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琳自闭症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请写明注册原因,12小时内通过审核)
楼主: Admi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琢石成玉

[复制链接]
3121#
发表于 2009-4-11 21:33:56 | 只看该作者

re:其实和方老师(这次不以艳后相称,以示严肃...

其实和方老师(这次不以艳后相称,以示严肃)没有见过几面,但第一次就给了我鲜明的立体感觉。

我和妈妈都很接受她,说真话,不是因为葱白的因素,而是从她那里感到的真实。每个人都会有众多的交往和朋友,其中有一些会让你感到很踏实,因此会很真诚,方老师就是我们这样的一位朋友。

和大家一起为你喝彩,也想告诉你,和你相识让我们的生活多了一份阳光和温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122#
发表于 2009-4-11 22:16:08 | 只看该作者

re:方姐:你的心路历程也鼓舞着我,让...

方姐:

你的心路历程也鼓舞着我,让我向你学习,向你靠近。为你的勇气感到震撼,也为有你这样的朋友而感到由衷的骄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123#
发表于 2009-4-12 07:08:42 | 只看该作者

re:[QUOTE][B]下面引用由[U]vi...

下面引用由[U]vincent[/U]发表的内容:

其实和方老师(这次不以艳后相称,以示严肃)没有见过几面,但第一次就给了我鲜明的立体感觉。

我和妈妈都很接受她,说真话,不是因为葱白的因素,而是从她那里感到的真实。每个人都会有众多的交往和朋友,其...


是的,我喜欢方姐的真实和骨子里的善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124#
发表于 2009-4-12 07:34:07 | 只看该作者

re:呵呵,打个岔,跑个题。和石头说一本电影吧...

呵呵,打个岔,跑个题。和石头说一本电影吧。

石头:
    我给你的电影中有一部《朱诺》是去年奥斯卡(80届)的提名影片之一(最佳女主角提名),之前我给过你一个一句话的介绍。下面这篇文章是影评人毕成功写的。我觉得写得很好,反正比我理解得更宽、更深入。推荐给你看看。你可以仔细看看这个电影。

朱诺:女人用爱统治世界(小毕的个人评分:A)

毫无疑问《朱诺》是我看过的去年最好的喜剧,甚至是最好的电影(《未血绸缪》尚无缘欣赏……)。她以一个巨大的女权主义野心为内核,却始终保持着深藏不露、轻描淡写的诠释方式——仿佛一位高明的传道士,通过极端的善良、虔诚和自信,把这份女权理念升华为一种信仰,让你在动容于故事的同时无法拒绝、欣然受洗。相比以小见大的《阳光小美女》,举重若轻的《朱诺》显然要神奇得多。

这份女权理念究竟是什么呢?个人认为从泛化的意义上说,即:女人用爱统治世界,用爱去原谅男人的自私,用爱去包容男人的幼稚。何况嬉皮编剧“大菠萝”·柯蒂小姐还动用了最纯粹、最难以否认的“终极例证”母爱作为论据——于是不仅仅是统治的问题,女人用爱哺育着、照顾着男人,用爱推着男人和整个社会一路前进。

起初,朱诺对凡妮莎没什么好感。在大大咧咧到几近没心没肺的朱诺眼里,她是个紧绷的、高傲的、控制欲强的女人。直到在百货公司“偷窥”,朱诺才真正为对方实实在在亟待给与的母爱所打动,毕竟没有人比身怀六甲的她更能感同身受。另一个参照系来自继母,这个吵归吵、骂归骂、面对B超师护起犊子来毫不手软的女强人,外冷内热的呵护、管教同样属于伟大无瑕的母爱。

那么,满腔是爱的女人们面对的又是怎样的男人们呢?人物设定的成功在这里展露无遗。朱诺的那位并非表面别扭、暗生好感的龙套猛男,而是一个学习好体育好的乖宝宝,无辜的大眼睛和上瘾的薄荷糖都是“我还没长大!”的标签,即便到最后也依然沉浸于玩吉他,沉浸于“只要孩子一给人,我们就可以重组乐队了”的天真思维。最可笑的是“出轨”之前他还自我中心地“很生气”,其实“后果很严重”却根本没轮到过由他来承担。

对应凡妮莎的男二号,基本是上述男一号的成年版。似乎永远没准备好、永远怀抱着无法实现的梦(当老婆提起来也永远会觉得自己被冒犯了),面对成为父亲这个心灵成长的必经阶段倒有无穷无尽的理由说服自己逃避。最渺小的一刻来自跳舞的段落:如果没觉得自己跟眼前这个未成年少女有了点什么,干吗要透露那句与朱诺毫无干系的信息呢!?面对大惊失色的少女,此男随之而来的敷衍可谓恬不知耻。

他大可怪罪凡妮莎控制了生活、把家变成牢笼、把乐趣锁进箱子,对吧!但正是这样一个紧绷的、高傲的、控制欲强的凡妮莎,勇敢地选择去承担生理与人性赋予夫妻的最崇高的责任——养育后代。而他自己呢?我相信,离开了妻子的精心持家,他只会沉迷于老摇滚和B级血浆片,然后勾引几个能为此心动的未熟女孩,写下几笔随风来去的情事。

最讽刺的一击来自男三号,朱诺的老爹。当孩子质疑爱情和婚姻时,他回答道:“你要做的就是找到一个爱你的、甘愿接受你的一切的人!”看吧:这就是男人露骨到顶点的自私,血淋淋的程度毫不亚于他们钟爱的B级血浆片里“压榨”女性的恐怖场面;而且这话还是一位父亲在宽慰女儿的时候讲出来的,换言之,绝对是男人最天然、最纯粹、最无矫饰、最不设防的状态下的最诚实的想法。

在他们的潜意识里什么才是幸福的基础?就是有一个无条件爱他们、接受他们一切的人——看到这儿,你简直要为片中那些坚韧、好强、始终付出着爱的女人们落泪了,她们值得被如此薄待么?臭男人们又值得被如此宠爱么!?……可以想见,老爹与朱诺生母的婚姻完结,谁该负主要责任,我确定不是那位再婚后兴高采烈产下三子的生母;同时不难推知,继母为了老爹眼里“幸福的10年婚姻”又付出了多少。

所幸“涉嫌诬蔑中国”的才女编剧(我们不必像东南亚某国观众一样吧?因《绝望的主妇》“涉嫌攻击”该国的教育就发飙,很没意思;反正那句台词本来就是“不良少女”朱诺的玩笑话)懂得体恤同类,让女人们在“男人如此混蛋”的世界里相互搀扶,不亚于阿莫多瓦的《回归》。紧绷的凡妮莎在大大咧咧的朱诺那里首次放下矜持、任性又率性地感受胎动;有这一幕在前,“我愿陪你坚持下去”的暖心字迹也便不足为奇。当两位演技毫不输给艾伦·佩吉的优秀女配角珍妮佛·加纳和艾莉森·珍妮终于在医院萍水相逢时,《朱诺》的绝妙反讽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峰——在三位母亲牺牲无数之后,换来的嗷嗷待哺的是个男婴,……“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神来之笔啊!!!

女人为什么能统治世界?正因为她们原谅了男人、包容了男人,在知道他们永远不会比自己付出的更多的基础上,甘愿爱他们、接受他们的一切——如果非得这样才能换来幸福的话。于是朱诺在经历种种之后坦然去爱了,因为妊娠事件而成长的她,通过父亲、养父、男友看透了男人,接受了“女人总是要付出更多”的真相(真理!?)。在今后的旅途中尽管她会很累,但我坚信她一定会很幸福,即便男友只是那个痴迷于吉他的小屁孩。

若在前述的“两位母亲相遇于医院”处结束,《朱诺》就是一份标准的女权宣言,但导演到底是个男的,在充分理解故事“剑拔弩张”的深意的基础上,用充满象征意义的镜头语言对其进行了柔化处理。虽说他也贯彻了剧本中的机锋,在整洁的床单上分别以脏兮兮的球鞋和干干净净的袜子为男人、女人做了“注脚”。但结局,当朱诺甘愿爱对方、接受对方的一切时,屋外一双小儿女那平凡狭小的世界,也因女性最伟大的包容而随着镜头逐渐拉阔、逐渐宽广。

有人说,既然上床是朱诺提出来的,那还矫情什么呢?不知大家是否记得:无法接受突变的朱诺在路边哭过之后、继续开车上路的镜头,左边有一列火车缓缓驶过?女人就像火车头,不管承受(负重)多少,始终往前走,而且是拽着男人往前走,即便生理发育和性成熟也比男人快一步——驱车朝同一方向去的朱诺不过其中一员而已。没有女人的牵引,男人们能干吗?君不见:一队一队,只会傻乎乎地跑圈,毫无长进地原地打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125#
发表于 2009-4-12 11:15:45 | 只看该作者

re:[QUOTE][B]下面引用由[U]方静...

下面引用由[U]方静[/U]发表的内容:

“到去年年底,我的情况还比较严重。也许我掩盖的很好,可是我自己知道自己随时都会结束自己的生命,我无法放弃那样的念头。大家可能难以置信我设计了多少种死的方案,我经常在想怎么去死可以成功,这成了我生活的一部分。”...


方老师:我理解你的想法和心态。我也走过这样的心路。我同样掩饰得很好,所以没人知道,但当时我真怕自己会做出傻事,其实我又坚信我不会,因为对家人的不舍,尤其是对儿子要尽的天职,决定了自己不会真的做傻事,但那念头老缠绕着,今年以来终于彻底走出来了。其实,也许我们的体验更巅峰一些,我相信,我们每个这样的家长,或轻或重都会有过这样的心理的,但大家都会走过这个心理沼泽地,而且因此更坚强,更达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126#
发表于 2009-4-12 23:20:08 | 只看该作者

re:退休会上有很多的活动,非常适合年轻人,石...

退休会上有很多的活动,非常适合年轻人,石头很喜欢,尤其是表演节目,石头可是积极踊跃的参加,也化了功夫来排练。排练过程中他一而再再而三地接受大家的建议来改变很多台词或动作,演出的时候真的很投入。他一直以为他们小组能得奖,因为他们有实力,并且妈妈是评委,可是却名落孙山,连小奖都没有拿到。我以为他会跳起来,颁奖结束后我赶紧去安慰他,没想到他很洒脱,说这是娱乐活动,重在参与。
昨天讲员要大家在一张纸上写下三条你所面对的压力,然后在组内和大家分享。石头写的是:觉得总是达不到自己预定的目标、有些寂寞、有时确立不了自己的身份,分享的时候他讲的非常好。他为自己的英语水平着急,觉得好像到了一个瓶颈,难以突破,很担心会因为英语成绩而影响他选择大学。寂寞是觉得和老外同学总是有很多方面的差异,好像和他们不是那么容易可以融入在一起,内心深处不觉得自己是他们的朋友,也不觉得他们是自己的朋友。迷失身份是觉得即使自己去办下加拿大的身份,但仍然觉得自己的是中国人,可是作为一个中国人,已经不可能回中国来上大学了,也许以后也难以适应中国的环境了。没想到孩子想得这么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127#
发表于 2009-4-12 23:51:10 | 只看该作者

re:周四半夜我从深圳坐飞机回到了青岛。第二天...

周四半夜我从深圳坐飞机回到了青岛。第二天,我们到崂山去参加退修会,还去北九水爬山,一直到今天下午才回到家。
在青岛我第一个想见的人就是我的老朋友刘源,刘源本来是想通过考艺术来上大学,可不幸的是他这次没有考过,我对这个结果大吃一惊,我下决心一回青岛就去看他。
今天是他爸爸开车来接我们去他们家。在车上我可以体会到他爸爸的那种焦虑的心情有多么的厉害。刘源为了提高书法水平曾停学半年去杭州跟着一个教授学习,杭州那边的天气刘源非常不适应,冬天没空调没暖气,简直就是刺骨的冷,把刘源弄得都打了三天吊瓶。他为这个书法考试吃了很多的苦。
见到刘源时,他明显瘦了很多。非常糟糕的是文化课上这次摸底他连三本的成绩都没到,这就意味着他上大学就没有可能了,他的出路可能就必须是复读一年。不过他的心理素质非常好,两天就把状态调整了过来,挺乐观的。不过在我们交谈有关于上大学的事情时他还是有两次偷偷地抹了一下眼泪,可是大部分时间我们谈得还是挺愉快的,这样的状态已经说明他是一个非常坚强的人,要一般人根本经受不起这样的打击,况且这样的打击里面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不公平性,为什么呢?
刘源这次的书法作品写得非常好,所以教授就觉得不用和评委打招呼,结果一个平时成绩非常差的同学给弄到了第四名,刘源竟然没被录取。据刘源爸爸说那个同学是托关系进来的。你看,这个社会多么的黑暗吧!
尽管结果是这样,我妈妈还是劝刘源如果三本没戏的话就让他复读一年。我妈妈告诉他我爸爸就是复读了一年考上了大学,而且是个一般大学,但是研究生考上了上海交大。以我们一家的亲身经历劝说他复读总是好处多于坏处。接着我和妈妈还以妈妈自己当年没能上大学的经历来鼓励刘源振作起来,妈妈当年考了全县第一名,但因为外公出事失去了上名牌大学的机会,可是这并没有阻挡妈妈取得今天的成就,现在想想那没什么大不了的。
我们还一起回忆小学和初中生活,八年的友谊使我们成了真正的朋友,我们两家总是在有需要时互相帮助。
为了不影响他复习,我们很早就离开了。我相信刘源已经做好了复读的准备。祝福我的好朋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128#
发表于 2009-4-13 00:01:10 | 只看该作者

re:石头,这么晚了,正把你妈妈的帖子看完。没...

石头,这么晚了,正把你妈妈的帖子看完。没想到你又发了个帖子上来。坐上你的这个沙发忍不住感叹。有你这样的朋友是刘源的福气。的确,我也觉得没有上三本用不着这么焦虑的。条条道路通罗马。石头,为你的点点滴滴骄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129#
发表于 2009-4-13 06:51:18 | 只看该作者

re: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130#
发表于 2009-4-13 11:01:56 | 只看该作者

re:方姐: 对你敬畏的成分太大,以至...

方姐:
  对你敬畏的成分太大,以至于虽然和你也姐妹相称,但是在你面前,不管是为数很少的几次见面,还是在网上,都是谨言慎行,心底里真是羡慕别的家长和你的熟络呢。我是怎样的人呢,恬退隐忍或者是谦卑含蓄?和何子姐一样,是你,让我更加爱主,信主,更加有信心。
  在这里我也向你表决心,我会努力,为了你说过的橙子一定能自食其力,只为了让你对我们少操些心。
  每天为你们全家祷告。
   
                                                        密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131#
发表于 2009-4-13 11:22:45 | 只看该作者

re:方姐,其实有时候我真的想:只要你“假”一...

方姐,其实有时候我真的想:只要你“假”一点,马虎一点,会少吃多少苦,少挨多少骂呀。很多人不是都这么过的吗?
但我也深知,如果你假了,马虎了,就不是你了。是主的爱、是基督的精神使你成为一个完善和超凡的人,让你的精神感召更多的人来从事善举。我们所有的人都从中得到感动和启示。在相互给予的爱中得到完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132#
发表于 2009-4-13 11:23:29 | 只看该作者

re:密码说到我心里去了呀!对方老师我也是敬畏...

密码说到我心里去了呀!对方老师我也是敬畏。我喜欢和石头说话,聊天。在石头面前,我反倒感觉自己轻松自如些。我非常羡慕很多家长,会安慰方老师,会和方老师谈笑。而我一般都是仰视着方老师,敬畏着方老师。又始终在方老师这里吸取着精神食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133#
发表于 2009-4-13 11:31:36 | 只看该作者

re:大家都在为石头的进步喝彩的时候,我希望我...

大家都在为石头的进步喝彩的时候,我希望我是清醒的。
石头这次回到青岛,他多次问我:如果我这样去弄同学,你觉得他们会什么反应。所谓这样就是他拿他学的三脚猫的擒拿功夫出其不意地弄人一下。我明确告诉石头别人会反感。
在演戏的时候,石头表演了他在学校的一些情况,三个小片段。他对自己的一个比较好的朋友,老去搂一下什么的,别人喊烦。对一个女生突然用中国功夫吓唬一下,别人喊了:吓死我了,讨厌。追问一个同学关于她好朋友失恋的原因,还去问了当事者你为什么失恋了,引起逼人的反感。最后他坐在椅子上仰天长叹:我怎么啦?我想和他们玩他们躲我,我想关心他们他们烦我,我怎么啦?上帝为什么不帮我。小雅看到石头的演出的时候哭了,我的心很酸。因为整个过程几乎是石头导演的,石头要求和他配搭的人做如何的反应,这背后一定是有原因的。
我还没有来得及和石头细谈,就接到了大石头的电话。昨天大石头一个人去教会,石头的同班同学克莉丝汀和大石头聊起了石头在学校的一些情况。她说石头总是用中国功夫去吸引同学,但后果是同学躲他,并且她觉察到这阶段石头的脾气特别大。当然学习方面的情况很好,矛盾总是在午餐或者课间的时候发生。大石头很担心,让我好好和石头谈谈,同时要我注意是不是和给石头开禁有关。
接完电话,我的情绪已经波动很大,石头觉察到了,所以要求我们各人干各人的事情,到最后他先去睡觉了。我发愣到12点多,去刷牙的时候剧烈地呕吐起来,这是我紧张和焦虑的首先的反应。石头被我惊醒,问需不需要帮忙。
躺在床上,我流泪祷告。我首先是为自己,我希望不要因为石头的事情影响我的情绪,因为这是最容易影响我情绪的。感谢神,在祷告中我平静下来,神让我看到以前我们走过的路程,看到我们是如果跨过一道又一道的坎走到今天的。我安然入睡。
我一早起来,继续祷告,给老公电话,让他和我一起祷告,我们彼此鼓励。在网上我让小雅为我们祷告,求神给我智慧来和石头谈谈,能帮助到石头。
我和石头先一起灵修。我们读了诗篇第一篇和第121篇,我们有很好的分享。然后我问石头绝不觉得妈妈昨天晚上的情绪有些反常,他说觉出来了,并且说一定是和他有关系,因为我表现得有点烦他。
我告诉他我接了爸爸的电话,我很难过,也很焦虑,但我向他道歉我没有把握好情绪。
我很平静地向石头复述了克莉丝汀和他爸爸的谈话。
石头也很平静:一切都是事实,确实发生了这些事情。
“能告诉妈妈你是怎么想的吗?”
“午餐完后,大家在聊天,我好像没有什么好聊的,又无所事事,所以就出这些动静,想让别人和我玩。”
“结果是什么?”
“他们开始躲我,不过躲我的不是我班里的同学,是低年级的同学。”
“你觉得他们为什么会躲你?”
“他们可能不喜欢这种方式,但我觉得这方式没有什么不好,我不明白为什么他们不喜欢这些方式,真是搞不懂。”
“妈妈知道你很渴望有朋友,有友谊。”
“我真是觉得奇怪,他们到底要用什么样的方式玩呢?”
“你有没有觉察到你的方式他们反感了呢?”
“我觉察到了,但是我觉得他们不应该反感的。如果你今天不和我说,我打算一直用这个方式,一直到毕业。”
“你觉察到别人反感了,为什么还要用这样的方式呢?”
“我不知道还有什么其他的方式,再说我觉得是他们没有道理,所以我会一直用下去。”
“那现在呢?”
“我不知道,我真是不懂,他们为什么不能接纳我。”
“我真想这样朝他们喊。”石头朝我出了他想出的样子,并且眼圈红了。
我没有哭,我知道我不能哭。我让石头看镜子里的自己,让石头再来一遍,然后问石头的感觉。
“这个样子真是不好看,别人也确实会躲我了。”
“妈妈还想知道你最近脾气特别大的原因。”
“我觉得和开禁无关,真的妈妈, 不是我非要开禁,真的和开禁无关的。”
“为什么这么肯定?”
“妈妈,在法庭上,你向法官说有人伤害了你,但是你却描述不出他怎么伤害你的,法官是不是就不能帮你判那个人?”
“是的。”我想这句话绝对不是随便岔开的话,一定有由头的。
“妈妈你知道吗?有一次我和马太在一起,这时我们班的一个女生过来找马太,我就说马太是我的朋友,是你可以随便找的吗?你没看到我正和马太在说话吗?”
“结果呢?”
“那女生吓跑了,马太问我你为什么要这样?”
“我也想知道你为什么要这样。”
“先前上计算机课的时候这个女生对我不好。”
“怎么个不好法。”
“我说不出来她怎么个不好法,但是妈妈我知道她不好,对我不好,很看不起我的态度,我真的是感觉到的。我一直在找机会报复,终于有机会了。”
“当时还有别的同学在场吗?”
“有,大家都很奇怪。”
“你真的觉得马太是你的朋友,别人就没有权利和马太说话了吗?”
“我没有权利这样做的,马太也不会听我的。”
“很好,妈妈知道你这样做是让那个女孩知道我不是好惹的,是吗?”
“是的。”
“妈妈很理解你,你明显感觉到别人对你的不好的态度,但你有不能说明白,这样的感受是很难受的。”
“真的很难受,你知道吗,我真想大声朝她喊:你看着我。”
我让石头再朝镜子喊了一遍,我问石头是什么感觉,石头说很吓人。我让他换方式再来一遍,好多了。石头让我来一遍,然后学我的样子来了一遍。
“石头,你当时观察到周围的同学觉得很奇怪,你能描述一下他们会怎么想呢?”
“他们肯定是觉得我莫名其妙,他们肯定很反感。”
“是那个女生先对你不屑你才这样的,为什么他们还会反感,而不想想你的感受呢?”
“他们不知道那个女生对我的态度,他们只看到了我这样对这个女生。”
“你分析得真好,很多你的想法你的经历是别人不知道的,但别人能看到你公开做出来的事情和表现出来的态度,别人无法联系起来就会对你产生误解和反感。”
“那碰到这样的事情我怎么处理?难道我就要一直忍受着,我不能报复这个女孩?”
“妈妈会写出来让大家来讨论你该怎么办,听听大家的意见好吗?尤其是T斑叔叔F斑叔叔的意见,妈妈也希望你把这件事情告诉以琳的几个哥哥,他们和你同龄,听听他们会怎么来处理好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134#
发表于 2009-4-13 11:42:50 | 只看该作者

re:还没读完就已经泪流满面了。大家的话也...

还没读完就已经泪流满面了。
大家的话也是我的心声,禁不住想起您对我在我身上的心血和每一次温暖的拥抱,自己有什么资格和您相识相知呢,我在想,靠着爱,主也会帮我去掉那个老我,我自己一定要争气,盼望有一天我能和您一起大声对主说:天父,我是您听话的乖女儿。
方姐,我在想,这也许是我对您最好的回报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135#
发表于 2009-4-13 12:35:13 | 只看该作者

re:石头啊,你还是没有搞懂游戏规则,这个社会...

石头啊,你还是没有搞懂游戏规则,这个社会的人际关系有很多潜规则的,只要知道了就一点也不难。比如说,那个女孩,她玩阴的,看不起你,但是不在明面上,你报复她,也得玩阴的,不能在明面上。要是你破坏了这些规则,别人就会觉得你很奇怪,你就没有办法融入这个圈子,因为既然能成为圈子,肯定是有一些约定俗成的规则或者大家默认的东西。你明白了吗?等有时间,AS虎娘来个你总结总结,只要搞懂了游戏规则,玩游戏你也是高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136#
发表于 2009-4-13 12:40:48 | 只看该作者

re:石头:看了你妈妈的详细描述,我只...

石头:

看了你妈妈的详细描述,我只能就我和你接触过的印象,以及一般性地推断,来得出以下的建议。你可以自己思考一下,并和妈妈做一些讨论。我说的建议是否合适,全在于你和你妈妈一起来商量。

非常理解你的感受。也就说,你非常希望能够和同伴有比较自然轻松的交往,但苦于尚未能找到很合适的方式(注意,这个“合适”是站在你同学的角度说的,而不是你自己认为的合适)。

我想首先要给予你一些宽松的想法,那就是:要和同伴能够得体轻松地交往,的确是个不容易的事情,即便对于普通学生来说,有的人也会感到困惑。更何况对于你自己觉得在这方面和同龄有差距的孩子。举个例子来说吧,我父亲其实就非常不擅此道,我部门里有一个员工,也非常不擅此道。

先说这一点,我想说的第一个建议,就是在特定的情境下,你觉得一下子没有找到很好的融入同学群体的方式之前,不妨先不要着急,不要急于介入,先做一个旁听旁观者也可以。----你可以设想一下,全班同学的群体中,这样的同学肯定是有的。也就说,当一群人在自由交谈的时候,总有人在口若悬河、有人在激烈争论、有的人在一边微笑着听,适时地给一点点自己的意见,哪怕是“嗯哼”、“就是嘛”、“可不是吗”这样的简单comments,也是非常自然的。

在餐前餐后的情境下,你和同学在一起度过一段课余的时间,这时候,你完全可以先被动一点,简单倾听他们的话题,得体地插嘴,哪怕跟着大伙儿的话题,都很好。因为我想,从你现在的认知面来看,你对很多问题都是很有看法的,所以同学们的话题,你是完全可以follow并参与的。当然,如果大家都一下子没有很共同的话题,你不妨主动发起一个话题也可以,比如在之前美国大选的时候,你说“哎,大家觉得现在谁的胜算比较大啊?”同学们可能就七嘴八舌地开始说些观点了,这时候你可以适度地参与,但要避免你因为自己懂得多而说得太多,大家觉得说不过你,就不再说了,呵呵。你要理解,当你提出一个话题而别人不感兴趣的话,这是很正常的事情。----至于如何选择合适的话题,那是本身就是另一个大话题了,---- 如果你遇到这样的情况,千万不要感到受挫,每个人都会遇到这样的情况。那么,如果发现大家都没什么兴趣,就适时打住,不要继续这个话题就是了。

如果你对自己不要提过高的要求,保持和善的微笑、得体的接茬,参与到课间同学们的讨论中,把自己的角色定位成“倾听者”,跟随大家的话题。尽管有的话题或许你不熟悉,也可以坦然地说“哎,这个事情我还真不懂哎,挺有意思的。”然后就听着,适当给予一些response就是了,这些response可以是“是吗?!”“真逗”“挺搞笑的”..诸如此类。

这样做,比你弄点中国功夫去主动吸引同学的注意力要好得多,得体得多。

第二个问题,就是关于那个女同学的事情。我们需要讨论的是,为什么这个女生对你印象不好(假如真是这样的话)?
我们不去细谈具体的原因。或许,单单就因为你时不时地显摆中国功夫,被这个女生看到几次,她觉得你不是一个优雅得体的人(可事实上我觉得你根本上还就是个挺优雅的人呢),所以形成了对你的看法。

要理解很重要的一点:别人对你有这样那样的看法,都是一个客观的事实。我们面对这样的情况,第一反应不应该是“凭什么他们对我这样?!”这样情绪化的反应,而应该是反躬自省,想想“哎,我有什么地方让她觉得不舒服吗?”这是正常的思路。----或者你现在是否没有习惯这样去想?如果还没有,那就慢慢习惯和掌握这样的思考方式。

那么,假如她对你印象的不好,已经是一个客观事实,不由得你的主观愿望去改变,那么,你能做的,绝对不是所谓的“报复”,而是通过自己言行的改善,或者对她得体的主动示好(比如主动帮她一个小忙),让她慢慢地改变对你的看法。
       
第三个意思,稍微有有点扯远了,但既然想到,就说一说吧。要理解这么一点:一般社会交往中的人,没有所谓的“好”“坏”之分,你可以理解成更多的是体现为性格气质、价值取向这些方面的差异。而这些差异,本身是没有“好”“坏”之分的。好和坏,一般是在触犯了底线(比如法律)之后,才可以形成一个比较客观的好坏评价。比如有个人很会溜须拍马,这都说不上他这个人很坏。他自己选择了溜须拍马的这种方式,在不犯法、不直接侵占他人利益的情况下,是没有好坏之分的。你可以瞧不上他这种方式,瞧不起这个人,但不能简单说他是个坏人。我们对付这样的所谓“坏人”,更多要做的是首先要保护自己的合理合法的利益。比如有人溜须拍马得到了一个你想要的职位,你要做的不是对他报复,而是用你自己的方式去“就事论事”地争取到这个职位。

在你的学校里,老师和同学,一般来说就更没有好坏之分了。但是,同学们对你关系的亲疏,是根据他们每个人对你的感受来决定的。这一点在一般同学群体里都是这样。有的人不喜欢很张扬的人,如果有个同学很张扬,可能有人就会不太喜欢他。有的人不喜欢很计较的人,如果有个同学很斤斤计较,可能也会有人不太喜欢他。但是,“张扬”和“斤斤计较”这些性格特点,都不能用“好”“坏”去评价,而要理解成社会上的人是参差多态的,是各色各样的。我们没有必要用自己的价值观,去套给别人头上。

我们没有办法让所有的人都喜欢自己,这是不太可能的。我们要努力做到的,是不让大家讨厌自己。不喜欢没关系,这是很主观的东西;但不让人讨厌,是底线的东西。

是否让人讨厌,不由你自己说了算,而是大家的感受说了算。比如你的中国功夫,很多同学觉得unpleasant,那就是unpleasant,那你以后就不要这么做,而不是质问大家“为什么你们不能接受呢?!”

扯远一点点,那就是我们可以看到很多成年人,甚至年长的人,也有很多令人生厌的。他们活了这么些年,很失败的一点,就是意识不到自己令人生厌,没法去反省自己修正自己的思考方式、行为方式。

这一点,要做起来并不是很难。只需要我们每天都去想一想,自己有什么不得体的地方。

先写这么多吧,我得吃中饭去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137#
发表于 2009-4-13 12:42:18 | 只看该作者

re:还有,石头,你有一门功课没有做好——知道...

还有,石头,你有一门功课没有做好——知道别人想什么,进而分析别人想法背后更深层次的原因,然后先一步做出判断和对策,这样你就能掌握人际关系的先机和主动权。

有很多书教你如何知道别人的想法的,比如说眼光、小动作、打扮、说话的语气用词等等。比如说,一个人不停的看表,他可能想尽快结束谈话,或者他有下一个时间安排。一个人不停的玩头发或者首饰,她可能心里紧张,或者是思考的习惯。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功课和游戏,你感兴趣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138#
发表于 2009-4-13 15:09:19 | 只看该作者

re:[QUOTE][B]下面引用由[U]方静...

下面引用由[U]方静[/U]发表的内容:

在演戏的时候,石头表演了他在学校的一些情况,三个小片段。他对自己的一个比较好的朋友,老去搂一下什么的,别人喊烦。对一个女生突然用中国功夫吓唬一下,别人喊了:吓死我了,讨厌。追问一个同学关于她好朋友失恋的原因,还去问了当事者你为什么失恋了,引起逼人的反感。最后他坐在椅子上仰天长叹:我怎么啦?我想和他们玩他们躲我,我想关心他们他们烦我,我怎么啦?上帝为什么不帮我。小雅看到石头的演出的时候哭了,我的心很酸。...


也许小孩慢慢大了,石头的故事再次引起我强烈的关注,如果是七八年前关注石头是想给自己希望,那么现在关注石头,则想找到儿子未来的走势。石头是很出色了,尚且面临被排斥、拙于处人的问题,可以想象儿子今后会让自己更加揪心。

石头是关切人际关系,绝不想自我封闭的,人际遇合的困境给他造成的心理压力有多大,从他自编自导的短剧就可以想象得到。

方老师的循循善诱,看起来特别生活,特别有诱导力,如果复制到小说里,即便优秀的作家,也会为此叹绝。有这么好的妈妈真是石头的福分。同时,我也在想,我们的孩子远没有石头这么好的程度,我们自己也远不如方老师那么娴熟和智慧,我们又如何引领自己的孩子往前赶路呢!见贤思齐,但有时见贤也露怯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139#
发表于 2009-4-13 15:49:00 | 只看该作者

re:要得到别人的尊重和理解,一定要有...

    要得到别人的尊重和理解,一定要有让人不得不佩服和尊重的能力和品格。尊重和理解不是求来的,而是自己的行为和思想感动了人。

    让自己的言行举止体现出自己优秀的品格和强大的能力,没有人会看不起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140#
发表于 2009-4-13 21:37:16 | 只看该作者

re:看完以后同样是泪流满面,心疼石头...

    看完以后同样是泪流满面,心疼石头,心疼方老师,但是更庆幸,石头有如此睿智的母亲和父亲,能陪着他成长。
    看着石头的记录,更想起自己青春年华的时候,也面临着和石头一样的苦恼,其实现在想来,这也是一笔财富,让我可以每天自省,在自省中成长。如T斑所说,我们立在世上,只要能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同就可,不能要求所有的人都对我们心存友善,所以大多数人的认同就是一个标准,就是我们需要达到的一个目标,但是“罗马不是一日建成”,这个过程将是一个不断跌跟头,不断吸取教训、总结经验的过程。我也赞同虎娘的建议,多看一些人际关系的书会很有帮助,而且可能确实会让你乐在其中。
    石头,加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以琳自闭症论坛

GMT+8, 2024-6-17 07:58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