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近看林璎(二)越战纪念墙,打了几回合...
近看林璎(二)越战纪念墙,打了几回合
【争议与华裔身份有关??】
那么多人反对林璎的设计,是不是因为她是个华裔?把争议都归咎于种族偏见,省事是省事,但是太轻率。如果真要讲身份,那么不光是种族,还得考虑性别、年龄。不得不承认,那么一位长发过肩的年轻亚裔女性,与残酷的越战放在一起,看上去的确不怎么协调。事到如今,谁也说不清林璎的身份究竟对她的设计起了多少负面作用。
同时我们也别忘了,对于她的设计,不但有强烈的反对者,也有坚定的支持者。如果没有若干关键人物(多为白人男性)的支持,纪念墙又怎么能够从理念变成现实?除了专家们支持她,华盛顿的有关委员会也欣赏林璎的设计。美国美术委员会和国家首都规划委员会(NCPC)都以极快的速度批准了她的方案,压根儿没有刁难。当时一些建筑界前辈已经给小林同学打了预防针,说按照华盛顿一贯的办事风格,公共建筑的设计方案肯定会一改再改,最后的成品可能会面目全非。林璎本人都做好了这种准备,后来却惊喜地发现,她的方案几乎没经过任何改动。
主流媒体当时采取了“鼓励争鸣”的方针,争议双方有机会借助媒体平台发表意见(这样做也符合媒体的利益,有人吵架,才有人看报纸看电视)。美国的主流媒体一贯有自由派倾向,实际上当时还是向林璎的方案倾斜的。
越战纪念墙争议之际,已经是经过民权运动洗礼的八十年代,歧视肯定存在,可是谁也不敢明目张胆地搞。实际上,恰恰因为反对者中有人说话没注意政治正确,提到了林璎的种族和性别,反对派反而陷入被动,急于撇清。反对派的中坚分子之一是越战老兵Tom Carhart。他后来回忆起来还不无委屈,说有人指责他管林璎叫"gook",搞得他很狼狈,以后不管说什么都是错(注释6)。
【矛盾很多】
围绕纪念墙的争议并不是一场正与邪的较量。与现实中很多争执一样,这是不同理念之间的冲突,每一方都自认为正义,而这样的争议才最令人伤神、甚至伤心。反对者们是高举了爱国主义大旗,强调越战老兵的牺牲和情感创痛,这才底气十足。
政治无处不在。越战纪念墙的设计说是不谈政治,可所谓“不谈政治”本身就是一种政治姿态。有人认为这个纪念墙是明目张胆地宣布了越战的失败。在林璎的设计中,阵亡及失踪将士的名单并不是按字母顺序排列,而是按照阵亡的时间顺序来排,形成一条时间线。不止一个人认为这种排序方法让人很难查到要找的名字,还有人从这种排序方式中嗅出反战意味。有的老兵把林璎的设计解读成一个boomerang(回力刀),把刀掷出去,它自己又飞回来,暗示越战是个错误决定。
林璎本人表态说,她在构思的时候刻意不去阅读任何有关越战的报道,以免受到影响。她这么说非常够胆,也无可避免地挨骂。这下反对派有足够的理由指责她不但不懂战争,而且根本无法从感情上理解军人的流血牺牲。不过林璎在这点上从来没松过口,倔强的姿态甚至让那些赞许她的设计的老兵感到尴尬。林璎后来在自述中承认她和老兵之间有些误解。
艺术观念的差异,很不幸地指向了普罗大众与精英的对立。纪念墙设计简约,只有人名,没有铭文,没有任何装饰物,更别说纪念建筑中常见的雕塑,这引起不少人的愤怒。有人指出,如果只是纪念死者而不讲他们为什么而死,那就毫无意义。交通事故也会死人,你怎么不立碑纪念?选择用黑色也引起很多人的不安。难道黑色不是代表悲哀与失败?
Tom Carhart的言辞最为激烈。他在《纽约时报》上发表文章,说这个设计是“一道耻辱、悲哀的黑口子”("a black gash of shame and sorrow",这句话后来也成为一句名言),选择这个方案简直是成心侮辱越战军人。Carhart说,他不关心艺术,他想要的就是一个能够缅怀的地方,难道越战老兵就这么好欺负?
【妥协:竖国旗、立雕像】
基金会一直支持林璎的设计方案,可是反对者中不乏实力人物,最终迫使基金会做出妥协。
设计竞赛结果揭晓之后,基金会出现内部分裂。德州的大富翁Ross Perot本来是基金会的财神爷,当时正是因为他肯出钱,这场设计竞赛才能展开。可是当Perot看到评委们的最后选择后,决定不再支持基金会。到后来他甚至打算出钱再搞一场设计竞赛。衙门里的人物也很关键。时任内政部长(Secretary of the Interior)的James Watt就坚决不肯给纪念墙的施工发通行证。
反对者们拿出了自己的修改意见。在国会工作的James Webb提出了几点:要照那个样子修纪念墙也可以,但是要立国旗,要添加纪念性铭文,纪念墙要么耸立出地面,要么改成白色,名单的排序方法也要修改。
基金会有一个时间表,希望纪念墙能赶在1982年11月的Veterans Day之前完工。1982年1月,本来按计划还有几个星期就要破土了,内政部长Watts却下了最后通牒:如果不修改设计方案,这个项目就暂停。基金会终于妥协,在开了数次碰头会之后,同意添加铭文,在纪念墙的正中(两翼交界处)设立国旗,还准备竖立纪实风格的雕像,雕像将摆放在离纪念墙很近的地方。当林璎听说那些妥协方案后,深感自己遭到背叛。
事实证明妥协还是有效的。新方案(增设旗杆、雕塑)很快得到美术委员会和首都规划委员会的批准。这年3月,内政部也开了绿灯。纪念墙终于开工了。
【坚决反对“画小胡子”】
妥协从来都不意味着平静。新方案让反对派中的关键人物勉强接受,但是引来了新的反对派。
基金会聘请了雕塑家Frederick Hart来制作越战军人青铜雕像(注释7),可是这一人选就连有些老兵也不满意。有人查出来Hart当年逃过兵役,还参加过反战示威。
眼看旗杆与雕像的安置将成定局,林璎不再保持沉默。她公开表态说,如果把旗杆插到墙上,还就近设立雕像,那么纪念墙就变成了背景,她的设计将毫无意义,成了高尔夫球场了。林璎还说Hart的雕像是“在别人的画像上画小胡子”("drawing mustaches on other people's portraits.")。林璎在事隔多年的一次采访中进一步解释说,那组雕像当时设计成14英尺高(后来有所削减),而纪念墙的最高处只有10英尺。
纪念墙一边施工,争议一边继续。不但是林璎,别的建筑师也反对新方案。建筑刊物 Journal of American Institute of Architects 就不断发表批评文章。既然有新争议,就要寻求新的妥协。于是美术委员会再次主持碰头会,重新进行讨论,双方再次激辩。林璎也出席了其中一次会议,并亲口陈辞。
对于林璎来说,挺身而出的那段日子相当艰难。后来在一次访谈中她说,尽管得到支持,她还是觉得非常孤独,特别是置身于那间会议室里,她感到好像一屋子人都是“那边的”,都认为自己是在故意伤害他们。
其实,这时局面已经对林璎比较有利,因为纪念墙已经修得差不多了,反对派手里已经没什么筹码了。最后美术委员会做出了一个决定,把旗杆和雕塑安放到整块纪念园地的入口处,远离纪念墙。这个提议得到了多数人的支持,成为最终定局。回头看,美术委员会当年是以自己最大的努力维护了林璎最初的设计。多年后林璎在某次访谈中也承认委员会起到了关键作用。
尘埃落定,各人把分歧埋在心里。1984年Hart的青铜像在越战纪念园揭幕时,林璎没出席那个仪式。
越战纪念墙一旦建成,魅力立刻显现,反对的声音随即平息下去。一如基金会的期望,纪念墙深深触动到人们的心灵深处,是疗伤,是和解。
应该说,最后的胜利属于林璎。不过这场胜利来得很艰苦,她也很受伤,以至于纪念墙的项目完成后她休学一段时间才又回耶鲁读研究生。
=======================================
【注释6】Tom Carhart是当年态度最为强硬的反对者之一,多次在主流媒体撰文抨击林璎的设计。不过他绝不承认自己在搞种族歧视。Washingtonian网站上有一篇介绍越战纪念墙的文章,由Denise Kersten Wills撰写。文章中提到Carhart回忆往事时说: “One of the members of the other side said, ‘Carhart, at one of these meetings, called that woman a gook.’ That’s like saying, ‘Have you stopped beating your wife?’ No matter what I say, I’m wrong. The allegation endured.”
【注释7】Frederick Hart是美国一位小有名望的雕塑家,其作品坚持古典风格。他也参加了越战纪念建筑的设计竞赛,并拿到第三名。他后来为越战纪念园所做的青铜雕塑名为 The Three Servicemen。雕塑很注重种族和谐,三个士兵一为白人,一为黑人,一为西班牙裔。雕塑最后安放到远离纪念墙的地方。尽管争议不断,也有人对这种布置极为欣赏,认为这好像是雕塑中的三名士兵远望纪念墙,寻找着自己的名字。另外,越战纪念园后来又竖立了一件女性雕塑,纪念越战中的护士。
主要参考资料
--The Vietnam War in American memory: veterans, memorials, and the politics of healing. 作者:Patrick Hagopian。
--林璎自述《疆界》(Boundaries),2000年出版。
--网站The Vietnam Wall Controversy。该网站由Lehigh University 英文系教授Edward J. Gallagher主持,包括了有关纪念碑争议的详细时间表。网址: http://digital.lib.lehigh.edu/trial/vietnam/about/ 。
--论文Maya Lin and 1960s,作者:DanielAbramson。这篇文章发表在1996年某期的Critical Inquiry上(Vol.22,No.4)。
--PBS电视台Bill Moyers对林璎的访谈纪录。这次访谈是PBS介绍美国华裔的系列节目Becoming American的一部分。
网址: http://www.pbs.org/becomingamerican/ap_pjourneys_transcript5.html 。
--Academy of Achievement对林璎的访谈纪录(2000年),网址:http://www.achievement.org/autodoc/page/lin0int-1 。
--Frederick E. Hart, The Artist the Art World Couldn't See,作者:Tom Wolfe。文章发表于2000年1月2日的《纽约时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