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琳自闭症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请写明注册原因,12小时内通过审核)
楼主: 仰望山林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标题装老帖,不拉风、不显摆、不喜欢方舟子

[复制链接]
1321#
发表于 2011-6-15 09:14:56 | 只看该作者

re:“要想将德国核电站关闭,其替代电力至少需...

“要想将德国核电站关闭,其替代电力至少需要55000兆瓦”,不清楚这部分缺口以后怎么填。期待进一步材料。

太阳能还得靠政府补贴,根子上还是技术没有突破。新型能源是块大蛋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22#
发表于 2011-6-15 09:36:01 | 只看该作者

re:政府手头的博弈资源太多,我等小民只能看一...

政府手头的博弈资源太多,我等小民只能看一些外在的东西,总归是片面的。

我喜欢科学是因为科学面前人人平等。
我不是精英也不是体制内,在社会金字塔面前总是感觉不平等。
和老V相比,平等比自由对我更重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23#
发表于 2011-6-15 09:43:25 | 只看该作者

re:德国意大利放弃核电的事情,类似的科学倒退...

德国意大利放弃核电的事情,类似的科学倒退了,历史上就有过好多,长远的看,只算留下一个历史轨迹而已。我有信心。这也是为什么我前面强调说要以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眼光来看。我好像感觉到山林在皱眉头了。好的。我往回找找吧。
谁也说服不了谁的情况下,怎么办?急性症靠法律,依法办事。慢性症状呢,归根结底(LV在皱眉),那还是得靠科学一点一点地往前拱。
至于法律里面,怎么立怎么执怎么监督,那是你德女士生理上内分泌的事儿。赛先生这边就只是靠事实的力量,傲慢地、不由你不服地、慢慢地向前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24#
发表于 2011-6-15 10:04:10 | 只看该作者

re:我感觉云帅在山顶捋着五绺长冉,对我颌首微...

我感觉云帅在山顶捋着五绺长冉,对我颌首微笑呢,贵党的精神领袖我已经屡次捧出来了,您可不能让山林鲁莽之下,把它给毁了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25#
发表于 2011-6-15 10:34:32 | 只看该作者

re:[QUOTE][B]下面引用由[U]燕原...

下面引用由[U]燕原[/U]发表的内容:

政府手头的博弈资源太多,我等小民只能看一些外在的东西,总归是片面的。

我喜欢科学是因为科学面前人人平等。
我不是精英也不是体制内,在社会金字塔面前总是感觉不平等。
和老V相比,平等比自由对我...

说过的嘛,燕原还是愿意呆在象牙塔里,那里只有pure science,连applied science都没有 - 这个‘PURE’,是指‘纯洁’的意思。

要想平等,你就得和他人在一起,就得在一个社会里谈平等,不然你自己一个人就没必要谈平等了。那么是不是都是像老Q、老T那样科学控组成的社会就会是个平等社会呢?答案自然是:a big 否。

所以,不要用科学来给自己造庇护所,也不要建科学的乌托邦,还是听听山林讲讲自由和民主罢 - 虽然科学似乎是纯洁的,而自由是稀有和抽象的、民主不是最好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26#
发表于 2011-6-15 10:42:48 | 只看该作者

re:虽然我本质上远不是“科学控”,但这顶帽子...

虽然我本质上远不是“科学控”,但这顶帽子我也很荣幸。

同时很奇怪山林和老V都喜欢树假想敌来反对。谁在“用科学造庇护所”和“乌托邦”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27#
发表于 2011-6-15 10:47:38 | 只看该作者

re:“民主的社会环境是保证科学传播和普及的良...

“民主的社会环境是保证科学传播和普及的良好保证,也是保证人民接受教育和自我教育的可靠机制。而我们常常抱怨国内有关科学研究机构和研究人员对于科学普及不够重视,但是往往却忽视了从民主机制上探讨深层原因。”

“在此模型中,虽然公众的态度受到了重视,但却仍然维持着科学天然合理正确的神话。公众仅仅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是需要被说服的对象。科学传播过程是科学知识从科学共同体向公众的单向流动过程。公众对科学的态度是由其知识所决定的,仅仅涉及到认知的维度,而不涉及利益和批判的政治维度。然而这一普遍流行的模型,却被实证的调查数据所否定:人们发现,公众对科学了解越多,对某项具体的科学活动以及应用却有可能越不信任。”

“本书对“缺失模型”的反思和批评,对于我国科学传播事业具有极强的启发价值。回想起笔者本人所参加的中国科协2003-2004年组织的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课题。整个课题组工作的不言自明的前提假设恰恰就是这种在学界已经饱受批评的“缺失模型”。笔者的课题草案中 “科学技术是双刃剑”的说法,虽然早已是学界公认的常识,甚至已有陈词滥调之感,却因种种原因不能成文。我国科普界意识之落后,可见一斑。”

请问老T,你说搞科普那帮子人的意识和理念都那么烂,你还指望科普从哪抓起?

“英国公众对于政府和科学家所提供的信息已经产生了戒备心理。而且,仅仅提供给公众信息并不意味着公众就会接受这些信息。总结以往调查的结果,学者们认为保证信息被接受必须具备一些条件。首先,这些信息的资源机构应该可靠。信息来源机构的特点可能会影响到信息接受者对所得信息的反应。如果一个资源机构被认为是不值得信任的话,那么其提供的信息就得不到信任,也难以被接受。其次,这些可靠的信息来源机构所提供的具体信息应该精确,因为一个被认为值得信任但不能正视真实问题的信息来源机构所提供的信息同样也不会得到人们的相信。”

请问老T,英国政府公众对自己民选的政府提供的信息都能有戒备心理,你说在国内,哪个牛叉的“信息来源机构”或个人敢说自己可靠?天朝是个捣糨糊的天朝,什么都在捣糨糊,体质问题不解决,相当于住在猪圈里的人,意淫着五星级宾馆里法国葡萄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28#
发表于 2011-6-15 10:47:53 | 只看该作者

re:我在和燕原谈心呢,怎么会把她当成‘假想敌...

我在和燕原谈心呢,怎么会把她当成‘假想敌’呢?

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 - 老T你太紧张了,一直在警惕‘敌人,是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29#
发表于 2011-6-15 10:49:39 | 只看该作者

re:[QUOTE][b]下面引用由[u]th...

下面引用由thankstoyilin发表的内容:

同时很奇怪山林和老V都喜欢树假想敌来反对。谁在“用科学造庇护所”和“乌托邦”呢?

问得好,荷尔蒙一冒,有把子力气,就得使出来,造个假象敌,吊个沙包,常有的事。
方舟子就是这样,被撞到枪口上的。
我不能理解的是,他们还总把“宽厚”这样的词汇老挂在嘴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30#
发表于 2011-6-15 10:51:36 | 只看该作者

re:[QUOTE][B]下面引用由[U]vi...

下面引用由[U]vincent[/U]发表的内容:

我在和燕原谈心呢,怎么会把她当成‘假想敌’呢?

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 - 老T你太紧张了,一直在警惕‘敌人,是吧?


V兄,这下咱放心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31#
发表于 2011-6-15 10:53:59 | 只看该作者

re:老Q,从统计上而言,荷尔蒙的分泌量和年龄...

老Q,从统计上而言,荷尔蒙的分泌量和年龄成正比的。如此说来,你的量一定比我多 - 概率上没错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32#
发表于 2011-6-15 11:08:24 | 只看该作者

re:回答1327楼的两个问题,点名的。 ...

回答1327楼的两个问题,点名的。

1、“然而这一普遍流行的模型,却被实证的调查数据所否定:人们发现,公众对科学了解越多,对某项具体的科学活动以及应用却有可能越不信任。” 希望得到这个调查结论的出处。

这句话在逻辑可做如下推想: (1)如果公众对科学活动相对比较信任,反倒是对科学本身不了解,那么这个信任是鼓吹科学的人忽悠出来的?这是否能保证公正? (2)如果了解得越多反而越不信任,很大的可能是根本上还是没有了解。这就支持科普工作尤为重要。

科普工作本身是单纯的,一点一点往前拱。从哪儿做起?眼面前能看到的是老方、土摩托、松鼠会的一些实际工作。看看社区橱窗里满眼的伪科学,就知道科普需要加大投入。
不单纯的一面,和前面提到的相关,就是如果涉及科学的决策、大宗科研经费投入需要公开民@主进行,那么相关部门和科学家就必须不得不做更多的科普已获得支持。我同意这是更强的、也是更有系统性保障的科普推动力。 比单打独斗要强得多。

2、“哪个牛叉的“信息来源机构”或个人敢说自己可靠?”,导致这句话在国内成立的背景是令人悲哀的,这个问题科学的确回答不了。
不是没有可靠的信息,比如转基因就有国际学界共识的结论,但由于一些组织和个人的混淆,而靠谱的主流声音又比较弱,这不是科学本身的问题。
这个就是前面反复在纠缠的车轱辘问题,你强调“根本上是体制问题”。这个我不否定。但同样也不能否定科学和科普的重要。一码是一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33#
发表于 2011-6-15 11:20:34 | 只看该作者

re:“科学技术是双刃剑”的说法,虽然早已是学...

“科学技术是双刃剑”的说法,虽然早已是学界公认的常识,甚至已有陈词滥调之感,却因种种原因不能成文。我国科普界意识之落后,可见一斑。
--------------------------------------------------------------------------------------------------

这句话本身不应该是所谓学界公认的说法,如果是,请提供出处。

这句话的问题在于容易被误解和错误诠释,课题组不采纳这句话是正确的。被作者冠以“意识落后”,这是作者本人的问题。

科技本身是中性的,科技被用作危害人类,不是科技本身的问题。最简单的比方是菜刀被用作杀人,不是菜刀的错。这个常识居然还要被反复澄清,才是“意识落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34#
发表于 2011-6-15 11:24:20 | 只看该作者

re:[QUOTE][b]下面引用由[u]vi...

下面引用由vincent发表的内容:

我在和燕原谈心呢,怎么会把她当成‘假想敌’呢?


我感觉科学的乌托邦是个不错理想,虽然现实是只有3%的人有科学素质,这个乌托邦还很遥远。

如果把做社会精英当作理想,认为自己的影响力更大才能改变世界,当然更符合实际。这之中首先是对现实的妥协和适应,然后是温和地改变,好像是耶鲁校长说的,精英培养论的根本。

在人群中做精英,还是在人群中做边缘人,我最近比较累,感觉能力不足,选择做边缘人,但是还不免要去从科学中找平衡,看着那些精英也不过就是生物人而已。
很阿Q。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35#
发表于 2011-6-15 11:34:28 | 只看该作者

re:像方舟子那种不先混社会,直接挟持科学来改...

像方舟子那种不先混社会,直接挟持科学来改变世界的人,受到的大众心理排斥必然比较大,当然这也是一种信念的坚持,和另类生活模式的“秀”,不作为榜样,但是可以做粉丝。

像很多资本家那样,依靠资源和科学成果,特别是经济行为学成果,用商业模式来改变社会和大众生活模式的,其实成效最好,比政治家还靠谱一点。

政治么,我不懂,可能是因为我不理解从众心理是什么。
我的一个问题是,在从众心理中,怎么做民主,而不是盲从,也就是说独立思考能力怎么培养,是否和科学素质教育密不可分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36#
发表于 2011-6-15 11:55:57 | 只看该作者

re:[QUOTE][B]下面引用由[U]燕原...

下面引用由[U]燕原[/U]发表的内容:

在从众心理中,怎么做民主,而不是盲从,也就是说独立思考能力怎么培养,是否和科学素质教育密不可分呢。

我认为这说的很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37#
发表于 2011-6-15 12:16:38 | 只看该作者

re:[QUOTE][b]下面引用由[u]vi...

下面引用由vincent发表的内容:


我认为这说的很对。



这就是LV捣糨糊的一种手法,很ABA,大家学习。
经常挂嘴边“这很对”,其实含,燕原你说的其他的,都不对,或者,都不很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38#
发表于 2011-6-15 12:19:42 | 只看该作者

re:老Q,挑拨离间不是?想树敌,天下不太平不...

老Q,挑拨离间不是?想树敌,天下不太平不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39#
发表于 2011-6-15 12:36:02 | 只看该作者

re:Q帅和云帅都是适合搞政治的,但是我偏偏看...

Q帅和云帅都是适合搞政治的,但是我偏偏看不懂,总是不知道他们在说啥。

看得懂的,还是老V,老T和山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40#
发表于 2011-6-15 12:38:12 | 只看该作者

re:这种要靠非语言了。老V如果下意识地把重音...

这种要靠非语言了。老V如果下意识地把重音放在“这”上,那就是老秋的解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以琳自闭症论坛

GMT+8, 2024-6-29 10:19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