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re:对游戏活动的指导• ...
对游戏活动的指导•  
 
给儿童玩的时间 •  
提供好的活动场地 •  
提供合适的玩具 •  
成人对游戏的指导要适度  
 
游戏在儿童发展中的地位  
 
两个命题  
游戏是幼儿的主导活动  
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  
 
纽曼的游戏特征“三内说”  
指标:控制、真实性、动机  
控制:内部与外部  
真实性:内部现实与现实生活的反映  
动机:内部动机与外部动机  
游戏与工作的连续体  
 
 
游戏四因素说  
灵活性:形式、内容  
积极情感  
虚构性  
内部动机:玩即目的  
 
一种活动具有以上四因素,就是游戏  
 
 
 
游戏行为五特征说  
 
令人愉快、有趣  
没有外在的目标  
自发自愿  
对游戏者有积极的约束  
与非游戏活动之间有着某种系统的联系  
 
 
游戏行为六特征说  
 
自由:不是被迫  
松散  
易变  
非生产性  
有某种规则和玩法所支配:代替通常、独特  
虚构的  
 
 
游戏行为六倾向说  
 
内部动机  
对手段的注意(用什么样的方法去玩儿,不注重结果而是注重过程)  
我能拿它做什么?(主体对客体的能动作用,游戏材料的探索操作及利用,拿它怎么玩儿)  
想象或虚构  
规则来自游戏的需要  
游戏者的积极参与  
 
游戏的外部行为特征  
(一)表情----玩笑,告诉对方在玩儿  
 
 兴奋性程度增强的过程    愤怒 哭 厌烦 无聊 茫然 发呆(专注 认真 平和 轻松 微笑 嬉笑 夸张 变形 放声大笑----游戏中经常看到的表情特征)  
 
(二)动作----  探索、象征、嬉戏  
 
顺应:探索 认知性成份增强  
 
同化:嬉戏 嬉戏性成份增强  
 
象征  
 
(三)角色扮演            
机能性角色 (用动作表示扮演的角色,比如做开汽车的动作当司机)  
互补性角色、(医生病人, 爸爸妈妈)  
想象的或虚幻性角色 (想象中的,如拿着蜘蛛的手偶在互相打,丰富的虚幻性和想象性)  
 
(四)言语 (很好的判断游戏质量的标准,游戏中有大量的沟通)          
伙伴之间的交际性语言 (真实身份的语言,比如帮我拿一个东西)         
角色之间的交际性语言 (角色之间的交往,反映人之间的社会关系)            
以自我为中心的想象性独白 (很自我性的游戏)  
 
(五)材料  
 
在某种具体的游戏活动中,可能不能同时观察到上述5个方面的特征  
 
 
 
游戏性体验----(主体在游戏活动中感到自觉自愿,可控制,有积极的情感,这些涉及到的是游戏过程中的体验,是一种心理状态)  
 
兴趣性体验 ---感到有趣好玩儿被吸引  
自主性体验 ---自己可以做主,游戏的方式方法,材料的选择和玩法,  
胜任感体验(成就感)---游戏当中觉得成功了,有胜任感,可以掌控游戏的进程,可以体验到对环境,材料,周围人际关系的掌控感 (游戏活动当中很重要的体验)  
幽默感---觉得好笑,好玩儿 发现意外,搞怪,觉得很开心等等  
生理快感--- 神经系统的发育需要动,游戏让孩子动起来,孩子会觉得很舒服,孩子表现得乐此不疲  
   
游戏性体验的状态:Flow (流畅,带劲舒服的感觉----游戏的理想境界,主体主观感觉很重要)  
 
获得良好游戏体验的前提:  
主体知觉到活动的任务或要求与自己的能力相平衡----能把握这个东西,是能力之内的,而不是超出能力之外的感觉到压力;太低于自己的能力,觉得无趣;和能力相匹配,需要做一点努力,但很快能掌控并获得成就感,这个状态时最好的  
 
游戏设计,水平-------要对孩子的知识水平和能力要有比较好的了解,在此基础之上相应提出一定的要求或者是任务,随着他能力的提高和逐步的调整,让他达到一个比较好的状态, (在其他活动当中都能考虑这些因素)  
 
 
游戏的外部情景特征---给孩子游戏提供的游戏整体的氛围,环境创设的因素,如材料的多样性,研讨怎么玩儿等  
 
幼儿有自由选择的权利与可能 ---材料多样性  
活动的方式由幼儿自行决定 ----怎么玩儿,玩法,激发孩子主动参与的过程  
活动的难度(任务)与幼儿的能力相匹配  
幼儿不寻求或担忧游戏以外的奖惩  
 
(游戏应该怎么玩儿?外部创设的游戏情景支持如何?有些小孩子不玩儿,比如没有同伴过来,怎样激发孩子的主动性?引领者当导演?情景当中应该是很灵活的,创设的情景孩子是否真的喜欢?能否让孩子感受到游戏?)----游戏分析的角度是要基于孩子,孩子的主观体验非常重要。她的表情,她的表现如何?  
 
 
小结:游戏是发生于一定的情景之中,外部有可观察的行为表现,内部有特定的心理体验的幼儿主动自愿、自主自由的活动。---尊重儿童,儿童是学习主体,游戏活动具有自主自愿自由等天然的学习的属性,是一个很好的平台,孩子很多主动性的体验,获得主动学习的经验----主动探索,获得快乐 
 
游戏活动的基本特性 
 
对象性(与人,或者与物的互动,游戏过程传递很多东西,从交往对象获得经验) 
 
人与物构成幼儿游戏活动的两种性质不同的对象 
玩具是幼儿的教科书 
成人是婴儿与物质世界交往的媒介 
 
社会性(在人际交往的合作中逐渐形成的,提供交往的可能性) 
  游戏需要学习么?----需要教的,需要学习的,需要通过交往活动才能提高的,同伴间的交往和互动,观点采择能力,站在别人角度想问题等等,游戏过程中涉及的心理过程是非常丰富的 
 
游戏活动是在人际交往与合作的条件下发生、发展起来的 
游戏内容反映儿童的社会生活 (提供一个平台,零碎生活经验的串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