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偷忘了我是谁的。看到大家在谈思维...
偷忘了我是谁的。
看到大家在谈思维方式的训练问题,也想说几句。一开贴就写了这么大一个题目,有点吓人,这里专家学者大把大把的,说得不对的地方,欢迎砸砖。
自闭症到底是什么?
世界上没有哪个病症比自闭症更让人一眼看上去根本摸不着头脑了。自闭症像一把大伞,在这把大伞下,有终身都学不会说话的,也有能上美国常春藤名校的。但是,如果,你仔细看下来,他们的最大共同之处是:一根筋。只是这一根筋的程度不同而已。
自闭症在小孩子的时候,有的医生会说是发育迟缓,但是,到底迟缓在哪里?孩子看上去也不缺胳膊少腿,也不比别人少几颗牙啊。研究自闭症的专家学者指出,关键还是大脑的发育异常。
最近,有专家做了这样的实验,找了一群正常人和一群有自闭症的人,分别给他们同样的问题来处理,在他们处理问题的同时给他们做脑电图,结果发现,正常人遇到问题,通常是大脑几部分相互呼应同时在工作,而自闭症的人通常只有一部分或者两部分在工作。大脑各个部分通常是各自为战。所以,自闭症的人处理问题的时候channel比一般人少。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自闭症的人表现出来的一根筋了。比如,想到什么张嘴就说,根本不考虑前因后果,因为,他那部分脑子没工作。
更糟糕的是,自闭症的人的注意力和正常人也不同,有一个实验是这样的,让一群正常人和一群自闭症的人看同样的一组人脸画面,然后,追踪他们的眼睛,正常人无一例外,视线首先都是落在人脸的眼睛部位,马上能看出画面上的人的喜怒哀乐,自闭症的一群人的视线落在什么地方的都有,嘴巴,鼻子,甚至头发。这就是为什么,同样的东西,自闭症的人往往看完了所答非所问,或者好像根本没看见。因为他们"看见“的东西和别人不一样。人脑是非常复杂的一个机构,至今人类对它的研究所得出的成果都还不能用于临床。
记得在有一本书脑科学的专著里看到过这么一段,有一个建筑师原来非常的温文尔雅,礼貌待人。但是有一次在工地工作的时候出了事故,一根钉子射入了他的脑袋,后来,手术成功,建筑师活了下来,但是,性格大变,见人就骂,得了秽语症。原因就是他脑子主管思想感情的那部分被钉子打坏了。
如果我说,有些自闭症的人是因为他们的脑子太精确了。你可能根本不相信。但是,事实就是这样。为什么自闭症的孩子学不会说话?有些就是因为他们的精确。一般的孩子,你今天指着坐在椅子上的爸爸跟他说:爸爸。他可能没学会。第二天,指着站在厨房里的爸爸跟他说,爸爸。他可能就明白了,嗷!原来你在教我这个人是爸爸。但自闭症的孩子,同样的事情就根本教不会,为什么呢?你头一天跟他说爸爸,他的脑子里反应是这样的,爸爸=椅子+白衬衫+这个人。你第二天跟他说爸爸,他反应是:爸爸=炉子+大裤衩+这个人。他没有一般孩子的抽象能力,把”这个人“抽象出来叫做”爸爸“。在他脑子里,你第一天把前面三样东西加起来叫做爸爸,你第二天把后面三样东西加起来叫爸爸。这”爸爸“到底是什么东西?这就是为什么要ABA,你把爸爸放照片里,没有背景,指着教他:爸爸。他这回除了”这个人“以外,别的什么都没有,想搞错都难,嗯!这下子学会了。二维的”爸爸“学会了,要泛化到三维中去,有的孩子又”精确“了,过不了这一关,二维和三维的变化接受不了。Lovaas 的教学中有这样一个案例,一个训练员在教一个孩子”杯子“这个词,怕孩子没有注意他手里的杯子,每次发指令的时候,都把手里的杯子举起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后来,他每次举起杯子,孩子都能准确地说:”杯子“。他以为孩子会了,直到有一天,他手里没拿杯子,只是把手半握着举起来,孩子照样说:”杯子“。
ABA和RDI本质上是一样的,都是排除干扰,细分化地教,一个教智商,一个教情商。虽然两下里的人都说自己是唯一自闭症疗法,但是,真的是各有千秋。因为他们的侧重点不一样。但是,他们的创始人都是自闭症方面的行家,Lovaas本人是做研究出身,Gutstein 很推崇Dr. Nancy Minshew, 她的确做了很多很好的研究。我觉得,正因为Lovaas和Gutstein都对自闭症的研究有很深刻的理解,他们才能找出办法来训练这样的孩子。
所以,我觉得,思维训练也是针对不同的孩子,他的思维到底在哪一个层面上,每个孩子是不一样的,孩子的局限性决定了他不可能理解很多元化的思维,比如说,你的思维。只有你下到他的层面的思维才能帮到他。
张雁:
我的理解是:每个孩子脑神经受损的部位和程度不同,思维方式和水平也不同。所以笼统地说到底是能力低还是思维怪没有意义。可能偏向一方,也可能两者都有。
对,因为,他们的大脑的工作方式和正常人不一样,所以,对他们来说,没有问题的事,在正常人来看,全是问题。方姐家的石头想跟马太说话,但马太正跟另外的人说话,他就跟那人说,你走开,我要跟马太说话。(大致是这样)。但他事后反应过来了。我昨天做了个实验,捉了个正常小孩来,问他:”如果你想跟你的朋友A说话,但他正跟朋友B在说话,你怎么办?“ 那小孩说:”我等!“ 我说:”如果他们一直说没完呢?“那小孩说:”我走!“我说:”要是朋友A家的房子着火了呢?“那小孩说:”那我就上去打断他们说,对不起!我得打断你们,因为A家的房子着火啦!“所以,你可以看出来,石头当时说话的时候,并没有想那么多,那么有层次,但是,我抓来的小孩在想跟朋友说话的同时,下意识的,大脑的另一部分在同时工作。
F斑:
因为很多人认为自闭症孩子的思维是"单频道"的,他只能在一个层面上接收和处理信息,如果是两个层面或更多的话,他就开始乱了,或自闭,或以行为问题来逃避,而对我们来说,思维本来就是各层次同时运转,但是受中枢神经控制的.
忘:
呵呵,打字快了,顺序打错了。改过来了。ABA适合于教语言,RDI适合于教社交。调过来的话,RDI对于教语言完全不行,ABA对于教社交也是没戏。另外,我理解,自闭症不是大脑的储存方式的问题,而是大脑的工作方式的问题,像你说的,有些孩子记忆力很好,但是存的比较单一。是因为,大脑各个部分各自为战,强的部分就越来越强,弱的部分就越来越弱。比如说闻森,他对地铁图的强,很大一部分是后天加强的,因为,他发现自己在理解这个世界的时候,这部分对他来说是最容易的,最容易有成就感,所以,在日常生活当中,在你不注意当中,实际上他在每时每刻对这方面的事情,比别人付出更多的注意力。
如果让闻莺和闻森坐地铁,回来一人写三句话。我想会是这样的:
闻莺:
今天地铁晚点了,车上好多人啊,挤死了。
闻森:
今天应该7:30分到达的地铁于7:43分到达。车上有1,251人,车上每个人之间的距离1.5厘米。
但是,如果你去打断别人,别人不高兴了,我不知道你会怎么反应。因为,石头的反应又出了问题,他miss了别人对他行为的反馈,就是所谓的social cues。照着他自己的一根筋的思维接着往下走了,对别人说了狠话。所以,他失去了补救的机会,反而招致了老师的警告。
清 潭:
嗯~~~,是有些不同的。当别人不高兴了,我会困惑,会想我可能做了不恰当的事,即使一时没想明白是什么事情。我没有使事态继续恶化。
这么说,普通人的情商低,是在社会性能力上发展滞后,还是能注意到到周围环境和周围人的变化,因此达不到AS的标准。
燕原:
分析的有道理。
自己说话的同时,注意到其他人的反应,特别是非语言性的反应,AS应当是很难做到的。 如果刻意训练自己去做,聊天将变成一个痛苦的过程,脑子会受不了。 一开始只听不说,可能会好一点。
而且AS自己说话的时候,一旦他的逻辑和讲话过程被打断,他会非常烦躁,因为比较难回到原来的思路上去了。
WUBAOBAO:
燕原 对AS 真的很明白啊
AS有没有这样的啊 比如说被人误解误会的时候 面对对方指责 脑袋里当时就短路似的 面红耳赤的, 找不到合适的词儿来回对方,或者只说几句就很难往下了--虽然理儿在自己这边。。。,经常没理儿的胜了 旁观的不知情的全站人家那边去了。。
我反正经常这样, 事后特懊悔,本来我有理的啊 本来我应该可以这么这么。。。。。来反驳他的 事后什么都明白了,晚了。。
我儿子和我一样,我觉得他和周围正常孩子这方面有很大区别, 我觉得真的脑袋反应速度太慢 。。当时好像堵在哪儿了 。。
不会为自己辩解。。
即使辩解了 也不能切中要害,被对方抢白的接不下去。。。。
|
|