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琳自闭症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请写明注册原因,12小时内通过审核)
楼主: binfeng200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林中的鸟儿唱不停

[复制链接]
1861#
发表于 2009-4-20 11:46:36 | 只看该作者

re:为啥大家喜欢博物馆呢,我觉得如果我去看这...

为啥大家喜欢博物馆呢,我觉得如果我去看这几位“女神”,啥也看不出来,一定也神游去了。

各位给我开开窍吧,审美观一定有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62#
 楼主| 发表于 2009-4-21 00:25:05 | 只看该作者

re:上星期是闻森和妹妹去自然博物馆上的"春令...

上星期是闻森和妹妹去自然博物馆上的"春令营",他妈妈去接的,有一次她特地提前了去,在他们没下课前看了"人类起源"的展览,一个原因是她女儿回来说了个"类人猿"的英文字,老婆不认识,受了刺激,那天看了展览回来说,以后等这两个孩子大了以后,她自己一个人去博物馆看个够.

所有我们貌似去了无数次的博物馆,基本上是跟着这个"感统失调"的儿子在跑,对博物馆的内容真正的走马观花.

但是去多了,也能琢磨点名堂出来了,比如上面讲的古希腊罗马馆,这里面的雕塑大致有两种,一种是象上面那种没头的有躯体,一种就是有头没身体的,难得的有头有身体的,被当成特级宝物一样地供着.

我常想,如果是古代那个做"优雅三女神"的艺术家今天复活的话,看到我们只对这身体的躯体顶礼膜拜,他一定会感到遗憾,因为这个古代的艺术家一定是认为他作品最成功的部分是头像,但是现在当然不大可能找得到这三女神的头了,或许说最可能的还是,那三个头还在世界上的那个富豪家里或博物馆里疹藏着,但是那些千篇一律的头像,谁也想不到是应该按在这著名的三女神身上的.

这说实话,一个是古代和今天的审美观的演变,过去的艺术家很少把主要的精力放在躯体上的,头像还是重点,是现出自己看家本领的地方,是让自己扬名立万的江湖,躯体和动作只是陪衬而已,所以即使是象米开朗其罗那样的"大卫像",其实他在身体比例之上是做了手脚的.大卫腿的长度是不符合人的身体比例的,这就说明了在艺术家的眼里,这部分不是最重要的,所以他改一下,为了达到最好的视觉效果,但是又不会在同行间引起太多的争议.

但是现在的人的审美观念,好象重视"条儿顺",比"盘儿亮"更多一些,我想一个原因是现在的化妆美容术,让任何一个脸盘不怎么出众的人,能够一下子变的刮目相看,你去看那些明星们的"卸装照",就会对此有深刻的印象.现代人对人的整体的美感兴趣,更甚于局部细节,这一个例子就是时装了,也就是吕燕之类的能够讨老外喜欢的原因之一了.

从这个"三女神"来看,这应该是她们在跳舞时的一个动作,或许是因为这头没了,手也没了,这两样最能表达情绪的"部件"没了,才让人们把注意力集中到了本来是"辅助"的部位上去了,这三个躯体好象最好地代表了当时的审美标准,匀称,对称,协调,优雅,从正面看,这三个体态好象是最佳组合,我从背面再拍了一张,好象就没正面的好看.

当然审美这东西,没有定论的,就好象我女儿来看,就说怎么这里的人都不穿衣服,减肥帮来看,就会看到人家是如何"肥而不腻",老V看和QBB看会一样吗?各人心怀一个鬼胎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63#
发表于 2009-4-21 00:42:02 | 只看该作者

re:我还是啥也没看出来,就看出来了没人敢在这...

我还是啥也没看出来,就看出来了没人敢在这块地里跑马。

说正经吧,暑假是打算带大都多看看博物馆,可是自己太盲,需要先启蒙,看来还是要多去,然后多琢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64#
发表于 2009-4-21 01:40:08 | 只看该作者

re:我来跑个马。因为也曾是扭腰克,扭腰的一切...

我来跑个马。因为也曾是扭腰克,扭腰的一切我都喜欢。艺术应该不是单纯的审美问题。有技术的东西。这么一个雕塑,做出来就不容易。要有技术也要有冲动。而且我们现在看艺术还要看历史,连上历史的东西,就更丰富了。如果这个作品是希腊罗马时代,可以神游一下他们的西方历史是多么以人为本,追求真实,而不只是心灵感受,如果是文艺复兴之后,也可和之前鉴赏一下。如果是近代作品,那就没什么可神游的了,很普通嘛。东西方艺术出发点和历史都差别太大了。他们也曾画得逼真,比照相还逼真,但是后来也不印象野兽了嘛,也有东方艺术的某种味道了,但是还是很不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65#
发表于 2009-4-21 01:55:40 | 只看该作者

re:艺术的确是直通人心的东西,我这个人的感动...

艺术的确是直通人心的东西,我这个人的感动点比较少,一般如果感动一个作品,首要条件是,作家是一个让人感动的人。

艺术家分很多种,有一种是挣钱的,市场需要什么,他们就产出什么;有一种是游戏的,富三代的孩子,大多数从事艺术了;有一种是天才,像梵高之类的,艺术就是他们的生命;还有一种,是我最感动的,是普通人,他们心里有话要说,有丰富的东西要表现,他们就表现了。

从历史的沉积中,我喜欢听到的是一个故事,而不是一件孤零零的作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66#
 楼主| 发表于 2009-4-21 02:39:47 | 只看该作者

re:"如果是近代作品,那就没什么可神游的了,...

"如果是近代作品,那就没什么可神游的了,很普通嘛。"

---曾经带他们去现代艺术博物馆去("MOMA"),到了最上面的一层,所谓的"行为艺术"或"装置艺术",闻森一看那些破破烂烂,就禁不住想去碰,我吓得急忙制止了,闻森问我为什么不能摸,我想了半天,只好说,"they look like garbage, but they are actually art works,they are worth lot of money."周围听到的人都笑了.

我老婆是那种过去学过点素描,但是又没能考进艺术院校的那类,所以对这些"当代艺术"非常地不屑,我却是看过点艺术史,所以我也知道点那些当代艺术家把马桶啊,废铁啊搬上艺术展,也就是个"概念先锋"而已,不见得非得和材料本身较劲.

---"还有一种,是我最感动的,是普通人,他们心里有话要说,有丰富的东西要表现,他们就表现了。"

我常常想,我听到的最动人的歌,是我在青海的火车上,听那个从西西可里淘金回来,准备回家娶媳妇的那个小伙子给我唱的<<花儿>>,所以以后听那些艺术家唱情歌,我老是思想开小差,在想这歌唱家有媳妇吗?或是他想娶媳妇吗?他娶完媳妇后还能唱好这歌吗?艺术家唱情歌我不大喜欢听,但是艺术家唱老婆死了或离了的歌,就比较好听,换个淘金的农民,他就只能干嚎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67#
 楼主| 发表于 2009-4-21 03:17:23 | 只看该作者

re:<
<<Look me in the eyes>>

By John Elder Robinson

看了这本书的几章,趁今天下雨不能出门,赶紧记下数笔.

这书作者,也象是前面提到过的<<Right Address...Wrong Planet>>里的Brent,已经是<<星期三是蓝色的>>里的丹尼尔一样,都是那些"活在社会边缘"上的人,不是因为他们的地理或社会的地位,而是在他们的心理深处,在所谓的"正常人"的边缘里挣扎,虽然也好歹读完了书,组建了家庭,有了自己的职业,但是这一路过来并不容易,这一代人小时候,所谓的"爱斯柏格症",或是"自闭症"几乎是闻所未闻,一直到了成年后,才知道了有这么回事.

所以作者说,"it was a lonely and painful way to grow up."

这题目就象是封面照片那样地震撼,一个男孩子紧闭着眼,不敢睁开,而标题上说,"你看我的眼",但是孩子不敢,直接地看别人的眼对他来说,永远是一件困难的事,所以他爸爸就怀疑了,"是不是你小子做了坏事瞒着我?老实交代!",而上课时老师说,"你怎么不看我的眼睛说话?你是不是又在开小差了?是不是又想捣鬼了!"

其实并不是那样的,他只是天生的对别人的恐惧,而别人的眼里就象有是挑开那黑幕的那把剑,直指人心.当我们坚决地命令着孩子"看我的眼睛!看他的眼睛!",其实这里面对这孩子造成了多大的压力和困难,这是我们这些"正常人"远远不能理解和不能体会更不能同情的地方.

闻森也一样,或许说现在在一般的情况下,他能应付着别人的眼神,但是在某些情况下,比如说拍照,他越来越拒绝眼睛看相机镜头了,所以我们老是拍不了一张象样的闻森的照片,想想他的难处,有时侯就拍照这个事,我就彻底地放弃了.

[IMGA=0,absMiddle]http://www.johnrobison.com/images/smallcovright.png[/IMGA]


[附注]: 看见了一篇文章以及方老师的回言,正好对了这个主题:


1) 得了孤独症的儿童为何不敢直视他人 (转自新浪)



  脑部特殊区域判断别人脸部带有威胁性信号

  新华社洛杉矶3月6日电 为什么患有孤独症的儿童不敢直视他人,哪怕是自己的父母或老师?美国科学家6日公布的一项新研究发现,这是因为他们大脑中一个特殊区域,会把别人的脸部判断成带有威胁性的信号,从而引起过度反应。


  孤独症是儿童中最常见的精神疾患,患病儿童与他人存在交流障碍。不敢凝视他人的脸或与他人发生目光接触,是儿童孤独症的明显症状。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研究人员在新一期《自然神经科学》上发表论文说,他们同时追踪儿童的眼球运动和大脑各区域活动,结果发现,当患有孤独症的儿童注视别人的脸时,大脑中负责判断外来威胁性视觉信号的杏仁核区域异常活跃,引发负面情绪。此后由于患病儿童移开了眼睛,大脑中负责判断他人脸部视觉信号的梭形脸部区就不够活跃。

  而对于正常的儿童,他们正视别人的脸时不会导致杏仁核区活跃,梭形脸部区就可以处理足够的视觉信息,来判断他人的面孔。

  这一研究包括两次对比实验。第一次实验中,研究人员让孤独症患儿和正常儿童分别注视两种脸部照片,一种是表情激动的,另一种是正常表情的,然后让儿童们分别对照片的表情作出判断,与此同时研究人员用核磁共振成像观察儿童的大脑活动,并追踪儿童的眼球运动。

  在第二次实验中,研究人员让儿童们分别注视熟悉的人和不熟悉人的脸部照片,同时观察他们大脑和眼球的运动。两次实验都表明,孤独症患儿不论对何种类型的脸部照片都有类似的恐惧反应,而正常儿童则反应各不相同。

  这一研究成果为治疗孤独症提供了新线索。



2)   发表: 2005-03-12 21:31:24 第2楼

以前一直要求石头与人说话时看着对方的眼睛,直到去年下半年的一天石头对我说:妈妈,你不要这样要求我。你知道吗,如果我看对方,对方不看我,我还可以忍受,但如果对方也看我,我就会紧张不舒服,我会忘了我该说什么了。他的话让我改变了要求,我现在只要求他看对方的肩部,或者偶尔瞟对方一眼。
所有的训练方法都是正常人写出来的,是按正常人的思维和需要去要求星儿的,但我们确实没有星儿自己的感受。
任重道远!!
方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68#
发表于 2009-4-21 17:12:56 | 只看该作者

re:今天跳跃着把您的帖子看完,几年的积累,沉...

今天跳跃着把您的帖子看完,几年的积累,沉甸甸的。
我孩子快3岁了,我希望能从你们身上学到哪怕是一点点皮毛,去经营有了特殊孩子后的超级快乐。
谢谢您为星儿父母们所做的一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69#
 楼主| 发表于 2009-4-21 18:23:12 | 只看该作者

re:"哭笑不得" John Elde...

"哭笑不得"

John Elder Robinson在书中的第三章,专门取名为<<同情心>>.

故事从他十二岁的一个故事讲起,有一次隔壁家的太太来家里和母亲闲聊,说说起了某家的小孩子在铁轨上玩耍被火车撞死的惨事,大人们长吁短叹,作者当时听了却笑了.

太太们大为震惊,说你怎么会觉得这个好笑呢?

作者也知道这种场合下笑出声来,确实也不妥,但是他不知道为什么会觉得可乐,他也控制不住自己.这只是一个例子,诸如此类的事情多了,大人们就送他去看各种各样的人,可他们全把他往坏处想,说他是鬼迷心窍的有,说他思想病态的有,都把他当个坏孩子治疗,却只会让事情越来越糟.

一直到了作者成年后准备写这书的时候,他才明白了他当时十二岁那个故事里,他是怎么想的.

他肯定是在想:

"有人被火车撞死了.
真高兴,被撞死的不是我.
我很高兴被撞死的不是我的父母亲.
我很高兴我的朋友们都很好.
他肯定是个苯到了头的苯小孩,竟然会在铁轨上玩.
我是绝对不会象那样被火车撞死的.
我很高兴我没事."

想到这里,小约翰禁不住地笑出声来了.


这虽然是四十多年后的追述,但是却很可能是真实的心声,只不过是当时那个懵懵懂懂的少年,在尴尬面前,没有能这么清晰地想清楚,作者之所以敢认定当时他是那么想的,是因为即使在今天他也是内心里这么想的,从小到大一直没"变"过,唯一变的是,现在他知道了在这样的惨状面前笑出声来,是"社会"所不容的,所以他能"伪装",他能"掩饰".

别人说,你怎么能这样没有同情心呢?人家也是人啊?也有亲人啊?别人死得那么惨,你怎么就不会流下同情的眼泪呢?

作者说,我当然有同情心,但是我的同情心是有"逻辑"的同情心,比如说,如果这事情是和我的亲人朋友们有关的,当然我会伤心,我还会立即去帮助他们,象是我十四岁那样,有一天妈妈突然大叫,说院子的汽车自燃着火了!我不顾危险扑灭了火,还把隐患消除,我本来也可以只打个电话叫消防车就行了,但是我一直做到了底,因为我不想让我妈妈着急和难过,这不是"同情心"吗?还有十年前,有人告诉我爸爸出了车祸,我立即放下手头的一切,飞奔到了医院.

但是如果那是一个我不相干的人呢,尽管我也知道他们很痛苦,但是说实话,这种痛还痛不到我自己的身上,乌兹别克的飞机失事了,巴西的公车翻车了,这些都是不幸的事,但是真的对我没直接的关系,我哭也好,悲伤也好,对他们帮不上一点点忙,于事何补?于人何益?

不是我没有同情心,而是要看这个"同情心"符合不符合我的"逻辑".小时候我不谙世事,不能掩饰自己的内心世界,现在我过了半百,知道怎么让别人接受我,但是我内心的思维方式一点没变.

************************************************************************************************************************


看了这一章,我就在想,其实从最简单地讲,人的大脑只管两桩事,一个叫"情",一个叫"理",这两家不好合作,一般来说,"情"来出面,这"理"就让一边,反过来也一样,而所谓的"正常的大脑"呢,就是这么地"协调工作",一个在工作时,让另一个靠边站,一个在发言时,另一个少插嘴,这大脑还有一个最关键的功能,就是来决定该谁做主,该"动情"的时候,你少来"讲理",而轮到"讲理"的时候,我们把"动情"克制一下.

这就叫"正常人的思维方式"了吧.

而这个爱斯柏格症的思维方式呢?

从这个例子上看,就是"讲理"占了一切,不光是该讲理的时候讲,不该讲理,不用讲理,不许讲理,不容讲理,不见得一定要讲理的地方,他也非要"讲理",这就出来了种种怪状.

而从这个角度引深了讲,把"爱斯柏格症"来一个"扩大化"也是很容易的事情,君不见自认为"AS症"的人纷纷招供,因为这样的思维方式其实或多或少地存在于很多人的中间,这难怪乎Simon Baron-Cohen就干脆不提什么"自闭症"或是"AS症"了,他称之为:"极度男性思维方式".

对了,最后补一句,这是不是也可以给前几天那个"理科猛男"和"文科傻妞"之争作了附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70#
 楼主| 发表于 2009-4-25 08:48:52 | 只看该作者

re:<<另类天才---走近天才症侯群>>...

<<另类天才---走近天才症侯群>>

[美]达罗德.A.崔佛特

世界图书出版社

这里讲的"天才",其实是我们讲的"孤岛天才",就是一个方面特别突出的,其它方面远远落后的那种,英文中最贴近的词叫"savant",电影中的"雨人",前面讲的"丹尼尔",都是这样的,一般说来自闭症孩子有很少数的人有这方面的"孤岛天才",数量大概在10%左右,但是"天才症侯群"里,却只有50%的人,才是自闭症,所以这"天才症侯群"并不是一定只有自闭症才有的.

人们对"天才症侯群"的原因至今没有定论,这其中之一的理论是认为"感觉剥夺是产生天才机制的原因,社会隔绝和感觉输入缺陷使他们能够高度专注在某一方面而获得特殊的才能".

David Viscott强调的是"社会隔绝"和"母爱隔绝"的作用,尤其是在婴儿时期的孩子,整天被安置在摇篮里,如果他当时在这个过程中只具有的"感觉输入"是音乐的话,这以后他就可能成为了一个"音乐天才",因为在孩子的心理发育中"音乐"代替了"母爱".

而里姆兰非常支持的是"感觉剥夺理论",尤其是针对自闭症孩子的情况,他认为:自闭症患者缺乏提取过去记忆,联想和经历的能力.由于某种根本性的生理缺陷,输入的刺激被限定在一个狭窄的封闭的范围内,从而让自闭患者无法像我们正常人那样建立有意义的联系.虽然这些刺激印在了脑海里,但没有得到拓展,也不能利用以前类似刺激的丰富网络,而正常人正是通过这一网络赋予刺激意义和相互关系的.这种从以外刺激中提取意义和相互关系的能力丧失,就是一种形式的感觉剥夺,根据里姆兰的理解,这种感觉剥夺表现为能"捕捉"刺激输入,但缺乏对其进行"理解"的能力.封闭的范围使极度强烈的不可分散的关注集中在一个过分狭窄的频道.

这就是由感觉输入扩展无能造成的感觉剥夺.天才神情专注地处理末梢细节,无法拓展眼界,或仅能感知极小范围内的刺激.里姆兰提出,自闭天才之所以具有非凡的技能,是因为这种习惯性的注意扩展无能,它导致了外部刺激的感知停滞,从而形成了强烈的内心智专注.因此,自闭症儿童表现出随境转移能力低下,而且过度集中于特定的内部过程.许多白痴天才具有一种特殊的能力,即对周遭环境中的特定细节的"真实"注意,而且这种注意不能指向其他事物.正常人具有在处理大范围内潜在刺激的能力,并能从中随意选择.其抽象思维能被更为具体的注意所代替,注意也能指向特定的刺激,并能进行强化和弱化的调整."而自闭症儿童和天才们,无法根据环境所需进行注意分配".

这个"里姆兰"听起来耳熟,查看了一下书中的文献,原名是"B.Rimland",如果我猜的对的话,就是那个后来开创了"自闭症生物治疗的"Bernard Rimland医生了,在自闭症界同名的还没有,真是老前辈了,可惜好象是去年吧,"里姆兰"过世了,却在无论是支持生物治疗的,还是反对生物治疗的,这次难得地观点一致,一起来悼念这位可敬的先驱.

除了"感觉剥夺"理论,还有一个热门的解释是"右脑补偿",也就是说,左脑的功能受了损伤,而右脑的功能却得到了特别的加强.人脑中的"补偿功能"是很普遍的,就象是一个瞎子,他的听力可能就特别敏锐.这方面的理论近年来越来越得到了支持.

这两些理论都能或多或少地解释些现象,比如说,一个现象就是那些小时候有了"特异功能"的孩子,长大后那些才能就消失了,你说是他们被"剥夺的"感觉又补上了也好,你说是受到损伤的"左脑"恢复了一些功能也好,都能自圆其说.

对于近年来的自闭症理论,还有两个也是用来解释这样的"天才'的,一个就是"中心协调能力缺乏"(theory of weak central coherence),一个是"心智论"里的"极度男性思维能力模式".

对于这些"天才症侯群"的教育,从来就是两种观点,一个是"发展才能",一个叫"消除缺陷",现在的观点更倾向于前者,就是不必去故意去抵制或压制这样的特殊才能,完全可以把这样的特殊才能引入到生活中甚至职业中去.

其实里姆兰的话里,隐藏了一个观点,也就是说这样的"特殊才能"在多少意义上是"有用的"呢?此"才能"不是彼"才能",有很多的人被这样表面上的"才能"蒙蔽了判断能力,在以琳论坛有两个故事可以借此机会再讲一讲.

曾经有一个自称是湖南的"感统教师"来发帖子说,既然这些自闭症孩子不能上学或社交等等,那么就让他来培养"白痴天才"吧.有谁愿意来当他的"小白鼠"的去找他报名.这个帖子一出来就让我们给删了,那老兄不服气来兴师问罪,说你们以琳论坛有什么潜规则吧,我说,我们的潜规则就是"对合理有用的帖子我们象春风般地温暖,对狂妄的帖子我们象秋风扫落叶一样冷酷无情."

还有一个例子就是秋实了,秋实就是典型的"天才症侯群"了,他的音乐天赋绝对是天生生的,但是却是由他父母亲发掘培养引导出来的,秋姐给秋实找到了一个最好的结合天赋才能和天生缺陷的出路.当我们聆听秋实演奏的时候,我们能体会到他化身于音乐中的喜悦和自信,而出了音乐之外,他可能一无所长,也一无所用.

但是有个以艺术治疗为业的老师,似乎对秋实这样的例子非常地推崇,在宣扬说这是一种"理想人生",鼓动秋实以专业音乐为生.对此我有点不解和担心,私下和秋姐交流过这个问题,我的疑问是,尽管秋实对钢琴和音乐有这么高的天赋,但是这还是从技巧上和记忆力上而言的,真的要成为一个专业的钢琴家,更主要的是对音乐的理解和诠释,这需要的是对人的理解,对人类感情的领悟,这方面秋实能行吗?我想我的这些想法,或多或少地得到了邱姐的印证,确实秋实比起其它的钢琴系里的学生,在这方面还是学得很艰难的,他或许可以把刘德华唱过的每一只歌都惟妙惟肖地弹出来,但是他弹的萧邦,还是没法达到一定的深度,如果他真的"以专业音乐为生",人们可能会对他一时感兴趣,但是那股热劲过了后,就没有人会去买他的唱片了,因为除了"音乐雨人"之外,秋实也就是一个平庸的弹钢琴的人而已.不是因为他没有才能,而是这样的才能被牢牢地局限于一个狭窄的空间里,在这个小小的空间里,他的才能体现得让人惊叹不已,但是出了这个空间,他却没法提升上去.

当然秋实以后肯定也是要"以专业音乐为生"的,只不过可能是在另一个平面上,比如说,以后邱姐家也能开个小吧,音乐酒吧,让秋实倾情演奏,以后有那个小妹妹被琴声和秋实彻底俘虏的话,就提升她当"当炉卖酒"的老板娘了.当然,还有一个更好的结果,就是以后秋实到以琳去做钢琴教师,我想所有的人都会满意的.

说这些前前后后的话,是想说一下,我们的很多的家长们,看到了自闭症儿童的一些"特异功能",但是却被蒙蔽了,被"误导"了.以为这些"特异功能"就是天才了,有的家长确实就抱定了自己的孩子是上天恩赐的天才,而完全拒绝给孩子特殊教育,殊不知,此"天才"非彼"天才"也,在很多的情况下,这样的"天才症侯群"毫无用处.

但是也正是这样的"天才症侯群",引起了我们探索人类奥秘的强烈兴趣和动力,就象是当初那个把闻森"婉拒"出特教班的老师,后来在路上碰到了我老婆,安慰她说,别难过,其实也就是象闻森这样的人,才会对人类作出贡献的.她的意思不是说闻森自己能作多大的贡献,而是说人类因此开始了对自己的探索.

1987年2月,达斯汀.霍夫曼为了拍电影<<雨人>>而特意和"雨人"的原型金.皮克生活了一段时间,其间,他们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无所不谈,皮克那百科全书般的记忆力让艺术家赞叹,也使霍夫曼塑造出了一个真实的而且温暖人心的艺术角色,这本片子完全没有那种"猎奇味",却充满了人性的温暖和温情,最后,霍夫曼对皮克的离别赠言是:"我可以是一颗璀璨的明星,但你是浩瀚的天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71#
发表于 2009-4-25 22:40:12 | 只看该作者

re:在偶像的田里踩个脚印。真的非常喜欢这...

  在偶像的田里踩个脚印。真的非常喜欢这个风格。内容丰富,对生活的感受体察入微。最感动的是妹妹写给哥哥的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72#
 楼主| 发表于 2009-4-27 22:38:21 | 只看该作者

re:"地球日"忽如一夜酷暑来,...

"地球日"


忽如一夜酷暑来,
满城男女尽解衫.

这几天纽约温度突上了三十,女儿兴高采烈地穿上了新买的裙子,我们在一边打趣说,"too much sexy",闻森不解,要求详细解释"sexy"的意思,我想这对他有点难,对我也有点难,就依样画葫芦地说,"sexy就是露出了很多的肉肉",轮到了闻森换衣服,他妈妈给他拿了件七分裤,闻森说我也露出了三分之一的肉来了,我也"sexy"了.

为什么他妹妹露点肉能叫"sexy",闻森自己露点肉,就不能称为"sexy",这点他就是搞不懂.

为了配合四月二十二日的"地球日",迪斯尼推出了一部电影:"地球",我知道这就是根据那部BBC的"Planet Earth"改编的,那套光盘我们买了好几年了,看了无数遍了,但是在大屏幕上还是非常值得看的.所以我早早地动员了全家准备到星期六下午去看.但真到了那时候,这两孩子突然变卦了,一个想看电视,一个不想出门,怎么说也不行,惹得我火大了,真是给你们敬酒不吃,只能给你们罚酒吃了,既然你们不领情,那好,我也来硬的,不许看电视,也不许闻森自得其乐,两个人一起给我坐下来做中文功课!

两人看我雷霆大怒,知道没有办法来,哼哼叽叽地开始了学中文,女儿一开始用了"眼泪战术",但是一段时间后看看没用,也就乖乖地服从了,而闻森这两天的多动症药断档了,本来就不情愿,这下子实在是难以控制住注意力,而那些七拐八歪的中文更是让他勉为其难,让边上督阵的老婆几乎气绝,但是今天我不宽容,今天就是要让他们尝尝敬酒不吃吃罚酒的味道.

上星期五,是和学校的IEP会议,其实上个月的家长会我们已经见了一次面了,这次主要也就是形式了,我们对学校是一直完全信任,听之任之,因为我们知道老师们和闻森的关系很好,闻森几乎就是他们的宠儿,华人的家长可能会不一样地看待,当时在学校的一个好心的华人老师背地里打过电话给我们,说尽管她不时主管闻森的老师,但是她相信象闻森那样的孩子完全可以去普通学校里跟上去的,到了这样的特殊学校真的会耽误掉很多的学业,这确实让我们犹豫了好长时间,但是几年下来后,我自己越来越觉得"关系比教育更重要",这里老师对闻森的理解和爱护,是任何学业所补偿不了的,学业上慢一点,少一点,没太大的关系,毕竟这是美国的教育体制,再加上还有"特教"的太阳伞罩着,但是,但是,要说服一个中国人,孩子的学习差点没多大的关系,让孩子有一个温暖的适合他能力范围内的环境,这比学业更重要,我知道这其实做起来很难,因为这就是我自己一直在说服我自己.

会议末了,班主任杰妮诗动情地说,你们是我见过的家长中为孩子做的最多的,你们想尽了一起办法,创造了一起机会,我们一定能把闻森带到"融合教育"的.可是,有的时候,我真的在想,或许我们是做的太多了,多到了这些孩子想当然地享受,多到了不知感激,不知珍惜,也多到了不知好歹,所以让他们尝一下罚酒的味道,很有必要很有教育意义.

星期天春光明媚,再要留在家里做功课真的就是辜负春光了.我们先去了动物园,再去了布鲁克林的植物园,那里著名的日本花园里樱花灿烂如云,挑了几张照片贴在后面,我还没忘了那电影,或许我的兴趣比他们更大,但是有了昨天的教训后,我再提议时,这两个知了好歹的家伙一直热烈拥护,所以急忙赶回家,在电影开始前五分钟近场.

就象是电影里讲的,自然界才是最真实的课堂教学.女儿最关心的是那些小动物能不能逃出猛兽们的魔爪,而闻森的"移情能力"要迟钝些,但是事后发觉他对一下数据却记得很牢,比如说,他记住了那只鲸鱼宝宝一天要喝一百加仑的母奶.过去看过一个动物世界印象很深,那是在比较食草动物和肉食动物的差别,尽管看见了猛兽们肆意猎杀食草动物,人们的同情心一概地偏向弱小动物,其实从生存上讲,食草动物要比肉食动物容易得多,也要舒服得多,因为它们有更多的食物资源和忍耐力,而一只狮子饿了几天还找不到吃的,她就没有力气捕杀,结局只能是饿死或被其它的动物吃掉.影片里讲了一个北极熊家庭,那公熊找不到吃的,先是冒险下海去找海狮,差点没淹死了还是没吃到,被饿得没办法了,只好再冒大险去海象群里捕杀,结果还是没捞到吃的,反而被海象刺伤了,影片中的那只北极熊一瘸一拐地终于走不动了,趴到了地上,这一趴它就可能再也起不来了.

而那只母熊带的两只小熊羔子,一年后却奇迹般地活了下来,而且开始了独立生活.回家吃饭时,我想起来过去看过的节目,一般地说,母熊会生两只小熊,但是绝大多数只有一只会存活下来,因为一般母熊没有足够两只幼崽吃的奶,我说了以后,女儿接着说,她也知道,这是因为这两只小熊里,一只吃东西不挑嘴,一只吃东西太挑嘴,挑嘴的那只就会死的.

闻森在一边听了没反应,但是后来让他尝一点他从来就强烈拒绝的鱼肉,他不声响地接受了放进嘴里,为了避免那鱼腥味,他赶紧用大口的米饭送鱼肉下去,嘴巴鼓鼓的象极了那饿疯了的北极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73#
发表于 2009-4-28 11:11:02 | 只看该作者

re:关系比教育更重要。是这样的。在普...

关系比教育更重要。
是这样的。
在普通学校如果没有宽松的环境,不如不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74#
发表于 2009-4-28 13:55:03 | 只看该作者

re:喜欢闻森躲在后面的俏皮样。

喜欢闻森躲在后面的俏皮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75#
发表于 2009-4-28 15:14:30 | 只看该作者

re:也来到菜里踩一个脚印,"忽如一夜酷暑来,...

也来到菜里踩一个脚印,"忽如一夜酷暑来,满城男女尽解衫."非常幽默,风趣.
冯版不仅自家菜地硕果累累,一派生机盎然,还经常到别的菜地施肥,浇水,要是别人菜地很久没有浇灌,自己还主动去踩一脚,留个脚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76#
发表于 2009-4-29 00:01:33 | 只看该作者

re:妹妹越长越和哥哥相像了。很阳光很可爱的小...

妹妹越长越和哥哥相像了。很阳光很可爱的小丫头!
关于看人的眼睛说话,我老公就屡教不改。总是我提醒了又提醒都难以做到。眼睛说着说着就不知看哪了。他自己还意识不到。真是纳闷。也许确实不必盯着这个问题不放。这个正常人说话不看人眼睛又是哪根筋不对呢?
冯版关于天才的文章真的令人深思。我收藏到我的BLOG上了,但愿您不介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77#
 楼主| 发表于 2009-4-29 18:33:12 | 只看该作者

re:要踩的尽管踩,要摘的尽管摘,本来...

要踩的尽管踩,
要摘的尽管摘,
本来就是一块自得其乐的自留地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78#
发表于 2009-4-29 19:09:48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79#
发表于 2009-4-29 19:17:14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880#
 楼主| 发表于 2009-5-3 22:24:55 | 只看该作者

re:"金门大桥"昨天回家后,老婆笑着...

"金门大桥"

昨天回家后,老婆笑着跟我说,"你得跟你儿子说说了,他等了一辈子的愿望,还没实现."
我问闻森,闻森说,"我都等了一辈子了(I wait whole my life),就想去看看旧金山那座红红的大桥,那叫什么来着?"
我告诉他,那叫"金门大桥",原来从没听他说过这个,怎么突然间成了他"等了一辈子的愿望"呢?问他问不出来,但是我想起了可能是前不久看的动画片<<魔鬼和外星人>>里面有珍妮和巨无霸互斗,把个金门大桥摧毁的镜头,可能就是这个原因了,但是怎么就成了"等了一辈子的愿望"了呢?

去加州旅游我们求之不得,当然日程需要安排到明年的暑期了,不光是旧金山,我们还可以去落衫机的迪斯尼世界,去大峡谷和胡佛大坝,这些自然风光应该会得到他们的喜爱.有了这么美妙的前景做动力,我们立即提出了对他的要求,这样的好事不能让他空口白牙地想要就要,他得付出努力来争取,现在闻森极其抗拒在家里练琴,每次让他弹就象是要了他的命,但是他的记忆力实在是好,即使家里不练,上课还是一弹就会,只是我们家的大钢琴就成了积灰藏垢的大摆设,所以这次就拿这练琴做"强化物",讨价还价的结果是:从现在起,闻森在家里每周弹三天,每次四十五分钟,坚持一年,到了明年暑假我们就如约去加州一游.

谈判完毕,我带了闻森去YOUTUBE找了点金门大桥的片子,从航空摄影,到历史镜头,到豪华邮轮穿越大桥,甚至还有描述旧金山大地震的电影片段,闻森看得掉了下巴.YOUTUBE真是一个很好的教育工具,要是在国内还被封了的话,真是太可惜了.

晚上闻森一个人在有意无意地玩着积木,我一看原来他搭的是金门大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以琳自闭症论坛

GMT+8, 2024-9-28 07:26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