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琳自闭症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请写明注册原因,12小时内通过审核)
楼主: sxy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有信就有爱

[复制链接]
241#
 楼主| 发表于 2008-7-29 22:25:37 | 只看该作者

re:昨晚写完贴子,心情非常忧虑 ,虽然最近有...

昨晚写完贴子,心情非常忧虑 ,虽然最近有很多人来看望安慰我们,还有冯版和大家的经验指导,更有教会的姐妹、一位香港妈妈和康淇妈妈来自属灵的帮助,自己一时感觉明朗起来,但一触景就容易生情,这是我的性格包括我的小信所致。

悄悄地摸黑爬上床,父女俩睡得正香呢,借着微弱的灭蚊灯的蓝色光线,看着信义粉粉的小脸,刚想凑上去亲一下,她突然一个转身,小手“啪”地搭在了我的脸颊上,我便像被点了穴道似地定住了,每次抱着信义的时候总想让她的小手搂着我的脖子,可她总是不肯,现在好了,我终于如愿以偿了,感受着小手的温度,享受着这份她对我的依恋,生怕动一下会让她的小手离我而去。望了一眼背身而卧的信爸,如果他知道我的想法一定又会是那句:“就喜欢自作多情。”眼睛逐渐适应了周围的黑暗,慢慢能看见他们的轮廓,能听见他们的呼吸,尽管总是一个姿势有点酸酸的,但一天的疲惫、失落好像瞬间不再,难得的一刻清静,难得的一刻平安喜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2#
发表于 2008-7-29 23:16:05 | 只看该作者

re:[QUOTE][b]下面引用由[u]sx...

下面引用由sxy发表的内容:

雁姐姐提到乐渔的第三种情况,希望妈妈咬他,他和妈妈都发作了,就没事了。对此我深有同感。有时我强烈想改变她,教给她正确表达愤怒的方式,例如摔玩具或拍桌子等,她一概不接受,仍旧一意孤行,我来模仿她的样子有时却会博得她的欢心。
...


我在想,当你教信义发脾气用摔东西或者跺脚来替代时,是在她开始发脾气的时候呢,还是在她高兴的时候教?这两者有很大的不同。

如果当她发脾气时教,她的情绪已经上来了,她已经处于那种无法自控的状态,那么这个时候你教任何东西她都没有接受能力的。就像大人,也是这样,当你情绪上来了,别人说什么,你都不容易听得进去。所以你教她要在她情绪好的时候教,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要采取步骤(也就是ABA的思想)。第一步,不是在她的身上,是在她喜欢的小动物玩具身上。让两个玩具动物扮演角色,你演给她看。我想可以是这样设计:
你模仿她可能发脾气的场景,一个小动物玩具因为什么原因发脾气了,做信义作的
动作,发信义发的声音等等,
然后另外一个动物玩具(动物妈妈)说:“你生气啦!” 
动物宝宝点点头, “是,我生气了!!”
动物妈妈说:“我生气就跺脚!” 同时动物妈妈一边跺脚一边发出生气的声音。

动物宝宝马上模仿。

尽量把这个过程弄得FUNNY(有趣),让信义喜欢。

第三点:语言一定要简洁,让她没有理解的困难,这样她的集中点才会在这个游戏的本身情绪的方面。

第四点,不断重复这个游戏,可以换动物,可以换一些东西来做,目的是让她通过不断的重复知道小动物是通过跺脚来发泄。最后可以加上“我的气跑了,从脚上跑了,飞啦,等等。”一边作,一边指着脚。我想手势对她的理解很重要。她们属于视觉型孩子。

第五点:如果你觉得如上练得差不多了,换信义上去,叫她当动物宝宝,动物妈妈还是动物妈妈。再练习。

第六点:如果那天你觉得她马上就要发脾气了(注意在发脾气之前),就说:“我生气了,要跺脚了。” 于是如果她没有作,你就先作,她没准会模仿你。当然她能够开始自己作,最好。如果你前几步做得牢靠,那么这步应该是水到渠成的。注意前几步一定要作好了才行。

这种方法可能对任何行为问题都有用,就是“REPLAY”,其实在不断的重复中,也就自然达到了“脱敏”的作用。希望对你们和信义有帮助,相信聪明的妈妈和爸爸能做得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3#
发表于 2008-7-30 13:21:44 | 只看该作者

re:[QUOTE][b]下面引用由[u]kw...

下面引用由kwenma2发表的内容:
第二点,要采取步骤(也就是ABA的思想)。第一步,不是在她的身上,是在她喜欢的小动物玩具身上。让两个玩具动物扮演角色,你演给她看。我想可以是这样设计:
你模仿她可能发脾气的场景,一个小动物玩具因为什么原因发脾气了,做信义作的
动作,发信义发的声音等等,
然后另外一个动物玩具(动物妈妈)说:“你生气啦!” 
动物宝宝点点头, “是,我生气了!!”
动物妈妈说:“我生气就跺脚!” 同时动物妈妈一边跺脚一边发出生气的声音。
动物宝宝马上模仿。...

这是好主意,我们准备借鉴模仿一下,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4#
 楼主| 发表于 2008-7-30 18:48:51 | 只看该作者

re:和考拉妈妈同感,非常好,想起张老师说过“...

和考拉妈妈同感,非常好,想起张老师说过“高功能孩子的老师和父母实在难以体会低功能孩子的老师和父母的焦虑及烦恼",很感动于kwenma这样层层分解,很悉心地帮助我们。

正象你说的发脾气时教基本是无济于事,所以我们总是谨慎避免出现发脾气的情况,但这往往不能减少下次发脾气的概率。

很多时候我们会陷入这样的误区,在她温柔乖巧时,我们真不忍心去“打扰”她?省怕一不小心或话不投机再把她惹恼了,其实恰好耽误了很多教导她的好时机。
想起秋爸爸曾经说过,改造脾气,要两手抓,一方面不再她哭闹时退缩,一方面千万要在她乖的时候全力鼓励。重点在后者。

kwenma推荐的场景剧真好,我们可以利用她喜欢熊玩具的优势,尽量能让她看懂,不过还有一个小障碍,她现在还不懂得利用玩具和大人一起互动,往往喜欢自己盯着玩具发挥自由想象,这时如果大人一介入,她反而坚决不感兴趣了,分析可能这时她会担心受挫。

鉴于信义平时喜欢看我们的“好戏”,例如大人一不小心被绊一下或手里的东西不小心被滑落,再或者我和信爸互相之间斗嘴磨嘴皮子,都会逗得她咯咯大笑,我想是不是可以在很很宽松融洽的环境下先以真人秀来进行上述表演,来个以身作则,当然不能太激烈,因为她也不喜欢看我们发脾气或大声争论,在理解的基础上继而再转化为玩具,再逐渐过渡到让她与玩具一起参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5#
发表于 2008-7-30 22:55:11 | 只看该作者

re:SXY,你说的我想了一下。鉴于信...

SXY,

你说的我想了一下。鉴于信义跟父母的BONDING好,借助老爸出山可能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如果先让你们两口子表演,但是你拿一个玩具熊,她老爸拿另外一个玩具动物,分别命名成“爸爸”和“妈妈”,你们两个人分别一边让小动物作动作,一边以小动物的口气说话,只是表演给她看整个过程,注意说话要慢,说话要简洁,但是动作,语言要逗人(想一想信义平时对哪种情景感兴趣,可以编成
那种故事,但是最后故事要归结到你的目的地,
也就是一只小熊宝宝生气了(模仿信义当时发气的场景),
另外一只说:“你生气啦!” 
动物宝宝点点头, “是,我生气了!!”
动物妈妈说:“我生气就跺脚!” 同时动物妈妈一边跺脚一边发出生气的声音。
动物宝宝马上模仿。

头几次场景一定要设计得简单,让她容易理解。以平时你们两口子的戏作为背景很好,因为属于信义熟悉的内容,这样就减低了她认知理解的难度,她才会把精力集中在看你们演戏的整个过程。一定要设计得简单,否则她容易失去兴趣,或者不能跟上。如果在做的过程中,她开始没有兴趣了,你们可以停一下,不用非要做完,反正采取循序渐进的方法,见好就收。尽量想想她平时喜欢什么,能不能把那些她喜欢的东西融合进来来吸引她的眼球。所以最关键的还是要找到她兴趣的切入点。

如果爸爸不在,当然只有你老妈一人分饰演两个小熊呢 [EM04]

当如上实施OK后,可以再按照我上一个帖子逐步转换。每一次变化一定要小,好象她不能觉察,当然当你变化多次后,整个事情就变成了完全不一样了,变得跟你的目标一样了。如果如上实施不行,那么按照你的想法作“真人秀”,然后一步一步实施。因为最后的目的是要让信义进入角色,让她体会这个中间的情感和语言已及让她操练该怎么做。

希望对信义有一点点效果。你们实在太难了。我们小子前段时间也有一些不服管,所以我能体会到你们的艰难。不过我相信,只要我们采取正确的,适合这个孩子的方法,就一定对她会有帮助的,她一定会慢慢懂得的。真心祝福你们![EM14][EM14]

也希望我介绍的REPLAY对其它孩子和父母有用。祝福大家![EM1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6#
发表于 2008-7-31 06:58:06 | 只看该作者

re:好喜欢最后一张!阳光、从容、淡定,一...

好喜欢最后一张!
阳光、从容、淡定,一定有爸爸妈妈的影子在里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7#
发表于 2008-7-31 14:36:49 | 只看该作者

re:谢谢Kwenma,我也将受益了。我们还没...

谢谢Kwenma,我也将受益了。我们还没给好好玩过类似的假想游戏呢!一定要尝试一下。真羡慕小Kwen当前的状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8#
发表于 2008-7-31 14:46:45 | 只看该作者

re:也从中受益了,感谢Kwenma和信义妈妈...

也从中受益了,感谢Kwenma和信义妈妈。橙子是高兴了不知道怎么表达,就呵呵傻乐,我正好稍稍篡改一下就可以用在橙子身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9#
发表于 2008-7-31 15:27:38 | 只看该作者

re:信义妈妈,容我也“班门弄斧”几...

     信义妈妈,容我也“班门弄斧”几句。
     我不知信义是怎样打下巴的。有个家长去听过美国资深口肌训练师的讲座,发现她儿子平时用手打下巴是有口肌上的需求(他是用手不停的从下往上撞击下巴),就买了婴儿出牙用的牙胶给他咬,孩子这个问题就慢慢没有了。我们机构也有一个孩子有这种情况,咬了牙胶后,这种行为也慢慢减少了。或者,也给信义试试?
    这次听杨教授的讲座,听到他说了一个词:冰山一角(大意),说得是:我们看到的孩子的问题,实际上都是浮在冰山上的表面问题。我们要去挖掘冰山下所隐藏的真正的根源。
    小鱼最近的等待,做得非常好。我不知是不是在日常生活中,我总是让他数数来延宕满足他的要求,让他在不知不觉中习惯了等待。
    我们除了坚强忍耐,别无它法。信义妈妈,加油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0#
 楼主| 发表于 2008-7-31 16:32:06 | 只看该作者

re:谢谢微笑斑竹,我也喜欢最后一张,阳光、从...

谢谢微笑斑竹,我也喜欢最后一张,阳光、从容、淡定,我离这样的境界还很远,真希望大人和孩子都能微笑地面对生活。

kwenma:和蜜橙妈、好好妈一起深表感谢,您昨天的解释,我又对REPLAY有了更深的理解,这比枯燥的学习有趣地多,又充分结合了ABA、RDI、FLOORTIME,我想是最适合信义不过了,希望会对她的有帮助。

昨晚我先演习了一些能用得到的相对基础的东西,目的也是让信义逐渐适应这种方式,例如让她分辨哪是熊妈妈、熊爸爸、熊宝宝,这些以前都教过,所以不费事,一温习她就记起来了。

然后我模仿熊妈妈说话,怕干扰尽量不用我本色声音,因为昨晚爸爸忙,所以熊爸爸的声音还没出现,然后再换一种类似天线宝宝的声音权当是熊宝宝的声音。
熊宝宝“妈妈,我要喝水。”
熊妈妈“给宝宝水喝”。接水,递杯子。
熊宝宝“谢谢妈妈。”喝水。
还不错,显然信义知道这是在逗她玩,虽然眼睛偶尔瞟一眼,但在熊宝宝说完“谢谢妈妈”时,她乐得咯咯笑了。
今晚再接着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1#
 楼主| 发表于 2008-7-31 16:32:57 | 只看该作者

re:小鱼妈妈:其实在坛子里,你和元元妈的贴子...

小鱼妈妈:其实在坛子里,你和元元妈的贴子我几乎每贴都看,但没有跟贴,是因为聪明的儿子和出色的妈妈,让我只有羡慕和学习的份哦,“不是不会,而是没教;不是学不会,而是没教对。”,呵呵,惭愧啊,有了你的加油,我这个FANS顿时来劲了。
信义虽然不是从下往上撞击,但牙胶的建议我会试试,如果能改掉真是不错的方法。
杨教授的比喻非常贴切,呵呵,我突然想到我们父母是不是就是冰山上的来客吧,去挖掘隐藏在背后的秘密。
数数等待,信义现在仅限于十以内,过了十坚决不干,可能是我一开始给灌输和运用的不好,我不知道这方面你和大家还有什么经验没有,非常感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2#
发表于 2008-7-31 17:46:59 | 只看该作者

re:没想到信义妈妈居然是我的“FA...

     没想到信义妈妈居然是我的“FANS”,这实在让我激动不已啊。我,我,我,又要开始语无伦次了。。。。。呵呵,玩笑开完,来正经的了。信义会数数就可以了。不管她会数多少,只要会数就行了,我们可以从数于数之间的间断速度来控制啊。信义情绪还没有那么急躁时,我们就拉长数数的声调;万一刚好遇上信义情绪不是很好,我们就数快点。这样,她慢慢就会有那个概念,慢慢就会养成等待的习惯,而且也可以慢慢的加到11,12,13.。。。。不知这个方法能不能帮到你。
    信义妈妈的“冰山上来客”的比喻真是恰当啊。祝愿我们每个星爸星妈都成为一个成功的“除冰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3#
发表于 2008-7-31 18:32:29 | 只看该作者

re:"信义现在仅限于十以内,过了十坚决不干"...

"信义现在仅限于十以内,过了十坚决不干"

---不一定要跳到十一吗,你不让我过十,我就不过,就停在十上数,十点一,十点二,十点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4#
发表于 2008-8-1 04:54:09 | 只看该作者

re:本来是还有些想法,想等自己想好了说什么再...

本来是还有些想法,想等自己想好了说什么再写下来的,却没等到有大段的时间来写,看到这里你一言我一语地热闹起来了,再不写就赶不上了.

具体地说"不能等待"这件事,如果你真能拿数数来让他"等"得下来,那或许是孩子的理解和自控程度到了时候了,要么只是表面上安静了下来,但是并不能排除掉他心里的焦急.所以不管你用数数,还是转移注意力,还是其它的办法,最重要的还是要针对他的心理根源.这种"不能等待"的原因,很可能是她对将来要发生的事没有时间上,和顺序上的概念,比如说,她一饿了,就想要"马上就吃",这两者之间她分不清顺序,时间和逻辑,所以如果她对这"饿"和"吃饭"这两个状态之间的中间过程没有概念的话,她自然就会"饿"了立即"要吃饭",这样你的任务是让她明白在"饿"和"吃饭"之间的过程应该怎么走,你把这些过程来细化,从"洗菜","切菜","做饭做菜","等菜饭冷却","洗手","摆好碗筷","吃饭",你可以把这中间的几个过程图象化,用类似PECS的办法也好,用自己画张图也好,用相机拍照也好,把这几个过程让她明白,象V嫂那样的专家们,家里应该会有很多的"小黑板","布告牌"等等,你可以把表示阶段的图片,相片放上去,让她从视觉上对将要发生的事情和状态有个"心理上的预计".从根本上说,让孩子知道目前她是处于那个状态,下面要进入到那个状态,最后里目标还需要经过那些状态,这样的办法是解决孩子"不能等待","焦虑"的最好办法,也是最直接的办法.当然根据孩子的程度,具体的实施上会有不同,但是好象这对高功能,低功能的孩子是一样的,久而久之,自己也养成了习惯了,现在对我们来说,当然不需要用图片等来辅助了,但是在言语上,我们现在还是经常地给闻森讲下面一步要做什么,还要做多少才达到目标,让他明白自己正处在那个阶段,从而来缓解他这样那样的焦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5#
发表于 2008-8-1 07:44:07 | 只看该作者

re:[QUOTE]这样你的任务是让她明白在"...

这样你的任务是让她明白在"饿"和"吃饭"之间的过程应该怎么走,你把这些过程来细化,从"洗菜","切菜","做饭做菜","等菜饭冷却","洗手","摆好碗筷","吃饭",你可以把这中间的几个过程图象化,用类似PECS的办法也好,用自己画张图也好,用相机拍照也好,把这几个过程让她明白,象V


有道理。我也看好结构化和PECS.一直希望能将来看到信义从中受益。这里的大家的建议讨论,让我跟着受益了!很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6#
 楼主| 发表于 2008-8-1 13:02:42 | 只看该作者

re:有时感觉以琳像一所学校,来这里有我的良师...

有时感觉以琳像一所学校,来这里有我的良师益友,而且可以不交学费的汲取知识;
有时又感觉像回到了娘家,有各位通情达理的姐妹可以互诉衷情,互勉互励。
有时更感觉像去上岛咖啡,累了时特别想溜进来休憩片刻。

再一次感谢小鱼妈妈、niuniuma和kwenma及各位好姐妹,在自己辛苦的同时还能抽时间帮助有需要的他人,回报你们的只有祝福。[EM14]

向圆融通达、刚柔并济的冯版主致敬,谢谢你的理解和帮助,怪不得最近和我志同道合、气味相同的蜜橙妈妈宣称她又做了“F丝”,版主的妙趣横生、平易达观的确让我有“读你的感觉像春天”,呵呵,闲话少说,一会就言归正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7#
 楼主| 发表于 2008-8-1 15:42:11 | 只看该作者

re:版主提到“这种不能等待的原因,很可能是她...

版主提到“这种不能等待的原因,很可能是她对将来要发生的事没有时间上和顺序上的概念”,我深感一语中的,很多时候信义的焦虑不安的确是因为她对即将发生的事情摸不着头脑又惶恐不安,比如每次提到到出去玩,或者根本不需提,她只要看到我们穿衣服或鞋子,就会显得焦躁异常,这时如果用语言解释是起不到作用的,反而会加重她的焦虑。

罗意妈妈和嘟嘟妈妈都针对信义的情况提到运用PECS细化再细化的方法,每一步不厌其烦地向她展示,我想一定会COPY她的脑子里,怪我总是想走捷径没真正潜入孩子的内心来挖她的心理根源。

冯版“等待吃饭”的例子,我也正在实施,只不过没有您想的细,先从洗手、端饭、摆碗筷开始,现在的状况是她洗完手会在我们的辅助下端饭,但顶多来回跑两次,再多了就不干了,但也会很耐心很高兴地看着大人一遍遍地上菜,这已经是一个不小的进步了,下一步在图片的带动下希望能逐步地让她参与进来,并体会其中的乐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8#
 楼主| 发表于 2008-8-1 16:29:45 | 只看该作者

re:再插一句,从上面冯版提到的焦虑原因我...


再插一句,从上面冯版提到的焦虑原因我联想到信义每到晚上散步回来到上床睡觉这一段时间总是特别安心,笑容一直会漾溢在脸上,可能是因为她对后面要发生的事情已心知肚明了,或者是对安全感已胸有成竹了,不用再去听马路上各种不明声音了,也不用再做功课或强迫她做各种训练了,各种强化物都去“休息”了,准确说她应该没什么“心事”了,所以她才会如此坦然、淡定。

感叹冯版和V嫂两专家虽未见面,但很多地方都是不谋合,就像冯版提到V嫂家肯定挂了不少“小黑板”或“记事本”,的确是这样,从V嫂给我传的照片,小黑板的作用不可小觑,如何想方设法为她创造一个“心中有谱”的环境真是需要付出特别的努力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9#
发表于 2008-8-5 16:33:31 | 只看该作者

re:[QUOTE][B]下面引用由[U]sx...

下面引用由[U]sxy[/U]发表的内容:向圆融通达、刚柔并济的冯版主致敬,谢谢你的理解和帮助,怪不得最近和我志同道合、气味相同的蜜橙妈妈宣称她又做了“F丝”,版主的妙趣横生、平易达观的确让我有“读你的感觉像春天”,呵呵,闲话少说,一会就言归正传。
...

我先表白一下下:蜜橙妈妈一直都是“F丝”,只不过以前还是别的什么丝,现在只是“F丝”了。方老师的粉丝?不是,和很多家长一样,方老师那是几乎奉若神明的!

信义妈妈,你似乎越来越有感觉了,尤其是你提到信义每到晚上散步回来到上床睡觉这一段时间总是特别安心这一段,摸小人儿的心思摸得很透啊,这一点,咱们都要向元元妈妈学习。她真的已经到了无招胜有招的境界——走进孩子的内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0#
 楼主| 发表于 2008-8-5 19:51:13 | 只看该作者

re:蜜橙妈说得没错,单从元妈用“潜”来形容进...

蜜橙妈说得没错,单从元妈用“潜”来形容进入孩子内心,就已看出功夫了得,如何冲破障碍,就看用不用心了,虽说上帝给了我们这只最难啃的苹果,也是特别看得起我们啊,因为他说过他不会将过于担负的加在他儿女身上。

这几天一直和罗意妈妈通信,真让我见识了一位伟大的妈妈,总感觉从前辈家长那里有取之不竭的经验,开个调皮的玩笑,V嫂就像小时看的动画片里聪明的一休,有时我这个小叶子刚踏进门来,他就知道我想问什么。

举个例子,前几天信义跟我们坐公交车,坐在司机后面的一个座位,因为太兴奋,偶尔尖叫了几声,司机回过头来呵斥了几句,当然不能怪人家,的确影响了人家开车,而且很招别人目光,晚上恰好收到V嫂的彩信,是罗意在公车上带着耳机听音乐的照片,她希望我们能为信义培养一至两个爱好(听音乐、画图、看书、玩游戏等),有了这样的替代物,在公共场所就不会引来别人注视甚至妨碍别人。

大龄家长给我最深的感受还是他们能正确面对现实,这样的层次靠学是不容易达到,看到一个高考落榜生给自己的定位,其实也蛮适合我们的:
“但是我们要面对现实,我们和特别好的学生是有差距的,但是这不妨碍我们追求自己的目标。他们可以有他们的太阳,我们可以有自己的一轮明月。 定一个自己只有跳一跳才能摸到的目标,这样既不会累死自己都接近不了,又不会轻易得到,才会让自己有信心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以琳自闭症论坛

GMT+8, 2024-6-1 11:43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