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华尔街日报:2011年 10月...
华尔街日报:
2011年 10月 25日 09:25
中国教育体系可能扼杀创新
虽然许多美国人视中国为令人担忧的全球竞争者,但专家说,中国可能有必要重新评估一下他们的教育体系才能真正跻身世界前列。
尽管中国在数学和其它理科领域占据霸主地位,但中国教育体系过分强调“应试”可能会令中国在培养世界级劳动力的竞争中难以超过美国和其它欧洲国家。中国的教育体系在帮助中国成为一个经济大国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分析人士说,如果中国想要超过美国和其它西方国家,成为新的领头羊,那么中国还得做出一些改变。
人们一般认为,创新已经成为就业可持续增长的关键。
俄勒冈大学(University of Oregon)全球教育学院院长赵勇说,如果一个国家只重视两到三类人才,那么无论这些人才多么优秀,这个国家还是无法管理21世纪的经济。
许多专家认为中国教育的最大问题在于其包罗万象的结构,这是一个非常系统、集中且经过精心设计的体系,其关注的重点是准确性。在马里兰大学(University of Maryland)国际教育政策教授林静看来,这种体系能够扼杀创造力。
林静说,如果中国的教育体系想要达到世界一流水平,那么中国学生必须更具创造性。
在林静看来,这种教育体系源自中国的劳动密集型经济,经过几代人的发展,专门培养遵纪听令的工人。
赵勇认为现行教育体系不足以让中国领先其它国家。
考试 1 2 3
几百年来,考试一直是中国教育的推动力。中国学生早在幼儿园期间就开始参加考试,之后频繁的考试也贯穿多年学校生活始终。
其中,高潮部分是高考,即事关重大、决定学生未来的大学入学考试。
每年6月,中国有超过900万名高三学生要参加为期三天、累计长达九个小时的高考。高考带给学生的压力是巨大的,而林静说,准备高考的过程丝毫懈怠不得。
林静说,正是因为对考试如此重视,中国学生的自由时间都用来背诵、记忆或做训练题。几乎没有时间进行自由思考。
林静说,如果他们的思维跳不出考试提供的模式,他们就不会形成模式之外的想法。
这不仅让教育者担心,也让中国商界人士忧虑。乔布斯(Steve Jobs)去世后,很多商界人士都表达了这样一种担心:中国的教育体制造就不出乔布斯这样的人。
华远地产股份有限公司(Hua Yuan Real Estate Group)前董事长任志强在Twitter上说,乔布斯不被体制所限制。中国的企业则将更多的精力用在与体制的博弈上,而无法将更多的精力用于创新和市场竞争上。
他还说,中国不可能让胡思乱想占领市场,因此也不会有乔布斯。
赵勇说,中国决策者在过去10年里一直努力对此做出改变。教育部曾试图禁止暑假期间举办任何补习班,并努力让学校的课程设置更全面。但目前此举还未见成效。
中国教育部希望在2020年之前改革中国的教育制度并使之现代化。教育部在2009年出台了教育体制改革计划,试图把更多有关思考和解决问题的内容放到课程当中来。比如,改革计划包括在高中推行以研究为基础的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并鼓励学前教育中的社会参与。
涌向美国学校
但与此同时,中国已经有很多学生纷纷前往美国上大学,最后再回到中国找工作。据国际教育协会(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Education)估计,2009至2010学年在美国上学的中国学生逾12.7万人,超过其他任何国家。
亚洲协会(Asia Society)教育及中文计划主任Chris Livaccari在过去10年注意到了这个趋势。之前中国学生一般是去美国攻读硕士学位,然后留在美国。
现在有一部分学生根本不参加国内高考,而是为“美国版高考”SAT考试做准备,希望能够获得更全面的教育。
Livaccari说,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中国的教育体制会打击拥有不同观点或激进想法的学生,或者说是阻止他们冒险。如果在美国读书,就能够避免这种束缚,而且回国的时候还能带上更有名气的文凭。
中国的教育工作者也已经注意到创新的缺乏。
Livaccari说,他们看着苹果这些公司说,我们的学生做数学题比美国学生强,但在独特性和创造性方面,他们却觉得美国在某种意义上超前一步。
但中国并没有完全落后。华盛顿的伍德罗•威尔逊国际学者中心(Woodrow Wilson International Center for Scholars)美国与全球经济部项目主任休斯(Kent Hughes)说,毕竟中国是在不断地发展,而且最近在备受重视的“学生能力国际评估计划”(Program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考试中,上海学生确实是排名世界第一。
中国要想参与竞争,就得学会怎样在它昔日的辉煌与一种新的思维方式之间把握平衡。
林静说,如果是在现有体制下或在基础知识方面,中国学生都可以表现得非常好,因为他们努力得多,某种意义上讲也非常自律;但中国还要花很久时间才能赶上,因为它对人、对学生都有很多结构性的限制。
Lauren Choolji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