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琳自闭症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请写明注册原因,12小时内通过审核)
楼主: thankstoyili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转帖!!

[复制链接]
2041#
发表于 2011-6-29 16:55:31 | 只看该作者

re:特受燕原妞妞妈委托从茶座用iPad向云帅...

特受燕原妞妞妈委托从茶座用iPad向云帅致意一一理科的致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42#
发表于 2011-6-29 18:40:27 | 只看该作者

re:[QUOTE][B]下面引用由[U]秋爸...

下面引用由[U]秋爸爸[/U]发表的内容:


山林在桥上看风景,我和T版在楼上看桥,耶!





报告:

有人在桥下看桥上的裙底!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43#
发表于 2011-6-29 20:46:42 | 只看该作者

re:红十字是怎样一个会?就是你需要它时根本找...

红十字是怎样一个会?就是你需要它时根本找不到它,你不需要它时它却大量出现的一个会。
@李承鹏:红十字A股上市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6e7ba4101017rfn.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44#
发表于 2011-6-29 21:57:38 | 只看该作者

re:今天好像的确聊云帅最多次,说明在我们理科...

今天好像的确聊云帅最多次,说明在我们理科生的心目中,云端中的云帅啊,。。。。。完了,没形容词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45#
发表于 2011-6-29 21:59:33 | 只看该作者

re:给云帅鼓鼓劲,红歌一定要好好唱,等你晋京...

给云帅鼓鼓劲,红歌一定要好好唱,等你晋京相聚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46#
发表于 2011-6-29 22:35:16 | 只看该作者

re:[QUOTE][B]下面引用由[U]秋爸...

下面引用由[U]秋爸爸[/U]发表的内容:

给云帅鼓鼓劲,红歌一定要好好唱,等你晋京相聚噢!


眼一眨,怎么看成和普京相聚了,乖乖隆地洞....

最近祖国山河一片红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47#
发表于 2011-6-29 22:36:26 | 只看该作者

re:[QUOTE][b]下面引用由[u]bi...

下面引用由binfeng2000发表的内容:






报告:

有人在桥下看桥上的裙底!呸!


好嘛!这帖一回复,就要打口水仗了。我见他人多厌腻;料他人见我亦如是啦!相互围观底裤?这样回贴不好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48#
发表于 2011-6-30 04:28:45 | 只看该作者

re:不看你那两腿毛.

不看你那两腿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49#
 楼主| 发表于 2011-6-30 08:07:27 | 只看该作者

re:官员强搂宋祖英被免职、行政拘留...

官员强搂宋祖英被免职、行政拘留           ------不看看搂的是谁,也不看看自个儿比芝麻官儿还低好几级,咳。

http://news.sohu.com/20110630/n312067927.shtml?pvid=tc_news&a=31&b=%E5%AE%98%E5%91%98%E5%BC%BA%E6%90%82%E5%AE%8B%E7%A5%96%E8%8B%B1%E8%A2%AB%E6%8B%98%20%E7%8E%B0%E5%B7%B2%E5%85%8D%E8%81%8C(%E7%BB%84%E5%9B%BE)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50#
发表于 2011-6-30 13:09:52 | 只看该作者

re:“逃兵”侯德健:我到重庆“真不是去唱红歌...

“逃兵”侯德健:我到重庆“真不是去唱红歌的”  


● 洪鹄   

    侯德健的人生,就如他的身份一样,斑驳复杂,难以一言以括。无论如何,听过他音乐的人都会不吝给出最高评价,如李皖所说:这个很少照搬西式民谣和摇滚语汇的人,他在中国音乐运用上的雄辩和彻底,他的我行我素独来独往,从不讨好任何类型的观众也从未进入过商业—远远超出了任何一位听者的想象。
     
    红歌
     
    不止一个人问侯德健跑去重庆到底是干啥了。问的人大多都预备好了答案:“老侯,怎么跑去红都唱红歌了?”
    2006年,侯德健从新西兰回国。自他1990年离开大陆再未踏足,十六年倏忽而过。老友安哥在广州见到他,惊呼:小侯,你肚子怎么这么大了!“当年走的时候,侯德健才三十出头,还很瘦,人称猴子。我总以为他应该还是那个样。”安哥忘了一个事实:时间的斧琢同样发生在了他这位年轻的朋友身上,“原来小侯也五十岁了。”
    侯德健坐在家中宽大的沙发上,给我们斟了茶。茶几前头的地板上,摆着一套他的高尔夫球具,他说以此来减肚子。“比起最胖的时候已经瘦了一大圈了。”他指着自己的腹部比画。他号称是游戏爱好者,人生的动力便在于“扫除障碍、击中目标,从而获得游戏快感”。高尔夫是他这几年喜欢的游戏,而去重庆则是为了做一个新游戏。
    这个游戏名叫音乐现场。想法诞生于他回国后不久,和安哥、孙冕等一群老朋友在珠江边的一个仓库玩。“那个仓库很高,很大,声效非常有趣。我就想把它改造成一个Live House,应该很不错。”
    侯德健说他这是“想音乐了”。新西兰十余载,住在奥克兰,城市像农村,每天就是种菜放羊,“香菜种到七八十公分高,简直畸形,羊养得特别肥”。他在那里没写过一首歌,“写给谁听呢?真正是对牛谈琴。”如今甫一回华人社会,他便手痒,“还是想唱歌,不只是唱歌,想搞音乐,把现场给做起来。”
    做Live House的想法甚至可以追溯到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当时,侯德健凭借《龙的传人》、《归去来兮》等一批歌曲爆红台岛,“红到没对手,年底的金曲排行榜里三首中有两首是我的。”作曲唱歌的游戏算是玩到头了,他便想着做现场,要即兴,要互动,灵感来自于纽约东村酒吧里的爵士演出,以及诸如Michael Jackson等偶像巨星的演唱会,他觉得这样的现场才是音乐传递自由精神和作为交流工具本质的实现。很快他就做了两个演出吧,一个叫Ideal House,一个叫稻草人,胡德夫、杨祖珺、后来飞碟唱片的老板吴楚楚等都在里头唱过歌。侯德健希图以此来打破台湾流行音乐仅靠宣传和排行榜一统天下的呆板面目。
    上世纪80年代初,侯德健从台湾突然出走,投奔大陆,人生轨迹从此不同。Live House大计搁浅。
    孙冕、安哥都支持侯德健的旧梦重圆。他们先是在广州找地方,看了好多剧院、仓库,各有各的问题。
    侯德健说落户重庆纯属偶然。2010年12月,他的老家重庆巫山县搞红叶节,邀请侯德健前往高歌一曲《龙的传人》以撑场面。这次巫山行,侯德健结识了重庆南岸区区委书记夏泽良,后者正身负招商引资重任。南岸区有条南滨路,沿着长江,已被打造成了高级餐饮一条街,夏泽良头疼的问题是这里一过晚上九点就成了空城,客人们吃完晚饭便翩然而去。侯德健想做音乐现场的计划,和夏泽良试图把南滨路从“晚间三小时经济圈”延长为“夜生活六小时经济圈”的想法不谋而合。重庆方面很快拍板,为侯德健的项目打开绿色通道,还纳入了南岸区2011年精品工程。
    南滨路上给了侯德健一块地,“我们找合作商买下来,然后自己建符合我们需要的剧场”。至于演出类型,他打算先请蔡琴、齐豫、胡德夫这些华语老将,也会请来自欧美的一流表演乐队及佛得角、哥伦比亚等地的世界音乐前来驻唱。
    “真不是去唱红歌的。”侯德健说他已经解释了十几遍,“重庆对我们演什么从来没作要求,唯一一个建议是希望我们能命名为龙的传人·音乐现场,让人知道是我做的就行了。”
    “符号化的解读,人们喜欢这么搞。因为贴标签最简单了。重庆是红都,去的人都是红人,做的事都是红事,这太简单了!”他放下茶杯,看上去颇为困惑,“说实话,我都是看电视才听说重庆处处唱红歌,我自己在那里都没听到。到底是在哪儿唱的?”
    那么,《龙的传人》是一首红歌吗?在去年末的巫山红叶节,以及今年“五一”在鸟巢举办的滚石30年演唱会上,最后一刻才拿到批文登台的侯德健,都毫无悬念地选择了唱这首歌。他曾经去国十六年,和这个国家断了一切联系。唯独这首歌,始终被视作寄予着强烈民族情感的宣言和恋曲,流传在这片土地上。
    侯德健说,你可以把《龙的传人》看成一首红歌,但它想说的一定不是你想象的那么简单。
     
    祸头子
     
    在侯德健看来,《龙的传人》本该是一首哀伤的歌,而不该如它的初唱者李建复那样以雄壮、激昂的方式演绎,“它根本不是一首进行曲”。
    写《龙的传人》的复杂情愫,来自于1978年12月美国与台湾断交的那个早晨。在台湾政治大学念书的侯德健被室友推醒,他看到的是一张张义愤填膺的脸。有的同学还哭了,说我们被美国出卖了、抛弃了。
    22岁的侯德健自认为无法加入这群同龄人的幼稚。成长过程中,侯德健深受其外祖父罗秉谦的影响。罗秉谦曾是飞行员,国民党命其轰炸延安时,他把炸弹全部扔在了秦岭上。他笃信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从小告诫外孙,民族民生民主,民族排最前,一个民族内部自己搞分裂,在老人看来不可原谅。
    侯德健一方面觉得以岛为国的“爱国”主义非常狭隘,但更让他厌恶的其实是台湾当时尚充斥着的对威权统治的膜拜。他回忆了一件事:
    “上世纪70年代末的台湾,每场电影正片放映前,都会出现蒋介石一副民族救星姿态在阅兵台上挥手的短片,全场观众则必须随之起立唱‘国歌’,并高呼老蒋万岁。有一次在梅花戏院大家起立的时候,我突然觉得再也不想忍受这样被愚弄,就一屁股坐了下去。这本来只是我个人一场小小的行为艺术,但屁股还没坐稳,脑袋便被后排观众狠狠一拳重击。我回头一看,打我的是个跟我年龄相仿、看上去也受过高等教育的男生。看着对方一脸忠君爱国而不自知的糗样,我差点和他打起来。”
    侯德健后来自称“祸头子”,这是句北京土话,用来指那些调皮捣蛋、无法无天,还不知改悔的人。十年后,台湾“解禁”。身在大陆的侯德健想起了这件事,仍会忍不住地想:不知那个男生是不是还觉得对威权的崇拜是天经地义的事?不知他有没有懂得别人也有不崇拜的权利?
    台美断交的上午,侯德健花半小时写下了《龙的传人》。“枪炮声敲碎了宁静夜,四面楚歌是奴才的剑”,他的原意是直指近代以降的民族伤痛,奴才二字尤为刺眼,这是侯德健的一贯观点—因为先有了情愿做奴才的人,才出现了统治奴才的主子。时值台湾校园民歌运动的高潮,侯德健此前已以《捉泥鳅》、《归去来兮》等歌出名,《龙的传人》很快被新格唱片公司看好,并交由李建复以进行曲方式演唱,随即风靡。十天后,《联合报》刊出歌词全文,国民党政府亦开始大力推广这首“轰轰烈烈的爱国歌曲”。
    这让侯德健深感荒诞。紧接着,是时任新闻局代局长的宋楚瑜以“龙的传人”为题演讲,并亲自改动歌词,希望加上“庄敬自强”等国民党口号。侯德健拒绝了,还劝宋楚瑜说如果想表达自己的想法,不如自己写首歌。
    1983年侯德健来到大陆。当时台湾尚未“解禁”,侯德健此举被视为“叛逃”。到底何故来大陆?侯德健一直以来给出的官方回答是,他在泰国北部难民营目睹了华侨的凄凉绝境,为台湾政府不愿出手营救而愤怒,遂寄信心于大陆。而如今再次言及此事,55岁的侯德健神秘一笑:
    “告诉你,我当时对大陆一无所知。就知道这是唯一不让我来的地方,所以我就偏要来。”
    作为勇闯禁区的台胞先驱,侯德健在大陆受到了“统战待遇”的欢迎。他被安排在文化部直属的东方歌舞团,这是当时最时髦的歌舞团,拥有程琳、郑绪岚等流行歌手,舞蹈比起其他的正统团队也要洋气得多。侯德健主要负责写歌,他给程琳制作的专辑《新鞋子旧鞋子》一炮而红,卖了两百多万张,每张他可以抽成一块钱。于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二十多岁的侯德健已是一个十足的百万富翁,开上了奔驰,在北京广州都买了房子。
     
    符号
     
    据侯德健说,东方歌舞团当时还给他开了份工资,每个月250元。他非常谨慎,没有领过一分钱。“我不给他们干活,不代表他们表演,所以这个钱我不拿。如果拿了钱,我非常清楚,我得为你做什么。”
    侯德健努力避免成为符号。他试图以拒领工资这样一个小小的举措,与此岸的体制保持一点距离。事后看来,他很有先见之明,一年半后即1984年底,侯德健与东方歌舞团闹崩,他在大陆受到的统战礼遇、他和官方的蜜月期也到此为止。
    这一年侯德健出走广东,与安哥、孙冕等人的友谊即在此时结下。东方歌舞团卡住他的档案,广东这里就无法接受,侯德健一时成了黑户,这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是相当麻烦的。但在安哥的印象里,他从来没看过侯德健流露过任何忧愁和不快。他认识侯德健的时候后者二十七八岁,瘦得跟猴一样,一脸嚣张,正在大放厥词:
    “三十岁之后还有什活头,人都废了,还剩这两年,大家抓紧时间干吧!”
    安哥当时三十过半,听了这话差点一口气抽不上来。侯德健还拍着他肩膀,当他是同龄人。
    “侯德健是那种最好的朋友,他不会伤害任何人—可能除了女朋友。”安哥笑着说。侯德健是极度聪明的,“一会儿一个点子”,他帮安哥策划个人摄影展,这在当年根本没人办,“还帮我写策展词,拿张纸片,刷刷刷十五分钟就写好了”。侯德健也是慷慨的朋友,饭局上沈宏非夸他的手表好看,他说拿去拿去,谁夸他的琴好使,他也说拿去拿去,“从来不会记自己给谁送过什么。”程琳和侯德健当时生活在一起,在安哥和一帮朋友看来,两人并不合适。程琳文化程度只有小学,做事很绝,有时让侯德健的一帮朋友都觉得下不了台。侯德健送出去的琴,据说后来多半被程琳挨家挨户敲门又收回去了。
    用今天的话说,侯德健几乎带来了“先进文化”。他的英文和中文底子都相当好,在北京时,他每周都往杨宪益、戴乃迭家的“二流堂”跑,座上客还有黄苗子、丁聪、唐瑜等人。所谓二流,就是不正经,二十七岁的侯德健和七十岁的杨宪益气味相投异常,杨宪益说什么这个小青年都能接上,两人并列为二流堂两大话痨。
    对于中国流行音乐而言,侯德健是真正的开门人。北京的摇滚乐手最早正是从他家的地下车库里听到了侯从香港带来的数百盘西方摇滚专辑,从侯德健这里学习了电子合成器的用法、真正流行音乐的编曲理念、演奏方法以及录音技术。
    然而,随着1990年侯德健的二度出走—这一次是离开大陆,他在音乐上的启蒙意义几乎被遗忘了。他走的时候留下的是难以解读的背影,一段虚与委蛇的历史,以及辗转于海峡两岸的反复。这令他难以成为一个纯粹的偶像,一个立场坚定的启蒙导师。以至于如乐评人李皖所说,在上世纪90年代之后人们回顾流行音乐史的时候,已然“习惯性地把罗大佑视为台湾流行音乐的开启人,将《之乎者也》视为台湾流行音乐的第一张重量之作,以为流行音乐的文化关怀、社会良心、抗议、评判、反省和思考,都是从罗大佑开始的”。
    如果可以离开那面太简单也太易变形的历史的哈哈镜,或许能见侯德健这颗敏感而矛盾的心。在李皖看来,侯德健的作品中分量高过《龙的传人》的有太多,比如收于他在大陆做的第一张专辑《新鞋子旧鞋子》里的《龙的传人续篇》。这是一首壮美无比的歌,两支芦笙交织出忧患的、悲凉的沉思,沉思的人被笼罩在巨大的命运之下。
    “不同于《龙的传人》的中国主题,《续篇》虽然仍关注这篇土地,却远远超越了民族的主旨,我把它看做是对命运的追索。”李皖说。这首歌不曾大红大紫,或许是它出现得太早,或许是它的曲式太复杂,或许正因为它过于开阔的视野反而不能再引起中国人的共鸣。总之,这首歌,如同1990年之后的侯德健,被干净地遗忘了。
     
    客人
     
    1990年,侯德健由一条渔船载回台湾。上岸的时候他双手举过头,表明偷渡身份。
    “上世纪80年代我在大陆的时候,和台湾其实也有过联系。当时国民党文工会主席周应龙就跟我说,他觉得我和台湾关系很尴尬,我要是回去,他们也不知道怎么办好。”这样的态度,似乎仍是责备中带一点无奈,好像侯德健只是一个因为不懂规矩而闯祸的孩子。
    再回台湾,侯德健却明确地感觉到了不受欢迎,包括罗大佑在《东方日报》公开向其开骂,视他为政治上的摇摆者、首鼠两端的风派人物。
    “我当时感到很伤心。”二十年后,侯德健这么说。
    1993年他去了新西兰。一开始靠种菜、教书为生,日子过得散淡自在。之后逐渐介入澳洲的电影业。其实在台湾的时候,侯德健就担当过制片人,找年轻导演余为彦拍了部叫《月光少年》的片子,居然拿了威尼斯电影节最佳外语片奖,台湾政府奖励了100万。在新西兰,他成立了工作室,专门帮美国大片做特效。他是技术迷,“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我就捣鼓线性编程,自己冲印胶片,现在影视技术改为非线编,对我来说只会更简单。”
    在老友安哥看来,侯德健的缺点是“太聪明”。“站得太高,看得太远,反而对自己周遭的危险不觉察,缺乏人情世故方面的基本感觉。”侯德健在新西兰的时候,他们仍有电话联系,安哥知道侯德健做电影了,结婚了,研究《易经》了,唯独不知道侯德健病了。
    去年12月的巫山红叶节是安哥和侯德健一起去的。1988年他们就一起来过,当时还有侯德健的老父,从刚“解禁”的台湾跑回来,父子俩给乡亲捐了不少钱,资助了一群年轻人出门学开车、进工厂。侯德健对巫山感情很深,每次回来都很自在的。而这次演出,他在台上唱他唱过无数遍的《龙的传人》时,安哥却在台下发现他打冷战、非常紧张、满头大汗。
    事后侯德健告诉安哥,他的抑郁症发作了。“没有及时吃药。”他解释的病因是,前几年身体不好,吃很多药,有些药不该吃,引发了抑郁。
    此刻侯德健坐在沙发上,他看上去放松,平和,对于抛来的任何问题,都愿意回以足够的坦诚。“其实在新西兰的时候,我一直没有想通。我觉得我说的是真话,但不被人相信。人们不管你是真话还是谎言。这成了我的心结。小时候我是基督徒,因为我外公就是。后来这段时间,我感觉我需要帮助,但是基督教没能帮上我。我又往佛教里找,还是没找到。后来我读司马迁的《史记》,他写道文王拘而演《周易》。中国古代的知识分子,有了困惑都是要到《周易》里找答案的。我就开始研究《周易》了。外面传说我在搞算命,还说我成功预测了2000年国民党输掉台湾‘大选’和9·21地震,其实我没测准的也有很多,大家不关心罢了。对我来说,《易经》只是方法,我在学习通过它来解惑罢了。”
    侯德健说他始终是个客人,这话并非矫情。“小时候,父亲告诉我我是四川巫山人,但我生在台湾。在眷村,我说自己是台湾人,同伴们说你明明是外省人。来了大陆,你们说我是台胞。等再回台湾,我成了大陆偷渡客。现在我又回来了,拿的是新西兰护照,大家叫我华侨。”侯德健语气畅快地背出这一段,仿佛在为今天的聊天作结。
    确实,他的人生,就如他的身份一样,斑驳复杂,难以一言以括。无论如何,听过他音乐的人都会不吝给出最高评价,如李皖所说:这个很少照搬西式民谣和摇滚语汇的人,他在中国音乐运用上的雄辩和彻底,他的我行我素独来独往,从不讨好任何类型的观众也从未进入过商业—远远超出了任何一位听者的想象。
      
   

文章来源:本文转自南都周刊,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并遵守该处的版权规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51#
 楼主| 发表于 2011-6-30 13:14:10 | 只看该作者

re:《三联》王小峰的侯德健访谈也很好。

《三联》王小峰的侯德健访谈也很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52#
发表于 2011-6-30 13:31:13 | 只看该作者

re:[QUOTE][B]下面引用由[U]秋爸...

下面引用由[U]秋爸爸[/U]发表的内容:

给云帅鼓鼓劲,红歌一定要好好唱,等你晋京相聚噢!


秋帅:不进京了。计划因故取消。这在广州大剧院和当地巡演。广东卫视全程录播了广州大剧院演出,也算有交代了。作为一个地方院校,搞了一个原创交响声乐套曲,能够在全国三大剧院之一的广州大剧院演出,珠影乐团演奏,也算难得的殊荣了。这段时间把握搞苦了。总算解脱了。欧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53#
发表于 2011-6-30 13:38:12 | 只看该作者

re:十六年去国,悲凉。

十六年去国,悲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54#
发表于 2011-6-30 13:46:41 | 只看该作者

re:[QUOTE][B]下面引用由[U]张雁...

下面引用由[U]张雁[/U]发表的内容:

十六年去国,悲凉。


雁子思乡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55#
发表于 2011-6-30 17:16:22 | 只看该作者

re:《幻世浮生》:高贵的错觉 艾小柯...

《幻世浮生》:高贵的错觉  艾小柯

  实话实说,我对这部2011年HBO的重头戏实在太失望了。哪怕Kate Winslate与Evan Rachel Woods演得再传神,故事的情节安排与人物刻画也太不合理。Mildred的女儿Veda与情人Monty从头至尾为所欲为,不可理喻,完全缺乏常人的思维习惯。围绕这几个中心人物发生的家庭伦理矛盾充满了廉价肥皂剧的刺鼻呛味儿,爱与恨都发生地没头没脑,莫明其妙。
  
  唯一值得写写,也是剧情前后比较连贯合理的一处,是Mildred对女儿Veda的教育方式。Mildred在1929大萧条后为了独自抚养两个女儿,不得已干起了小餐馆女招待的工作。她怕女儿们瞧不起她,将工作一事隐瞒了很久。后来终于被十几岁的女儿Veda发现,激烈争吵之后Mildred还是说自己是为了开餐馆才去“下基层”学习的。这时我满以为Mildred会实现某种精神的涅磐,终于意识到劳动本身的美与尊严;但有意思的竟然是Midred对女儿 Veda妥协——她跟Veda说不要放弃头脑里的“高贵”观念,换句话说,哪怕Mildred再穷再累再上不起台面,只要女儿一直保持传统教养人家的优渥习惯,保持一种艺术性的高贵气质,那她的苦就没白搭。
  
  我想这大概是很多人家教育子女的悲剧方式吧,未必有剧中那么极端性的大起大落,但终极目的都是让子女脱离自己成长的清苦环境,成龙成凤,若有可能,还要打入”上流社会“。很多年后(也有近的就在儿女成长过程中的),突然发现孩子打心眼里瞧不起自己,再呼天抢地,悲痛欲绝。
  
  Mildred为什么不能让Veda知道自己在餐馆打工的事实?她怕女儿瞧不起自己,她怕这会影响女儿已经开始生长发育的高贵气质。也难怪,Veda最喜欢的事就是一天到晚向自己完全摸不着头脑的庸俗父母说什么肖邦的钢琴曲、什么意大利歌剧唱词、什么时新华丽的名流名闻;她在母亲宽大的羽翼庇护下完全不知人间疾苦,就连母亲出售手工烤饼她都觉得丢人,更甭提还要穿上制服干一个伺候人的营生了。
  
  但Veda脑子里关于高尚生活的理念并非空穴来风。剧中最看不起穿制服的劳动者的其实正是劳动者 Mildred自己,她是费了多大劲受了多少煎熬才被生活逼着走上了自给自足的劳动之路啊。Mildred自始至终从未真正享受过劳动给自己带来的物质与精神自由,她下定决心降下身份的目的正是要让女儿们锦衣玉食,让她们保持”高贵的“精神理念与物质追求,让她们成为高雅的淑女。所以到头来,也只好难怪 Veda会打心眼里憎恨Glandale那个她成长的小破地方,憎恨自己有个拿不出手的妈。
  
  这不由得让我好奇人生儿育女的目的——不说那些一开始就指望着母凭子贵的,就是只考虑那些毫无私心一意为子女彻底奉献的,这其中又有多少是在暗暗指望子女能成就自己某种未竟的事业或未成的理想呢?我想知道身为父母,在开始教育子女向往一种“更高”的生活方式时,是否意识到了这其实是自己对自己最大的否定与讽刺呢?而一个不尊重自我的父母,又怎么可能指望教育出一个尊重自我与他人的孩子呢?
  
  也许,是我们的人类社会将”高贵“一词的涵义庸俗化了。不管是30 年代的美国,还是新世纪的中国,高贵似乎总与物质的充裕脱不开干系。在大众文化中,人们很少愿意谈论精神性的高贵——严谨、宽厚、自我牺牲、慈悲与善意 ——这些内在的精神品质因其虚幻而难以衡量,永远无法成为流行的标签;相对的,名牌、名表、名车、名流,这些表面化的物质标准因其显赫明了而成为了高贵的代言人,糜烂的一掷千金被认为是气派的,空洞的高谈阔论被认可是时髦的,远离劳动和坐享其成被艳羡是上流的、优雅的;而至于这些物质堆砌背后那些个见风使舵阿谀奉承尔虞我诈,反正隐藏在不见天日的暗影里,只要聚光灯照不到,就毫不妨碍其表面的光鲜。Mildred所向往的高尚,Veda脑子里那些不可遏制不顾一切的上流念头,就是这种被物质渴望蒙蔽了的对高贵的错觉。
  
  因此,在女儿Veda鄙夷地远离出生成长的小镇时,Mildred的幡然悔悟才有种无比深切的悲凉。这一切难道不是明明白白早都由她自己一笔一划写好了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56#
发表于 2011-6-30 19:17:17 | 只看该作者

re:[QUOTE][b]下面引用由[u]th...

下面引用由thankstoyilin发表的内容:

《三联》王小峰的侯德健访谈也很好。


我对高科技不是很感兴趣, 至今没上过QQ。但听说侯德健准备用高科技生子了,支持一下,侯德健和高科技,还有推广高科技的方老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57#
发表于 2011-6-30 20:55:48 | 只看该作者

做点儿好吃的 - CNN 选出全球最“恶心”的食物

美媒体评出全球最"恶心"食物 中国皮蛋榜上第一
2011-06-30 08:36:12 来源: 信息时报(广州) 有6160人参与 手机看新闻 转发到微博(20)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最近选出全球最“恶心”的食物。在他们眼中,多种亚洲食物都是恶心的,而中国人喜食的皮蛋夺得“最恶心食物”之冠。CNN表示,皮蛋的味道吓人,外型也怪异,像是魔鬼生的蛋。其余上榜的亚洲食物,还包括韩国的狗肉与柬埔寨的“炒狼蛛(一种外观毛绒绒的大蜘蛛)”等。

1.皮蛋

产地:中国

CNN称,皮蛋是一道在中国非常受欢迎的开胃菜,一般与腌生姜同食,也常入粥烹调。但在西方人看来,这种放在泥土里腌渍数月的鸭蛋通体黑咕隆咚,气味刺鼻,口味怪异,一点也不开胃。把皮蛋推选为“最恶心食物”的美国人丹尼·霍瓦达表示:“太恐怖了,吃起来就像一颗变坏了的蛋。”据悉,皮蛋在美国的大部分亚洲超市都有出售,但敢尝试的也只有亚洲人了。

2.树虫

产地:菲律宾

这是一道在菲律宾巴拉望地区的名菜。菲律宾人舍比恩·达克拉尼尔表示:“它的味道类似生蚝,沾柠檬汁、醋和盐巴混合的酱汁生吃风味最佳。”他还提醒,不要把树虫的头部也吞下去,因为它吃起来像石头一样硬。达克拉尼尔说,够胆尝试的食家可在旅游胜地巴拉望海滩附近找到许多卖树虫的摊贩。

3.发酵饼“天贝”

产地:印度尼西亚

“天贝”主要成分是发酵的豆类,由豆腐的副产品、花生、木薯等食物混合制成,经过油炸变成脆薄片。推荐人黄秋(音译)表示:“天贝吃起来有黄豆的味道,略带苦味但松脆似薯片。”

4.狗肉

产地:韩国

狗肉是韩国人爱吃的肉类,每年夏天还会举办“狗肉节”,但今年因无人提供场地而取消。推荐人马尔文·弗朗西斯科尼曾在釜山吃过一次狗肉,他说:“狗肉的口感很像牛肉,我必须承认它很美味,狗肉汤是我的最爱。但狗胃吃起来感觉太黏滑,有点恶心。”

5.炒狼蛛

产地:柬埔寨

传说上世纪70年代,柬埔寨人遭遇饥荒,饿得连蜘蛛都吃,他们喜欢油炸狼蛛,如今变成一道可口小吃。推荐人李·爱德华·凡莱尔表示:“油炸狼蜘口味酥脆,但说实话,我觉得炸蟋蟀比炸蜘蛛好吃。”

6. 炒蝉

产地:泰国

在泰国清迈,爆炒蝉虫是一道常见于饭店和居民餐桌的佳肴。推荐人亚当·兰伯特-格鲁恩表示:“在泰国乡村,大型动物被列为保护物种,村民只能捕蝉吃,补充蛋白质。”至于口味如何,亚当表示,刚入口像花生,嚼两口后又像牛排,“不赖”。

7.炸青蛙

产地:菲律宾

这是菲律宾班巴加省的特有美食。吃过树虫的达克拉尼尔表示:“青蛙的肉质与味道和鸡肉完全一样。”

-----------
放下高科技,美国朋友谈谈,咱怎么用溜肥肠、炒腰花、熘肝尖吓唬洋人。老V曾拿生蚝吓唬过国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58#
发表于 2011-6-30 21:10:04 | 只看该作者

re:炸青蛙是到处都有的,吃狗肉是犯法的(郭美...

炸青蛙是到处都有的,吃狗肉是犯法的(郭美美就不吃)。溜肥肠、炒腰花、熘肝尖吓不着人了,有一次我正吃带眼睛的鱼头,旁边进来个老外,小声对服务员说:鱼的,眼睛的干活。(不是日本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59#
发表于 2011-7-1 08:47:48 | 只看该作者

re:抓紧去看哦——http://blog.s...

抓紧去看哦——http://blog.sina.com.cn/s/blog_42b86aee0100ta1l.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60#
发表于 2011-7-1 09:23:50 | 只看该作者

re:http://weibo.com/166...

http://weibo.com/1668689447/eD6zCJVbwQh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以琳自闭症论坛

GMT+8, 2024-11-27 01:43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