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琳自闭症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请写明注册原因,12小时内通过审核)
楼主: 云鹤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我儿子上高中了

[复制链接]
281#
 楼主| 发表于 2005-4-9 12:44:49 | 只看该作者

Re:我儿子上小学了

谢谢醉了最好!难为你那么有心,帮我找到了KITTY妈妈引用的旧帖的出处,谢谢!还有,你找出的我发表在2003/12/29 的旧帖,让我看了很亲切。我真的忘记发过这个帖子了。不过,这个帖子的观点我今天仍然这么主张。醉了最好,其实你是非常细腻而又温情的男人,在当今这样粗砺、物欲的时代,你挺不容易的。我们大家彼此鼓励,大步向前走,往前走,不回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82#
 楼主| 发表于 2005-4-10 22:59:46 | 只看该作者

Re:我儿子上小学了

整天谈论星星的话题,也许太郁闷了。刚刚有一位星儿妈妈送下面这首歌给我听。我听了觉得蛮优美的(包括画面也很优美),不敢独享,送给所有有缘相识、相知的网友。



http://www.0437.gov.cn/meiwen/tuwen/tw029.ht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83#
发表于 2005-4-11 23:39:41 | 只看该作者

Re:我儿子上小学了

谢谢云鹤的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84#
 楼主| 发表于 2005-4-12 13:21:01 | 只看该作者

Re:我儿子上小学了

现在一年级的课程难度真大。昨天看儿子带回家的练习卷,有看图写一段话的题目。那个图里只有两个小朋友做在跷跷板上,除此之外什么都没有。我正犯愁如何引导儿子完成题目,没想到儿子主动告诉我,看图写话要注意“四要素”。我心想:还不错,看来儿子上课还是听进不少东西。我故意问:“什么叫四要素?”儿子回答说:“就是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我夸张地惊叹:“哇!儿子,你太棒了!”然后,我说,那你就按照“四要素”写一段话吧。



过了一阵子,我来到儿子身边,他已经完成了看图写话的题目。他是这样写的(我现在可以一字不改地复述出来):“下午,在幼儿园,小弟弟和小妹妹在玩跷跷板。跷跷板一会儿高,一会儿低。他们玩得高兴极了!”虽然简单,但很通顺,而且不乏想象力,还是值得表扬的。



晚上睡觉前,我陪儿子靠在床上聊天。儿子拿出一本《心理发展》的小书,图文并茂,而且有提问。我跟儿子一起从头到尾翻了一遍(比较薄)。问到所有问题,他都回答得很好。最让我欣慰的是:关于如何合群那一章节,他回答得相当有水准,对此,我心里有一个基本评价:第一,儿子渴望社交,有合群意识;第二,儿子有一定社交知识;第三,如何让儿子的社交知识、甚至社交技巧,转变为社交能力,是今后最主要的任务。







客观地说:儿子一直在进步,如果有意识跟若干个时间段做对比,则可以明显看到他的进步曲线是不断上扬的。我头脑里可以浮现出这跟令人欣喜的曲线。但与此同时,我也要对他的现状和未来有个清醒的认识。自儿子入学以来,我比以前任何时候都更有忧患意识。我一直在观察、总结、反思当中。其实,星儿是无法不让我们牵肠挂肚、悬着一颗心的。方静老师跟我说:她即便现在都对小石头无法放下心来,都还在如履薄冰地努力着。有些机构动不动宣称找到什么什么法,可以让星儿如何如何,对此我也是持质疑态度的。



我们不能拒绝各种可能和探索,但不能迷信什么灵药啊、绝招啊,更不能幻想等待什么时候出现什么科学奇迹。我对以琳这样的机构是信任的,尽管我没去过;但对有些机构变着法子地推销自己是不敢恭维的。而且,即便是以琳这样的机构,也只是给孩子一个新的起点、好的支点,归根结底,还是要靠家长自身的努力。以为找到一个好机构,就等于找到一个好前景的想法是一种天真的想法。



我不知道以琳有没有星儿家长培训班,如果没有,是否可以考虑办一办。不一定很长,有半个月、至少一周的时间,对家长一定大有益处,而且这种益处是可以持久、并且增殖的。









<font size="1" color="darkblue">Edited by - 云鹤 重新编辑於 2005/04/12  13:47:45</font>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85#
发表于 2005-4-12 16:35:10 | 只看该作者

Re:我儿子上小学了

云鹤:你的凯越真的很不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86#
 楼主| 发表于 2005-4-12 21:20:16 | 只看该作者

Re:我儿子上小学了

下午下班回家,儿子告诉我数学考了98分。我一看试卷,果然是98分。表扬了他。但同时也有问题,卷面上有涂划现象,数学刘老师在两处涂划的地方打了问号,并写了“注意整洁!”我借此机会对他进行了教育。我问我们家漂不漂亮?儿子说漂亮。我问我们家墙壁洁不洁白?儿子说洁白。我问:如果刘老师在我们家墙壁上乱涂乱划,你会不会生气?儿子说:会。我问:你在刘老师的洁白的试卷上乱涂乱划,刘老师会不会生气?他说:会。我说:所以你要记住刘老师的警告:“注意整洁”,而且要记得刘老师用的是“!”。用感叹号说明刘老师语气很强烈,所以你要特别重视这个问题。



吃完晚饭,我给儿子班主任彭老师打电话。我一直坚持一周左右的时间给彭老师打一个电话。上次电话,彭老师反映了他一些问题,我针对这些问题做了教育引导。彭老师说:这几天凯越明显有改进。讲了一些值得肯定的地方。但也提到凯越今天语文测试没做完,下课铃一响就交了卷。我回答说:主要就是注意力的问题,不能经常保持高度的关注力,这是我们一直在努力解决的问题。此外,我还提出,要请彭老师帮忙物色儿子旁边的一两个温存、会体贴、关心同学的女孩子,做工作让她们做凯越的玩伴,多关心、提醒,也多跟凯越玩一玩,让凯越能够逐渐融入集体当中。彭老师愉快地答应了。还说如果她有什么想不到的,或者有什么好建议,尽管提醒她。其实,每次打电话给彭老师,我都挺不好意思的。彭老师反而宽慰我:没关系,你不打给我,我一样该打给你。真庆幸儿子有这么好的老师。



打完电话,我跟儿子说:“儿子你过来爸爸这里,坐好来,爸爸有话跟你说。”儿子很乖地过来了。我说:“儿子,爸爸首先要跟你说:彭老师表扬你了,说你这几天进步比较大。爸爸接着要跟你说:彭老师说你今天试卷没有完成。你不用紧张,爸爸帮你分析一下你不能按时完成试卷的原因,好吗?”儿子回答说:“好啊!我想知道。”我说:“彭老师说今天的试卷很难,但是你很聪明,你是可以做完的。但是你为什么没有做完呢?原因就是你做试卷的时候老实开小差,老是玩铅笔,老是在别的纸上乱涂划,结果忘记了做卷子。”儿子说:“是的。”我说:“你想想,你卷子还有一半没有做,如果只有四、五十分,给登记到老师的记录本,你说后果严不严重啊?”儿子很诚恳地承认:“严重。我以后做试卷不玩铅笔了,还要试卷保持整洁。”我说:“好!爸爸相信你会改正。”



说是这么说,过一阵子,他在做练习卷的时候,还是走神。还是要时不时提醒他。他居然还振振有词:“现在是在家里啊!”我说:“在家里一样要严格要求,只有平时养成好习惯,考试的时候精神才不会溜号。”唉,这些孩子就是这么让人不省心。他到现在握笔姿势还不稳定,稍不注意就握回原来错误的姿势。反正教会他掌握什么,或改正什么,都需要有一种万里长征的耐心。有时候妻子因为儿子老答应改正,结果老没有真正改正而生气不已。我只能劝妻子说:改得多比改得少好,改得少比一点没改好;改得长一点比改得短一点好,改得短一点比从来不改好。对自闭症的孩子,我们要一特别耐心、特别宽容的态度,去面对其成长里程中进步迟缓、反复、甚至倒退的现象。









<font size="1" color="darkblue">Edited by - 云鹤 重新编辑於 2005/04/12  21:33:32</font>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87#
发表于 2005-4-12 22:07:25 | 只看该作者

Re:我儿子上小学了

读云鹤的帖子最能满足你的期待心理;读云鹤的帖子总能逗引你的期望心理。

真不敢想象云鹤引退江湖的情形。

我越来越明白云鹤帖子的理念了。

仿用董特首的话,叫做:“孩子好,父母好;父母好,孩子才好。”(原话:香港好,国家好;国家好,香港更好)。

再仿用一句广告来说明父母的努力与孩子的进步的关系:“父母好,孩子才能真的好!”(原话: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88#
发表于 2005-4-13 12:52:28 | 只看该作者

Re:我儿子上小学了

<BLOCKQUOTE id=quote><font size=1 face="宋体, Arial, Helvetica" id=quote>quote:<hr height=1 noshade id=quote><b>此文由星星还是星星发表</b>。



孩子好,父母好;父母好,孩子才好!



父母好,孩子才能真的好!

<hr height=1 noshade id=quote></font id=quote></BLOCKQUOTE id=quote>



星星还是星星概括得很准确。我很有同感!我也觉得这样的理念,是云鹤对所有星爸星妈最大的启迪.我们不能把注意力仅集中在孩子身上,如何改善父母的心态、提高父母的素质是极其重要的一环。







<font size="1" color="darkblue">Edited by - 流星索 重新编辑於 2005/04/13  12:53:38</font>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89#
 楼主| 发表于 2005-4-13 20:18:28 | 只看该作者

Re:我儿子上小学了

流星索、星星还是星星:谢谢你们的抬爱,但你们所叙述的理念并非我的原创,不少家长都这么主张,而且实践得很好,比如恒心、小钦、大雪等等。我是在儿子确诊以后就意识到这个问题,然后不断强化自己,要求自己这样去努力。我每谈及这个问题一次,就是提醒自己一次。星星还是星星用通俗、生动的语言做了概括:“孩子好,父母好;父母好,孩子才好!父母好,孩子才能真的好!”给了我很大的启发。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90#
 楼主| 发表于 2005-4-13 20:49:46 | 只看该作者

Re:我儿子上小学了

儿子昨天没有完成的语文单元考查卷得了43分。我问他要不要把试卷张贴起来,他伤心地哭了,边哭边控诉我这样做是侵犯他的隐私权。我只是想稍微惩戒一下他。看他的反应,已经达到目的,就赶紧说:好,我们不把试卷张贴起来;但你要吸取教训,下次不能这样了。他答应了。



随后,我要他把余下的试卷做完。虽然他其间也有磨蹭的现象,但也都完成了,而且完成得不错。彭老师昨晚跟我说这个卷子是区里命题的,难度非常大。但我看着儿子答题,答得很不错(关键就是要督促他不要开小差)。我举个例子,也许大家可以体会到题目的难度。



八、写话(20分)

大海宽宽的,蓝蓝的。

贝壳说:“大海是我的妈妈,给了我甘甜的乳汁。”

海鸥说:“大海是我的练功房,它让我飞得更高更远。”

星星说:“大海是我的温床,让我夜夜睡得香甜。”

小鱼说:[“大海是我的家,它让我活下来。”]

海草说:[“大海是我的亲生父母,它很喜欢我。”]

帆船说:[“大海是我的游泳池,让我能游泳。”]

[鲨鱼说:“大海是我吃饭的地方,它有许多小鱼。”]



上面中括号是儿子完成的答案。里面“游泳”、“喜”、“许”是用拼音书写的。他们老师要求他们,凡是不会书写的字,可以用拼音代替。从儿子的答卷来看,儿子的模仿能力还不错,也有想象力,而且答案大体符合小鱼、海草、帆船、鲨鱼(“鲨鱼”是自己填写,其他是试卷指定的)的习性和心理特点。虽然从大人的角度来看,答案还不是尽善尽美,但能够这样完成题目也属不易,如果作为一年级的“星儿”来说,那甚至可以说是难能可贵的。







<font size="1" color="darkblue">Edited by - 云鹤 重新编辑於 2005/04/13  20:53:08</font>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91#
发表于 2005-4-13 22:50:44 | 只看该作者

Re:我儿子上小学了

凯越的想象能力是一流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92#
 楼主| 发表于 2005-4-14 00:19:11 | 只看该作者

Re:我儿子上小学了

我前两天在“帮我一把”其他网友的一个主题连续发了两个帖子,谈到双脚跳与语言发育水平之间的联系,但很快整个主题被删了。被删原因并非因为我的观点,而是因为涉及其他机构的问题。此外,以琳是不主张片面强调大运动量训练的(国外似乎也不提倡)。我大体赞同以琳的观点。我历来反对片面的这个主张那个方法的。我主张以贯彻孩子的主体性、创造性为原则的综合疗治。我们应该尽量吸纳各种观点的合理成分,但“万法为所用”,“我自生万法”。



自闭症的病因至今无法确定,但不外乎脑伤的问题,心病的问题;而脑伤、心病,总也系于身体的健康、平衡发育。所以,凡是能够健体、益智、安心的办法,都有可以借鉴之处。中国哲学是综合的,直觉的;西方哲学是分析的,逻辑的。所以,在自闭症问题上,西方注重病例分析、处方验证,而中国则讲究通观统筹,感悟神领。因此,在有些观念上自然不一样,但恰恰因为这不一样,为今后的发展空间奠定了更大可能性。



如果能使孩子身体协调发展,使得阴阳虚实平衡,那就给孩子打下了较好基础;如果能促进孩子大脑神经介质、神经元的良性发育,激发大脑的再生、补偿功能,就能最大限度地减少自闭孩子的大脑损伤;如果能让孩子对人群、对外物产生兴趣,进而让孩子从自闭转向外观,进而实现内外互动、物我共应,那就找到带领孩子出“埃及”(这里用来借指孤独世界)的“摩西”。这个想法只是个人直觉,但三方面之间似乎存在一定的内在逻辑性。



讲了这么多,再来探讨双脚跳与语言问题。不是说有没有语言取决于会不会双脚跳,但是如果会双脚跳,至少可以证明大脑左右两个半球发育状况好转、协调水准较高,而这也说明大脑已经处在一个比较有利于语言发展的状态当中。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教育部设在解放军306医院的认知科学与学习重点实验脑功能成像中心与香港大学合作的最新科研成果揭示,使用表意象形文字的中国人与使用拼音文字的西方人的大脑中,语言障碍区不在同一个地方,中国人有独特的语言区。研究发现,中文的语言区更接近于大脑运动功能区,使用拼音文字的人,常用的是后脑的威尔尼克语言区,但使用中文的人,此区几乎用不到,常用的是前脑的布鲁卡区。由于中文语言功能区与运动区紧密相连,要想学好中文要多看、多写、多说,靠“运动”来记忆。



目前,该研究成果已在世界科技类最具权威的刊物美国《自然》杂志上发表公布。这个研究成果给我们最新的启示就是:四肢的协调运动有利于大脑运动区的发育,也就有利于与之紧密相连的前脑的布鲁卡区(中文语言功能区)的发育。自闭儿童不排除大脑语言区的轻微损伤,中文语言功能区与运动区紧密相连,那么四肢协调运动应该有利于该区脑神经元的修补和神经介质的谐和,这就给中国自闭儿童创造了语言发育的基础。而阅读有利于中文语言功能区布鲁卡区的语言功能的强化,所以,对中国的自闭孩子来说,四肢的协调运动+经常的汉字阅读,对孩子语言能力的培养是很有帮助的。当然,在这个前提下,加以教育、引导、培养就显得特别重要的。可以说体能训练给自闭孩子一个发育语言的必要条件,而教育培养给了孩子发展语言的充分条件。如果语言发育良好,就给了孩子了解外部世界的窗口和途径,为孩子的内外互动、物我共应奠定了基础,提供了可能了。









<font size="1" color="darkblue">Edited by - 云鹤 重新编辑於 2005/04/14  00:35:24</font>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93#
发表于 2005-4-14 08:53:21 | 只看该作者

Re:我儿子上小学了

我对那篇研究对于自闭症方面是否能够有所应用或者作为运动刺激语言发育的依据表示怀疑。无论中国孩子还是外国孩子,如果是自闭症,那在各个方面的表现出来的障碍在总体上都是相同的。如果一种方法对于美国孩子有用,对中国孩子肯定也会有用。我感觉自闭症最主要的障碍是社会交流,语言只是其中一个重要的表现,也是最容易被家长和周围人所发现和关注的一个指标。孩子在发育的初期,他的语言就指说话表达,还不涉及文字,而发音和听力又没有问题,孩子的障碍之一就是用语言表达和语言理解,这些都与象形文字还是拼音文字无关,所以哪个区域的脑为此负责就不存在中国人和美国人的差异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94#
 楼主| 发表于 2005-4-14 13:17:10 | 只看该作者

Re:我儿子上小学了

秋爸爸:您好!欢迎您的讨论。有不同意见是好事,真理越辩越明,至少多一个思考角度也未尝不可。



您说“我对那篇研究对于自闭症方面是否能够有所应用或者作为运动刺激语言发育的依据表示怀疑”,我想可能您误会了,我只是引用了中国人与外国人语言功能区不同的研究成果,该成果并非针对自闭症的,而我是就这个成果谈了自己想法。那篇文章是在世界上最权威的《科学》杂志上发表的,相信是有科学依据的。我不是脑科学专家,在没有科学依据的情况下,我不能怀疑他的正确性。我个人认为,使用象形文字与使用拼音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形成不同的语言功能区是可能的。何况这些专家一定有详尽、科学的数据支撑其结论,否则,《科学》杂志是不可能发表的。



您说:“无论中国孩子还是外国孩子,如果是自闭症,那在各个方面的表现出来的障碍在总体上都是相同的。如果一种方法对于美国孩子有用,对中国孩子肯定也会有用。”我觉得未必如此。一种教育方法、训练方法,有其普遍性,也有其适应性。因此,它可能特别适用美国,但不一定非常适用中国人。事实证明,中国人与外国人在生理特征、思维方式、文化理念等存在不少差异,所以适合美国人不一定适合中国人,不适合美国人不一定不适合中国人。我主张:对国外的好经验、好做法,尽管拿来,但要尝试以后有所取舍,有所扬弃。而对于国外没有的,但植根于中国历史文化背景中的做法、经验,也要有信心去尝试,去实践。如果以西方为衡量标准,中医早该死亡了,但它不死,还焕发新的活力。所以我们要有一种勇于探索、敢于坚持的既开放又睿智的眼光去走出前人没走出的道路。至少在自闭症问题上,外国并不见得比中国更领先、或者更有办法,就如专家不见得比我们家长更了解、更具造诣一样。



您说:“我感觉自闭症最主要的障碍是社会交流,语言只是其中一个重要的表现,也是最容易被家长和周围人所发现和关注的一个指标。”您说的很对,的确应该关注孩子的语言问题。孩子的语言问题怎么强调都不过分。行为是心理的外现,如果心理健康,行为就正常,而具有表达能力、理解能力,使得人我双向交流畅通,是心理健康的重要基础。不能与表达、理解相结合的行为干预是治标不治本的,是一种短期行为,不利于孩子主体性、创造性的发挥。我看过一些行为干预表面上看起来成功的孩子,但其行为的自主性和智力的应用力让我惋惜。



您说:“孩子在发育的初期,他的语言就指说话表达,还不涉及文字,而发音和听力又没有问题,孩子的障碍之一就是用语言表达和语言理解,这些都与象形文字还是拼音文字无关,所以哪个区域的脑为此负责就不存在中国人和美国人的差异了。”粗粗看起来是有道理的,实际上值得进一步探讨:孩子在还没学会文字以前是有语言的,但并非其语言功能区就不能像成年中国人一样在前脑的布鲁卡区,因为人种的遗传学告诉我们,人体的生理基础在一个婴儿还在胚胎阶段已经基本成型,已经为其日后的生理发育、发展奠定了基础。所以,中国孩子尽管在还不掌握象形文字的时候,其布鲁卡区由于遗传已经定位为语言功能区了。而且为什么有的孩子在掌握了文字、懂得阅读以后,语言能力大为提升,说明由于阅读刺激了布鲁卡区的发育,从而强化了布鲁卡区的语言功能优势。尽管自闭症的孩子,语言能力普遍受损,但阅读的刺激显然有利于受损的布鲁卡区的恢复或补偿。我甚至怀疑由于对语音敏感的后脑威尔尼克语言区的受损,导致我们的自闭症的孩子不同程度都存在听而不闻、屡教(用话)不会的现象。但布鲁卡区作为中国人专有的语言功能区,而且对形象、文字(象形文字)特别敏感,给了我们提升自闭症孩子的可能的机会。我的孩子基本都说书面语言,而且书面语言比同龄孩子并不逊色(有时还更有优势),应该也是缘于其对汉字的敏感以及汉字阅读带来的提升作用。我注意到国外的自闭症孩子的语言能力普遍差于中国的自闭症孩子,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现象。是不是也是中外语言功能区不同的一个佐证呢?



我说的不一定对,但我是认真在探讨。也不是我容不得网友的批评。我逐条提出不同意见,不是我争强好胜,而是只有交锋才能讨论,才能分辨。秋爸爸,言辞偏颇之处欢迎批评指正。也欢迎其他网友发表意见。









<font size="1" color="darkblue">Edited by - 云鹤 重新编辑於 2005/04/14  15:52:41</font>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95#
发表于 2005-4-14 16:34:54 | 只看该作者

Re:我儿子上小学了

云鹤,你好。我就是瞎聊天儿,不算辩论,不会伤和气的,“构建和谐社会”嘛<img src="images/icon_smile.gif" border=0>。我想说的是,那篇文章的观点可能不适用于我们。那文章我看过,顶级刊物的科学论文。但是它是讲的阅读障碍的孩子具有的文化背景可能导致的生物学功能差异。但是,通常认为和语言相关的脑区域有多个(并不集中在一起),包括说,听,写,读等不同的功能有不同的区,每个中枢区的损伤会导致相应的障碍,如失读、失语、失写。那文章中研究的是阅读障碍和脑损伤区域的关系,提示象形文字和拼音文字在阅读的神经过程中的“形-意”“形-音”转化的生物学基础不同。我也不是临床方面或神经生物学方面的专业人员,也就是自己理解自己分析着来乱说。我是说,这些都和自闭症没有直接关系。而运动可能刺激语言发育的理论我觉得目前还说不清楚。-待续。-云鹤的帖子文笔流畅、思路慎密、总是闪烁出思想的火花和智慧的光芒,我这不是吹捧,我很爱读,从回贴看,多数网友可能都这么认为,而相比之下,我自己的表达条理和文笔就只能算“瞎聊天”了,有时想到哪说到哪里,但是我保证自己的话也是真诚和经过思考的。我掉进自闭症的这个痛苦圈子才不过才几个月,半年前我还对它几乎毫无了解,而今还常常暗自神伤地处在“挣扎期”,但是从开始的天塌地陷的痛苦境地到如今能够面对现实、有了一些信心和耐心,这些都是与专家、医生、教师、家长还有以林网上的各位热心的网友那里得到的帮助分不开的。象你和很多网友都是和自闭症抗争了多年的老战士了,你们的经验无疑对于我来说是非常非常宝贵的,从中我不仅获得了精神力量,也获得了大量的有用知识和技巧,并用于孩子的干预中见到了效果。但是各个家长经历不同环境不同,接触多了,意见相左是常有的事,所以讨论很有必要。我对ABA可能是先入为主了,孩子一诊断就碰巧进入了六院专家的ABA家长培训班,随后也主要进行的是ABA干预,见了些成效。接触的家长中有坚决反对ABA的,我开始诧异,后来理解了,也从他们那里学到了不少东西。比如“双脚跳和开口说话”的问题,就是一个坚决反对ABA,主张协调运动刺激神经发育的家长和我聊的。虽然我和他有争论,但双脚跳的观点很让我相信,我回家就加紧练习了,因为我盼望着孩子跳起来后开口说话。 我不同意“中国特色”这个观点,在疾病上,我觉得即使存在社会性或文化的差异,但是作为人,美国人和中国人的总体上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是一致的,总体上人的群体间的差异小于群体内的差异。即使在基因水平上存在,比如艾滋病毒易感性的人群差异,而预防(如安全套)和治疗(如鸡尾酒疗法)手段是一样的。所谓“个体化诊断、个体化治疗”只是基因治疗前景中的一个概念而已。过分强调“中国特色”无论在生命科学上还是在社会学上都容易以偏概全。呵呵,我比较崇洋,我对中医中药和现代医学的差距的看法和您可能也完全不同,我毫不认为它有生机,虽然我也吃中药。











<font size="1" color="darkblue">Edited by - 秋爸爸 重新编辑於 2005/04/15  09:30:31</font>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96#
 楼主| 发表于 2005-4-14 21:52:10 | 只看该作者

Re:我儿子上小学了

秋爸爸:我在以琳从来不瞎聊天,我发表的意见可能是错误的,但绝不可能是随便的。我跟你那么认真的讨论,不是我没有风度,而是我是真诚在进行讨论。你尽管放心,我不认为我们之间会伤和气。套用一句名言:“我爱我友,但我更爱真理。”我不是说我说的是真理,但我说的起码是我目前的认识水平所真诚认同的,当然,如果事实证明我是错的,或者从道理上讲我可能是错的,那么我会承认自己的错误。我们要构建和谐社会,同样也要构建和谐论坛,但和谐并等于不发表不同意见。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我愿意我们网友之间“和而不同”。



我比较赞同大雪无痕的观点。我们应该以开放的态度,对各种途径与方法采取兼容并蓄的态度。如果我们不了解某种途径或方法,我们不一定接受,但可以存疑而不是贸然拒绝;但如果我们觉得哪种途径或方法有一定道理,我们不妨以趣利避害的态度尽量吸纳其中的合理成分。这几年来,我为了儿子的进步,我采用了许多的途径和方法,而且我试图让它们之间建立一种有机的教育、训练、治疗体系。我远不敢说我的是对的,是成功的,我一直以开放的态度在吸纳新的成果,也以审视的态度在修正自己的认识。但到目前为止,我觉得我儿子的发展方向大体是正确的。我之所以讲这些问题那么多,不是我自负,不是夸耀,而是因为我深切地知道作为星儿父母的艰难,所以我不遗余力地想把自己的感受与大家做个交流,如果对大家有启发,我愿足矣!同时跟大家交流,如果得到批评指导,自然获益非浅!



拳拳此心,恳请体察。







<font size="1" color="darkblue">Edited by - 云鹤 重新编辑於 2005/04/14  22:59:24</font>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97#
发表于 2005-4-15 08:36:31 | 只看该作者

Re:我儿子上小学了

我记得云鹤很早以前的帖子说过,他为了儿子学习、研究过脑科学、行为学、儿童心理学、中医学,还有特殊教育学,等等,我当时还多少有点不太以为然,后来看他的帖子看多了,越来越认同了,觉得他的路子是对的。



看他和秋爸爸的大讨论,我很认真地予以关注。希望他们的讨论能够继续严肃地讨论下去。我个人认为,讨论有利无害,只有深化认识,不会影响关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98#
发表于 2005-4-15 10:48:36 | 只看该作者

Re:我儿子上小学了

只要不伤感情,争论也是好的。争论之中会闪烁出智慧的火花。

我也赞同大家思路开阔一些,视野宽泛一些。但归根结底还是要择善而从,然后行动起来。行动!行动!!再行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99#
 楼主| 发表于 2005-4-15 13:07:49 | 只看该作者

Re:我儿子上小学了

昨晚我在外面有工作接待,吃饭的时候收到儿子的短信:“爸爸,我好想你耶!凯越”我心里暖洋洋的。本来饭后还要陪广州来的几位博导休闲一下,我找了一个由头就溜回家了。



我回家的时候,儿子已经做完作业了。还不错。我问他妈妈,有没有骂儿子。她说:“你不在,我对儿子很耐心的。”这是什么逻辑?女人的想法有时的确比较特别。不过,似乎有道理。我不在的时候,儿子相对比较听妈妈的话。挨训也没法找我告状,可能就乖一些。再者,我不在家,她妈妈似乎不忍心对儿子那么急躁。



儿子睡觉的时候,我一般会跟他聊几句,搂搂抱抱他,亲一亲他。昨晚进行例行动作的时候,我夸他说:“儿子,爸爸刚才回来的时候,妈妈夸你今天很乖。”没想到他轻轻地跟我讲:“妈妈有时候就吼我,妈妈太急躁了。”我说:“妈妈很爱你啊,为你操了好多心啊,你喜欢叫你‘越越’,妈妈就叫了,不像爸爸还叫你‘凯越’。”他说:“但妈妈有时候急躁也不对啊!”我说:“你说的对,不过,妈妈也在改进啊。爸爸觉得妈妈的脾气好多了。你大声跟妈妈说:‘妈妈,你最爱我,我也最爱你。’”他真的大声地跟正在隔壁的妈妈说:“妈妈,你最爱我,我也最爱你!”我夸他不错。他躲在被窝里附在我耳旁对我说悄悄话:“爸爸,我也最爱你!”弄得我乐滋滋的。我的快乐,也在于他会玩这样的“小伎俩”。对于他们这些孩子来说,有时耍点小阴谋,撒个小谎,也是心理发展的一个必经阶段。







<font size="1" color="darkblue">Edited by - 云鹤 重新编辑於 2005/04/15  13:09:50</font>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00#
发表于 2005-4-16 18:12:57 | 只看该作者

Re:我儿子上小学了

云鹤先生:

    您好!

    看了你的帖子后,感觉受益非浅。您的孩子无疑在自闭症孩子中是佼佼者。您的小孩现在读几年级啦?

    请问您是怎样提高孩子的写作能力的?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以琳自闭症论坛

GMT+8, 2024-6-9 20:28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