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琳自闭症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请写明注册原因,12小时内通过审核)
楼主: 方静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以琳教学活动

[复制链接]
761#
发表于 2010-7-4 19:51:38 | 只看该作者

re:四(2)组周六培训 ZYF和妈妈...

四(2)组周六培训   ZYF和妈妈
妈妈给宝宝做了食品类认知表达和认知大小两个方面的课题。
课题1:食品类认知表达
第一部分,例如:粽子,菠萝,西瓜
妈妈问:“这是?”
孩子接话:“粽子”
妈妈问:“这是?”
孩子接话:“菠萝”
第二部分,例如:白菜,葡萄,苹果
妈妈问:“白菜在哪里?”
孩子指一指,然后说:“在这里”
课题2:认知大小
妈妈用山楂片做教具,告诉孩子大小
妈妈问:“你要哪个?”
孩子边指边说:“我要大的”
点评:
1、妈妈的课题选的很适合孩子。这位妈妈很用心,知道什么是适合自己孩子的。
2、妈妈选择用食物去教孩子大小,是孩子感兴趣的,这样可以提升孩子学习的积极性,这是我们要借鉴的。
建议:
1、注意强化的及时性,做对了要立即强化
2、指令方面尽量简洁干脆
3、孩子的注意力有些涣散,多做些配对,指令,首要的任务要来来提升注意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62#
发表于 2010-7-4 21:38:22 | 只看该作者

re:这个周六我们感统组内部进行了理论...

    这个周六我们感统组内部进行了理论的培训,大家在一起认真的听了张老师的培训,并且一起讨论了关于感觉统合的问题。
    张老师首先讲了什么是感觉统合,感觉统合的定义是:感觉统合是指各种感觉刺激透过其接受器官,成为感觉信息,这些信息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经过整理及组织,使身体做出适当有效的反应。同时说出感觉统合不是一个概念,不是一种理论,而是发生在每个人身上的一种现象。并举例说明:掐手臂。掐是一种感觉刺激。皮肤是接受器官,皮肤把这个感觉信息输入到中枢神经系统,经过整理及组织,作出适应性反应 :感觉手臂疼痛。这是感觉统合发展良好作出的适应性反应,如果感觉统合某一环节出了问题,作出适应性的反应就会有偏差。
    然后讲了触觉功能:是保护、防御与辨识;触觉系统失调分为:敏感、迟钝、混合型。触觉失调的日常表现:拒绝理发、洗头、洗脸、偏食、逃避咀嚼、不喜欢被人碰触或抚摸、与人交往有距离等等;以及怎么样去改善的方法:大龙球按摩、毛刷刷一刷、按摩球等等。在张老师讲完这一部分,唐老师进行了总结让我们受益非浅。唐老师首先告诉我们,要确定一个孩子是否触觉敏感?迟钝?还是混合型?要从多方面看,如果孩子是身体的某一部分是敏感的、某一部分是迟钝的那就可以说是混合型的。有的孩子也可能随着年龄的增长会成敏感型变为迟钝型,这些都是需要老师从孩子现有的状况中去确定。无论孩子是迟钝型、敏感型还是混合型,很多的改善方法都可以通用,但是要注意方法。比如说孩子身体敏感,老师的突然出现给他做按摩又给他增加了心里敏感,老师要一点一点让孩子接受,然后再去帮助孩子进行按摩,按摩的力度也是需要掌握的,不能太轻也不能太重,一般看孩子的表情,孩子流露出舒服的表情是合适的力度。我们的最终目标是让孩子向正常孩子的表现靠拢。
    接下来又讲了前庭平衡觉功能:维持姿势、保持平衡状态及提供安全意识并能感受加速及减速的变化;前庭平衡觉失调分为:敏感、迟钝、混合型;前庭平衡觉失调的日常表现:有恐高表现、不喜欢摇荡旋转、颈部力量弱,常垂头、追视及注视能力弱等等;以及怎么样去改善的方法:滑板、旋转器、滚大龙球等等。前庭的刺激会影响认知发展,通过水平刺激、垂直刺激、旋转刺激能给改善。在讲前庭平衡觉结束后,又讲了本体感觉功能:维持姿势、控制力度及感应动感;本体感失调的日常表现:腿无力、手无力、站坐走姿势差等等;本体感失调的改善的方法:姿势保持、定位捡球、静撑等等。在这两部分讲完后,张老师进行了总结,并给出了一些实际例子。
    最后讲了感觉统合失调对日常生活的影响:1、学习方面: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学习困难,例专注力不足、模仿能力弱、写画能力较差。2、生活自理方面:儿童难于掌握自理操作技巧,例穿衣、梳洗、进食等,并在组织及安排生活程序细节上出现不同程度的困难。3、游戏活动方面:儿童未能掌握如何运用身体及计划有效动作、平衡弱、身体协调笨拙,这些直接或间接影响儿童进行游乐活动及参与群体竞技游戏,进而导致儿童偏向自备、缺乏自信。
    在接下来的几个星期中,我们感统组的老师还会在球技和感统的理论上进行再一次的理论讲演,同时我们会做成幻灯片的形式。以及读一本感统理论的书写出读后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63#
发表于 2010-7-4 21:46:05 | 只看该作者

re:2010.07.03 教室二 一(2...

2010.07.03  教室二  一(2)组
本次培训的形式是:由家长来操作适合自己孩子的课题,然后大家来讨论看看还有什么好的教学方法。几位家长都做得非常好,不仅是其他家长,我们老师也都从中学习了不少好东西。

YY  妈妈
一、YY和妈妈面前各5张卡片
   妈妈问:我有西瓜,谁有西瓜?            YY答:你有西瓜
           你有蘑菇,谁有蘑菇?                  我有蘑菇
           我最喜欢吃樱桃,谁最喜欢吃樱桃?      你。。。
           我有圆圆的西瓜,谁有圆圆的西瓜?      你。。。
           。。。 。。。
    (慢慢语速加快,YY也要跟着加快)
二、小游戏:
    小孩小孩真爱玩,摸摸这,摸摸那,摸摸**跑回来,1234。
    (有时摸远处的东西,有时摸近的东西,体验紧张(远的时间来不及)/不用紧张)
三、传话(YY,现在妈妈给你一个光荣的任务,你来帮我给付老师传个话吧)
    妈妈:你让付老师先拍拍她的头,再摸摸你的肚子
     YY: 付老师,妈妈让你 先拍拍你的头,再摸摸我的肚子

    妈妈:你让黄老师先拍拍她的肩膀,再拍拍你的头
     YY:  黄老师,妈妈让你 先拍拍你的肩膀,再拍拍我的头
    (黄故意做错,YY改错成功)
四、小故事
    星期天,妈妈和YY去逛超市,妈妈买了一双鞋子,YY买了一件裙子。
    提问:(用 你、我、他 回答)
       谁买了裙子(鞋子)?谁付钱?谁穿着新鞋子了?爸爸有没有去?




点评:
1、传话的简单步骤:
   你——>我      告诉妈妈 你很聪明——> 我很聪明
   他——>你      告诉妈妈 她很漂亮——> 你很漂亮
   我——>他      告诉妈妈 我饿了——> 他饿了
   
   让他把杯子给我——> 老师让你把杯子给他
   让他把你的本子给我——> 他让你把我的本子给他
(注意:每一个步骤做熟练了再进行下一个步骤。 要与生活相结合,多在生活中练习,动词也可以多变一些)

2、在生活中多教给孩子一些情感上的词汇,并帮他们体会理解这些词的意思,如:光荣、妒忌、羡慕等


    YY妈妈做的很好,虽然整节课只有一个课题,但是因为形式多样,内容有比较有趣,所以YY一整节课的注意力都很不错,听课的听起来也很舒服。
    可能有的孩子简单你我他还分不清,更不可能去这样传话,可以看本主题第25页,那里有你我他的教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64#
发表于 2010-7-4 22:14:35 | 只看该作者

7月3日 周六全体一(1)组的家长培训 安苛宇部分

周六上午一(1)组在 教室1家长操作培训 安苛宇
开始安妈妈对孩子提出要求:认真学习要得够五个小笑脸,就可以去公园玩
整个课上安妈妈都在孩子注意力不集中 没有眼神交流的时候 安妈妈没有训斥威胁孩子 而是很巧妙的用小笑脸来吸引孩子 掌控孩子 我欣赏安妈妈对孩子教学过程中的吸引

安妈妈的课分为四大部分:
一  讲故事(孩子的选择)
故事的名字《大家的力量》有四幅图,故事大概:a小羊自己在家,来了一只大灰狼来敲门,小羊看见是大灰狼,吓得直哆嗦。b一只小鸟看见了,它去找来了小猪•小兔子•小熊,对它们说:大家快来救救小羊吧。c小动物们来到了小羊家,用大棒子把大灰狼打跑了。d小羊拿出家里最好吃的东西,来招待好朋友。还对它们说谢谢。
安妈妈演示的真的是一个教的过程 根据安苛宇的能力 安妈妈选择让孩子用填空的方式来学习故事。每一幅图是边讲边提问,还加填空的学完了。最后整顿纪律 奖励笑脸
老师及家长讨论部分:
1怎样正确的讲故事:
讲故事要有整体性概念,即刚接触故事要完整的听一遍,而不是单幅图边讲边问,不能以问题开头,这样容易破坏孩子对故事的兴趣及对故事整体内容了解,本来我们的孩子就容易忽略整体关注细节。李老师和姜老师都有举例说明:
如:讲小兔睡觉的故事,看见图就问:小兔子要干什么?枕头什么颜色?什么时候睡觉?这一连串问下来,孩子们也不知道我们到底是在叫他们学什么了,本身孩子听不到完整的故事,当然也就讲不出完整的故事,也无法理解完整的故事及中心思想。
2然后找出不懂的字词分解
3最后串起故事,讲明中心思想
还有只要我们绘声绘色,声情并茂将、讲这个故事,孩子总会被气氛字句感染大概明白故事内容,如:
李老师在给一(1)A的小朋友讲《卖火柴的小女孩》的时候,李老师声情并茂的讲到“一辆大马车飞奔过来的时候,小女孩吓得飞奔过马路,这时她发现少了一只拖鞋……”所有的孩子,听懂的,听不懂的都在认真地听,都被情节感染了。如果在这个时候断开,大家可以试想结果 。。。。。。
最后大家要注意:根据自己孩子的能力挑选不同内容的故事。
没发完待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65#
发表于 2010-7-4 22:31:13 | 只看该作者

re:2010-7-2周六培训 组别:...

2010-7-2周六培训   
组别:三(2)组     地点:教室六   
主持培训老师:陈雪正老师  王延玲老师
主要内容:一、WSY妈妈操作两个课题——记忆卡片、按数取物
          二、张凡老师讲解按数取物
          三、家长操作——按数取物
          四、刘勃舒老师示范操作
WSY妈妈操作(宝宝:WXY):
    妈妈一上来先拍拍自己再指指椅子,提示宝宝说“妈妈,请坐”,坐下后宝宝与妈妈互相问好,妈妈让宝宝选择先看卡片还是数积木,关注细节,尊重宝宝的意愿,很用心的妈妈。
一、记忆卡片
1、妈妈摆三张卡片在桌子上,让宝宝逐一读一遍
2、用一张大卡纸遮住卡片,从左至右的移动卡纸,每次只露出卡片的一小部分,让宝宝再读一遍卡片
3、卡纸遮住卡片,从左至右的移动卡纸,每次只露出卡片上的空白部分,发指令“这是——”,宝宝回答的很好
4、逐渐增加卡片数量四张、五张、六张,每次只在最后加入一张新卡片
5、妈妈根据孩子的情况采用了多种方法辅助,有动作提示、语言提示和口型提示。
6、六张卡片都记完妈妈和宝宝玩小蚂蚁
二、按数取物
1、点数3~4块积木,妈妈大声说出最后一个数字,给宝宝报数作提示
2、任意起止数1~5、1~10、1~3,妈妈用手势变化数字作提示
3、玩按摩游戏,与宝宝击掌时让宝宝选择重重的还是轻轻的
4、妈妈拿出数与量对应的卡片(卡片上画有数字和与数字对应数量的方块)
   妈妈:拿__块积木。(5以内)
   宝宝拿积木放到卡片上相应的格子里,拿完后小手放好
   妈妈:拿了几块啊?
   宝宝:__块。
5、撤掉卡片,妈妈:拿__块积木。(妈妈和宝宝一起边数边拿)
                   拿了几块?
点评:1、WXY妈妈很有耐心,在室外噪音的干扰下抓孩子的注意力抓的很好
      2、与孩子的互动很好,抓住各种机会与孩子交流,引导孩子的语言
      3、课题安排的很好,难度逐渐增加,循序渐进不给孩子很大的压力
      4、辅助的方法很好
      5、记忆时卡片太多孩子完成有困难时,可以让孩子多指读几遍卡片,加强记忆
      6、记忆卡片时可以多换一换卡片,以激起孩子的兴趣,维持注意力。
      7、做记忆项目时,时间可以短一些,使孩子在做项目时保持最佳的状态;卡片可以少一些,这样可以减少辅助,让孩子独立完成。
      8、根据宝宝的情况确定目标,根据这一目标可以设置多种课题,采用多种课题更容易维持孩子的新鲜感,激发孩子的兴趣,注意力也会好一些。例如训练孩子视觉记忆还可以把配对卡片分散的放在房间的多个地方,让孩子根据记忆中的位置去做配对,既可以训练孩子的视觉记忆还可以训练孩子的视觉广度。
      9、通常孩子完成一个回合就可以给与奖励,随着孩子能力的提高可以延长一个回合的时间。学习的时候要将孩子的注意力抓到课题中,不可以分心,但奖励孩子时就是让孩子放松,允许孩子在这个时候分心,不要再提过多的要求。
      10、指令简洁,并且给孩子反应的时间。抓住孩子的注意力时简单明了的发一遍指令,不要在孩子反应的时间里重复指令,看孩子的反应情况给与辅助或者奖励。一味的重复指令或者提醒往往导致孩子反应不够迅速。如果一个指令孩子太久没有正确的反应,可以直接告诉孩子正确的反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66#
发表于 2010-7-4 22:35:03 | 只看该作者

re:继续教室六张凡老师讲解按数取物前...

继续教室六
张凡老师讲解按数取物
前期应具备的能力:1、认知基础认识数字1~10,认识颜色、形状、日常用品等
                  2、点数报总数
                  3、任意起止数
                  4、数与量对应的概念,包括数与数的对应、量与量的对应、数与量的对应,目测5以内的数量
操作步骤:
1、用数与量对应的卡片(卡片上画有数字和与数字对应数量的方块)作提示
   指令:“拿__块积木。”让孩子自己边放积木边数并总结“__块”。总结时可指着卡片上的数字辅助孩子说出“__块”。
2、只用数字作提示
a.指令:“拿2块积木”(桌上只留2块相同颜色的积木)
  大量练习拿同一数量,直到孩子可以独立拿出两块积木
b.桌上加入一块不同颜色的积木,指令:“拿2块积木”,用颜色帮助孩子停下
c.逐渐增加积木的数量,孩子可以独立的拿出2块积木
d.换其他的数量,如“拿5块积木”
3、去掉数字提示,用手势提示替代
4、去掉所有的视觉提示
5、类化:加入不同的属性:拿3块红色的积木
         加入不同的人:拿5块积木给妈妈
         加入不同的物品:拿4个小熊
         加入多种要求:拿2块黄色三角形给妈妈
                       拿2块红色积木,4块绿色积木
         加入指令:拍桌子3下
         联系到生活中去:吃饭了,去拿两个碗/上课了,搬一把椅子
         从卡片中找出相应数量的:找一找衣服上有两个钮扣的卡片
         与游戏的结合:青蛙跳水游戏
         与故事的结合:故事中有几个小动物?有几种动物?
6、拿积木的方式有两种:一是一块一块的拿、二是一把拿出要求的数量。远距离拿时用第二种方法比较省力,让孩子学会分辨不同的情况用不同的方法去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67#
发表于 2010-7-4 22:39:46 | 只看该作者

re:继续教室六ZJX小姨操作(宝宝:ZJ...

继续教室六
ZJX小姨操作(宝宝:ZJX):
1、用数与量对应的卡片  问:“几块?”
2、在桌上摆四堆积木,每堆的数量分别为2块、3块、4块、5块,给宝宝数字卡片,让宝宝把数字放到对应的积木上。
3、目测5块以内的积木
4、拿1个小熊和2块积木
   拿1个绿色的小熊和1块黄色的积木
点评:1、ZJX小姨上课步骤清晰,语言简炼
      2、点数报总数孩子已经学会时就不需要再用数字提示了,可以把卡片中数字部分折回去
      3、多强化、恰当的辅助、逐渐增加难度可以尽量的减少孩子的压力
      4、多对孩子笑,用自己的情绪去感染孩子、带动孩子
      5、换教具的时间也要利用起来,可以边换教具边观察孩子,抓住任何与孩子对视的机会,与其分享情感。

      JYS妈妈操作(宝宝:ZJX)
1、玩游戏:拍小手、小手爬
2、妈妈:拍手拍2下/跺脚跺1下
3、目测积木
4、妈妈:拿一块圆形,一块长方形
         拿一块三角形,一块圆形。(孩子都完成的很好)
5、玩小蚂蚁爬
6、妈妈:拿一个雪花片、一个小熊、一块积木
         拿一个雪花片和一块积木(孩子拿完后引导孩子说“这里是一个雪花片和一块积木”)
         拿2个雪花片、2个小熊和1块积木(引导孩子说“这里是2个雪花片、2个小熊和1块积木”)
点评:1、先跟孩子玩游戏这点做得特别好,先跟孩子建立感情和威信有助于后面课题的进行。可以先与孩子玩各种游戏,找到孩子最喜欢的游戏。
      2、指令不要太长  “拍手拍两下”改为“拍两下手”会更好
      3、可以多放一些干扰物,不要拿1个小熊时桌子上只有一个小熊
      4、多给孩子不用的强化,表扬孩子时声音响亮并且换不同的词,让孩子也学会夸人的多方法。

刘老师操作(宝宝:ZJX)
1、玩游戏包饺子,做玩游戏后说“玩什么游戏了?还想玩吗?表现好就可以玩”
2、老师:拍2下手。拍了几下?
          多3下脚。
          拍5下黑板。
3、老师拿数字卡问:“这是几?”(换不同位置问,吸引孩子注意力)
   老师:从1到10排起来。(顺利完成)
   老师:读一读(孩子从1读到10)  你从几读到了几?
   孩子:从1读到了10
   老师:读一读桌上的卡片(桌上只有1到5) 从几读到了几
   孩子:从1到5
4、奖励玩包饺子
5、点数  摆积木在桌上
   老师:数数有几块积木?(孩子点数,报总数之前老师将积木收走)
   老师:有几块黄色积木?(桌上有黄色和绿色积木,孩子需要动作辅助完成)
   老师:数数有几块红色积木?(有绿色和红色作干扰)
6、目测5以内
7、按数取积木5以内并问“你拿了几块积木?”
8、加入不同的属性
   老师:我要2个三角形
   老师:我要2个红色三角形。拿了几个?拿了2个什么?(变换不同问法)
9、加入人
   老师:拿3个小熊给小姨
   老师:拿2个小熊给叔叔
   老师:给叔叔了几个小熊?给小姨几个小熊?
   老师:报两个阿姨。抱了几个阿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68#
发表于 2010-7-4 22:54:07 | 只看该作者

re:本周六在教室3参加了二1组家长的...

    本周六在教室3参加了二1组家长的培训活动,先是由赵老师讲的关于数学方面的课题,给家长一个思维方式上的启发。然后由家长来对自己的孩子进行操作,课题自选。
    LYH爸爸给孩子操作的是规律性排序,LYH的爸爸非常有耐心,对孩子的要求非常严格,原则性很强(做得好才可以玩),步骤也很清晰,在控制孩子行为方面做得很好,而且在操作之前先告诉孩子今天的课题,让孩子知道要干什么……
    当然我们每个人在操作的过程中都会存在一些细节性的问题:无论什么课题,都要从孩子的角度出发,从左至右,尤其是排序;排序时尽量同种物品选择同种颜色;指令尽量使用儿童化的语言;辅助要及时,不要等到孩子错了以后,再说“不对”,对于孩子有难度的课题,开始时尽量多辅助孩子完成,增加孩子的自信心,等孩子慢慢地熟悉以后,可以放手让孩子独立完成。回合有点多,回合和回合之间有力的强化太少,可以和孩子有更多的互动。
    不过,做为一位父亲来说,能做到这样真的不容易,LYH爸爸加油啊……
    让我们为更多的爸爸、妈妈们加油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69#
发表于 2010-7-5 12:34:53 | 只看该作者

re:三(1)组周六培训培训内容,目测...

三(1)组周六培训
培训内容,目测
首先张乐乐妈妈给张乐乐小朋友操作目测的课题
步骤如下:
一,利用小圆片来教学
1 拿三个红色的小圆片(让孩子自己从盒子里面拿,属于按数取物)
2 桌上的小圆片有几种颜色(桌上有三个红色的,两个黄色的)
二,利用卡片来教学,目测
1 有数字提示的卡片,(上面是数字,下面是对应的圆形)问孩子有几个圆形
2 把数字折过去,让孩子直接看,并说出有几个圆形)
3 把卡片放在地上,让孩子在运动中去找(指令是,去找三个的)
三,利用积木来教目测(强调不用嘴巴数,直接报总数)
1,看看桌子上有几块积木(4块)
2,桌子上放两块红色,三块兰色的积木,然后问孩子红色有几块,兰色有几块)
点评:妈妈的语调很活跃,很能吸引孩子;在课题进行过程中没有给孩子一个明确的起始点,让孩子有没完没了得感觉;步骤很清楚但泛化不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70#
发表于 2010-7-5 13:07:45 | 只看该作者

re:三(1)组周六培训培训内容,目测(二...

三(1)组周六培训
培训内容,目测(二)
李霞老师讲解目测
目测主要分两种方法,先点数再目测;先目测在点数;
一,先点数再目测
前提条件,孩子具备一定的点数报总数能力(规则点数和不规则点数)
操作步骤 1)手口一致点数(点数报总数)
         2)手部点数(用手指着嘴巴不出声的数,也可以远距离的指着数)
         3)头部点数(手不动,嘴巴不出声,用点头来数)
         4)眼睛点数,积木的距离要从远到近(手,口,头都不动)
         5)不规则的目测
二,先目测再点数
前提条件,1)有一定的认知能力;2)认识数字一到十
操做步骤,1)5以内数量卡片认知(卡片的上面写数字,下面画和数字对应数量的圆形),首先是有数字提示的(指令,拍拍五个的);然后是没有数字提示的(把数字折过去,只漏出数量,让孩子去拍或者拿)
          2)5以内实物数量认知;首先是将实物和卡片结合,(把和数量对应的小圆片放在对应的圆形上面,例如在三个圆形的上面放三个小圆片,然后让孩子去拍三个的);然后是撤掉卡片,桌子上直接放三个小圆片,让孩子去拍三个的,等等。让孩子把数量和对应的形状结合起来
2              3           4            5
○○            ○         ○  ○        ○  ○
○○          ○  ○       ○  ○          ○
                                         ○  ○

3)不规则形状的目测(五以内的)
泛化:泛化到生活中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71#
发表于 2010-7-5 20:30:19 | 只看该作者

re:LGM妈妈操作 LG...

LGM妈妈操作

       LGM是一组的孩子,孩子能力很好。但因为等候时间太长,孩子耐心不够。所以只操作了两个课题。下面将这两个课题整理如下:
一、眼神练习:小熊宝宝回家。
    桌子的四个角上各放一只小熊,中间放一个盒子,是小熊的家。
     1、开始是妈妈作主导,妈妈看哪只小熊,孩子就去拿哪只小熊放到盒子里,表示小熊回家了。拿走一只接着补上。
     2、孩子拿的很熟练后,就让孩子做主导。孩子看哪只,妈妈就去拿哪只。妈妈可以故意拿错,引导孩子摇头,对错误作出信息反馈。
     3、将课题进行泛化,妈妈会看教室里的东西,让孩子顺着妈妈的眼神去找妈妈看的是什么,共看五种东西。例如:空调 垃圾筒 电灯等。
     4、孩子做主导,孩子去看五种东西,让妈妈们说出孩子看的是什么。
   评:此课题非常适合孩子的能力,而且非语言的教学方式会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特别是让孩子做主导,提高了孩子的主动性。
二、理解力:几种物品,几种颜色。
    1、妈妈拿一只蓝熊,一个蓝色小球,再拿一只红熊。提问:桌子上有几个物品,几种颜色。答案:三个物品两种颜色。
    2、妈妈发指令,让孩子去拿出三种物品,两种颜色。
    评:孩子在第一步时很简单,但做第二步时有难度。姜老师对此课题提出建议:(最好是同种物品,都是积木)老师先做示范。我拿了两块红色积木,又拿了一块黄色的积木。是三个物品两种颜色。老师继续做示范,我拿了两块红色积木,再拿一块蓝色积木,还是三个物品两种颜色。这时再让孩子去拿,孩子很可能看出规律,拿出两块红色的和一块绿色的,也是三个物品两种颜色。这种拿法是两块红色起头,还可以让两块绿色或蓝色起头,共有十二种分法。以次类推,可以换物品,增加颜色的数量等增加难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72#
发表于 2010-7-5 20:53:02 | 只看该作者

re:7月3日分组家长培训,三组共有3...

    7月3日分组家长培训,三组共有30位家长参加,我和王海霞老师在教室三主持三(1)组的培训,又17位家长参加。让我感动的是有三位爱学习的老人参加了培训,ZXN的外婆,不但爱学也能对课程提出很好的见解,另外两个奶奶是CYT的奶奶和LKX的奶奶,她们两个人都是一个人在这带孩子,把孩子带到了教室来学习,精神可嘉,值得敬佩!两个孩子中一个孩子在画画,一个孩子听别人上课,一个一会帮着上课的孩子回答问题,一个在那念叨着代老师,很是可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73#
发表于 2010-7-5 22:00:21 | 只看该作者

re:周六三(1)组培训 教室五主持培训的...

周六三(1)组培训 教室五
主持培训的老师 代福梅 王海霞  
第一部分家长操作: LXY和妈妈
“宝宝,我们用“你”、“我”、“他”来做个游戏,好吗?”(妈妈的语调轻柔充满了爱)“你去请姑姑来和我们一起玩”。
宝宝很开心的跑去拉起姑姑。“这是你的鼻子,这是我的鼻子,这是她的鼻子”“XY你来说”宝宝很正确的用(你,我,她)说了一遍。(看来宝宝已经掌握了这个课题,可惜妈妈没有继续泛化下去)。
接着妈妈拿出了数字块。从一到七一行排开“宝贝,我们现在玩数字游戏。妈妈说到几宝宝就把数字翻过去,最后看看妈妈没有说的数字”
这个游戏宝宝也玩的的很好。妈妈拿出了五只小熊,从一到五有数字提示的排开。“宝宝第一只是什么颜色”。然后妈妈又把第一只小熊换了一个颜色。“宝宝把第一只小熊拿给妈妈”。这是宝宝开始犹豫,妈妈很快的给出了数字提示。然后玩“泡泡糖的游戏”。
整个的操作过程看的出来,妈妈是个很有耐心,很温柔的人。语声语调都是那么的温和动听。她的课题设置很好,游戏的互动也很好。问题是妈妈没有很好的抓住孩子的注意力。有效指令很少,辅助过多。课题很好,泛化不够。课题转换太快,课题内容太多。但总体来说妈妈真的是个用心的妈妈,她和宝宝之间的情感融合真的是很好。
第二个操作的是HSQ妈妈和LKX小朋友
H妈妈对KX不熟悉。H妈妈的介入非常好。“宝宝,我是阿姨。我们来玩个游戏吧”。H妈妈的声调很柔和,孩子很快就配合她了。H妈妈准备教(序数)她用小熊一字排开,她让孩子指第一只熊,然后提问怎样能把第一只小熊变成第二只。这个问题对KX来说是有难度的。所以孩子开始变得很茫然。H妈妈的优点是能很好的介入孩子,语调温和,游戏夸张。但她课题设置的不好,在她不了解这个孩子的情况下,应该从简单入手,从易到难。不应该直接进入这么难的课题。并且她的教具选择也不好。如果使用小熊做教具,一定要注意小熊是有前后,左右方位的。要在孩子理解的前提下才可以使用。
第三个操作的是LZY妈妈和LXY小朋友
L妈妈很有老师的架势,但表情过于严肃“你做好了,小手放好了。你现在和阿姨来上课,好不好?”小家伙瘪着嘴看着阿姨“不好,我要找妈妈。”“你不和阿姨上课,阿姨就不准你找妈妈。”XY很无奈的低着头。"我们现在来点数,你数数这有几块积木”?L妈妈拿了十块不同颜色的积木排在桌子上。“有十块积木”。“几块蓝色的?几块红色的?几块黄色的?”宝贝的注意力开始跑掉了。“快点数,数不对要被惩罚的”。
在整个操作过程中,看的出来L妈妈是非常的紧张。她首先没有和孩子建立一个好的关系。没有及时的降低课题的难度,也没有及时的鼓励孩子,调动孩子的积极性。

今天家长培训,家长们真的是积极认真。几位妈妈操作下来真的是各有长处。看的出来妈妈们都是非常的用心在学习。总结几点不足地方。第一,没有很好的把握孩子的注意力。目光对视很少,无效指令过多。第二,课题的难易程度把握不好,不能及时的降低难度。第三,辅助过多,很多有意无意的口型和手势提示。第四,不要使用“好不好”这样的指令。L妈妈在问XY时,孩子的回答就是“不好”。在用了“好不好”这样的指令后,一定要想到这个提问的结果。第五,就是课题的泛化不够。课题的泛化最重要,一定要让孩子把学到的东西用到生活中去才是我们学习的意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74#
发表于 2010-7-5 22:20:12 | 只看该作者

re:[QUOTE][B]下面引用由[U]小兔...

下面引用由[U]小兔跳跳[/U]发表的内容:

周六上午一(1)组在 教室1家长操作培训 安苛宇
开始安妈妈对孩子提出要求:认真学习要得够五个小笑脸,就可以去公园玩
整个课上安妈妈都在孩子注意力不集中 没有眼神交流的时候 安妈妈没有训斥威胁孩...


以下是续剩下的三部分 :

安苛宇共四部分
        第二部分 记忆转换
有三座房子,第一座有方形窗户的是爷爷画的;
第二座房子,有圆形窗户不带烟囱的是奶奶画的;
第三座房子,有圆形窗户带烟囱的是爸爸画的。
是简单信息的转换,提问:哪座房子是谁画的?并说出依据。
老师家长讨论部分:
视觉信息与数字相结合,如:有1扇门3扇窗户的房子在哪里?让孩子区分位置。


        第三部分 练练耳朵(给出6个任务)
1哪一种不属于交通工具类?大象 汽车 铲车
2哪一种不属于水果类?小兔 香蕉 汽车 乌龟
3小红开2号车在3号车前面,小刚开4号车在3号后面,现在谁在最前面?2号车
4哪个不是卖东西的地方?超市 银行 鞋店
5那辆车的轮子不是4个?面包 自行车 轿车 公交车
6列举出四种球类?篮球 乒乓球 羽毛球 弹力球
(列举完了 安妈妈让孩子选一种球,表演打一下)
妈妈给出奖励
老师及家长讨论部分:
姜老师:要练习孩子的概括能力,如:
1哪个不是一类的?为什么?
2孩子学过的内容都融入里面,可以细化如:
a蝴蝶 蜻蜓 蜜蜂 大象 哪个不是昆虫?
b李老师:小学一年级,都有选择题,摩托车 汽车 小狗 哪个不是一类的?
还有要注意卡片与眼睛的距离


        第四部分 练练眼睛(动作卡)
   1  小朋友在骑木马(给出部分时间,让孩子记住卡片内容)
提问:在干什么?一共有几个人? 木马是什么颜色?小朋友戴没戴帽子?
男孩还女孩?什么颜色的鞋子?
2        滑滑梯  同样提问:几个小朋友在滑滑梯?几个女孩?滑梯旁边有没有树?
滑梯旁边有个花坛对不对?
最后妈妈给出奖励
讨论部分:关注力度的练习
          听觉练习
         
总之 我们一直感觉如果哪个孩子要是进步了 一定是他的妈妈自己先改变了
最大的那个进步者家长 其实所有天底下的父母都是和自己的孩子一起进步成长的
所以 我们大家一起努力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75#
发表于 2010-7-5 22:53:34 | 只看该作者

re:2010.07.03 教室二 一(2...

2010.07.03  教室二  一(2)组
CX  妈妈
一、妈妈给CX选择的机会: 数学题or玩扑克牌
    比大小:
    1、剪刀包袱锤,谁赢了谁先抓牌。CX输了——>哭了
       第二次妈妈也输了,妈妈说:我输了,那我也哭吧
      (这里妈妈真的可以大哭一场,让他感受一下)
    2、抓完牌,开始出牌比大小
      (CX数字大小掌握的不是很好,大部分都要靠一点辅助)
       CX输了,又哭
    3、收牌,把单数和双数分开
二、复习 “>”“<”
    5和3谁大?       5大         5比3大       5>3(5大于3)
    4和7比。。。     4比7小        4<7(4小于7)   

点评:
1、教大于号小于号的简单方法:
   可以把大于小于号看成是鱼头,大鱼吃小鱼,尖尖鱼嘴巴那边的是小鱼(小的数字)
   先弄明白开口朝哪边,然后再告诉他哪是大于号哪是小于号。
2、情绪问题:
   1)推荐孙瑞雪的《捕捉儿童的敏感期》。幼儿都会经过一个很在乎输赢的阶段
   2)让孩子明白人家别人输了是不哭的
   3)要注意奖励的方法:赢了要奖励,输了没哭也要奖励,虽然输了但是努力了也要奖励
   4)家长要强调,做错了,只要改正了,就会有奖励
   5)让孩子明白只要下次改正了,就会有奖励
   6)一定要让孩子知道,不管他做的好不好,输了还是赢了,我们都是爱他的
   7)分析孩子哭闹的原因:
      因为有挫败感而哭——>多奖励、鼓励
      故意做错——>严重批评
      故意引人注意——>不理睬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76#
发表于 2010-7-6 12:24:15 | 只看该作者

re:2010年7月3日 周六分组家长操作:四...

2010年7月3日 周六分组家长操作:四(一)组
  我所在组别DJJ妈妈是最后一位上来操作的妈妈,这位妈妈是个很和蔼并且非常有耐心的妈妈。以下是DJJ妈妈的操作过程。
一、数与量的配对
  1、读出数字卡(1—5)
  2、点数报总数5以内的数字(数字卡)
  3、数与量的配对(教具:雪花片)
  妈妈出示数字卡,孩子拿相应数量的雪花片
  妈妈拿雪花片,孩子出示相应的数字卡
(此回合结束后对孩子进行社交奖励或物质奖励,强化到位)
二、听指令拿动物卡片
  1、妈妈逐一出示动物卡,让孩子学习每种动物的叫声
  2、妈妈学动物叫声,让孩子拿相应的动物卡片(一张一张拿,没有其他卡片的干扰)
三、代币制练习(把物品名称与动作相结合)
  1、西红柿(卡片)对应动作:指鼻子
  2、青蛙(卡片)对应动作:拍手
  3、鞋子(卡片)对应动作:跺脚
  难度:由易到难
  (1)—(1)(2)结合—(1)(2)(3)结合
以上是DJJ妈妈的操作过程,下面是家长即老师对课程的点评:
DJJ妈妈是一位很有爱心和耐心的妈妈,在操作过程中能有效的控制孩子并进行有效的强化。在课题设置上比较适合自己的孩子,但是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以下是几点建议。在进行第一部分练习时妈妈有过多的口型提示;第二部分中重复回合次数过多,可以相应减少回合次数;第三部分对于孩子来说有些偏难,可以降低难度,让孩子明白其中的规则性。可以视觉与听觉相结合。
  周六的培训让我从每个妈妈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她们对孩子的爱心和耐心是值得我们每一个老师学习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77#
发表于 2010-7-6 20:18:30 | 只看该作者

re:Myf妈妈的操作 周六 教室四 二二组...

Myf妈妈的操作  周六 教室四 二二组

我们组MYF妈妈是第二个操作的,先前一位妈妈操作后,M妈妈就对其课题设置及内容、强化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很值得大家借鉴,后来通过操作我们才知道,M妈妈广泛学习各位老师的方法和技巧结合自己孩子的情况,将课上得生动出彩。

课题大体有如下几个:听觉找规律、模仿、故事、数学



首先、是和宝宝玩了下,一首歌分成两段,妈妈先来,宝宝后唱,从始至终妈妈都保持着孩子般的微笑,有唱也有夸张的动作,将孩子的目光吸引到自己身上。

然后 ,妈妈开始发指令“穿白色衣服的坐下”“穿蓝色裤子的起立”(注:宝宝不穿蓝色裤子)等

“向黑板站好”“面向爸爸站好” 宝宝能较自然地答:爸爸走了



进入第一个课题 通过听觉训练来找规律

1、  草莓1,草莓2,草莓3  ……  后面是?孩子接的很快:草莓4

2、  西瓜1,橙子2,香蕉3……  后面是?  这次有点卡, 但是妈妈没有着急,等了一会儿,正确答案出来 了 :苹果4

3、  芹菜西瓜,菠菜西瓜,胡萝卜西瓜……    孩子停在这,妈妈提示一个 “白菜西瓜”,还是卡住,妈妈提示:芹菜是什么类的?  一语中的,孩子脱口而出:油菜西瓜

在这里我们可以学习 M妈妈上课时敏感,我们教学的步骤并不难,敏感到察觉出孩子在哪卡住相当重要。

中间穿插

“宝宝,猜猜妈妈要干什么?”妈妈走到门后夸张的拿起拖把。孩子有犹豫时,妈妈有一个准备拖的动作,但并不是拖地,孩子答出是“ 拖地”时,妈妈接着问 “为什么要 拖地啊 ”?答“因为地板脏了”。



    这一连串的小事件会调动孩子的思维,如果将这中思维再往后拉一步,如果“哗啦”我们在地上一不小心洒了点果汁,再问:“宝宝,猜猜妈妈接下来会干什么”。也许更能调动孩子的思维。情景教育要设置,但是我们要正确评估孩子的能力,因为他完全有可能看得出你是装的,是故意表演给他看的。


接下来的课题是

“请你跟我这样做”。站立后拍手和拍腿两个动作,妈妈略显紧张拍得自己的腿红红的,当问到,“妈妈刚才干什么了 ” 时,宝宝盯着妈妈的腿说了句 “腿红了 ”
“怎么红了?”妈妈相当灵活,
“拍了 ”
“对,妈妈刚才拍腿了”


    然后妈妈声情并茂地讲了个小故事,“明天,咱们家要开晚会,今天妈妈去买了香蕉,竹子,骨头,你猜猜妈妈要请谁来?”

开始宝宝也是有点溜号,当妈妈稍微提示下谁喜欢吃骨头时,思路大开,显然这个问题对宝宝来说也是小菜一碟。



最后妈妈让宝宝在黑板上画了三个杏儿,告知孩子 “吃了 一个”,帮助孩子划掉一个。要求是让孩子根据以上描述和图画  写出算式 “ 3-1=2”。

临结束时,妈妈上得起劲,又让孩子在黑板上画出5种水果,小家伙挺厉害,画了 苹果,香蕉,葡萄等,回答了妈妈的问题说说画了什么。圆满上完一节课。博得满堂掌声。

整堂课,妈妈没有准备教具,她主要通过各种练习来帮助孩子提高听觉能力。我想,在妈妈心里,随时准备着一大堆可以教给孩子的东西,见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把目标盯住孩子的弱点,盯住别人的好方法好点子,敏感的发现孩子的问题,真正像个孩子一样夸张的,开心的和孩子玩到一起学到一起。M妈妈的不断学习的精神也让我们的家长和老师学到了很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78#
发表于 2010-7-6 22:50:24 | 只看该作者

re:周六参加了五(2)组的口腔培训,第一次这...

周六参加了五(2)组的口腔培训,第一次这么细致的学习口腔按摩。受益匪浅!下面把我看到的一些东西和大家分享一下!
五(2)C     LST小朋友家长的口腔按摩操作内容及建议
LST小朋友很乖,不管别人怎样做他都很配合。是一个超爱棒棒糖的小朋友。会吹哨子(吹的声音还很大)但不会吹纸条。可说五字短句,但不太清晰。肌张力较高
一、家长操作内容:
按摩面颊、上下唇、牙龈、舌头
面颊的训练项目:吹哨子、裹腮(利用棒棒糖)
上下唇的训练项目:双唇紧闭含压舌板(双唇力度的练习及稳定度)、撅嘴练习、发音(mama、momo)
舌头的训练项目:压舌并发音、刷舌、翘舌、转舌——帮最孩子正确的发音找准音位并训练舌头的灵活度及敏感度
家长做得核心动作做的都很对,是一个很有心的家长。项目也很多。
二、建议:
1、训练发音时要先慢后快
   例如:ma音,可先发en—ma
   慢慢把所练的和发音练习起来
2、当孩子口腔肌肉紧张时,手指先不要放入口腔或在里面先不要动,等孩子口腔略松弛后在进行轻拉面颊的训练。
   注:姿势的重要性。——以防咬手
       如咬人可用外物替代手指按摩,再用手按摩。
   孩子不听话刚开始最好两个人一起来做口腔按摩,一个做按摩,另一个辅助。
3、拉舌头(练习舌根力度):做舌部按摩时要用湿纱布不要用干纱布,以免伤到孩子的舌头。
   拉舌头时,先让孩子把舌头伸出来,再进行按摩,不用拉(会造成孩子舌部的损伤),让生自己往回缩。
4、口腔按摩的目的要清楚:“发音、说话”而不是单纯的做口腔按摩
   学发音可先学习发b、p、m这样的双唇音
   为什么爸比妈好发?因为一个快一个慢。
5、如孩子双唇闭合不好,可帮孩子做圆唇、展唇动作
   a、i是展唇音可以先练习
   吃棒棒糖时把棒棒糖从口腔拿出时,双唇是自然闭合的。也可用这种自然闭合练习双唇闭合
   发a时,可让孩子趴在桌子上按后背发a——帮孩子找到感觉
6、发音上扬:是呼吸气流不够,而且是孩子试图发清字音造成的
   可长吹、深呼吸、跑步、仰卧起坐、上下楼梯、慢唱(发音断续者也可练)
   建议找音乐老师咨询一下,音乐老师有自己的一套练气、发声方法
   练习发音的高低、长短、流畅、跳跃
7、家长提问:说到“这是”就说苹果(已形成模式),不说“这是”不说话。
   建议:先不要填空了,先让孩子快说、仿说
8、有时棒棒糖的大小不合适,可改用自制棒棒糖
   自制棒棒糖:柠檬棒、西瓜棒。
   制作方法:用长杆医用棉签沾鲜榨柠檬汁或西瓜汁,冷冻后再用冷冻后对孩子的刺激更大。
             西瓜汁里还可加入白砂糖,味道更好孩子更喜欢。
          可在棉签头上缠医用棉,根据需要变化“棒棒糖”的大小。
自制的优点:大小易调节、纯天然不加任何食品添加剂、有冰冷的刺激、制作方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79#
发表于 2010-7-11 21:44:53 | 只看该作者

re:2010.7.3 周六家长培训KK...

2010.7.3  周六家长培训
KK妈妈
妈妈刚开始来一个与孩子的熟悉过程,让孩子知道此时是妈妈给上课,并不是老师。
1.四张排序(刷牙),在三张排序的基础上加入了吐水。
   “先挤牙膏,然后刷牙,再吐水,最后洗牙刷。”
  妈妈一边说,孩子一边做,排序完成后进行表达。
2.颜色和形状的结合
  “给妈妈绿色的正方形”“拿蓝色的三角形”
   “KK有蓝色的三角形,妈妈呢?”
3.积木点数报总数,按数取物。
  “桌子上有几个长方形”  “桌子上有几个三角形”
评课:
    家长评:准备很好,对孩子很有耐心,但是辅助过多,眼睛、手、动作的提示太多了,要给孩子多的几秒钟来进行思考。
   妈妈对孩子的观察不够,对于这些课题太难的孩子不会,简单的孩子不愿意回答。而且课题重点不够突出,很乱,环节不清楚。
   孩子基础还需要更加扎实一点,颜色、形状有点混。
老师:妈妈与孩子的配合不错,对于课题,家长表达,孩子拿的过程过少,而且全部都是家长说,孩子拿。对于排序,要单张卡片分别都理解并表达后才可排序(家长排)。孩子一点点加入排序。
  对于颜色和形状,可以做成交换信息的形式。KK“我有蓝色的三角形”   妈妈“我有绿色的正方形”。
   课题没有深入,只是做了一个表面,要多注意ABA的过程,要紧凑一点。 强化不要给教具,以免孩子分辨不清是学习还是奖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80#
发表于 2010-7-12 12:35:27 | 只看该作者

re:一下出来这么多好的内容!有时间可要仔...

一下出来这么多好的内容!
有时间可要仔细学一学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以琳自闭症论坛

GMT+8, 2024-5-23 17:13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