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琳自闭症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请写明注册原因,12小时内通过审核)
楼主: 云鹤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我儿子上高中了

[复制链接]
721#
 楼主| 发表于 2007-5-14 17:27:06 | 只看该作者

re:YY爸爸:谢谢你的热心提醒。儿子与许多小...

YY爸爸:谢谢你的热心提醒。儿子与许多小孩一样都很喜欢吃肯德基,但我很少答应,只有很久一段时间后才会同意他品尝一点。我想两个月左右吃上一次,且少量,应该问题不大。因为你的提醒,我会更加留意的。再次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22#
发表于 2007-5-16 11:28:56 | 只看该作者

re:同感,前2年我儿子小的时候,也是喜欢吃麦...

同感,前2年我儿子小的时候,也是喜欢吃麦当劳/肯德鸡.
说起来很奇怪? 他每次吃麦当劳/肯德鸡时都极安静也守规矩, 也不 “东抓/西抓”和乱跑了,跟平常的行为判若两人;现在他大了一些,也听话和讲道理了,我们经常 “软硬兼施”也就很少去吃了,但每次路过时他都提起说要去.看来偶尔还是要去吃一次!   YY爸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23#
 楼主| 发表于 2007-5-18 22:48:08 | 只看该作者

re:这几天在外学习(要持续到6月初),虽然才...

这几天在外学习(要持续到6月初),虽然才一周,感觉似乎很长时间,有些想念儿子。儿子应该也想念我,有时还用妈妈手机发发短信。现在所享受的天伦之乐,那是几年前不敢想象的,所以,可以推论,也许几年后孩子的情况的积极进展,又是现在我们不怎么想象得到的。如果是这样,那么,我们家长真的要保留或创造憧憬,让我们的心态明朗起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24#
发表于 2007-5-19 09:14:12 | 只看该作者

re:[QUOTE][b]下面引用由[u]YY...

下面引用由YY爸爸发表的内容:

说起来很奇怪? 他每次吃麦当劳/肯德鸡时都极安静也守规矩, 也不 “东抓/西抓”和乱跑了,跟平常的行为判若两人;现在他大了一些,也听话和讲道理...


每次吃麦当劳/肯德鸡的时候,老公都会盯着儿子说:“你怎么变正常了?”,然后回头对我说:“我说,他平时是不是都在骗我们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25#
发表于 2007-5-29 10:08:47 | 只看该作者

re:请问<<自闭症的教养>>一书哪里有买?

请问<<自闭症的教养>>一书哪里有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26#
发表于 2007-5-29 10:40:05 | 只看该作者

re:对于麦当劳,淇淇想吃我们就加点条件,他...

对于麦当劳,淇淇想吃我们就加点条件,他就做,然后就吃,有时几乎是连着的.后来,再把麦当劳当成奖励,淇淇自己就问:"有没有别的?"
  现在他再也不说吃麦当劳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27#
发表于 2007-5-29 12:02:41 | 只看该作者

re:我只看到有<零到七岁自闭儿的教养>这本书

我只看到有<零到七岁自闭儿的教养>这本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28#
发表于 2007-7-10 15:45:17 | 只看该作者

re:好久没来了,很怀念以前以琳以前热烈交谈的...

好久没来了,很怀念以前以琳以前热烈交谈的情景,也希望老朋友之间多交流,希望不断看到凯越的进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29#
发表于 2007-7-10 16:20:51 | 只看该作者

re:很赞同bingfeng开设大孩子专栏的想...

很赞同bingfeng开设大孩子专栏的想法,何时行动?云鹤还是你来主持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30#
 楼主| 发表于 2007-7-12 09:08:39 | 只看该作者

re:差不多有一个月时间没有上来了,主要是因为...

差不多有一个月时间没有上来了,主要是因为五一前过了新部门,随后外出学习,还出过两趟门去考察,先后到过山西、河北、天津、山东、上海、浙江,每次一回来就要处理不少事务,显得比较繁忙,抽空又玩玩牌什么的,也就疏懒了,不过,也有好处,就是散了心,也开阔了视野,心态平和许多。

当然,以琳是不能忘却也是不会忘却的怀念。正如pphhll所说“很怀念以前以琳以前热烈交谈的情景”,很怀念那些老朋友。几年过去了,随着孩子的不断进步,那渐渐远去的时光,成了地平线上回望的风景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31#
 楼主| 发表于 2007-7-21 11:44:40 | 只看该作者

re:何子说我悠然地生活着,我也期冀这样的生活...

何子说我悠然地生活着,我也期冀这样的生活,但现实是不可能那么称心如意,尤其我们这样的家庭。凯越是在进步,但那是跟自己纵向比,如果跟周边同学横向比,心里就沉甸甸的。

暑假,凯越自己提出报了两个兴趣班,一个上午,一个下午。昨天下午没有去听课,我问为什么,他说心情不好。我问为什么。他说不告诉我,怕我骂他。我说我们是父子情深,什么内心话都可以讲的,有什么问题爸爸跟你一起面对。他就告诉我说,昨天下午他们兴趣班有几个同学(原本不认识,临时在一个兴趣班)追他,还骂他大傻瓜,大笨蛋。所以,他有些退避。

我心里像灌了铅似的。虽然这样的事情远不是第一次发生,但每次都很伤心。问题是这样的情形,简直难以避免,但要教会孩子真正有效地面对,又很难。似乎告诉他什么办法,都不是真正管用的。怎么教孩子去解决?靠骂,不行;靠打,不行;叫他向老师告状,无济于事;教他向那些调皮孩子讲道理,简直对牛弹琴,近乎滑稽。

我们怕孩子惹事,所以教他道理,但我们教的道理在现实生活中,在调皮孩子那里却行不通,显得很书呆气(尤其是我们这样的孩子更显得书呆气十足)。我们怕孩子吃亏,所以恨不得他勇敢地跟那些坏孩子打一架,问题是单枪匹马,又没习惯打架,打起来也多半吃亏,而且把孩子真教育成靠拳头维护自己,也许就会酿出苦酒。

很多孩子从小在孩子堆中无师自通掌握的“孩际”交往技巧(甚至本能反应),不是靠我们大人能够灌输的。我有时观察那些三、五岁孩子跟孩子(当然也包括跟大人)交往、交涉的技巧,真的很令自己叹服,而我们的孩子跟他们比差距真的太大了。

孩子本来就很少玩伴,很少跟孩子在一起,加上又老受到排斥、欺负,造成规避、退缩心理,就更少跟孩子在一起,而更期望跟父母在一起,那么“孩子化”的那些必经的情景就大为减少,如此一来,在孩子群体中的不适应就会更为突出。但我们又如何忍心把孩子推开(有时下意识的,只要孩子不在我们的视线里就心慌),推开他,他又向何处去?

三年级结束了,成绩不是很好,但我不是太在乎,我在乎的是,他什么时候养成了良好的学习行为规范(其实,凯越理解、思维能力都不错,成绩不是特别好,主要是考试不专心,字迹又太潦草造成的)。但,更让我担心的是,他什么时候可以比较好一点地融入孩子的群体当中去。这才是最让人揪心的。

也许每个孩子情况不一样,有的孩子智力程度高一些,有的低一点;有的表达强一些,有的弱一些;有的行为自律好一些,有的自律差一些。但万变不离其宗,那就是社会、人群适应能力比较差,而且最难解决。现在我越来越体会到,为什么把这种症状命名为“孤独症”或“自闭症”,是有深刻的学理依据的。虽然表现很多,要训练提高的方面也很多,但人际关系的“无知”或“弱能”,是所有问题的根本症结所在。当原来的许多问题逐步好转或改善以后,这种人际缺陷的严峻性就更加突显出来了,而且越接近核心层的问题越隐秘,但影响越具广泛性和纵深度。

也许,那些年纪小的孩子的家长,现在最大愿望是孩子能把话说清楚;或者可以独立一些出去走走;或者可以顺利读上小学,等等。现在来看,这些愿望是有希望实现的,已经有非常多的成功的事例。但如何真正面对人群,适应人群,构建比较融洽一点的人际关系,则是一个更具“X”系数的高难度课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32#
发表于 2007-7-21 15:15:16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33#
发表于 2007-7-21 22:20:05 | 只看该作者

re:“也许每个孩子情况不一样,有的孩子智力程...

“也许每个孩子情况不一样,有的孩子智力程度高一些,有的低一点;有的表达强一些,有的弱一些;有的行为自律好一些,有的自律差一些。但万变不离其宗,那就是社会、人群适应能力比较差,而且最难解决。现在我越来越体会到,为什么把这种症状命名为“孤独症”或“自闭症”,是有深刻的学理依据的。虽然表现很多,要训练提高的方面也很多,但人际关系的“无知”或“弱能”,是所有问题的根本症结所在。当原来的许多问题逐步好转或改善以后,这种人际缺陷的严峻性就更加突显出来了,而且越接近核心层的问题越隐秘,但影响越具广泛性和纵深度。

————————这番话让我深概万分,因为这也是我遇到的难题。

今天听了杨宗仁先生的RDI课,对楼主的感叹体会更深,听课的体会我都悄给你了,并顺便解释了“悠然”的意义。到了课程结束,准备再好好整理一下。本来我们家长们很希望在深圳跟你一起讨论这个话题的。可惜......

我儿子要上中学了。见了校长,他谈的还是学习,班级可选,老师可选,却依然让我十分担心。我想中学的功课,有多少东西在生活中用得到呢?仅就生活来说,真的很少。如果说小学时代,学业成绩会给孩子换来一些自尊,那么中学时光,一个孩子受不受同侪接纳、欢迎重要的还是取决他的社交能力。而这方面是我们的硬伤。

我对门新住着六个月的小baby,前几次我逗弄她,因为不太熟悉,她总是一会儿盯着我,一会儿又看看抱她的外婆,好像在询问我们的关系。后来熟悉一点了,她就会跟我玩了。而街边无论多小的孩子,单是他们那跟随的目光和好奇的眼神,就可以让我羡慕半天。

一切的训练学习都是为了让孩子达到在社会中适应生存、解决问题,训练的终极目标是我们时刻要牢记的。

4天的课程,算是一次强化,或是一次触发都可以,估计很多家长会有体会,盼望大家都会有自己的真知灼见贡献出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34#
发表于 2007-7-24 16:33:04 | 只看该作者

re:云鹤: 你好!偶而有幸读到你的...

云鹤:
    你好!偶而有幸读到你的贴子,谁知却吸引我不断地往下看下去,当然期间也有不少家长的跟贴我也都看过了,整整看了两个上午和两个晚上,总得说来你的记录给了我希望,给了我向上的动力,我一定会以此为榜样,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来帮助儿子的,况且经过比较和医生的判断,他属于高功能型的,上个月刚刚满四岁。希望能经常看到你的记录,让我们这些后来的家长能从你教育孩子的当中不断吸取经验,改正不足的地方。在此谢谢你呢![em0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35#
 楼主| 发表于 2007-7-26 22:22:08 | 只看该作者

re:何子:没想到职场中那么优秀的你,竟为了孩...

何子:没想到职场中那么优秀的你,竟为了孩子而做专职母亲,而且做的如此无怨无悔。相比较而言,我真的为自己感到惭愧。

也谢谢文文妈和清江的激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36#
 楼主| 发表于 2007-7-27 00:12:48 | 只看该作者

re:前几天,儿子突然说不想去读奥数兴趣班了。...

前几天,儿子突然说不想去读奥数兴趣班了。他妈妈设法联系到那个老师,才知道是因为上课纪律不是很好,不按时完成堂上作业,挨了老师批评。那个老师很热心,认真地提醒我们,说也许我们小时候对孩子太娇纵了,现在又太严格了,造成孩子怕跟人沟通,而且缺乏自律意识和责任感。妻子只能唯唯诺诺应对下来。那位老师说的未必正确,但既然她不了解,我们也不一定跟她解释那么多,毕竟少年宫的兴趣班时间不长,我们不是刻意掩饰,但也没必然见人就说。让老师以普通孩子的标尺去衡量儿子,即便评价偏低,也未尝不可,也许更有意义。在没有先入为主的情况下,在老师看来,我们的孩子与其他孩子有多大不同,这对我们多一些参照坐标去全面审视孩子,应该是非常有意义的。

昨天孩子问她妻子:妈妈,我是不是自闭症?妈妈没有回答,他又问。妻子一下子不知如何应答,回来赶紧跟我说起这个事情。我说我来跟儿子谈谈。随后,我问儿子是不是问了妈妈那个问题。他说是,并转而问起我来。我回答说:你是具有自闭症的一些倾向,所以,你会觉得自己某些方面比不上其他小孩,或者跟其他小孩不一样。不过,你的情况不严重,而且进步很大。要说起小的时候,那爸爸妈妈为了你可真遭了太多罪了。好在你越来越有进步。如果我们还有比不上其他孩子的,我们努力追上去。不一样的地方,我们好好观察、学习、模仿,也是可以改进的。儿子听的很认真,不时点点头,说就是《以琳自闭症论坛》说的自闭症吗?我说是。他问:那个石头,还有深圳的越越也是吗?我说:是,他们都是。那位石头哥哥可厉害了,各方面进步非常大,是你学习的榜样呢!深圳的越越刚小学毕业,毕业考试成绩非常棒,尽是九十七、八分。你现在就要读四年级,功课要迎头赶上。我刚好在看一位让我充满敬意的网友邮寄给我的几本书中的一本——《解开人际关系之迷》,就顺便指着书的封面,问儿子:什么叫人际关系?儿子回答说:就是人与社会的关系吧。我点点头说:你解释得很对,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一种社会交往关系。随后,我说:儿子,你现在许多方面都有很大的进步,但在与同学交往方面还比较欠缺。儿子说:是,他们老是歧视我,还欺负我,我该怎么办?我说:一方面,你要努力学习,成绩真的突出了,老师表扬你,同学也会敬佩你的;另一方面,你要改善你的行为,不要老动不动就动人家一下,或者一厢情愿硬是要插进人家的游戏中去,现在要学会看人家怎么说,怎么玩,模仿也很重要的。其实,说归说,我自己对如何改善他的人际行为,提高他的社交能力,也是一筹莫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37#
发表于 2007-7-27 09:42:40 | 只看该作者

re:“不要老动不动就动人家一下,或者一厢...


“不要老动不动就动人家一下,或者一厢情愿硬是要插进人家的游戏中去,”

我孩子也是。还好当警察,当了后又没人领情。
对此我也是一筹莫展。叫他观察别人呢怎么玩,他只是看到了一些肢体语言,语言之外的东西他还是观察体会不到。急死人个就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38#
 楼主| 发表于 2007-7-27 16:46:45 | 只看该作者

re:...

                                  反思与训导(上)

    上午,儿子去兴趣班回来。我跟他一起看了《宝莲灯》,随后叫他去做作业。十分钟后我上楼到他房间,发现他还在书房磨蹭,作业一点影子都没有。看到我进去,慌忙要去做。

    这种事情简直司空见惯。我们很恼火,多次教训无济于事,也就习惯盯着他做作业,尤其是他妈妈(我很少看孩子做作业,这是应该反省的,原本是工作忙,应酬多,但在家也管的不多)。我想,孩子固然是有特殊性,但再特殊,也还是有教育学、心理学的基本规律在,因此,儿子存在的这些问题,固然有自身特殊原因在,但我们作为父母的教育方式肯定也有要改进的地方。

    我们要反思:是不是我们因为考虑到他的病症的因素太多,而自觉不自觉迁就了他的不良行为习惯太多?如果普通孩子这样的情况,父母早都严惩不贷了。我们也惩戒、教训,但没有坚持彻底,总是心存不忍,总觉得没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那孩子还能是“星儿”吗?这么一想,就动摇了可以改进他的行为习惯的决心和信心。是的,因为是“星儿”,所以这些行为更难改进;但因为是“星儿”,我们又难以下狠心去惩戒他,从而矫正他。这就成了一个怪圈。

    所以,有时候我在想,孩子是有“生理不足”,但我们家长不小心就会有“心理障碍”。本来,谁都难免有心理困扰,而所有父母面对孩子的教育,也总难免因为素养或发挥等因素,导致教育心理的不适应性。但是,作为“星儿”父母,这种不适应性会被暴露、激发得更加突出,以致我们有时候觉得自己同样“有病”,而且“病得不轻”。如此一来,我真不敢说孩子存在的一些问题,跟我们的教育、训练方式无关了。说重一点,我怀疑,有时候孩子的一些行为问题、心理现象难保不是我们“助长”他,甚至“传染”给他。我这样说,不是不理解我们这些家长的艰难,不是否认我们这些家长的卓绝、卓越,但既然上帝选择了我们做“星儿”的父母,就意味着我们要承担更重的责任,要承受更苦的煎熬,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试着在孩子身上的“症状”中多检测、剖析出我们自己的“病征”呢?

    我们只有知道自己错在哪了,才能帮助孩子一起去纠错。如果只知道孩子错,不知道我们的错,靠作为星儿的我们的这些孩子,总归难以让他更有效地改善自己的行为的。因此,我想,我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隔一段时间就要置身事外,以“第三只眼睛”去发现我们的教育“败绩”和“劣迹”,然后想想哪些是我们做错的,或者做的不够的,或者做的不自觉、不坚定的,或者做的不够灵活、巧妙的?我们改进“一寸”,说不定假以时日,孩子就能长进“一尺”。我们没有这样的“寸进”,孩子恐怕就难以“十尺”(不敢用“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有时,我们也可以在旁人的提醒当中得到警醒。就像昨天帖子说的,儿子兴趣班老师(才上几天课),除了指出儿子“怕跟人沟通”的问题外,还说到“缺乏自律意识和责任感”,后一点更让我们重视。虽然我们平时都知道,但有时旁人一语道破,的确能警醒局中人。虽然老师对这个问题的归因不正确,大家可以知道,孩子的问题显然主要的不是因为我们小时候对孩子太娇纵了,现在又太严格造成的。因为她不了解情况,但她是从普通孩子的标尺去衡量的,而成为普通孩子,不正是我们的根本愿望吗?那么,作为普通孩子去看,存在的这些问题,我们何尝不应该设法去矫正他呢?就算我们孩子日后成绩再好,如果生理有不足,人格又有缺陷,那可真是莫大的悲哀。

   我注意到“考霸”张非的自白:“从小真是娇生惯养,对父母依赖性强,不会关心别人,不会与人交流,懦弱,自我控制能力差,缺乏责任感与危机意识,没有切实的人生目标,不能自立;但是我真诚,善良,有同情心,有规则意识,能保持内心的纯粹、少受物欲的影响,能做到专心、沉着,对有些问题也有仔细的思考。我认识到了自己人格的不足,认识到了自己两次退学的深层次原因,我将有很多改变。从关心父母做起,再到关心他人;从建立责任感做起,再到树立理想;从自我控制做起,再到自我完善;从自立做起,再到帮助他人。”他的自白也许能给予我们很多的联想和启示,尤其他谈到的四个“从XX做起,再到XX”,对我们如何教育“星儿”的人格养成非常有针对性。

[补充:儿子兴趣班回来看到我的帖子,看到张非“对父母依赖性强,不会关心别人,不会与人交流,懦弱,自我控制能力差,缺乏责任感与危机意识”这一段,居然说张非有“自闭症倾向”。其实未必,尽管也有个别“星儿”家长这么说;但他的过于自我的心理倾向,与“星儿”有一定的相关度,因此,他的自白在我们看来尤为贴切。]

    而回过头来看,那位老师说的儿子“缺乏自律意识和责任感”的问题,不是非常值得我的反刍和探究吗?其实,如果人际关系的缺陷或不足,带有较多的先天不足,而且又更多有赖于在同伴人群去实践,因此更难教导、培养的话,那么,自律意识和责任感则是后天因素为多,且在家庭教育中可以取得较大成效的,那么这就是我们作为父母的责任,也是我们目前比较容易要应该着力去做的地方。这就是我思考之后确定的一个阶段性方向。

    我有一个联想:蒋介石说:“攘外必先安内”,我们对“星儿’是不是也可以“致外必先安内”?这里的“内”有两方面:一是指家庭之内;二是孩子内在的灵性。如果我们孩子的素养、能力通过家庭教育可以奏效的,先尽最大努力去打下基础,那孩子在对外的时候就可以有安身立命的一些条件了;如果可以通过教育引导使孩子思想认识、人格修养达到比较正确的水平,那么,他在外在行为表现以及对外关系处理上就有了比较好的基础。无内何以致外?反之,内修人格,外得众恕。道理很简单,对我们“星儿”来说,己不自重,人何以恕之?

    上面是自己的朴素想法,作为这个帖子上半部分:《反思》。下半部分:《训导》,晚上有时间再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39#
发表于 2007-7-27 17:08:46 | 只看该作者

re:看后很是受益,期待下文.

看后很是受益,期待下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40#
发表于 2007-7-27 23:01:49 | 只看该作者

re:读罢云鹤大哥的这篇《反思》,不禁要赞个好...

读罢云鹤大哥的这篇《反思》,不禁要赞个好!同时热烈期待您的精彩后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以琳自闭症论坛

GMT+8, 2025-1-4 20:36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