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琳自闭症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请写明注册原因,12小时内通过审核)
楼主: 燕原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走进青春期

[复制链接]
3901#
发表于 2011-6-8 09:04:04 | 只看该作者

re:呵呵,环保部门随即就对“尽可能储水”说法...

呵呵,环保部门随即就对“尽可能储水”说法委婉否定了哦。

储水是不会有错的。但公共决策的声音需要特别谨慎,“尽可能储水”是会引起恐慌性行为的,因为不知道期限,所以现实操作可能性很差。

另,自来水厂没多大蓄水能力这是对的,但据了解可以维持一天,贴沙河备用水源可维持两天左右。按照稀释速度,即便出现超标,也很难超过2、3天。事实上,这么些天来,钱塘江取水点的水质持续保持一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902#
 楼主| 发表于 2011-6-8 10:16:24 | 只看该作者

re:看来不叫多难兴邦,叫多难谈定。咱...

看来不叫多难兴邦,叫多难谈定。

咱政府够能搞的了,就是谈定这块还需要努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903#
 楼主| 发表于 2011-6-8 10:44:14 | 只看该作者

re:上次法航447失事分析说,恐慌带来的飞行...

上次法航447失事分析说,恐慌带来的飞行员直觉行为,导致了灾难,飞行员的一系列动作完全违背了教材上的要求,但是符合人类本性直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904#
 楼主| 发表于 2011-6-8 20:17:52 | 只看该作者

re:小都一放羊就真羊了,每天都和我说没作业,...

小都一放羊就真羊了,每天都和我说没作业,我也抓不住把柄,就让他羊吧。
这种孩子不能在家上学,我肯定管不住。

大都看完科学片,开始看战争片,我慎慎地不敢看,更谈不上讨论了。
虽然我坚决厌恶战争,但人类历史基本也都是战争组成的,看就看吧,反正科教片很客观。

大都的好处是讲理,不好的地方,和方舟子一样,经常做不讨人喜欢的事情,不知道NT社会是建立在和谐上的,需要时刻讨好对方,自己也才开心。
这方面我和老罗一样一筹莫展,如果告诉他需要讨好别人,实在是讲不明白到底为什么,有什么逻辑,特别是非功利主义的。
王小山说,有的鸟生出来就是为了发表自己声音的。
不过在中国的土地上,有的鸟差点被人打光。
当然美国也不是天堂,讨人喜欢像天生的广告,在商业社会也是优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905#
 楼主| 发表于 2011-6-8 20:32:29 | 只看该作者

re:好奇心驱使,闲着开始看IMFAR 201...

好奇心驱使,闲着开始看IMFAR 2011 的文章摘要,1000多篇吧,主要是想看那些人都干啥呢。
这次会议好像没啥激动人心的事情,如果有,新闻早就播了。
没有也正常,大家接着烧钱吧。

38个单元,有的文章多,有的文章少,我挑好玩的写写,肯定不系统。

100 Understanding Autism From a Cross-Syndrome Developmental Perspective
一篇文章,讲Williams Syndrome和ASD的对比带来的启发,Williams Syndrome一般来说,被当成ASD的反面。
抄一段其他地方看来的:
“Andreia Santos的最新研究表明,威廉氏症(Williams Syndrome)患者没有种族偏见。由于比常人缺少约26个基因,威廉氏症(Williams Syndrome)患者通常有这些特征:稚气小巧的脸庞,更高的心脏病风险,没有社交恐惧。他们可能是世界上最友好的人,惊人地合群,能够像正常人对待老朋友一样对待陌生人。通常世界上任何地方任何文化里的小孩3岁开始就形成了有利于自己种族的偏见。即使是有社交障碍的孤独症儿童也不例外。Santos选了20个正常儿童和20个威廉氏症儿童,进行PRAM-II(Preschool Racial Attitude Measure)实验。正常儿童的所有回答中有83%偏袒白人,而威廉氏症儿童只有64%。也就是说人类本恶的天性是可以通过修改基因而改变的吗?”

其实大都小时候也很友好,特别是对陌生人,种族偏见肯定没有,一直到七八岁好像都这样。
现在不喜欢接触陌生人,应当是大量不良经验导致的紧张,原因是高级社会性能力缺乏。
所以这个反面不反面的,也许没那么绝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906#
发表于 2011-6-8 20:42:02 | 只看该作者

re:“王小山说,有的鸟生出来就是为了发表...


“王小山说,有的鸟生出来就是为了发表自己声音的。”这话对我很有警醒作用。发出声音的鸟,在我们这个国土,很容易给枪瞄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907#
 楼主| 发表于 2011-6-9 06:46:16 | 只看该作者

re:101 Characterizing C...

101 Characterizing Cognition In Nonverbal Individuals with Autism: Innovative Assessment and Treatment

四篇文章,关于学龄非语言ASD儿童,这样的孩子大概有四分之一强,在5岁还未发展出一定程度的表达语言(完全无语言或者不能讲句子)。
智商50以上的孩子,有很大可能性在5-7岁发展出语言。
没有表达语言,不代表没有接受语言。
四篇文章都是应用大脑感应设备,分析孩子完成任务时的大脑活动,研究表达语言的障碍和干预方向。
有一篇是专门用IPAD来做任务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908#
 楼主| 发表于 2011-6-9 07:09:58 | 只看该作者

re:102 Services for Chi...

102 Services for Children with ASD

八篇文章,用数据分析ASD儿童的服务情况,尽量做到大范围(上千上万的儿童范围)。
比如儿科常规检查是否到位,边远地区普通教师对ASD的认识,父母受到的压力情况,早期干预教师水平,网络信息情况,学龄ASD儿童接受服务的情况,社会经济地位导致儿童接受特教的差别,家长对早期干预效果的反应调查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909#
 楼主| 发表于 2011-6-9 08:16:55 | 只看该作者

re:103 Structural and F...

103 Structural and Functional Brain Imaging In Older Children, Adolescents and Adults with ASD

八篇文章,对大孩子和成人的脑部功能扫描研究。
用大孩子和成人做对比研究(ASD组和对照组),因为可以做复杂任务,比如给予脸部的不同表情,给予金钱刺激的任务看反应等,用fMRI分析大脑区域的运作。

104 Animal Models and Cell Biology

八篇文章,动物实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910#
 楼主| 发表于 2011-6-9 08:51:14 | 只看该作者

re:105单元比较大,内容是干预方法的研究....

105单元比较大,内容是干预方法的研究.

105 Interventions I: Early Intervention and Language Intervention
45篇文章,早期干预和语言干预
105 Interventions II: Social Skills Interventions.
41篇文章,社会技能干预
105 Interventions III: Outcomes, Associated Factors, and Other Behavioral and Medical Treatments.
47篇文章,其他方法
105 Psychiatric/Behavioral Comorbidities
55篇文章,精神/行为并存情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911#
 楼主| 发表于 2011-6-9 09:41:43 | 只看该作者

re:头45篇文章的主观印象:早期干预...

头45篇文章的主观印象:

早期干预方法,以语言,认知,行为矫正,共同注意力,互动和游戏能力为主。
对于干预方法的选择,我感觉对于新家长也许一开始会迷惑,但是对于特教专家来说,不应当很迷惑。各种干预方法各有千秋,怎么混合着用,怎么针对每个孩子的具体情况安排课程和目标,来达到最佳效果,不是在考验每种干预方法,而是在考验特教老师灵活运用的水平。

而对于各种干预方法的系统科学研究,也就相当于给特教老师们提供了可靠的参考依据。看一篇文章,收获一些心得,马上能和自己原来的经验结合,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有这样的特教老师,后面家长就需要排长队了。

新的干预方法没有市场,因为基本上在老几样的基础上做完善和融合,应当就足够了。
比如:
一些行为妨碍了互动游戏和上课,怎么穿插着ABA干预不良行为,保证上课质量。
利用计算机程序做ABA认知分解学习,和社会互动分解强化,能大大减少老师和家长的重复工作量,保证更多的互动和生活训练方面的精力。

对干预方法做双盲比较难,怎么去说服对照组做差的干预,所以对于干预方法细节的研究,样本都不够大,一般来说小于十个孩子,让人不太能认同研究结果,特别是孩子和孩子的差异性都很大。
一些研究表明,训练家长有很大效果。这个我感觉比较显而易见,光老师行,家长不行,孩子的进步也不可能很大。
训练家长,主要是地板时光之类的互动游戏干预,和生活技能干预,因为不能过高要求家长能掌握语言训练和行为训练之类的高深课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912#
 楼主| 发表于 2011-6-9 14:56:19 | 只看该作者

re:其他方法47篇(书排乱了,第三部分在第二...

其他方法47篇(书排乱了,第三部分在第二部分前面)。

其他方法包括一些训练感官的方法,比如眼睛;
一些药物使用调查(用药的孩子还挺多的,感觉几乎都用,这也是我没敢进入美国正规教育体系的一个因素。以大都的焦虑水平,肯定是需要吃药才能上学,而我以中国人的本能排斥精神类药物);
一些针对学龄高功能孩子的研究,提高高级思维灵活运用能力方面的;
一些深入的个例研究;
一些新的量表和方法的探索性研究;
一篇研究排毒的,结论是否定;
一篇研究rTMS的,认为对改善焦虑有效,还需要结合行为干预来进一步研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913#
发表于 2011-6-9 15:06:15 | 只看该作者

re:看得一头雾水,还是不懂。看来,文科生打死...

看得一头雾水,还是不懂。看来,文科生打死了也变不了理科生。但理科生倒有可能变成文科生。也就是说,文科生的队伍会越来越大,理科生的队伍会越来越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914#
 楼主| 发表于 2011-6-9 15:35:23 | 只看该作者

re:41篇社交能力训练主要集中对学龄...

41篇社交能力训练

主要集中对学龄孩子进行社会性相关的认识和心理方面的训练研究,CBT,社交故事,夏令营,放松训练和戏剧,针对的主要问题是社交能力,社交焦虑,表情识别,认知能力提高,执行力,对家长团体和学校融合团体给学龄孩子提供社交训练的研究,还有研究机器人和ASD孩子互动的。

因为这方面个例情况差别太大,对某一种方法的研究结果都不能说对其他孩子也相同,所以相比相对单纯的早期干预来说,对干预方法很难进行有效的评估。加上学龄孩子可能会产生复杂的合并症,比如焦虑,强迫症,双相和抑郁,对社会技能进行干预不是一项简单的任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915#
 楼主| 发表于 2011-6-9 15:35:48 | 只看该作者

re:[QUOTE][b]下面引用由[u]云鹤...

下面引用由云鹤发表的内容:

看得一头雾水,还是不懂。看来,文科生打死了也变不了理科生。但理科生倒有可能变成文科生。也就是说,文科生的队伍会越来越大,理科生的队伍会越来越小。


大小其实不重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916#
 楼主| 发表于 2011-6-10 08:34:01 | 只看该作者

re:社交焦虑好像很受重视,有篇文章的研究结论...

社交焦虑好像很受重视,有篇文章的研究结论是,社会性不那么差的高功能,社交焦虑更多。
这个也好理解,越接近NT,越不被同情,越被要求一致,其实达不到,过高要求必然带来焦虑。

重视心理问题和自尊自信的培养,比外界的行为一致更重要,这是我看后面55篇文章的体会,主要针对高功能孩子的焦虑和其他心理精神疾病做研究。

这个问题其实是很严重的,A博的书里提到,AS成年以后,大概有40%有不同类型的心理精神问题,比如焦虑症,强迫症,抑郁症。
还有那些够不上病症的心理问题,我想AS应当人人都有。
和NT保持一致,或者说表面上的融入,并不能保证心理问题减少,反而会在迫使自己一致的同时,给自己过高的压力,因为大部分AS都是完美主义者,都有足够的智商分析问题,但是不一定有足够的心理素质和情绪控制能力,以及平衡的大脑客观条件,把自己保持在一个平衡的位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917#
 楼主| 发表于 2011-6-10 08:46:15 | 只看该作者

re:106 Imaging Genetics...

106 Imaging Genetics In ASD
四篇文章,imaging genetics,将大脑图像和基因结合起来的一个研究方法。

107 Medical, Psychiatric, and Behavioral Co-Morbidities
八篇文章,研究合并症的。
比如,ASD孩子因为普遍挑食导致营养问题,ASD和癫痫,ASD伴随耳聋,异常的感官反应伴随发育迟缓,退休人员中ASD情况调整和对于养老和健康的影响,睡眠障碍和行为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918#
 楼主| 发表于 2011-6-10 09:27:42 | 只看该作者

re:108 Interventions: C...

108 Interventions: Controlled Treatment Trials
八篇文章,和105的区别我说不好,也许这几个都是比较严格的双盲对比研究吧。

几篇学龄高功能社交小组对比研究,一篇早期干预共同注意力研究,一篇药物研究,一篇对强迫症青少年的CBT心理治疗研究。

药物研究: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Double-Blind Trial of NAcetylcysteine In Children with Autism.
A. Y. Hardan*1,L. K. Fung2, R. A. Libove1, T. V. Obukhanych1, S. Nair2,T. W. Frazier3, L. Herzenberg1 and R. Tirouvanziam1,
(1)Stanford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2)Stanford University,
(3)Cleveland Clinic

Conclusions:
This preliminary randomized, placebo-controlled, double-blind trial provides the first evidence in the usefulness of NAC in treating irritability and disruptive behaviors in children with autism. While benefits are being observed in associated behaviors, it remains unclear if NAC is beneficial in treating the core features of autism. Although this current report has shown substantial magnitude of desirable effects, these data have to be used with caution as it represents a preliminary analysis of a relatively small study. Replication of these data in a larger study is warranted to confirm these findings.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919#
 楼主| 发表于 2011-6-10 09:57:06 | 只看该作者

re:109 Onset, Clinical...

109 Onset, Clinical Phenotype and Quantitative Traits
八篇文章,基本上是关于早期诊断方面的。

110 Biomarkers, Cell Biology and Animal Models
33篇文章
110 Epidemiology: Biological and Social Risk Factors
19篇文章
110 Epidemiology : Prevalence, Trajectories, Interventions
28篇文章
110 Epidemiology: Detection and Screening
17篇文章
110 Genetics and Genomics
24篇文章
110 Lifespan, Family, and Educational Issues
39篇文章
110 Neurophysiology: Cognitive Neuroscience
110 Neurophysiology: Sensory Processing
19篇文章
110 Neurophysiology: Social & Affective Processing
18篇文章

流行病学和神经生理学单元,大多数文章相当专业,不是领域专家看不懂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920#
 楼主| 发表于 2011-6-10 11:28:13 | 只看该作者

re:111 The Developmenta...

111 The Developmental Neurobiology of Autism: The First Steps and the Road Ahead
一篇文章,发展神经生物学?

112 Adults with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 Challenges for Epidemiological and Outcome Research
五篇文章,成人ASD的调查,诊断,和服务需求。

113 Interventions: Psychopharmacology, Predictors, and Other Outcome and Related Factors
八篇文章,精神药物在干预中的因素研究

114 Genetics, From Syndromes to GWAS
八篇文章,遗传学的咱看不懂。

115 Neurophysiology: Social, Perceptual & Learning Processes
八篇文章,为啥不和110那些放一起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以琳自闭症论坛

GMT+8, 2024-6-18 20:46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