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琳自闭症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请写明注册原因,12小时内通过审核)
楼主: 仰望山林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标题装老帖,不拉风、不显摆、不喜欢方舟子

[复制链接]
1241#
发表于 2011-6-14 08:34:59 | 只看该作者

re:@方舟子:埃及亚历山大图书馆馆馆长6月3...

@方舟子:埃及亚历山大图书馆馆馆长6月3日在美国《科学》发表社论《科学的价值》:“与极端主义战斗最好不是通过审查或独裁,而是通过多元化和用观念战胜观念。对此科学很有发言权,特别是对真正开放和民主的社会所需要的价值而言,因为这些是科学的价值。”


The Values of Science

Ismail Serageldin

Summary

In Egypt and Tunisia, ordinary citizens have toppled autocrats; elsewhere in the Arab World, they still battle dictators, armed with little more than their belief in freedom, human rights, and democracy. What sort of society comes after the revolution? Many fear that the idealism of the revolutionary democrats will only pave the way for theological autocrats who preach an intolerant doctrine. But fighting extremism is best done not by censorship or autocracy but by embracing pluralism and defeating ideas with ideas. And here, science has much to say, particularly about the values that are needed for societies to be truly open and democratic, because these are the values of science.

http://www.sciencemag.org/content/332/6034/1127.summary

谁有全文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42#
发表于 2011-6-14 08:38:38 | 只看该作者

原文在此

The Values of Science -----Ismail Serageldin

In Egypt and Tunisia, ordinary citizens have toppled autocrats; elsewhere in the Arab World, they still battle dictators, armed with little more than their belief in freedom, human rights, and democracy. What sort of society comes after the revolution? Many fear that the idealism of the revolutionary democrats will only pave the way for theological autocrats who preach an intolerant doctrine. But fighting extremism is best done not by censorship or autocracy but by embracing pluralism and defeating ideas with ideas. And here, science has much to say, particularly about the values that are needed for societies to be truly open and democratic, because these are the values of science.

As the British scientist Jacob Bronowski observed more than half a century ago, the enterprise of science requires the adoption of certain values that are adhered to by its practitioners with exceptional rigor. These values also provide the basis for enhancing human capabilities and human welfare. Truth and honor are of the utmost importance. Any scientist who manufactures data risks being ostracized indefinitely from the scientific community, and he or she jeopardizes the credibility of science for the larger society. A scientist may err in interpreting data, but no one can accept the fabrication of data. What other fields of human activity can rival this level of commitment to absolute truth? Teamwork has become essential in most fields of science, and it requires that all the members of the team receive the recognition they deserve. Contributions are also cumulative, and each should be recognized for his or her contribution. It is a sentiment well captured in Isaac Newton's famous statement that “if I have seen farther than most, it is because I have stood on the shoulders of giants.”

Science requires the freedom to enquire, to challenge, to think, to imagine the unimagined. It cannot function within the arbitrary limits of convention, nor can it flourish if it is forced to shy away from challenging the accepted. Science advances by overthrowing an existing paradigm, or at least substantially expanding or modifying it. Thus there is a certain constructive subversiveness built into the scientific enterprise, as a new generation of scientists makes its own contribution. Our respect and admiration for Newton are not diminished by the achievements of Albert Einstein. We can admire both. This constant renewal and advancement of our scientific understanding is a central feature of the scientific enterprise. It requires a tolerant engagement with the contrarian view that is grounded in disputes arbitrated by the rules of evidence and rationality.

Science demands rationality and promotes civility in discourse. Ad hominem attacks are not accepted. Science treats all humans equally. Scientists are concerned with the content of the scientific work, not with the person who produced it. Science is open to all, regardless of nationality, race, religion, or sex. These values of science are universal values worth defending, not just to promote the pursuit of science but to produce a better and more humane society.

The new Arab societies we are building must be open pluralistic societies that are producers of knowledge and new opportunities. Our youth have sparked our revolution, just as other young people have transformed societies, reinvented business enterprise, and redefined our scientific understanding of the world we live in. Today, as they lead the rebuilding of our societies, they must embrace the values of science. Together, all armed with these values, we can think of the unborn, remember the forgotten, give hope to the forlorn, include the excluded, reach out to the unreached, and by our actions from this day onward lay the foundation for better tomorrows.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43#
发表于 2011-6-14 09:57:01 | 只看该作者

re:[QUOTE][B]下面引用由[U]秋爸...

下面引用由[U]秋爸爸[/U]发表的内容:


科学傲慢吗(前面大家都共识过它中性,不知道为何还总纠缠它是双面剑)?再有,科学即便傲慢,那它与人的傲慢,终归是两个问题吧。
如果说科学傲慢,那也是源自事实的力量。事实真相可以傲慢,事实就是事实,...


————
中性的工具化的东西,善人可用来为善,恶人可用来作恶,其双面性是不言自明的。中性与双面性不矛盾嘛。
至于科学傲慢,身在其中的人可能难以自觉,但在旁观者看来,这是明显的事实,而且因这种傲慢造成的危害也是明显的事实。
先看看得见的傲慢及其带来的同样看得见的危害。
看过《抢救切尔诺贝利》的人都知道,作为在全球首建核电站的国家,前苏联在建列宁核电站(即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瞧瞧,多自信,敢冠以导师之名)之前是经过充分论证的,论证的结论是人类利用核电是绝对安全的。电站建成后,就成为了前苏联的骄傲。根据戈尔巴乔夫的回忆,在核电站发生事故后相当长的时间内,莫斯科并不知道现场出现了什么情况。技术官僚们只是忽悠说切尔诺贝利发生了意外情况。戈尔巴乔夫打电话询问那位著名的院士核电权威,得到的保证是,切尔诺贝利绝对不会发生爆炸,是绝对安全的,电站完全可以建在莫斯科红场上。最早把这事提在世人面前的是瑞典,因为核烟尘已经飘到了瑞典并被瑞典科学家们检测到。这时,电站周围的人已深受其害而不自知。乌克兰地区以及整个欧洲都受害,其损害结果现在评估起来还为时尚早。
前苏联是当时唯一可与美国抗衡的科技大国。在这场实际上最终压垮了苏维埃骆驼的惊天大事故上,这个领域里顶级的科学家的自大与傲慢及其造成的危害难道不是明明可见的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44#
发表于 2011-6-14 10:35:21 | 只看该作者

re:再看看不见的傲慢及其带来的更大的危害。...

再看看不见的傲慢及其带来的更大的危害。
近代以来,经过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人类开始摆脱神性的牵引,并开启了一个人的理性的时代。到了19世纪,科技理性赢得了决定性的胜利。人类依靠自身理性形成的乐观昂扬的情绪虽然在上世纪两次世界大战后有所抑制,但实际上这种情绪一直蔓延至今。
我们得承认,从属世的角度看,科技的昌明的确为人类带来了福祉。我们的生活的确因科技而安闲而方便。
但同时我们得承认,科技在极大满足人的欲望的同时也极大的放大和定格了人的欲望,以致,当我们今天在反思科技文明的最终后果时,纵然我们因意识到这种可怕的后果而想改弦更张返璞归真时,我们无奈地发现:我们已经回不去了!我们很难放下电灯去点籽油灯。科技文明的恶果人类只能坐等自食。
T版前面实际上已经提及人类的困境。人的不断放大的欲望的满足需要能源,而石油快用罄,核电站有风险,水电站也有副作用。。。咋整?
实际上,当今人类已经不知所措!
时间最终将证明,人类的理性(当然包括科技理性)是极其有限的。不仅理性自身有限,而且其作用也极其有限。
换言之,人无法凭其自身的理性能力解决它自身的问题。
人只是一种侥幸生活在这个星球上的可怜的动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45#
 楼主| 发表于 2011-6-14 10:41:29 | 只看该作者

re:“一个社会要实现真正的开放和民主,其所需...

“一个社会要实现真正的开放和民主,其所需求的价值,也正是科学的价值。”

“科学也需要理性,任何人身攻击是不被接受的。科学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平等的、开放的,不论国籍、种族、宗教信仰或性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46#
发表于 2011-6-14 10:43:55 | 只看该作者

re:这该是那类美国国家地理、探索、发现等频道...

这该是那类美国国家地理、探索、发现等频道做的“科普片,历史片”吧,这样的片子,各种体裁都有,看不完的。中世纪禁锢科学的系列题材,也是大把大把的。像那种法医探案类片子,通常是收视率最高的,以最吸引人的悬疑手法来讲科普故事的。国内CCTV10从中学习,却在科学的严谨上学得不上进,但学那种悬疑手法、故弄玄虚的技巧倒是学的特别用心。

这类涉及历史的片子,从这里面看新鲜看故事看趣味可以,撩拨一下自己可以,可要想凭此做深思或提炼智慧,肯定就远不谈不上深度了。因为它只是面向普通公众的,更多地利用醒目而生动的视觉和语言刺激,来争取趣味性的入门效果。比如把它说“那是实际压垮CCCP的元凶”,这种话在片子可说,出了片子,咱就不好意思说了。

这样的片子突然间受追捧,和日本福岛事故,以及普通民众的恐慌心理,很有关联。可是,这已经不是科学本身的问题了。
抢盐都能抢的如此疯狂,这最贴近现实的当代景象,社会学家、和谐学家不去研究,却怪罪到科学进步的头上,怎么看都不算理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47#
发表于 2011-6-14 10:44:38 | 只看该作者

re:有人提醒我不该对自己不了解的事情妄发议论...

有人提醒我不该对自己不了解的事情妄发议论。此事我以前还真考虑过,后来的认识是:“了解”或“足够了解”是伪概念,无法判定;人没有保证绝对正确之义务;若须保证绝对正确才可表态,则无人有权发言;不必将所有听众预设为全无判断力的傻蛋;错不在妄言,而在常有人以私见冒充公理定论。——东东枪新浪微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48#
发表于 2011-6-14 10:57:50 | 只看该作者

re:上面那话够呛。由于科学不存在绝对的真理,...

上面那话够呛。由于科学不存在绝对的真理,于是就得出个这么个荒谬结论:不需要科学,有科学没科学,反正大家都是同样的傻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49#
发表于 2011-6-14 11:01:47 | 只看该作者

re:祈祷

祈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50#
 楼主| 发表于 2011-6-14 11:42:29 | 只看该作者

re:自由才是关键! 反思五四的“民主...

自由才是关键!

反思五四的“民主与科学”口号

刘军宁

  
    1919年前后,中国人被告知,要解决国家的问题,须请两位陌生的客人入住中国。这两位客人就是后来无人不知的德先生和赛先生。最先为国人介绍这两位先生的是五四运动的精神领袖陈独秀。作为《新青年》的创办人,陈独秀提出,只有德先生赛先生能够救中国。他说:“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若因为拥护这两位先生,一切政府的迫压,社会的攻击笑骂,就是断头流血,我们都不推辞。” (《新青年》第六卷第一号)德先生和赛先生实际上就是democracy和science,即民主与科学。这两位来自西洋的先生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中最深入人心的形象。民主与科学化成了,似如在暗夜里引领国人解放思想的灯塔,照亮了人们前行的方向。
    可以说,科学与民主、德先生与赛先生简直就是五四运动的代名词、同义语。从那时至今,“民主科学振兴中华”成为最没有争议、最被认同、最有号召力的口号。从五四青年开始,一代代中国人一次次呼唤、呐喊德先生赛先生,嗓子已经嘶哑过无数次了。民主与科学始终被看作是解决中国问题的万灵药,用陈独秀的话说,两者“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另一方面,虽然人们对民主与科学的口号挚爱如初,但是大家对“什么是民主与科学”的理解,却已经大异其趣了。每个人自由参与政治的民主变成了下级服从上级的民主集中,甚至变成了挂着民主头衔的专政。同样,科学并没有变成国民的科学精神,而是变成了政治家的口头禅、举国体制和黑洞般的经费预算。有违初衷的是,民主与科学这对新式武器,没能拯救中国人,却成为延续政治大一统的新式工具。至今,德先生与赛先生在中国仍然是连暂住证都没有的流浪客。
    民主与科学,为什么中国人追求了近一个世纪,还是求之而不得?为什么中国人只有不在中国才可能获得诺贝尔奖?为什么中国人只有不在中国大陆才能过上民主生活?世界史上几乎没有那个国家像中国这样热恋、膜拜民主与科学九十年如一日。这样的精神值得嘉许,原因却值得反思。依我看,其根本的原因在于,大家只是看到了民主和科学这两个果实,没有看到结出这两个果子背后的种子。这个种子就是自由。更准确地说,不是国家与集体的自由,而是个人自由。
    在世界范围内,民主与科学不过是自由之树上结出的硕果。在西方,尤其在英美等国,民主与科学之果早在两个多世纪以前就结出来了。民主离不开自由。民主首先是竞选投票的自由、是公民自由发表政见的权利。科学同样离不开自由。没有科研的充分自由,就难有科研的成果。科学精神在本质上是自由的精神。只有在个人自由最多的地方,才是科学最发达的地方。科学研究是独立、自由的研究者个人的事情。个人的自由与自主是开展科研的前提。国家强大的程度与其自由的程度成正比,科学的繁荣程度也与科学家们的科研自由程度成正比。
    一些人即使注意到自由的重要性,也只不过是把 “民主、科学、自由”等而视之,以为它们是三位一体且不可分割的。这个看法是错误的。自由与民主、科学三者并不是同一个层次的平行关系,并非同等重要,而是因果本末的关系。自由是民主与科学之本。德先生与赛先生相互之间是兄弟关系,他们都是自由之子。没有保障思想自由的充分自由的社会环境,科学就止步不前,充其量不过是技术上的仿冒;如果没有自由的个体,就没有个人可以进行自由政治活动的自由民主政体。
    对于发展科学,任何人都没有异议,甚至包括独裁者(山林按:T版你和老秋及其方舟子的信徒们提倡的科学是与独裁者们提倡科学的理念如出一辙)。在独裁统治下,民众的自由科学探索受到压制,科学是权力化的、服务于统治机器的科学,是匍匐于政治权力面前的科学。权力说什么是科学,什么就是科学。这样的科学侵吞民众的福祉,瓦解个人的自由,加冕统治者的权力。在自由社会中,科学首先是个人的、民间的科学,这样的科学才是增加民众福祉的工具。
    有了自由的制度,科学就会自动得到发展;没有自由的制度,科学就发展不起来,因此也无法振兴国家。权力主导科学的主要弊端之一,就是压缩民间科研的空间,占据了创造性思想自由驰骋的疆场,把民间的多中心的自主科研活动,变成了以权力为单一中心的依附性科研活动。在科研的举国体制下,科学家没有探索的自由,没有发现真理的权利。其任务不是发现真理,而是实现统治者的政治追求,完成体制所赋予的作为政治任务的科研任务。独立的人格必须屈从于政治上的要求。然而,科学研究的基础是自由探索的精神。这种精神一旦被关进官僚的铁牢笼,就无从发挥了。
  科学研究与经济活动一样,也需要有一个个人充分自由的市场环境,政府不能干预,更不能主导。历史上的重大科学发现和发明绝大部分是民间的成就,是来自民间的需求,来自民间的智慧。政府的作用在于创造一个自由的科研环境,而不是把科学家和科研当作发号施令的对象。发展科学技术,不需要计划式的举国体制,而需要激发首创精神,让科学研究者们自由想象、自由研究、自由辩论。
    需要指出的是,在五四的“民主与科学”诉求背后,群体高于个体,国家高于个人。个人仅仅是实现集体主义目标的工具。国家或民族是目的而个人只是工具。纪念五四,不是为了否定五四,而是要超越五四已经达到的高度。我们不能继续简单重复民主科学的口号,把民主和科学看作是解决国家面临的一切问题的终极手段。很多人说,中国的问题,说到底还是德先生与赛先生的问题!不,我要说,中国的问题在根本上是自由的问题。这个问题不解决,永远不会有德先生赛先生的立足之地。
    有人会问,民主,科学,难道有什么不好吗?我说,民主与科学非常好。关键是,没有个人的充分自由,人们永远也无法充分享受到民主与科学的好处。在个人享有充分自由的地方,民主与科学才有扎根之所。所以,中国人要想得到民主与科学,须由民主与科学的信徒皈依为个人自由的信徒;从关心国家的命运转变到关心个人的命运;从向往民主与科学到向往个人自由;从向往果实改为努力播种。须认识到,中国人需要什么高于中国需要什么,中国的需要须服从于中国人的需要。在这个以个人而不是国家、以个人的自由而不是国家的权力为出发点的前提下,才可能求得民主与科学的果实!民主与科学的口号自五四运动以来的遭遇告诉我们,要想得到民主与科学,就必须先行追求个人的自由。
    自由才是关键!

  
原文刊登于《中国经济观察报·书评增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51#
发表于 2011-6-14 11:56:04 | 只看该作者

re:秋帅是雄辩的,且裹挟以琳首席科学家的优越...

秋帅是雄辩的,且裹挟以琳首席科学家的优越感,实在是颇为难缠。不过,如果雄辩近乎狡辩,不是我心目中敬仰的秋帅所为,更接近我亲爱的T版兄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52#
发表于 2011-6-14 11:57:07 | 只看该作者

re:明翔爸爸不要鸣金收兵,战事方烈,正可显现...

明翔爸爸不要鸣金收兵,战事方烈,正可显现英雄胆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53#
发表于 2011-6-14 11:58:50 | 只看该作者

re:雁子找回了名记者的深邃思想与犀利笔触的感...

雁子找回了名记者的深邃思想与犀利笔触的感觉了,欧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54#
发表于 2011-6-14 12:03:18 | 只看该作者

re:山林阅读面甚广,但山林的原创要远胜于转帖...

山林阅读面甚广,但山林的原创要远胜于转帖。山林文字的优势在于鲁迅杂文式的“投枪匕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55#
发表于 2011-6-14 12:10:29 | 只看该作者

re:[QUOTE][B]下面引用由[U]云鹤...

下面引用由[U]云鹤[/U]发表的内容:

明翔爸爸不要鸣金收兵,战事方烈,正可显现英雄胆识。

————
人的理性的有限性会导致批评的无限性。各人说说理,小辨怡情,和为贵,呵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56#
发表于 2011-6-14 12:49:23 | 只看该作者

re:云帅越来越帅呆了!如今不必再亲自冲锋陷阵...

云帅越来越帅呆了!如今不必再亲自冲锋陷阵,比如前面转贴过被己方同志都认为质量可疑的糙帖,如今只需运筹帷幄,在山顶摇摇旗,用寥寥数语,为败象已现的队伍打上几针鸡血,这振奋士气的帅气手法,科学上我们通常叫做“技术”,实在是高!
但是,好的技术被用在坏事上,这让我也像明翔爸爸一样,扼腕叹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57#
发表于 2011-6-14 12:55:39 | 只看该作者

re:继续帮腔。山林的自由贴,甚合吾意...

继续帮腔。

山林的自由贴,甚合吾意。我们是以人的身份在谈和人有关的事物,而不是以一个仅仅是生物体的being在谈我们身边的东西。对于‘我’这个人来讲,自由是最高的理想,自然地其它的事物都是低一层次的,因此民主和科学都不过是得到自由的手段而已。

我这样讲,会有人指出N多的不是,我自己也认为这是‘功利主义’和‘唯心主义’(还可能是‘反科学’的),但是这又有什么关系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58#
发表于 2011-6-14 12:57:29 | 只看该作者

re:PS:老T在艳后那里大放文科之词,不会是...

PS:老T在艳后那里大放文科之词,不会是顿悟了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59#
发表于 2011-6-14 13:05:25 | 只看该作者

re:云帅呀,我前面本来还纳闷,你忘了激励老V...

云帅呀,我前面本来还纳闷,你忘了激励老V了?现在我明白了,高,实在是高,你这是有意而为。瞧,老V被从捣浆糊的状态给激发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260#
发表于 2011-6-14 13:11:29 | 只看该作者

re:老Q,知道你在为方大师和aba两面作战,...

老Q,知道你在为方大师和aba两面作战,辛苦了。

Silly question:你能够用aba的法典把老T训练成非科学的艺术家?把老鹤成为自由党分子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以琳自闭症论坛

GMT+8, 2024-11-5 15:18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