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琳自闭症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请写明注册原因,12小时内通过审核)
楼主: 方静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以琳教学活动

[复制链接]
961#
发表于 2011-4-9 20:15:50 | 只看该作者

re:2011年4月9日 周六 一组家长培训(...

2011年4月9日 周六 一组家长培训(游戏)
  今天参加了李国香老师组织的游戏培训,使我学习到了很多新的内容。下面是我总结的有关扑克牌的玩法。
  一、开火车
  目标:培养儿童的轮侯能力和观察能力。
  游戏规则:一叠扑克牌,两人轮流摸牌,竖着排成一列,一张压着一张。如果发现自己所出的牌与上面其中一张的相同,就把两张一样的牌包括中间的牌收走。最后谁的牌多,谁是得胜者。
  二、比大小
  目标:对数字大小进一步巩固
  游戏规则:一叠扑克牌反面向上,两人轮流摸牌。让所得的牌正面向上进行比大小,谁的牌大两张牌都归谁;如果两张牌一样大,那么一人一张。最后谁的牌多,谁就是赢者。
  三、变色龙
  目标:训练孩子的反应能力和观察力。
  游戏规则:二至三个人轮流摸牌。“石头、剪刀、布”决定赢者先出牌,不分大小只出花色,几人轮流出相同花色的牌。J为变色龙,可随意变换想出的花色。最后谁手里的牌最少或没有就是胜者。
  四、抽乌龟
  目标:训练孩子推理的能力和观察力
  游戏规则:一副扑克力去掉“小王”。两人轮流摸牌,然后整理自己的牌,不能让对方看到。把对子(2张一样的牌)扔到桌子上,两人轮流抽对方的牌,每次只能抽一张,如果有对子再扔掉。最后乌龟(大王)在谁的手里谁就输了。
  五、钓鱼
  目标:训练孩子听力,反应能力及对数字大小的巩固
  游戏规则:扑克牌J为鱼钩,每个孩子有一张J。老师放在桌上两张牌,发指令(例:去钓小的),两人比赛谁先把J放到相应牌上,谁就是胜者。然后把钓到的牌奖励给他。也可以多张牌增加难度,如指令:钓最大/小的;去钓某个数字前/后面的;去钓某个数的相邻数等。
  今天的培训让我获益非浅,我会认真总结,然后用到自己的个训课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62#
 楼主| 发表于 2011-4-9 20:45:54 | 只看该作者

re:今天上午是家长分组培训的时间,由家长来操...

今天上午是家长分组培训的时间,由家长来操作,然后家长、老师等点评。
李老师没有安排我的工作,但因为一个带组的老师临时有事,我去替她,也就是我和常青老师合作带四组的培训。
常老师安排了四个家长来操作,新老家长搭配,有些家长来了才几天就上台操作,实在是勇气可嘉。教室3里满满一屋子的家长和老师,没有人抱怨休息时间还要参加培训,真的是让人感动,尤其是年轻的老师们。
第一个上来的孩子功能其实很高,妈妈设计了好几个课题,课程结束后大家给出的意见是课程有些简单,也确实是如此,不过妈妈在控制孩子的情绪方面做得很好。当孩子有情绪的时候,妈妈不是去和孩子对抗,而是不露声色地疏导,并坚持原则,该撤的强化物就是撤掉,该做的项目必须完成。我观察到的不够好的地方,是家长给了太多的直接辅助,并且给得太快,没有给孩子思考的时间。
第二个上来的是个女孩,课程结束后我开玩笑说妈妈不是来干预孩子的自闭症,而是想训练孩子做间谍,大家都笑了。妈妈给孩子的课题目标设置得太高,而且我不认为这样的目标有什么作用。我觉得这个孩子最需要的稳定她的情绪,要保证安坐的时间能够越来越长,而家长给出的课题是一会需要坐在桌前做,一会需要离开位置去操作的,这样孩子的心就更定不下来了。我后来了解到老师们都觉得这个孩子的理解能力还可以,但是因为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你不知道她什么时候会闹,甚至是大闹,所以一直无法升组,因为上一个组别是有语言课和数学课的,如果她升上去就势必会影响其他的孩子。其他家长和老师也给这个妈妈建议说不要太在意孩子的学业,教的东西应该以表达为主,而不是就靠你来灌各种知识。课后这个妈妈找我,我说孩子的视觉能力也不好,她的眼神不定,总是飘的,然后你给出的课题又不是针对性训练的,反而是在强化她的飘,她只要看一眼就去操作去,不需要持续看。我建议她多给孩子做难度大一点的手眼协调的活动,比如像汶汶那样学习十字绣,这样可以让孩子定下来,让他的注意力的持续时间越来越长。这个妈妈说也做分豆子这些精细活动,我说这些活动都简单了,她不需要高度集中去做,是可以看一下做一下,并且可以摇头晃脑着做。还有就是表达,孩子虽然说话平声,但是基本的音都能发,但她只是被动地说话,不是交流,家长要让孩子的说话变成交流和沟通。
第三个是个新家长,妈妈选择的课题偏难,点数报总数这些都上来了,但是孩子的能力都达不到,所以整节课就变成考试,我笑说这个妈妈今天是面试官,孩子是来面试的,会不会不管,我给出的题反正要问完。而且我还注意到当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或者完不成课题的时候,妈妈一直在捏孩子的脸,当然不是很重的,我想如果这个动作来自老师肯定是要被投诉成虐待孩子了。妈妈在短短的20分钟内进行了7个课题,课题与课题间几乎没有衔接,感觉是为了课题而课题了,孩子是谈不上有一点乐趣的。结束后家长老师给出了很多的建议,要求家长一定要掌握孩子在什么程度上,还有我们每个课题的目的是什么。有一个老师也提出妈妈没有关注孩子的表达问题,做的过程中没有互动,也没有强化,常老师急着建议这个妈妈一定要拥有一套以琳的教材,赶紧去学习一些基本的ABA的知识。今天回来后和张老师通话的时候讨论是不是新家长进来都要像新老师进门一样进行必修课的培训?
第四个家长家长上来的第一句话是说孩子的理解力不好,让我们大家有思想准备。然后她发的第一个指令是:一边拍桌子一边拍墙,我听到有些人笑了,因为桌子离墙很远,我们都不知道这一边的动作怎么进行。孩子做成了先拍桌子再拍墙,妈妈再次重新发指令,还执行不了的时候妈妈示范了,把桌子拉到离墙比较近的地方,孩子还是执行不了,我阻止妈妈继续下去,让她做下一个环节。妈妈很努力,看得出妈妈是精心准备过的,但是和前头的家长一样,她的课题超出了孩子的水平,并且都是命令式的,没有一点去激发孩子的学习动机的意思在里面。下课后讨论的时候我问这位妈妈为什么要做这些课题?她想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目的?她说老师是这样做的,所以她也跟着这样做,而且她说孩子在老师手里是能做这些项目的。我没有看过老师上课,好像这个也是新家长,我可能想看也看不到,反正我觉得家长没有去理解课题的目的和意义,但照搬过来做了。常老师总结的时候提到,对于四组的孩子,听从指令执行指令是非常重要的,所以你发出去的指令就要有效,孩子在很抗拒的情况下或者在你完全辅助的情况下来执行指令就大打折扣了。我指出的是我们必须明白孩子最需要什么,并不是他学会了加减法甚至学会写作文,我所考虑的最最需要的是他稳定的情绪,想的是当孩子成人后你能否带他出门,别人又能否上你家串门。他可以学得很少,但是我要做的是他学的是平时他要用出来的,而且在他口语能及的范围内,那些学过的东西他能够用口语表达出来,同时也要发展他的肢体语言。
这样的培训时间过得很快,一个新到没几天的家长拉着我的手说培训太好了,希望能经常举行。
谢谢可爱的老师们,也谢谢可爱的家长们,还有放弃了休息时间来上课的孩子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63#
发表于 2011-4-9 22:20:29 | 只看该作者

re:呵呵,在这里也想各位家长和老师表示歉意,...

呵呵,在这里也想各位家长和老师表示歉意,轮到我的时候让大家久等了。
宋老师找我的时候我很意外,但是也没有刻意的去准备,我想拿出我能表现出来的我和孩子的最原始的状态。像宋老师说的有些地方我的目标没有明确,还有家长提出的细节注意的不够,但是我对于课题的延伸比较在意,让孩子学到主要目标的情况下尽量的给他多的信息量,虽然宝宝不一定能接收到,但是我还是要去做,给他我能给他的最大的信息量,我相信宝宝会厚积薄发的。谢谢老师和家长的建议,对于现阶段我还是比较注重生活中对他的灌输和引导,还不想太多的教学模式的一对一,但是每颗星星都不一样的,我的观点和方法不是也不能适用于所有的孩子,因为我的星星只有我比较了解,他是属于我家的,你们的星星也有他们自己的轨迹,好好的细心的去发现和摸索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64#
发表于 2011-4-10 15:10:13 | 只看该作者

re:2011.4.9 周六 培训(...

2011.4.9   周六   培训(五组)   地点:教室五
操作人员:LJY妈妈    五(1)A    LJY小朋友
主持老师:宋老师,毕老师
课题:配对——类别——综合训练(按数取物,轮流搭,点数)
1•配对:
   六张配对卡,让宝宝去一一配对,然后总结。
互动:小老鼠上灯台。
点评:LJT妈妈的语气和表情很好,宝宝也很配合。总结很好,有停顿、结束概念。
2•类别:                                                                     
(1)读一遍各类卡片,
(2)接着说类别,之后说完一张放桌子上。
(3)然后是“同类的放一起”。
(4)总结“拍拍**类的”。
点评:在平常时,要自然些,难易程度要把握好,有退有进。教类别时,一种类别一种去教,最好先是水果类、动物类,从差别大的开始教,还有要注意水果和蔬菜的分类,最好放到最后去教。课题泛化:如果类别很好,可以去想象。例如:《1》“说出几种水果”,教时可先有视觉到无视觉。《2》转换能力“听到苹果,就拍门”。一开始可从有视觉到无视觉。《3》比赛:妈妈拿水果类的,宝宝拿动物类的,看谁拿的快。
3•综合训练:
(1)按数取物“宝宝,拿五个黄色的积木”••••。
(2)“数数有几块积木”。
(3)轮流搭火车。
点评:在过程中,每个课题都点了一下,目标太多元化了。一节课中,要有主要目标和次要目标。还要看宝宝的能力,太难了就往后退,简单了就往前进。
     在周六得培训中,看出家长们很努力,希望你们每天开心,保持乐观心态,加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65#
发表于 2011-4-10 23:03:35 | 只看该作者

re:2011年4月9日 周六 一组家长培训(...

2011年4月9日 周六 一组家长培训(游戏)
1、《小指挥,蒙住眼睛找沙蛋》
     目标:训练孩子的方向感
     游戏规则:一个人当指挥家,其他人要听指挥家的指令进行游戏活动。
     游戏过程:一个人当指挥家(A),另一个人将眼睛蒙住(B)。A指挥B,向左走或是向右走,向前走或是向后走,步数不限。达到目的地时自己要用手去找沙蛋,找到沙蛋者就赢了。
     这个游戏对孩子的方向感很好,可以让孩子理解自己的左右,也可以加深难度让孩子理解对方的左右。让幼儿站到对方的前面,指挥对方向左走或是向右走。
2、《水果转》
     目标:训练孩子的反应能力和记忆力
     游戏规则:每一个人给自己起一个水果的名字,每个人都要记住自己的水果名字和伙伴的水果名字。说到哪个水果转的时候,哪个水果就要转。自己转完后要快速的说出另一个伙伴的水果名字,让另一个人转。如果谁说的水果是游戏中没有的,那么这个人就输了,要淘汰出局。
     游戏步骤:大家围成一个大圈圈,每个人说一种水果代表自己。(苹果、西瓜、草莓、葡萄、桃子)等。例如:苹果转,苹果转,苹果转完西瓜转。西瓜转,西瓜转,西瓜转完桃子转。依次往下进行,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做到此项活动。
     如果这个游戏孩子没有理解,我们要退到最简单的操作步骤。可以用孩子的名字代替,也可以视觉提示出字卡或是图片让孩子更好理解。我们还可以做交通工具类的、动物类的、日常用品类的、蔬菜类的,可以丰富更多的知识。同时可以将指令多变化些,加入干扰,让孩子们快速反应。
     在周六的培训中我们学到了很多好玩有趣的小游戏,每个游戏都能带动着孩子们快乐的学习。我们是在学中玩,玩中学,开心的学习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66#
发表于 2011-4-11 12:18:49 | 只看该作者

re:2011年4月9日 周六 一组家长培...

2011年4月9日  周六  一组家长培训(游戏)
   今天在音乐一参加了李国香老师组织的游戏培训,有感统方面的,互动方面的,扑克类的,棋类的,使我受益匪浅,学到了很多新的内容。下面我着重与大家分享两个互动游戏的玩法。
《打傻瓜》游戏
游戏目标:培养儿童的预期能力
          提高儿童的概括能力,表达能力和组织能力。
游戏场地:比较宽敞的室内或室外
游戏材料:柔软的物品(枕头或毛巾等)
游戏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家长当指挥官,幼儿当水果)每个小朋友个说一个水果名字,水果名字不能重复。
(2)所有小朋友围成一个圈,指挥官站在中间。
(二)基本部分
(1)指挥官指到哪个小朋友,这个小朋友就说出自己的水果名。
(2)指挥官随便指到哪个小朋友,其他小朋友说出这个小朋友的水果名,第一个说出来的给予炸油条奖励。
(三)活动延伸
(3)指挥官说“打香蕉”,是香蕉的这个小朋友就要说“打西瓜”,是西瓜的这个小朋友就要说“打桃子”,是桃子的这个小朋友就要说“打哈密瓜”,哪个小朋友反应慢,没有及时说出水果名字被打到了,就会被淘汰。
(4)其他小朋友继续玩,说错的或说慢的又被淘汰
(5)直至剩一个小朋友,就胜利了,给予炸油条奖励。
(6)角色互换,小朋友站在中间当指挥官,讲述规则。
《鸟窝》游戏
游戏目标:发展儿童动作的灵敏性和反应能力。
          遵守游戏规则
          提高孩子的概括能力,组织能力。
游戏场地:比较宽敞的室内或室外
游戏材料:三个不同颜色的圈,五个沙蛋
游戏过程:
(一)开始部分
(1)把三个不同颜色的圈放在不同的位置,五个沙蛋放在中间。(圈代表鸟窝,沙蛋代表鸟蛋)
(2)请三个小朋友分别代表三个队,红圈是红队,黄圈是黄队,蓝圈是蓝队。
(二)基本部分
(3)老师是指挥官,当指挥官喊预备--开始的时候,三个队的小朋友就要迅速跑到中间去拿一个蛋,迅速的放回到自己的窝里,紧接着再迅速去拿第二个蛋,直到中间的蛋没有了,再去拿别人鸟窝里的蛋。
(4)当别人抢自己鸟窝里的蛋时,要赶快说鸟窝,就不能去抢了。
(5)直到自己的窝里有三个蛋时并说鸟窝,就赢了。
(三)活动延伸
(6)由小朋友当指挥官,讲述规则,组织游戏。
   今天培训的游戏还有很多,在以后家长和老师就可以在家里和学校大量的给孩子玩游戏,使我们的孩子从中感到快乐,越来越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67#
发表于 2011-4-11 12:56:27 | 只看该作者

re:琦琦老爸:我看过你回复的帖子之后,很感动...

琦琦老爸:我看过你回复的帖子之后,很感动你的自信与执着。
你的想法是好的:你很在意课题的延伸。但是你没有一个准确的课题目标,所以课题的延伸也就没有方向。
你想给孩子最多的信息量,让他厚积薄发。而太多的信息量孩子不一定能全部接收到,你这样做下来每个知识点都是散的。
其实我们针对一个课题学习,然后深入再泛化到生活中去与你的想法是一致的,只是我们这样做会更扎实更系统一些。
让我们为了孩子一起加油努力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68#
发表于 2011-4-11 13:06:57 | 只看该作者

re:2011年4月9日 周六 一组家长培训(...

2011年4月9日 周六 一组家长培训(游戏)
今天参加了一组的游戏培训,家长做的几个游戏让我受益匪浅。下面简单地说一下
1、《过桥游戏》
目标:锻炼孩子的配合能力,合作能力以及协调能力
游戏规则:七八个椅子摆一排,小朋友站在上面从椅子上走,手臂张开保持平衡,不能借助外力,独立完成。
          变换障碍,增加难度,椅子变换位置增加孩子的保持平衡的难度
          前后左右扩大椅子的空间
游戏场地:比较宽敞的室内或室外

2、《小朋友动脑筋》
目标:锻炼孩子理解游戏规则,以及让孩子学习如何解决问题
游戏规则:一张报纸,不能用手撕开,如何让他成两半?
          用手咕噜一个球,不用脚踢过去,如何到对方那边。
          不用手不用脚把报纸拿到阿姨那里?
游戏场地:比较宽敞的室内或室外

3、《踢足球》
目标:首先让孩子明白游戏规则,能够理解我们孩子往往不明白的规则
游戏规则:1212121212报数,数1的一队,数2的一队,然后往对方的球门踢球,一定要守住自己的球门,还要把球踢进对方的门
游戏场地:比较宽敞的室内或室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69#
发表于 2011-4-11 13:49:59 | 只看该作者

re:2011.4.9 周六 培训(五...

2011.4.9   周六   培训(五组)   地点:教室五
操作人员:ZBX妈妈    五(2)A    ZBX小朋友
主持老师:宋老师 毕老师
1.读卡片
  MM:这是什么?雨伞
     这是什么?裤子
点评:家长语调抑扬顿挫,把握的节奏也很好,注意卡片读完时,可以多总结一下,如:卡片读完了。让孩子知道完成的概念。
2.物品的功用:
  3选1: MM:把刷牙用的给妈妈。
  4选1: MM:把吃饭用的给妈妈。
  卡片由少到多,由易到难
  4选2: MM:把洗手和洗脸的给妈妈
点评:妈妈应多些社会性强化。如:你真棒!
3.配对:
  MM:一样的放一起。
点评:家长能找到适合孩子的切入点,卡片由少到多,从桌面配对到离开桌面配对,及时的增加课题的难度。
4.畅数:
  MM:请你从1数到10
点评:妈妈应注意口型的提示。
5.复述数字:
  MM:你来和妈妈说一样的。(1.4.9)   BB:1.4.9
点评:妈妈应注意不要重复发出指令,注意指令的有效性。
6.动作卡片:
  MM:小朋友在干什么?   BB:小朋友在踢球。
  MM:阿姨在干什么?     BB:阿姨在洗碗
点评:妈妈操作时,回合清晰,很好的把控孩子的注意力。应注意课题的延伸。
  在周六的培训中,家长们各抒己见,使我获益良多。希望家长们和老师们搭起爱心的桥梁,为了孩子,共同进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70#
发表于 2011-4-11 19:06:28 | 只看该作者

re:本想上来写点四组培训的情况总结,一看方老...

本想上来写点四组培训的情况总结,一看方老师已经贴得忒详细忒完美了。我用烂笔头记录的还不如方老师用脑子记得清楚咧;忒佩服了。周六四组家长会结束后,又有好几位家长报名要求参加下一次的个训操作展示课。看来我们许多家长也想有特别的充电机会。作为以琳一线的教师,我感到任重而道远,我们会和家长们一起同心协力,为可爱的孩子们保驾护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71#
发表于 2011-4-11 20:16:01 | 只看该作者

re:周六参加家长的培训,我分到四组,是...

   周六参加家长的培训,我分到四组,是常老师主持,方老师坐阵,很是壮观。看过方老师写过的总结,很是佩服,描述的太细致了!
   看过这四个家长给孩子上的个训操作课,我总结一下自己的看法:
一、四组孩子在能力上相对来说是比较弱的,注意力不集中,尤其是情绪自我控制差。这次的四个孩子中后两个孩子能力比较弱,家长在演示的时候,没有控制孩子的情绪,只是一味的教课题,与其说是教孩子不如说是考孩子,这样做是不对的;
二、家长发的指令过于复杂繁琐,孩子听不懂不会做,所以就会有不好的情绪出现,注意力不集中,这一点,方老师和常老师也提出:稳定情绪比学东西更重要;
三、家长对孩子的强化不够,孩子做对了没有及时强化,这让孩子会感到没有自信,没有得到鼓励和肯定,所以会产生不配合,
   通过这次的培训,我从方老师和常老师身上学到很多,她们给家长提的建议一针见血,让家长心服口服,这是我应该学习的,一定要努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72#
发表于 2011-4-11 22:13:18 | 只看该作者

re:2011.4.9 星期六 教研活动:家...

2011.4.9 星期六  教研活动:家长分组培训   地点:音乐三
主持老师:李老师 王老师
组别:二组
操作人员:二(2)A MZX妈妈  小朋友:MZX
操作课题:仿搭积木   序数

一、仿搭积木
1.妈妈和孩子各有四块颜色不同的积木,妈妈搭完以后,要求孩子搭一样的
2.看图搭积木,妈妈要求孩子按所画图片搭一样的
3.看图摆七巧板,孩子观察图片上七巧板的摆放,然后自己动手操作摆一样的
4.看卡片,记忆搭积木,先是两块积木的卡片,然后卡片上的积木数量慢慢增多
点评:一开始的时候妈妈没有任何关于操作项目的介绍,应该先告诉孩子我们今天要来搭积木,并且给孩子一定的任务量,告诉孩子完成这些以后就可以休息,开始搭积木的时候,要先抓住孩子的注意力,确定孩子关注妈妈搭积木了以后再开始进行课题,否则达不到训练的效果。在仿搭积木的这个课题上,妈妈的操作步骤还是比较清晰的,只是有些细节要注意,比如强化的及时与多样,搭积木的由简到难,由少到多,并且在进行下一步骤时,注意桌面教具的清空,以免干扰孩子的注意力,并且要注意遇到进行不下去的情况时,如何往后退。

二.序数
1.摆五块积木,四块蓝色,一块黄色,变化黄色积木的位置,要孩子回答黄色是第几块
2.增多积木的颜色,孩子回答黄色是第几块
3.妈妈拿来画着气球的卡片,孩子按要求第二个气球涂黄色,第四个气球涂蓝色
4.看气球的卡片,回答问题:第几个气球飞的最高,第几个气球飞的最低
5.妈妈从上到下摆积木,孩子回答黄色积木是从上到下数的第几块
6.妈妈拿来画着抽屉的卡片,孩子按要求把积木放到第四个抽屉里
7.妈妈摆两排积木,要孩子点数第一排几块,第二排几块,并且表述某块积木是第几排的第几块

点评:在操作序数这个课题的时候,妈妈的步骤很清晰,从易到难,并且在一些步骤的操作上很有新意,但是辅助没有及时的跟进,在孩子回答不出来的时候,可以给以数字提示,或是手势提示等等,并且注意减少无效指令,争取在孩子注意力集中的时候发出有效指令,孩子对这时候的指令能有正确反应,在孩子表述不够准确的时候,可以先理解,多理解,然后再加强孩子的表达,要注意用教的方法让孩子学会,而不是问的方法,还要注意语言的生活化。

  总结:在看完MZX妈妈的操作后,许多家长都很诚恳的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也表达了对家长操作的看法,认为家长操作不仅可以看到自己的短处及别人的长处,学到许多操作知识,也增进了家长与家长之间,家长与老师之间的了解,希望还能有更多的机会举办和参与这样的活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73#
发表于 2011-4-15 12:48:02 | 只看该作者

re:哇!......好精彩的游戏!看到老师们...

哇!......好精彩的游戏!看到老师们上传的游戏内容,真的有点遗憾没有看到游戏的演示。因为周六我们游戏组出去活动了,不过幸好老师们都把这精彩的一刻用手中的笔给记录下来了,真是太感谢那些老师了,让我们这些周六不在的老师也看到这么精彩的游戏。希望我们大家一起为这些星星的孩子增添光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74#
发表于 2011-5-8 16:05:25 | 只看该作者

关于如何帮助孩子学会撕纸

    我们把撕纸分为了四个阶段:任意撕阶段,撕--停阶段,沿线撕阶段,撕图形阶段。
    第一个阶段:任意撕。
     操作方法:1、一手不动,另一只手往前撕。2、两只手前后撕。
     辅助方法:1、家长单手辅助,不要同时辅助孩子的两只手。2、辅助孩子的单手(捏住纸的手或是撕纸的手)。3、选择有顺茬报纸或是薄一点的软纸。
    第二个阶段:撕--停。
     操作方法:在纸上画上红色的线,撕到红线处就停。
     辅助方法:1、粗的红线--细的红线。2、帮助在纸上先撕开一个小口。3、把纸折一折,借助折痕孩子比较容易撕开。
    第三个阶段:沿线撕。
     操作方法:1、在纸上画绿色的虚线,要求孩子沿虚线一边挪一边撕。2、先用窄并短的纸条,然后纸条加长,最后才是宽纸条。3、用宽纸条时,帮助孩子学会把纸条卷一卷,方便捏住纸条。
     辅助方法:1、红绿线法。沿着绿色的虚线撕纸,到红色的线时就停下来。2、在孩子两只手需要捏住的地方,画上两个圆形,孩子就可以借助圆形的提示一边撕纸,一边往下挪动。
    第四个阶段:撕图形
     操作方法:正方形--三角形--圆形--不规则图形(如:不规则的梯形,六边形等)--图形组合(如:三角形和正方形组合的房子,长方形和圆形组合的苹果)
               每个图形都是从边缘开始,最后才是把图形画到纸的中间来增加难度,这里要教会孩子的是让他自己想办法去寻找合适的撕口。
     辅助方法:在这里,仍可以延续上面几个阶段用到的圆点法和划线法,因为有了以上几个阶段的练习,到了这一个阶段对孩子来说就是沿线撕来组合成图形的阶段,在这个阶段尽量让孩子来自己做。
    需要注意的几点:
     1、示范。不管是哪个阶段,都要先示范给孩子看,让子明白他接下来要做的事情是什么。
     2、用来做提示的红线,从粗线要慢慢的变细,一直到最后不需要红线的提示。
     3、圆点也是从大圆点的提示到小圆点的提示,最后也是要撤销的。
     4、撕纸之后粘贴作品时,要注意的是,对于棱角多的和小的纸片,一般来说是要把胶涂在图画本上再粘贴的。而对于撕的相对大一点和规则的纸,可以直接把胶涂在撕好的纸上再粘,视孩子的情况而定。
     5、这四个阶段是个选序渐进的过程,但并不代表一定要从第一个阶段开始,还是要视孩子的情况而定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75#
发表于 2011-5-8 21:01:28 | 只看该作者

re:幼儿仿画一、仿画的步骤:点连线...

   幼儿仿画
一、仿画的步骤:点连线、仿画基本线条与形状、仿画简单图案
(一)、点连线
   操作步骤:我们在给孩子仿画的时候,是从点连线开始的。由两点的连线,到三点连线再到后来的四点连线,多点连线,一致后来的在精细室那边的格图。我们在进行点连线的时候,开始给孩子出示的两个点是很大的,两点之间的距离是很小的。再后来我们过渡到两个点慢慢地小,两点之间的距离慢慢拉长。
   注意事项:
   1、从竖线开始
   2、在孩子还未掌握点连线的时候,一次只给孩子出示两个点
(二)、仿画基本线条与图形
   操作步骤:
   1、直线
   2、直线的组合图形:正方形、长方形
   3、斜线
   4、斜线与直线的组合图形:三角形、梯形
   5、折线
   6、弧线
   7、圆
   8、波浪线
(三)、仿画简单图案
  一笔仿画到多笔仿画
二、与想象有关的绘画
(一)、添画
   1、有参照物的情况下,孩子通过观察进行添画
   2、无参照物的情况下,孩子通过想象进行添画
(二)、想象画
   1、通过题目的方式,让孩子进行想象画
   2、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孩子进行想象画
三、与仿画相关的基本能力
   1、握笔能力
     正确的握笔方式:用三指执笔法。具体要求是:右手执笔,大拇指、食指、中指分别从三个方向捏住离笔尖三厘米左右的笔杆下端。食指稍前,大拇指稍后,中指在内侧抵住笔杆,无名指和小指依次自然地放在中指的下方并向手心弯曲。笔杆上端斜靠在食指的最高骨处,笔杆和纸面呈50度左右。执笔要做到“指实掌虚”,就是手指握笔要实,掌心要空,这样书写起来才能灵活运笔。
    检测孩子握笔是否正确的小技巧;首先在执笔的左手或右手点四点记号。第一点在拇指指尖,第二点食指指尖,第三点在食指指根骨节凸起处,第四点在中指第一关节与指甲边垂中间的位置。当孩子握笔正确时应该是四点均被笔压住,如果有一点没有接触就错了。
   2、跟随能力
   3、欣赏作品的能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76#
发表于 2011-5-10 15:51:53 | 只看该作者

re:5月7号 星期六 家长培训本次...

5月7号  星期六   家长培训
本次家长培训内容是关于精细方面的。分两部分:一部分是关于艺术课上的两个内容(仿画与撕纸)分别由王丽红老师跟崔了榕老师讲解与示范。另一部分是关于家庭中的精细训练项目,如下:
精细方面的学习范畴:
1、伸手拾放物件:大把抓握;先用三指拿雪花片放入瓶内、硬币投入储蓄罐;用前二指拿带皮花生装进袋子里、花生米放盘子里、黄豆、绿豆或小粒的珠子等。
2、基本操作能力:
A、对力度的控制,使用不同的力度:
a、手腕及手掌力度的控制:用盒子装物品运送、用大勺子运送土豆、圆葱、大蒜等。用小饭勺运送珠子、花生米、豆子等;用杯子运送不同量的水。 距离由近到远。
b、手指力度的控制:打开不同大小的夹子,并使用夹子或镊子夹不同轻重的物件(海棉、苹果);使用剪刀剪不同厚度的纸卡;插不同大小的雪花片; 撕开不同的包装袋;魔术贴等。用汤勺舀水倒进碗里。玩抽签的游戏(吸管、铅笔、卡纸条等)。
B、运用手腕旋钮物件能力:
拧开瓶盖:(可乐瓶、大小不同的罐头瓶、牙膏等)扭动玩具发条;扭动橡皮泥或面团做麻花;松开及上紧螺栓及螺丝帽;转动拼块使它们拼在板洞上
3、双手配合运用:
A、手交手传递物件:传递积木
B、双手做相同动作: 插雪花片,拆开雪花片;玩太空泥
C、一手固定另一手操作:切水果的玩具;写画:采用不同的书写位置,除了在桌面上写画外,还可尝试在斜放或垂直的纸张上写画。夹衣夹,文具夹夹在纸张上等
D、双手以不同动作操作:穿珠子:不同形状的珠子,或剪断的吸管等,不同的绳子(筷子、竹签、电线、尼龙绳、鱼线、鞋带等)穿鞋带、穿针、穿皮带等
4、手眼协调:
A、叠高物件:搭积木
B、穿珠;这两项是常用的训练项目,也普遍使用作为评估“手眼协调”能力的指标。
C、提取或摆放物件:储蓄罐,将豆子从橡皮泥内取出(按颜色)
5、执笔写画:
A、仿画图形及抄写文字
B、依从不同格式书写:空格内写,空格内一格接一格写,由左至右,上至下。在横线上由左至右一行接一行写。在拼音本上写。
C、涂颜色:
a、宽边界----窄边界,先勾边缘线。由左至右,由上至下。一笔接一笔涂,有节奏的数着数涂,涂完后再回来填空白处,明白涂色规则的孩子可学习来回涂。
b、复杂的图案上涂颜色。留出空白处,边界感要强。
c、根据要求涂色:例如:有数字1的地方涂红色,2涂绿色,3涂黄色
D、画画
a、画出较复杂图形:水果、蔬菜、物件、
b、根据成人描述:(房子:房子的屋顶是梯形的、窗户是圆形的、门是半圆形、烟囱里没有冒烟。)   
c、自行画出一般物件或生活情境
6、文具及用品操作
A、剪刀(带辅助器---自行开合---移动剪刀---不将剪刀合实移动剪)选用不同质地的纸张或非纸张的材料(卡纸、卫生纸、棉花片、羽毛、毛线、布料等)日常生活中运用剪刀(剪食物、剪胶带或胶布、剪报花、画报或印花等)      
B、笔袋(拉链---按扣)
C、橡皮擦(擦厚纸卡—擦图画本---擦掉格子内的字)      
D、卷笔刀
E、书包(左右手合作拉开拉链,)         
相关能力的提高
1、建立初步的空间概念 (格图)为将来发展抄写,认字及阅读的能力打下基础。
2、提高语言理解能力例如:撕纸当中的撕\停、红绿线、点等。 认识物件、图形、颜色、方位、理解先后顺序等。
3、提高自理的技能  做一件事需要的物品,(画画要用的东西,剪纸要用的东西)上学以后整理书包,日后学习扣纽扣和扣皮带扣、系鞋带和简单手缝活动的基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77#
 楼主| 发表于 2011-5-10 22:37:54 | 只看该作者

re:谢谢微蓝、坚信、晓伟三个丫头,辛苦了。

谢谢微蓝、坚信、晓伟三个丫头,辛苦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78#
发表于 2011-5-12 00:09:33 | 只看该作者

re:收藏啦!

   收藏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79#
发表于 2011-5-12 12:23:01 | 只看该作者

re:呵呵,方老师,这是我们应该做的。希望能给...

呵呵,方老师,这是我们应该做的。希望能给我们的家长和孩子一些帮助,辛苦一点也没事,嘿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80#
发表于 2011-5-12 19:01:18 | 只看该作者

re:有幸的参加了周六的培训,收获颇多。一些容...

有幸的参加了周六的培训,收获颇多。一些容易被我们忽略的地方,老师讲的真到位。
真的很感谢三位老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以琳自闭症论坛

GMT+8, 2024-6-6 05:58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