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QUOTE][B]下面引用由[U]zl...
下面引用由[U]zltanyedong[/U]发表的内容:
还希望T版多来看看,给我们传授点经验,我们两口子现在真是“摸着石头过河”,不过我属于那种进场摸石头上瘾了,忘记了过河的类型,其实自己的孩子只有自己最清楚,上帝发了这样一手牌给你,这是无法...
谈不上指导,说点体会而已。既然是体会,就不必要接受科学的检验,不需要追求严谨性,你可以姑妄听之。
第一个是心态问题。家长要理性地意识到,孩子的未来和进步,大抵是三七开(是否二八、四六没法说)。七分是孩子自己的底子和潜力;三分是大人能够作为和努力的。既如此,不必要为孩子的“绝对程度”太过介怀,因为你能做的也就三分,做到尽可能的好,就行了,还能怎样。重要的是保持大人孩子好的心理状态,挺起身子傲然生活。
第二个是哪些能做、要尽力做,哪些可以放放。孩子的一些癖好,闻脚趾头也好,看楼道也好,你放在心上烦也没有用。他忘了这茬提起那茬。这些东西随着孩子的进步,他的兴趣慢慢拓宽之后,会逐步好转。在尚存的时候,大人及时分散他的注意力,提醒他不要公共场合“出丑”,等等。
有些行为,如果想开点,也没什么奇怪。我记得以前老家有个邻家小孩,4、5岁大的时候有个癖好,别人坐过的板凳,他第一时间冲过去闻一闻。他本来就长着一个扁扁的朝天鼻,和板凳平面的贴合度还很高,看了真是很滑稽。但他是个正常普通孩子,长大了当兵就业。
能做的、尽力要做的是什么呢?我想想归集起来是一条:弥补他损失了的“耳濡目染”的能力。关于这一点,我在早些时候的帖子里写过(似乎在“你孩子是自闭症吗通用回复”置顶帖里)。
也就说,PDD的孩子,核心的问题是和周围人和环境中社会性信息的关联度小(related、involved)。这一点带来的致命问题,是他接受外界信息的渠道收得非常窄。
普通孩子,他会overhear别人的话,尽管是内向的孩子,也会偷偷斜眼看着别人的举动,揣摩别人的所做所想。在认知理解的增长过程中,他会联想、会想象,会关联。
回顾我们自己的学习过程,就知道学习的最终一个环节,就是自我觉悟,把别人告诉你的,自己看书得来的,咀嚼、回顾、反省、总结、提炼、内化,变成自己的知识体系的一部分。而且,在我们接触新东西的时候,快速地和我们已有的知识相关联,衔接进去。
那么,我们的孩子既然这种能力很大程度上受损了,我们可以做的就是人工地给他们架设渠道。
他不会问“这是什么?这是为什么?这是谁?”,那我们就告诉他,这个是苹果、这个是轮船、苹果和梨子都是水果、轮船和飞机都是交通工具。。。。我们还告诉他,这是警察叔叔、这是园丁师傅、这是医生阿姨、他们分别是干什么的。。。。
他不会问“为什么?”,我们就示范给他听,因为天冷了,所以我们要多穿衣服。因为天太热了,棒冰很冷,所以吃起来很舒服。。。。
他不会读书、还不认字,我们就读给他听,让他复述。一句跟一句,两句跟两句。语感就靠重复地说、不断地说。
他没有耐心和注意力做完一件固定时长的事情,不论是写字还是画画还是手工,那就陪着他做,一点点增长。。。。
他不懂得数量的概念,不会加减法,那就一步步来。点数、按数取物、、、、、做够了就会了。
第三个是范围。我们一个人要认识世界、描述世界,要多大的认知范围?大概是有个起码的范围的。
首先是客观事物的命名、认知。动物、植物、食品、场所、职业、工具、人称、、、、、这部分还可以扩展很多,比如节日、四季、自然、、、、
其次是基本的思维能力,比较、排序、配对、规律、、
再次是基本的逻辑能力,因果、相关、、、、
这些范围,可以通过逻辑狗、幼儿教学丛书中得到一个覆盖。
然后是逐个去突破。
有些一下子达不到,不要执拗在一个主题上,比如分类命名(水果类、动物类)一下子过不了关,不必执拗,平时生活中多讲多示范,过段时间再捡起来,可能自然就会了。
有些一下子达不到,但可以坚持做,量到了就会掌握(或者也是时间的推移,孩子理解力提高),比如数量相关的一些认知点。这些不需要停着,持续做就可以,不问结果,就问过程。
正常孩子是个广口瓶,我们教给他知识,拿起勺子舀进去就是了。我们的孩子是个香水瓶口,你舀一勺,渗进去一滴。但只要持续舀舀舀,一滴滴积累起来,也能到一个起码数。这就是大人要干的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