一点,就都好了吧。没想到,人家带孩子,一年省力过一年,我家嘟嘟却是一年比一年难相处。

在她两岁半时,我完全接受了自闭症这个现实,不需要什么人确诊。不知道那段时间是什么原因让她如此愤怒狂躁和不能成眠。在我去德国的公司总部出差,第一次见到那些未曾谋面却每天E-MAIL往来的同事们时,我红肿着双眼,头发飞舞,脸上手臂上伤痕累累,尴尬狼狈刻骨铭心。

忍不住问老公:不是你说孩子就象玫瑰花一样,会把家装点得更漂亮吗?老公定定望着我说:现在她依然是家里的玫瑰花呀。我无言,心里象有块石头落了地。之后仍不死心,总怕老公意识不到问题的严重,又问:也许她今后连学都上不了呢(尽管这在瑞士是不大可能的)?老公说那就不上,就在家跟爸爸在一起。我再试探:即便她以后说话了,也不能象你我一样的沟通呢?老公说:那不重要,只要她能告诉我她想要什么就好。我说,即便她好了,很可能是个脾气古怪不可理喻的人呢?老公说,那完全没有关系。从此我就知道了,男女有别,接受一件事不是只有一种形式。

还是在嘟嘟二十六个月做MR和血液检查时,那天是怎么过来的我都记不清了。记忆里就是我们四个人一起才让嘟嘟安静下来,捆胶带,打迷幻针,从手上脚上不同的位置找血管,抽了七小管血。要去MR观测室之前,因为即将做全麻,我问护士,会不会有风险呢?瑞士人的严谨认真让人休想从他们的话中找出漏洞。护士说,风险,其实风险是无处不在的,比如您在马路上骑自行车也会有风险。。。嘟嘟被推进观测室之后,我从外面的窗口看不到嘟嘟,只能看到空空的床上躺着嘟嘟那段时间几个月都常拿在手的两只米老鼠。我不能控制自己不去胡思乱想。那一个小时里,我已经明白了一辈子都不再会忘记的一件事:这个独特的爱配对的孩子就是我独一无二的嘟嘟,是与我不能分离的我的天使,我只爱这个手握两只一模一样米老鼠的孩子。

在别人眼里她是不是“正常”不是我在意的,然而我一定将竭尽所能使她过无忧无虑的和有尊严的生活。她的笑容是我生命中比什么都重要的。
作者: 女儿是天使    时间: 2007-11-13 23:38
标题: re:11月9日WORKSHOP那...
11月9日WORKSHOP


那天在家中的WORKSHOP别开生面,参加人除了ABA训练小组,嘟嘟爸爸和我,还有两位来客。他们是在西班牙工作的美国训练师,搭着早班机从巴塞罗那过来刚好参加我们家的研讨会。欧洲小么,各国家之间需要常常交换信息,分享经验。

嘟嘟的训练师当场做了一个实验,试图把PECS和听指令、完成任务等传统内容相交融合在一起。两位客人说,一直以来,他们也一直寻求一种能让PECS和其它训练相结合的好方法,但最终的效果并不理想。目前他们的基本原则也是先集中PECS,首先教会孩子表达需求,在接下来的进程中,也是把PECS训练和其它项目分开来进行,和瑞士这边的做法是一样的。专家们的讨论结果是,如果融合之后可能相反带给孩子困扰,延迟了孩子对不同场景的反应速度,那么还是不要融合,遵照原有的方法吧。

嘟嘟这个道具充当得不错。训练师在她身上作的几个新的训练项目的示范竟然当场奏效,众人无不惊讶喝彩。我不禁想,倘若一个普通的孩子,得了一块奥林匹克数学金牌什么的,家长老师的喜悦之情也不过如此吧。

两位客人感慨,研讨会非常的smooth,他们对嘟嘟的评价是smart, quick, active, cute.这样的孩子如果不是自闭该多好呢。
作者: 女儿是天使    时间: 2007-11-14 00:10
标题: re:散会之后很久,我突然想起来,不大的客厅里...
散会之后很久,我突然想起来,不大的客厅里坐满了九个人,嘟嘟没事呀!赶紧把这个重大发现告诉老公。老公说:“我早就想说了,忍住没说。”我是不是可以做个小小的梦,把想见的朋友邀请到家里来玩了?长久以来,因为嘟嘟不适应人多的场合,我们几乎和有限的朋友也不相往来了,家里总是冷冷清清的。
作者: 哈哈月亮    时间: 2007-11-14 04:31
标题: re:嘟嘟妈妈:一直关注嘟嘟的帖子,看到嘟...
嘟嘟妈妈:
一直关注嘟嘟的帖子,看到嘟嘟有进步真高兴。
49楼你的帖子中谈到ABA经过训练师的演示有很不一样的效果。例举了关于拍手这个动作。
我们目前没有这样专业的训练师帮助宝宝,我也想在你的宝宝成长记录中吸取一些经验。大人自己学习来操作。能和我们谈谈具体这个拍手动作他们是如何传达如何让小孩领悟的呢,我也知道这个说起来可能很难。但也真是很想感觉一下,训练师对ABA的操作和我们普通人自己学习感悟的不同,不想让宝宝走弯路啊。谢谢
作者: 女儿是天使    时间: 2007-11-15 19:41
标题: re:哈哈月亮:你这么一问,我还真有点...
哈哈月亮:

你这么一问,我还真有点不知道该怎样回答了。拍手这个指令嘟嘟目前还没有正式开始训练,所以经验就实在还谈不上,只是聊聊我的感受吧。

在以琳也逛了大半年了,看的东西也不能算少了,在决定用ABA训练嘟嘟以前,对ABA,坦率的说,不很喜欢,因为它听起来远不如RDI之类对我那么有吸引力。决定用ABA之后再读那些文字,仍是不得要领。具体到拍手这个动作,抛开强化不谈,就说辅助吧。以前我的想法是手把手的辅助拍手那不是对几个月的小孩吗,嘟嘟会拍手呀。问题是她想拍的时候才拍。虽然嘟嘟很多能力都还不具备,但我总感觉ABA里的方法似乎过于基础了,我不知道怎么样运用到她身上。通过观摩训练师的操作,我明白了ABA中所讲的全辅助到逐渐减少辅助到辅助完全消失体现在拍手这个具体的动作,其实根据孩子的需要和能力至少有三个阶段的不同表现形式,一是我们已经理解的全辅助,二是帮她抬起手臂但让她自己去两手相击,三是只需轻轻碰下她的胳膊肘,最后辅助完全淡出。希望我的描述可以给你一点点启示和灵感。
作者: 女儿是天使    时间: 2007-11-16 19:46
标题: re:PECS/DTT有时候一天里...
PECS/DTT


有时候一天里就收到汤尼亚(嘟嘟的训练师)好几封电子邮件。训练小组的老师们不可能每天碰面,除了靠开会和写训练记录相互沟通,汤尼亚常常把她的指示电邮给大家,包括我和嘟嘟爸爸。从这周起,刚把Discrete Trial Teaching (回合式操作教学法)加入到训练内容中来,她要提醒的也特别多,刚收到的邮件打印出来有两页,说所有人从现在起该进入“紧张状态”了。写下一些我觉得该特别注意的:

1.用来当作强化物的玩具只有在训练时才允许嘟嘟玩;
2.“坐下”这个动作制成图片;(今后很多训练项目需在桌面进行,所以用DTT要教会嘟嘟的第一个本领是听指令在桌旁“坐下”)
3.不要问她“你想要什么”,这是图片交换系统第五阶段才开始的内容。眼下期待的是她自发的交往和沟通意识;
4.(大写字体)不要“要求”她说话,但如果她自动说了什么,强化;
5.交流的机会无处不在,即使外出也带上PECS本子;
6.做DTT项目时,辅助和强化都要迅速给出,嘟嘟已经很“独立”,注意,不要超出必要的辅助;(3个!!!)
7.如果嘟嘟自己走到桌边坐下,我们强化,随即放她离开座位;
8.如果嘟嘟来到桌边却不坐下,我们温柔辅助她坐下,强化;
9.(黑体字)我们一定要在嘟嘟想要逃离座位之前先行放她离开;
10.不时寻找可能的机会把她引向桌子;
11.PECS和DTT分开来做,每次两小时的训练中,一小时专作PECS和游戏,一小时DTT;
12.PAUSE过程中,不使用负强化。



作者: LittleKoala    时间: 2007-11-19 13:20
标题: PECS
一直关注你们嘟嘟的进展,很为她的进步而高兴.

我们还在犹豫是否使用PECS,因为担心这会让他混淆.就象他刚学会指东西的时候,例如指饼干,我们实在不敢再要求他说"饼干",很担心他丢失了这个技能.我们再等一等看看他的语言发展情况.
作者: 女儿是天使    时间: 2007-11-20 00:59
标题: re:Little Koala妈妈,每个孩...
Little Koala妈妈,
每个孩子不一样,相信你最了解什么样的方法更适合小考拉。我和汤尼亚都认为嘟嘟很适合通过图像来学习,两个月前,让嘟嘟自己坐马桶,也是我用图片一搞就定啦!不好意思,自己赞一个。


“新手套”


嘟嘟一直都是不喜欢戴手套的。天气已经很冷了,上周更是风雪交加,气温到了零下,出了门嘟嘟还是把手套帽子都卸下,扔掉,小手冻得冰凉。去年也是这样的,街上有热心的老婆婆特意跑过来说天冷了,该给孩子戴手套了,我也不知能说什么。正在这时,在周末收到了家里给嘟嘟寄来的一包礼物,其中一副小手套。外出时给嘟嘟戴上,很奇怪一路上她竟没有摘下来。我想当然的以为她可能是喜欢那颜色,但很快我就认可了嘟嘟爸爸的猜测。爸爸分析因为新手套是五指分开的,她一定喜欢这种活动自如的感觉,以往给她的全是四指合并的,也许会感到受束缚和不安全。

还收到一个小帽子,这种手织的毛线帽子在瑞士很少见到,嘟嘟也没有拒绝。一定是这样的质地很舒服,不会使她的头皮发痒。

如何用她能接受的方式来达到我的目的,是今后要常常动脑筋的。越快的了解,就能越快的改变。


作者: 女儿是天使    时间: 2007-11-23 00:26
标题: re:11月20日 Meeting...
11月20日 Meeting


训练以保证精力充沛和心情愉快为前提,这是汤尼亚的宗旨,恰好与我的想法不谋而合。嘟嘟的学习能力我们不担心,这次开会大家不约而同把注意力集中到最近的行为表现上,总结出一些问题,相应的调整步伐。

逐渐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也是训练计划中的一项。汤尼亚给嘟嘟定的最终目标是一天十三个半小时睡眠,晚八点到早八点,午休一个半小时。汤尼亚是国家级的行为训练师,给出的这个睡眠方案就真不如生理医生做的计划那么有现实意义。当然,要达到这个目标皆大欢喜,但在我看来难度比起让自闭儿康复不在以下。现在嘟嘟规律的睡眠时间是晚12点到早9点,下午3点到5点,这是我和医生根据嘟嘟自身的情况在大量统计数据的基础上制定的、经过几个月的努力才终于达到的目标。虽然入睡晚一些,但可以保证睡眠质量,比起以前夜里三点入睡,或一夜醒数次的恐怖状况,我已经很知足啦,凡事一点一点来嘛。就在这两周,汤尼亚提出尝试让嘟嘟再提早半小时起床和入睡。这对嘟嘟可不是小事!不知是由于作息时间的改变,还是由于她上周感冒了,或是天气的转变,也有可能是训练时间长了,总之麻烦大了。如果她睡的不好,便情绪不好,胃口不好,长时间哭闹,长时间看电视,连带更多的刻板动作和行为问题。

开会时了解到,上周有两个训练老师被嘟嘟咬过了,爸爸脸上也被抓了一道。这种咬人和抓人的行为半年前有过,后来没有了。在训练小组看来这算是一个新的现象,要引起关注了。我们用来做训练记录的表格有大概20种,现多加了一个,记录行为问题发生的前因后果和当时的情形。汤尼亚真是善解人意,没等我提议,她便首先取消了睡眠训练,把这个计划往后推迟。虽然我们最终的目的是要嘟嘟有正常的睡眠时间,适应正常的学习生活,但眼下我们的训练时间根据嘟嘟的睡眠时间做调整,以保证她在训练时不是处于疲倦状态。

几个老师都遇到一个情况,嘟嘟在训练中跑上床躺着,盖上被子,SHOW,累了,据爸爸说,等老师刚一离开,嘟嘟就立即下床玩上了。大家觉得搞笑,却引起了汤尼亚的警惕。她说这是一个信号,在嘟嘟没有发作以前,我们应该意识到,该把速度放慢一些把气氛搞轻松一些了。现在每半天两小时的训练中,嘟嘟45分钟后休息15分钟,汤尼亚从当日起调整成每训练20分钟休息5分钟,而在这20分钟里,如果嘟嘟用图片交换的方式表示她要出房间,也允许她出去。她的建议是目前绝不考虑增加时间,首先要让嘟嘟对每天四小时的训练感到愉快而没有压力。

要下班了,有空再写。
作者: Ean妈妈    时间: 2007-11-23 20:38
标题: re:不知道谁有让他带上手套的方法?Ean有相...
不知道谁有让他带上手套的方法?Ean有相同的问题。
找到一个强项真好。祝福进步!
作者: 女儿是天使    时间: 2007-11-23 23:50
标题: re:强化物有时觉得强化物真难找,...
强化物


有时觉得强化物真难找,可是又必须得找啊!

我没有给嘟嘟禁食,但一直严格控制巧克力、可乐和冰茶,这几样东西严重干扰她的睡眠和情绪。现在她大一点了,好像她的身体对这类食品的接受能力也强一些了,不像以前反应那么明显,我的标准也放松了一点。自从开始了ABA,这巧克力和可乐成了最有效的强化物了。这周会上我提出还是希望尽量减少巧克力和可乐的使用。他们的解决办法是在可乐里加水,还有多用芬达和雪碧,嘟嘟也是喜欢的。虽然芬达雪碧里不含咖啡因可还是多糖啊。多糖的食品即使对现在的乳牙没有伤害却可能影响到今后的恒牙,这是我最近才知道的。嘟嘟这样的孩子如果牙齿坏了又不会表达就只有哭闹,如果看牙医则可能要全麻,我这个准‘倾向’的人对此常有焦虑感,对甜的东西总想敬而远之。

训练融于日常的生活,嘟嘟对麦当劳的薯条也很偏爱,汤尼亚说训练老师们可以考虑每周一到两次带嘟嘟去麦当劳,也算强化物了。讲起来我也很不明白,说嘟嘟不喜欢人多的场合吧,可是麦当劳里人再多都没有关系的。

就没有更健康的强化食品吗?

配对也被训练老师们当强化物。F老师显然有点迷糊了,说嘟嘟这几天对配对兴趣不大,给她一对的东西她也很快丢掉了。汤尼亚提醒,别忘了我们的最终目的是减少这种行为而不是鼓励这种行为。

真希望嘟嘟尽快学会一些新的游戏,那时强化物的可选范围会大一点吧。




作者: 女儿是天使    时间: 2007-11-25 02:34
标题: re:第一次去机构以前考虑到嘟嘟不...
第一次去机构


以前考虑到嘟嘟不太容易接受新的环境,训练一直是在家里的。现在我们认为是时候让她去适应一下训练中心的气氛了。星期五第一次去,上午先是哭闹了一小时,接下来就好了。午饭之后再去,下午的训练非常顺利,PECS和trial做得都不错。下周趁热打铁,再去多两回。等她完全熟悉了那里的环境,安排上可以灵活一些,可以在家,也可以去机构。
作者: 女儿是天使    时间: 2007-11-28 23:03
标题: re:约会LovaasLovaas...
约会Lovaas


Lovaas Institute的琳达是汤尼亚的业务上级,每半年从美国过来一次,观看孩子的训练情况和对今后6个月的训练计划给与指导和调整。嘟嘟已经很喜欢去训练中心,舒服得象自己家里一样,昨天上午和琳达的见面就安排在中心了。

嘟嘟不习惯早起,一开始状态不好,后来精神了就很配合。他们抱歉说把约会定在下午可能更妥当,我却觉得这是个很好的机会,让琳达见识一下真实的嘟嘟两种不一样的表现。

嘟嘟对PECS的使用受情绪影响不大,就在她大哭大闹要开门出去时也不忘了气急败坏的从本子上找出“OPEN”的图片撕下要塞到我们手里,我们都不接她的图片将图片贴回本子表示拒绝,她就一次次撕下找不同的人一定要试图掰开我们的手接图片。琳达说嘟嘟的PECS“really great”。PECS训练将会持续整个年度,对交流能力的培养起不能忽视的作用。

做program时,情绪就很关键了。琳达说在嘟嘟calm down的时候,做得excellent,对新的项目很快就能学会。的确,当她平静时,新项目几个回合下来就可以不要辅助独立完成,也不需要很多强化食品,一样她喜欢得到的东西、一句赞扬或是把她在空中抛个高其实更让她愉快。

问题是,怎样才能让她保持calm down,是最让我困扰的。一个培训老师反应嘟嘟上午的表现总体不如下午好,上午比较疲倦,所以她们通常先带她去游乐场活动。

琳达发现,嘟嘟上午的情绪不好并不是抗拒训练,而是跟她自身的状态相关。如果她的精力达得到,可以把每周30小时的训练尽快提到日程。于是大家的焦点再次回到睡觉这个问题。改变她的睡眠时间,让她早睡早起,是一定要做的一件事......

嘟嘟的eye contact比较好。奇怪,最初发现问题时,首先引起注意的正是由于和人没有对视,现在这个已经不是大的问题。

能知道两件事物之间的connection。

对语言的关注被列入明年三月份以后的训练计划。看来我是别指望嘟嘟能在短时间开口说话了。不过这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早在年初被怀疑有自闭症谱系障碍时,儿童医院的医生就告诉我,重交流,重游戏,暂时忽略语言,是方向。

让人欣慰的,我和爸爸当场对嘟嘟的实践操作得到了琳达的认可。经过了最初的阶段,我们在ABA技术上已经小有信心,琳达觉得最难能可贵的是我们对嘟嘟的“了解”,知道该在“什么时候”要求她做什么。是啊,嘟嘟一天24小时跟着我们,一天也指望不上有第三个人搭把手,这对我们是辛苦,也是收获。





作者: LittleKoala    时间: 2007-11-29 08:25
标题: re:小天使妈妈,你详细的记录真好,对别人很有...
小天使妈妈,你详细的记录真好,对别人很有帮助.

小考拉与嘟嘟在训练方面有很多相似之处.高兴的时候,非常配合和服从指挥,任务完成得很棒;不高兴的时候,发作起来,全部精力用于与therapist或者是我们战斗,一般至少持续10分钟以上.所以,这就对我们如何读懂他的信号,例如累了,烦了等等,在他发作以前想办法分散他的注意力提出挑战.当然小考拉的反抗与我们这个项目要求他在小桌子上必须坐满至少40分钟有很大关系.

我们很早就发现,睡眠质量极大影响他的行为.他每天入睡很晚,大概在11:30-12:00左右,早上在8:30-9:00左右(最近我们决定8:30 叫他起床);午休一直不定点,但必须有.很多时候,如果早上不是自己醒的,如被叫醒的,或者是尿尿了,他醒来就很不高兴,其他异常行为就会出现,如情绪不稳,对声音敏感,和踮脚走路等.这时候,最好的办法是带他出去,坐车逛一圈,或者是在操场上跑一跑,就好多了.此外,我们发现,他的午睡如果在1小时左右,醒了情绪还好(要是在车上睡,时间更短但质量好);如果长了,就至少必须睡2个半以上,否则一下午大家都不要安生.很想改变他的午睡习惯,但我们觉得睡觉好对大脑发育有好处,就还没有下决心去改.

你们训练师在嘟嘟情绪不好的时候带她去游乐场玩是很好的主意.小考拉是极爱坐车,极爱出门,每次到了操场就犹如草原放马,但回来以后情绪饱满,干其他事就有精神,可能这就是他已经美美地享受了sensory diet大了餐吧.

嘟嘟的眼神接触应该很好,不用太操心.Dr Lovaas的书上说,随着performance的提高,眼神接触就会相应提高,而且会更自然,不必象初始阶段那样专门训练了.小考拉就是这样走过来的,一点不差.
作者: 鱼儿    时间: 2007-11-29 11:23
标题: re:[QUOTE][b]下面引用由[u]女儿...
下面引用由女儿是天使发表的内容:

早在年初被怀疑有自闭症谱系障碍时,儿童医院的医生就告诉我,重交流,重游戏,暂时忽略语言,是方向。
...

我也是这么做的,现在回头看,应该是对的.

作者: 女儿是天使    时间: 2007-11-30 20:52
标题: re:小考拉妈妈你关于睡觉的那段描述,只要...
小考拉妈妈
你关于睡觉的那段描述,只要把小考拉换成嘟嘟,其余的文字基本不用怎么修改了。我曾经试图让嘟嘟白天不午休,晚上9点上床,结果她把9点这个觉当午觉了,晚上11点准时醒来!还有,如果她在12点以后睡觉可以连续睡9小时,如果11点以前睡觉夜里三四点就醒了,玩两小时后再睡。我们的近期目标也是维持每天八点半起床,不是叫她醒,是要她自己醒。这之间的巨大差别想必你我都能深深体会。一起加油啊!我相信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的适应能力也会慢慢提高。
每天至少去游乐场一次,包括途中的骑三轮车,是我们ABA训练的内容之一。目的是让她接受游乐场里所有的项目,而不是象以往那样长时间的荡秋千。
说起眼神接触,稍后我很乐意专门写下嘟嘟的训练方法。

鱼儿,
真是佩服你呀!你那里有很多妙计。记得以前你教过我,在孩子发脾气时要用乐观的情绪去感染她,而不是被动的被她影响。那时我是真做不到。这要求我首先过生理一关,听到孩子的哭闹不烦躁,还得过心理一关,不慌乱,不生气。而且只有当孩子的理解能力达到一定程度,这办法才更有效。现在我不能说百分之百做到了,但正在不断努力中,感觉嘟嘟比过去好哄一些了。有一点是千真万确的,当她开始闹情绪时,如果我对自己说,这局面我一定能控制住,我一定要控制住,结果总是比较好的。赶上我也状态不佳,开始就不镇定,结局往往两败俱伤。如果有一天嘟嘟能有麦克的程度...现在我还不敢这么想...
作者: 女儿是天使    时间: 2007-12-1 00:09
标题: re:眼神交流训练师对嘟嘟眼神的要...
眼神交流


训练师对嘟嘟眼神的要求是和“交流”行为结合在一起的,从来没有过象之前听说的那样托住脸庞练对视。在嘟嘟可以初步用图片表达需求之后,汤尼亚提出两点,一是在嘟嘟主动发起游戏时期待她和我们的目光接触,二是当嘟嘟把图片交给我们时要有目光接触,通俗的理解就如同我们要求一个普通的孩子“说话时看着我的眼睛”。

虽然嘟嘟在平时已经有不错的对视,但当真正要她用图片交换时有对视,在一开始还真不容易。尤其是当她要换取一样感兴趣的东西时,她的目光一直追随着我手中的那件物品,而不是我的眼睛。训练师的做法是不接图片,托住嘟嘟握住图片的手往上抬一抬。我以为,当我们用动作来提示时,碰触孩子身体的哪一部位是很有讲究的,直接影响到孩子日后的主动性和辅助退出的难易度。这提手和摸脸的效果一定不同。再好比半辅助拍手时,碰胳膊肘和拉手也一定不同。跑题了。

在最初的阶段,专业人员的辅导确实意义非凡。我们被允许把手中的物品靠近眼睛旁边以方便嘟嘟和我们有目光对视。我一着急就把物品放在我眼前晃晃来吸引嘟嘟,要不就用我的眼睛去追她的眼睛,这是我们ABA训练师非常忌讳的。我得说,我所见的ABA是绝不死板的,它融于生活,无时无刻不在强调“主动”和“自发”,反对去“逗”孩子。

嘟嘟一开始肯定发脾气呀,心想以前给了图片就能得到想要的,怎么现在图片给了东西得不到了。但事实上,我们的训练师很快就让嘟嘟明白了,我们需要她怎么做。一个月前最初的统计数字是,嘟嘟自发的有眼神交流的图片交换动作占33%,到今天这个平均百分比已是88%。当她看着我的眼睛递给我一张图片的时候,样子很可爱。
作者: 女儿是天使    时间: 2007-12-2 22:36
标题: re:“这样做”在见到洛瓦斯的琳达...
“这样做”


在见到洛瓦斯的琳达以前,嘟嘟的训练内容中一直没有出现我想起来就觉得枯燥无味的“这样做”。是模仿动作不重要吗?当然不是。教一个孩子模仿,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当一个孩子的理解能力和认知能力都很有限的时候,被动的学会了跟着拍手和摸头,意义也是十分有限的,形成了新的刻板也不足为怪了。

本来,嘟嘟的模仿训练被排在明年二月份开始,也就是ABA的第五个月!见过琳达之后,她建议这个项目可以提前,马上就可以,当场就可以。在已经ABA了两个月时,嘟嘟才做了第一个“这样做”。

第一个"do this"既不是拍手也不是敲桌子,是跟着训练师把一块积木扔进一个小桶里,可以听到咚的一声响。嘟嘟很快就照做了,做好了就可以玩她自己喜欢的东西。其实这个动作她以前会不会呢?会的,但是不听指令。现在想来就是因为我没有用ABA的方法使她明白她为什么要这样做和愿意这样做。

以后会不会教她举胳膊拍桌子呢?也会的,但不是在教模仿的第一时间。因为我们要先让她懂得什么是模仿和体验到模仿的乐趣。
作者: 女儿是天使    时间: 2007-12-4 22:41
标题: re:真心英雄办公室有个同事去看精...
真心英雄


办公室有个同事去看精神科医生了,说是一个月来每天只睡三、四个小时,脸色变苍白,请了无限期病假。那我呢?三年了没睡够过,脸色不白,绿的,白的是头发。去年时若发现一根白头发还要拔下来,今年不拔了,留着充数更实际。

但我还是要来上班。我有个原则,不在夜里上网和发帖子。多大的不愉快,先睡觉再说。天亮以后,往办公桌前一坐,身处不是母语的环境,心态回归平静,又是新的一天。

温馨喜悦常常会有吧。

不知国内现在流行什么歌。出国那年还只有WALKMAN和磁带,我随身带过来的是当时的最爱,姜育恒、潘美辰、张国荣,之类之类。2001年在北京,整个隆福寺街上都在放着有多少爱可以重来,有多少人值得等待。2005年,家人送我一个漂亮的MP3,反反复复跟我说,里面还有两只蝴蝶呢。我问两只蝴蝶是什么?

嘟嘟不看电视,只看光盘。看的不是动画片。从一岁半开始她就明确的只有三个选择,一是她自己的录像,二是南亚的歌舞,再就是家里那十几张“同一首歌”的现场演唱光盘。通常她喜欢一张盘的时候可以连续看上几天,甚至几个星期,厌倦了再换。生长在欧洲,却只听亚洲歌曲,邪门。

最近一段时间,总看那张“2006年同一首歌走进加拿大”,必定要从歌会中间李宗盛的真心英雄开始。李宗盛那张满是胡子的脸怎么那么吸引她呢?看见李宗盛就笑。真心英雄、爱的代价、凡人歌,一曲不落。接着是韦唯的亚洲雄风、爱的奉献,刘欢的弯弯的月亮。韦唯朝观众挥手,嘟嘟朝韦唯挥手。好汉歌不听,每次要跳过去。然后是李谷一阿姨的迎宾曲、年轻的朋友来相会、我和我的祖国,听得也陶醉。最后一曲合唱不能听,因不愿结束,再倒回真心英雄。天啊。

昨天正为她的刻板发愁又无奈,记起一件小事来。念中学的时候,最喜欢的杂志是读者,每期保存,直到出国。近年父母常常在电话里问,那些读者还留着吗,太占地方了。我执意留下,其实明知也没有机会再看的,只是舍不得。下意识里等着以后我的孩子长大了,可以跟我一起复习那些曾经带给我温馨和感动的短小篇章。虽说现在都电子化了,但那是全然不同的。今年知道了嘟嘟的情况,不再幻想她今后可以通晓中国汉字,正巧家里装修,我说都不要了,全卖了吧,终于了却父母多年的心事。

如果嘟嘟不是AUTISM,会怎么样呢?很快就会讲我听不懂的瑞士方言吧,会看我从没听说过的卡通剧吧。但一定不会一遍遍的听中国的老歌吧。为什么一定要看读者呢,真心英雄不也是我百听不厌的吗?有个小人跟我一起听,难道不是幸福吗,为什么不珍惜呢。不由得再次想起秋妈妈所说,活到100岁,陪到孩子70岁,或者说是孩子陪着我,这样的日子,不也很好吗。


作者: 哈哈月亮    时间: 2007-12-5 04:36
标题: re:真心感动了,你上面的这段文字让我重新有勇...
真心感动了,你上面的这段文字让我重新有勇气寻找有希望的生活。
我目前的状态比你的同事差,虽然儿子才发现两个多月,我已经得了抑郁症,有时候想想不是儿子得病,他不是自闭,我这样追求完美的性格迟早也会因为其他事情得这个病。
一直关注你宝宝得情况,还有OY,小考拉,KWENMA,甜瓜,EAN.。我们这些在异乡的团体,没有很多精神依靠,孤军奋战,我总是恐惧未来,不知道带宝宝能走多远,总是去看大小孩家长的日记,让明天的烦恼压的我今天就喘不过气来,最后终于精神崩溃。你最后那段话的心境很让我羡慕,这就是每个人思考问题的方式不同,她生命的色彩也会不同。
吸取你话语的力量,不想十年五十年以后的事情,开心过好每一天。祝福嘟嘟经常给你大惊喜。

作者: 女儿是天使    时间: 2007-12-10 22:50
标题: re:左撇子 右撇子我欣喜的发现,...
左撇子 右撇子


我欣喜的发现,嘟嘟最近常用一只手拿杯子喝水。用一只手没有什么稀奇,我高兴的是,她用的是右手!

自闭和左手有多大的关连,我不得而知。但统计上左利手的人比较容易患神经和精神类的疾病。去见语言治疗师时有一道问题也是:“家族中是否有人是左利手?如果有,是谁?”我妈妈就是左撇子。后来一打听,我母系家族里有不少左撇子。嘟嘟以前两手开弓,难分优劣,左手丝毫不弱,我总是隐隐的担心。

现在看到嘟嘟用右手,精神上是一点安慰。呵呵。
作者: LittleKoala    时间: 2007-12-11 07:26
标题: re:真有趣.我儿子也是左右开弓,吃饭时是左手...
真有趣.我儿子也是左右开弓,吃饭时是左手拿勺子吃一会儿,然后再用右手吃一会.有一段他是左手多,现在又不太好还分辨了.

别担心左撇子,老公以前在的部委的部长就是左撇子,再大的官没见过:-).
作者: 女儿是天使    时间: 2007-12-12 23:23
标题: re:不是学不会,而是没教对我赞成...
不是学不会,而是没教对


我赞成快乐小鱼的这句话。毫无疑问,训练师的水平是至关重要的。

在我们的训练小组里,除了汤尼亚之外,还有凯、沈、玉和菲四位老师。她们的专业或者是心理学,或者是特殊教育学。其中,沈和玉是有治疗经验的,凯和菲是第一次参与训练的JUNIOR。菲的年龄不小了,虽然是第一次实习ABA,但她从前的职业是教师,有多年和普通孩子打交道的经验。毫无疑问的,沈和玉从开始就跟嘟嘟配合比较好,凯和菲处于弱势。而菲到底是有教育背景的,很快上路,也因为她接触过很多儿童,坚持认为嘟嘟这个年龄的孩子出现一些情绪问题实在用不着太过紧张,普通孩子也存在很多的问题,只要及时纠正,是可以改变的。这使得菲和小组中其他人的角度有点不同,很大的缓解了我们的焦虑,也很快赢得了嘟嘟的好感。只有凯,是目前最弱的一个,嘟嘟跟她训练的效果最不好。

这个队伍是由汤尼亚召集人员组成的。在我们的机构里,都是训练师亲自组团,训练师也是学生的导师。家长没有太多选择的空间。因为任何一个训练团队,既是对孩子进行治疗,也是给新人学习的机会,新老人员搭配,是铁定的规则。每次开始一个新的项目,小组都进行OVERLAP,由一个SENIOR带一个JUNIOR,汤尼亚负责监督人员的搭配和轮换。当两人同时培训嘟嘟时,每天四小时的训练等于变成了两小时,客观上是损失了时间,但从长远来看,是有利的。我们有很多的小组会议,一方面为了孩子的治疗,一方面也是创造机会让小组每个人练习组织会议。每次会议和WORKSHOP是免费的。

今天是我和汤尼亚的OVERLAP,她指导我给嘟嘟训练。ABA真是一个技术活儿,我的水平是在嘟嘟对一个项目做得比较熟练时重复加强还可以,任何一个新项目,汤尼亚操作起来和我自己做效果总是天壤之别,而且嘟嘟跟着汤尼亚总是很快乐。“坐下”这个指令,在10CM之内嘟嘟算过关了,现在练习20CM距离的坐下。嘟嘟听汤尼亚的,不听我的,很多细节是我做得不够。

ABA开始之前,我问汤尼亚嘟嘟到底可不可教,她坚持三个月之后才能有结论,一句鼓励的话也听不到。现在,我对嘟嘟训练的情绪和进度表示怀疑,可是汤尼亚说,嘟嘟做得非常好,但我们做得还不够好,需要继续学习。不光是我啦,她觉得整个小组都需要加强才能赶上嘟嘟的进度。明年开始,她会多加一个同事,另一个资深的训练师来跟我们小组做OVERLAP。

作者: katelam    时间: 2007-12-13 17:04
标题: re:[QUOTE][b]下面引用由[u]女儿...
下面引用由女儿是天使发表的内容:

。“坐下”这个指令,在10CM之内嘟嘟算过关了,现在练习20CM距离的坐下。嘟嘟听汤尼亚的,不听我的,很多细节是我做得不够。
...


能具体说说这个细节处理吗?筱筱最近也在进行指令训练,除了“过来”这个指令外,大多数指令训练是不考虑距离的,所以很好奇这点,但凭我对孩子能力的估计,拉大距离的确是有难度的,不知这时辅助是谁做,如何做?

嘟嘟和筱筱年龄相仿,嘟嘟的笔记很全,这点很惭愧,我只有看得时间,不好意思,心里很多问题,以后还会请教。
作者: 女儿是天使    时间: 2007-12-14 22:21
标题: re:katelam:一直关注着筱筱,也时...
katelam:
一直关注着筱筱,也时时为你的话感动着。很希望多多交流,我也想知道星星雨是怎样做的。

20CM距离的听指令坐下是建立在10CM距离完全过关的基础上。我们的一次训练通常做15个以内的回合。完全过关是指跟至少两个不同的训练老师在连续两次不同的训练中都达到百分之百的正确率。所有10CM训练该注意的细节在20CM训练中都适用。

听指令练习对训练者来说最关键也是最难把握的是保证发出的指令是“有效指令”,这一点秋爸爸的帖子里反反复复强调过。质量比数量更重要。

不象其它有的指令被允许重复两遍,“坐下”的指令只说一遍。除了注意指令清晰明确,保证孩子是在情绪饱满、注意力集中的状态,还要注意孩子的位置和姿势,确保完全站好了,椅子正对孩子的身后。当发出“坐下”的指令,孩子需要做的就是把屁股搁在板凳上。当他的屁股还没对准椅子时,不要发指令。只要孩子听指令坐下了,我们的目的就达到了,就是成功了,不要“得寸进尺”要求他再坐得久一点。换句话说,只要坐下了,就可以离开了。所有听指令练习包括模仿练习都应避免孩子在听到指令以前自己就开始行动,这从一开始就完全取决于训练者的控制能力。

实际上,当10CM距离做好了,20CM就不应该需要太多的辅助。高水平的训练师总是根据孩子的能力从最初就把辅助用到最小限度。当我跟嘟嘟面对面下了指令,嘟嘟没坐下时,我不自觉的用两手去扶她的腰,这一“摸腰”,在汤尼亚看来又太“过了”,她只用两个手指头推推嘟嘟的肚皮,最强的辅助也不过是托着嘟嘟的手帮助她坐下。

我们作家长的常犯的错误是以为准备好了,可以发指令了,但其实并没有准备好;以为孩子的情绪到位了,但其实还没有;以为强化物够强了,但其实没有。举个例子,今天嘟嘟做对了一个项目,爸爸鼓掌夸赞,汤尼亚指出,爸爸鼓掌的时间应再长些,要鼓到嘟嘟脸上有笑容才达到效果。一个好的训练师一定是会和孩子玩的,会逗孩子笑的训练师。怎么样判断孩子的情绪是不是到位了,汤尼亚给了个明了的标准,嘟嘟笑了,就可以“开始”给她下达任务了。也就是,快乐开始,快乐结束。

20CM距离听指令坐下要达到的最终目的,是让嘟嘟只要一听到指令就坐下,无论她是不是有积极性。
作者: 女儿是天使    时间: 2007-12-14 22:31
标题: re:时间观念前一段时间,考虑到鼓...
时间观念


前一段时间,考虑到鼓励嘟嘟用PECS,也为照顾她的情绪,训练中只要她用图片表示想开门出去,我们就满足她。现在需要让她有点时间观念了,我们坚持每训练20分钟开门休息5分钟,没有例外。
作者: wenwenma    时间: 2007-12-15 02:06
标题: re:[QUOTE][b]下面引用由[u]Li...
下面引用由LittleKoala发表的内容:

真有趣.我儿子也是左右开弓,吃饭时是左手拿勺子吃一会儿,然后再用右手吃一会.有一段他是左手多,现在又不太好还分辨了.

别担心左撇子,老公以前在的部委的部长就是左撇子,再大的官没见过:-).


就是说孩子没有“惯用手”。我们的孩子有很多是这样,这是他们大脑混乱,发展不协调的一个表现。为了左右脑的协调发展,我们要培养孩子的惯用手。一般要固定在右手。孩子用左手吃饭时,辅助他换到右手。
作者: 女儿是天使    时间: 2007-12-15 05:08
标题: re:[QUOTE][b]下面引用由[u]we...
下面引用由wenwenma发表的内容:


就是说孩子没有“惯用手”。我们的孩子有很多是这样,这是他们大脑混乱,发展不协调的一个表现。为了左右脑的协调发展,我们要培养孩子的惯用手。一般要固定在右手。孩子用左手吃饭时,辅助他换到右手。


这个问题,我特意跟早教中心的老师探讨过,因为那时有意想多培养嘟嘟用右手,在国内不也一直强制孩子用右手写字吗。那个老师特别嘱咐我,孩子的惯用手应该由孩子自己来决定,不应由家长或老师来决定。在瑞士,从前也是强制孩子换成右手,后来研究表明,如果一个人习惯用左手,强迫他改成右手,相反不利于脑发展,所以在如今的瑞士,用左手或是右手尊重孩子的习惯,拿左手写字的人随处可见。
作者: wenwenma    时间: 2007-12-15 08:47
标题: re:这里我们说的可能不是一个问题。研究表明的...
这里我们说的可能不是一个问题。研究表明的,是正常人如果习惯用右手,那么强迫他改左手,是不利于脑的发展的。但是我们孩子的问题,是没有惯用手。他左右手都用是感统失调、大脑混乱的表现。很多家长说自己孩子是左撇子,后来发现右手也经常用。这个时候帮助他固定惯用手(左、右手都可以)是对他的辅助,对于他后面的学习和脑发育都有帮助。

作者: 女儿是天使    时间: 2007-12-15 21:29
标题: re:非常谢谢WENWENMA的解释,这的确正...
非常谢谢WENWENMA的解释,这的确正是我想搞清楚的。
那么嘟嘟现在有倾向用右手了,至少吃东西喝水是这样,不知是年龄发展的结果,还是和训练本身有什么关系吗。
作者: wenwenma    时间: 2007-12-16 10:08
标题: re:嘟嘟妈,我没有看到孩子,但是我个人认为是...
嘟嘟妈,我没有看到孩子,但是我个人认为是孩子本身整体能力提高了,惯用手慢慢出来了的结果。这个时候,如果她用左手,辅助她换到右手就可以了。另外,根据孩子现在的情况,可以做一些精细训练,帮助她用右手,然后左手辅助右手,这样对孩子的脑发育也有帮助。

一个专家曾经讲过:孩子还没有惯用手之前,先不给他们双手拍球,要先固定在一只手上,我觉得他讲的很有道理。
作者: 女儿是天使    时间: 2007-12-16 13:41
标题: re:多谢WENWENMA指点。嘟嘟目前吃...
多谢WENWENMA指点。
嘟嘟目前吃东西喝水刷牙模仿扔积木,还有桌面做TASK时都用右手,这已经有明显的倾向。但她的刻板行为是配对,所以基本上她手里总是有两件东西,我注意到,她是先用右手拿,后用左手,以前确是分不出来的。
作者: 女儿是天使    时间: 2007-12-16 13:48
标题: re:PECS---Phase II last...
PECS---Phase II lasts forever!


昨天回复oy的一个帖子,拷贝下来,也给自己提个醒。

在PECS训练的第二阶段,核心就是“距离”和“坚定(地达到目的)”,不管孩子的程度到了第三阶段的识别图片,还是到了第五阶段的会讲话造句了,第二阶段的练习都会一直持续下去。在这个训练中,孩子和图片交流本之间的距离,以及交流本和沟通对象之间的距离不断扩大。孩子有需求时可能要到第二间屋子去取图片,然后交给在第三间屋子里的沟通对象。就是在重复练习“我要什么?”和“谁有这个?(去找谁?)”我们的训练师说,有的孩子想开冰箱,拿着图片不去找人,而是直接拿去摆在冰箱前。这其实还是交流的问题,需要有针对性的训练,光靠语言培训和日常的提醒是不够的。

作者: 女儿是天使    时间: 2007-12-16 13:55
标题: re:“我要什么”和“谁有这个”培养的是孩子的...
“我要什么”和“谁有这个”培养的是孩子的交流主动性。与PECS的教学目的背道而驰的做法是家长走过去问孩子:“你想要什么?”正确的交流应是孩子自己找到家长,表达他想要什么。


作者: 女儿是天使    时间: 2007-12-16 15:17
标题: re:戒了电视追悔过去的话就不说了...
戒了电视


追悔过去的话就不说了,我承认,在嘟嘟小时候不应让她看那么多电视。

今年,她看电视(光盘)的欲望越来越强烈,半年多以前我就想干脆把电视收起来算了,遭到从医生到训练师的一致反对。

在汤尼亚看来,孩子所有的兴趣都是值得珍惜和利用的,她发现嘟嘟很适合用视觉学习,今后有很多教学内容可以通过电视教给嘟嘟。我的看法是,嘟嘟的视觉足够强,听觉却也没有到很糟糕的地步,在她这个年龄,应该有意识去抑制她的视觉,多加强听觉,完全没有必要一定用电视教学。

西方社会以人为本,凡事不主张硬来。他们认为稳妥的做法是让嘟嘟学会接受拒绝,以及限制她看电视的时间,等等,毕竟电视也是生活的一部分。嘟嘟妈妈在欧洲多年,但毕竟是个中国人。我觉得忍无可忍了,觉得电视不光光是占用时间长短的问题,还严重干扰了她的情绪、睡眠、注意力等一系列问题。西方什么乱七八糟的理论!试想我们自己成天面对着电脑,面对着互联网,让我们约束自己不上以琳网,现实吗?!相反的,远离它,是最容易的方法,虽然开始很不习惯,但我不认为是残忍。三岁的孩子,断奶都断了,电视有什么不能断的?我也不认为电视是生活必需的部分,不认为一个小孩子没有电视就阻碍了发展,时到今日,在我看来,对于嘟嘟,电视有百害无一利。今后当她的理解能力提高了,可以再重新接触。

西方人和东方人的不同还在于,他们觉得怎么能为了一个孩子就让大人也跟着看不成电视了呢。我跟嘟嘟爸爸一商量,一致认为没有电视不会影响日常的生活,于是当机立断,把电视和DVD都移到地下室了。嘟嘟是认得两个遥控器的,我把遥控器也藏好了。

今天是戒掉电视的第六天了。第一天和第二天,嘟嘟常来客厅找电视,一次次爬上爬下想找遥控器,一会儿塞给我一张图片,一会儿第给我一些光盘,终不得逞,闹。第三天和第四天偶尔来找遥控器。第五天不找了。

开始有点犯嘀咕,不知我是不是真该这样做。现在我有美好生活就在眼前的感觉。没了电视,我自己也没了借口和“依靠”,不得不用所有的时间陪伴嘟嘟,结果是意料外的爽快,她有时想起来闹一会儿,用CD就解决了,其实她需要的就是音乐。解决睡眠问题的前景也看好!

星期五小组开会,有老师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也提出来不应再允许嘟嘟长时间看电视,已经知道的老师都很高兴,还关切的询问我和爸爸是否适应。原来,以前她们就是心里这么想,嘴上也不敢这么建议啊!戒掉电视,大势所趋啊。
作者: 女儿是天使    时间: 2007-12-17 19:00
标题: re:12月14日 meeting 强化物筛选...
12月14日 meeting 强化物筛选


那天会议着重的是强化物的筛选。汤尼亚要求我们小组每个人轮流演习,前提是不可以用食物,不可以用语言,但要吸引嘟嘟,直到让她笑,再把她带到桌面做TASK。

嘟嘟对正常玩具的兴趣实在太有限了。让她跳跃,让她飞翔这些身体游戏仍是最令她开心的。专业的老师在做这些的同时就把RDI融入得不留痕迹。玩的时间恐怕要十倍甚至几十倍的多于做项目的时间。

颜色是永远的强化物。嘟嘟隔几天就换一些颜色来配对。这段时间她着迷于用一个深绿色配一个浅绿色。我告诉老师一个窍门,拿任何一个深绿和一个浅绿的东西都一定会吸引她。果然,菲老师只用这两个颜色的小小塑料蔬菜就把嘟嘟迷住了。亲妈的一句话,还是能节约不少的时间。

首饰是永远的强化物。嘟嘟是个爱臭美的小丫头,穿上衣服出门前必要到镜子前仔细端详一番,正面,侧面,背面。一岁起就对首饰爱不释手,最喜欢手链手镯和戒指。我所有的真假首饰都当了她的强化物了。由于她正钟爱深绿浅绿,我的玉手镯已经被摔坏好几个啦!我还买来儿童自做首饰的各色珠子,一盒暖色,一盒冷色,发现她对什么颜色有兴趣时就串个同色的给她,常常效果不错。她还喜欢根据衣服的颜色佩戴手镯,配的挺靠谱。周末开始又改对黄色感兴趣了,带她去玩具店,她径直就跑进了隔壁的 gold house.

家里有玩具电子琴和木琴。老师反应,只有奏出真正的音乐来,才能引起嘟嘟的注意力,瞎弹是不行的。不知她们谁会吉它、小提琴和手风琴,这其实是嘟嘟更感兴趣的。以后再说吧。
作者: Ean妈妈    时间: 2007-12-18 03:21
标题: re:同意戒电视,我儿子是电脑。戒了以后人象是...
同意戒电视,我儿子是电脑。戒了以后人象是换了一个,开始关注其他的东西。
作者: LittleKoala    时间: 2007-12-18 09:15
标题: re:Ean妈妈:干吗要一刀切?电脑也...
Ean妈妈:

干吗要一刀切?电脑也可以用来教东西呀.Kwenma2以前给oy推荐的一个网站就很不错,用电脑教ABC,我儿子很喜欢."This is a website I mentioned to you to teach your son to speak ABC and more ....It really helps my son when he's no verbal.
http://www.starfall.com/"
作者: LittleKoala    时间: 2007-12-24 09:28
标题: re:嘟嘟妈妈:你们的PECS做到第几阶段了?...
嘟嘟妈妈:你们的PECS做到第几阶段了?你体会到使用PECS对于提高嘟嘟与你们的交流,减少她的tantrums的好处了吗?小考拉已经开始使用PECS,第一阶段进展不错,已尝试第二阶段的练习了。

祝节日快乐,也提前祝嘟嘟小天使三周岁生日快乐!
作者: katelam    时间: 2007-12-24 14:13
标题: re:[QUOTE][b]下面引用由[u]女儿...
下面引用由女儿是天使发表的内容:

实际上,当10CM距离做好了,20CM就不应该需要太多的辅助。高水平的训练师总是根据孩子的能力从最初就把辅助用到最小限度。当我跟嘟嘟面对面下了指令,嘟嘟没坐下时,我不自觉的用两手去扶她的腰,这一“摸腰”,在汤尼亚看来又太“过了”,她只用两个手指头推推嘟嘟的肚皮,最强的辅助也不过是托着嘟嘟的手帮助她坐下。
...


天使妈妈,每次回味你的帖子都汗个不停啊,“无效指令”、“重复指令”、“过度辅助”……,每个都是我常犯的错误,前天老师上课,筱筱一去就不小心把积木弄撒了一地,我一着急“捡起来”、“快捡起来”……,老师边制止边说“重复指令,一共五次”,汗啊。

在训练筱筱的过程中,我发现等待也是辅助很重要的环节,不知这点你们的训练师是否提到,筱筱主动说“我要”,就是在老师提醒我要有足够的等待后再口型提示练出来的,现在他也能运用的很好,只是表达先于理解,有很多的弊端,这点我很赞同用PECS帮助孩子理解和学习交流,但PECS似乎一定要两人训练,你在家是和天使爸爸一起训练吗?这点我有些难度。
作者: 蜜橙妈妈    时间: 2007-12-24 17:18
标题: re:教一个孩子模仿,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当一...
教一个孩子模仿,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当一个孩子的理解能力和认知能力都很有限的时候,被动的学会了跟着拍手和摸头,意义也是十分有限的,形成了新的刻板也不足为怪了。


嘟嘟妈妈,我把你写的“这样做”打印下来,准备和宸宸的个训老师研讨一番,真的很感谢你写得这么详细,这么专业。我的宸ABA有半年了,迄今为止,大运动的几个模仿还不过关,我一直都以为很大因素是肢体受限的原因,现在看来根本就是理解能力和认知能力很有限。
还有你给筱筱妈妈做的回复,让我也受益,感谢感谢,期待你多多记录下嘟嘟的日记,祝福嘟嘟天天进步!
作者: 蜜橙妈妈    时间: 2007-12-25 13:48
标题: re:蜜橙提前祝嘟嘟妹妹生日快乐!
蜜橙提前祝嘟嘟妹妹生日快乐!
作者: 女儿是天使    时间: 2007-12-26 07:41
标题: re:谢谢各位的关注和祝福。节日之际,也祝愿这...
谢谢各位的关注和祝福。节日之际,也祝愿这里所有的宝贝进步,所有的家庭和睦。

小考拉妈妈:恭喜你有个顺利的开端!PECS确实能够起到帮助孩子表达的作用,但有时孩子由于身体不舒服,或是不耐烦了、无聊了等原因发脾气,靠图片也解决不了什么问题。找出原因,防患于未然,事件发生的时候忽视它,哪一招也少不了。现在对付嘟嘟的发脾气,我正用忽视法+ABA,在她哭闹的时候不理她,也不看她,等她刚一安静,立刻过去好言相哄,逗她高兴,这样她会明白,什么是我们期待的行为,什么不是。效果不错,她每次哭闹的时间短了许多,有时十几二十秒就结束了。我们每次的ABA训练记录,都会统计嘟嘟是否有过哭闹现象,如果有,时间多久,之前发生了什么,以便总结原因。其实日常中也该记的,我常常犯懒顾不过来。
嘟嘟是认得图片的,不大用教,所以很快进入了PECS第二和第三阶段,后来我们调整了进度,在第二阶段加进了眼神交流再巩固,同时把更多的时间用在其它项目上,每天的图片交流只占很少的时间,只要确保正确率在百分之百就行了。一月份开始,再着重第三阶段。

筱筱妈妈果然冰雪聪明,悟性极高啊。的确,过度辅助的表现之一就是过早辅助。别说咱不专业,我看专业的老师,如果没有三年以上的实战经验,也常把握不好火候。过早辅助常导致孩子训练的项目迟迟不过关,但其实不是孩子的问题,是因为我们没有等待。优秀的训练师(家长)即使在孩子表面上看还没有掌握某个项目时,也可以判断孩子其实是不是已经有能力完成它,这和普教系统里有经验的老师以及企业里出色的管理人没有分别。
提到语言的理解,有一个训练很重要,receptive labels,不知中文怎么说,就是你帖子里提到过的“拿碗、拿笔”的练习。不知你们是怎么样训练的,这个训练不是在考孩子,而是帮助他理解。如果孩子本身对语言的理解能力强,或是他有比较强的学习能力,也可以在这个训练中体现出来。好的理解力无疑是表达的基础。一个正常的孩子在说话之前都会了什么,也应该让我们的孩子学会什么。
PECS在开始阶段需要两人训练,但稍后就不用了。一些细节也是在开始时尤其重要,最好找个专业的老师帮你,打好基础,等孩子入了正轨,个人认为还是有余地的。

蜜橙妈妈:嘟嘟到现在为止都还没有做大动作的模仿。在我们的训练中,早于大动作模仿开始的是objects模仿。除了之前提到过的往桶里扔积木,这里还有一些备选项目供你参考
摇水瓶
推汽车
摇铃铛
吹哨子
搭两块积木
连两节轨道
Lego两块插在一起
戴帽子
戴眼镜
摇铃鼓
用锤子敲桌子
把纸揉皱
把纸团扔进垃圾筐
梳头
把杯子放嘴边假装喝水
把娃娃放床上
敲鼓
把勺送嘴边假装吃饭
用小勺在碗里搅
用笔在纸上乱划
在玩具轨道上推火车
作者: oy    时间: 2007-12-26 10:04
标题: re:你这是名副其实的ABA训练笔记啊。对大家...
你这是名副其实的ABA训练笔记啊。对大家很有帮助。非常感谢。

祝嘟嘟生日快乐!你们节日快乐!
作者: vivian    时间: 2007-12-26 14:34
标题: re:嘟嘟,生日快乐!新年快乐!
嘟嘟,生日快乐!

新年快乐!
作者: 快乐小鱼    时间: 2007-12-26 15:00
标题: re:嘟嘟,生日快乐!嘟嘟妈,三年前辛...
    嘟嘟,生日快乐!嘟嘟妈,三年前辛苦你了!
    小鱼还在我肚子里的时候,我经常叫他“嘟嘟”。因为我想生一个胖嘟嘟的宝宝。
    嘟嘟妈妈,很认真的研究了你的贴,很多东西都让我有种“恍然大悟”的的感觉,谢谢!。要勤快一点更新哦,你的贴对大家帮助很大。
作者: 蜜橙妈妈    时间: 2007-12-26 16:26
标题: re:嘟嘟妈妈是个好同志,重点提出表扬。...
嘟嘟妈妈是个好同志,重点提出表扬。

(可怜蜜橙妈妈今天学习的主要是海外ABA兵团的帖子,嘟嘟妈妈的帖子是唯一不用金山词霸的。)
作者: katelam    时间: 2007-12-26 20:07
标题: re:关机前才看到的,嘟嘟生日快乐,天使妈,上...
关机前才看到的,嘟嘟生日快乐,天使妈,上pp啊。
作者: 女儿是天使    时间: 2007-12-27 05:18
标题: re:谢谢大家。筱筱妈妈,惭愧了,孤陋寡闻,P...
谢谢大家。筱筱妈妈,惭愧了,孤陋寡闻,PP是什么?
作者: oy    时间: 2007-12-27 05:22
标题: re:PP是什么 ?PP is pic...
PP是什么 ?

PP is picture, photo :-)
maybe you need to upload some photos of your DUDU and your family and show them to the fans:-)?

Happy holiday!




欢迎光临 以琳自闭症论坛 (http://new.elimautism.org/)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