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琳自闭症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请写明注册原因,12小时内通过审核)
楼主: wxf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十一年级男生和七年级女生的幸福生活

[复制链接]
1081#
发表于 2009-9-28 11:42:29 | 只看该作者

re:改帖子名了?

改帖子名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82#
 楼主| 发表于 2009-9-28 11:56:04 | 只看该作者

re:回方姐姐:原来的名字是老公起的,他自己都...

回方姐姐:原来的名字是老公起的,他自己都觉得不好,离那年那两个月都N久了,放权让我改改。
刚好,今年楠成了一年级的小女生,她自豪极了,每天开心地背着大书包屁颠屁颠往学校奔。淇也顺利过渡到了四年级,尽管换了学校换了校长,多了很多同学(两个学校暂时合并成一个学校),但是也蛮喜欢这个学校的。就这样,每天我这个老妈老远看着四级年的小男生和一年级的小女生,会手拉手一起走进校门,然后再转身离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83#
发表于 2009-9-28 12:35:15 | 只看该作者

re:[QUOTE][B]下面引用由[U]wx...

下面引用由[U]wxf[/U]发表的内容:就这样,每天我这个老妈老远看着四级年的小男生和一年级的小女生,会手拉手一起走进校门,然后再转身离开。。。。。。

真的很羡慕!淇楠妈,国庆档期有什么好电影,推荐下哈。

现在我家的情况是,每天早上,爸爸带着阿姨和橙子去上特殊学校,我送蜜糖上幼儿园,同行的就是小区里的那段,姐弟俩都背着书包,手拉着手,但已经让我很知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84#
 楼主| 发表于 2009-9-28 13:17:29 | 只看该作者

re:蜜妈,你们蜜糖和橙子现在就开始手拉手,哪...

蜜妈,你们蜜糖和橙子现在就开始手拉手,哪怕走的只是一小段也是为了将来打基础啊,加油再加油!我们家淇和楠今年才有机会手拉手一起上学,以前都是楠眼巴巴看着哥哥进学校,那个羡慕的眼神一直在我眼前晃着呢,相信你们很快也会从橙子的眼睛里看到的。

蜜妈,考虑到最近我们这里甲流比较盛行,据说好几所学校都停课了,所以这个假期里就没计划着往人多且封闭的场所里挤,淇的计划是“假期里在家里玩电脑。”所以所以这个电影嘛,就没在我们关注的范围里啦。。。。。。带着淇和楠呆在家里做宅男宅女有些不甘心呢。最近淇和楠都迷上了巧虎和洪恩宝宝还有蓝精灵啊什么的,淇被淇爸笑话“长不大”,怎么对那么幼稚小儿科的东西那么感兴趣。不得不承认,淇的心智远没有达到九岁的程度。[EM1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85#
发表于 2009-9-28 13:44:47 | 只看该作者

re:淇楠妈,依稀记得蓝精灵我是在中学时候看得...

淇楠妈,依稀记得蓝精灵我是在中学时候看得,高中时候还迷圣斗士星矢、聪明的一休、柯南很长一段时间,不觉得是心智的问题,你有楠楠,不应该这么上纲上线的。就是现在,巧虎里的很多唱游、玩具,我也喜欢呢,看来我真是老顽童(我可不承认自己是as)

嗯,你提醒我了,确实少去那些场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86#
发表于 2009-9-28 15:05:57 | 只看该作者

re:大蜜,握握手,我们也还很迷动画片。每天陪...

大蜜,握握手,我们也还很迷动画片。每天陪着孩子们看,如果有事捞不着看,晚上孩子们睡下后我们俩老还要补看呢。
我们万圣节假期也打算呆家里躲病菌。这儿教育部也做好了一切准备,如果停课孩子们可以通过电视,电台或网络继续课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87#
 楼主| 发表于 2009-9-28 15:42:26 | 只看该作者

re:哇,淇一下得到两位重量级阿姨的同盟支持,...

哇,淇一下得到两位重量级阿姨的同盟支持,这下子腰板可要直了耶。看动画片的时候,淇那个一动不动的专注劲真是让人无法相信,他还是个多动的孩子。然后随着剧情偶而抹抹眼泪偶而哈哈大笑的样子实在是觉得这是个善良简单的孩子。

我也真是担心呢,这里如果停了课,孩子们怎么办?我们这里的教育系统还差得远,电视及网络课程都没有谱呢。我得提前做足准备才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88#
发表于 2009-9-28 22:07:18 | 只看该作者

re:改帖子名如搬家进新房,温温贴!留下祝福!

改帖子名如搬家进新房,温温贴!留下祝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89#
 楼主| 发表于 2009-9-29 07:49:43 | 只看该作者

re:谢谢桥妈,一直关注着桥的进步,只是很少在...

谢谢桥妈,一直关注着桥的进步,只是很少在你们家地里留脚印。期待着大眼睛帅哥早一点回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90#
发表于 2009-9-29 12:15:19 | 只看该作者

re:[QUOTE][B]下面引用由[U]wx...

下面引用由[U]wxf[/U]发表的内容:

回方姐姐:原来的名字是老公起的,他自己都觉得不好,离那年那两个月都N久了,放权让我改改。
刚好,今年楠成了一年级的小女生,她自豪极了,每天开心地背着大书包屁颠屁颠往学校奔。淇也顺利过渡到了四年级,尽...


淇 妈,我现在也是这样,把车故意停在离学校有段距离的地方,然后是步行到学校,我就会摄合他们兄弟俩一起手牵手去课室,而且亿们俩的课定正好就在隔壁,可小雨滴总要我牵他的手,他才愿意一起上楼,就这样我们母子三人常常是手拉手一起步入课室的.

攸宝进去后就很自然的放书包,搬椅子.而小雨滴则是还哭着跟我说:"妈妈你要在园长办公定等我下课",为了让小雨滴尽快收住眼泪,我是一步也不留,马上走人的,没一会,他就没事了,就跟着大队伍干啥就干啥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91#
 楼主| 发表于 2009-10-15 09:00:55 | 只看该作者

re:攸妈,十一没有游成河源,真是遗憾,不过相...

攸妈,十一没有游成河源,真是遗憾,不过相信以后还是会有机会的。

小雨滴这种哭的表现应该算是正常了,以前送楠去幼儿园的时候,在门口经常会看见很多孩子抱着妈妈的脖子哭着不肯进幼儿园。老师说一般抱进去妈妈离开之后孩子就没事了,可能小雨滴还需要点时间适应你不在身边的幼儿园生活,相信很快就会适应了。

祝福你们一家,祝兄弟俩越来越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92#
 楼主| 发表于 2009-10-15 09:18:24 | 只看该作者

re:四年级的第一个月算是平稳过度了,最让我宽...

四年级的第一个月算是平稳过度了,最让我宽心的是淇已经适应了新学校,新老师,新同学。四年级的学习生活进入正规,每天情绪稳定。淇的学习能力突显,每次考试,无论是语文数学英语,也无论是课内考试还是课外的竞赛,总会拿第一名。有一认识的四年级语文老师没教过淇,是从别的学校新调来的,有一次遇到我还特意问,“你们家WHZ是不是智力超常啊?”我只能笑笑说,“怎么这样说?”“这几次考试好象都是他拿第一,而且他们班主任老夸他聪明。”我只能说:“他学习挺自觉的,一直不太吃力。”希望淇的学习能步入良性循环。下一步的细化目标是加强课外阅读。

上周五老师布置了一个英语演讲,《I Wonder Why》,我以为是淇的学校要进行演讲比赛,按惯例都会有一周到二周的准备时间,我就没有太上心。可是淇回来说,周四之前要把演讲录像再上传到指定的网站上去。我一看时间太紧了呀,周六以最快的时间以淇的经历出发,帮着写了一篇,让淇抽时间背下来。结果淇也不上心,拖拖拉拉,到了周四放学,告诉我是最后的期限。然后上指定网址,原来是21CN CASIO杯全国中小学生英语演讲比赛。准备得太仓促了,入选的机会不大。于是和淇谈:“因为你这次没有付出现100%的努力,所以你肯定收获不会太大,所以要记取这次的教训,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以后如果决定要参加这样的比赛,就要用心努力,如果不想努力,就没有必要参加了。”不知道淇明白了多少。但是看得出他还是想做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93#
发表于 2009-10-15 09:30:32 | 只看该作者

re:太羡慕了!!祝福!

太羡慕了!!祝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94#
发表于 2009-10-15 09:34:22 | 只看该作者

re:淇这么优秀,你怎么说他是小蜗牛,你这个楠...

淇这么优秀,你怎么说他是小蜗牛,你这个楠妹算不算超生啊!

羡慕你一家啊!如今兄妹手足之情很少发生在咱们的城市家庭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95#
 楼主| 发表于 2009-10-15 09:47:33 | 只看该作者

re:多谢楼上小米妈和珊珊妈的鼓励。说淇是小蜗...

多谢楼上小米妈和珊珊妈的鼓励。说淇是小蜗牛,是因为小时候淇的进步总是很缓慢,一点一滴的往前爬。明显感觉五岁那年开了点小窍===语言方面,然后就是今年9岁的时候窍开大了些。之所以说是大窍,是因为在学校和同学相处的比较好,有了很强的自我意识====不喜欢做的事情知道如何拒绝,生活自理方面提升了一大截,文具极少出现丢的情况,开始喜欢做饭,可以和我一起动手做饭,帮我切菜,最拿手的是切香肠胡罗卜青椒,然后做鸡蛋炒饭。

楠拿的是新西兰的护照,所以不算超生。最近丫头上学的情绪不太好,正在缓解当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96#
发表于 2009-10-15 10:08:52 | 只看该作者

re:刚刚再细看了有关淇淇幼儿园时期的帖子,感...

刚刚再细看了有关淇淇幼儿园时期的帖子,感叹淇淇妈付出了相当大的努力.小家伙早期一些症状和如今的情况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啊!淇淇的奇迹给了我很大鼓舞,向淇淇妈致敬!

不知道淇淇妈是否让孩子学法语,我想以你们夫妻俩的学识完全可以确定孩子是否学,关键看孩子是否感兴趣,如果孩子愿意学,还是可以学的,他的天资很不错,在正常儿童中都算超长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97#
发表于 2009-10-15 10:33:40 | 只看该作者

re:新换了名字,来踩踩。淇淇真的好厉害!

新换了名字,来踩踩。淇淇真的好厉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98#
 楼主| 发表于 2009-10-15 11:16:00 | 只看该作者

re:珊珊妈,谢谢你,总是这样不遗余力地鼓励我...

珊珊妈,谢谢你,总是这样不遗余力地鼓励我,让我的信心满满。其实这几天正被楠的情绪所左右而困惑低落呢。 [EM13]

蛋妈,也祝福皮蛋越来越好。就象珊珊妈说的那样,如果回头看看淇小时候的表现,那真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小蜗牛。所以,蛋妈,一定要对皮蛋有信心![EM0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99#
 楼主| 发表于 2009-10-19 01:08:58 | 只看该作者

re:十一开始为楠操心。先是十月一日开始发烧生...

十一开始为楠操心。先是十月一日开始发烧生病,好在烧很快就退下去,三天就好了。可是开始出现了厌学,不肯上学。
“妈妈,我太小了,上学太累了。我们班的同学都是七岁多的,还有一个ZHC8岁呢。”
“妈妈,我不想上学。我就想和你在家里玩。”
“妈妈,我害怕上英语课。Ms钟太厉害了。”

分析了楠拒绝上学的原因,且多方打听了学校的老师们,估计和班主任和英语老师对楠的态度有关。楠一直是个比较骄傲的公主,喜欢听表扬鼓励的话,一直以来也都是在拨尖的环境里。上了学,周围都是大自己很多的同学,自然很多方面楠都做不到第一,心里自然有落差。加上英语老师是一个明年就要退休的严厉老教师,班主任那里我们也没有做什么工作。因为我们太相信楠的适应能力了,反而这段日子以来关心的重心放在淇的适应能力上面,对楠也少了关注。结果一个月下来,积累下来的负面情绪导致楠彻底气绝上学。这对我和淇爸都是始料不及的打击。不忍心强迫楠上学,只能好言好语的商量,最后楠还是选择回原来的学前班上四十天(本来说只上一周,后来又改了主意要求呆四十天),那里的同学她也都认识,老师们和环境自然也都熟悉。

这周日竟然连原来喜欢上的外教课都拒绝上了,最后在我的陪同下,勉强进了教室,可是仍然拒绝开口随老师一起说英语。上到四十分钟的时候我退出来,楠自己在里面,情绪还不错,但是仍旧拒绝开口。其实这节课讲的内容楠都会,相比其它的那七个孩子,楠的英语能力真是算最好的。因为平时楠每天都在上一个小时的奇凯思英语(一个从加拿大回来的老师开的课),感觉楠是故意不肯开口。或者因为上学受了冷落?
老师们都说正常孩子在开学的第二个月和第三个月都是厌学期,希望楠可以坚持上完第二个月再做决定是否退学明年再上。可是看楠那么坚决的眼神,我知道这个学估计我们是上不下去了,楠实在是个主意很正的孩子,她要是决定的事情,老妈老爸是动摇不了的。

忍不住向淇爸抱怨:我怎么有些后诲生楠了。被淇爸坚持否决。

淇的学习步上正规之后,又有老师不甘心提出让淇跳一年级的想法。淇爸有些动心让我和淇谈谈,可是我还是顾虑重重。尽管学习上面没有问题,但是人际关系的困难还是有的。

分身术啊分身术,真希望自己也可以有魔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00#
 楼主| 发表于 2009-10-19 11:18:19 | 只看该作者

re:小玄家菜地里的人参,非常非常的棒!===...

小玄家菜地里的人参,非常非常的棒!======


Ky:   
     我曾经因为注意力的问题,阅读很困难。那个时候,我家里开始比起以前更注重我的学业。
     我们无时无刻都要做精读的工作。内容无所不包。以体育报纸为例,可以抽出当天的报纸的头版头条,然后开始分析题目,全家讨论,题目中有几个关键词?然后各自看一遍文章,说说哪几段是围绕着关键词写的?这样的方法常常被很多人诟病,认为是肢解文章,但其实它本身是一种基础训练。就如同画图和拼乐高要有图纸一样,看文章也需要题目和提纲。读到最后可以舍弃这个过程(因为已经内化成自己的),但是在初期是不可忽略的。
     对分析文章的内容分析,只是第一步。下一步是顺着文章的内容深入,达到一定高度。这和我们已经推开了一栋楼的门继续沿着台阶往上爬,是一样的道理。这需要两方面的努力:一方面是家长的准备,另一方面取决于小孩的悟性。家长在准备的时候需要了解文章的背景和整体文化的背景(纵向),以及这个作家的同时代作家和这篇文章的比较(横向)。这不是一个轻松的过程。但对于家长不来说,这个准备的过程也是自己充实的过程,是非常值得的。如果是很值得回味的文章的话,可以每隔一个月,就重新讲一遍。一是看看自己有没有什么的新的理解,而是看看小孩的理解力有没有一点点前进。
   做精读,每天阅读的字数不宜过多。在起步阶段,200字应该足矣。现在的阶段是个小孩培养阅读兴趣和习惯的阶段。可以从日常生活的中规中矩的报刊入手。但避免流水账式的和没有个人感情的叙述。
   阅读除了精读,还有泛读。这个目前阶段,找小孩感兴趣的东西就可以了。   
   任何小孩(无论多么多么优秀)都是不能“放养”的。需要天赋,也需要严格的训练。只有把他的天性和训练结合起来的时候,他才能自发地去完善自己。家长要做的不是教训,而是自己以身作则。
   我以前非常非常抗拒文字(因为我觉得文字是一个个扑过来的,非常“拥挤”,我的感官和注意力不能承受)。但是现在,我觉得不阅读就是一件羞耻的事情。人生在世,最重要的莫过于完善自己。
   

黄花菜 :
    ky,我真的非常感激你关于阅读的建议。我仔仔细细看了几遍,消化其中的内容。操作性很强。
今年小玄的阅读有了一些进步,他的理解力提升了很多,不过阅读还没有演变成他自己内心的需要,只要我不坐在旁边,他就毫无兴趣读下去——你很幸运有非常好的父母,我要向他们学习,坚持不懈地努力下去,而不是因为他的懈怠而放任。


ky:
    小孩(无论是“笨”孩子还是超常儿童)没有阅读习惯或者不喜欢阅读,真的是非常非常普遍的事情。习惯从现在培养,并不迟。
    人人都可以成“圣人”,但人和人的区别只在于他们是不是每天在努力而已。


ky:
    谈语文书的应用

   自从上次我们的站短之后,我想了很多。
   阅读,其实最离不开的,就是课内的语文书。可以每周选一篇比较容易的文章(比如写景色的,写家人的等等)在家做精读。
   比如这在小学课文中,有一篇《日出》。开头是这么一句话。
   为了看日出,我常常早起。那时天还没有大亮,周围很静,只听见船里机器的声音。
   对于这两句,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分析。一个是两句之间的关系。一个是这句话在文章总体中起到的作用。
    两句之间的关系,可以这么讨论:这两句,哪句话更重要?或者:哪一个是因?哪一个是果? (早起是因,周围安静是果)。然后,可以让小孩再造一些类似的句子:比如说“暑假,为了去韩国,我早早就准备好了东西。
   接下来讨论整个句子在全文中的作用。
   为什么作者要写这样一句话呢?从基本的方法和结构说,题目是“日出”,作者肯定要写一个看日出的过程。而早起。显然是“看日出”整件事情的起点。
   然后还可以接着这个进行启发:那下面该写什么?(写看日出的过程。)   
   我个人认为,对于初步进行阅读训练的小朋友,理解到以上这些应该够了。
   不必担心语文书的内容已经讲过一遍,因为很多老师(基于我看过的我的表侄女三年级的笔记)讲得可能很粗糙。从简单做起,把简单的阅读做好。将来才可以做难的阅读。
   祝小玄新学期进步。

黄花菜:
    ky,我把你的信都拷贝下来了,认认真真地读过,真的很有帮助。知易行难,现在我需要动手去做。
    小玄的新学期开始了,他有良好的情绪,也有一定的自觉性,这点令我开心。学业对他而言有些难,但还不是不可逾越。我看过他的数学书,还好,这个学期我们能过关。至于语文,我需要下更多的力气。
    他原先阅读常常会偏离文章的原意,字词的理解方面他的困难不大,整合成句子后,其中隐含的意思他就容易曲解。
    还有一点,他感知美的能力很弱,比如一篇散文,他看不到其中写得好的部分,读下去只是任务,这样阅读对他还是难事。有情节的文章稍好些,提醒之后他能看懂其中的故事情节。但同样的问题是他明显兴趣不足,能坐下来读书,都仅仅是任务——这点有时会令我灰心。是否这也是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呢,只要坚持不懈的读书,总有一天他能够迷上阅读?
    他现在喜欢看的唯一的书是奥特曼的画册,是我不需要提醒就看的书。唉。
    谢谢你。

ky:
    偏离句子的意思和感知美的能力不足,在我们上小学的时候,就是在中高年级的时候的典型问题。无论是ASD的谱系还是其他人都有这些问题。但前者更明显。
    针对第一个问题(只懂得字面意思),应该不断地找出具体的语境。在哪一篇的(可以是三四年级用过的课文)哪两个句子间的联系他理解有困难?(大人此时需要把这个盲点记在一个本子上)小孩可能表达不出“不明白”,但是大人按照日常经验,是可以看出来的。接下来,大人再引导他找出这两个句子间的关系。之后立刻让他复述一遍。第二天,再把同样的句子拿出来,练习,先测试他是否还记得这个内在逻辑关系?然后大人说一个句子,和书上的逻辑关系相同,看看他是否能理解?如果能理解的话,就让他自己再造一个句子。如此往复,从两句话,过渡到三句话,四句话。。。直至一小段。我认为,在阅读练习的初级阶段,精读一篇文章,比泛读十篇文章更有利于提高。
    第二个问题,我认为,是应第一个问题而生的,也就是有第一个问题,肯定要有第二个问题。因为只有理解了两句之间的逻辑关系,才有可能理解为什么作者要用那些优美的语句,那些优美的语句,是为了适应文章的结构才放上去的。它们只是“应该在那里”而已。否则的话,就不是优美而是赘述。所以,这个问题的解决,要借助于第一个问题的解决。依赖于对句子间和全文结构的理解。
    孩子喜欢看奥特曼,自闭症的影响是一部分原因,另一方面原因,是他没有掌握阅读的方法。没有进入轨道。
   这并不是“多读”就能解决的问题。而是要让他在实践中,掌握一套科学的方法(科学和美感不冲突)。只有掌握了方法,才可能养成阅读的习惯。能读得有数量也有质量。


黄花菜:
  ky,谢谢你的指点,最近坚持在给小玄做阅读的训练。精读多些,每晚睡觉前还保留了一点泛读的内容。我很高兴,他的理解越来越好了,只是还依赖我在旁边提点,但是稍做解释,他便明白。
  现在我有了更多的信心。谢谢你:)希望继续给我们建议。

ky:
   昨天中午我也和zouwen QQ了几句,给她一些更深层的,关于宏观的体系化的建议。
   我想对于指导小玄应该也是有用的:
   人类认识事物其实都是由浅入深的,先观察是什么,然后是为什么,然后是怎么样(怎么办?)。接下来,是和其他事物的联系,最后是和万事万物的规律之间的关系。
   在设计教学的时候,无论是认知还是阅读,不能离开这个规律。在提问和互动环节的设置上,要抓住几个点:某个现象的特征,为什么产生这个现象,何解决现象背后的问题。按照这个规律,教课的会觉得很容易提纲挈领,学习者也会觉得层次分明。
   练习最终的目的不仅仅是要他学会多少知识。而是在学习的过程中,慢慢自己掌握这样的规律,最终,他所得到的是一个科学的思考方法,一套有体系的知识,而不再是零碎的知识点。世界上的书是读不完的,问题也是处理不完的。只有掌握了一套科学的剑法,才能在遇到新的问题的时候,更从容地处理。

ky:
    看了我们这几次的站短,再看了“求学荆棘路”中的帖子,我认为,小玄还可以有提升空间。
    首先,能在普通小学做到4年级而基本不掉队。说明他学习潜能不会很弱。
    其次,既然最近他在做正规练习的时候,在“被启发一下”的情况下,就有进步(而且不是那么畏难),那就说明对他来说,他的内在有一定的领悟能力。更多地是需要引导,以激发他的能力。
    第三,先天因素到底有多重要?我最近见到了我一个亲戚的女儿,上四年级。算个好学生。和她交谈,我明显感觉到她是一个普通人——在对方转换话题的时候,她可以跟上别人的节奏,不会沉浸在刚才的话题里。在别人发表言论的时候,她会顺着别人的思路发问:你为什么要说这个?但是让我奇怪的是,她的父母认为她在学业上,反应很慢很不灵活。 通过观察,我发现,她的很多盲点,从来没有反复练习过。所有的东西,她都满足于看会了就可以了。而不是自己“会做了”。家长暗示孩子:聪明就是一遍就记住。不用练习也不会忘。我非常恼火:这完全是她的家长的误导。任何人,如果想熟练掌握什么技能,再有所创新的话,就必须需要一套科学的规律。都需要学而时习之,都需要反复思考。在我四年级的时候,注意力和反应速度要比她差很多,但是所幸的是,我们从来不信什么“不学就会”这种谬论。亲戚们非常“羡慕”我在当年考高中的时候,进入了“天王”级的高中——那所中学,中科院科研人员的子弟占了将近一半。实际上,我的高中同学,之所以很多会做得不错,是因为每个人都掌握了一套方法,都以每天提高自己的精神境界为目的。而不是在追求“我比你反应快几秒钟”。
    第四,水到渠成。掌握一个科学的方法,比急急忙忙得到一个暂时的结果,有用得多。学习是一个过程,工作是一个过程,人生也是一个过程。我们需要做到的,就是把自己的内心世界(先天的东西)和外在的世界(reality)融合,最终达到王国维所说的无我之境。无我之境是结果,其实是很科学的一个东西(用今天的话说就是主观和客观结合起来)。要达到这个目标,就是每天努力地寻找一个正确的方法,更正自己的行为。这就是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全家在精神上每日力求反省,更新。结果就是不言而喻的事情了。这不是不追求结果,而是有了过程,自然有结果。
   第五, 君子坦荡荡
   担心是没有意义的。(无论是学习生活还是长远)但凡设立了目标之后,人能做到的,就是每天更新自己,每天按照科学的方法前进,最后上天会带来意外的惊喜——因为这是自然规律。着急和焦虑,只能造成这样的结果:走一步,退两步。所以,不要计较一城一地的得失,而是每天要“三省吾身”。


黄花菜:
   ky,我把你写的内容拷下来了,仔细研读。其实这些对普通孩子来说都有意义。
   现在在按照你的办法给玄做阅读,坚持每天都做。每天找个正确的方法就难一点,呵呵,不知是不是我理解得太生硬。对玄来说,用一年来解决一个问题就是大进步了。比如,他现在没事的时候就自己抱着球乱跳,从来不想坐下来琢磨功课或者读书,顶多是弹弹琴。什么时候可以在我没有安排任务的时候也做有意义的事呐我相信总有一天“可以”。

ky:
   不要瞎担心哦。是孩子都特喜欢玩,这是肯定的——就连我在站短中提到我亲戚的那个“好孩子”。每次来我家,也禁不住和我家养的猫“眉来眼去”半个小时。
    而真正的目标是:玩要玩的开心,学的时候要学得进去。
    尽管小玄现在是“顶多”弹弹琴,但如果他弹琴的时候是用心的,不是似是而非的,那就说明他已经有了静心的能力。
    我相信小玄应该有一定的能力:普通小学的四年级,尤其是数学,真的是一个试金石。
    其实,掌握科学方法不难。日积月累,水到渠成。必然最后能融会贯通成自己的。
    但最难的问题是:多数时候,往往做着做着,就开始注重结果不注重过程了。 昨天我和zouwen说,一些科学的方法真的是最简单的(比如读书先看目录),但是,偏偏被现在的很多“砖家”忽略了。 如果把简单问题复杂化了,孩子会很痛苦,也会失去学习的动力。
    相反,如果把最基本的方法贯通的话,孩子终于有一天,会觉得“豁然开朗”。

    世界上,有暂时无法解决的事情,但没有永远无法前进的事情。有不完美的人,但没有不进步的人。

Ky:  
   以下是对于精读和泛读的关系的建议
   精读的目的是提高能力(如同数学书上的例题)。其最后的目的,必然是提高泛读的能力。所以,精读是一个模型和钥匙,并不是终极目的。目的是读更多的泛读。
    精读是一套剑法,泛读是实战演习。

     如何把精读扩展到泛读?
     注意泛读的材料的选择:一是和孩子目前的能力水平相当。二是他的兴趣所在。三是泛读材料应该和精读的材料的内容和语言摆到有一定的重合。(这是一种巩固和强化,并且是一种非常巧妙的巩固和强化。)
      泛读的几个“阶段”(level,stage):
      1.让阅读者随意去看。
      2.无意中提问一些关于主题或者句子用法的问题(这并不是为了提问而提问的,因为读任何文章,必须要对主题也就是“topic”或者subject有意识去把握。)
      3.自己融会贯通,甚至能阐发。(这个视孩子的综合水平而定)
      2和1我应该是结合的。是家长在一旁点一下。起一个辅助的作用。在他似是而非的时候,指点一下(当然不是板着面孔提问)。家长要起一个提纲挈领的作用。会让他的泛读变得也很有水准(主要不至于读了之后变成一堆碎片)。现在我们家必须讨论话题

      结合小玄的情况:总体认知能力不错,但是明显地过于“孩子气”。我认为操作如下:
      保留精读课程——如果课业太多,密度可以不太大。但是要精,做扎实。哪怕一周只有一篇,两篇短文。

     泛读的内容可以比精读简单一些,不仅仅是让他感知,而是很轻松地和他提一提:昨天晚上你读的那个,是什么来着?题目是什么来着?讲了什么事情来着?这几个回合的问答,对他是一个刺激。让他不得不去重复思考主题,内容之间的关系。
如果他没说出来。也没什么的。让他再翻翻书就是了。(忘了很正常,谁也不是神仙)

     这样做主要的目的是:反复练习和强化在精读中学习的“剑法”。直到成为他自己的为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以琳自闭症论坛

GMT+8, 2024-6-13 15:57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