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琳自闭症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请写明注册原因,12小时内通过审核)
楼主: 方静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以琳教学活动

[复制链接]
901#
发表于 2010-11-19 12:25:20 | 只看该作者

re:[QUOTE][b]下面引用由[u]方静...

下面引用由方静发表的内容:

无心给出的故事非常好,因为牵涉到心智理论在里面。
剑侠编故事和提问的能力实在太强,搞得我都不敢班门弄斧,但是剑侠的脾气我知道,我必须操斧不松手才好。

斗胆先搞无心的故事,是针对马桶盖这样的水平的。
披着虎皮的狗》
从前,有一只狗,趁主人不在家,就把主人的老虎皮偷走了,偷完老虎皮,他跑到了森林里。
有一只狼在找食物,抬头一看,有一只狗,就要过去吃他。
小狗赶紧披上老虎皮,狗披上了虎皮变成了一只老虎。
狼一看,刚才还是小狗,怎么一下子变成了老虎?就吓得跑了。
狗上路,他远望到口叼鸡肉的狐狸,狗骄傲的想:刚才吓跑了狼,我要是披上虎皮再大吼一声,狐狸肯定吓得把鸡肉乖乖丢在地上,这足够我美餐一顿的了。
于是,狗朝狐狸大叫起来。狐狸开始很害怕,可一听是狗的声音,就笑着说:假如你不叫,我还真把你当成了老虎,可你的叫声把你暴露了!拜拜!
说完,狐狸叼着鸡肉大摇大摆的走了。

在原来提问的基础上,我会把故事全部连起来重新讲一遍。
1、故事里有几个动物,如果按最聪明到最笨排序,你会怎么排?
2、故事里说狗骄傲地想,为什么是骄傲的?
3、如果你是这个狗狗,你想得到这块鸡肉,你会怎么做呢?
4、知道狐假虎威的故事吗?(把知识点连在一起)
5、欲盖弥彰,讲这个成语,和这个故事联系在一起。.


这个故事是有些道德问题,坑崩拐骗偷,占了好几样。那咱们就给往合适的方面改改。别教孩子们学坏了。

《披着虎皮的狗》
从前,有一只狗,趁主人不在家,就好奇地把主人的老虎皮拿出来,跑到森林里去玩。
有一只狼在找食物,抬头一看,有一只狗,就要过去吃他。
小狗赶紧披上老虎皮,狗披上了虎皮变成了一只老虎。
狼一看,刚才还是小狗,怎么一下子变成了老虎?就吓得跑了。

狗上路,他远望到口叼鸡肉的狐狸,狗仔细一想:狐狸很小气,什么东西都不肯分享。刚才吓跑了狼,我要是披上虎皮再大吼一声,狐狸肯定吓得把鸡肉乖乖丢在地上,这足够我美餐一顿的了。
于是,狗朝狐狸大叫起来。狐狸开始很害怕,可一听是狗的声音,就笑着说:假如你不叫,我还真把你当成了老虎,可你的叫声把你暴露了!拜拜!
说完,狐狸叼着鸡肉大摇大摆的走了。

其实这个故事里很难说狐狸比狼聪明,因为狗在狼面前披虎皮的时候并没有叫,这就没法比了。
所以,我觉得如果要比的话,比谁强大谁弱小更好一些,然后就这方面展开提问。有一些问题正常孩子大概想都不用想,而我们的孩子如果没有真正理解就会上当的。举例如下:
1.为什么狼在找食物的时候不披上虎皮呢?
2.如果小狗没有老虎皮而有一张猫皮的话,披上能不能把狼吓走?
结合“披着羊皮的狼”和“小红帽”的故事,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1.为什么狼要吃羊的时候不去披虎皮反而要去披羊皮呢?
2.小红帽里的狼,为什么要扮成外婆的样子,要是披上虎皮行不行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02#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9 13:47:24 | 只看该作者

re:高人啊高人。我会继续贴。

高人啊高人。
我会继续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03#
发表于 2010-11-20 21:41:59 | 只看该作者

re:发现一本新书,感觉非常好:《救救孩子:小...

发现一本新书,感觉非常好:《救救孩子:小学语文教材批判》,网上有卖。

  本书是民间第一次对小学语文教材进行全面、系统的专题性梳理,从母爱这个特定视角来审视我们的教材品质,同时也彰显了来自教育第一线的教师的专业素养和力量。
  这为教师如何使用教材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范本。教材并非不容置疑,教学也绝非教材全面合理化的过程。在课堂上,师生需要更多真实的、开放的对话。这就需要教师以平等的眼光来对待教材,以专业的眼光来审视教材,以敞亮的心态来对待孩子的困惑和疑问。而这也恰恰是诸多课堂存在问题的关键所在。


目录
上编:调查报告
01请让他们慢慢长大——对三套教材的综合评估
02三个版本得星一览表
人教版课文批评
03请用好的方式告诉孩子一个真实的故事——评《玩具柜台前的孩子》
04必须假定有一个理想的精灵——评《日记两则》
05人教版课文点评
苏教版课文批评
06妈妈哪儿去了?——《蘑菇该奖给谁》四题
07亲爱的母亲,这是什么道理?——读《陈毅探母》
08与性无关的纯洁——读《第一次抱母亲》
09苏教版课文点评
北师大版课文批评
10药
11《母亲的纯净水》的贫困
12北师大版课文点评
13一本万殊——同一文章不同教材删改情况之比较
14“被写信”的孩子
15这个世界的祝福——“母亲•母爱”专辑编辑手记
下编:媒体报道
16《南方人物周刊》我们的孩子在吃错药
17《浙江日报》“第一线”报告:“我有这样一个母亲”
18《中国新闻出版报》中国教科书有了“事实核查员”
19《钱江晚报》爱迪生到底有没有救过妈妈?
20《钱江晚报》编教材的节奏,已经OUT了
21《钱江晚报》还有多少教材谬误 等待我们去修正
22《东方早报》教材不能用虚构的美德绑架孩子
23《中国青年报》小学语文的真正问题是现代价值缺失
24《潇湘晨报》课文回归常识的道路没有最后一课
25《南方日报》教育应回归真实与真诚
26《嘉兴日报》让孩子“小马过河”般去尝试和思考
27《报刊文摘》教材别用虚构的美德误导孩子
28《东方今报》语文课本有几篇假文章?
29《时代周报》语文教科书再招声讨,中国式教育应停止“伪崇高”
30刘洪波:小学教材与启蒙之思
31《华商报》他们向“爱迪生救妈妈”say no
32英国《经济学人》The fragility of truth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04#
发表于 2010-11-28 02:24:38 | 只看该作者

re:发现一个不错的故事,但是不会讲,还是请高...

发现一个不错的故事,但是不会讲,还是请高手指点吧:
秋天,树林里的野果都成熟了,熊妈妈领着小熊去摘野果吃,小熊吃饱了,就躺在地上睡大觉,熊妈妈看护着小熊
突然,一直大马蜂飞来了,落在小熊的脑袋上,要蜇小熊
熊妈妈急了,连忙抓起一块石头,朝马蜂砸去。马蜂被砸死了,可是小熊的脑袋也被砸破了,疼得小熊哇哇哭,熊妈妈也后悔的哭了起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05#
 楼主| 发表于 2010-11-28 09:01:03 | 只看该作者

re:剑侠先不要出手,等我用你教我的方法后你再...

剑侠先不要出手,等我用你教我的方法后你再出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06#
发表于 2010-11-28 21:37:18 | 只看该作者

re:903楼才说语文的变革。所以,904...

903楼才说语文的变革。
所以,904楼显得暴力,1 用石头砸 2 砸死了。孩子们从中学会用石头砸,尽管经过大人的教育,知道不行,但潜意识下是先砸,然后才意识到不行,思维上多了一个弯。
降低点难度,看看这样行不行,熊妈妈用手掌挥过去,马蜂飞走了,手掌打到小熊头上,打破了。

传统的一些故事暴力成分比较多,特别是大灰狼一类动物故事,杀呀、吃掉、骗(也可以是聪明),简单分类,非好即坏,好人坏人经常生死斗争,死字出现的频率太高。亲情、宽容、协作之类的感情比较少。我认为是一个缺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07#
发表于 2010-12-4 13:17:49 | 只看该作者

re:今天上午以琳进行了教研活动。我们14人小...

今天上午以琳进行了教研活动。我们14人小组在一起,海霞张楠了蓉三个人分别上课。每个人上课25分钟,大家评论25分钟。

先看第一个课:海霞给四2组孩子小林上课:
1、        一步动作指令:
孩子一边哼老师的指令一边做动作,执行得较好。看得出孩子的口语非常弱,我不能听清楚他重复的任何一个动作指令,只是感觉他是在哼指令。

2、        二步动作指令:
孩子做得尚可,似乎需要一点点提示。看来他的能力是在二步动作水平上。这是教学的其中一个切入点。做了两三个指令以后,老师进行了口头表扬,并给予重重地击掌,这时他很激动地抓肚子。

击掌跟抓肚子看起来是有关联的,老师此时得敏感一下。需要考虑是否有必要在击掌时用那么大的力度。如果击掌起不到表扬和鼓励的作用的话,不如不做。如果重重击掌不仅没起到积极作用,起到的却是负面作用的话,就需要反思了。

3、        放积木、收积木:
老师先示范,将一张小卡片反正放在桌子上,然后放上一块积木。接下来,老师放一张卡片,给孩子一块积木,示意他放上去。孩子逐步完成任务,做得很好。孩子的情况很稳定。这对练习孩子的配合能力和视觉专注力比较适合。大约七八个卡片上都放好了积木以后,老师用手势指示孩子将某一张卡片上的积木拿下来并放到老师的手里,孩子很快就明白了老师的意图,并按照老师的手势去做。
海霞的优点是一步一步地做得很稳,分步操作得很细致。教学目标非常突出。收放积木这一环节,海霞操作得步骤很慢,能让孩子充分理解老师的意图,进而能保证孩子操作的正确率。
这个环节意在练习孩子对手势的理解,一旦他做成了,则应趁机将针对孩子刚才的行为进行的描述加进去。这种将行为口语化的形式,会促进孩子语言的理解与表达。这种做法并不影响教学目标的实现,也没有喧宾夺主,只是捎带着做,算是锦上添花。
然后老师将手中的积木放下时,也不需要悄悄地默不作声地放。因为这个环节就没有任何教学目标的因素在里边了,并且此时孩子的老师的嘴巴与耳朵都在闲着,所以,老师完全可以语言预告老师接下来动作,如“我把积木放进盒子里”,或者“把积木拿走了”。对于一个口语水平在短语阶段和非常短的句子阶段的孩子来说,这样的语言描述所起到的语言刺激对孩子的语言发展是有帮助的。同时,也让孩子对收放积木这个环节有更完整的概念。
收完积木后,老师奖励孩子吃一点点山楂片,永远是不够塞牙缝的那一点点。很明显地看出来孩子的口腔运作问题。食物放到嘴巴里以后,一直含着,好久没有吃下去,咀嚼能力差。说话时含混不清,不张嘴巴,声音从喉咙里发出来一点点。嘴巴开合也有很大问题。舌头的灵活度更不用说了。
孩子的应答还不错,每一次老师喊他的名字,他都会答应,虽然含混。
做项目的间隙,老师指令他做五个蹲起,他迅速执行。说明孩子的理解力还是有一定的能力。

4、        读卡片:
老师手里大约有七八张小物品卡,老师指着卡片,示范读一遍,然后让孩子跟随读一遍。孩子很努力,每一张都认真地跟随老师读。但他的口腔运作问题真的很严重,声音非常不清晰,都是在喉咙里的,大多数听不清楚,只知道他是在跟着老师读卡片。
有针对性地进行口腔按摩,是非常有必要的。口腔运作是小范围的感统问题。其实这个孩子,从整体上看,感统失调是严重的。手眼协调不够,动作企划能力不足,听和看的能力肯定都是需要加大练习的。

5、卡片配对:
桌子上放了一些卡片。海霞采用给他一张等他放好后老师就拿走的方式,逐渐减低操作的任务量和难度。尤其是上课的后半节,孩子往往会比较烦躁缺乏了耐心时,这样做是很好的。上个训其实处处是技巧。
这个孩子看的品质非常不够,视觉专注力低。海霞操作的步骤很慢很详细,孩子几乎没有走神的机会。这种速度让孩子感觉很舒服,没有太大的压力,很开心地做完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08#
发表于 2010-12-4 16:23:11 | 只看该作者

re:周六培训...

周六培训                                             
地点;音乐3
课题:物品认知
主讲老师:苏晶  杜平
课题:物品认知
一、物品认知的重要性
    物品认知是儿童在社会生活当中最基础,最基本的前提。
二、物品认知的顺序
1、实物
2、图片
a照片b图画c相似卡片d线条图画e卡通画
三、教学前提
1、配合2、模仿3、简单指令4、简单分类5、简单的配对
四、教学步骤
1、实物的认知
a感知(配对来进行)b有视觉提示并且加入命名
2、认知理解
a实物(实物与实物的配对---实物与照片的配对---实物与图片的配对)
b图片(由相同到相似---照片与照片---图片与图片,相似的-线条的-卡通的)
同种类二选一、三选一、多选一、多选多(从许多物品中找出老师要求的物品)
不同种类二选一、三选一、多选一、多选多(从许多物品中找出老师要求的不同属性的物品)
3、理解表达
在理解的同时,马上给予命名。例:在教授牙刷的理解表达时指令为:拿牙刷!(二选一当中拿牙刷)选对了之后马上说:对了,这是牙刷!总结概括很重要,并且让孩子通过仿说的形式强调该物品。
4、类化及应用
a与功用相结合
b与生活实践相结合
注:认知物品的选择应从儿童喜欢的开始例:儿童喜欢海苔,那就先从海苔开始;如果喜欢薯片,那就要从薯片开始。
    在教授过程当中应给予儿童正确的答案。
    桌面操作非常好之后要进行远距离操作。
    如果儿童的命名出现混淆,那就要把学的第一件物品进行实质性的学习(而让其混淆的第二 件物品不要出现),直到儿童完全理解并且表达出该物品这时才加入第二件物品,并且通过仿说来强调该物品。
    如果儿童在动词上出现问题,那就要从动词开始,并且从最容易接触的动词开始。例:脱鞋,拿书包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09#
发表于 2010-12-4 17:04:28 | 只看该作者

re:再看第二个课:张老师给二组孩子小林上课...

再看第二个课:张老师给二组孩子小林上课
1、根据老师唱的歌词做动作
  在这个课题里,张老师边唱边自己做动作,来干扰孩子。刚开始时,老师并没有强调这个活动的规则,在孩子有些混淆的情况下,老师强调规则,只做歌词里的动作,不做老师的动作。这点是需要我们注意的,在进行活动前要先告诉孩子规则。

2、根据颜色点数报数
  (1)老师拿出12块红黄蓝绿不同颜色的积木,摆成一排,让孩子数,“1,2,3,……10,1,2”,最后报数“2块”,老师可能没听清(这孩子嘴巴张合度很小,发音不是很清晰),没有及时矫正。
  (2)老师让孩子从一排积木中拿出红色的,孩子顺利拿出,老师问“这是什么颜色?”,孩子答“绿色”,老师纠正“红色”,后让孩子数老师手中红色积木有几块,答“4块”,老师把积木插到刚刚一排积木中,“数数红色积木有几块?”,孩子依然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数,老师手把手辅助数,后孩子答道“4块”
  (3)依照(2)的方法,拿黄色,蓝色,在拿这两种颜色时,孩子有一两次错误,老师重新给与语言提示,拿对。在一排中按照这些颜色点数报数时,孩子依然从左到右数,老师辅助。
  (4)最后从一排中拿绿色,这次孩子拿了两次没拿对,老师退回去,二选一拿绿色,三选一拿绿色……,其中,在作总结时,孩子还是偶尔说错,最后一次对了,这个课题结束。
整体下来,课题不错,但切入点太高,需要按照孩子的程度一步一步扎扎实实的进行,如先把颜色过关,再者一排积木的颜色可先少一些,如只有两种颜色。这孩子对于10以后的数不熟练,可以在唱数上下点功夫,例如,“从1数到30”。

3、判断对错
(1)老师若说对了,孩子就告诉老师“对了”,错了,就告诉老师“不对”。老师拿了大概十张左右的卡片,指着其中一张小狗说说“这是动物类的” “对不对?”,孩子“不对”,老师提示,“小狗是什么类”,“动物类”,老师“那小狗是动物类对吗?”,在带口型提示的情况下,孩子“对了”。后面几张,老师的问题“这是水果类的,对不对”、“大象是动物类的对不对”,孩子的反应是认真的看着老师,辨认着面部表情,回答依然是时而答对,时而答错。
(2)老师若说对了,点点头,老师若说错了,就摇摇头。过程同(1),情况同(1)

4、角色互换
(1)老师:“张老师在干什么?”
    孩子:“张老师在刷牙”…………………………大概做了四五个回合
(2)孩子当老师,老师来猜孩子做的动作。因为孩子做不到自己随意做出几个动作,让老师猜,张老师拿出动作卡片作为辅助,让孩子跟卡片做一样的,但前提是嘴巴不能说出卡片中动作的名称,这点对孩子来说是难点,动作很容易作对,可要管住小嘴巴,有点难。张老师也因此一直在做嘘的姿势(食指放在嘴巴前)提示孩子。

  通过看第三、四个课题,张老师对课题的切入点有点高,这也是我们老师和家长需要注意的,一定要找对孩子的切入点。
  如,第三个课题,卡片的名称比类别就简单一些,“是不是”比“对不对”又简单一些,对于经常用语言表达的孩子点头摇头比回答对错难一些,而“这是动物类,对不对”与“小狗是动物类,对不对”,也不是一个难度上的问题,所以,一个课题的难易程度的把握是很重要的。   
  如,第四个课题,可以先不换角色,单纯的练习孩子只模仿动作卡片,嘴巴不出声。
   虽然孩子在整个过程中都很乖,也很配合,对视也很好,但可以看出来,他小脑袋很懒,非常依赖别人的语言或者眼神等的提示,可以做一些孩子能做,但必须要动一下脑子的练习,如,反说数字/词语,“1,2”——“2,1”,“大山”——“山大”。在《上课不走神》这本书中,有很多有关的练习,可以借鉴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10#
发表于 2010-12-4 17:36:36 | 只看该作者

re:通过这样的小组活动,使我收获很多,本...

  通过这样的小组活动,使我收获很多,本来是肚子疼来,张老师让我回办公室休息,可我不想错过这个大家一起学习的机会,包括每个人的点评,都会让你受益良多。
如,王隽老师说的,给孩子讲故事,要注意故事的趣味性,要让孩子喜欢上故事,喜欢给别人讲故事。不要让孩子误以为一读故事就是回答问题,失去对故事的兴趣。
又如,赵向东老师说的,给一组孩子上课不要太“刚”,要“柔和”一些,呵呵……
每一个点评的老师总会说出一些自己的方法来,这些足以让你感觉到自己的“收获袋”有些沉甸甸了,呵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11#
发表于 2010-12-4 19:07:06 | 只看该作者

re:2010年12月4日 周六培训 地...

2010年12月4日  周六培训   地点:音乐3   公开课:物品的认知
操作老师:顾云  四(2)A  小朋友CYB      认知—碗
步骤:
一、感知
    1.通过配对的方式让孩子感知,单一物品配对到加入干扰物(一个到多个)的配对。
      指令:一样的放一起。孩子能够将一个物品单一配对后,顾老师加入干扰物(雪花片、杯子)让孩子将一样的放一起,并及时总结:它们是一样的。
    2.当孩子能熟练的将一样的放到一起后,加入名称。
      指令:碗放一起。同样在干扰下孩子能够把碗放到一起,老师总结:它们都是碗。
      提示孩子总结:它们都是——碗。
二、理解
    当孩子能将碗放到一起后,顾老师进行了下一步理解阶段。
    指令:拿碗给老师。
    孩子能熟练地将一个碗从桌面拿给老师后,增加干扰物(雪花片、小熊等)二选一、三选一、多选多拿碗给老师。
   
    今天的课题先由两位老师给大家做了详细的讲解,然后再请另外的老师来上。上完后大家在一起互相讨论学习,取长补短。
大家对顾云老师的课也给予了点评。顾老师上课很沉稳,上课时重点强调的比较清楚,对于课题的操作步骤很清晰。需要注意
的主要有,上课时老师的动作可以更夸张一些,说话的语调起伏也要大一些可以更好的抓住孩子的注意力。另外,要给孩子建
立起开始和结束的概念有利于调动孩子更好的配合。课题的操作上回合次数要适当,不能太多让孩子产生厌烦情绪,也不能太
少,要让每个回合都是有效果的。
    每一位讲座、操作的老师都很努力很认真的准备、上课,每一位听课的老师也都各抒己见,积极讨论,有不明白的地方大
家一起讨论,并且很多老师提出了许多平时上课时总结的宝贵经验,参加培训的每个人都受益匪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12#
发表于 2010-12-4 20:49:47 | 只看该作者

re:这次培训真的让我受益匪浅,王老师结构化的...

这次培训真的让我受益匪浅,王老师结构化的运用,张老师的活泼,崔老师的灵活,都是我要学习的地方。俗话说的好“旁观者清,当局者迷”。当我们大家来看别的老师上课的时候其实就好像在看自己,知道的多懂的也多,但是往往操作的时候还会有一些问题,我想如果这次是我在上公开课一样也会存在问题。呵呵在这次培训上我觉得首先三位老师有一个共性一定是我必须要学习的,那就是自己声音的“小音箱”。她们的似乎有一个自我调节系统可以自动控制,而我的声音音箱似乎听起来像低音炮,声音覆盖面积远达500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13#
发表于 2010-12-4 22:24:05 | 只看该作者

re:今天我是在教室2培训,我们培训的是点数报...

今天我是在教室2培训,我们培训的是点数报总数和按数取物。现实有老师老讲解课题的步骤,然后在操作。先有王老师给我们讲点数报总数,她讲的很细,有一些都是以前没有听到的一些做法。比如;点数的移动点数法,就很好以前没注意过。还有是张老师讲的量与量的配对,数与量的配对,对我的启发真是非常大。以前我的一个三组的孩子就是卡在了数与量的配对上面,我不知道怎么教下去,现在知道了怎么做数与量的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14#
发表于 2010-12-4 22:56:27 | 只看该作者

re:今天我在小组活动中,有三点使我很受益。...

今天我在小组活动中,有三点使我很受益。
第一点,张老师提出在不牵扯你设置的教学目标的前提下,如果你的嘴巴和孩子的耳朵都闲着,那么就请我们可以尽可能的使用一些描述性语言,这样会帮助孩子理解你的语言。这让我想起之前看的《交流》一书的第六章帮助孩子理解你所说的。其中就提到,每天都给孩子听新词语的机会,并尽可能的把新词语用在不同的情形下。而针对低功能孩子可以用一到两个词注释你孩子看到的或正在做的。像王老师在收积木的时候,简单的一句话“把积木拿走了”,正是让孩子将你的动作和语言很好的联系在一起,通过经常重复,孩子慢慢就会理解你的这句话。在我看来这是一种很自然的语言教授方法。值得我去学习。
第二点,是于老师提到的我们要让孩子养成动脑筋的好习惯。因为我们在初教一个课题时,会使用到大量的辅助。但有时候因为辅助撤销的不及时,孩子很容易形成依赖辅助,从而养成不动脑筋的坏习惯。所以于老师这点提醒了我,在教一个孩子时候我们也要更多的让孩子去动脑筋思考。
第三点,是王老师提到的故事的趣味性,这是我所忽略的,通常我都为了教个内容而去给孩子讲故事,对于孩子是否喜欢这个故事,是否对这个故事有兴趣,关注的很少。我觉得教孩子一个故事不仅是教知识更多的是让孩子喜欢故事,那样他才能从故事中学到很多知识。
通过今天的小组活动,让我看到了之前两个月每周一篇读书笔记的训练效果,我感觉到自己开始慢慢会看一堂课了,更感觉到每个组员在进行点评的时候,理论依据丰富了说起个观点来非常有说服力了。通过今天的小组活动让我也感到了自己还有很大的不足,是我要想同伴们去学习的。最后我建议大家能多多的看理论的书,论坛里推荐的好文好书大家一定要多去看,它对我们的帮助真的很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15#
发表于 2010-12-4 22:58:54 | 只看该作者

re:今天在音乐三培训,我们这一组有两...

    今天在音乐三培训,我们这一组有两位老师讲解物品认知教学的步骤,SJ老师主讲,DP老师补充。另有三位老师操作课题。SJ老师讲课思路很清晰,而且很自信,听着让人感觉很舒服。DP老师的补充让整个课题更完整。两人的配合让我们对物品认知教学有了更清晰的思路。不过CQ老师提出一点是需要我们老师们借鉴的,就是我们一定要准备充足的教具,要有多样化的教具,这样上起课来才会丰富,孩子积极性也会高。三位新老师的操作课,也让我们看到了他们沉稳、富有爱心的一面。作为新老师,每天要面对很多压力,真的很不容易,所以我们要多给他们机会,只有操作的多了,才能更好的把握课题和孩子,才会有更丰富的教学经验,以琳每一个老老师都是这样走过来的。老师们加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16#
发表于 2010-12-5 00:25:15 | 只看该作者

re:今天上午,在教室1进行了公开课。因为是月...

今天上午,在教室1进行了公开课。因为是月初刚换了新的小朋友,所以没有合适的个训孩子,就选择合课的小朋友,所以课题上设置有所不适。
我根据孩子的能力选择了适应的课题,但是在操作的过程中,总是出现一些细节问题,这是我平时没有注意到的问题,老师们再课下给我提出建议,我感觉这对我的个个训课有很大的帮助。平时在上课的时候感觉孩子应该学习某个课题,但是总是会感觉这个课题怎么教起来进步很慢呢?我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给孩子的起点太高。
我们也设置了几大循序渐进的步骤,但是在操作的时候,不一定就按你的步骤进行,或者降低,或者拔高。对今天的课,原则上讲,孩子应该学习此课题,但是我设置的起点过高,导致孩子对课题的反应产生依赖,因而对所操作的课题似懂非懂,进步不明显。
今后我要在设置课题方面多下功夫,细节忙面多多注意,这样我的课就会设置更合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17#
发表于 2010-12-5 11:29:22 | 只看该作者

re:公开课是一个很好的学习的平台,不管是对上...

公开课是一个很好的学习的平台,不管是对上课的老师还是对听课的老师,都大有收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18#
发表于 2010-12-5 15:42:06 | 只看该作者

re:昨天我们这一组在音乐三培训,SJ和DP老...

昨天我们这一组在音乐三培训,SJ和DP老师讲解物品认知教学的步骤,我们三位新老师操作课题。讲课时SJ老师(主讲)思路清晰,教学内容充实,非常自信,DP老师就这一课题进行了补充,使我们对物品认知这个课题有了完整的认识。在具体操作中,我教CYB认碗,虽然心中对物品认知大的方向:感知¬¬—理解—表达思路明确,但实际操作还是出现了很多问题,教学的难易程度设定不准确,不会及时的对课题进行进退;而且没有给孩子建立一个开始——结束的观念;上课节奏太慢,缺乏激情;强化物的使用不准确等。问题的发现有利于我在以后的教学,总之,这堂公开课使我受益匪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19#
发表于 2010-12-5 18:42:30 | 只看该作者

re:周六培训 地点:教室3课题:对比...

周六培训
地点:教室3
课题:对比性概念的认知教学
主讲老师:李美仙 李晓娟

对比性概念的认知教学主要分为六大部分:前提、目标、感知、理解、表达、类化

一、前提:具备一定的物品认知能力、视觉观察辨别能力、专注力、基本的配合能力

二、目标:建立对事物的分辨能力、对物品有更深层次的认知、了解物品有更多的属性。为术前学习打基础。目标也是因人而异,像
低功能:掌握一些简单的对比性概念,通过感知觉来学习如,“大小”“多少”“长短”“高矮”等。
高功能:掌握较多及抽象的对比性概念如“漂亮丑陋,高兴伤心”等通过设立情景学习并能学会运用这些词汇来描述事物。

三、感知
是以教大小、长短为例:
1、首先教大小,先分类拿同种颜色不同大小的雪花片 指令:一样的放一起。放完后总结,它们是一样的。
2、然后直接告知这个是大的,同种颜色不同大小的雪花片在分一次 指令:大的放一起,一样的放一起。放完后总结,这些是大的。
3、这一步可以去配对,指令:大的放一起,一样的放一起 放完后总结,这些是大的。
4.接下来就可以过渡到理解,让他去拍一拍、指一指大的
四、理解
就是2选1、3选1、多选1、多选多渐渐的可以增加到同种属性不同颜色的、不同属性不同颜色的物品
拿出来后一定要及时总结,这些是大的 。
五、表达
老师手里可以拿一些属性相同不同大小的物件交替的问这是?(大的)
慢慢的在过渡到小的的时候,可以让他去选一个。指令:拿小的(一大、一小雪花片)如果选对了就代表用排除法把大的已经学会了。下面的步骤同上。从感知到理解到表达

类化:低功能的孩子表达出就可以。
高功能的孩子通过一些直观的和想象的来表达出大的小的如,妈妈的手?大。宝宝的手?小。妈妈的衣服?大。宝宝的衣服?小。
吃薯片的时候妈妈要吃大的,宝宝吃小的。盘子里的水果有西瓜、苹果、樱桃。哪个最大?哪个最小?
动物大象、小狗、老鼠哪个最大?哪个最小?
并能理解声音的大小如,老师大声地叫你的名字,你要大声的回答。老师小声的叫你的名字,你要小声的回答。
还有一些小型的游戏如,看到水果类大声的读,动物类小声的读
并学会使用“比”字句如大象比小狗大。西瓜比樱桃大等

下面是教长短步骤也是同上,大体概括一下也是从
1、感知:拿几条长短不一的绳子来分类,指令:一样的放一起
配对,指令:一样的放一起
直接告知这是长的再分类,指令:长的放一起,一样的放一起
2、理解:指一指,拍一拍长的
然后就可以2选1去拿长的。3选1,多选1,多选多。及时总结,它们是长的
逐渐的就可以加上不同属性的物件让他去拿长的。
3、表达:这是?(长的)以提问的形式。
短的,步骤同上。
4、类化:男孩的头发短,女孩的头发长。衣服有长袖短袖。妈妈的裤子长,宝宝的裤子短。喝果汁时必须用长的吸管才能喝到,短的喝不到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20#
发表于 2010-12-5 18:53:05 | 只看该作者

re:周六参加了在音乐三进行的培训,并且主讲了...

周六参加了在音乐三进行的培训,并且主讲了课题物品认知。在准备课题和讲解课题以及后面的讨论过程中使我收获很多,尤其后面老师操作更是我们互相学习的机会,希望以后有更多这样的培训机会,我们一起加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以琳自闭症论坛

GMT+8, 2024-12-29 05:13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