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琳自闭症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请写明注册原因,12小时内通过审核)
楼主: binfeng200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林中的鸟儿唱不停

[复制链接]
81#
发表于 2005-10-13 10:28:02 | 只看该作者

Re:林中的鸟儿唱不停

经常很肉麻地对儿子说:臭臭(晓晓,宝贝,王小牛等无数小名)我爱你.儿子会快乐地看我一眼说:妈妈我也爱你.有一天早晨醒来,我正深情地看着儿子可爱的脸,他醒了,没等我说话,他先说:妈妈我也爱你.蜜一样甜啊!美得牙都要掉了.常常疑惑,快乐安详天真纯洁如他,有什么不好吗?但无论世人还是我自己从内心深处都没有做到真正的接纳,否则我就不会常常在夜里做同样的恶梦:我把他弄丢了,天哪!这样的孩子丢掉了焉有活路?于是在梦中哭得肝肠寸断.醒来真心祈求上帝:上帝呀!帮助我!接纳他也接纳我自己,按照我们个人的本性.



我爱故我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2#
 楼主| 发表于 2005-10-20 13:42:27 | 只看该作者

Re:林中的鸟儿唱不停

这两天才得到以琳的教学光盘,每天下班回家急着看,越看越觉得自己在认识上,实践上的不足。所幸照我儿子目前的状况,应该不用再进机构专门训练了,否则我肯定会为没能到以琳受训而抱憾。联想到大雪先生初到以琳经历的迷茫,心有同感,赶紧记下一点体会,以告诫自己不可松懈:



自负读书千万遍

不及方静一席言

纸上得来终觉浅

须知此事要躬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3#
发表于 2005-10-20 22:21:51 | 只看该作者

Re:林中的鸟儿唱不停

不错,每每看光盘就是这种感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4#
发表于 2005-10-22 19:07:04 | 只看该作者

Re:林中的鸟儿唱不停

冯先生:我喜欢这样称呼您,您不介意吧?



由衷地向您表达敬意,您的坚守,您的求索,体现了一种极其可贵的意志品质,这正是我所欠缺的。于我而言,您是如师多于如友。再一次向您表达敬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5#
 楼主| 发表于 2005-10-26 17:31:02 | 只看该作者

Re:林中的鸟儿唱不停

<<童言暖心>>



要说如果我儿子曾经语言发展迟缓的话,那现在我三岁的女儿可以说是语言能力超前。

在她两岁前,她在上海外婆家,好象也是只会听,不会讲,让我们很揪心。突然两岁后,语言能力大长,常出惊人之言。

今年四月,我带她回美国,过美国海关时,我们早早进关,等着在另一个非移民签证通道的奶奶。海关官员对不懂英语的奶奶鸡同鸭讲,耽误了时间。只听得女儿在我耳边嘀咕,“到都到了,还不让进来”,用词,语序,声调,情绪,都用得非常好,我在那里愣了一下,真不相信这是两岁八个月的小女生讲的,或许是我们儿子身上等了太多的时间,我们大概不习惯什么是‘正常’孩子的能力发展了。

等到三岁的女儿和五岁半的儿子在一起时,你就能很容易看出来自闭症孩子的天生不足:他们对那些别的孩子天生就会的能力却天生不会。

举例说,模仿能力,大概两,三岁的小女生都是大哥哥的跟屁虫,女儿任何东西都要和她哥哥一样:吃的,用的,玩的,不一样就争,就抢,就哭,就闹,弄得我们脑袋一下子上火,但事后心平气和了,想想原来这就是一个正常孩子的自然学习过程。在推推惹惹,吵吵闹闹中她学会了语言,学会了与同伴相处。所以,我们一点不惊讶她能在半年里换两家幼儿园,分别是讲中文,讲英文的,很顺利地适应了新环境,以至于有一天老师说你女儿是班里最乖的两个孩子之一时,我们一时反应不过来。

因为我女儿老霸着她妈妈,只要妈妈去管一下哥哥,女儿就吃醋。有一天,妈妈决定要和女儿谈谈了,坐下来和她说:“莺莺是爸爸妈妈的宝宝,闻森也是爸爸妈妈的宝宝,你们都是爸爸妈妈的宝宝”,当时似乎女儿也没听进去。

但上次女儿老毛病又犯的时候,她妈妈一拉她坐下来准备开讲时,女儿自己就接上去了:

“莺莺是爸爸妈妈的宝宝,

闻森也是爸爸妈妈的宝宝,

莺莺,闻森都是爸爸妈妈的宝宝”



这么乖巧的女儿,还有什么好说的呢?我们也只有笑笑放过她了。



可喜的是我儿子在这方面也跟上来了。过去都是人家,包括他妹妹去哄他,现在有时妹妹不高兴了,轮到哥哥去哄,尽管他的语言,作法还是很呆板,但这是一大步啊! 有一次他妈妈感冒早早下班回家了,躺在床上,儿子回家后看见了,悄悄地把妈妈的被角塞好,他妈妈激动得蓬地坐起来了。

他妈妈想再听听好话,就给兄妹俩出个难题:“要是爸爸妈妈都生病了,谁来做饭啊?”,本来我们是期望女儿先说的,毕竟小小人儿天生对厨艺感兴趣,常常站在凳子上看她妈烧菜。没想到这次是儿子抢先答到:“我来做”。

天哪,我儿子仍然严重偏食,能吃的也就是十个手指能数过来,他来做饭可想而知啊。

但我们听了就是高兴。比吃什么山珍海味还高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6#
发表于 2005-10-26 18:27:58 | 只看该作者

Re:林中的鸟儿唱不停

冯先生:非常喜欢读你的帖子。理性、感性兼备又挥洒自如,让我或者热泪盈眶,或者欣喜着一个父亲的欣喜。



也许在常人的眼中我们是不幸的,但我们的精神世界可以一样,甚至更丰富,精彩和美丽。在这里,无言的疼痛,一丝丝快乐,坚守和爱都可以被放大千倍。也许我们都不会喜欢选择这样一种生活,但既然上帝选择了我们,就让我们学会坚强,爱和忍耐。



关注闻森和闻莺的每一点趣事和进步。希望我的两个孩子也会不断给我们带来惊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7#
发表于 2005-10-26 19:22:40 | 只看该作者

Re:林中的鸟儿唱不停

非常赞同风中百合对冯先生的评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8#
发表于 2005-10-31 22:50:21 | 只看该作者

Re:林中的鸟儿唱不停

以前我购买每一期的读者文摘,以后偶尔买不到或忘了,也没有什么了,以琳网上的美文很多。楼主的文笔很好,而且因为同是道中人,有一样的体验,读来更觉得亲切,心里有隐隐的痛和感动。

    我最最喜欢的是剪头发那一篇,因为我也曾将儿子的头发分一周内剪完。

    我每天都对孩子说多爱他。我要坚持到——   等到他脸上的稚气渐渐退尽,等到别人都不再因为他的年幼可爱而接受而是责难,等我已是白发苍苍的那一天,我会,我依然会对儿子说妈妈永远爱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9#
发表于 2005-10-31 23:52:14 | 只看该作者

Re:林中的鸟儿唱不停

因为朋友,所以近来也成了论坛的常客。

很为您感动,为您对孩子的爱。

在祖国大陆为你们祝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0#
 楼主| 发表于 2005-11-8 20:55:42 | 只看该作者

Re:林中的鸟儿唱不停

<<乘着音乐的翅膀>>



上个星期天,本来要去山上看红叶秋景的,临时发现车有点毛病,所以一家人改上中央公园了。

盛秋之下的纽约也是五彩缤纷,绚丽夺目。金黄的落叶随随意意飘飘洒洒地落在还是鲜绿的草坪上,形成一幅幅自然美景。我们给俩孩子一人买一包薯片暂时塞住了他们的嘴,一家人坐在公园长椅上,秋日的阳光温暖地照在身上,不远处街头艺人吹着悠长回婉的萨克斯风,右边公园的空地上,那个色艺具绝的轮滑女郎轻扬飞舞。

在中央公园林荫大道的尽头,每个周末,都能看到同样的乐手,同样的舞者,变化的似乎只是阳光,空气,温度,和树叶的颜色。暖阳阳的秋日照得人一时神智迷离,古人说的‘偷的浮生半日闲’也莫过如此,只不过我们短暂的悠闲将随着儿子女儿手中的薯片而很快地消失。

我的思绪却一直为星期六的一件事高兴。在儿子的钢琴课结束后,他的钢琴老师商老师高兴地对我说,这孩子真是某些方面有天分,让他画五线谱,自己很快完成,一个没错,一整堂45分钟的课,基本上能集中精力,有时一遍曲子没弹好,让他再弹,一点情绪都没有,而且指法柔软,不象其他孩子动作僵硬,我儿子在她的几个同龄学生中间是比较好的了。我也跟她说,儿子可喜欢她的钢琴课了,在家里老是捧着钢琴课本神神叨叨地念,可是我们夫妻两个加起来一整个是‘十音不全’,想帮他也无能为力。

商老师这么说,部分原因也是她对我儿子的状况有点出乎意料。在一开始找到商老师时,我先给她交了地,她压根没听说过自闭症这个词,我也让她放心一旦儿子教不下去,我们马上撤回,而且我也和她交底说,我不期望儿子一定要学多少技艺,考什么等级,只要他能上课能坐到底,不吵闹,听老师的指令就行。

上课的第一天,我等在屋外的客厅里,听见里面我儿子一会儿说:“在那里?在那里?”当时他正在看<<海底总动员>>,学的是尼姆的口气,问的应该是我爸爸在那里。一会儿又发出 “嗯嗯啊啊”的声音,不知所云。辛亏商老师过去是北京中央音乐学院附中的老师,为了女儿前程来到美国,不得已屈尊做了我女儿的幼儿园老师。但哄孩子的本领绝对一流,一会儿拿颗葡萄,一会儿拿块饼干,连哄带吓,稳稳地将孩子控制住。很快,我就没必要在后面监听了,儿子完全上了轨道。

在发觉儿子对音乐有敏感到找到商老师,大概也有将近两年吧,我们总是找不到好办法。一开始,我们去了曼哈顿一家很好的琴校报名,因为他表姐一直在那里学,而且听说那里有个脑瘫的孩子也在学小提琴,心想大概他们会行个方便吧,那知又是家长培训,又是一个个面试,最后还是让我们再等一年。

后来又去参加了一个华人办的电子琴小班,6人班的,都是同龄的小朋友。刚开始还行,后来就控制不住了。究其原因,还是儿子对语言的理解力,和模仿力的问题,在课堂环境里暴露无遗。同班的大都是女孩,真是聪明伶俐,我们一直占据着最角落的位子,一方面时刻提防着儿子的各种小动作,另一方面也偷偷地羡慕着人家的孩子。

那个班后来我们逃了最后几堂课,因为儿子完全坐不住了,在教室里乱走。这给我们的教训是,无论学什么,在儿子的这阶段,都要象ABA训练一样,一对一的,将他的注意力完全控制起来,这样才能有一定的效果。所以后来我们找了商老师做一对一的私家授课,商老师甚至不让家长旁听,两人关起门来上课。事实证明这对我儿子真是太合适了。

还有个体会也感触很深,我在写这篇文章时,想回想一下我儿子学琴有多久了,我却怎么也想不起自何时开始的了。这可能不是什么记忆的问题,很可能是我们的态度。我们在儿子身上,大概早已忘了时间,或许是过去我们等了太久,我们似乎是只知道一遍遍地教,一天天地等,每次努力耕耘下去,却再也不急着问何时能收获。就像河边的老鱼夫,日撒一网,日日无获,突然一天捞起一条金色大鲤鱼。这就象是那天听商老师说,你儿子还真有点音乐天分。真让人惊喜万分。

记得门德尔松有个歌叫<<乘着歌声的翅膀>>,记不清他的歌词了。让我在这里借用一下,就当自勉与祝福吧:



           乘着音乐的翅膀

               让那些自闭的孩子

                   早早地自由飞翔

           你矫健的身姿

               照亮父母的心房

                   欢声笑语

                       洒满蓝色的海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1#
发表于 2005-11-8 23:33:38 | 只看该作者

Re:林中的鸟儿唱不停

乘着音乐的翅膀,太好了!闻森,你一定会飞得更高更远的!

我经常在想雨时是否有音乐天赋,若说有,我发现她很没有节奏感,这一点可能有遗传,做妈妈的我至今都不会跳交谊舞,原因是我压根找不到节奏感。若说没有,我发现她对歌曲、乐曲的接受和记忆能力真是不错,连一些难度很高的民歌都唱得像模象样。不知冯先生发现闻森的音乐天赋是从哪些表现察觉的?烦请指点。雨时要也有这方面的天赋,我也好趁早发掘和培养:)



雨时妈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2#
发表于 2005-11-9 00:00:33 | 只看该作者

Re:林中的鸟儿唱不停

<BLOCKQUOTE id=quote><font size=1 face="宋体, Arial, Helvetica" id=quote>quote:<hr height=1 noshade id=quote><b>此文由黑眼睛发表</b>。



乘着音乐的翅膀,太好了!闻森,你一定会飞得更高更远的!

我经常在想雨时是否有音乐天赋,若说有,我发现她很没有节奏感,这一点可能有遗传,做妈妈的我至今都不会跳交谊舞,原因是我压根找不到节奏感。若说没有,我发现她对歌曲、乐曲的接受和记忆能力真是不错,连一些难度很高的民歌都唱得像模象样。不知冯先生发现闻森的音乐天赋是从哪些表现察觉的?烦请指点。雨时要也有这方面的天赋,我也好趁早发掘和培养:)



雨时妈妈<hr height=1 noshade id=quote></font id=quote></BLOCKQUOTE id=quote>



关于你孩子的节奏感不强以及你不会跳交谊舞的情况,与我和我孩子的情况很相似,我也注意到还有不少这样的情况,父母的运动协调能力与孩子的行为问题一定有密切的关系,积极地对孩子进行感觉统合训练,一定会有明显的效果。



馨馨爸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3#
发表于 2005-11-10 04:32:32 | 只看该作者

Re:林中的鸟儿唱不停

北美的秋天真是很美,色彩斑斓,如诗如画。只是这个秋天,因为自己的心绪,而多了一份凄凉和忧伤。



我们上周末带着孩子去了附近的动物园。儿子对在身边缓缓行走的美丽的孔雀无动于衷,却一次次奔向工作人员用的简单的车辆。在周围小朋友好奇的面孔和欢笑声中,不得不又一次无奈地承认儿子确实“与众不同”。



谢谢冯先生让我觉得,生活中仍然可以有快乐和感动。



希望我儿子能沿着Vincent哥哥的脚印一路前行。孩子爸爸一直都希望孩子们学会弹钢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4#
发表于 2005-11-10 07:57:01 | 只看该作者

Re:林中的鸟儿唱不停

binfeng2000:

    有些星儿是有学钢琴的天赋的。当初石头学琴的时候,老师为他对音乐的领悟力尤其是他记谱的能力而惊讶。可惜国内课业压力太大,要不我不会放弃他学弹琴的,希望石头有机会重新学习弹琴。

    你可千万坚持下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5#
发表于 2005-11-10 09:19:22 | 只看该作者

Re:林中的鸟儿唱不停

那个美国自闭症协会的Stephen Shore自己说,康复的一个重要因素和起点,是他中学时加入了学校的乐队,从中学到了合奏,及合作。他夫人也是原中央音乐学院的,现也专业在美国对自闭症儿童的做音乐治疗。上次我见到他在机构给几个叫孩子学钢琴的家长讲解了很长一段时间,涉及到识五线谱,和节奏方面的自闭症教学,看上去他在此方面颇有心得和技巧,似乎利用了孩子在视觉和程式化刻板行为的一些“强项”特点来教育学习音乐,事半功倍。

不过,我自己小时候没有什么音乐训练,无此天赋,恐怕我儿子也就遗传了音乐上的缺陷吧,没敢指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6#
发表于 2005-11-10 10:24:12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7#
发表于 2005-11-10 11:00:53 | 只看该作者

Re:林中的鸟儿唱不停

上次在电视里无意中听到这首歌曲,感觉美极了,正愁记不得歌词呢,就拿冯先生的词儿先哼起来吧1

   看了闻森的故事,我想说说我的成长经历。虽然我不是一个自闭症,但在10岁前实在是一个很迷糊的女孩。我的童年记忆就是丢了无数把钥匙,挨了无数次的打,家里也换了无数把锁;爸爸教我练毛笔字,最后的图景是气得好脾气的老爸往外扔毛笔(要知道那物资缺乏的70年代,毛笔很贵)。生活上是这样,可想而知我的学习。我的母亲是老师,我就读的学校和母亲的单位是一个系统的,所以学习不好给妈妈带来很大的火。为了躲避父亲的检查,我把作业本藏在沙发底下过;为了可怕的应用题,我清楚的记得自己重重的叹着气,懊恼自己怎么这么笨。乡下的奶奶为大孙女发愁,甚至去算过命,说我是“被魔窟影罩着”的小孩,学习是没指望了,以后还会留级。

   感谢主,我没有被那个魔窟一直笼罩。不过走出迷糊的最重要原因,现在回想起来,是因为找到了自信。一切的转机在三年级,一位严厉而负责的老老师接手了我们班,她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如果我不尽心,就对不起我拿的工资”(当时我以为她工资很高呢)。于是她就狠狠的盯住我,反复搞我的功课。有一天我解出了一道应用题,这位老师就花了半节课来当众表扬我,从那以后,我就不觉得数学可怕了。四年极,班主任喜欢搞讲故事比赛,第一次我说得结结巴巴,招来大伙的嘲笑,第二次我就对着镜子练了半天,回班上去一讲完,底下没声音。(当时可没什么地方去学这学那)我终于找到了自信,觉得自己有地方也比同学强了,从那以后,我就一直是班干部(文娱委员)了,学习成绩名列前茅,主课老师都夸过我聪明。

   我不是得了什么病,可当时的情况的确把我压垮了,如果不是偶然的找到了自信,难以相象我现在会成长为什么样的人,起码不是一个健康的完整的人。我感谢主让我走出了那段阴影,把我的经历写在这里,是希望给大家一些思路,起码不要象我爸一样,只知道逼我练字,我妈呢,只觉得我给她丢了面子,还是应该从孩子的角度出发,帮助他发现自己,上帝造人是很公平的,一定会给你的孩子一个本领,我们要去发现,而不是强加给他你认为他应该学的,其中包括学业。

   冯先生每次发起的讨论都很有意思,我总积极参与,不知是否罗嗦惹人厌。



陈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8#
发表于 2005-11-10 11:17:48 | 只看该作者

Re:林中的鸟儿唱不停

很喜欢冯先生的歌词:

乘着音乐的翅膀

让那些自闭的孩子

早早地自由飞翔

你矫健的身姿

照亮父母的心房

欢声笑语

洒满蓝色的海洋



jiejenny123的故事让我想了很多。自己以及小时候的伙伴都或多或少有过找回自信的机缘或导致自卑的诱因,其因缘往往很偶然,有时连当事人都不觉着,但结局或后果却是很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9#
发表于 2005-11-10 12:02:54 | 只看该作者

Re:林中的鸟儿唱不停

<BLOCKQUOTE id=quote><font size=1 face="宋体, Arial, Helvetica" id=quote>quote:<hr height=1 noshade id=quote><b>此文由云鹤发表</b>。





jiejenny123的故事让我想了很多。自己以及小时候的伙伴都或多或少有过找回自信的机缘或导致自卑的诱因,其因缘往往很偶然,有时连当事人都不觉着,但结局或后果却是很大。









<hr height=1 noshade id=quote></font id=quote></BLOCKQUOTE id=quote>

自信铸就的“数学天才”

我11岁刚到美国时,就读于田纳西周一所天主教会学校的初中一年级。在课堂上,我一句英语都听不懂。有一次,数学老师问大家:“1/7换算成小数等于几?”我虽然听不懂英文,但认识黑板上写的“1/7”,这是我以前背过的。于是,我高高举起手来,朗声答道:“0.142857142857……”当时,所有同学都瞪大了眼睛,从来不让学生们“背书”的美国老师诧异的认为我是个“数学天才”,她鼓励我加入数学夏令营,帮助同学们学习数学,还送我去参加数学竞赛。

老师的鼓励和同学的认可给了我自信。我开始告诉自己,我有学数学的天分。这时,我特别想把英文学好,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学习更多的数学知识。虽然我心里知道,自己在回答问题的时候并不是什么数学天才,只是把以前死记硬背的东西搬了出来。但自信的力量是无穷的,我开始在自信心的驱动下努力学习英文和数学,并真的在全州数学竞赛中拿到了冠军。



摘自李开复《做最好的自己》P70

李开复现任Google公司全球副总裁兼中国区总裁,曾任微软公司全球副总裁,是比尔盖茨的7个高层智囊之一。1998年击败世界冠军的国际象棋大师的“奥赛罗”人机对弈系统,就是我们这位中国同胞开发的。









无论前面是风雨是阳光,我们和琳琳(2002年10月12日生)都将积极面对并继续微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0#
 楼主| 发表于 2005-11-10 19:55:10 | 只看该作者

Re:林中的鸟儿唱不停

看起来,还是有不少人对孩子的音乐训练感兴趣,那让我再贡献一点体会吧。



自闭症孩子学习音乐乐器的N个理由:



1) 超常的记忆力。所有的音乐生涯都是从死记硬背开始的。无论识谱还是指法,都要靠记忆力,而且还是我们平常说的‘机械记忆力’,这正是他们所长。

2) 不厌重复枯燥。本来他们就有刻板行为啊,多一点怕什么,何况这又是‘有意义的行为’呢?

3)  有助于心,眼,手,嘴,耳等各种感官功能协调。

4)  有助于情绪情感训练培养。我们的老祖宗说过,要是讲话不能尽兴尽意,就咏首诗,还不过瘾的话,就用歌声,舞蹈表达之。

自闭症孩子的语言能力本来就没有或者不足,所以他们的情感情绪没法顺利合理地得到宣泄,这对他们的很多方面,如情绪自我控制,人际交流等方面造成困难,对音乐乐器的掌握,应该可以让他们有了一个除语言之外的情感表达的手段。

5) 音乐治疗本来也是所谓的‘主流训练手段’之一。

6) 即使自闭症儿童彻底康复,他们还是很可能成为一个不善交际或不喜欢交际的成人,如果他们会一门乐器,常常可以自娱自乐,排遣心情。

7) 有一技之长自然可以帮他们很多忙,比如在同学中的名气,参加学校的各种乐队活动。

8) 历史上有些人们怀疑是自闭症的名人,也是杰出的音乐家。象舒伯特.舒曼的妻子克拉拉,现在人们根据其传记,判断她也很可能和自闭症有关联的,但克拉拉是当时欧洲最有名的钢琴家之一,她与舒曼的婚姻也是十九世纪的爱情佳话之一。



(以下 ‘N-8’ 个理由待续)



但我儿子很可能成不了一个音乐家,我有一个几乎彻底打碎我梦想的发现,让我也能准确地估计前途。我发现当欢快的音乐响起,当时与我儿子同班的小女孩们一个个自然而然地高兴起来,笑意从眼睛嘴角及身体语言中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但我儿子的反应就差多了。好象对他来说,音乐不是调动人情绪的指挥棒,却好象只是他平时玩的刻板游戏之一。他或许会很流利地唱出每个音符,但是否能理解音乐的意义,还是个大问号。



所以我还不想说我儿子有没有音乐天赋,或者想怎样培养,现在还是顺之自然,不怎么逼他,希望他能从中适应和学会正常孩子的学习过程。当然我们也会创造条件,比如我们现在可以买钢琴了,当初不想买,是怕孩子万一两三个月对弹琴没了兴趣,放那么大的一个东西在家里真够麻烦的,现在看来至少我儿子今后还会弹下去的。

自闭刻板也有好处,他一旦上了轨道,他自己就往下走了,希望儿子的学琴能长远下去。



另外也想给雨时妈作答,当初发现儿子对音乐敏感是根据不同的观察,在没有主动语言时,他老是抱着音乐盒不放,不厌其烦地一遍遍地听,在学会说话后,有段时间迷上邓丽君的歌,自己还能哼出来。目前他迷的是蔡琴,每天放学必修课,固定地放蔡琴的一盘CD(我有不少蔡琴的歌带),手里把一本大书从头到尾翻着,嘴里哼着每一首歌,而且常常要比蔡琴快半拍,因为他已烂熟在心了。有时候他妹妹也照搬葫芦学样,俩人并排对着音响坐着,一人一本大书翻着,嘴里同时哼着蔡琴的歌。超级搞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以琳自闭症论坛

GMT+8, 2024-6-18 16:03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