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儿子爱上阅读(1000天蜕变-16, 20170320)
回顾7年来对儿子的教育,我有很多的失误,最让我开心的事,也许就是培养了儿子的阅读习惯。为了让儿子爱上阅读,可以说我花尽了心思、想尽了办法。首先是从他喜欢卡通入手,买了他喜欢的《托马斯》、《喜羊羊》《巴布工程师》、《消防员山姆》、《蓝精灵》等,先让他有看书的兴趣,然后我再买了一批跟车有关的书《神奇校车》5套、还有一些跟车、船、火箭、军事、科学有关的书《揭秘系列》5套等。目前,我给康买的书已超过600本,他偶尔会在开心的时候和我分享一些书里的知识,我不会在他看完书后去考他看了些什么内容。虽然,不知道他看完后能记住多少,至少在看书的那一刻他很快乐,也很专注,看书对于他来说是一种享受。即使平常学习只有5分钟专注力,看他喜欢的书,他可以很专注地看一、两小时。
6岁开始,我把日常生活点滴和外出旅游的照片加上文字制作成照片书,以一种生活故事的形式让儿子加深印象。我试着用照片记录生活,虽然我的照相技术并不好,但这不重要,书中描写的事物都是康看到的、经历过的,他的兴趣特别大,因为在书中他和全家人都是主角。从《迪士尼之旅》到《爸爸去哪儿—国庆之旅》、《我们去哪儿》、《大班的快乐生活》、《一年级的快乐生活》等等,这样的照片书我每年都会制作一、两本,现在已制作了10本,每一本他都很喜欢。照片书的制作其实很简单,在淘宝网搜一下很容易找到,卖家提供了相应的尺寸和模板,只要添加照片和文字,卖家完成制作再快递到家。我一般都会制作成A4纸的大小,页数根据内容而定,内容多页数就多些。从今年开始我计划每年制作一本(A4纸80页),便于保存和制作,时间太长,照片太多,选择起来会比较花时间。照片书是全家人的美好回忆,我和孩子都很喜欢看。
乌龟式的“慢生活”(1000天蜕变-17, 20170321)
自从看了医生知道了康的情况,我们就过上了“慢生活”。孩子基础能力的学习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回顾过去,上幼儿园时,康遇到的第一个难关是上楼梯,就是跨一步的这个动作。每天下班后,我们就带着康去公园爬楼梯,上到较高的平台上,他就可以看火车,所以他也愿意,坚持每天练习,三个月后他终于能熟练地上楼梯了。康三岁多了还不会双脚跳和单脚跳,他进行了一个多月的康复训练,才学会了双脚跳,接下来感统训练了一年多,他学会了单脚跳,同时他的专注力从5秒钟变成了5分钟。感统训练对提升专注力确实有一定的效果,但是,一年后康很不愿意上感统课,而且各种奖励都无效,更令我头痛的是他全身都长满湿疹,持续一个多月都好不了,即使吃药也不见好转。那段时间我看了一本书,才知道湿疹是孩子情绪压抑的后果之一,即使当时康还有价值8000多元的课程没上完,我还是果断暂停了这个课程,停课后,康的湿疹很快就好了。再好的课程,如果孩子持续反抗,甚至影响到身体健康,我只能取消。又用了一年时间,康学会了跳绳,他也只是一下一下的跳,到了第二年康终于可以连续跳几十下了。自己吃饭,康用了1年。穿衣服和脱衣服(包括扣钮扣、解钮扣)用了三年时间才比较熟练。自理能力我并没有对康进行额外的训练,只是该吃饭时让他自己吃,让穿衣服时让他自己穿。幼儿园康读了四年,四年的课堂时间里他并没有学会转呼啦圈,由于这个项目我和他爸都不会,我就想着无所谓,不会也没关系,没有专门教他。没想到小学呼啦圈竟然是体育课的必考项目,全班就他一人不会,老师专门找我谈话了,平时要让他练一下,不然考试不过关不太好。我给了康一个100天挑战计划,如果100天后康能学会,我就奖励一个玩具给他,60天左右康不仅学会了,还可以转两个呼拉圈,这让我们全家都喜出望外,我们看到了转机。(我奖励了一个比较大型的玩具给康,并跟他总结:有些事情我们觉得很难,当我用努力去做时,其实并没有我们想得那么难,只要我们肯多学习、多练习,很多东西我们都可以学会。)5-8岁学习10以内的加减法,康学了三年才比较熟练。拼音学了两年多,至今还没完全学会,26个英语字母,三年级学了一个多学期了,还不能完全听写出来……我知道孩子的蜕变需要时间,耐心等待很重要。康的每一点进步,时间单位几乎都是“年”。这就是龟兔赛跑的现实版,我们的孩子起步慢,整个过程也会比较慢,但是我让孩子做到了持续努力,只要肯坚持,相信我们的孩子也能跑到终点,只是他们可能赢不了兔子,能跑到终点就是胜利。我给孩子的目标是在家人的帮助下自立生活。看到这里,我想你会感到很欣慰吧,我相信很多孩子的成长速度都比康快,康能走出孤独,我相信你的孩子也能,一起加油吧。
爱和自由(1000天蜕变-18, 20170322)
爱是什么?这是一个很深的问题。我看过很多次广州中山三院的邹小兵教授(国内治疗自闭症的权威专家),他对我说的最多的三个词是:接纳、理解、包容。我想这是爱的主要内容,还有什么呢?我觉得是尊重和欣赏。我们的孩子有着他的特殊性,有着兴趣狭隘、行为刻板……对他的这些特点,我给予的是尊重。尊重孩子的特点,尊重孩子的成长速度。我并没有刻意地去改变他,只是在他原有的基础上添加他们最缺乏的社会性,时间长了,很多的不良行为,会渐渐地消退。带着欣赏的眼光看待孩子的每一个作品、每一次表演,尽管他的作品并不完美,他的表演不一定精彩。
有了爱,孩子还需要自由。在不违反规则,不影响别人、不伤害自己的前提下,我会给孩子最大的自由。我很刻意让孩子知道,这个世界除了他还有别人,不能因为自己做某件事而影响或伤害别人。自由意味着把选择权交给孩子。我的孩子比较挑食,尽管有四、五样早餐摆在眼前,他还是会挑三拣四,吃早餐变成了一天中的第一场闹剧。后来我决定让他自己选,早餐尽管有四、五样,他可以只吃两样,一样主食加一杯牛奶,保证份量就行。对于蔬菜,他的可选项也极少,我就每餐做两种蔬菜,允许他只吃其中一种,这样他的抗拒心理就减轻了一些,慢慢地他喜欢吃的蔬菜也多了一些。外出点餐、买什么衣服、周末去哪玩等等,康都可以自己安排了。
添加社会性,让兴趣成为最好的老师(1000天蜕变-19, 20170323)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很多年前就听说过了,关键是发现了孩子的兴趣,怎样才能把兴趣变成老师呢?我们的孩子,他们的特点之一是兴趣狭隘,康的爱好比较少,吃蛋糕、喝饮料、玩车轮、看卡通(托马斯)、看旋转的风扇、看火车从一个站开往另一个站的视频(没有任何其他内容)、沿着沙发或墙来回走线、看自己的照片,喜欢吃的和玩的加起来,就是康仅有的8个兴趣。看了医生我才知道,从医学的角度看他们不仅兴趣狭隘,而且有些行为被称为“刻板行为”。作为一个妈妈,我却有着不同的解读,正因为孩子的兴趣狭隘,在他们的兴趣点上有着他特殊的专注,学习上也许他的专注力是几秒,而他在这些狭隘的兴趣上往往可以有半小时至1小时的专注力。我就是利用了孩子的这几样兴趣,训练孩子的认知和生活能力。我选择了高密度的策略,聚焦在兴趣点上,把他的兴趣点延伸拓展,利用他的兴趣提升他的认知和生活能力。
在刻板行为上添加社会性,让这些行为变得有意义。1.吃蛋糕:康很喜欢吃蛋糕,于是在幼儿园的时候,每天放学他都要去蛋糕店买蛋糕,持续买了一年,最终他学会了自己买东西。开始时是天天买,而且只买固定的那个口味,大概买了一个月,他可以尝试接受其他口味,再过了些时间,他可以买了面包、牛奶之类的,买了半年左右,每周买蛋糕的次数开始减少,总之他要买就带他去买,后来一周只买一两次,最后一个月才买一两次,一年左右他就不再坚持放学买蛋糕了,想吃的时候再买。我们全家人的生日、儿童节、国庆节、元旦、母亲节、父亲节等,凡是值得庆祝的节日,我都会买个大蛋糕全家一起吃,既满足了孩子吃蛋糕的愿望,同时加深孩子对节日的理解。2、喝饮料:孩子很喜欢喝可乐、苹果醋,喝这些碳酸饮料一般家长都不太愿意,这些饮料不仅酸、甜,而且易坏牙,但康偏偏很喜欢,怎么办呢?平时我很少买回家,一般会在吃火锅和外出吃饭时点给他喝。并且我外加了一个环节,带着孩子和亲人们干杯,让孩子学会祝福别人,时间长了,不用我带动,他会主动和别人干杯,特别是新年或亲人生日,给亲人的送上祝福,大家都很开心。3、玩车轮:我儿子很喜欢玩车轮,我给买了大大小小不同的种类的车、船、飞机、火箭等数量起来超过300件。(虽然我儿子没上机构,但花的钱也不少,光买玩具一项就花了1万多元。)我告诉康,车挺好玩了的,除了车轮,他还可以推着玩,还可以遥控,通过各种车,他学会了大小、颜色、分类,以及描述物品的特点。当他要求买新玩具的时间,我就会要他说一下,这个玩具家里有同类的了,为什么要买,他会很快说出这个玩具跟家里的有什么不同。买回来后,他很开心,我会让他跟我讲一下,这个新玩具有哪五个特点,有时他可以说出不止五个。他的兴趣也从车延伸到了交通工具。除了玩具,我还给他买了不少关于车的书,尤其《神奇校车》这套书,我儿子很喜欢,这套书既有车,又融入了一些知识,他会在看书的同时,不知不觉学到一些知识。4、看卡通:开始时康只看《托马斯》,我一天给他看三集卡通,看完一集《托马斯》后插入一集《巴布工程师》,然后再看一集《托马斯》,《托马斯》这套卡通其实也挺好的,就是缺少了人的元素。一年后,康开始喜欢上了《巴布工程师》,不看《托马斯了》,然后我又在两集《巴布工程师》中插播一集《消防员山姆》,到后来,康喜欢的卡通越来越多了,《蓝精灵》、《洛克王国》《聪明的顺溜》《海底小纵队》等等。我花了一年时间,在康看完《消防员山姆》后,问他关于卡通的几个内容:时间、地点、发生了什么事、起因、出动了哪几个消防员,他们用了些什么设备等。通过一年的练习,康学会了表述事件。我还购买了卡通片的配套书籍,让孩子爱上看书。5、看旋转的风扇:这一点没什么值得利用了,我便买了一套会旋转的家用电器玩具给他,让他看到不同的物体都可以转,不仅仅是风扇,当他的能力提升后,这个兴趣逐渐消退了。6、看火车从一个站开往另一个站的视频,以前奶奶在家带康,他很喜欢哭,无意中发现他一看火车的视频就不哭了,所以经常放给也看,学习后才知道这既是刻板行为又是视觉刺激。于是我在网上买了一个《仔仔通》的软件,上面的图片是快速闪动的,就如飞机、火车等,既有图片快速闪过,又有朗读文字,康很喜欢看,从而也模仿着学会了一些发音,看了三个月左右,说两三个字基本过关了。(看之前,他已经快三岁了,仅仅会说30个左右的单音,语言能力仅为18个月)每次去公园我都会带他到平台上看快速经过的火车,我和他约定好,看五部经过的火车我们就走,而且把看火车变成一个互动游戏,我们一起猜经过的火车是和谐号还是红皮、蓝皮或绿皮(多数是和谐号),猜对了我们就击掌庆祝。如果天气好,周末都带他去看,这一看就是四年,直到康有一天跟我说:“妈妈,等了这久车还没来,我们不看了,其实火车也没什么好看的。”我摸着他的头说:“好呀,你终于长大了,妈妈等你说这句话,等了四年了。”康看着我,若有所思。那一刻,我拥抱了康,我激动地流下了开心、幸福的眼泪。由于喜欢火车,康也喜欢坐小火车,这是我们每次去公园的必选项目,我也趁机让康学会了自己购票。7、来回走线:我并没有阻止康来回走线,而是把走线变为一个游戏,在沙发一头放些信,是给家里的不同成员的,让康从沙发一头拿到信走到沙发的另一头给到信上的指定人员,虽然他仍然在走线,但走线已经变得有意义了。康已变身成邮递员,经过一段时间,除了送信,还可以送包裹,后来康不再走线了,家里来快递他是第一个去拿的,拿到后就会给到家人,再后来发展到散步时康会主动到门卫室问一下有没有我们家的快递,如果有他会很开心地拿回家给家人。8、看自己的照片:无意中我们发现了康很喜欢看自己的照片,于是经常给他拍而且冲晒后装成相册给他看,3岁前的相册就有20多本1000多张,多数是单人照、大头照,后来学习后才知道,这是不好的。之后,我们就注意多拍些家人的合照,让他看到这个世界除了他自己还有别人。6岁之后,我开始制作照片书,用照片加文字的形式,把生活的点滴和一家人旅行的所见所闻写下来,至今已制作了10本(A4纸大小,每本26-80页),每一本康都很喜欢,经常会拿出来看。只要有发现的眼光,每一个兴趣都是孩子的闪光点,我们都可以加以利用,加以延伸拓展。方法没有好坏之分,只有适合和不适合,对孩子有效果的方法,就是适合孩子的方法。
要上机构吗(1000天蜕变-20, 20170324)
要不要上机构,曾经是很困扰我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上我和家人产生了分歧,离我家最近的机构有18公里,路也不好走,经常塞车,开车过去,顺的话也要半小时才能到。我其实想送孩子上机构,让康上午上幼儿园,下午上机构,但其他的家人一致反对。他们也去机构看过,觉得那里的孩子程度不一,有程度较好的,也有较严重的,康还是有一定模仿能力的,怕他学到一些不好的行为。在这个问题上,我选择了咨询医生,光要不要上机构,我就看了3个医生,在深圳儿童医院看了一次,医生建议不用上机构,上早教机构和幼儿园就行了。后来我去了中山三院咨询了邹小兵和唐医生,邹教授对我说:孩子不算严重,能听懂指令,并能按指令做事,能分辨颜色,懂分类,能懂得并运用“你、我、他”,他给我的建议是不用上机构。邹教授建议说:重度的孩子上机构比较合适,轻度、中度的孩子父母教就行了(重点是父母要学会如何教)。唐医生给我的建议是,机构可以不上,但是最好能上一对一的课程。
咨询过后,我们决定让康上早教,读了半年的早教,2010年10月,康才上幼儿园(开学前康刚好生病了,我就跟家人商量:国庆后再让孩子上学,这样其他的孩子基本上已适应了,老师可以给康更多的关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